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丘陵农业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2024-05-07

关于丘陵农业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通用8篇)

篇1:关于丘陵农业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创新思维谋发展硬化举措兴产业

——关于丘陵农业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西充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偏北部,地处嘉陵江和涪江脊骨地带,系川北丘陵县,幅员面积1106平方公里,47个乡镇、总人口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万,总耕地面积54万亩(其中田21万亩、地33万亩),人均耕地0.8亩,是典型的农业县;自然资源贫乏,无大

江大河,无矿产,经济基础较差,是省定贫困县。为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去年以来,我县确立了“乳业兴县富民”的发展战略,把“种草养畜,发展奶牛”摆在经济发展的全局位置来把握,培育延伸生态产业链条,着力一、二、三产业互动,实现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机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民。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力求农村改革有新突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新进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新提高,这是各地面临的新任务。但当前,丘陵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的直接冲击,又存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农民增收困难的观实压力。在这一背景下,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通过市场牵动、龙头带动、政策推动、各方联动,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方式,从而加速农业现代化步伐。下面,笔者结合西充倾力打造川东北乳业经济第一县的实践谈一点体会:

一、狠抓观念转变,确立乳业兴县战略

我县在认真总结多年来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冷静分析县情,深刻认识到种草养畜既是全县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又是实现全县农业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关键所在。为此,县委、县政府把开发饲料、饲草资源,突破发展乳业为主的畜牧业,列为振兴西充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提出了“乳业兴县、乳业富民”的战略决策,确立了打造川东北乳业经济第一县的农业发展目标。为统一认识,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中开展了念草经、兴奶业的大讨论、大宣传,召开规模盛大的全县畜牧工作会(“八.七”会议),各级各部门层层召开党委(党组)会、干部会和群众会,在有线电视台开辟“乳业富县”专栏节目,出动宣传车巡回宣讲,引导广大群众“三破三立”,树立新的观念,为乳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破除种植业就是种粮食的观念,树立人工牧草是“绿色黄金”、奶牛产业是“朝阳产业”的观念;二是破除农业就是以粮经二元结构为主的旧观念,树立以粮、经、饲三元结构为方向、以乳业发展为主的新观念;三是破除以生猪为主的牧业发展旧观念,树立以乳业为主的牧业发展新观念。目前,全县上下形成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创业苦干的可喜局面。县委、政府顺应民心的决策和干部群众对种草养畜的新认识,铸就了西充“种草养畜”高潮的掀起和短时间见效的成功,并进一步展示着可喜的发展前景。

二、扶持龙头企业,培育乳业带动主体

县委、政府非常注重龙头企业在产业链条各个经营环节的带动作用,把引进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奶业经济的首要任务来抓,着力引进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进入种草养畜项目。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浙江省重点骨干企业--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落户西充。李子园公司现已上两条全自动生产线,日处理鲜奶能力达40吨,现已生产出纯牛奶、甜牛奶、特浓牛奶、发酵酸奶、果味花色奶五大系列22个品种32个规格的系列产品。公司充分利用总部健全的销售体系和“新新鲜鲜李子园”的名牌效应,其产品不仅很快占领了西充及周边市、县市场,而且远销成渝两地。投产至今产值已达4500万元,实现利税近350万元。同时,引进重庆客商任大明在复安乡投资1800万元,新建日月高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它是西充县委、政府招商引进的以畜牧良繁为主,集种养、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综合示范园,是目前全省最大的畜牧科技龙头,也是西南农业大学的教学实习基地之一。该公司走科研发展之路,与西南农业大学联姻,聘请了博士生导师、硕士研究生等专业技术人员15名,直接参与公司的高层管理和从事高新技术开发。采取胚胎移植新技术,已成功培育出了波杂一代、波杂二代山羊新品种,波杂三代正在培育之中;拟在年内开展奶牛胚胎移植新技术,快速提升公司奶牛的数量和质量,从而有力地推动我县乳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到2005年,公司可实现奶牛存栏500头,年产优质羔羊30000只,建成西南片区奶牛、山羊良繁基地,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利税250万元。

三、延伸产业链条,夯实乳业发展基础

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链条”的思路,把龙头、基地、奶农有效连接起来,形成奶业产业链条。一是建基地。以加快自繁牛、稳住县内牛、选择省外牛、引进国外牛的工作方法,在以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为中心的25公里范围内,重

篇2:关于丘陵农业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旬阳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王东顺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9期

摘 要: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是促农增收、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旬阳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出发,通过调研,对现状与特点、困难与挑战作了比较深刻的分析,进而提出对策与建议,对于相似生态区域推进农业产业化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农业 产业化 实践 思考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关乎旬阳11万农户40余万农民的生产生活,直接决定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得失成败,它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继200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5.6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后,能否在未来五年突破30亿元、人均产业纯收入达到3000元目标,对实现旬阳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冲刺率先突破发展、建设陕西强县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状与特点

农业稳,则天下稳;农业兴,则百业兴。改革开放三十年,旬阳农业实现了四次大步飞越,从1978年到1984年,以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改革,彻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出了农民修田造地、对土地实施长效经营的热情,农民依靠在土地上的精耕细作,使粮食产量大幅增长;1987年到1994年,以玉米水稻“两杂”种子为重点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使粮食产量连续七年刷新历史记录,彻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自“七五”开始,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烟、桑、姜、畜四大主导产业建设,稳步建设四个“十万亩”产业基地,2009年四大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农业产业化初具雏形,四大产业已成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生产彻底实现了由单纯粮食增长型向粮经并重、优化升级的良性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下发七个“一号文件”,国家实施工业返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财政投资重点转向农村。“两减免、三补贴”政策的出台,结束了全县千年种地交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农民种地实现零税赋。200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57元,较1978年的5205万元和不足200元有了大幅增长。三十年的发展历程铸就了旬阳辉煌的农业发展历史,使旬阳人民依靠土地由一穷二白逐渐解决温饱、进而迈向小康,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土地联产到户后,全县农民修田造地热情高涨。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口粮田稳妥达到

