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投掷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方法

2024-04-21

论投掷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方法(精选9篇)

篇1:论投掷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方法

论田径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处理方法

摘要:在田径教学中会发生各种运动损伤,其损伤部位与运动项目以及专项技术特点有关。各种运动损伤危害着学生身体心理健康,作为体育老师应该从根本了解运动损伤的产生、预防,从而减少及避免运动损伤在课堂上的发生。最后阐述了几种田径课堂上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发生因素、预防方法、简单的处理方法和运动损伤恢复训练。

关键词:运动损伤; 预防; 恢复; 处理方法

前言:

我们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 增进身心健康, 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服务。如果在体育锻炼时, 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 没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就可能发生各类伤害事故, 轻者影响学习和工作, 重者可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对国家和个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严重地妨碍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并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因此, 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对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都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田径教学中会发生各种运动损伤,其损伤部位与运动项目以及专项技术特点有关。田径教学主要是围绕着跑、跳、投进行,所以损伤部位也在身体各个运动系统和部位产生,在课堂发生运动损伤,轻者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严重会导致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问题,对增强学生运动身心健康,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运动损伤形成的原因

在田径课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其主要方面有:

1.1对预防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

动损伤的发生往往与体育教师和学生对预防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有关。有些教师认为,要锻炼,伤病是难免的。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往往就会忽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上课时不注意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1.2身体素质差或技术动作不正确

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运动时的力量、速度及耐力;肌肉力量和弹性差,反应迟钝、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不够,这都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1.3学生的心理状态欠佳

首先,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思想不集中,在体育运动中,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运动中的各种主客观因素,过于自信,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在活动前准备活动不足,对困难的估计不够,易引起急躁、急于求成的心理,进而造成运动损伤。其次,学生对自己信心不足,害怕失败,害怕会引起教师的批评和责怪、引起同学们的嘲笑,因而在运动中会显得过于紧张和焦急。1.4课堂组织不严密

在课堂上的组织无疑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例如:准备活动不充分或活动量过大,也能造成伤害事故。有时在教学中,对体弱学生及女生照顾不良也会发生损伤,也是田径课引起运动损伤的关键因素。1.5场地、设备、服装等不符合教学要求

由于我农村大部分中小学小场地,设备不够完善,教学场地不平,跑道太硬,器械质量不合格或安装不牢固等客观因素与损伤的发生也有直接的关系。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根据以上五点造成运动损伤的因素,体育老师应该对症下药,从根本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2.1应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消除致伤因达到预防和避免运动损伤的目的。

2.2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

掌握他们的身体、心理状况及学习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对症下药。2.3加强对身体易伤部位的锻炼及保护措施

教师要加强对身体易伤部位和相对薄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其机能。对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必须要加强保护,特别是对于初学动作尤其如此。2.4课堂组织要科学合理,准备活动要充分,做到恰到好处

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安全要有足够的认识,要选择行之有效的课堂组织方法。每节课都应根据教材选择有效的准备活动,使学生从心理、生理上做好充分的练习准备,并安排好练习后的放松及调整活动。2.5做好示范,传授准确的技术要领

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对每一个技术动作要领指出难点、重点,做好示范动作,决不能将自己尚未准确掌握的技术动作不负责任地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进行良好的心理训练,控制学生情绪,调节学生肌体,改善学生心情。

2.6加强体育场地及器械的管理

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检查场地及器材,建立健全场地、器械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对已损坏的场地、器械应及时维修。维修前一定禁止使用,以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2.7应用多方面的知识

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措施,把握学生活动的心理特点和规律,针对不同的个性,进行适当、及时的心理指导,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康复手段

康复训练是指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除严重的损伤需要休息治疗外,一般的损伤不必完全停止身体练习。适当的、科学的身体练习对于损伤的迅速愈合和促进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3.1保持良好身体状态

通过康复训练可以预防肌肉萎缩和挛缩,健康肢体的运动能力,维持良好的心肺功能,使其一旦伤愈便能立即投入到正常的体育锻炼中去。3.2 防止停训综合症

个体在长期的体育锻炼中建立起来的各种条件反射性联系,一旦突然停止锻炼便可能遭到破坏,进而产生严重的机能紊乱,如神经衰弱、胃扩张、胃肠道机能紊乱等。3.3康复性锻炼

伤后进行适当的康复性锻炼,可加强关节的稳定性,改善伤部组织的代谢与营养,加速损伤的愈合,促进功能、形态和结构的统一。3.4 康复性锻炼

通过伤后的康复训练,可以使机体能量代谢趋于平衡,防止体重的增加,缩短伤愈后恢复锻炼所需的时间。运动损伤恢复训练方法及原则

4.1 主动运动

主动运动是由患者自己主动完成的一种锻炼,它包括静力练习、动力练习和等动练习。4.2 被动运动

被动运动适用于伤后的各类功能障碍。通过各种被动活动,使痉挛的肌肉得到放松,挛缩的肌肉、韧带和关节囊得到牵伸,增大关节的活动度,恢复关节功能。

4.3 渐进抗阻运动

渐进抗阻运动练习可以增进肌肉的力量和耐久力,抗阻练习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与柔韧性,对伤愈后从事正常的锻炼时防止损伤也有益处。

在田径课上运动损伤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作为一个合格的体育老师,应当对于发生的运动损伤,冷静的对待,并有合理的处理方法,这样可以降低运动损伤对学生的危害。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5.1肌肉韧带拉伤:

内因:训练水平不够、柔韧、力量、协调性差,生理结构不佳

外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气温、湿度、上课内容不好,教练专业水平不够

预防:选教练、场地及适当的课程,在正常天气情况下锻炼、准备活动充分、循序渐进。

处理:24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24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 5.2关节扭伤:

内因:技术掌握不好、协调性差,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小、生理结构不佳、疲劳产生体力差

外因:准备活动不够、场地滑、器材使用不当、教练、内容不好(动作速度快、转、跳多)

预防:准备活动充分、了解设备使用、循序渐进,让教练或自己速度放慢。处理:24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24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 5.3运动疲劳:

表现:心悸、心动过速,运动后血压、脉搏恢复慢,内脏不适、血尿等。:人发冷,多汗、脸色白或红、头痛、晕、虚、筋疲力尽。

原因:训练方法不对、不循序渐进、系统训练,运动量大、训练时间多长、休息不充分等。

预防:安排合理的训练时间、计划,注意劳逸结合。

处理:调整锻炼计划,运动量,循序渐进、进行系统训练、全面训练 5.4重力休克:

表现:头晕、眼发黑、心难受、脸苍白,手发凉,严重时晕倒。

原因:动时血液都供应下肢、突然静止运动时静脉回流不够,脑缺血缺氧,产生脑贫血。

预防:强度运动后,不要马上停止运动。

处理:让患者平卧、脚垫高、头低于脚,从小腿顺大腿按摩。5.5心绞痛:

表现:心绞痛经常表现在腿和腹部的疼痛和抽筋现象。

原因:经常在冷的地方锻炼,喝冷饮料,不做伸展运动和按摩,不喝盐水会使病情更严重。

预防:注意选择良好的锻炼环境,准备活动要充分,在室内有空调的健身房 处理:休息,让练习者在良好的环境去。5.6运动腹痛:

