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何思敬档案简介

2024-04-10

馆藏何思敬档案简介(精选2篇)

篇1:馆藏何思敬档案简介

馆藏何思敬档案简介

(余杭区档案局虞瑛屠晓琦)

何思敬先生原名何浏生,笔名何畏,1896年12月20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县(现余杭区塘栖镇)。早年留学日本十余年,在日本帝国大学攻读法学和哲学。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教授、中央法律委员委员、外文部专门委员和中国政法协会常务理事等职。何思敬先生倾注一生心血从事法律、哲学研究和教学、翻译工作,曾协助草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宪法的重要起草人之一。

余杭区档案馆现保存着何思敬先生的部分珍贵档案资料共325件,其中手稿22件,出版物24册,照片21张,录音带5盒,磁盘3张,来往信件101件。这些资料记录着何思敬先生的生活点滴,为当代人见证着这位余杭籍著名哲学家、法学家、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家光荣而不凡的一生。

何思敬先生13岁丧父,为求生计曾到书肆当过学徒、到银行打过杂工,但一直孜孜不倦、求学不辍。由于何思敬先生的勤奋好学,1912年,被一家丝厂老板送往日本中等美术工艺学校学习,回国后,在杭州天章丝厂从事图案设计。1916年,再次东渡,留学日本。1920年秋,何思敬以优秀成绩取得中国政府的官费生资格,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美学、德文和社会学。勤奋好学态度和出国留学多年的经历使何思敬先生精通日、德、英等多国文字。

1927年2月,何思敬回国任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兼法学院副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上海参加鲁迅等组织的文化界反帝大同盟(参与起草“反帝宣言”)、巴比塞反战同盟 1

及国民御侮自救会的革命活动,并主办了进步刊物《新宇宙》和《世界大世》。1932年5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3月,何思敬联合近百名教授发布《反对中日亲善通电》,痛斥蒋介石、汪精卫合唱的“中日亲善”论,并以《塞皇帝与蒋皇帝》为题,撰文指斥蒋介石媚敌投降路线。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发表后,何思敬在《新宇宙》上发表《悲壮的民族史诗的序曲——抗战之号召》一文,号召人民以“乾坤一掷,乾坤再造”的大无畏精神,奋起抗日。

1938年3月,何思敬到达延安,历任抗日军政大学教员、中共中央军委编译处译校、延安大学法律系主任和法学院院长,延安新哲学会负责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领导成员等职,期间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哥达纲领批判》、《哲学的贫困》、《经济学—哲学手稿》、《论综合技术教育》、《国民经济批判大纲》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黑格尔的《法律学批判》与《大逻辑》等著作。

1945年9月,何思敬先生任中共代表团法律顾问,随毛泽东、周恩来参加重庆国共谈判。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办公厅法律组副组长、中央法律委员会委员。1948年3月,协助周恩来草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何思敬先生参加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此后历任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和哲学系教授、系主任、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教授等,从事法律、哲学的研究、教学和翻译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思敬先生继续从事法律、哲学的研究、教学和翻译工作。一方面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撰写了介绍《德意志意识形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实践论》等重要哲学著作的文章,同时继续以严肃的科学态度从德文原版翻译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其中有《法律家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经济学哲学手稿》等。毛泽东曾经称何思敬先生是一位“有正义感、有勇气、有学问”的人,是“全国第一流的法学家”。

在“文化大革命”中,何思敬先生遭受残酷迫害,于1968年4月含冤逝世,享年72岁。1979年12月3日,党中央为其平反昭雪,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追悼大会。

余杭区档案馆目前收藏的何思敬档案资料多数由何思敬先生的子女何理良、何建文捐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生平介绍。反映何思敬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历。主要包括《何思敬生平简历》、《何思敬同志生平年表》、《何思敬生平活动年表》、《何思敬著译目录》、《何思敬学术观点》以及由何思敬先生之子何健文编纂的《何思敬教授光辉的一生》、余杭区政协文史委编撰的《何思敬》等。

第二类是著述作品。反映何思敬先生平生创作成就的书籍、手稿及发表在各种报刊上的其它文字资料。主要包括《欢迎新生》、《大家对我的发言》、《学习失败的教训---论抗战战略》、《诡异是什么?---一个研究计划说明书》、《缔造艰难的创业》、《毛主席的革命战争理论研究提纲回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等,其中尤其珍贵的是何思敬先生的手稿22 件。

