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课堂初中叙事作文

2024-04-09

这也是课堂初中叙事作文(精选6篇)

篇1:这也是课堂初中叙事作文

这也是课堂叙事作文

坐在闷热的教室里,听老师讲着课本上枯燥而乏味的知识,这时哪怕是一声聒噪的蝉鸣,也能把人吸引过去。――这就是我们所认知的课堂,毫无生趣可言。

所以,当下课铃准确无误地响起,教室多半的同学已经消失得无影无终。我叹了一口气,收拾好书包便离开了教室。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来到海边沙滩,一阵清凉的微风拂过我的脸庞,驱赶了夏日的炎热以及在课堂上残留的烦躁。狠狠地呼吸了一口清新的口气,往大海那边望去,我那疲惫的心渐渐得以放松。

赤脚走在沙滩上,突然,我的脚踝像被什么刺到,一阵痛楚迅速袭来。我下意识地闪开,发现刚刚踩

到了一个贝壳。那是一个乳白色的贝壳,上面布满回旋的花纹,宛如人工雕刻般精致。

“贝壳是软体动物的外套膜,具有一种特殊的腺细胞,其分泌物可形成保护身体柔软部分的钙化物。”脑海中突然回忆起老师在课上给我们讲述贝壳的情景。那时候的贝壳被专业术语描述得平白无味,而我也对贝壳没有了兴致。可是,当今天亲眼看见、亲手触碰它时,我的心中却对它充满无限的.好奇与兴趣。

打开贝壳,里面没有任何东西,只是残余着生命的气息。我知道,这里曾经是珍珠的寄居处。这样一个小小的贝壳,是如何孕育出美丽的生命呢?我轻轻地抚摸着里面,仿佛想象到蚌是如何为了减轻自身的痛苦,不断地从身上分泌物质去包裹异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变成了珍珠。

其实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在经受过许许多多的痛苦之后,我们已不再是那个单纯得接近透明的小孩。是痛苦让我们变得坚强,让原本脆弱不堪的心灵变得如此强大。

这一趟旅程短暂却有意义,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是大自然给予我的,不是在课堂上老师的专业术语所得到的。

其实,这也是课堂,而且远远比课堂有趣得多。

篇2:这也是课堂初中叙事作文

什么是课堂?教室、老师、黑板、课桌,这就是课堂吗?在我眼中,生活就是课堂。

有一次,我被老师选去参加越野赛,跑到一半儿时,我的腿已经失去了知觉,身体已经摇摇欲坠。可我告诉自己不能停下,只能在这“没有尽头的”赛道上踉跄着,坚持着,最后拼命才“跑”过了终点。现在想来,一上来就被人超成了倒数,是怎么跑到第十八名的?因为我超过了许许多多没有坚持下来的人。在这一课堂上,我学会了坚持。

我在公园中用渔网钓鱼,有鱼来的时候,我总觉得,网边还有鱼没进去,结果到网中的鱼饵吃光了,鱼还没进到渔网 中,结果,一条鱼都没有钓到。第二次,我见到鱼进网了,马上就拉网,结果,鱼都给吓跑了,连在渔网中的一条,都还没有碰到鱼饵,就被吓跑了。第三次,我见到鱼入网后等了一会儿,才拉起网来,终于有了收获。这一课,我学会了果断。

有一次,我去滑雪,那时我才八岁,看着许多人在山上滑得起劲,我就认为,滑雪很简单,大家在学习滑雪时,我骗大家说我已经会了,就自己滑雪去了。可滑了好几次,才发现其实并不那么容易,总是摔跤,摔了好远,可大家都已经学会了滑雪。我只好回去又学了一遍浪费不少时间。那一课,我学会了诚实。

有一次……

篇3:这也是课堂初中叙事作文

关键词:突显,隐含,强力引导,语篇叙述,修辞认知

2009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这也是一种____”,标题中的“____”属于“X”的空符号位置,可以自由填入一个完句成分:形容词、动词、名词或短语。