原因1:肝脾淤血。慢性腹部疾病

原因2:呼吸肌痉挛(准备活动不够,肺透气低,运动与呼吸不协调)原因3:胃肠痉挛(运动前吃得过饱、饭后过早运动,空腹或喝水太多)

预防:运动前健康检查,合理安排运动饮食,吃饭前后1小时运动,不空腹、喝水太多运动

处理:减慢运动速度、加深呼吸、调整运动呼吸节奏、手按疼痛部位,实在不行停止运动 口服减痉挛药物(阿托品、十滴水)。

参考文献:

[1]程法国.体育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安全问题[J].中国学校体育

2002、(4)[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材《体育与健康》[M].教师用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5)

[3]吴军民

避免学生意外损伤的七项措施[J].中国学校体育

2005、(1)

篇2:论投掷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方法

【摘要】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对体育教学和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性质、种类、产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根据现在中学生身体素质普遍存在下降趋势,伴随这种趋势的发展,运动损伤的发生经常出现。为了持续开展学校课内外体育活动的力度,调动广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因此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运动损伤分类、基本原因、预防原则、紧急处理分类以及方法就显的尤为重要。

【关键词】运动;运动损伤;紧急处理分类;方法;预防;恢复 1.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1概念;在从事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由于动作不规范或者是意外情况下,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它的发生与运动训练安排、运动项目与技术动作、运动训练水平、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

1.2分类;由于损伤的情况、性质、时间以及损伤的程度有所不同,因此运动损伤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运动损伤按受伤组织结构分:皮肤损伤、关节损伤、骨损伤、内脏器官损伤等;按时间可分:新伤和老伤;按损伤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伤情轻重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2.常见运动损伤的情况 2.1常见运动损伤的部位;从发生损伤的部位来看,跑类,主要以四肢和躯干的损伤为主,皮肤的损伤次之,损伤主要原因为与器械的摩擦以及与他人的身体接触,在四肢发生运动损伤时下肢所占比例较大,主要为膝关节踝关节的扭伤为主,这是由于大多数运动项目由下肢发起,最后以下肢的制动结束,以及踝关节特殊的生理结构,场地不平整,技术动作错误和训练安排不合理等原因造成。躯干部位损伤率最低,与学生参加的体育项目特点和参加体育锻炼时个人的行为习惯有关。跳类,主要以髌骨软骨损伤的为主,其次是腰部肌肉疼痛,腰椎损伤,甚至锥弓崩裂和腰椎滑脱以及踝关节的损伤。投掷类,主要以肘、肩、躯干、膝关节损伤为主,其他为次。女生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为皮肤,其次为踝关节扭伤,男生运动损伤的部位较多,而且损伤的程度和频率远大于女生,这于男生喜欢参加对抗性强、强度大的项目有关。

2.2运动损伤的项目分析;发生运动损伤最多的项目为篮球、足球、器械练习,以男生为主。女生参加体育锻炼一般以对抗性小,身体接触少的体育项目为主,如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跳橡皮筋、跑步,所以女生发生运动损伤的性质较轻,次数较少。田径、武术、体操等项目无运动损伤发生,这是因为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时极少参加武术、体操等项目。在男生中除篮球和足球外发生运动损伤较多的一个项目是器材室的力量练习,由于他们急于练就发达的肌肉,盲目的加大练习强度,尤其喜欢练习腹肌、臂肌,而又不重视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肌肉拉伤是比较高发的损伤类型,力量练习本身就是针对肌肉组织进行的较大强度的练习,准备活动不足或者动作不规范以及保护帮助不及时等原因都可能造成肌肉组织的运动损伤,从调查的相关拉伤的部位来看主要局限在胸部、背部和腿部等较大的肌肉群,小肌肉群出现损伤的机率相对较小。

——《中国教师》《中小学教育》杂志先发表、后付费!

专著、论著!可挂名主编、副主编!出书快,收费低!

代写代发核心、国家级、省级期刊,新闻出版总署备案,权威网站可查!!课题课件均可操作

咨询企鹅:1624575606

3.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3.1缺少思想教育;在平时要加强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克服麻痹思想,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发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貌。

3.2在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安排不够合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技术水平,认真研究教材,估计哪些动作不易掌握和哪些技术动作容易发生损伤,做到心中有数,事先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全面训练和基本技术教学。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要运用各种形式的身体练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基本技术教学,使学生正确掌握跑、跳、投等动作要领,发展学生的活动能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尤其要注意运动器官的局部负担量和伤后体育活动的安排,避免单一训练方法,防止引起局部负担量较大。因材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守循序渐进,个别对待的教学训练原则,使运动负荷要逐渐增加才能更有效的减少运动损伤。

3.3对预防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由于对运动损伤的严重性后果认识不够,预防损伤的意识不强,运动中麻痹大意,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正确保护不及时,易造成运动损伤。同时带伤训练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一个思想根源。

3.4准备活动不充足;准备活动不充分、不全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身体各关节活动不充分,肌肉伸缩能力差,易增加肌肉的粘滞性,导致动作不协调,容易受伤。

3.5技术动作不规范;技术动作不规范缺乏质量保证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正确的技术运动是健美锻炼卓有成效的关键,即使完成计划中最后一次练习,也要用正确姿势去做,可以借外力帮助,但决不能改变动作要求。

3.6运动量过大违背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量过大使身体的各部分机能下降,动作的协调性降低,注意力减低,机体反应迟钝,在这种情况下,易出现运动损伤。

4.运动损伤的分类及紧急处理方法 4.1擦伤与刺伤。征像:伤口小而深。

处理方法:先用自来水冲洗伤口,清除异物及坏死组织,然后在消毒杀菌、包扎伤口。如果是膝关节部位就不要涂紫药水,易使伤口结痂大而硬,活动时易使痂断裂、剥脱、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而宜涂抹0.1%新洁尔灭溶液。

4.2肌肉拉伤。

征象:局部表现为疼痛、压痛、肿胀、肌肉紧张、发硬、功能障碍。处理方法:24小时之前冰敷,24小时之后热敷加压包扎,减少伤肢的活动。

4.3关节扭伤(以踝关节扭伤为例)。

征象:踝外侧副韧带扭伤者有内翻受伤史,患者不敢持重、跛行,足踝外侧肿胀、压痛。

踝外侧韧带完全撕裂者。外踝部剧痛,肿胀严重,外踝和足背出现皮下淤血。

处理方法:伤后,应当立即用拇指指腹压迫痛点止血,24小时前用冰袋冰敷,24小时后热敷,如果严重损伤时,需要加压包扎抬高伤肢送往医院进一步检查。

4.4疲劳性骨膜炎、过度紧张、运动性腹痛、肌肉痉挛

征象:大运动量训练时疼痛加剧、胀痛、肌肉僵硬、疼痛难忍、有一定的功能障碍。

处理方法:减慢速度,如严重者,停止运动。可进行局部按摩,注意保暖。休息一周时间,症状可自行消失。

5.结论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或体育运动因素所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高中生在业余锻炼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系列的损伤,造成这些损伤的原因分别是准备活动不合理、技术动作错误、对预防运动损伤知识认识不够、场地和身体素质。大部分学生在主观上对运动损伤的合理预防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加强安全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篇3:论投掷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损伤;预防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学校体育的主题。体育教学则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但研究者发现体育课堂中学生损伤的几率有上升趋势,对于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处理,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一、运动损伤的原因

