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

2024-05-22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精选6篇)

篇1: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

企业管理精细化必须企业管理信息化

REM精细管理,即对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天、每一处(Everyone,Everything,Everyday, everywhere)实施精细化管理(Refined Management)。从资料片《诠释海尔》中我们看到海尔集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给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实施数据化、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一、ERP系统的实施,使公司基础管理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

安泰集团从2008年3月至今已逐步、深入使用用友ERP管理软件:HR系统、NC系统、大宗物料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等这些系统中包含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采购、销售、仓库管理模块及资金流系统应收、应付、财务报表和计划管理模块。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内部基础管理初见成效。

合同管理是每个企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过去由于没有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使得合同审核流于形式,合同执行过程中的跟踪和客户应收款余额及信用额度的控制无法把握,业务余财务管理脱节。往往是合同盖章生效,货发出去了,到财务开票才发现超信用额度不该发货。部门之间不协调,业务之间不协同的现象屡见不鲜。ERP系统上线后,数据共享,合同从签订生成订单到发货、出库、开销售发票及回款每个环节全部过程进行控制。不见合同不发货,对超信用额度的发货实行业务员承诺、领导评审特批,部门跟踪落实的闭环管理。对所有客户进行信用额度定义,计算机管理系统要求业务员对自己的客户订单,发货、账务建立明细台帐,自主管理。

从近年来的运行效果来看,以合同过程控制,闭环管理为切入点使公司管理转化到精细化管理,形成全方位的财务预算管理执行责任体系,建立财务管理约束机制,把全面预算与目标管理,余责任制考核、绩效考核相结合,通过精细化管理思想余信息化手段充分结合,依托ERP管理平台,打造企业数据化、精细化管理网络。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先人一步,率先做“强”。

二、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做“强”的必由之路

海尔集团在做“强”上强调“精细”二字。业精于勤,事精于中。任何一个对企业经营环节熟悉的人都知道,企业的利润是流失在每个管理环节中,特别是大企业集团。因此,提高利润就必须提高每个环节中的“质量”——精细化的生产工艺、精细化工序管理、精细化制造、精细化营销。即“精”在事前,“细”在过程中

我们集团目前虽然制度健全,但仅有规范化管理是不够的,按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管理有三个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其中仅细化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的,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摄入的关键一步。随ERP系统应用的深入和即将实施的“生产管制造理系统”,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时机已经成熟,实施统一管理标准,用精细化整理提升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

精细化管理即是要求、又是标准、更是目标。精细管理就是针对“粗方式”而言的,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精细化管理不是什么深奥的东西,它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做的事情用心、精心的做好,也是海尔“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理念在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真正抓好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更重要地是能显著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求大家在“细”在上做文章,在“实”在上下功夫,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人人会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通过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个人操心为大家操心。权利层层有,任务各个担,责任人人负。将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精心做好。在日常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对我们流程式制造企业即:态度要精心,过程要精细,结果是精品。

在狠抓内部基础管理的过程中,公司强化了各项工作检查制度,实行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数据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在充分尊重大家的意见基础上,各部门出台《工作考核制度》,都明确给以规定,将管理和被管理的责任分解到每位员工头上,月月有检查,月月有反馈,增强了员工的责任心,堵住了工作漏洞,保证工作得到扎扎实实的落实。

三、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必须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它改变了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变化。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也必须与信息技术进行有饥融合,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效率。首先要提高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加大信息设备硬件投入,精心配合实施企业通用性强与灵活性好的软件,扎扎实实做好企业信息化基础应用工作,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人员的素质。利用信息技术为精细化管理创造高教的运行平台,实现信息技术与精细化管理的有机融合。提高集团信息化管理水平必须结合集团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加强数据的自动化处理能力,对职工个人信息、车间信息、班组信息、隐患级别以及管理人员行走路线等进行自动统计,提高数据统计效率。

2、加强“隐患自动预警”功能,管理者可以监控生产的全过程,在第一时间发现薄弱环节,及时提醒和督促,杜绝隐患的发生,出现安全隐患信息的快速反馈,动态跟踪与闭合控制。

3、加强有效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工作有效克服人情因素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

4、突出数据共享工作,提高数据传递的效率及准确性增加了绩效考核的透明度。从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看,精细化管理对信息化的融合急需提高。