2009年福建省高考语文阅卷由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主持,根据语文阅卷领导小组提供的信息:当年考生287387人,作文满分70分,经高考网公布的优秀作文得分在68~70分之间,分别是:

(1)《这也是一种永恒》

(2)《这也是一种力量》

(3)《这也是一种芬芳》

(4)《这也是一种爱》

(5)《这也是一种问题》

(6)《这也是一种危机》

(7)《这也是一种承诺》

(8)《这也是一种幸福》(1)

(1)~(8)隐含了双重预设和相关的问题:

预设1:存在多种“X”,“这”的指代成分是“X”之一。

然而,优秀作文中,“这”的指代成分和“X”不构成逻辑上的属种关系,例如不包括“[苹果]这也是一种水果”之类。不构成属种关系的“这”和“X”通过“也是”构成非逻辑判断,是作者主观认定的结果。标题“这也是一种X”,暗示了新颖的表达角度:不能复制“X”的已知信息,而要传递未知信息。进入语篇叙述的“这也是一种X”,在不改变“X”符号形式的条件下,技术上需要跳过“这”和“X”的逻辑缺口,通过修辞强力推导,将“这”推向“X”。这个逻辑缺口如何修复,修辞推导如何完成?

预设2:在当前语篇之外,“这也是一种X”的预设1未经描述或未经充分描述。

只有这样,“这也是一种X”才能激发接受期待。作者通过什么样的修辞处理满足这种接受期待?

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兴趣,以及试图给出解释的愿望,是本文的写作动机。

一 标题话语和语篇叙述中的“这也是一种X”

同一个语言符号,以词句段为观察单位,或以语篇为观察单位,结果可能不一样。(谭学纯,2008a)因此,有必要将“这也是一种X”分别置入标题话语和语篇框架中考察。

(一)标题话语和语篇叙述中的“这”:预设和指示/回指和引导

标题话语“这也是一种X”中的“这”,具有预设和指示功能:预设存在着一种可以表述为“X”的状态、现象、行为等;“这”,是这些预设对象的指示标记,标记了附着于该指示词之上的隐含信息,这些隐含信息将在语篇叙述中明朗化。

进入语篇叙述的“这”,是回指标记,回指作者主观认定的“X”。回指的语言单位可以是语篇中的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叙述片段。本文用[ ]标示例(1)~(8)的回指对象:

表1中“这”引导所回指的对象,进入主观设定的关系。如例(1)导向主观设定的时间秩序:“瞬间即永恒”;例(5)导向主观设定的逻辑秩序:“没有问题也是一种问题”。这种主观设定的关系,将被强力引进语篇叙述。

(二)标题话语和语篇叙述中的“也”:区别和暗示

标题话语“这也是一种X”中的“也”是一个区别标记:“也”是一种“X”,意味着此“X”≠彼“X”。同时暗示,存在着“一种X”之外的另一个“X”,甚至另一个“X”群,它们构成对当前语篇中“X”的隐性参照。突显当前语篇的叙述对象同样可以称作“X”。

(三)标题话语和语篇叙述中的“X”:焦点信息承载体及其分化与隐现

语用主体对“这也是一种X”的关注,多集中在“X”。这个“X”在语篇叙述中分化:

“X”是词典中可以检索到的词条,语义共享度高。为便于表述,我们将其记作“X0”。

承载优秀作文标题和语篇焦点信息的“X”,在不同层面区别于、甚至有悖于公共经验中的“X”,如“[瞬间]这也是一种永恒”,“X”(永恒)的意义,被强力引导向“瞬间即永恒”的个人经验。基于个人经验的临时语义,共享度较低,我们将其记作“X1”。(谭学纯,2008 b、2009a、2011)

从标题话语看,能够观察到的,只有可见的形式“X”。但语篇显示,例(1)~(8)都隐含“X0”,突显“X1”。“X0”对“X1”构成了某种叙述压力。语篇叙述能否成功,取决于“X1”能否摆脱“X0”的压力,强制性地促使接受者改变对“X”固有的公共认知。