造成运动损伤几率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教师方面

教师在体育课堂上除了指导学生外,还应当看管学生人身安全。对于教师而言,在体育课堂上出现损伤一般有如下几个原因:(1)思想松懈。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在组织上课以及课堂安全方面应该有着充分的准备。上课责任心不强,随便应付一节课,更不在课中做好相应安全措施,学生就容易出现运动损伤。(2)专业能力方面。如果教师本身专业技术不过关,对于课堂设计有问题,传授的技术动作不规范,对于学生错误动作没及时纠正,这都会有一定几率造成运动损伤。(3)没有指导学生课后做放松恢复。对于学生的某阶段身体状态未能够及时了解并作出相应措施。

2.学生方面

在中学阶段,很多学生对于运动方面的安全意识还不够,在体育老师讲述技术动作注意事项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练习时出现错误动作。另外,锻炼时间不够也是原因之一,因为中学的体育课一般都一周2~3节,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学生来说运动量还不够。由于身体素质比较差,在完成难度较大的动作时容易出现损伤。在对损伤的进一步分析中发现,局部负荷过大是发生运动损伤的首要原因,究其原因发现,学生肌肉力量还没发展完善,普遍身体素质不强,在教学比赛中运动量较大时,一旦超过了机体的承受能力便会造成损伤,所以在体育课堂或者课后运动训练中应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3.场地器材方面

运动场地的好坏、器材的质量、练习环境等都可能使学生在练习时受伤。

二、常见运动损伤类型应对措施及应急处理原则

1.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

(1)擦伤。擦伤指表皮的损伤,皮肤角质层脱落,组织液渗出,未伤及毛细血管时可用红药水。若伤口有渗血,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医用酒精消毒后再用纱布覆盖。(2)肌肉拉伤。肌肉拉伤一般是在剧烈运动时肌肉过度牵拉,造成肌纤维撕裂。对于肌肉拉伤可用冰块冷敷,然后用绷带包扎防止肿胀。(3)关节扭伤。当出现关节扭伤时,必须马上停止关节活动并用冰块进行冷敷,直到疼痛感减轻或肿胀程度减少。如果发现关节脱位,应在固定关节后立即送医。

2.应急处理原则

(1)制动。制动的含义是立即停止活动,让受伤的部位处于静止状态从而控制出血的程度,也可以控制肿胀和炎症的发生。一般而言,制动对于骨骼的损伤尤为重要,在制动后用绷带、石膏等对伤处固定一点时间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同时有利于患处的痊愈。(2)冷敷。冷敷在运动损伤处理手段中是最常见的。冷敷的原理是通过冷却毛细血管令其收缩,减缓局部充血或出血,减轻疼痛感。(3)加压。加压在急性损伤中都会用到。加压的目的是使患部的出血现象减轻。(4)抬高。抬高是指将受伤部位提到比心脏高的位置,从而减轻出血。它可以减轻损伤部位的血液以及来自体液的压力以促进静脉回流受伤部位的肿胀及淤血也会得到减轻。

三、如何预防运动损伤发生

1.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和预防意识

对于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学生应当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很多时候,学生对于运动只有其锻炼效果的概念,对于如何正确锻炼、安全锻炼并没有相关意识。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有目的地指引学生,教会学生一些在运动中最基本的预防运动损伤动作。

2.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技术要点要对学生阐明,突出重点,对于难度较大和易发生损伤的动作要反复强调和提醒,强化学生动作的稳定性、规范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发现受伤情况。

3.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使人体机能逐渐进入运动状态,克服机体的惰性,为正式活动打好基础。在现实中,学生会着急进行运动锻炼,从而忽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在做准备活动的时候往往不够认真,为运动损伤的发生留下潜在的因素。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必须充分帮助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并养成做准备活动的习惯。

4.合理使用运动器材

在体育课堂上,避免不了接触运动器材和场地,因此,运动器材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障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得到锻炼的同时确保其安全,体育教师应合理安排上课所要运用到的器材,设计好利用器材的场合。学校应组织人员定期对运动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待运动损伤应当以预防为主,通过合理的方法尽可能地避免学生的运动损伤,从思想上提升各方面的预防意识,采用合理的方法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如果在课堂上学生出现运动损伤,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马上对损伤进行评估和考量,再进一步治疗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体育教师完成有质量的课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燕.浅谈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及预防[J].创新教育,2015.

篇4:论投掷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方法

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讲授过程中我既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尝试和讨论,展开思维活动;因此本节课力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转变到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式学习,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指导思想

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本课的设计中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的课程基本理念。

二、教材分析

认真解读,吃透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我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为五年级三室内课——运动损伤、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对于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尤为重要,通过学习可以知道一些预防知识和创伤发生后的处理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创伤给我们带来身心的伤害,为后续学习危险源奠定重要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水平三的学生,其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在观察时往往也只注意事物较突出的特征,缺乏顺序性。在此之前对生

活中的伤害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不知道这些伤害如何归纳以及处理,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弥补这一块知识的匮乏。

四、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技能】

知道运动损伤和意外的预防措施,学会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集体讨论,提高探究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预防意外伤害的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为了达到我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

运动损伤、意外的预防方法。

【难点】

擦伤、肌肉拉伤、挫伤、扭伤和骨折的处理方法。

六、教学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注重方法,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对本课的重难点有所突破我才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演示法。

七、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大家知道桑兰吗?桑兰是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但是1998年,她在纽约友好运动会跳马比赛热前热身时摔伤,造成高位截瘫。我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难免会遇到一些伤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动损伤、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运动员事迹导入,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新课讲授

为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共鸣我设置了以下几个活动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活动一:运动损伤的症状

教师提问,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我们会遇到哪些较轻的损伤呢?(学生自由回答生活中经历或者看到的一些轻度损伤的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的一些事例,将学生说的一些损伤情况分别归类于擦伤、肌肉拉伤、挫伤、扭伤和骨折等,并结合学生的介绍,依据教学内容,讲解擦伤、肌肉拉伤、挫伤、扭伤和骨折等轻度损伤的主要症状。

设计意图:这样的讲解方式避免教师枯燥的讲解和学生的简单重复,这样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又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讲解几种轻度损伤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分组选择不同类型的轻度损伤,讨论如何进行及时的处理。之后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各组推选一人代表本组发言,介绍处理方法,组内其他同学现场模拟演示处理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演示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处理方法进行指导和纠正,讲解正确的处理方法并指导学生正确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和模拟演示,既使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本领,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言、动手,在活动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活动三:预防运动损伤与意外伤害

教师提问,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出现一些意外伤害?(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介绍学生身边的事实案例,加以分析讨论,如体育课堂上的一些轻度伤害事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生活中造成意外伤害的各种因素,特别是个人的行为因素,比如马虎、做危险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的的各种伤害事故。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能够引导学生思考造成意外伤害的原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在活动中逐渐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和锻炼习惯,整个的课堂活动也避免了课堂的单调性,符合该学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到了因材施教。

(三)巩固提高

为了达到巩固以及学以致用的目的我设置了以下判断题:

1.擦伤时,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碘伏等消毒剂即可。(√)

2.扭伤后,扭伤部位应即刻热敷,按摩消肿。(×)

(四)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收获:学习了运动损伤以及处理方法,知道了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2.课后作业:“我是家庭小医生”,课后回家与家人交流,购买“家庭救急包”,与父母一起了解急救包中物品的使用方法以及用途。

