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声性歌曲在钢琴即兴演奏中的和声与织体

2022-09-12

即兴伴奏和即兴演奏是一门贴近生活且实用性极强的、集众多学科包括钢琴演奏、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为一体的创作型演奏技能。众多的即兴爱好者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原因主要是在生活、工作、实践中运用较广, 同时又能在学习和演奏的过商程中享受即兴的乐趣与魅力。由于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生活与工作离不开民族音乐, 因此为民族歌曲编配伴奏也是学习即兴伴奏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但键盘和声属于西方的作曲理论, 中国音乐主要突出横向的旋律线条, 而西方古典音乐更注重纵向的声部张力, 不过只要解决在风格上的矛盾, 两者便可以很好地融合起来。

和弦的民族化处理

学习民族音乐的即兴伴奏完全可以以传统功能和声的学习为基础, 然后掌握一些民族化处理的方法和套路。例如, 在和弦排列上的处理, 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非三度叠置”和弦。当和弦音中出现偏音时, 可以就近二度移动, 用相应的正音取代它。移动的原则是尽量与旋律所呈现的民族色彩保持协调统一。比如, 三和弦1 3 5可以用1 2 5来取代 (二度替换三度) ;5 7 2可以用5 1 2来取代 (四度替换三度) ;再如, 七和弦1 3 5 7可以用1 3 5 6来取代。其次, 也可以在三度叠置的基础上再加入二度或者四度变成四个音, 比如, 三和弦1 3 5加入2变成1 2 3 5, 或者加入6变成1 3 5 6;再如, 七和弦6 1 3 5可以加入2变成6 1 2 3 5, 甚至有时还可以直接省略非五声骨干音等等。这些处理手法使和弦音尽量变为民族音阶中的骨干音, 所以就自然带上了民族的色彩, 也就是和弦的五声化、民族化。

民族音乐的钢琴织体

前面讲到民族音乐很少直接使用三度叠置的和弦, 而常在三度叠置和弦中加入二度音、四度音, 或者用二度音和四度音取代三度音甚至省略非五声骨干音从而形成五声音阶式的琶音。因此, 这种琶音的民族色彩特别明显。全分解和弦是民族钢琴作品中常见的表现形式, 特别是长琶音的织体不但适合表达抒情、优美的线条, 描绘流动、流水的画面意境等, 还能在歌曲的情绪上起到推动的作用。比如王建中的《浏阳河》中连接部华彩段紧凑的琶音是非常好的例子, 既能描绘出河水的流动又充分发挥了钢琴独特的音响效果。半分解和弦音型比较适合欢快的情绪, 比如黄虎威的《欢乐的牧童》, 还有丁善德的《第二新疆舞曲》中用典型的新疆手鼓节奏音型来表现新疆少数民族的能歌善舞。特别是用二度取代三度叠置的民族化半分解和弦织体, 不但能模仿民族打击乐的各种节奏还带有浓厚的民族味, 如江静改编的钢琴曲《红头绳》。使用二度已经是民族作品钢琴化的一种很好手法, 这在现有的民族钢琴改编作品中随处可见, 比如王建中改编的唢呐曲《百鸟朝凤》中用大量的二度倚音来模仿唢呐吹奏上的滑音。《黄河》钢琴协奏曲的主笔储望华先生就是一位钟爱二度和声的作曲家, 他改编的许多钢琴作品中都使用了二度和声。柱式和弦 (包括加低音的柱式和弦) 既适合平稳的进行也适用于高潮段的情绪推动, 特别是同一和弦通过连续的转位上行, 对情绪的铺垫和推动有很明显的效果。当然织体所对应的情绪不是绝对的, 还要看具体奏法和演奏的节奏、力度层次变化, 就像刚刚提到的柱式和弦, 力度强一点和弱一些、速度快一点和慢一些呈现出来的情绪就不一样了。比如殷承宗改编的彝族民间歌舞曲《快乐的啰嗦》前段, 用左手快速跳跃的柱式和弦配上右手的小二度倚音来描绘彝族人民节日和聚会时载歌载舞的喜悦心情。

除了以上三种音型的使用, 下面列举几种手法来进一步丰富织体结构:

1.左手演奏主旋律, 右手弹伴奏。这也是很多中国作曲家创作中国风格钢琴曲的手法, 比如王建中的《彩云追月》。 (即兴) 演奏时要分清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的力度层次;

2.左右手交叉演奏主旋律声部, 同时双手抽空互动补充填充完善织体部分。主旋律可以是高音声部, 也可以是低音声部, 甚至还可以是中间声部, 但这类手法一般适合节拍比较缓慢的旋律以方便双手的互动和协调。可参考张朝的《我的祖国》主题段和王建中的《浏阳河》主题第一变奏段;

笔者在即兴演奏中经常使用上面两种手法, 除了民族风格, 其它类型的音乐都可以尝试, 如下谱《时间都去哪儿了》中主旋律由双手合作完成:

3.增加副旋律声部。也就是给主旋律配出第二个旋律声部, 特别是在即兴伴奏时一般不需要再重复演奏主旋律, 但可以即兴创作第二个旋律与主旋律呼应形成二声部, 它们在纵向上有共同的和声进行。一般而言强拍上和长拍上的音基本为和弦音, 弱拍和短拍上的音可以是和弦外音及其它装饰音;

4.复调的即兴。这属于即兴演奏中比较难的一种手法。本人在教学中常使用的练习方法是:写好一个和声进行, 在即兴时双手各弹和弦中的其中一个和弦音, 然后在和弦音之间逐步加入各种装饰音包括经过音、辅助音、倚音等, 熟悉之后双手所演奏的音再换不同的时值和节奏去练习。这种方法有利于训练双手在同一个和弦框架内即兴演奏旋律的独立性。除此之外, 还可以一边弹一个声部一边唱另一个声部来训练, 这是笔者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常用的练习方法。

总之, 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传统成熟的作曲理论, 结合民族音乐特征去大胆尝试不同的奏法、音型、力度和速度, 多练习与实践, 从而内化手感把位和触键音色, 做到心手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在特定的风格里游刃有余地去即兴演奏, 毕竟即兴演奏本身其实就是演奏习惯的重复再加二度创作罢了。

摘要:中国的民族风情多样, 中国的民族音乐更是丰富多彩。生活在当今中国, 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离不开对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的改编, 但五声调式的和声理论还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本文不做具体论述, 而是基于笔者多年的即兴伴奏经验去归纳如何在即兴演奏时把握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和丰富即兴作品的织体。

关键词:即兴钢琴,五声调式,和声,织体

参考文献

[1] 孙维权巢志珏编著《键盘即兴弹奏指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年12月

[2] 付佳音《中国民族五声调式歌曲的即兴伴奏》《乐器》2008年2月

[3] 吴明泽董津伟梁文光于兆林主编《即兴伴奏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

上一篇:污染环境罪设立危险犯之探析下一篇:浅谈房屋建筑工程钢骨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