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投入促进粮食生产

2024-05-07

加强科技投入促进粮食生产(精选8篇)

篇1:加强科技投入促进粮食生产

加强科技投入促进粮食生产

近年来,在中央、省、市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指引和鼓舞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安阳县农业局党组和全体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实施“强农稳县”政策,在政策好、市场旺、人努力、天帮忙的情况下,全县粮食面积单产、总产连续七年创历史新高。

一、基本情况

安阳县位于河南省最北端,交通便利,下辖21个乡(镇),幅员面积1202平方公里,耕地7亿平方米,全县总人口93万,其中农业人口80.2万人,人均耕地867平方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区域内气候、土壤条件好,光照资源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在推动工业化城镇的过程中,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着力打造粮食生产大县。2007年以来我县连续五年荣获“产粮大县”的荣誉称号。

二、发展粮食生产工作的思路、目标任务

今年我县将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要求,继续落实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的基本思路,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抓好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保护基本农田和加强耕地建设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粮食高产创建为抓手,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亿平方米以上,总产达到75万吨以上的目标任务,进一步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化布局,努力提高优质专用小麦和专用玉米所占比例,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三、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措施

(一)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要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小麦、玉米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等扶持粮食发展的惠农政策,加大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提高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各乡镇要以实施良种补贴项目为契机,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区,充分发挥良种补贴对粮食生产的促进、带动和示范作用。同时,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确保农民得到最大实惠。

(二)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搞好土地复垦、管理和后备资源的开发,确保全县耕地面积稳定在7亿平方米以上。主管部门要强化管理职能,农业部门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用地补偿和农业环境污染的监控管理。在落实国家粮食补贴政策时,做到受破坏的粮田不能享受有关的优惠政策。同时,要因地制宜指导农民实行科学的间作和轮作,增加粮食复种指数,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加强基本农田质量建设。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力度,加快标准农田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基本农田的抗旱排涝和高产稳产能力。继续扩大“沃土工程”实施规模,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有机肥积造,大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综合利用和改土培肥三项重大技术,要结合沼气富民工程的实施,增施沼气肥,保护耕地用养平衡和肥料资源优化配置,逐步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

博彩通 http://

2.建立重大灾害应急预警机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制定旱、涝、冰雹、重大病虫害的防御、补救措施,以提高我县粮食生产应对重大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在春耕、“三夏”、“三秋”等重大农时季节,及时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分赴各乡镇开展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帮助乡镇抓好面积落实、田间管理、机收机播等工作。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监测预报,制定防灾减灾预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在自然灾害方面,重点防范大范围的干旱、洪涝和突发性的风雹、低温冻害,特别是做好防特大旱灾的物资和技术准备。在病虫害方面,结合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活动,辐射带动扶持一批专业化服务组织,培育一批专业技术队伍,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努力提升病虫草害防治效果和水平。

3.积极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抓住国家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大好机遇,以我县玉米良种繁育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我县优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步伐,全面提升粮食大县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优化粮食品种布局,提高粮食品质。

结合小麦、玉米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中东部乡镇主要品种布局规划,逐步实现种子优质化、管理规范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标准化,提高小麦、玉米的品质,提高商品性,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面提高我县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根据国家、省、市粮食生产高产创建活动精神,全县各乡镇要因地制宜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加强资金支持,整合项目资源,集中向万亩示范片倾斜,做到层层抓高产创建、主要农作物都有示范。把高产创建与培育种粮大户、专业化服务、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探索农业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新途径。今年,我县建成10个万亩方、10个千亩方、12个百亩方、20个0.7万平方米超高产攻关田。粮食高产示范方建设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同时,加快推广普及小麦优质良种、适期播种、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后移和玉米“一增四改”等关键技术,树立不同规模的高产典型和样板,辐射带动全县粮食生产,全面提升我县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四、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一)划定粮食主产区保护范围,保证粮食生产能力。

划定粮食主产区后,国家应当对粮食主产区实行优惠政策。一是调整土地承包政策,为便于机械化耕作,提高耕作效率,现行政策规定土地承包30年不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集约经营,不利于粮食主产区规模化生产。因此国家在土地流转方面给粮食主产区更多的扶持政策,推动土地合理流转,促进粮食主产区的规模经营。二是进一步完善粮食收购有关政策措施,切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业投入力度,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粮食主产区一般经济实力较弱,国家要加大对主产区粮食生产的投资力度,以增强其发展后劲,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严格按照《农业法》的要求,使国家预算内的农业基本投资落到实处,尤其要增加对与粮食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兴修农田水利、交通等配套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三)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

粮食产业化可增加粮食生产附加值,这是带动农民进入市场,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扶持一批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和农户,把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结合起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加强农村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加大科技兴粮的力度。

国家应将农村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纳入公共财政预算,要建立健全县、乡、村农技服务机构和农村科技示范户,应通过讲座、农民函授、示范推广、典型引路、发放技术资料等

方式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引导农民走科学种粮的路子。

我县的粮食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我们将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继续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农业特别是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再接再厉,实现全县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篇2:加强科技投入促进粮食生产

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保持充足状态, 全国1220个农业科技机构, 67万所农业高等院校的12万名农业科研人员每年承担约2万多项科研课题, 年产7000多项科研成果, 其中获奖成果2000多项, 农业科研的成功率高达35%以上。然而,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仍然较低。据农业部科技司2008年统计,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左右, 农业科技成果能够得到大面积、跨地区推广的仅有15%左右,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农业增长的科技贡献率仅有48%, 而发达国家则高达85%。同时, 科技成果转化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 农作物品种类成果转化率高, 农业技术类成果转化率低;经济发达地区成果转化率高, 经济欠发达地区成果转化率低;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率高, 其他单位成果转化率低。因此, 加强政府引导型科技投入,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强有力手段。