设计意图:知识的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的,因此我在课堂结尾会及时和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收获,而在作业布置环节我会让学生完成“我是家庭小医生”,课后回家与家人交流,购买“家庭救急包”,与父完成课后母一起了解急救包中物品的使用方法以及用途。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总结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通过鼓励性的话语评价学生更加体现了新课改的评价观,全方位的评价学位,以及教师生,而作业的布置不局限于书本作业,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新颖的作业形式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以及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八、板书设计

篇5:论投掷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方法

一、田径运动中的损伤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它的发生与运动训练安排、运动项目与技术动作、与运动训练水平、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

(一)运动损伤的分类

1、按受伤组织结构分

皮肤损伤、肌肉与肌腱损伤、筋膜损伤、滑囊损伤、关节损伤、骨损伤、骨骺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和内脏器官损伤等。

2、按伤后皮肤或粘膜完整性分

(1)开放性损伤:皮肤或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损伤组织与外界相通,可有创口和外出血,易引起污染和感染。如擦伤、刺伤、裂伤及开放性骨折等。

(2)闭合性损伤:伤处皮肤或粘膜保持完整,无伤口与外界相通,如挫伤.闭合性骨折或关节脱位等。

3.按伤情轻重分

(1)轻伤:伤后能按原计划训练。

(2)中等伤:伤后不能按原计划进行训练,需停止患部的练习或减少患部的活动。

(3)重伤:完全不能训练或体育运动。

4.按损伤病程分

(1)急性损伤:指一瞬间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造成的损伤。

(2)慢性损伤:指局部过度负荷、多次微细损伤积累而成的劳损,或由于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化而来的陈旧性损伤。

(二)田径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与特点

1.损伤发生部位特点

(1)跑类:以下肢与躯干为主,通过专家对跑类运动损伤8000例以上的分析,其中百分之四十为膝关节伤,足和踝关节占百分之十,跟键损伤、髋关节、臀部等损伤约占百分之十五,腰背痛占百分之五。

(2)跳类:最易出现髌骨软骨损伤,腰部肌肉疼痛,腰椎损伤,甚至椎弓崩裂和腰椎滑脱。.(3)投掷类:以肘、肩、躯干、膝损伤为多见。

2.损伤性质的特点

绝大部分属于软组织损伤,主要涉及的软组织为肌肉、筋膜、肌腱、关节囊、韧带等。其次是软组织损伤,骨组织与内脏器官损伤较少。

3.损伤程度

大多是轻度与中度损伤,而以慢性或劳损性损伤多见,多数运动员可坚持学习、训练和比赛。

(三)田径运动损伤发生的基本原因

1.缺乏必要的预防运动损伤知识。

2.训练水平不够。

3.教学.训练和比赛安排不当。

4.运动参加者的心理、心理状态不良。

5.场地、器材、护具、服装不符和卫生要求。

6.气象因素。

(四)田径运动员的预防原则

1加强预防运动损伤教育

2.加强身体全面训练

3.和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4.见加强运动中的保护

5.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二、急性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

(一)休克现场初步处理

休克是人体遭受各种强烈有害因素发生的一种急性循环功能不完全综合症。

1.原因原理

体育运动中常由于严重损伤、出血、剧烈疼痛或精神刺激等因素而引起休克。此外,在田径运动中,由于运动员疾跑后突然停止会引起一过性意识丧失昏厥,一般称为重力性休克。

休克发病的原理是微循环内血液灌流障碍导致有效血循环量不足,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功能障碍。

2.征象

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冒冷汗。早期可兴奋不安、继后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反映迟 钝。意识模糊、全身软弱无力、呼吸浅速、脉搏快弱、尿量减少和血压下降等,严重者可发生昏迷。

3急救

速将患者平卧,安静休息。注意保暖但不能过热,松解衣领和裤带保持呼吸道畅通。昏迷患者,头应侧偏,并将舌牵出口外,必要是可给氧或人工呼吸。可用重手法点掐人中、涌泉等穴位或闻嗅氨水。如神志清醒又无消化道损害者,可酌情引用适量温热饮料、适量葡萄糖盐水等。对重力休克患者可采取头低脚高仰卧位,自小腿向大腿方向按摩。有出血的应急时止血。有剧烈疼痛的应给镇痛剂和镇静剂。总之,根据现场条件针对病因进行必要的初步处理,同时速请医生或送医院进一步诊治。

(三)常用包扎法

1.卷带包扎法

(1)环形包扎法。

(2)螺旋形包扎法。

(3)转折形包扎法。

2.三角巾包扎法。

(四)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是指关节面失去正常的连接关系,也叫脱臼。田径运动中发生的关节脱位,一般是由间接外力所致,如跑步不慎摔倒时手撑地可引起肘关节脱位或肩关节脱位。

1.征象与诊断

脱位关节局部会有疼痛和肿胀;关节完全不能活动;出现肢体的轴线、长度改变或畸形(如肩关节前脱位时的“方肩”畸形),肘关节后脱位时伤侧的前臂明显缩短;关节头在意异常位置,关节盂内空虚等;X线检查,可明确脱位情况及有无骨折发生。

2.急救

应在脱位已经形成的姿势下,用夹板、书、铅笔盒、绷带、毛巾或皮带等临时固定伤肢,保持伤员安静,尽快送医院处理。在损伤现场,没有关节脱位整复经验者不可随意进行整复,以免加重损伤。

肩关节脱位的临时固定方法是:用两条毛巾或皮带,一条兜住伤肢前臂并挂在颈部,另一条将伤肢固定于胸膛,在键肢液下缚结。

肘关节脱位时,如果没有夹板,可用铁丝弯成合适角度的夹板,置于肘后,用绷带缠稳,再用小悬臂带挂起前臂。如无铁丝夹板,可直接用大悬臂带包扎固定。

(四)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

1.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借人工方法来维持机体的气体交换,以改善缺氧状态,排除二氧化碳,为自主呼吸的恢复创造条件。

2.胸外心脏按压

通过按压胸骨下端而间接的压迫左右心室腔,使血液流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建立有效的大小循环,为心脏自主节律的恢复创造条件。

三.常见运动性伤病的基本特点及处理方法

(一)擦伤与刺伤

机体表面与粗糙的物体相互摩擦可以引起皮肤层伤害,如跑步摔到在跑道上,长距离跑、走时因运动服差而导致的摩擦伤等,主要象征为表皮脱落,有小出血点和组织液渗出;伤口无感染则易干燥结痂,伤口有感染则局部可发生化脓、有分泌物。

刺伤是指尖细锐物刺穿皮肤及皮下组织器管的损伤。如被钉子鞋踩伤,主要征象为伤口小而深。

现场处理方法:对于伤口较脏的擦伤可以用自来水冲洗伤口,清除异物及坏死组织,然后在消毒杀菌、包扎伤口。也可用极薄的塑膜覆盖创面,用冷阵痛气雾剂喷洒2-3秒,重复两次以止痛和防止渗出肿胀,然后用0.9/100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周围用百分之75酒精消毒,再用绷带包扎固定。训练或比赛后在认真仔细地处理。

