文学关注人生

2024-05-06

文学关注人生(精选四篇)

文学关注人生 篇1

据《南京日报》报道, 中国现代文学馆是中国最大的文学博物馆, 此前培养的两届共19位青年批评家 (客座研究员) 成长为文学理论界、批评界的新生力量。在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故事与本土叙事传统”研讨会上, 不少新生代文学批评家表达了对网络文学的关注。夏烈从2006年开始研究网络文学, 他非常乐观地从网络文学里看到了中国故事与本土叙事传统对接的关系, “网络文学如今成了我们的主流文化资源。你难道能说网络文学中的玄幻、仙侠、修真、奇幻不是叙事资源吗?”金赫楠细细分析了《红楼梦》和网络文学代表作《甄嬛传》 的传承关系。“《红楼梦》这么多年深受各个阶层热爱,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承载了中国人几千年的生活经验。而《甄嬛传》在这个层面, 也为读者提供了去解读或感兴趣的角度。那些同样热爱《红楼梦》的网络作家, 他们在传统文学体系之外, 会非常的自我, 也很有趣地进行自己的写作。”金赫楠并不认为《甄嬛传》对《红楼梦》的继承有多出色, “但是我仍然觉得这部作品让我这个深爱《红楼梦》的人感觉很兴奋。我就特别想知道, 当代名家是否有兴趣, 或者有能力在自己的小说中发扬这种叙事传统。”

关注细节成就人生 篇2

成就人生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六(9)班的冯研。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关注细节、成就人生》。

细节,同学们应该都不陌生。细节,就是一点一滴细小的事、微不足道的事。同学们,你们关注过细节吗?有没有细心地留意过校园里四季交替的轮回?有没有细心观察过早、中、晚天上的云卷云舒?有没有细心地聆听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每一个知识?其实细节,就在我们每一位同学的身边,它在我们学习中、在生活里。有的同学会说,这些都是小事,都是细节。可是,亲爱的同学,正是这微不足道的细节、小事,往往就会改变人生。

有同学会问:“为什么呢?你能举出例子吗?”我的回答是“当然能!”比如说,老师上课时,如果你走神了,恰恰这时,老师在讲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而你却没有注意到。当时你可能觉得没有什么——不就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嘛。可是在学习下一个新知识的时候,或者到了考试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小小的细节,变成了一只大大的老虎——拦路虎。再比如,每次考完试,试卷发下来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有的同学说:哎呀!这个题目我明明会做的啊,就是一个小细节没有看清,白白地被扣分了。这样的细节失误或许在平时大家不以为然,可是到了关键的考试,比如升初中、升高中甚至升大学的考试,那是少了0.1分都不行的,它会让你与理想中的学校失之交臂。

学习中要关注细节,生活里更要关注细节。有同学想过,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吗?牛顿关注到了这个细节,因此成为伟大的科学家。生活当中一些在我们眼里是再也正常不过的小细节,有的人会因此成就一番大事业,也有人会因此走向失败。再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在古代英国,有一位国王在战斗前要给自己的战马钉马掌,铁匠发现差了一个钉子,但他认为一只小小的钉子,不碍事的。结果,在战斗中,少了一只钉子的那只马掌掉了下来,国土被掀翻在地,被敌人杀死了,国家也被敌人占领了。美国也曾经发生过一次火箭发射失败的事故,而事故的原因,竟然只是一颗镙丝少拧了半圈!小小的一只钉子,能毁灭一个国家,小小的一颗镙丝,也能毁灭一艘价值连城的火箭。这就是小细节的大威力。成功与失败之间的距离,往往就在细节之中。

所以说,“细节决定成败”。“弯腰捡起一张废纸,捡起的是你的美德;随地吐掉一口痰,吐掉的是你的形象。”同学们,只要我们关注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你就会收获优异的成绩;只要我们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你就会收获成功的人生!

关注新生的文学 篇3

可另一方面,当成千上万的青年在网络上开博客、在博客中展示自己文学化的人生心得、谈论他们心中的文学经典(从王小波到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时,当每年的高考作文都能涌现出不少别出心裁、众口称誉的佳作时,当“手机文学”也已经成为了时尚,并产生了相当精炼的作品时(我记得《天涯》杂志、《羊城晚报》都有专栏刊载过“手机文学”的精品),我们又能发现一片新的天地——在那里,文学正以不可思议的旺盛生命力茁壮成长。虽然,那些博客青年并不一定打算在文学的道路上走到底,虽然他们的好些作品只是信笔所至,谈不上多么深刻和独到,但正是在这样的群众基础上,一种新的文学正在产生。文学,真是青年的事业!

那一边的萧条和这一边的热闹,对比鲜明。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师是不是也应该抽点时间,“与时俱进”,把那些优秀的博客和“手机文学”也介绍给学生们?我们的语文教科书是否可以适当增加一点这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们能够欣赏优秀的博客和“手机文学”,同时也就帮助他们提高了辨别时尚文学的能力,说不定还能催生出新的博客和“手机文学”精品呢!

文学关注人生 篇4

《文学教育》是一本专门研究和探索文学教育的刊物, 创刊十年来, 刊物受到各界好评, 其发行量逐步上升, 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文学教育》也是中国学术期刊网 (又名中国知网) 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每年有多篇文章被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等权威期刊全文转载。应广大读者要求和网络时代的需求, 《文学教育》期刊网站开通, 网页内容丰富, 设计精美。欢迎广大读者点击阅览。网站栏目介绍刊社动态期刊查询期刊订阅投稿须知文学顾问联系我们重要推荐编辑队伍重要说明1.本刊正式投稿邮箱为:wxjyzh2014@126.com (综合邮箱) ;wxjy2005@126.com (上旬邮箱) ;wxjy2005@126.com (中甸邮箱) ;hongming82@126.com (下旬邮箱) 。2.本刊不设任何代理和任何银行账号。凡交予网上代理的稿件或打入任何银行账号的费用, 均与本刊无关, 上当受骗后果自负。3.凡与本刊有关的信件与资金往来均请从邮局寄至:430079武汉市珞喻路152号《文学教育》编辑部, 指定联系人为:习福、舒坦、洪鸣, 如寄给其他人员, 风险自担。^—“、、4a欢迎广大读xrt破站以文学的-f仪进行敉育_.L以文学的内容进行敉育以文学的姿态进行敉有lu l l&

上一篇:基层电大下一篇:教研室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