二、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一)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不健全, 机制不协调

1. 传统的行政推广模式与市场主体自主决定之间冲突日益明显。

现阶段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直线模式, 基本上是政府主导, 而非市场主导, 农业技术推广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为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政府部门依据行政目标推广具有正的外部效应的农业科技成果, 而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农民或农业企业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倾向于经济效益好的农业科技成果, 这使得政府购买和提供的农业科技成果常常不是农民所急需的, 造成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与农民实际需要存在差距, 最终导致许多科研成果经不起市场的考验。

2. 地方 (乡镇) 政府经费紧张, 无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 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更接近于农业市场, 对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更为了解, 适于进行农业科技投资。但事实上乡镇政府事权严重大于财权, 在农业税取消后, 乡镇政府出现了税权上移、管理权上收但事权下移的情况, 虽然中央政府对乡镇政府工作的展开提供转移支付, 但转移支付力度过小, 仅能维持规模庞大的政府的日常工作的展开, 使得乡镇没有财力向农村提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 进而导致政府引导型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政府导向作用不突出。

3. 不同行政部门各自为政, 难以形成合力。

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三大系统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各有优势, 客观上存在“三位一体”关系。但由于三者隶属不同的部门, 各自为政, 结合比较松散, 导致有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计划支持的领域, 方向等存在重复现象, 不同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向交叉重叠现象严重, 而成果转化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却存在投资空白。部门间的运作不协调使得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难以形成合力。财政资金“散”、“碎”现象严重, 财力分散, 没有整体优势, 导致转化不顺畅。

(二)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不足, 投入结构不合理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长期以来, 我国研发经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始终低于2%, 而发达国家此比例远远高于我国。研发资金不足, 尤其是基础研究经费与应用研究经费不足, 已严重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导致农业科研低水平重复, 制约了农业科技的发展。

除此之外, 据科技部统计, 2008年, 在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4.8%、12.5%和82.8%, 基础研究经费所占比重比上年增长了26.5个百分点, 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转化推广投资的比例中农业基础研究投资比重达到10%以上。因此, 我国现阶段基础研究经费明显少于试验发展经费, 农业基础研究经费短缺现象极为严重。

(三) 科研人员短缺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 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业人口之比为1:100, 而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员严重短缺, 这一比例仅为1:1200, 平均1万亩耕地不到1名农业技术人员。另外, 我国基层农业推广人员中专以下学历占66%, 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仅占4%, 知识老化现象严重, 人才断层现象突出。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中农学专业仅占1.83%, 后备人才严重不足, 不能适应农业推广的长远发展。

(四) 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需求不足

1. 农民采用农业科技成果的动力不足。

一方面, 农业科技成果具有研究时间长、利用时间短的特点。一般性技术成果在使用5-8年后就会被淘汰, 物化成果使用8-10年后应用价值也会衰退, 加上农业比较利益低, 提高了农民使用农业科技成果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 多年以来, 我国推行农产品低成本收购政策, 使得农产品低价位运行, 工农产品长期存在剪刀差, 农业难以形成积累, 农产品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 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涨, 加上人均耕地面积较少, 农民很难从农业生产中盈利, 使得农民采用农业科技成果的动力不足。

2. 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对农业科技成果接受能力有限。

现阶段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不高。2007年, 我国每百个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的人数为6.34, 每百个劳动力中小学程度人数为25.76, 初中程度人数为52.91。这样的受教育结构制约着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理解水平, 使得大多数农民对于一些存在风险的先进农业科技成果不敢尝试, 仍然采用传统生产方式从事生产, 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程度, 限制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政府引导型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一) 健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

1. 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导向作用, 促进资金投入多元化。

政府部门在预算安排上要突出重点, 将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思想贯穿其中, 解决财政资金“散”、“碎”问题, 集中财力办大事。引导型科技投入应有定向性、选择性, 重点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试环节, 优先扶持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密切相关的农业科技成果。对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较高, 而经济效益较低的农业科技成果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无偿服务, 加大政府投资, 创造一个由政府主导的特殊市场, 为此类科技成果提供政策保障, 最大程度发挥其潜在的社会效益。而对于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能够产生重大经济效应的科技成果, 应实施指导性开发、利用, 投入引导型科技投入, 吸引金融机构增大贷款规模, 设立专项用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贷款产品。通过补助、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来, 采取税收优惠等手段, 增强企业对农业科技成果投入的积极性, 最大程度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导向作用, 使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来。构建和完善以政府、企业、社会投资者共同参与的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

2.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体系。

现阶段我国农业企业处于起步阶段, 企业化程度较低, 农业技术服务市场有待于完善, 农业产业化各方承受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能力有限。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导向, 培育农业科技市场, 建立中介组织, 促进有条件的科研院所建立中介服务机构, 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允许并鼓励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人员在中介之间流动, 创办科技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 把技术中介服务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特殊行业, 采取倾斜政策, 予以大力扶持和引导, 使其按照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方式尽快发展壮大。

3. 加强政府引导型科技投入力度,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就是把农业技术商品通过集中化、专业化、一体化的生产形式, 扩大其规模, 降低其平均成本, 从而提高其生产与转移应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并且具有极强的转化风险, 使得科技企业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有限, 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各级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农业科技发展程度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要求, 把资金注入到推广覆盖面广、兼具社会效益和自身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上, 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集中财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以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带动本地区整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使农业科技成果直接通过市场进入经营环节, 使科技与农业经济紧密结合。