1.5亩/人;二是全县基本实现村村通路、通电、通水目标。全县已建水窖10万口、沼气2万口、农业机械5.6万台套,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抗灾能力有所改善;三是主导产业突出,农业工业化进程加快。2009年全县种烟10.1万亩,养猪124万头,黄姜5万亩,栽桑14万亩,果菜11万亩,粮经比例达到6:4。全县农业总产值15.6亿元,其中农业8.22亿元、牧业5.77亿元、林业0.99亿元、渔业0.38亿元,初步形成了烟、姜、畜、林、粮五大支柱的产业化格局;四是农业科技含

量显著提高,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目前全县稳定种植粮食75万亩、产量15万吨以上,人均稳妥达到350公斤安全水平;五是第三产业特别是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家庭现金增收的支柱产业。全县每年输出劳务工10万人左右、收入8亿元,为保证农业投入、促进土地合理流转、促进产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条件;六是退耕还林、天保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特色林业等农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观,农业增长方式正逐步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这些变化为旬阳城乡一体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困难与挑战

1.城乡收入继续扩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平衡,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2002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5456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1535元的3.35倍,2009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2690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3357元的3.78倍,城乡收入差距有继续拉大之势。

2.农村二元体制没有被打破。农业产业养人不富家,养人不留人,农村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精英纷纷流向城市,居家发展产业的农民主体多为妇女、儿童、老人,客观上造成了农村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流失。

3.农业现代化建设仍很滞后,产业体系不健全,产业链条短,农业企业化、园区化、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几大产业除烤烟形成产、供、销一体产业化格局外,蚕桑主导地位不突出,畜牧、蔬菜、果业等产业规模不大,园区质量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关键要素缺失,产业链条短,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4.农民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据调查统计,在全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的8.4万人,占41%,高中文化1.28万人,占7%,有一定业务技能的劳动力仅9848人,农民素质低导致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从农村劳动力分布看,全县80%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其中75%集中在种植业上,从事二、三产业仅占20%。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近1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6%,已转移的只有8.6万人,而且大多数是自发转移、个人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有组织的转移不足10%。但全县的实际情况是,工业化程度处于初期阶段,吸取剩余劳动力有限,农村80%劳动力需向外转移,一方面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土地和养殖,另一方面剩余劳动力无处转移。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靠卖苦力挣钱,收入不高。

5.地方财力有限,农村产业投入不足。县域农民自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高,自身造血功能有限,加之县乡财政属于吃饭财政,有钱养兵,无钱打仗,外部输血不足,财政支持农业发展能力有限,发展后劲不足。

6.农民财产性收入不足。《土地管理法》规定,禁止宅基地流转,同时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农村宅基地无产权,不能享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房屋产权,不能上市交易,农民很难通过对其房屋、土地使用权的处置获得融入城市所需的资金。

三、对策及建议

1.以“农业30亿工程”为抓手,科学规划,壮大基地规模。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要与不开发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结合起来。按照“十一五”末全县三分之一的村达到“一村一品”标准、产业大户达到1万户以上的目标,围绕“高山林药芋(魔芋)、中山烟姜粮、川道猪桑菜、江河库区兴柑果”的思路,实施强村大户带动战略。生猪产业围绕 “百万头商品猪”的目标,着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即在全县建立10个5万头基地乡镇,发展100个年出栏万头商品猪“一村一品”畜牧强村,发展1000户出栏百头以上、10000户出栏20头以上饲养大户,形成生态养殖产业带,通过三到五年努力,使畜牧产值翻三番、达到15个亿以上。在工作中突出产前良繁、圈舍基础建设,突出养殖小区、养殖大户规划,产中突出饲料、防疫、技术三大服务,产后突出市场营销、加工企业两大体系建设。

2.以“工业40亿工程”为抓手,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应把以工业化为主导,促进农村产业升级,以此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个大的发展方向。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尤其是占据农民增收“半壁江山”的畜牧产业,要通过招商引资等渠道积极兴办加工、储藏、保鲜、运输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产品在各个生产环节多次增值增效,以此化解小农户分散经营与市场对接难的矛盾,防止产业建设大起大落。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建议财政加大扶持力度。

3.突出典型引路,建立农业产业园区。园区化是实现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我县园区布局川道应以畜沼园(菜、桑、果)循环农业为主,中山以烤烟为主,高山以魔芋、林特干果园为主。重点抓好“一江三河”以狮头柑为重点的“畜、沼、果”生态农业休闲园区,以观光农业为主的水泉坪、西岔河、楼房河、铜钱关等千亩水稻规范化栽培和油菜标准化种植园区,西康沿线、神河、平定河“畜沼菜”科技示范园区,城关、平定河、小金河、段家河、关口、赵湾等十二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使园区成为聚集农业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的载体,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步伐,实现产业兴农、科技兴农、生态兴农。

4.积极探索研究,推广符合旬阳实际的配套模式,提高农业产业科技含量。一是推进强村大户战略。指导推进生猪标准化养殖170个强村、魔芋30个村、狮头柑9个村等“一村一品”建设工作,实施任务、目标、规划、实施方案到乡镇到村,规划到户到地块,从农口牵头包抓的12个生猪现代农业示范村率先推进,培育农民人均收入“万元村”。二是强项带动战略。以沼气建设为基础配套,以畜禽养殖为强项带动,大力推广普及生态循环农业“八个一”和生猪养殖“121”模式,带动粮、桑、菜、果全面发展;三是园区推进战略。将示范村建成观光休闲的重点区域,提升农产品质量,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文明程度。四是资源捆绑战略。整合农业项目资源,实行水利、交通、扶贫、沼气、畜牧、农技项目配套捆绑,推进“畜、沼、家、园”全面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5.加大产业投入,形成稳定的支农渠道。公共财政要支持农业产业发展。除培养自身造血功能外,外部输血必不可少。在大力争取中省项目投入的基础上,建议县级财政每年从新增财力中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重点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田抗旱排涝和高产稳产能力。同时还应从贷款贴息、大户奖励、圈舍、蚕室、大棚建设、企业扶助等方面予以扶持,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6.突出“双项”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首先要加强新型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自主参与意识。充分利用县乡现有的培训设施、技术人才和致富信息等资源,依托新型农民培训和“阳光工程”项目,突出政策、法规、技术、信息、市场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内容,实施“万户培训工程”,重点对50个村6万人次的农民科普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门路。其次要把基层干部作风教育培训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一方面要突出产业技术与党的政策结合,提高担当“二传手”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完善体制机制,要把基层干部推向产业建设主战场,干部在产业建设前沿锻炼,干部在产业建设一线提拔,出实招,求实效,发挥乡镇主力军作用。