关节部擦伤一般需要包扎治疗,但注意不要涂紫药水,因为紫药水收敛作用较强,易使伤口结痂大而硬,关节活动时易使痂断裂、剥落不利于伤口愈合。面部擦伤不宜涂红药水或紫药水,而易涂抹0.1/100新洁尔灭容液。

刺伤的伤口如果较深、较小、较脏时,应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预防破伤风。

(二)肌肉拉伤

肌肉主动强烈收缩或被动过度拉长所造成的肌肉细微损伤、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称为肌肉拉伤。

1.原因与原理

田径运动中,由于准备活动不当;训练水平不够,肌肉弹性、力量差;身体疲劳,动作准确性、协调性因肌肉力量下降而降低;错误的技术动作;场地或器材的质量不良,气温过低都可以引起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有主动拉伤和被动拉伤两种。主动拉伤是肌肉主动猛烈的收缩超过肌肉本身的负担能力。被动拉伤是肌肉突然被拉长,超过了它的伸展性。

2.征象

肌肉拉伤后,局部表现为疼痛、压痛、肿胀、肌肉紧张、发硬、功能障碍。当受伤肌肉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疼痛加重。肌肉收缩抗阻力实验阳性。局部有凹陷及一端异常隆起者,则为肌肉断裂。

3.处理

肌肉轻度拉伤后,首先应冷敷加压包扎,30分钟后出去冷敷,改为海绵或棉花加压包扎,减少伤肢活动,抬高伤肢。24小时以后,接触固定,开始理疗、按摩及轻微活动,注意此时按摩应在伤部的周围,48小时以后逐渐在伤部周围进行按摩。72小时以后视情况可以开始恢复适量活动。怀疑有肌肉、肌腱完全断裂者,应在局部加压包扎、固定后赴医院确诊。

(三)关节扭伤(以踝关节为例)

关节扭伤是指韧带受暴力作用引起过度牵伸所致不同程度的韧带纤维或其附着处断列。在田径运动中,踝关节扭伤发生率较多。

1.原因和原理

田径运动中踝关节扭伤,多发生在因某种原因是身体失去重心并向一侧倾斜或跳起落地时踝关节不稳造成足外侧足背先落地,或场地不平、陷入坑内等情况下致伤。

踝关节扭伤中,外侧副韧带最易受伤。这是因为外踝比内踝长,距骨体前宽厚窄,当足跖屈时,踝关节有较大的活动度,足的内翻机群的力量又大于足的外翻机群。跑、跳练习中,运动员处于腾空阶段,足就自然有跖屈内翻的倾向。因此,当运动中重心不稳,就会以足的前外侧着地、内翻,而使踝关节外侧韧带(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损伤。外踝扭伤占踝关节扭伤80/100。

严重的踝关节损伤往往包括韧带断裂、踝部骨折或脱位。

2.征象与诊断

踝外侧副韧带扭伤者有足内翻受伤史。患足不敢持重,足踝外侧肿胀、压痛。踝关节强迫内翻实验可使疼痛加重,踝关节稳定而无疑常活动。

踝外侧韧带完全撕裂者。外部剧烈疼痛,肿胀严重,外踝和足背出现皮下淤血。踝关节强迫内翻实验时伤处剧痛,同时有踝关节不稳和距骨异常活动。踝关节前抽屉实验如果活动范围大,说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完全断裂。

3.处理

伤后,应立即用拇指腹压迫痛点止血,然后用湿冷的弹力绷带固定受伤的踝关节处于放松的位置(如外侧副韧带损伤时,将踝关节固定在外翻位)并在伤处外敷冰袋或用其他方法冷敷。3-5分钟后可取下绷带进一步检查,如怀疑有韧带断裂严重损伤时,应立即用大快棉花垫或其他软物品压迫和加压包扎及冷敷,抬高伤肢,同时送往医院进一步处理。一般损伤患者则可外敷外用药,24-48小时后进行理疗、按摩等。

(四)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由于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所致。运动中最易发生痉挛的肌肉为小腿腓肠肌,其次是足底的屈拇肌和屈趾肌。

1.原因和原理

寒冷刺激:在寒冷环境中运动时若未做准备活动或做的不充分,肌肉受到寒冷刺激后,兴奋性增高而使肌肉发生强直性收缩。

大量排汗:长时间的激烈运动或高温季节运动时(如中长跑、马拉松、竞走等)由于大量排汗而丢失大量电解质,使肌肉兴奋性增高,可发生肌肉痉挛。

肌肉连续收缩过快:运动训练或比赛中肌肉过快地连续收缩,放松时间太短,以至收缩与放松不能协调的交替而引起的肌肉痉挛。

疲劳:运动时身体疲劳会影响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特别是在局部肌肉疲劳的情况下做一些突然紧张用力的动作,会使肌肉中大量代谢产物(乳酸)对肌肉的收缩物质起作用而易引起肌肉痉挛。

2.征象

痉挛的肌肉僵硬,疼痛难忍,往往涉及相应的关节,有一定的功能障碍。

3.处理

牵拉痉挛的肌肉以相反的方向牵拉痉挛的肌肉,并维持一段时间,一般可使之缓解。此外,还可配合局部按摩,采用重力按压、揉捏和点承山、涌泉等穴。处理时要注意保暖。

4.预防

加强身体训练,提高机能的耐寒能力和耐久力。运动前必须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对容易抽筋的部位是先应做适当按摩。冬季运动要注意保暖,夏季进行长时间运动要注意补充盐分,疲劳时不易进行激烈运动。

(五)过度紧张

过度紧张是由于一时性运动负荷过大或过于激烈,超过了机体负担能力而发生的急性病理现象或生理紊乱,多在运动后立即出现或训练、比赛后不久。训练水平低,经验较少的新手易发生过度紧张,有时也发生在受激烈神经刺激后的高水平运动员身上,也可发生在因伤病中断较长时间后突然或过于迅速参加剧烈训练或比赛的运动员。过度紧张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临床表现分成下列不同的类型。

1.类型

(1)单纯虚脱型:这一类型较多见。多发生于短跑和中长跑的运动员。在剧烈训练,尤其比赛后即刻,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现象。轻者卧位休息片刻会逐渐好转,重者需卧床休息1-2天才能缓解。

处理方法主要是立即卧位休息、保暖、可饮用热水和咖啡。较重者可吸氧,静脉注射葡萄糖等。

(2)昏厥型:其表现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突然出现一过性的神智丧失,清醒后诉说全身无力、头痛、头晕,可伴有心、肺、脑功能降低的现象。大多由于竞赛运动员,尤其是短跑、中长跑运动员突然终止运动时,血管失去了肌肉的收缩对其节律性挤压作用,再加上血液本身的作用,大量的血液淤滞在下肢而回心血量减少,出现脑贫血而引起重力性休克。也可由于大重量挺举时胸腔及肺内压突然增高使回心血量减少,造成脑供血量不足而昏厥;有的由于强烈的精神刺激下而发生中枢调节机制的一时性障碍而昏厥。

处理方法是患者立即平卧或头稍低,迅速做初步检查(脉搏、血压、体温等)。用热毛巾擦脸,做下肢向心性按摩,嗅以氧水或点掐、针刺人中、百会、涌泉等穴。较重者给予吸氧、静脉注射葡萄糖,同时迅速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急性胃肠道综合征:其表现为激烈运动后很快发生恶心、呕吐、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1-4小时侯逐渐缓解。有些运动员在运动后呕吐咖啡样物,化验潜血阳性,表示上部胃肠道出血。