(二) 引导科研选题“市场化”, 吸引高素质人才

1. 引导科研人员选题深入实际。

建立激励机制, 引导科技人员选题深入实际, 把当前农业发展需要与未来发展目标相结合, 根据地区实际特点, 因地制宜地制定研究课题, 并根据实际生产力变化特点, 客户机发展的新动向对课题不断修改、完善, 使农业科研选题实现“商品化”、“市场化”, 使农业科研机构与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利益挂钩, 提高科研人员选题的积极性与实用性, 增加农业科技成果的自身价值。

2. 联手高校出台政策, 吸引高素质农业科研人才。

为保证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素质, 政府需要与高效联手出台激励政策, 加大宣传力度, 使大学生建立服务农村建设的思想意识, 并加大财政拨款力度, 对服务于农业科技推广的大学实施物质及精神奖励, 吸引高素质农业科研人才, 扩充农业人才储备库。

(三)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 加强农民教育, 助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1.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调整国家低成本收购农产品的战略, 有计划、大幅度、逐步地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逐步缩小工农产品间的剪刀差, 使农业实现自身积累, 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政府应采取倾斜政策与实物补贴的双重方式保证农业增产的同时农民也增收, 调动农民采用农业科技成果的积极性。

2. 加强农民教育, 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提高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 尤其要重视基础教育工作, 进一步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工作, 杜绝新文盲的产生。同时, 还要重视对农民的继续教育工作, 不断更新农民的技术知识, 根据地区现实情况, 结合当地农业特点, 进行多种形式的农业培训, 如举办农业技术讲座、函授以及通过网络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等方式, 使农民把握科技发展动向。此外, 农民的心理教育也要同步加强, 帮助农民解放思想, 增强农民对新思想、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摘要: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 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 政府应加强引导型科技投入力度, 加快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本文总结、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篇3:加强科技投入促进粮食生产

[关键词]科技;推广;培训;茶叶;生产;发展

南涧茶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在发扬传统茶叶生产技术的同时,不断发明、引进和推广先进的茶叶生产技术,通过努力实践和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经不断总结,探索出具有鲜明特点、适宜南涧的茶叶生产技术,从而不断增进了茶园的素质,茶叶品质提高,茶叶新产品涌现,茶叶产值增长,使南涧茶叶产业持续发展。茶叶是南涧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广大山区、半山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生命产业”。茶叶对南涧茶农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茶叶生产工作需要继续加强茶叶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不断创新茶叶科技培训方式,扩大茶叶科技的覆盖面,推动南涧县茶叶产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一、南涧茶叶生产基本情况及科技推广应用现状

1.南涧县茶叶生产基本情况

茶叶是南涧县的一个传统、优势、特色支柱产业。南涧县生态条件优越,水源洁净、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温度适宜、雨量充沛、远离污染,茶山常年云雾缭绕,十分有利于茶树生长,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形成了滋味鲜爽、醇正回甘,清香持久的品质特点。大部分茶园分布在澜沧江、红河流域的无量山、哀牢山高海拔亚热带山区,“高山云雾出好茶”是南涧茶叶的真实写照。2011年底,全县有种茶农户2.6万户,茶园面积10.59万亩,采摘面积8.16万亩,茶叶企业63个,年产干茶379.87Ykg,茶叶产值7577多万元。

2.茶叶科技推广应用现状

南涧县始终把生态茶园建设作为茶叶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生态茶园建设主要包括新茶园建设、低产茶园改造和常规茶园改造转化三个方面。2003年至2011年,全县共发展新茶园37716亩,改造低产茶园65318亩,常规茶园改造转化10000亩。近五年来共组织茶叶科技培训321场18480人次。每年参加全县科技宣传周活动,通过展版、发放科普资料、现场咨询等方式开展茶叶科技宣传。

3.存在问题

产品结构单一、品牌杂乱,难以形成“名牌”效应;企业缺乏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实力,难以形成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茶农进行掠夺式采摘;茶叶面积分布点多面广,科技推广工作覆盖率低;茶农文化素质差,多数茶农的科技意识和接受科技的能力不强;科技推广队伍建设严重滞后,科技人员知识更新速度适应不了产业发展的要求;科技推广培训经费不足,部分科技人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后续科技服务跟踪不到位,茶叶实用技术推广成果难以得到巩固。

二、加强茶叶科技推广培训

1.茶叶科技推广培训内容

茶叶科技实用技术培训应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茶叶初制产品加工技术;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山地茶园建设技术;茶粮间作套种生产技术。推广普及茶叶科技知识和提高农民群众的实际操作技能,需要加强茶叶科技知识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以提高培训效果。

2.加强茶叶科技推广培训的措施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必须做到“实际、实用、实效”,要突破关键环节,抓出特色。加强茶叶科技推广服务,提高群众科技水平,在充分发挥科普网络体系作用的基础上,加大服务力度,配备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做好超前试验、示范,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做到技术上门,服务到家,努力提高群众的生产技术水平。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新思路、提出新办法、实施新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要不断挖掘茶业产业内部潜力,提高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

(1)构建高效农技推广体系

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载体,是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步伐,积极探索加快农技推广速度的新模式。一是成立县乡村农民教育培训中心;二是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农业主管部门应重视茶叶科技培训;农业科技人员要提高认识,尽职尽责开展茶叶科技培训;需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

(2)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强化新型农民素质培训工作人手,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以培养“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抓紧启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继续推进农民科技书屋的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努力把广大农民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培训教师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开展培训和指导,通过开展交流、现场示范等形式,使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地成效。