四、实施精细化与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深化实施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必须清除思想障碍。精细化与信息化管理不能与单个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工作标准等简单化的工作模式结合起来;与“处分罚款、淘汰”等字眼联系起来;与强制命令、无情操作、甚至蛮不讲理、随心所欲、想怎么罚就怎么罚,想罚多少就罚多少的个别行为挂起钩来。我们应该区别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群体,深入浅出的向人们灌输和传授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原理,使大家真正明白什么是精细化信息化管理。为什么要实施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实施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对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经济效益、职工的切身利益会带来什么影响;带来什么好处,这些道理搞清楚了,我想大家会乐于接受并付诸实施的。

深化实施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必须注重责任落实。首先要让职工接受它、理解它。其次就是要让干部真正掌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以及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在本单位的具体操作内容、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懂得和知道该怎么管才能管理到位,按照什么标准管才能管好,并且有一套具体的责任标准和方法去衡量。第三就是要让责权利真正统一起来。

总之,以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实现规模化生产,规范化操作,制定出严密而合理的指标标准,从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做起,强调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只有这样做,才使我们的企业更有竞争力,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信息部:吴国强

篇2: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工程系

T1223-3 09 董XX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仓库物流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分析了仓库物流管理信息化目的和意义,分析了仓库物流管理信息化的优越性,仓库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仓库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对企业仓储物流配送信息化提出来一些建议,做出了一些技术和设计分析。在最后,以东风公司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式的分析,强有力的证明了仓库物流信息化的已经是21世纪大势所趋!

【关键词】:仓库物流管理,信息化,管理,仓库物流; 引言

本文旨在以物流的基础业务——仓储配送着手探讨信息化作为现代物流的基础与发展核心,也是仓库物流业务运营的神经中枢,仓库物流信息化将逐步成为现代物流企业的标志和主流。运用信息化手段实行更精细化的过程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实现对商品库存、物流业务活动的全程可视化跟踪,提高客户服务能力,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未来物流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核心环节。在现代化的仓库物流管理模式中,从先进技术的应用到作业流程的管理,货物的入库到接单配送等各个环节,信息技术及管理系统的应用已成为现代化仓库的重要支柱。

一、仓库物流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以及分析

1、仓库物流管理信息化的优越性。

企业级仓储配送业务呼唤信息化。

在我看来,随着现代物流的兴起及迅猛发展,仓储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从原始的人工传统仓储到现在的智能仓储转变,一些传统的仓储已经从单一仓储功能转向了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一体化的经营方向,仓储逐渐成为库存控制中心、集散调度中心、增值服务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和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中心。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仓储配送业务是以满足供应链上下游的需求为目的,在特定的有形或无形的场所、运用现代技术对物品的进出、库存、分拣、包装、配送及其信息进行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物流活动,为客户进行库存管理和库存控制, 并提供流通领域的加工、包装、商品配送、信息分析等增值服务,是现代物流的核心功能,在物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供应链的关键节点与调控中心。因此,仓储配送的发展对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着重要意义。

2、仓库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

中国加入WTO,汽车行业面临同样的竞争与挑战,为了立于市场竞争的大潮,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必须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仓库管理进行改造升级,提高仓库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实力,这样,才能在开放的汽车市场与国际汽车巨头抗衡,敢于和跨国汽车公司过招,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和他们较量。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那就是小木船和航空母舰打仗,吃败仗是必然的。所以,要有战略眼光,瞄准德国大众、德国奔驰公司和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等一流的企业,深化改革,打造现代流通企业,打造现代物流,打造现代仓库。

3、仓库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传统的仓储管理依靠手工作业,工作人员多,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容易出现差错,工作随意性大,推行创库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减轻劳动强度,缩短工作时间,降低管理成本。货物物流仓库管理信息化。比如,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同样的工作量,搬运工从以前30多人,变为现在8人,人员为以前三分之一,劳动强度相当于以前20%,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二、企业仓储物流配送信息化技术和设计分析:

1、仓储配送物流企业常用的业务运作主要包括:货物从生产工厂(货主)通过短途接驳到仓储、仓储进行存储加工、干线运输及末段运输配送。

仓储配送的业务特点和目前面临的诸多挑战,昭示了物流服务的过程经历了“港对港”、“门对门”和“生产车间对货架”等几个阶段,其过程在逐步延伸。从开始时期将产品从生产线终端送到消费者手中,到后来协助生产企业以“即时供货(JIT)”和“零库存(ZI)”等手段加速资金与物资的周转利用,物流业的服务过程不断向前延伸。此外,环境法规的日益严格,消费后的废弃物处理和回收利用,也使物流服务过程向消费后延伸。而且,发达国家目前非常重视发展“第三方物流业”,所谓“第三方”是指从事专业化物流服务的企业。物流企业与传统的运输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物流服务企业在货物的实际移动链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而是代表发货人或收货人来执行。发展第三方物流将支持物流运营的专业化、科学化,并使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者之间建立更紧密、有效的联系。