7.扩大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县现有农村劳动力22.2万人,有富余劳动力13.5万人,农民就业非农化的任务依然较重。应牢固树立抓劳务就是抓产业,抓劳务就是抓增收,抓劳务就是抓就业的观念,力争到2012年,全县新增转移富余劳力5万人以上,转移前组织技能等级培训2万人,实现“农转非”就业比重达70%、农民年劳务收入2500元目标。建议县上将劳务输出纳入县域经济发展计划,作为考核乡镇政府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县乡合力促劳务发展。

8.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应呼吁国家尽快出台相应政策法规,保障农民宅基地自由流传,保障进城务工或异地迁移农民财产性收入。允许宅基地流转,就意味着农民的房屋也可以交易上市,这样就更容易腾出有限的土地资源,进一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关键在于抓落实

篇3:关于丘陵农业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丘陵山区,农机化,改进措施

1 临汾市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临汾市位于山西南部, 全市丘陵山区主要分布在东山古县、安泽、浮山和西山乡宁、吉县、大宁、永和、汾西、隰县、蒲县10个县。山区县境内丘陵起伏, 沟壑纵横, 山、川、滩、垣、沟俱全, 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地况, 其中丘陵面积10 421.4 km2, 占总面积的51.4%, 山地面积5 920.2 km2, 占总面积的29.2%。耕地面积20.21×104hm2, 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谷子、豆类等作物, 玉米种植面积9.96×104hm2, 马铃薯种植面积0.54×104hm2, 小麦种植面积4.03×104hm2。果类主要有苹果、梨、核桃等, 苹果种植面积2.67×104hm2。农作物现行生产模式为一年一作。

“十二五”期间, 围绕临汾市农村工作总体部署, 加快实施“兴机富民”工程和“科技兴农”战略, 进一步加大农机推广力度, 强化农机科技宣传, 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技术装备水平。截至2015年底, 全市丘陵山区县机耕面积12.87×104hm2, 完成机播面积11.87×104hm2, 完成机收面积5.65×104hm2。其中, 玉米机耕面积7.73×104hm2, 机播面积6.02×104hm2, 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1.54×104hm2, 玉米播种机达到3 272台, 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408台;马铃薯机耕面积0.48×104hm2, 机播面积0.31×104hm2, 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0.29×104hm2, 马铃薯播种机达到146台, 马铃薯收获机达到291台;小麦机耕面积4.03×104hm2, 机播面积3.83×104hm2, 机收面积3.31×104hm2。农机化服务组织229个, 农机户1 004人。农机化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切实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

2 全市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趋势

2.1 农机合作社发展成为必然

随着农业和农民经济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特别是贫困山区的青壮年劳力, 大多数走出农村, 寻求致富门路, 一部分土地被闲置, 这就有力的促进了土地流转, 为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了新的商机, 有限的劳动力统一经营大面积土地, 机械化是必由之路, 从而有力的推进了丘陵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例如:汾西县对竹镇对竹村, 全村共有土地253.3 hm2, 劳动力共有680人, 常住劳动力只有280人, 大部分土地无人耕作, 近3年来, 全村共有5个合作社共租用土地66.67 hm2来统一经营、耕作, 实现全程机械化。通过将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耕种, 实现农业机械在丘陵山区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2.2 农机作业成为致富新渠道

农村劳动力转移后, 留守在村中的老弱妇幼不能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活动, 特别是在粮食收获与耕作环节, 这部分家庭对农机化服务的需求愈来愈强烈, 既给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又给农机经营者带来了脱贫致富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古县南垣乡祁寨村农机大户王本山的发展历程为例, 2005年, 王本山购买了1台雷沃550拖拉机, 用来搞生产, 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2011年, 王本山在看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部分田地荒芜无人耕种的现象后, 他抓住机遇, 抢占先机, 连续购置农机具, 组建农机合作社, 租赁农村闲置土地20 hm2, 年实现利润19×104元。

2.3 农业机械化实现增收节支

农业机械增收节支效益显著, 人工收获玉米成本为130元/0.067 hm2, 机械化收割为90元/0.067 hm2, 生产成本降低了30%。丘陵山区农机化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降低了劳动强度;二是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促进了农机户及农民增收与节支,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明显;三是农业机械化弥补和解决了因劳动力转移而使农忙季节农村劳动力紧缺的现实问题, 促进了丘陵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二、第三产业转移, 加快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五是种田能手抓住机遇, 采取承包和租赁等方式把闲置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管理, 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获取了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3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山区农机化的发展

丘陵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农业投入不足, 山区丘陵地势凸凹不平, 地形、地块复杂, 机械作业受限。主要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差, 机械化作业道路通过条件不好, 导致农机具进地作业和转移困难。例如:汾西县勍香镇罗殿村, 全村村民312户926口人520个劳动力, 耕地面积为212 hm2。其中玉米192 hm2, 单产600 kg/0.067 hm2;谷子5.3 hm2, 单产350 kg/0.067 hm2;马铃薯13.3 hm2, 单产500 kg/0.067 hm2。共有农业机械31台套, 其中拖拉机12台, 耕整机械19台, 无播种、收获机械。全村耕地面积大, 但道路狭窄, 坡陡弯多、耕地分散, 限制了机械化作业的开展, 直接影响了机械化作业效率, 农机手在土地连片, 作业条件好的村庄1天可作业20 hm2, 在本村8天作业30 hm2, 增加了机手的作业强度和作业成本。