(3)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启动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示范和技术服务,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彻底解决科技进入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把发展致富的科技“金钥匙”交到农民手中,并持之以恒地做出工作实效。培训进村、科技入户,是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的基本出发点和着力点。为了加大技术与农户直接对接的力度,农业培训工作要重心下移。

(4)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主体,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本营运为纽带,实施生产、销售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形成新的组织形式和利益共同体。“协会、公司、经纪人”三结合组织形式的成功实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要支持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鼓励和引导他们进入农业技术服务行业和领域,参与基层经营性推广服务实体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不断增强农业科技推广转化的能力;要鼓励高素质农民进入村级基层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发挥他们的传、带作用,加速先进适用技术的扩散。

(5)加快乡土人才培养

农村乡土人才是一个特殊的人才群体,他们植根于农业经济建设第一线,是农民队伍中学习、接纳、应用科学技术的先锋,是农村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乡土人才的开发,关系到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他们带头学科技、用科技,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学一技、创一业、带一片,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利用各种下乡培训机会和各种培训项目的实施时机,首先培训乡土人才茶叶科技培训,通过他们带动和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

篇4:中国粮食生产与要素投入实证研究

(一) 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

从1996—2007年的十二年间, 中国粮食生产大致走过了一个“U”字形的发展轨迹。1996年, 粮食产量首次达到10091亿斤, 之后的1998年达到10 246亿斤, 1999年达到10168亿斤。但随后五年粮食生产连续下滑, 2003年粮食产量下滑到8 614亿斤。2004年开始, 中国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实现粮食连续五年增产, 连续三年突破10 000亿斤, 2008年高达105 741.8亿斤。

(二) 要素投入的现状

1. 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对中国粮食生产的贡献。

农业化肥施用量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化肥施用量由1990年的2 590.3万千克逐年提高到2008年的5 239万千克, 历年的增长幅度平均可达5.91%, 2008年农业化肥施用量翻了一番。在中国农业化肥施用量增加的同时, 中国粮食生产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粮食产量从1990年的44 624万吨到2008年的52 870.9万吨。

2. 粮食生产播种面积约束加大。

2004—2008年这四年间, 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约600万亩。1996年、2008年两年的粮食产量同样是10 000亿斤水平, 但面临的耕地资源条件却大不一样。1990年中国耕地面积130 066.7千公顷亿亩, 到2008年减少为121 715.9千公顷, 净减少了8 350.8千公顷。

3. 自然灾害的发展概况。

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旱灾、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低温灾害、台风等, 其中水灾、旱灾是灾害中的灾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9。

从上图可知, 水灾的成灾率要远远高于旱灾的成灾率, 特别是1998年的水灾成灾率高达50%以上, 当年的粮食增长率极速下降。随成灾率的上升, 粮食增产率下降;反之, 上升。

4. 农业机械总动力的使用状况。

中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从1990—2008年呈线性上升趋势。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 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生产效率。小型农机耕散地、插秧, 大中型农业机械耕整地、精量播种, 收获作业的效率是人工几倍甚至几十倍。中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从1990—2008年呈线性上升趋势。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缓解季节性短缺劳动力矛盾, 保障粮食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

5. 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变化及特征。

农业劳动力指达到一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农业劳动者, 是农业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是指农业中达到一定劳动年龄的人口数。1990—1995年中国农业劳动力人数分别为33 336万、32 335万, 2008年中国农业劳动力人数降低到28 056万。农业劳动力总体呈初中及以下女性化特征;老龄化趋势显现;农业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作物种植业。

6. 提高农业有效灌溉面积。

近年来, 中国农业有效灌溉面积不断增加, 截至2008年, 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8 471.7千公顷, 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4.8%。仍有将近一半的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 只能“靠天吃饭”。主要由于农田水利建设存在投入不足、设施和设备老化失修、投入渠道分散等多个问题。此外, 农业用水不合理和大量浪费的情况普遍存在。许多地方仍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渠道渗漏现象严重。

7.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中国农业科技三项费用2009年达到25.18亿元, 是2001年10亿元的2.5倍。农业科技的结晶, 让中国粮食产量迅猛增长。推动粮食亩产从1949年的69公斤提高到目前的330公斤。

上述各要素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通过构建模型, 运用Eview5.0计量软件证明各要素对粮食生产的显著性影响。

二、模型设计

(一) 设立模型产出函数

本文选择了影响中国粮食生产 (Y) 的农业化肥施用量 (X1万千克) 、粮食播种面积 (X2千公顷) 、成灾面积 (X3公顷) 、农业机械总动力 (X4万千瓦) 、农业劳动力数量 (X5万人) 、有效灌溉面积 (X6千公顷) 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X7万元) 7个因素为解释变量。βi代表产出的弹性系数, μ为随机变量, Y是中国年粮食产量 (万吨) , 是被解释变量。本模型数据来源于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截取1990—2008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

设粮食生产函数为:

其中, 成灾面积的符号为负, 其余均应为正。

(二) 用OLS法估计模型

由于R2较大且接近于1, 而且F=98.14>F0.05 (5, 13) =3.02, 故认为粮食产出与上述解释变量间总体线性关系显著。

估计结果表明:其与实际的经济意义相符合, 粮食生产与化肥施用量、播种面积成正比, 与成灾面积成反比。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当年农业化肥施用量每增长1万千克, 粮食产出就增加4.554万吨;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千公顷, 粮食产出增加0.5万吨;灾面积每增加1公顷, 粮食产出就减少0.122万吨;有效灌溉面积每增加1千公顷, 粮食产出增加0.960万吨;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每增加1百万元, 粮食产出增加1.814万吨。