2、仓储配送信息化解决方案需要:

 建立集团组织架构、多组织管理体系,以客户为中心,以订单为业务驱动,有效实现对物流管理各环节的过程控制,实现物流企业内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伙伴的高效业务协同运作及标准的电子数据交换,实现物流供应链的透明化,对物流中心的业务订单、业务作业各操作节点状态跟踪、财务结算、业务管控与决策支持于一体的集成信息化营运管理物流平台,提高服务物流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形成整个物流集团统一完善的数据流和信息流,为公司决策提供准确、完整的决策数据信息,保障集团能够实时管控企业运营。旨在为建立一个业务与财务一体化,业务与管理一体化的统一的、集成化的业务操作集成平台。

 建立统一的客服订单中心管理,客服中心统一接单,统一业务协调,跟踪订单各执行节点情况。

 通过业务营运系统的开发和建设,统一规范集团总部和各分公司的业务操作流程,统一规范业务单据、统计表单。

 通过信息化系统规划建设对单据使用、部门岗位设置等管理进行固化处理,以促成该项工作的统一与规范,这也是提升强化基础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通过业务营运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加强管理项目业务数据的分析及各部门信息应用的分析和共享,特别是减少同源原始信息数据的重复处理工作,使业务过程清晰化、透明化,实现各个部门的数据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集中查询,提高业务处理工作效率。

 通过业务营运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实现业务与财务一体化处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 建立物流信息系统网上服务系统,使之成为高效的一体化业务运作平台。

因此根据仓储配送信息系统层次规划,信息系统由以下几个应用层面构成: 1)集团管控层:为集团企业决策层提供可靠及时的战略决策所需要的信息。2)运营管理层:根据业务处理结果提供全面的优化功能,为企业提供运营管控能力。3)作业操作层:全面提供物流企业综合业务服务支持的处理功能。4)数字采集层:接收操作层下达作业指令,向操作层反馈作业执行信息。

三、仓库物流管理信息化实例

 仓库物流管理信息化主要解决了东风公司的两个问题:

a.信息滞后、销售公司营销部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来自检查储运部的可销售商品车信息; b.整车仓储面积大、车型多,因库内信息不准确,为取出指定的车而频繁倒车。

 解决方案: 在ES/1 Logistics产品的强大物流管理系统基础上,使用ES/1自身的开发平台,根据汽车行业仓储物流管理的特点开发和形成的具有国际管理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的汽车行业整车仓储和物流管理方案。

电子化管理方案四步曲:

① 该方案以整车仓储自动化管理、运输管理为中心,向外可延伸到汽车的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和财务管理,并可向ES/1 Logistics和ES/1 Manufacturing任意扩展,形成汽车行业信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② 该方案通过全方位的条码扫描替代人工录入来管理所有仓库库存,实现根据规则自动建议入库位置、自动建议出库位置,达到最大化利用仓储空间和避免库区内倒车的管理效果,并通过库间倒车跟踪和长途运输跟踪来控制车辆运输时间和避免车辆损失,从而大大提高汽车行业整车物流的管理水平,减少庞大的管理费用。

③ 该方案以生产管理为起点,采用最适合汽车行业的重复生产模式来管理生产作业的进度计划,并通过此计划自动生成车型与底盘号的对应关系,无需人工维护。

④ 该方案管理销售订单、运单、销售发票,应收账款,并可管理和控制在经销商仓库中的库存,保证企业资金顺畅,避免财务风险。

解决方案的功能和特点:

① 所有车辆采用条码管理,车辆入库和出库管理全部通过条码扫描实现。

② 入库扫描后依据规则设定系统自动产生和打印入库建议单,司机完全依据入库建议单指定的库位即可入库,无需人工干预。

③ 入库建议依据规划保证同一车型同一颜色放在同一排。

④ 入库建议根据车长和库位计算库位的存放数量,使仓库空间利用率达到最大。⑤ 入库建议依据规则可设定某库区或存放的车型种类。

⑥ 入库建议自动根据设定库位优先级来寻找库位,保证车辆放置紧凑有序。⑦ 出库根据先进先出原则,系统自动根据车辆入库时间先后顺序给出所要出库车型的出库建议,司机根据出库建议按顺序领取车钥匙并提车。