例(1)~(8)“X1”摆脱“X0”压力的方式,呈现为两种类型四种模式:

1.“X1”不在“X0”的语义范围内,前者偏离后者的自然语义。

“X0”是“X1”隐含的意义参照,“X1”因偏离“X0”的自然语义而突显。满足这一条件的“X1”,偏离自然语言的语义坐标,偏离“X0”的语词义。

例(1)“这也是一种永恒”,“X1”(瞬间)不在“X0”(永恒)的语义范围内。当然,可以认为无限多的“瞬间”累加即为“永恒”,但在语义分析中,“瞬间”和“永恒”处于时间之短和时间之长的两极。

2.“X1”在“X0”的语义范围内,前者偏离后者的常规判断。

“X0”是“X1”隐含的价值参照,“X1”不同程度地偏离“X0”的常规判断。8篇优秀作文,除例(1)之外,均属此类。分属3种类型:

1)“X1”偏离“X0”的审美判断。例(2)“X0”(力量)在语篇中的对应语义是“作用、效力”,(2)“X1”(微笑)可以产生“作用、效力”,但“力量”的“作用、效力”是刚性的,“微笑”的“作用、效力”是柔性的,以柔性元素实现刚性的“作用、效力”,偏离常规的审美判断。例(3)“X0”(芬芳)和“X1”(苦涩的药香),表面上都具有“香”的特征,问题是:同样的中草药,在语用主体的感觉系统中,经历了从“苦涩”到“香”的审美变异(详后),而且中草药先“苦涩”后“香”,经历了从味觉到嗅觉的感官沟通。这是需要从审美层面解释的感觉变异。例(4)“X0”(爱)的语义指向“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审美表象通常具有可以观察到的体现“很深的感情”的形式,“X1”指向“饭桌上父亲无言”,虽然“无言”也是可以观察到的形式,但通常是负性的。“爱,就要大声说出来”,反向地意味着用“无言”传递爱的信息不易读取。语篇显示这位父亲不属于感情深沉的人,儿子体会出父亲在饭桌上无言“也是一种爱”,偏离了常规的审美判断。例(8)“幸福”的语义未变,但语篇实际上转向了对“幸福感”的叙述。而幸福感从客观上说,衡量的参数不同;从主观上说,对相同参数的个人认同不一样。例(8)叙述的平凡生活、柴米油盐、父母二十年共同走过的“幸福”,是考生的审美判断,低调而淡定,与语篇开头铺垫的轰轰烈烈的“幸福”婚恋,构成了反差较大的审美偏离。

2)“X1”偏离“X0”的逻辑判断。例(5)的看点是反向逻辑判断:没有问题也是问题。语篇所议的问题奶粉,曾经是“国家免检”(没有问题)的问题产品。没有问题造成的问题,比曾经存在过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严重。例(6)的常规逻辑是书多表明文化繁荣,考生同样采用反向逻辑判断:书多是文学泛滥的文化表征。

3)“X1”偏离“X0”的伦理判断。例(7)的语篇从香港歌手刘德华赈灾歌曲《承诺》的歌词引入叙述:“我要你重获原来的生活,认定了这一辈子的承诺。”由此追溯汶川地震中的亲情记忆——吴家芳将亡妻尸体绑在背上,骑摩托车长途行驶回家,他的举动赢得了公众的敬意。也许正是这种敬意,定格了一个在地震中丧妻的男人的公众形象。如果这个感人的画面没有通过强势传播进入公众视线,那么吴家芳再婚可能不会引起非难,甚至不会有人注意。这个男人再婚之所以广受指责,是因为公众希望吴家芳作为好男人的形象凝固为他与亡妻的婚史,并在亡妻身后永久延时。而他丧妻不到一年再婚,公众伦理一时难以接受。语篇虽然没有从这个角度深入分析,但我们没有理由要求考生在有限的考场时间触及更深的层次。重要的是考生做出了区别于公众的伦理判断:吴家芳有再婚的权利。让灾区人民“重获原来的生活”,不仅仅是唱一支歌,而是每个炎黄子孙用心的承诺。即:内心流淌的人性关怀,承诺了歌词的承诺不能兑现的东西。