从截据项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 X1、X2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n-6=13的临界值t0.025 (13) =2.16;X3斜率项的t检验值为负, 符合经济意义, 其绝对值大于t0.025 (13) =2.16。但是X4、X5、X6、X7前的斜率项的t检验值小于t0.025 (13) =2.16, 且X4、X5系数的符号与预期的相反, 这表明要素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共线性。

(三) 检验简单相关系数

X1, X2, X3, X4, X5, X6, X7的相关系数矩阵表如下所示: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 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 其中X4与X6、X1与X6、X1与X4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0.973、0.964, 证实确实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 去检验和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

(四) 确定初始回归模型

通过分析粮食生产Y与各变量X1, X2, X3, X4, X5, X6, X7间的回归, 其中X1与Y的R2最大。这充分证明了粮食生产受农业化肥施用量的影响最大, 与经验相符合。因此选为初始的回归模型。

(五) 逐步回归

将其他解释变量依次导入上述初始回归模型中, 寻找最佳回归方程。

因此, 最终的粮食生产函数应以Y=f (X1, X2, X3) 为最优, 拟合结果如下: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农业化肥施用量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最关键因素, 农业化肥施用量与粮食生产之间具有高度的线性关系。生产函数分析结果和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农业化肥施用量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最终重要因素。虽然成灾面积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不大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成灾面积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逐步回归过程中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中国粮食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其参数未能通过t检验。最终的粮食生产函数Y=f (X1, X2, X3) 为最优。

三、总结与建议

(一)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

1. 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生产有直接的有限影响。

随着中国人口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 粮食播种面积逐渐减少, 并且从土地稀缺性上可以看出粮食播种面积发展空间是有限的。

2. 农业化肥合理施用能有效提高中国的粮食产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 测土配方肥施用对中国粮食生产有显著性的影响, 并且成为粮食生产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

3. 中国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农业抗灾能力不强, 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 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生产的严重影响, 包括粮食生产受到的影响面广以及粮食产量损失巨大两个方面。其成灾率与粮食生产率成反比, 成灾面积越大, 粮食生产越低;成灾面积越小, 粮食产量越高。

4.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与有效灌溉面积对中国粮食的生产仅次于农业化肥施用量, 现代粮食生产已打破单纯的依靠物质投入转向科技兴农。

(二) 建议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 农业化肥过量施用并不能促进粮食增产, 相反会对于我们的环境带了严重的破坏, 导致面源污染;在对农田施肥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对农作物的有效灌溉;更重要的是, 化肥施用量攀升只是农业科技应用不足条件下农户粗放生产的结果。由此, 我们必须认识到单靠化肥的施用来提高粮食产量不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必须与农业科技、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业劳动力等多个方面协调发展。其次, 保证粮食基本播种面积不动摇。协调农业产业内部农林牧渔业土地利用比例, 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粮食的经济效益, 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盲目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同时通过科技提高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再次, 自然灾害的不可控制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对自然灾害束手无策。加大粮种试验, 增强粮种的抗旱抗涝抗病虫性;加强农田水利投资建设, 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策略;同时我们要加大对自然灾害的防范, 保护生态环境, 减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乃至国民经济的损失。最后, 农业科技转化为粮食生产力是未来集约型农业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中国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EB/OL].http://www.agri.gov.cn/sjzl/baipshu.htm.

[3]李子奈, 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句芳, 张正河, 贾大猛.政府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资效应分析[J].经济与管理, 2007, (4) :18-22.

篇5:加强科技投入促进粮食生产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成为当前推进种业发展的主旋律。农业部高度重视种业发展,专门成立了种子管理局,会同16个部委组成推进种业发展协调组;修订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大幅度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持续开展了种子执法年活动,启动冬季企业督查行动,进一步加大对套牌侵权、制售假劣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执法监管工作深入开展;编制完成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面推进种业发展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今年是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中央1号文件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种业作为农业科技的核心领域,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措施,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是推动我国种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和重要任务,要把提高种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关键基础支撑,把推进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作为重要切入点,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有序有力推进,全面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一是要全面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重点推广农业重大实用技术、支撑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着力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力推广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深入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掀起农业科技引领产业方向、服务产业发展的新高潮。二是要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的种业科技体系。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为核心,推进基础材料创制、品种研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等一体化,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分工明确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优化科研育种结构和成果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以科研单位为主体的种业基础理论、共性技术和高技术研究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研发与应用体系。三是要加快强化种业基础性研究。增加种业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的稳定投入,加大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权属登记和育种材料创制力度,深化育种理论方法、生物技术、品种检测技术、种子生产加工和检验技术、标准等基础性研究,加强前沿性技术研究,开展强优势杂交育种与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强化常规作物品种和无性繁殖材料的选育。四是要加快提升种子企业创新能力。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育种材料、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扩大商业化育种规模,快速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和推进种子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育种体系,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育制种条件能力建设,加快推动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育制种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企业育种创新的基础设施水平。五是要加快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引导科研单位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加速公共财政支持形成的新品种新技术向企业转移。充分发挥种子企业在良种培育、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高产创建示范片、园艺作物标准园为依托,强化良种良法集成配套,加快推进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六是要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结合。创新种业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以品种为导向,逐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产学研合作格局。加快推进科企合作,引导企业与科研教学单位共建联合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等组织的作用,构建面向种业行业与全社会的信息网络平台。积极发挥种业领域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的作用,建立种业成果转让交易平台,开展知识产权交叉许可、协同实施、集中采购、共同管理、联合创造。

加快推进农作物种业发展关系全局、关乎长远、责任重大。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好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意见》精神为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以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精神加快推进农作物种业新发展,不断开创种业科技工作新局面。