⑧ 出库时扫描出库单条码和整车的条码,自动对应收货单位和所提车辆信息。⑨ 运单管理可以跟踪每辆车的在途情况,以及检查车辆实际到达目的地和返回公司的日期是否符合系统计算出的日期要求。

⑩ 采用最适合汽车行业的重复生产模式来管理生产作业的进度计划,并通过此计划自动生成车型与底盘号的对应关系,无需人工维护。

四、结束语

篇3: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研究

21 世纪是信息时代, 信息已经成为与资本、人力、物力并称为当今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四大资源。信息的生产、获取、整合与利用决定和影响着市场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 进而决定和影响着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竞争优势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传统物流业相比,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性强的复合型产业。强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 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在这样一个综合服务的过程中, 信息扮演着十尤为重要的角色。物流企业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 以实现对货物流动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 从而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可以说,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产业的灵魂, 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前提。当前我国现代物流产业方心未艾,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 以及我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迫切要求, 现代物流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期。我国现代物流业起步较晚, 物流信息化水平还存在很大的提高和改善的空间。通过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 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 提高资源流通和配置效率,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加快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 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二、物流信息化的作用

( 一) 物流信息化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现代物流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物流业具有资产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高度化的三个显著特征。通过物流信息化建设, 能够提高物流企业信息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能力与效率。能够促进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的转型升级, 整合物流行业传统经营业务, 延伸和拓展服务范围, 进而扩大市场与生存空间。

( 二) 物流信息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通过物流信息化建设, 物流企业信息处理能力更强了, 物流企业的运行效率自然就更高了。对于市场中的资源配置能力也就更强更智能了。这样势必会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 三) 物流信息化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现代物流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业态, 是现代社会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我国, 现代物流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物流信息化建设势必会进一步推动这一产业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缓解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

( 四) 物流信息化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

物流产业通过物流信息化建设, 一方面, 加快了自身的发展; 另一方面, 提升了市场资源流动与配置的效率, 进而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提升了企业对于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与应变能力。这为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创造了更为优越的市场环境, 势必吸引更多的全球资金与技术的聚集。

三、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 一) 加快形成物流信息化国家战略与行业发展规划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 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刻不容缓。现代物流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点与着力点。当前我国物流产业整体发展形势较好, 但,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起步较晚, 尤其是物流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这是制约我国现代物流产业与国际对接, 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重要瓶颈。这一产业的良性、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少走弯路, 必须要在物流信息化国家战略与行业发展规划的指引下科学发展建设。唯有如此, 我们才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 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升级。

( 二) 加快物流信息化相关法规制度建设

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探索、建设与完善的一个过程之中, 很多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制度、标准、规范还须建立健全和完善。物流产业作为新兴业态, 相对于很多传统产业, 是集系统化、信息化、仓储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这一产业的良性、规范与健康发展, 以及与国际市场对接势必会涉及法律、法规、标准与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 必须要加快包括物流信息化在内的相关法规制度建设。

( 三) 加快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现代物流产业与传统物流产业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要求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更强。这就要求现代物流企业要加强和重视物流信息化建设, 尤其是物流信息化相关基础设施与条件建设。物流信息化相关基础设施与条件建设是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的前提与关键, 没有物流信息化相关基础设施与条件, 物流信息化就成了无米之炊。物流信息化相关基础设施与条件建设主要包括信息处理中心建设、物流管理软件开发等。物流信息化相关基础设施与条件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 既需要物流企业的持续投入与建设, 也需要物流企业的在技术上的研发与创新, 更需要相关通信与网络企业在技术上的支持与保障。

( 四) 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篇4:企业信息化带来的企业管理变革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企业变革;管理变革

一、企业信息化概述

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是企业的变革,是新型技术的引入,是管理观念的创新,是人的思想的彻底改变,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效率的根本保证。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使得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企业经营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销售和经营决策中的广泛应用,又推动了企业管理思想、方法、手段、模式和理论的创新,为企业管理变革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过程。因此,如何抓住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的新机遇,创新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效率,已日益成为企业界和管理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的结合应用为基础;企业信息化是依赖信息技术对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集成的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二、认识企业信息化与管理的发展阶段

1.在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开的时候,主要是靠人的经验来管理,这是经济管理阶段。到科学管理阶段和后来发展到用运筹学、计算机等科学的方法及手段来进行管理,在这一阶段,管理技能对专业管理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标志着专业化管理阶层逐渐成熟。在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社会条件下,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企业是各种利益股东所达成的一个契约。企业利益是所有参与签订这个契约的各个利益股东的共同利益。企业管理不仅为股东谋取投资回报,还必须为相关的利益股东提供服务。国内外成功的企业都开始注意企业文化。