3.2 农民经济收入落后地区农机化推进乏力

丘陵山区多属贫困地区, 农民购买力较低, 农民拿不出购买农机具的资金, 有的农民即便筹资购买农机, 机型多以小型动力机械为主, 大中型农机的购置使用很少。经济条件越好的乡镇, 农民越愿意购买农机, 农业机械化发展就快一点。例如:古县南垣乡祁寨村, 全村村民115户423口人180个劳动力, 常住劳动力155人, 总耕地面积371.3 hm2, 其中玉米282.7 hm2, 单产600 kg/0.067 hm2, 谷子20 hm2, 单产300 kg/0.067 hm2, 马铃薯6.7 hm2, 单产1 500 kg/0.067 hm2。共有农业机械140台 (套) , 其中拖拉机23台, 联合收割机4台, 其他配套机具113台 (套) 。全村完成机耕面积317.3 hm2, 机播面积310.7 hm2, 联合收割机收获面积220 hm2。

3.3 农民传统种植模式制约新型农机作业效率

山区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观念陈旧, 认识落后。受土地条件和生活环境限制, 农民习惯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经营。传统的劳作习惯、种植模式, 使得山区农民对农业机械和耕作技术认识不够和接受不力, 看不到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和耕作技术推广演示。吉县是全市苹果种植大县, 全县2.4×104hm2耕地, 果树种植面积在1.87×104hm2, 吉县苹果是全市优质果品品牌。但全县果园机械化水平非常低, 主要原因是果园种植不规范, 多以家户种植为主, 每户在1.3~2 hm2, 种植株距3 m、行距为4 m, 不利于机械化作业;果农思想意识不够解放, 对农机具资金投入少, 严重制约了吉县的果园机械化发展。

4 加快临汾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建议

4.1 制定针对丘陵山区的中小型农机具的补贴政策

国家现行的农机补贴政策重点考虑高性能、低能耗机械和关键环节的大中型机具, 很多适合丘陵山区生产特点的小型农机具补贴有限。加之小型农机具利润低, 经销商推销积极性不高, 配套服务能力弱, 制约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因此, 针对山区农民经济条件差、购买力不强的问题, 可以加大补助比例, 刺激农民购买力。扶持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发展, 可以在扶持上给予较大的专款补贴。

4.2 进一步加大研制具有山区特色农业机械的力度

现在山区老年人居多, 连手扶拖拉机都发动不起来。因此, 农村急需轻型适用的农业机械。农机制造部门应深入山区调查研究, 根据山区地理位置、农民需求, 加快研制开发轻巧、便捷、耗油少、易操作的新型的具有山区特色的农业机械, 为山区农业机械化提供有力支撑。

4.3 进一步加大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宣传力度

篇4:关于丘陵农业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一、大力探索推进农业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1 让农业发展政策成果惠及“三农”。

“农业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政策是农民致富的主心骨、农业发展的助推器,必须把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好、落实好、发挥好。夏邑县农业局立足职能,强化举措,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印发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及时把农业税全免、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7项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到村、讲解到户、落实到田,达到政策公开、农户明白,让农民吃下“定心丸”。他们结合夏邑县实际,建议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夏邑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措施,调动、鼓舞农民的生产热情,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由2005年的186万亩增加到2011年的247万亩。全年粮食总产124.6万吨,较2010年增加6万吨,增长5%。夏粮124万亩,总产63.6万吨,单产513千克,与2010年相比,面积增加9万亩,增7.8%;总产增加5.1万吨,增8.7%;单产增加4千克,增0.8%,面积、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秋粮123万亩,总产61万吨,单产496千克,与2010年相比,面积持平;总产增加0.9万吨,增1.3%;单产增加7千克,增1.3%。其中玉米面积114万亩,总产58.82万吨,单产516千克,与2010年相比,面积增加1万亩,增0.9%;总产增加1.12万吨,增1.9%;单产增加5千克,增1%。

同时,他们利用夏邑农业的区位、资源、技术等优势,全力以赴争取农业项目扶持,累计争取项目资金1亿余元,良种覆盖率达100%以上;推广配方施肥300万亩,每667平方米节本增效30余元,地力提高2%,實现了良种优质高产,耕地“营养配餐”,惠及农民25.4万户,实现了政策赢民心、政府树形象、农民得实惠。

2 重点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

在高产创建工作上,夏邑县重点做好“建立一个平台、搞好四个展示、整合五项资金、统一六项措施、推广九项技术”。

建立一个平台,就是将高产创建片做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平台,做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平台,做为领导重视粮食生产的指挥平台。

搞好四个展示,即“1+4”活动,就是在一个高产创建示范片中同时安排测土配方施肥展示田、品种展示田、植保新技术展示田、百亩公关展示田。

整合五项资金,即整合高产创建项目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资金、救灾资金、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金、病虫害防治资金等重点向项目区倾斜。

统一六项措施,就是实行“六统一”,即“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播期、统一施肥、统一浇水、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获”。

推广九项技术,就是在小麦、玉米作物上,重点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种子包衣技术、两早两晚技术、科学浇水技术、氮肥后移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增四改技术,田间管理技术,进行技术集成配套推广。

3 把农业强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夏邑县的优势在农业,农业的优势是粮食。为此,农业局在科学管理上下功夫,努力攻克生产管理障碍,以提高技术转化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开展百亩核心攻关田、千亩典型示范方、万亩高产创建区创建为主体,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示范,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小麦、玉米、大豆产量水平,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根据粮食品质特征和气候特点,科学制定播期,实行精量和半精量播种,严禁大播量;根据病虫害发生趋势,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建立1个病虫观测场和16个病虫测报站,推进病虫害测报网络化、防治专业化、预报可视化,全方位开展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科学防控。逐步探索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的小麦优质高产节本增效规范化栽培技术和较为系统的应变管理措施,粮食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量和质量逐年提高,连续八年丰产丰收。2011年粮食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平均亩产达到513公斤,总产达到24.92亿斤,夏邑成为河南乃至全国知名的产量大县、粮食强县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连续七年创历史新高,连续六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进入国家粮食产量百强县,成为河南唯一一个连续六年获此殊荣的县,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粮食生产的“一面旗”。