(四)标题话语和语篇叙述中的“这也是一种X”:话语权转移

在标题话语和语篇叙述中,“X”都是关键词。按常理,需要围绕“X”行使话语权。但是由于标题话语暗示了此“X”≠彼“X”,出于不复制“X”已知信息的修辞考虑,语篇叙述中的“X”分化为“X0”和“X1”。为了满足语篇新颖度要求,“X1”需要摆脱“X0”的压力。语篇叙述实际上是将“这”所回指的“X1”强行推向“X0”。因此,进入语篇叙述的“这也是一种X”,话语权已经转移:从言说“这也是一种X”,转向言说“[X1]这也是一种X0”。

这种话语权转移,伴随着语篇叙述的强力引导。

二 语篇叙述强力引导“X1”属于“X0”之一的修辞认知

(一)挣脱逻辑限制:“X0”修辞化地包含“X1”

如果仅仅看标题,看不出“这也是一种永恒”包含了“瞬间即永恒”的修辞化改写。人们关于“瞬间”和“永恒”的语言记忆,处于逻辑上的对立状态,在没有外力推动的情况下,逻辑思维保持着对“瞬间不是永恒”的清醒。

当“瞬间即永恒”的新颖表达在语篇中实现时,“X0”包含“X1”在逻辑上的非真状态,被修辞重新包装。

把表1中的“X”及其分化形式“X0”和“X1”对应的语言单位提取出来,则分别如下:

表2产生了下面的矛盾:

在逻辑上,“[X1]这不是一种X0”。“X1”向“X0”的逻辑过渡,不能成立。

经过修辞包装之后,“[X1]这也是一种X0”。“X1”向“X0”的修辞过渡,在语篇环境中临时完成。

从逻辑上的“不是”,到修辞包装之后的“也是”,可以概括为:

规则1:逻辑否定的事实转换为修辞肯定的表达,“X1”向“X0”过渡的逻辑障碍,由修辞临时消除。

“X0”包含“X1”的非逻辑表达,通过规则1完成修辞过渡,得到主观认同。在将近29万篇作文中筛选出的8篇优秀作文均属此类,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是修辞认知(谭学纯,2005、2009 b)临时接管了逻辑的权利,一旦脱离当前语篇,还将恢复对逻辑权利的尊重。

标题话语屏蔽了“X1”向“X0”的修辞过渡,需要在语篇叙述中展开并强化。因此,规则1应在语篇框架内补充,由此产生了规则2。

规则2:“这也是一种X”由标题话语向语篇叙述延伸,引入相关事件、情节、场景或评价,构建强力支持“X1”属于“X0”之一的语篇环境。

就下例来说,全文800字左右,反复强调一个逻辑悖理的表述:“瞬间即永恒”,用下划线标示:

永恒,不只在于时间从洪荒而来的脚步;也不只在于风声从亘古而至的呢喃,

昙花从不为她鲜艳得(的)短暂而暗自哀怜,因为她将自己怒放的那一刻书进了天地的长卷,万物无一不记得这的娇美,朝露从不为她光华得(的)瞬息而顾影悲叹,因为她用自己闪耀的那一秒照亮了世界的一隅,众生无一不怀想这的清丽。

因为真美,那些短暂的事物竟撼动了时间的定律,

当诗仙宽袍弃履,举金樽而邀明月,沐月华而影三人的那刻,这一丝浸透了蟾晖的酒香便飘飘摇摇了千余年,萦绕在数万才子的鼻尖挥散不去,似是还携了月下那人的三分不羁,极醇。