篇6:加强科技投入促进粮食生产

王凤山 (1962-) , 男, 甘肃庄浪人, 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 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农技推广项目26项, 共获得县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3项, 其中:地 (市) 级科技进步奖4项,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项。主持制定甘肃省地方标准2项, 主持完成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省级鉴定成果5项, 出版发表论著论文11篇, 获县级以上荣誉称号10次。先后6次被地委、行署、省农委、农业厅等单位授予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其中:1997年被评为地区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2002年被评为地管拔尖人才;2010年3月被省农牧厅评为全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通联工作先进工作者;201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测报技术与预报发布创新工作先进工作者。

2002~2004年, 主持甘肃省通渭县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旱作农业示范, 首次提出旱地秋覆膜集雨保墒技术, 累计推广40.05万亩, 累计增产1728.48万公斤。2014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累计推广面积116.45万亩, 产量547.3千克/亩, 增产26.6%, 普及率达87.5%;2014年推广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面积1.35万亩, 产量302千克/亩, 增产57.3%, 普及率达67.5%;2002~2014年推广以养猫、物理器械、瓦筒毒饵站为主的综合灭鼠技术, 累计完成灭鼠面积40.4万亩, 示范农户0.56万户, 普及率达分别达58.5%和66.7%。使本区农田鼠口密度由2002年的47只/公顷下降到2014年的10.6只/公顷;2008~2012年引进推广陇薯3号、6号等马铃薯脱毒品种5.6万亩, 产量2072.3千克/亩, 增产515.6%, 普及率达80.5%;2009~2014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累计面积52.4万亩, 普及率达93.2%, 新增纯收益39.2元/亩;参与了无公害农产品荞麦、莜麦两个甘肃省地方标准的研制工作。在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旱农耕作栽培等农业适用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中做出了显著成绩, 尤其在农区鼠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李兴元 (1959-) , 男, 甘肃肃州人, 高级农艺师。自2004年调入肃州区农技中心工作以来, 立足全区农业生产实际, 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示范推广力度, 紧抓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带领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 抓项目、建园区、搞试验、促推广, 开展技术指导工作, 为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自2010年以来, 肃州区农技中心依托粮食高产创建项目, 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全区小麦、玉米生产水平, 粮食恢复性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2013年, 粮食生产总量达16.75万吨。李兴元带领中心全体技术人员, 严格按照省农牧厅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总体要求, 以“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为主要建设内容, 强化组织, 抓好培训, 精细管理, 认真落实粮食高产创建各项措施。2014年, 全区落实万亩示范片7个 (小麦示范片2个、玉米示范片5个) , 示范面积11.05万亩;百亩高产核心攻关田11个, 其中:小麦3个, 玉米8个。项目区种子包衣率、良种、配方肥、标准化生产应用率均达到了100%。通过区级自测和省级复测, 总寨镇整建制推进乡 (镇) 小麦平均亩产482.8公斤, 较目标产量增加32.8公斤;玉米平均亩产880.4公斤, 较目标产量增加130.4公斤;银达镇小麦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54.7公斤, 玉米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974.9公斤;三墩镇玉米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978.7公斤。同时, 积极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合作, 开展玉米高产潜力研究, 在三墩镇马房村试验田中参试的17个品种中, 联创808等8个品种亩产均达到了1200公斤以上, 农华101亩产达到了1340.3公斤, 突破了全区玉米单季亩产新纪录。

篇7:加强科技投入促进粮食生产

一、耕地土壤肥力现状

宾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的东部边缘,地势丘陵漫岗,耕地以黑土为主。现有耕地252万亩,主要种植玉米、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2010年我们对全县耕地地力进行了全面调查,从2068个样点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土壤肥力呈严重退化趋势。

1.物理性状

据调查,耕地土壤普遍存在耕层浅、犁底层厚、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的现象。耕层厚度平均在17.4厘米左右,浅的只有10厘米;犁底层厚度平均为11.3厘米,90%以上大于6厘米,犁底层土壤容重在1.5克/厘米3以上。犁底层厚、紧实造成了土壤通透性下降、粘重、板结,犁耕阻力越来越大,作物根系生长受限,根系浅吸肥水能力弱,导致肥料利用率低,植株易倒伏。继而影响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2.土壤养分状况

据调查统计,自第二次土壤普查到现在历经近30年,宾县土壤养分含量有了很大改变,土壤有机质平均值由原来的39.766g/kg下降为32.48g/kg,平均下降7.286g/kg。有机质一级面积由原来的9.6%下降到0.44%,二级面积由原来的20.7%下降到6.1%,三级面积由原来的31.9%增加到38.34%;四级面积由原来的28.8%增加到54.15%。一、二级土壤面积退位到三、四级(见表1);土壤全氮平均值由原来的1.889g/kg,下降到1.791g/kg,平均下降0.098g/kg。全氮一级面积由原来的3.5%下降到2.73%;二级面积由原来的15.1%下降到8.75%;三级面积由原来的30.2%增加到58.07%,一、二级面积退位到三级(见表2);土壤有效氮平均含量由原来的126.5mg/kg上升到178.0mg/kg;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由原来的13.7mg/kg上升到44.7mg/kg;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由原来的226.7mg/kg下降到166.4mg/kg;,土壤pH值平均含量由原来的6.7下降到5.9。整体上看土壤的基础肥力有明显下降,速效养分发展不平衡,土壤PH值下降,酸度加大。

二、耕地土壤肥力退化的原因及危害

1.耕地保养制度薄弱,没有长效的管理机制,对耕地使用大于养护,耕地基础肥力得不到有效恢复。农田基础设施匮乏,耕地质量建设基础差,致使耕地水土流失,耕层变薄,质量退化。