2.企业信息化是引进信息技术与更新管理思想,企业信息化离不开信息技术应用的层面。企业信息化只有融入先进的管理思想,才能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企业信息化应该是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应用过程。随着企业重组等概念的提出,管理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就是文化管理阶段。经验和科学都需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文化管理的内涵很多,最重要的是要把人放在首要的位置,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个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

3.信息化是全方位的企业变革,企业信息的实质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使管理决策者能够及时地收集、加工和利用信息资源,及时把握市场机会,更好地组织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由于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方面的渗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涉及到企业的战略发展、组织机构、协调控制、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等,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必须与企业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因此,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个的技术方案,而应该是全方位的企业变革。

4.企业信息化必须以人为中心,企业信息化不是企业细枝末节的变革,而是企业的根本性变革。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人始终起着决定作用。,企业信息的切入点应该是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高,企业管理中的物质资本地位则相对下降而人力资本地位相对上升,这是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管理作用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企业生存的内外部环境,使得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管理方法、产品营销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内容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1.企业战略的全球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寻找市场,提高产品和服务,出现了企业战略的全球化和企业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如在资源配置方面,企业将依据不同地区的税收差异和金融风险来配置资本,依据不同地区的技术发展特点来设置技术开发中心,依据不同地区的经营需要合理地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等。

2.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为了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缩短生产周期,必须减少垂直层、扩大水平层,精简组织结构,使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金字塔组织结构逐步趋于扁平化。这样有利于提高组织决策的速度和对市场变化的反映能力,降低信息成本,实现信息交流的极大化,充分调动员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由于企业之间信息交流的畅通,一种基于相互关联的、柔性的、灵活的虚拟组织,以及柔性组织将会应运而生。

3.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稳定的、机械性的、重复性的工作,基本上将被机器所取代,只剩下创造性的工作,使得企业越来越认识到 人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知识素质的提高和潜在能力的发掘。人力资源管理也从传统的从属地位、事务性静态管理转变到战略性、前台式、动态的管理;管理职能从控制转向支持,从监督转向激励,从命令转向指导;提倡信任员工、尊重员工、消除等级、鼓励个人发挥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也由过去的对人的管理向人才的开发方向转变,即人力資源管理向人性化方向转变。

四、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变革的推动作用

信息化环境的出现和升级,改变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容和形式,也为企业谋取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可以说,能否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竞争优势将对未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成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成为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契机,并与其他变革思想和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的优化。大量实践经验表明,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需要管理思想与管理环境的变革;同时,从另一方面看,信息技术的普及又不断推动着管理,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变化。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现需要有新的技术手段给予支撑,而新的技术手段的问世, 必然促进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现。企业信息化从深层次触动企业进行管理变革,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重塑企业,使企业成为未来经济时代的佼佼者。

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技术现已日趋成熟,被众多的企业所采用和接受,并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赖茂生.企业信息化知识手册[M].北京出版社.北京.2004

[2]王群托.信息化与管理变革[J].管理科学通报,2003(6):1-8

[3]杨学山.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M].北京出版社.北京.2005(3)

篇5:企业信息化带来的企业管理变革

企业信息化带来的企业管理变革

冯继永

[摘要]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企业变革,管理变革

引言

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使得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企业经营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销售和经营决策中的广泛应用,又推动了企业管理思想、方法、手段、模式和理论的创新,为企业管理变革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如何抓住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的新机遇,创新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效率,已日益成为企业界和管理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什么是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过程。这一概念包含了以下四层含义:①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的结合应用为基础;②企业信息化是依赖信息技术对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集成的信息系统;③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④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

1.对企业信息化与管理的认识

就企业管理来说,分三个阶段。在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开的时候,主要是靠人的经验来管理,这是经济管理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科学管理阶段。它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开始的,后来发展到用运筹学、计算机等科学的方法及手段来进行管理,在这一阶段,管理技能对专业管理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标志着专业化管理阶层逐渐成熟。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企业重组等概念的提出,管理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就是文化管理阶段。经验和科学都需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文化管理的内涵很多,最重要的是要把人放在首要的位置,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个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国内外成功的企业都开始注意企业文化。