因为不凡,那些即逝的侧影竟跃过了文明的更替,

当屈子以血讴歌,孑然一身,仅怀拥一胸才气,腹含一枚忠胆投身汨罗的那秒,这一屡(缕)赤红泣血的绝美魂灵已挣脱世俗的枷锁,就随着汨罗江水的平平仄仄流过了漫漫岁月,滋润在每个志士的心田。

因为无愧,那些闪现的生命竟无视了历史的变迁,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人生苦短,纵是八十而寿又何尝不是一瞬。

但且回首再看那南山脚下菊态幽美,洞庭湖心月晖清华;看那赤壁山涧金戈铁马,大漠暮里炊烟人家,

这些那些由真、善、美缠绕而成的瞬间,往往在笔尖的跃动甚至风叶的交响中被铭记。它们不曾在历史的长河中沉坷,甚至不曾在岁月的波涛中起伏,它们总以一种轻盈而美好的姿态起舞,独立于世,而在万物心中刻下永恒。

以真行走于世,以善放歌于世,以美馈赠于世,便可以自身之瞬间,成就大世之永恒。

瞬间,也是一种永恒。

语篇的修辞处理,是强力引导“X1(瞬间)也是一种X0(永恒)”的修辞认知,在不同的叙述位置不断产生新的叙述动力,直到抵达语篇叙述目标。逻辑层面不属于属种关系的“瞬间”和“永恒”,在语篇的三维叙述中进行修辞调度。文中关于“真美”“不凡”“无愧”的叙述所成就的“瞬间即永恒”,对标题“这也是一种永恒”构成修辞层面的三维支撑:

1. 因为真美,昙花一现的瞬间融进了天地长卷,短暂的事物撼动了时间定律。

2. 因为不凡,诗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瞬间,在孩童的诵读声中变为醉人的永恒。

3. 因为无愧,屈子投身汨罗的瞬间悲壮,在岁岁年年坚实的粽角中变为深沉的永恒。

三维叙述的每一个维度,加入同一个修辞强化句:“仅凭一个瞬间,缔造了无尽的永恒。”使三维叙述呈现为语篇层面复沓的修辞结构,由此导向:真善美缠绕的瞬间,造就了永恒。

语篇起始句反向地否定“永恒”在公共经验中时间的无尽绵延,将“永恒”的时间长度减至最短:“一个瞬间,往往也能成就永恒。”叙述终端“瞬间,也是一种永恒”,是对起始叙述的自然回应,也是叙述展开的自然结论。语篇环境中,每一次“瞬间即永恒”出场,都伴随着相关事件、情节、场景或评价的介入,也都伴随着修辞认知对“X1(瞬间)也是一种X0(永恒)”的强力引导。

(二)“X1”对“X0”的偏离度

由于语篇叙述强力引导“X1”属于“X0”之一的修辞认知,“这也是一种X”的语篇看点,在于“X1”为摆脱“X0”的压力如何偏离“X0”。“X1”推动语篇叙述的能量,较多地取决于“X1”对“X0”的偏离度。

“X1”对“X0”的偏离度制约语篇生成空间的一般条件可以概括为规则3。

规则3:在可识读的前提下,“X1”对“X0”的偏离等级倾向于偏离度高>中>低>零偏离。

理想状态下,“X1”对“X0”的偏离度不能太小,拒绝零偏离。零偏离等于“X1”拷贝“X0”,即“X1”在“X0”的语义范围内及对应的常规判断中被克隆。这意味着“X1”无法摆脱“X0”的压力,突显当前语篇富有新意的叙述,失去了强力改变公共认知的意义,也不能满足未知信息>已知信息的接受期待。

规则3需要进行补充,由此产生规则4。

规则4:在不改变“X1”和“X0”的道德评价的情况下,“X1”对“X0”的反向偏离,是偏离度的最大化。

以语篇为单位,重新观察例(1)~(8),给出“X1”偏离“X0”的方式:

8篇优秀作文,都有效地制造了叙述张力,对接受者产生陌生化效果,部分地得力于偏离度的最大化,即选择“X1”对“X0”的反向偏离。呈现为两种面貌:

1.在语义层面发生:“X1”和“X0”处于语义对立的反义义场。

2.在非语义层面发生:“X1”和“X0”处于反向对立的修辞场。

制造叙述张力的反向偏离,伴有“X1”向“X0”的转换。这种转换在《这也是一种芬芳》中表现得相对复杂:标题屏蔽的反向偏离,在语篇中首先由“X1”完成。从“X1”到“X0”,再次反转:《这也是一种芬芳》的初始叙述,是考生的童年记忆:一碗碗褐色药汤、老中医爷爷佝偻的背影、药罐里冒出的气体。爷爷煎熬中药的气味在房屋内弥漫时,“我”远远地躲避,病中服药,加冰糖也觉得苦口。

进入叙述展开区间,病榻上的“我”从家中破旧的中草药图典里认识了许多药名:白芷,半夏,紫宛,青黛,想象这些审美化的药名前世是温婉绰约的美丽女子,化作草药安抚病人,想象《红楼梦》里林妹妹因为药香的衬托,楚楚身影让人惋怜。

到叙述终端:“我”感觉到了“满室氤氲里”是“爷爷的爱”和病人“温柔的健康保证”,原先“药铺苦涩的气味”,变成“苦涩的药香”,叙述中止于“芬芳”。

语篇叙述的反向偏离路线可以描述为:

中草药由“苦涩”而“香”,是一次反向偏离。从“香”到“苦涩的药香”,是第二次反向偏离:“苦涩的药香”是一种主观化的感觉,“苦涩”和“香”,在同一经验主体的感知系统中,不会作为同一感知对象同时在场。汉语中有“清香”“馨香”“幽香”“暗香”“醇香”“芳香”,没有“苦涩香”,即使“异香”,也是“异”在香味浓烈,而不是香中的苦涩。就“苦涩的药香”来说,“苦涩”是真,“香”是幻,否则不会加冰糖还觉得药苦。从“苦涩的药香”到“芬芳”,审美化地过滤了“苦涩”,语用主体的审美感觉接纳了非实体意义的“药香”,“香”与“芬芳”同义。至此,“[X1]这也是一种X0”的强力引导才最终完成。

在“[X1]这也是一种X0”的叙述结构中,反向偏离较多地出现。反例的排除,似可考虑:当“X1”和“X0”属于语义对立的极性形容词且语义对立的极性形容词涉及道德评价时,不能选择反向偏离,如:

(9)[卑鄙]这也是一种高尚×

如果出现这种偏离,只能在语境支持下生成以句子为单位的反语,不能生成以语篇为单位的美文。因为关于“高尚”和“卑鄙”道德评价的公共标准不能互换。

“高尚”和“卑鄙”在反向对立的修辞场可以生成佳句:

(10)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回答》)

但例(10)“高尚”和“卑鄙”道德评价的公共标准没有互换,与例(9)不是同一表达式,不属于同一讨论对象。

以上的语义分析和语篇分析,有一些不重复同类研究的观察点和微观分析的难点(孙绍振,2006),也有同类研究较少反映的修辞解释。解释的依据,是可以观察到的和不容易观察到的汉语事实。本文尝试性的探讨,多少带有一点修辞学科在自信自立的前提下吸纳优势学科智慧的愿望(邢福义,2005)。近年语言学相关学科部分学者的话语行为推介,正在促进修辞学科和语言学相关学科的研究相互注释,包括促进修辞学介入语言学相关学科研究(陆俭明,2008;沈家煊,2008;屈承熹,2008),修辞学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为自身输血,并积蓄突围的能量。(钱冠连,2010;萧国政,2010)

三 结论

分项观察“这也是一种X”中的“这”“也”“X”;综合观察“这也是一种X”,可以发现它们在标题话语和语篇叙述中的不同功能和意义:

1.标题话语中的“这”,具有预设和指示双重功能,兼为标记语。进入语篇叙述的“这”,具有回指和引导双重功能,兼为标记语。

2.标题话语中的“也”是一个区别标记,同时暗示存在着“一种X”之外的另一个“X”,后者构成对当前语篇中“X”的隐性参照。

3.从标题话语看“这也是一种X”,能够观察到的,只有可见的形式“X”。这个“X”,在语篇叙述中分化为“X0”和“X1”。语篇叙述能否成功,取决于“X1”能否摆脱“X0”的压力。

4. 由于标题话语“这也是一种X”暗示了此“X”≠彼“X”,进入语篇叙述之后,“这也是一种X”的话语权转移:从言说“这也是一种X”,转向言说“[X1]这也是一种X0”。

语篇叙述强力引导“X1”属于“X0”之一的修辞认知,挣脱“X1”和“X0”不存在属种关系的逻辑限制,在操作层面,可以提取两条规则:

1.逻辑否定的事实转换为修辞肯定的表达,“X1”向“X0”过渡的逻辑障碍,由修辞临时消除。

2.“这也是一种X”由标题话语向语篇叙述延伸,引入相关事件、情节、场景或评价,构建强力支持“X1”属于“X0”之一的语篇环境。

“这也是一种X”的语篇看点,在于“X1”为摆脱“X0”的压力而偏离“X0”。“X1”推动语篇叙述的能量,较多地取决于“X1”对“X0”的偏离度。在操作层面,也可以提取两条规则:

1.在可识读的前提下,“X1”对“X0”的偏离等级倾向于:偏离度高>中>低>零偏离。理想状态下,“X1”对“X0”的偏离度不能太小,拒绝零偏离,否则等于“X1”拷贝“X0”,失去了“[X1]这也是一种X0”强力改变公共认知的意义。

篇4:这也是课堂

每当我射杀敌人,取下最高分数。你以为这是我一个人干的?比赛,是5个人的!It takesfive!

——题记

空余时间,我会选择网上遨游,而其内容我会选择一系列FPS应用程序。有人说,这是虚拟世界,浪费时间,沉迷于其中,但是我认为,这也是课堂。

使用这种应用软件挺长时间了,久而久之,感到了一些人情世故。和朋友们一起玩时这种感觉并不怎么强烈,和陌生人玩久了,就会觉得人情的冷漠。其实,FPS所宣扬的精神,是团结与合作。而我们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现实中的精英们,都经过十分严格的挑选和训练,在这过程中,他们早已亲如兄弟,决不会看到自己的队友有难而不帮忙的。因为他们将他人的生命看成自己的一部分。永远不要让队友孤军奋战。所以和可以信任的队友一起配合冲锋,相信自己的战友。

网络里是很难打赢一只既有技術又有配合的队伍的。配合的重要性,不可小视。当你被十字线瞄准,你面对闪着银光的刀刃,弹雨所形成的战线,你不能退缩,正当你放手一搏的时候,你的队友出现了,也许你们牺牲了,也许你们成为了孤胆英雄,这都是合作的伟大,这就是团队精神的所在。

这种精神潜意识地改变了我待人待物的习惯,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要珍惜,他们在平常很平常,但在危机时刻都可以拉你一把。这都是我感受到的,绝不放弃任何一名队友,用手中的枪支粉碎生活中的虚伪,为了胜利而欢呼和喜悦。即使失败了,依旧会感到虽败犹荣。现实中,大家可能互不相识,但在这虚拟世界中可以相互依赖、相互支持、亲密无间。默契!团队!友谊!打造出铁一样的队伍。或许我们会在游戏中不断牺牲,但我们决不会感到可惜,因为我们为团队的胜利而奋斗过!