4 把特色农业打造成富民产业。夏邑县是国家商品粮、优质棉、优质苹果基地县,年产作物秸秆10亿千克,果树修剪枝条7500万千克,具有发展食用菌资源禀赋上的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上的后发优势,2000年开始发展,从领导上强化,措施上硬化,支持上细化,环境上优化,形成了政策驱动、服务促动、示范带动、龙头拉动的良好发展态势,食用菌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产业链条不断拉长,成为全国知名的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和创汇基地。目前,夏邑县发展双孢菇标准菇房1.5万座、栽培面积达750多万平方米,其它菇类1000万袋,年产双孢菇、草菇1.2亿千克,香菇500万千克,年产值近8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6.7%,带动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达3.2万余人,年服务收入达4500余万元,食用菌产业成为农业的“金字招牌”和“特色名片”,成为夏邑县调整农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成为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优势产业,成为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富民产业。先后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中国食用菌之乡,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县级食用菌之乡;被省农业厅授予全省食用菌生产基地县、食用菌工作先进县。

5 把推广服务辐射到田间地头。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民对高新技术的需求日益强烈。农业局积极探索服务的网络和举措,实现技术服务前移、管理指导到位、方便快捷高效。进一步完善了以农技推广中心为主体的农业科技110快速反应系统,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全方位、全天候为农民提供科技、政策、信息、营销等服务,随时解答和处理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被农民誉为“致富金桥”;同时,发挥200个村级农业植保技术服务站、送科技下乡“大篷车”等服务组织和广播电视专栏的作用,形成功能完善、服务快捷的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成为农业发展强有力的“动力引擎”。这几年,农业局科技服务专车跑遍了全县700个村,技术人员的足迹踏遍农业生产的块块角角,先后解决小麦冻害、玉米药害等重大农业生产问题208个,接受农民咨询1.5万人次,现场“出诊”服务330余次,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80余次,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6亿元。

二、当前农业发展凸显的阶段性特点

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由单纯强调总量的增长,向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的新阶段转变;由普通数量农业向无公害、标准化质量农业转变。

二是农业发展已由主要受资源约束向受市场约束转变。农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市场的变化,已经步入了一个以销定产,由市场决定生产种类和规模,由人们生活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来决定品种结构和质量档次的新阶段。

三是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目前,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改变了主要依靠劳动力和土地组合的格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已成为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四是农民收入的增长,已由主要依靠农产品产量和价格的提高,向主要依靠调整结构和发展非农产业转变。

五是农业服务体系,由单一的农技推广体系的技术服务,向农技推广和农资供应服务相结合转变。

三、推进农业科学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要适应农业生产新的形势,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发展,用观念政策上的突破,来求得工作实际上的突破;用工作思路上的创新,来求得工作面貌上的创新;用思想认识上的飞跃,来求得发展速度上的飞跃;立足资源优势,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促进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1、整合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作用下,整合、推进优势资源不断向优势产业集中,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重点打造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国家食用菌出口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等。

2、培育龙头,推进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克服传统农业零散、粗放、低效,实现集约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重点培育雪枫粉业、华鹏棉业、中州食用菌、大鹏食用菌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鸿马”、“成洋”、“长源”、“栗城”等知名农产品品牌。

3、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大力实施“种子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和“绿证工程”,搞好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转化,推进农业科技直接进田,提高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速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

4、综合开发,增强农业生产能力。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高标准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引黄配套工程和堤防绿化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实现粮食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

5、强化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围绕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培养更多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技术型农民,增强科技示范能力。

6、进一步落实各项措施,继续抓好高产创建工作。

一是建立继续落实“首长负责”,重点建议落实乡镇“首长负责”。

二是建议继续对乡镇实行“目标管理责任”。

篇5:关于丘陵农业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今年,国家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省委、省政府将*纳入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范畴,*将在今后一个时期围绕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目标不懈努力。客观地讲,*市虽然区位优势独特,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但无法回避400万人口、300万在农村的现实。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农业竞争力,建立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进而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为湖北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是*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欢迎光临517878秘书网 对农业产业化的服务方式。环境就是生产力,只有环境搞好了,服务上去了,才能引来投资者,才能保证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首先是加强行政环境建设。我们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学会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领导方式的根本转变,把领导力量向特色产业、重点项目倾斜。各县市区及乡镇把农业产业化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主要考核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及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建立情况,看引进和扶持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力有多大,对农民增收、地方税收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多大。对龙头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求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提出解决意见。第二是加强信用环境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增强信用意识,不断提高信用等级,使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信贷服务的安全区。第三是加强舆论环境建设。2003年市级主要新闻媒体优惠开展了农业龙头企业风采展示活动,2004年又为山区县市的一个农业品牌进行全年性免费宣传,营造龙头企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宽松环境。市委市政府决定,每年对产业化经营成绩突出的企业进行一次奖励、每两年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一次奖励,用优良的环境推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篇6:关于丘陵农业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迎江乡农业结构调整的调查

夹江县迎江乡位于夹江县城西13公里处,隔青衣江与木城镇、南安乡相望。幅员面积30.8平方公里,辖11个村,70个经济社,3500余户,1.2万人,其中移民村3个,移民人口415人。乡境内坝丘山各占三分之一,交通不变,现有耕地面积6800余亩,田地约各占二分之一,天然林7400余亩,境内有千佛岩、石骨坡等电站。迎江乡纯属于农业乡镇,典型的丘陵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结构调整对我乡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经济发展中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是释放结构能量,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和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保证。几年来,我乡农业结构取得了重要进展,农业结构调整对我乡经济结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一)调整农业结构是迎江乡发展经济的需要。迎江乡是一个纯农业乡镇,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一直决定着我乡经济发展的全局。据调查二0一0年我乡农村经济总收9150万,农业收入占41%。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我乡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农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通过几年 1的农业结构调整,我乡二0一0年农业产值比二00五年相比增加34%。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和发展乡域经济作物,现种植蚕桑2300亩,苦竹2000亩,蔬菜1400亩,烟叶380亩,茶叶3300亩,大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农业结构调整是二十一世纪农村经济的内在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丘陵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徘徊不前的严峻形势,积极探索出附合当地实际的农业出路,提出合理的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紧迫的问题。