第三类是译著作品。反映何思敬先生平生译作的书籍。主要包括《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论一切人底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马克思和恩格论技术教育》、《宗教哲学》、《大逻辑》以及何思敬先生生前珍爱的哲学类书藉等。

第四类是追悼会相关材料。主要包括《关于何思敬同志平反

昭雪的决定》、悼词、追悼会邀请名单、何思敬先生之女何理文及刘天行、俞小曼、方少逸、粟稔、陈芦荻等亲友对何老的追思材料,还有王学文、黄华为何思敬先生的题词等。

第五类是往来信件。主要包括众亲友致何思敬治丧委员会的信和丁玲、王震、李光谟、李凡夫、韩托夫等同志与何思敬先生子女的往来信件等。

第六类是特种载体。主要包括何思敬先生的生活照、追悼会照片和韩托夫、何建文、何理文等同志谈何思敬先生的录音带,关于《何思敬》编撰的资料等磁盘。

档案能够承载历史、追溯过往,余杭塘栖人何思敬先生在余杭留下档案资料或许并不详尽,但他的思想,将永久地融入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为后世子孙留下一座十分珍贵的精神丰碑。

篇2:馆藏何思敬档案简介

关于韩愈的故里,纷争由来已久,不仅学术界众说纷纭,民间也是争论不休。主要有“昌黎说”、“(邓州)南阳说”、“(河内)河阳(今孟州市)说”和“(怀州)修武说”等。经过多年的论争,“孟州市说”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在修武发现的创修于唐大中十年(856年)的《韩文公门谱》(1956年续修本),为韩愈故里研究增添了新的史料。有学者通过研究,得出结论:韩愈故里在修武,韩愈墓在韩陂,孟州韩氏根在修武。

《韩文公门谱》原为修武县城关镇赵厂村村民韩得礼家世代保存。1956年续修本原为两套六册,“文革”期间“破四旧”,为避免门谱遭受灭顶之灾,韩得礼在红卫兵搜家之前,主动交出了残存的老谱和1956年续修本一套三册,与其他“四旧”一起集中在大队部被付之一炬。这劫后余存的一套被韩得礼密藏于家中,此后数十年从未示人。2003年春,韩得礼一病不起,才将此谱交于长期从事韩愈研究的本村同宗韩殿忠保存。2008年春,经修武县档案局(馆)领导多方努力,韩殿忠将此谱连同1984年续修的《第四卷》一起捐赠给修武县档案馆保存。

《韩文公门谱》(1956年续修本),第一卷为“门谱·序”,计66页,132面,主要内容是门谱历次续修的序言。按《韩文公门谱》创修时的规定,应30年续修一次,但因战争和天灾等原因,从唐大中十年(856年)到1956年,只续修了28次,加上创建时一次,共29次。每次续修,除了世系的抄旧续新外,又将历次修谱序言汇编成册。为《韩文公门谱》作序的,一是当时的地方官员或名人,二是韩氏族人或姻亲中有名望者,三是续修门谱者的自序。在《韩文公门谱》的序言中,唐大中十年(856年)修武县令杜其写的第一篇,距离韩愈逝世仅31年,这是目前最早关于韩愈故里的记载。唐光启三年(887年),在续修家谱时,韩愈长子韩昶的三子、唐咸通四年(863年)状元韩绲为家谱撰写了第二篇序言,记载了祖上在北魏后期由常山郡九门县迁居南阳(今修武西北部)的历史。北宋年间,韩愈的十四世裔孙、郑州知州、颖川人韩持正在序言中追溯了韩氏迁居修武的历史,肯定了韩愈故里在修武,而他处的韩愈后代都是从修武陆续迁出的。除了“序言”、“自序”以外,《韩文公门谱》第一卷还有编次记、祭田志、修谱规则、大事记等。册之最后,附有韩陂祖茔绘图。

《韩文公门谱》第二、三卷为韩氏的世系。第二卷包含两部分内容:以“附”的形式,从韩氏始祖韩万,记至五十世韩愈为止;卷二的主要部分,以韩愈为始祖,专记韩愈一门的传承关系,记至韩愈裔孙二十一世。第三卷,自韩愈裔孙二十二世始,记至韩愈裔孙三十八世(截止1956年1月)。

据《韩文公门谱》记载,最早迁居孟州的是韩愈十一世裔孙韩德、韩智、韩乾、韩元;而孟州韩氏较大的聚居地西武章小韩庄,是修武韩愈第二十八世裔孙韩国旺率子迁去后发展起来的。

上一篇:体育卫生自查报告下一篇:测树学考试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