2.耕作不合理造成耕层浅、犁地层厚、土壤板结、通透性差。

长期以来,农村大型耕作机械少,农户多数使用小四轮拖拉机作业,翻地深度不够,缺少深松环节,作业次数多,长久如此造成耕层过钱,犁底层逐年上移加厚,继而造成土壤板结,阻碍作物的生长发育。

3.对耕地投入少、支出多、施肥技术不合理,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养分失衡。一方面有机肥料投入少甚至没投入,土壤养分得不到全面补充,另一方面粮食产出多,地力消耗大,长此以往入不敷出势必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而在化肥使用上,品种单一,配方单一,使用技术不合理,不能根据地力条件合理施用,造成了土壤养分不平衡,肥料的损失和浪费大,多数地块氮、磷偏多,钾和微量元素偏少,部分地块缺素严重,养分失衡。

三、遏制耕地土壤肥力下降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耕地保养应以提升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加快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全面提高土壤肥力,创建安全、肥沃、养分协调、可持续利用的高产稳产农田。

1.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农田保护政策法规,在制度上确保农田保护有章可循,从而增加广大农户对加强农田保护的信心和积极性。

2.积极推广大机械深翻、深松技术,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改善耕地耕层薄、犁地层厚的不良局面,尽快增加耕层厚度,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保水保肥与供水供肥和抗旱能力。

3.多渠道增加有机物料投入,提升土壤有機质含量。

3.1开展群众性积肥造肥活动,利用生产、生活圈内的人、畜、禽粪便及生活垃圾和相关企业的下脚料等各种有机废物,广辟肥源,积造农家肥。大幅度增加有机肥料的投入。

3.2大力发展专业化生产有机肥,利用大型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垫料及部分山区的草炭资源,建立有机肥加工厂,开展工厂化生产,对有机肥进行精制加工造粒,生产有机无机复合型肥料、生物肥料,以方便使用,利于推广。

3.3加快推广秸秆、根差还田技术。积极推广农作物机械收获技术,扩大机收面积,增加秸秆、根差还田面积,使耕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结构性状得到改善。

4.提高科学施肥水平。

篇8:加强科技投入促进粮食生产

一、项目牵动, 实现粮食生产跨越发展

2008年以来, 昌图县不断加强高产创建项目建设, 增强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现有国家级高产创建示范区分别为:2008年2个 (玉米1个、花生1个) , 2009年5个 (玉米3个、大豆1个、花生1个) , 2010年16个 (水稻12个、玉米2个、大豆1个、马铃薯1个) , 2011年31个 (玉米20个、水稻10个、马铃薯1个) , 2012年46个 (玉米32个、水稻10个、大豆1个、马铃薯1个、花生2个) 。每个示范区都建立千亩核心田和百亩攻关田, 引导农民科学种田, 发挥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2011年以来, 重点从任务落实、推广配套集成技术等方面入手, 不断加大粮油高产创建工作力度, 以实施整县推进粮油高产创建为突破口, 带动全县粮食生产上水平。2012年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平均亩产813.65公斤, 比全县平均亩产高47.68公斤;千亩核心展示田平均亩产864.89公斤, 比全县平均亩产高98.92公斤;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908.28公斤, 比全县平均亩产高142.31公斤。2012年, 全县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实现亩产值1520元、亩纯效益960元, 分别比对照田高14.29%和19.25%。全县玉米总产26.05亿公斤, 比2011年增加4.2亿公斤, 增幅19.3%;玉米由2007年的平均亩产644.8公斤增加到2012年的平均亩产765.97公斤, 增产幅度为18.79%。

二、多措并举, 增强粮食生产科学化程度

5年来, 全县以高产创建项目为契机, 对高产创建示范区实行“五统一”作业, 即统一深松整地, 统一购种购肥, 统一技术措施, 统一抢墒早播种。主推玉米、水稻、马铃薯、花生、大豆5种作物优良品种, 推广一系列配套新技术。

1. 选用优良品种

经过5年的筛选和新品种的引进, 形成了2012年高产创建示范区各种作物的主推品种。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 选择抗逆、抗倒伏、不早衰、优质高产、生育期适宜的耐密玉米品种, 主要有辽单565、良玉88、沈玉29、东裕108、宁玉309、农华101。水稻万亩高产示范区, 选择辽星20、吉粳88、铁粳7、辽星1、丰优307等品种。马铃薯万亩高产示范区, 选用适应性较强的荷薯7、研薯4、早大白、紫花白、克新1号等优质高产脱毒品种, 种薯种性优良纯正、无冻伤病害、大小适宜、芽眼饱满, 级别保证脱毒良种一代以上。花生万亩高产示范区, 选择适合昌图地区种植的昌花1号、阜花12号、花育20号、鲁花11号等优良品种。大豆万亩高产示范区, 因地制宜地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铁豆39、开育12、铁豆46等高油品种。

2. 狠抓抢墒早播

按照多年实践总结出“春耕秋备、春墒秋保、春旱秋防、适时早播”的成功经验, 发动广大农民适时抢早播种, 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耕作优势和主力军作用, 做到机具早准备、任务早落实、生产早行动。通过适时早播可躲过春旱关, 早出苗、早授粉可躲过阴雨连绵的雨季关, 收获期可躲过早霜关, 躲过“三关”, 就可以为产粮丰收奠定基础。2012年暴发的黏虫危害, 受灾较重的都是播种较晚的地块, 可见早播地块可以成功躲过虫灾;早播植株根系发达, 节间短粗, 植株较矮, 抗旱、耐涝、抗倒伏能力强, 2012年风灾受损轻的也都是早播地块;“春种晚1天, 秋收晚10天”, 晚种晚熟易受霜害, 籽粒不充分成熟会降低产量和品质, 早播的玉米, 籽粒饱满, 成熟度高, 产量有保证。