二、农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农业结构的现状

迎江乡农业结构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调整,现在主导产业以蚕桑、林竹、烟叶、畜禽四大主导产业为主。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全乡蚕桑和林竹发展逐渐有所减少,茶叶发展和中药材种植是我乡近年来宣传引导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茶叶全乡发展3300亩,中药材(金银花)新发展400亩。

(二)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农业结构的调整,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市场供给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看,农业产业发展来看没有形成有效的主导规模产业,不能有效发挥产业主导力量;劳动者文化水平不同,发展上无法形成统一,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和全局利益;农产品加工产业滞后,农业产出效益低,农

民收入增幅减缓;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一些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全乡2010年三产业收入2132万元(外出务工1844万元),占全乡经济收入的23%,特别外出误工农动力占全乡劳动力人口的三分之一。

三、全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设想。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发展质量与效益型农业,是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一场重大变革,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实现农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上的新突破。摆脱“以粮为主”的传统思想的束缚,树立现代市场经济、市场农业、大农业的新思想,在发展思路上,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注重产业经济和规模效益。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进一步加强丘陵区交通、水利、通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产业发展能力,抓好打造生态乡镇建设,着力引进和推广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三)巩固原有农产业,积极探索,发展特色产业。在保持蚕桑、林竹、烟叶、畜禽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基础上,发展中药材种植。经过我乡组织四进重庆秀山考察,确立的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目标,一是积极引导金银花的产业发展,狠抓大户示范,力争建成全县有机金银花生产基地,以大兴、师坝、古埝村为中心发展2000亩,积极引进金银花加工企业;二是依托金银花的发展套种中药材种植,种植面积达1000亩;三是依托古泾口蔬菜合作社,在大兴、师坝、古埝村等大力发展大头菜种植,积极引进大

头菜加工企业入驻。

(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把农产品加工业农民增收的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加工,储藏、保鲜、包装、运销等产业,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比如通过土地流转培蚕桑养殖大户,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促进蚕农增收致富;充分利用我乡苦竹发展优势,加大项目引进建设力度,引进并壮大苦笋加工企业,提高苦笋绿色产品的市场知名度。

(五)倡导发展乡村旅游业。随着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应结合自身山清水秀、自然风光、苦笋特色等优势,依托交通发展和便利条件,利用不拘一格的模式,大力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产业农家乐模式,打造别具农家方式,让游客集“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购摘农家果,做农家饭”为一体,以满足人们休闲的需要。

(六)采取有效的产业化合作模式,促进农民增收。我乡的农业产业优势在于一是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苦笋、金银花等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但我们还应从抓业主引进,抓技术培训,抓产品营销,三个方面入手。开辟产业“绿色通道”。以各项种植大户、政府农业服务中心人员为带头人,通过“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把农户与合作社结为利害相关、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在现有优势产业的生产基础上,科学规划、调整、布局,形成优质的特色产业,打造出集中连片规模宏大的专业生产带,发展壮大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满足龙头企业的加工

原料要求,打下扎实的发展基础。

(七)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利用现代化的物质手段和丘陵地区独特的优势农业资源,以“特”、“优”、“名”、“精”、“新”的特色型现代农业特点,大力开发、生产那些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的品质优、价值高的有有机、绿色或无公害特点的特殊农业类型农产品及其加工品。

篇7:关于丘陵农业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泰州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蔬菜、淡水产品、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银杏之乡”等美称。近几年来,通过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推广农业先进科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泰州农业取得长足发展。随着长三角经济的崛起,泰州农业及时调整定位,加快与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对接,大力发展无公害生产,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近年来的生态农业建设实践来看,泰州生态产业规模还比较小,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所占份额还不大,未真正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因此,研究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促进泰州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资源优势与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一)生态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

1、热量充裕,降水丰沛,农业发展气候条件优越。泰州位于东经119°43′—120°33′,北纬31°56′—33°13′,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09—119千卡/平方方厘米,全年平均气温14.4 15.1℃,无霜期223—239天,稳定通过0℃以上积温(80%保证率)为5146—5421℃。年平均降水量为950—1030mm,雨量适中,光、温、水三要素协调,适合多种农林作物生产。泰州的气候生产力可达1400—1600公斤/亩,平均生产力为800公斤/亩,最高年份可达1200公斤/亩,具有较好的生产潜力。

2、平原广阔,养殖水域大,具有发展种植业、园艺业和水产养殖的土地资源优势。境内以新通扬运河为界,北部属里下河平原区,地势低洼,水土资源丰富,是全国的商品粮、蔬菜生产和水产养殖基地,兴化的淡水养殖产量连续十一年位居江苏省第一。南部属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分为高沙土地区和沿江坪区。高沙土地区畜禽养殖业发达,泰兴是全国首家生猪上市过百万头县,同时又是全国的“银杏之乡”,银杏产量占全国的1/3。沿江坪区依托长江优势,外贸蔬菜和江水养殖发展较快。

3、水网密布,具有发展农业的水资源优势。境内主要河流,纵向上有上官河、下官河,卤汀河等,横向上有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周山河等。兴化境内有5湖12荡,水面较大的得胜湖、郭青湖等,丰富的水资源和众多的排灌网络,不仅可满足日益扩大的农业灌溉的需求,而且水资源开发潜力很大。

(二)生态农业建设稳步发展

1、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推进良好。已有112个产地通过省农林厅和省海洋与渔业局的认定,其中,种植业基地84.3万亩;家禽基地123.515万只;家畜基地6.9726万头;水产基地2.4万亩。2003年7月,姜堰、兴化分别被列为全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第一、二批推进试点县。12月份,姜堰、兴化市通过省海洋与渔业局无公害水产品产地整体认定,分别有10个和15个申报主体通过认定,认定总面积为16.7万亩。