处理方法应暂停专项训练,休息观察。上部胃肠道出血者可服止血药,吃流食、半流食或软食。一般1-2周可恢复训练,若反复出血的则应到医院查明原因给以治疗。

(4)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其表现为剧烈运动后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憋气、胸痛、心跳快速或节律不齐、血压降低、心脏扩大等急性心功能不全现象或昏迷死亡。

处理方法是立即停止运动,平卧、给予吸氧等急救方法,同时送医院抢救。

除上述类型外,有的运动员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立即出现一侧肢体麻木、动作不灵活、长伴有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脑血管痉挛型征象。

2.预防

做好运动员的身体检查,尤其是在集训或比赛前应进行全面深入的体格检查,以排除各种潜在性疾病。要遵守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要加强训练时的医学观察,尤其对新运动员在训练时的反映,及时调整运动量。

小结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或体育运动因素所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在田径运动中,它的发生与运动训练安排、专项技术与动作、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

冷敷、加压包扎、适当制动、抬高伤肢是急性损伤早期处理的基本方法。

及时、正确的抗休克、止血、包扎、固定与搬运、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术是挽救伤员生命的重要措施。

篇6:论投掷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方法

渗水、开裂是土建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客户入住后投诉最多、事后处理最麻烦的事情,在此我们要认真分析屋面、墙体渗水,开裂现象产生的原因,寻求正确的处置办法。

一、渗漏水出现的主要现象和原因:

1.卫生间穿屋面透气管吊模浇捣处渗水(主要原因是预埋钢套管缺止水环,二次浇捣细石混凝土不密实、水灰比大,填料未加防水剂、没设堵漏凹槽和用合格的堵漏材料堵密实、未安排负责和有经验的专人施工。

2.屋面板龟裂和渗水(要注意浇屋面板时振捣要密实,混凝土水灰比、粉煤灰掺量不得过大,初凝前要二次压光,气温高时要洒水养护)。

3.外墙搁空调板脚跟处渗水(主要原因是散水坡度小,浇板时应做翻边梁,未做翻边梁时应留30厘米宽高度不做保温,抹2-3厘米厚防水沙浆并倒出园角,也可凿除10公分墙补浇混凝土止水梁)。

4.露台出水不畅后引起下一层顶棚及电线盒处渗水(主要原因是露

台未做泛水坡,台板浇注不密实,刚性不防水,要求装修之前所有露台都应进行防水处理,找坡找到位,做好泻水孔)。

5.窗台渗水(主要原因是窗台反坡或坡比不到位,内外窗台高低差小,窗框下未用细石混凝土灌密实,而用砂浆分层抹灰,当窗台梁未深入墙体12-25公分以上,出现应力裂缝时也容易渗水)。

6.窗框周边渗水(主要原因是窗框四周空隙大于2厘米时,未吊模、插筋浇细石混凝土,而是不断地粉砂浆填塞,砂浆层开裂造成渗水,也有的是窗框周边未留槽口未打胶封堵,个别工人施工时窗楣过梁板下砌砖时塞干砖)。

7.墙体渗水(主要原因是墙体腰线、斜屋面外沿檐口、门楣、窗楣、空调板下口、窗台处未做滴水线,老鹰嘴,雨水顺墙体薄弱处渗透,砌外墙砖时砂浆不饱和,有瞎缝,砖头和砂浆质量差,收工前不勾、压缝。墙体脚手洞填塞时不密实,有的甚至不带砂浆用干砖塞洞,今后为确保外墙的施工质量,外墙用砖不得有裂缝,不允许用灰砂砖及灰砂空心砖,内外墙刮糙前必须报验和检查,外墙根基底部迎水面必须翻止水梁,内墙根基底部砌三皮实心砖)。

8.斜屋面板与梁及立面墙交接处渗水(主要原因是该处混凝土浇捣时震捣不密实,混凝土塌落度大,对该部位出现的渗水在铺瓦之前应使用SBS卷材或聚安脂911涂料加网格布进行防水处理)。

9.铝合金外窗拼逢处渗水(主要原因是竖、横框料未进行卡、笋连接,拼逢过大未打胶,希望项目部人员和监理按深化图纸标准验收铝合金门窗的施工质量和工艺是否达到要求,对所有迎水外门、外窗严格进行淋水试验)。

10、个别外墙施工通道口封堵面出现开裂渗水(主要原因是封堵时,未浇底部混凝土止水梁,砖头不湿润,砂浆不饱满,未设拉结筋,墙砌好后观察7天无隐患时才能粉面,接缝间应加铺粗钢丝网)。

11、抗裂砂浆层太薄,外墙涂料腻子厚度不足,无任何阻水效果,使聚本颗粒层成了蓄水层。

12、与外墙面连接的平台板、围护墙顶面没有向外倾斜的泛水坡,下雨后形成倒积水,雨水顺保温层收口裂缝渗透到墙体。

13、阳台门门槛下口渗水(主要原因是门槛安装时未用膨胀细石

混凝土座浆,灌实,而是用建筑垃圾填塞,按要求需留出5至8公分混凝土止水槛)。

14、门窗过梁板墙体顶头缝渗水(主要原因是施工工人极不负责任,用干砖码砌,不含砌筑砂浆,用外粉砂浆做掩饰,对此处整治必须凿除重砌,不允许刷纳米胶作临时处置)。

15、卫生间沉箱翻梁不是一次浇捣成型,底板浇捣不密实,厚度不足,刚性不防水,刷防水涂料之前未用防水砂浆找坡,涂料基底毛糙,厚度不足,极易渗水、漏水。

二、墙体裂缝出现的主要现象和原因:

1、未按设计图纸要求配置钢筋出现结构裂缝,未按砌砖要求的极限长度、高度设置压梁和构造柱。

2、加气混凝土墙抹灰层开裂(主要原因是施工时未提前洒水,粉刷时未刷108胶或界面剂)

3、砌墙的不同材料衔接处未加铺钢丝网,宽度大于1.8米门窗洞口要加设构造柱,窗台混凝土梁应深入墙体12公分以上,否之极易出应力裂缝。

4、砖砌体与顶梁衔接部位要严格按65度角斜砖排砌,塞砖时应有7天的沉降期,抹灰时要先刮底糙后铺粗钢丝网。

5、线管开槽应当在抹灰前进行,抹灰后开槽必须用细石混凝土塞紧,加铺钢丝网。

6、施工通道要设拉结筋,满浆砌砖,粉刷时加铺钢丝网,对脚手眼要用掺膨胀剂的细石混凝土堵严。

7、外墙砖与框架柱联结不仅要设拉结筋,而且要满浆铺设和勾缝处理。拉结筋埋置要按规范要求做,有很好的拉结力。

三、出现问题后整改中应注意的问题:

1、项目部各专业工程师分片承包到位,监督一户一检,完善每套房屋的档案资料,把合格的工程交到物业手中。

2、项目部、物业、监理和总包单位在实行一户一检之前,应开会研究方案,制定整改措施。

3、总包各工区指定5-10名责任心强的工人专门处理渗漏水和墙体开裂问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事前项目部、监理应对他们进行技术交底。