没有一个人能够永远以一敌百,只有通过完美的团体配合才能造就一次次战斗的胜利!无味地追逐枪法的精准,反而失去了战斗的意义。个人就算再努力也永远敌不过团队的力量。亲密无间的战友、不断拼搏的勇气、天衣无缝的合作以及那股执着的自信可以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团队,它无坚不摧,它就是战斗中每个人最强大的后盾!把每一份胜利的喜悦分享给每一位并肩作战的队友,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胜利;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辉煌!他们陪你走过了风风雨雨,他们和你一样,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而奋斗不懈。

在这个奇妙的“课堂”里,有着最最无坚不摧的团队,正是这样,我们拥有战胜一切的团队精神。这里就是梦想开始的地方,这里将是展现奇迹的地方。这,也是课堂。

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三(2)班

篇5:这也是课堂作文初中

你见过辛勤劳作的蜜蜂?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蜜蜂便开始四处采蜜,他们珍惜着每一寸光阴,忘我地工作着。站在五彩缤纷的花从之中,耳边的“嗡嗡”声连绵不断,我学到的是蜜蜂昔时如金的精神。它使我懂得了时光的珍贵,让我在学习生活中学会了合理地安排时间,成了时间的主人。

你见过飞蛾扑火的壮烈吗?有一次我们晚上在楼下烧纸,我有幸亲眼目睹了这一壮烈景象。当原本温顺的火苗燃成凶猛的熊熊大火时,我们都忍不住要后退几步。然而仍坚持在火间飞翔的,却是那一只只微小的飞蛾。它们确实瘦小,但仍绕着火飞舞,一圈比一圈更近,一圈比一圈更牵动人心。它们在火光中跳跃,仿佛是最后的舞蹈。它们也在挣扎着,有的支持不住,便落入火中,化作灰烬。看着它们一起义无反顾地在烈火中奔向死亡,刚刚还嘲笑飞蛾愚蠢的我,突然领悟到:它们向往的是光明,面对熊熊的烈火,即使化为灰烬,也要奋力作最后的拼搏!如今正在初三的我,需要的不正是飞蛾的这种拼搏的精神吗?面对那数不尽的困难,我不能退缩,应当学习飞蛾的拼搏精神,勇敢地去奋斗,去拼搏,相信我一定能迎来光明的明天。

篇6:这也是课堂作文700字初中

大地,有学问,在广阔无边的大地上,一只小蚂蚁在土中翻来翻去,不像搬家,不像找食物,那它傻里傻气在土里翻些什么?看来低等生物永远都低等。我心里不禁产生这样一些想法。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头冒了出来,定睛一看,一个小蚂蚁,那一刻忽然感受到羞愧难当,怪不得小蚂蚁在这挖土,原来是在施救困在泥土下的同伴呀!一只小小的蚂蚁都知道要救自己的亲人,但身为高智商的人类,却因利益手足相残,可笑,可卑!

天空一样有学问,鹰在空中无疑是强者,而金雕更是王者一般的存在。除了金雕优良的基因传统之外,还有它母亲的开导,金雕成年之时,不论小金雕怎么求饶,往日温和的母亲这时会变得冷酷无情。那时,悬崖峭壁之上,总会发出一声痛苦的长鸣。那多么疼呀!翅膀会被活生生打断,而且伤自己的,居然是最亲爱的母亲,也许那时它心中充满了怨恨,但殊不知,只有这样,金雕的翅膀才能发育的更加健壮,才能在万丈高空之中,依然平稳无误,才能视狂风暴雨如无物,才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利爪插入猎物两肋。有时我不能去责问母亲为什么会给自己这么大的困难,因为只有困难多了,自己才能更加强大。

沙漠一直都是无人区,一个生命几乎绝迹的地狱,人想到沙漠往往充满绝望,但沙漠之中,依然有顽强的生命——仙人掌,作文m仙人掌为了在沙漠中生存下去,努力变化自己,百年、千年、万年,将一片片树叶化成一根根细针,比起在绿洲之中千篇一律的小草,仙人掌又何尝不独特。漫长等待,忍受无尽的沙漠与高温,只为等一片甘霖的到来。也许我在困难之中,也许无尽绝望,也要努力改变自己,忍受困难,因为坚信,成功的机会总会到来的。

上一篇:踏勘报告怎么写下一篇:水西实验学校“四在学校”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