2、优质农产品开发品牌建设起步。泰州市共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7个,已转换成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29个,直接申报成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个。通过认定绿色食品9个。有机食品建设与申报工作也已积极开展。

3、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泰州市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700多家,其中在里下河地区形成以戴窑粮食批发市场为核心稻米加工企业群,以顶芳、信友等公司为核心的出口脱水蔬菜加工企业群,在通南地区形成银杏加工企业群及面粉加工企业群,以及沿江的外贸蔬菜加工企业群等。不少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通过了ISO9000、HACCP等国际认证的农业产品加工企业达到几十家。

二、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相对短缺,生态基础脆弱

1、森林生态功能低。2003年泰州市森林覆盖率5.68%,低于全省12%的水平,且树种单纯,层次结构单一,生态功能较差。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仅为1.59%。

2、耕地质量下降。根据近年1400个农化样分析结果,土壤有机质平均为14.6g/kg,土壤速效磷平均为4.8mg/kg,除里下河地区气量中等偏低,其他地方土壤均缺钾。不少耕地微量元素低于缺素临界值。

(二)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

1、农药使用强度较大。2003年,泰州市用药量1200多吨(含量为100%),农药使用强度(折纯)达3.8公斤/公顷。其中杀虫剂占50%以上。

2、化肥施用量大。2003年,化肥施用量12.12万吨(折纯),每公顷施用量380公斤/公顷(折纯),大大超过发达国家设置的化肥安全上限225公斤/公顷,也远高于全国330公斤/公顷的平均水平。化肥品种速效N肥为主,N、P、K配比仅为1:0.2:0.33,N肥利用率仅30%左右。

3、农业废弃物污染较为严重。畜禽粪便直接排放,秸秆露天焚烧,造成空气污染和土壤破坏。

(三)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产品安全生产预警预报监控体系不健全,对农业环境污染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

(四)生态农业建设规模偏小。在现行土地经营模式下,尚缺乏有效手段控制千家万户的生产;同时也难以刺激增加农业投入,生产优质、标准化的农产品。市场机制尚未健全,绝大多数无公害优质农产品连市场上未能实现优质优价,生产者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缺乏动力。

三、生态农业产业化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就是实现农业生产系统良性的生态循环相协调,形成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高效农业。其前提就是保护生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促使农业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1、实施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可以避免农业单一性和分散性。生态农业的核心之一是强调整体协调,即要求面对整个国土资源进行多学科规划,组织多学科、多部门、多产业开展实施,实现资源、产业协调,形成规模化生产。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整体协调、综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使农业不断向产前、产后延伸渗透,农业和非农产业交融,不断导出新的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农业经营方式上不断创新,走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之路,使农业经济、生态、技术三大系统整体协调发展。

2、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具有循环再生功能。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循环再生,强调能量流、物质流的良性循环和综合利用,不断增殖。循环再生在很大程度上包括了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内容。农业产业化是把农业作为一个部门企业,与其他相关的非农业部门组成联合,使农产品从粗原料经过产业化联合后,以商品进入市场,从农业生产部门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企业的流通循环和增殖过程,也就是生态农业循环再生的表现之一。

3、科学技术驱动是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共同特征。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共同特点是科技驱动占主导地位。生态农业建设需要在农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开发、研制、组装并替代传统高能耗、高环境危害的农业技术,要求建立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需要用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三)生态农业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业,其农产品也要接受国内乃至世界农产品的挑战。因此,生态农业的立足与发展,必须走产业化经营之路。生态农业产业化,就是要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约束下,通过种、养、深加工、农工贸并举、产加销一条龙的形式,促使生态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产业群体。这个产业群体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前提,围绕区域化的支柱产业,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促进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关于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环境与资源支持保护体系,夯实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

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要着力构建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农业自然源保护与增殖的支撑体系。在教育和社会舆论层面上,加强引导,提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公共行政层面上,要加大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防治、处罚力度,对生态农业持续发展项目给予税收、信贷等方面优惠。在宏观调控上,要制定森林资源、水土资源、基本农业田保护规划、中低产田开发利用与土壤培肥规划,高毒高残留农药控制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发展计划,制订村镇生活污染,工业污染防治计划,并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再生能力。

(二)遵循地域分异与生态适宜性原理,发展优势产业。

从开发和保护生态资源优势出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布局,把生态农业建设原则体现到大规模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中。首先要根据泰州三大农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特点,科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规划要强调在特定区域内自然资源的整体开发,产业基地规模的发展。要体现环境友好原则,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治理和保护。其次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严格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扶持龙头企业,选择规模大、起点高、技术力量强的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骨干,鼓励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体制。要在投资上给予倾斜,从各级财政支农资金、支农周转金、农业发展基金中划出一定的比例,扶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项目,开发优势商品基地建设。鼓励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农业发展专项基金向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倾斜,对刚起步的企业采取减征或免征增值税,对新开发的产品缓征所得税,允许经济实体在税前从产品经营额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技术改进费等。再次要加强产业发展工作的综合管理,加强对产业运行质量及各个环节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生产基地所在地及周边区域综合治理,做到“源头控制、流域治理”,关、停、并、转一些污染企业,按照“谁污染,谁负责”,督促企业不排污或少排污,多栽树,多种草,提高绿色植被的覆盖率,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生产乃至加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强化生产过程管理,制订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加强环境监测与监控,严格实行农产品质量检查与市场准入。

(三)完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提升农产品核心竞争力

生态农业产业化技术是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精华与现代高新技术集成的技术体系,包括生物技术资源节约型利用、清洁生产、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信息技术等。首先要加快生态农业技术集成开发与推广。加强与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协作,促进科技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建立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加速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把发展高新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加快新技术开发,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科技开发投入体系。其次要大力构建农业信息技术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经验性、分散性的农业技术规范化、程序化和集成化。加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生产基地网络互联,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科技,指导生产。再次要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积极培养农村种养专业户、示范户,加快农业科技的普及。