4、严格执行工序报验手续,一些在建工程,墙体渗漏问题未解决之前,不得进行外墙批腻子,刷涂料等后道工序施工。

5、整改完毕后,、项目部、物业、监理、施工单位按碧桂园(地下、屋面、露台、阳台、卫生间、卫生间沉箱防水层施工工程报验

审核表;屋面、楼面蓄淋水检验记录;门窗外侧淋水检验记录)表格要求,进行验收,签字确认。

和县项目部工程部

篇7:论投掷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方法

擦伤:

我们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不小心摔倒,就容易造成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

处理方法:

一、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二、重度擦伤: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止血可以采取冷敷法或者绷带加压包扎法。在擦伤部位敷上冰袋,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根据损伤的程度,每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用冰袋进行冷敷直到患部的疼痛得到缓解为止。也可以在清理干净伤口后使用弹力绷带做加压包扎(两小时后松绑)。进行止血处理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

扭伤:

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就容易造成扭伤。

扭伤处理:

当发生扭伤情况时,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冰块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此时,不要乱揉或者涂抹跌打药油,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辅助涂抹跌打药油,促进淤血的吸收。

篇8:论投掷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方法

摘要:我国工程质量事故统计显示,由设计原因造成的事故占40.1%,工程施工原因引起的占29.3%,其他原因引起的占30.6%,可见建筑设计在工程质量事故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气设计又是电气工程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和建筑工程的使用安全。本文就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和违反强制性条文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并结合自己从事设计工作的体会,提出一些处理意见,以供本专业人员从中吸取教训,改进设计,提高设计水平。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常见问题

【正文】:

1.电力负荷应进行分级(GB50050-2005第3.0.1条)

(1)设计文件应阐述建筑物建筑面积、高度、用途并确定其性质、防火类别及其中的电力负等级;不应只笼统说明整个建筑物按某级负荷设计,而应对各电力负荷进行分级说明。

(2)负荷分级错误,常见的有:①对于高度24以下的,每层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百货楼、展览楼和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25L/S的公共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规定其消防用电设备按二级负荷供电,设计人员没有查找相关规范也没有与建筑、给排水专业沟通,自认为是低层建筑,就盲目定为三级负荷。②同一规范规定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25L/S的工厂、仓库其消防用电负荷应为二级,却错误定为三级负荷。③一、二级旅馆中厨房动力、冷库等属一级负荷,却按三级负荷设计。④对高层一、二类建筑以50m 高度的习惯来划定类别,而不注意其用途、性质,如对于高度为32m、8层的医院,或每层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高度28m的综合楼属一类高层,其消防用电负荷应为一级却划定为二级等等。

2.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误并列措施(GB50052-2005第4.0.2条)

(1)设计文件应有防误并列措施的有关说明及图纸设计内容。

(2)设计不应仅简单文字说明“应采取防误并列措施”,对一级负荷应特别注意表达柴油发电机的自启动条件,各主开关间的电气、机械联锁条件,以及主开关必须配置的附件,用钥

匙开关做机械联锁的应给出相互之间的联锁关系等。

(3)根据“条文”解释要求柴油发电机自启动信号应取自正常电源主开关的辅助接点,而不应仅取自高压侧进线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失压信号。

3.在TN-C系统中不应将保护接地中性导体隔离,严禁将保护接地中性导体接入开关电器(GB50054-2005第3.1.4条)

该“条文”违规多发生在TN-C-S系统的电源进户处,由于有的设计者对TN-C-S系统的概念不清,在进户开关选用4极的情况下,PEN线重复接地点取在开关后,至使PEN线接入开关电气,造成违反“条文”。对于这个问题,经常还附带一个不符合相关专业规范的问题,即在住宅进楼电源开关采用4极漏电开关时,多线画法表达为将PEN线当成零线,接入开关N极并穿过漏电开关后,再重复接地,造成漏电开关误动作,正确的接法应将进线PEN线先接入PE接地端子(该端子与地网或MEB连接)完成重复接地后,PE与N线分开,N线再接入四级开关的N极。用单线表示法,也应用文字明确表达在开关前重复接地。

4.关于“总等电位联结”的问题(JGJ 16-2008第12.6.6条)

设计文件不能只简单写“应做总等电位联结”,而应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做法要求,接地平面也应表达到位。按照国标图集02D501-2 “等电位联结安装”做法,固然很好,但对于大多数工程,从总等电位端子箱(MEB)预埋镀锌扁钢到各联结对象,实际施工很难准确一次到位(因相关的设备位置不一定很确定)。本人认为可在建筑物的电源进线箱处设MEB。为可靠起见,MEB箱必须有两点与接地网连接。可利用与“MEB”连通的地梁中主钢筋一般φ16,互相可靠焊通引至各接地预埋块或钢筋抽头,其效果可视同国标,图集做法,这样可省工省料,且钢筋暗敷于砼基础梁内不易锈蚀,保证可靠。“MEB”预留的端子可供邻近联结点引接或作备用。

5.关于“防雷问题”(GB50057-2010,第3.01、4.1.1、4.3.9、5.2.12

(1)很多工程没有说明建筑物的防雷类别。

(2)对可能介于第2类、第3类的防雷建筑物之间的工程,如大面积的多层公共建筑或商住楼等,应认真计算其“年预计雷击次数”依据计算结果和规范要求确定工程防雷类别,不应凭感觉随意地按三类防雷建筑设计;对有的建筑不做防雷设计,必须提供完善的设计依据,依据计算结果确定,否则,都可能造成“违规”。

(3)“条文”要求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雷电波侵入措施,具体要求应根据规范中各类的防雷措施执行,有的工程采用低压架空进线,设计没有要求在入户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采用铠装电缆(含静电、控制及其它系统电缆)进出线的,没有要求“进出线端将电缆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都属违反“条文”。此外,尚应注意防高位雷电波侵入,对固定在屋面露天处的电气设备如冷却塔电机、航空障碍灯、屋面上投光灯、正压风机、排气机等,其配电线路均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见GB50057-2005第4.5.4 条规定。

(4)二类防雷建筑物防侧击雷措施设计中,有相当部分设计人员仍沿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定“30米以上每三层做均压环……等”,而没有正确执行“条文” 4.3.9条的规定。

6.关于“照度标准“问题(GB50034-2004)

问题多出在办公建筑和阅览室场所的照明,由于办公室、会议室的照明常一次设计到位,其照度标准又纳入“条文”,规定最低为100LX,但很多设计人员随意性太大,随便布置几盏荧光灯了事,远达不到100LX最低标准。还有学校的图书馆中的阅览室照度也未达到“条文”规定的最低标准150LX。顺便提及学校照明虽没有纳入“条文” 但对于学校的教室、电脑教室等场所照度标准都应达到相应规范的最低标准,应引起足够重视。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必须认真进行照度计算,按照规范规定的照度标准,选择、布置灯具。

7.防火漏电保护的设置

1.防火漏电保护不宜随意扩大工程范围

到目前为止,除了存在特定火灾风险的场所外,仅有住宅建筑规定了进线总开关应采用可断开电源的防火漏电保护。笔者理解为,断开电源应是很慎重的事,住宅建筑的重要性相对较低。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11.2.7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45(05版)第9.5规定了一些重要的工程“宜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不是强制性的,其动作时并不断开电源只发信号。