3. 推广绿色防控玉米螟

昌图县每年因玉米螟为害造成经济损失超过3亿元, 已成为制约粮食稳定增产、农民增收的大问题。全县推行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全覆盖, 对玉米种植区域内全部实行田外白僵菌封垛、田间释放赤眼蜂绿色防控。特别是2012年, 全县绿色防螟工作以高产创建示范区为核心, 从资金、技术、服务3方面入手: (1) 落实防螟资金, 采取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方式, 全县筹措防螟资金901.3万元, 共投入白僵菌粉30吨, 控制玉米秸秆24.05万垛, 发放赤眼蜂卡1442万块。 (2) 加强技术培训, 全县共培训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骨干450余人, 做到每个乡镇1个技术负责人, 每个行政村一个技术明白人, 每个乡镇确定1个玉米螟绿色防控示范村, 示范村有技术负责人, 以示范村为标杆, 带动全乡 (镇) 防螟工作顺利开展。 (3) 强化技术服务, 召开全县玉米螟绿色防控白僵菌封垛现场会, 传授释放赤眼蜂技术。抽调技术干部包乡镇, 组织白僵菌封垛专业队3050人、释放赤眼蜂专业队12162人进行玉米螟绿色防控工作, 使玉米螟垛内平均僵虫率达到65.7%, 赤眼蜂平均寄生率达到67.5%。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全县每年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27吨 (有效含量) , 有效避免农产品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平均每年可减少粮食损失2亿公斤以上。

4. 加快水稻工厂化育秧大棚建设

水稻工厂化育苗省时、省力, 播种、覆土均匀, 节约种子, 便于管理, 可大大提高肥、水、药的使用效果, 减少施用量。培育出的秧苗壮实, 抗逆性强, 减少病虫害发生。

5. 推进新技术应用

5年来, 结合高产创建项目共开展新品种试验玉米255个、大豆35个、花生50个、水稻50个。推广农业增产新技术40项, 肥料试验35项。共检测土样13115个, 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135万亩, 全县发放施肥卡和测土配方施肥宣传资料50万份, 肥料试验、示范100个。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1000多次, 受训人数达10余万人次, 发放各类资料20万余份, 利用媒体宣传50余次。农广校5年来共招生1643人, 其中全日制学员528人, 现有在校生738人, 共有1374人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6. 推广全程机械化

至2012年, 全县机械化播种面积395万亩, 机械精量播种200万亩。全县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47个, 农机总动力120万千瓦, 拥有拖拉机26688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421台、背负式玉米收获机149台、水稻收获机110台、机引农具45900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发展水平达到77%。

7. 落实滴灌节水工程

加强省级玉米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在规划全县5年实施滴灌节水农业项目100万亩的基础上, 2011年全县落实滴灌工程6.4万亩, 其中花生滴灌4.07万亩涉及5个乡镇7个村, 玉米滴灌1万亩涉及3个乡镇5个村, 逐步改造中低产田, 增强抗灾减灾能力, 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三、强化措施, 保障高产创建顺利实施

1. 建立组织, 加强领导

为完成粮油高产创建任务目标, 县政府成立粮油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由县长担任组长, 县委副书记和主管农业副县长担任副组长, 成员由县农委、财政局、审计局、林业局、水利局、农机局、畜牧局和气象局以及项目承担乡镇 (场) 的行政一把手组成。粮油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委, 办公室主任由农委主任兼任, 具体负责制定高产创建工作、技术、资金和培训方案, 落实责任和细化分工, 协调各方力量齐抓共管, 组织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承担粮油高产创建项目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 为粮油高产创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2. 强化服务, 集成技术

在粮油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 成立技术指导组, 由县农委主任任技术指导组组长, 成员由农委农业综合科、县蔬菜生产管理局、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种子管理站和县植保站等单位技术骨干组成。具体负责下发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方案, 落实农业部和省里冬春农业科技培训的工作安排, 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 发放各种农业科技小册子、宣传资料等。

3. 规范管理, 督促检查

在高产创建工作管理上, 狠抓四落实: (1) 物化投入落实, 根据每年制定的《粮油高产创建资金使用方案》, 整合相关资金, 对高产创建示范区的深耕深松、病虫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生产性投入等工作进行补贴, 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创立高产典型。 (2) 档案落实, 高产创建档案有专人负责, 分类建档, 每类装订成册, 设立档案盒、高产创建档案专柜。主要建立工作落实档案、技术培训档案、清册档案、记录档案、图片档案, 对工作情况进行细致的记录。 (3) 标牌落实, 高产创建示范区标牌全部按省农委下发的区位图和标牌样式制作, 高产创建示范区标牌均摆放在交通方便、易于观摩的地块, 起到很好宣传作用。 (4) 检查落实, 为促进高产创建工作, 全县每年组织技术人员对高产创建示范区深入田间调查, 得到详实第一手资料, 为之后开展各项工作奠定基础。

4. 落实政策, 强农惠农

2008~2012年粮食综合直补资金累计1 3 0 8 3 6.9万元, 良种补贴累计17620.97万元。2009年至今, 农业保险参保率达90%, 农户参保面积累计达1345.5万亩, 农户自缴保费累计7316万元, 总保费额累计36578万元, 各级配套资金总额累计29262.4万元, 其中中央配套资金累计12802.3万元、省级配套资金累计9506.02万元、市级配套资金累计1101.6万元、县级配套资金累计5852.48万元。

上一篇:仲裁代理授权委托书下一篇:孝顺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