(四)建立市场调控体系,引导生态农业产业化开展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引导生产、加工和销售,是生态农业的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的支持与调控作用,以更好地引导生态农业产业化开发。首先,要扶持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引导,重点培育对区域性生态产业有带动作用的批发市场,改善交通设施和市场基础设施,壮大市场规模,完善市场集散农产品,形成价格的功能,强化其对生态产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其次,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不遗余力地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保护优质农产品品牌,实行农产品优质优价。再次,加强市场预测功能,避免出现农产品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协调,供需脱节的状况。在市场信息失灵的情况下,要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通过适当的经济政策倾斜,调整农产品价格,保护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

(五)建立生态农业的考评机制,保障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篇8:关于丘陵农业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具体工作目标是:2012年农业总产值增10%以上, 农业增加值增9%以上, 基础设施投资达到6000万元, 新增入园项目5个, 新开工产业类项目2个、竣工1个, 引进省级或市级2家以上龙头企业,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到2015年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家庭承包面积的60%以上。

2 基本工作方法

2.1 坚持政府主导推动策略, 争取中央和省市县予以更大的政策和资金项目支持力度, 形成聚焦园区建设的优势力量。

2.2 坚持建园即建成理念, 高起点规划设计, 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 高质量进行招商引资, 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农旅结合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推动园区向现代化城市复合功能区转变。

2.3 坚持优势资源整合利用, 以政府为主导富集区域内最优越的农业集约化生产要素, 形成园区建设良好的宏微观环境和强劲的内外部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进园区实体化经营管理, 提高经营收益, 增强发展后劲。

2.4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鼓励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出租、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等方式有序流转。让土地向大户集中、向企业集中、向园区集中, 发展规模农业。提升土地节约化、集约化利用水平。推进农村剩余劳力转移。

3 具体工作措施

围绕目标任务, 立足园区开发建设需要, 全力开展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突破四大难题, 破除瓶颈制约

3.1.1 争取各级更大支持, 破解建设资金困难。

力争上级按照“国字号”标准给予资金项目及政策支持, 力求中央和省级相关部门对重大建设项目立项扶持;整合农口资金项目聚焦园区建设, 推动园区产业发展;此外, 协调促进政银合作、政企合作, 推动金融业银行的贷款融资, 以及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金进行园区开发建设

3.1.2 因地制宜创新机制体制, 破解项目审批难题。

编制园区建设用地控制性规划, 协调县发改局、国土局、石林风景区管理局等部门将园区控规纳入乃古石林景区规划进行报批。入园的38个企业按类别由行业主管部门逐级向市、省、国家申报项目, 实行重点项目申报, 争取列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项目, 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建立园区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建立园区快捷的审批流程。

3.1.3 多争取园区建设用地指标, 破解用地难题。

积极与省、市、县国土部门协调争取建设用地指标, 为泛亚农产品交易中心、苗木交易市场建设提供条件。抓住桥头堡建设战略中建特色优势农业生产加工中心的机遇, 利用石林在滇中便捷的交通和区位优势, 争取列为省级重点项目, 尽快建成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和劳动力就业。

3.1.4 加大政府主导推动力, 破解招商引资选择难题。

继续扶持各乡镇分园区和功能分区建设, 拓展空间引进发展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高效、强势产业, 纵向拉长产业链, 横向提升聚焦规模效益。政府制定项目审批、土地利用、融资贷款、扶持企业等一系列详实可行的优惠政策, 简化审批手续, 优化投资兴业软环境, 吸引世界和国家500强企业、龙头企业入驻。联合石林风景区包装招商引资项目, 共同打造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旅游项目。

3.2 全力培育产业, 增强园区经济实力

3.2.1 引进壮大龙头企业。

引进省级或市级龙头企业2家以上, 争取新开工产业类项目2个、竣工1个。培育壮大万家欢生态园、云烟印象科技园等大项目, 扶持扩大爱生行微藻、新天特色风味食品、圣宴鲜味饮料等高新特色项目生产规模, 加快杏林国际养生度假村、春喜科技孵化中心、王府酒店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 促进农产品加工园区、泛亚农产品交易市场、苗木交易市场等支撑项目尽早建成, 形成一批产业基地。

3.2.2 培育发展主导产业。

紧扣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和休闲旅游养生度假两大主题, 围绕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农产品加工配送和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主导产业, 以集约化、规模化、一体化为手段, 扶持发展以万家欢生态园和杏林国际养生度假村休闲度假、云烟影响科技园区科普体验为主的生态农业旅游, 以锦苑、新和、棕榈等为主的特色种养殖业, 以生物技术为主导产业, 纵向拉长产业链条, 横向壮大产业规模, 构建强势、高效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3.2.3 着力提升经济效益。

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创新为动力、生态为特色, 发挥园区现代农业产业聚集优势, 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以园区产业、劳动力、乡土品牌、营销、生产空间的支撑作用。加快农产品信息交易平台建设, 进一步拓宽仓储物流渠道, 拓展原材料市场和销售市场, 促进投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经营效益和品牌竞争力。

3.3 整合优势资源, 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以科学合理的园区规划为先导, 以基础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 按照政策指导、布局引导、特色诱导和刚性约束的建设模式, 进一步完善水、电、路、通信、绿化等生产性设施;同时由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逐步开展园区生活服务设施建设。

3.4 推进重点, 统筹全面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发展的总体要求。

以招商引资为最现实的举措。进行重点招商、行业招商、以商招商, 拓展招商思路、转变招商策略, 提升招商层次,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扩大项目建设增量。

以招商项目落地为最具体的抓手。着力破解项目规划、审批、和用地3大难题, 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推动项目开工建设, 投产达效。

以“帮扶、推促”为最基本的手段。打造政府引导、政策辅导、企业主导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竭力帮助企业筹集建设资金、完善资料手续、办理项目审批、解决劳务用工等问题, 扶持企业申报项目、开拓市场、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效益。

上一篇:货物采购国内竞争性招标合同下一篇:粮食先进县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