我们好多设计人员连公共宿舍、办公楼、教学楼、商业楼、工业建筑等等都设计了防火漏电保护也不好说他是错的,还是不要超越规范要求为好。

2.住宅建筑防火漏电保护不宜随意增加级数

有的设计人员不但进线总开关设置了带过流保护的漏电断路器,而且各单元电表箱的进线开关也设置了带过流保护的漏电断路器。标注进线总开关漏电动作电流500mA,各单元进线开关漏电动作电流300mA。他们以为这样更完美,似乎也考虑了这两级的选择性。

我们知道,断路器的过流保护,当线路发生金属性(稳定性)接地事故时经发热延时是可以动作的,过载整定电流不小于额定电流,而过载动作电流为1.3倍整定电流。但对于电流不大的电弧性短路是难于切断电源的。而漏电动作电流为500mA以下,故障电流远远超过这点电流,不管发生长时还是短时接地故障都必然取代过流保护而动作。两级防火漏电动作电流300mA和500mA之差根本就谈不上任何选择性。(要有选择性还必须动作时间有差别)笔者理解《技术措施-电气》定的这两档并不是级差,而是考虑躲过最大的漏电电流。一相上的漏电电流大小与电源覆盖的面积有正向关系,三相上的漏电电流由于向量的合成其大小与三相负荷分配的不平衡差值有关。据有人提供的住宅楼漏电测试,好天气一套标准住宅总漏电电流约40mA,八套就超过300mA。面积越大的住宅楼三相分配的不平衡差值就越大,所以漏电动作电流应有区别。这样看设计中使三相上的负荷平衡还有减少漏电保护误动的作用。

另一方面,通常线路的电源端应设保护,而负荷端主要考虑检修需要宜设隔离开关或负荷开关。这种单元表箱进线也设置断路器白白增加了配电分级,增加了选择性麻烦,实不可取。

【结束语】:

本人以上所归纳的几点,只是点到为止,不妥甚至谬误之处,欢迎指正。同时希望能引发更广泛的学习、研究、讨论热潮,促使我们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242-2011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

篇9: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襄阳市二十中

何 兴

一、指导思想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的课程内容,是在学生实践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应强化学生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的观念,进一步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和方法,比较全面地掌握安全运动、保护他人和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常见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进而达到具有较强的安全运动能力的学习目标要求。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下,《体育与健康》课本中,水平三阶段,内容是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学重点是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学会擦伤等开放性损伤和关节扭伤等闭合性损伤及骨折的处理方法。教学难点是学会冷静处理运动损伤。

本课是借班上课,对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够了解,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也不够了解,但本节课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纯理论课的讲授式教学,相信通过师生的努力会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主要教学策略及特色

本课是一堂体育理论课,如何使体育理论课上的有新意、有实效、学生愿意参与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准备运用学生自学、分组讨论、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力争使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一)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前教师讲授时,学生只是听讲、记忆,过程机械乏味,学生参与性、积极性较低,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本课中,学生将以主动学习为主,每个环节学生思维和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充分发表意见,并且实际进行操作,一切学习都能让学生充分参与,相信学生的积极性能调动起来。

(二)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一切活动都围绕学生自学、讨论、操作展开,要求学生组织实施每一步的学习活动。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会得到更大的发挥。

(三)理论知识操作化比较容易掌握。由于本课题的关键内容可以实际操作,运动损伤的简单处理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去领会和掌握。这种需要多种感觉通道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其学习效果将会更好,而且更实用。

(四)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能在现实生活中,针对发生的损伤,做出冷静有效的处理。

(五)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教学理念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了教学的时代性;体现学科特点,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性强。

教学设计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教学目标

1、了解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及预防;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掌握简易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学会擦伤等开放性损伤和关节扭伤等闭合性损伤及骨折的处理方法。

2、教学难点:

学会冷静处理运动损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刘翔受伤、科比受伤、c罗受伤、鹤伴中学学生擦伤。

2.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组图片进一步说明,运动损伤是经常发生的,那么我们能不能预防或者减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呢?在运动损伤后,我们会不会进行紧急处理呢?),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快乐学习

结合导学案,快速阅读课本,获取相关知识。教师巡查。

三、合作探究,激发潜能

(一)屏幕出示三个问题: 1.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有哪些? 3.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二)目的:通过学习讨论总结,解决问题。

(三)学习形式:自学,分组讨论,教师小结。

(四)具体操作: 1.教师出示问题。

2.学生结合课本进行自学,初步解决问题。3.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进一步明确问题。

4.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汇报人代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相应补充)。

5.在学生讨论,全班交流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归纳和讲解。

(五)观看视频:前臂骨折的简易固定方法,提示:视频中有个地方讲解与操作不一致,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发现。

(六)三个问题参考答案如下:

1.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主观原因:(1)注意力不集中(2)运动量过大(3)准备活动不充分(4)技术不熟练(5)身体状况不佳(6)情绪低落(7)恐惧心理(8)没有遵守学校制度(9)没有遵守运动规则 客观原因:(1)场地条件不好(2)恶劣天气(3)保护帮助不力(4)运动器械故障(5)其他原因

2.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 运动前:(1)着装合理,护具正确(2)身体不好,要求见习(3)掌握预防损伤的知识(4)检查场地,消除隐患(5)检查体育设施与器械(6)避免环境带来的危害 运动中:(1)做好准备活动,运动量适中(2)遵循动作要领,重保护帮助(3)练习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4)遵守课堂规则,忌违规行为 3.常见的运动损伤处理方法是怎么样的? 参考答案: 擦伤:(1)清洁创面(2)伤口消毒(3)碘伏涂抹或使用创可贴 关节扭伤:(1)中止运动(2)冷疗(3)加压包扎(4)抬高患处 骨折:(1)防止伤者休克(2)出血先要止血(3)寻找固定材料(4)进行简易固定

四、动手实践,体验成功

(一)目的:学生掌握三种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二)形式:小组内两人或者三人一组,互相练习,准备展示。

(三)具体操作:

1.认识本组医疗器械。

2.按组长安排,两或三人一组动手体验处理运动损伤。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错指导。

五、技能展示,提高本领

(一)目的:能更加正确、有效的进行运动损伤的处理。

(二)形式:三组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三)具体操作:

1.对三种常见运动损伤进行展示。2.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做出评价。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的展示,借助了老师准备的器械,如果没有准备这些器械呢?请看下面的问题。

六、知识检测,拓展延伸

(一)小组讨论:周末,小明在野外登山时,发生了前臂骨折,又没有携带任何医疗器械,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明进行紧急处理呢?

(二)火眼金睛大比拼:

1.篮球活动,如果在粗糙的水泥地进行,可以佩戴护膝、护踝等。2.运动完毕,我经常大量喝水来缓解口渴。

3.上学、放学路上,我们三五个同学一边骑车,一边说说笑笑,非常开心。4.前滚翻是简单的技巧类运动项目,保护与帮助是多余的。5.带校牌或者脖子上挂着钥匙上体育课有一定的安全隐患。6.准备活动虽然很重要,我们班个别同学经常不做,也没受伤。7.800米测试完毕,我们都会躺在塑胶篮球场上,真舒服啊!

8.爸爸是游泳高手。每当夏天来临,爸爸总是带我到多个自然水域游泳。

七、各抒己见,总结提升

(一)学生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认知、技能掌握、情感态度方面来说。

上一篇:信义初中2018年下学期理化生教研计划下一篇:经典环保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