同时,在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社会条件下,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企业是各种利益股东所达成的一个契约。企业利益是所有参与签订这个契约的各个利益股东的共同利益。企业管理不仅为股东谋取投资回报,还必须为相关的利益股东提供服务。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高,企业管理中的物质资本地位则相对下降而人力资本地位相对上升,这是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1)企业信息化是引进信息技术与更新管理思想

企业信息化离不开信息技术应用的层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教授约翰·C·亨德森和N ·温卡特拉曼认为:怎样才能最好地获得信息技术的价值?这是一个创造适合于信息时代的新管理思想和新管理方法的问题,并非简单的把信息技术加在原有的企业经营模式上面。我们大谈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时,必须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技术只有在思想的支配下,才会发挥威力。企业信息化只有融入先进的管理思想,才能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信息化应该是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应用过程[1]。

(2)信息化是全方位的企业变革。

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不应该只是一项工程的实施。信息系统是企业的神经枢纽,收集、存储、传递企业的信息;它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平台,为企

业构造了不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生产经营环境。因此企业信息的实质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使管理决策者能够及时地收集、加工和利用信息资源,及时把握市场机会,更好地组织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由于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方面的渗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涉及到企业的战略发展、组织机构、协调控制、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等,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必须与企业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因此,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个的技术方案,而应该是全方位的企业变革[2]。

(3)企业信息化必须以人为中心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人始终起着决定作用。从长期来看,企业信息化不在于某个项目的引进与否,而在于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创建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经营管理环境,获取长远的竞争优势。因此,能否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召唤,能否培养出一批信息人才队伍,将是决定企业实施信息化成败的关键。企业信息化不是企业细枝末节的变革,而是企业的根本性变革。用“信息革命”形容它,一点也不过分。企业信息的切入点应该是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2.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变革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企业生存的内外部环境,使得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管理方法、产品营销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内容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战略的全球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时空观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缩短,国与国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在单一的区域内进行,而是以全球作为竞争的舞台;企业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寻找市场,提高产品和服务,出现了企业战略的全球化和企业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如在资源配置方面,企业将依据不同地区的税收差异和金融风险来配置资本,依据不同地区的技术发展特点来设置技术开发中心,依据不同地区的经营需要合理地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等[3]。

(2)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信息技术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体系使得信息传递方式由阶层(等级)型变为水平(自由)型;与此紧密相联的企业组织结构也将从尖顶的“金字塔型”转向“扁平型”和“网络型”,原来起上传下达作用的中层组织正走向消亡。这是因为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以分工精细、管理严密为特征的科层次等级制,其组织层次繁多,决策速度缓慢。为了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缩短生产周期,必须减少垂直层、扩大水平层,精简组织结构,使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金字塔组织结构逐步趋于扁平化。这样有利于提高组织决策的速度和对市场变化的反映能力,降低信息成本,实现信息交流的极大化,充分调动员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据有关资料表明,全球500强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上半段平均减少管理环节达到3个之多。与此同时,由于企业之间信息交流的畅通,一种基于相互关联的、柔性的、灵活的虚拟组织,以及柔性组织将会应运而生。

(3)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稳定的、机械性的、重复性的工作,基本上将被机器所取代,或者被“外包”,最终只剩下脑力的、创造性的工作,使得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创造技术的“人”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知识素质的提高和潜在能力的发掘。人力资源管理也从传统的从属地位、事务性静态管理转变到战略性、前台式、动态的管理;管理职能从控制转向支持,从监督转向激励,从命令转向指导;提倡信任员工、尊重员工、消除等级、鼓励个人发挥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也由过去的对人的管理向人才的开发方向转变,即人力资源管理向人性化方向转变[4]。

3.以企业信息化推动企业管理变革

信息化环境的出现和升级,改变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容和形式,也为企业谋取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可以说,能否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竞争优势将对未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成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成为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契机,并与其他变革思想和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的优化。大量实践经验表明,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需要管理思想与管理环境的变革;同时,从另一方面看,信息技术的普及又不断推动着管理,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变化。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现需要有新的技术手段给予支撑,而新的技术手段的问世,必然促进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现。企业信息化从深层次触动企业进行管理变革,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重塑企业,使企业成为未来经济时代的佼佼者。

三、结论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从宏观上看,它影响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和经济规则;从微观上看,它将导致企业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行为方式和经营理念等方面发生巨大变革。在国家“十五”规划“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方针的指导下,信息化将作为工业化的手段,通过对企业微观层面上的一系列作用,实现企业自身管理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赖茂生.《企业信息化知识手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 王群托.信息化与管理变革[J].管理科学通报.2003(6):1-8

[3] 鲁兴启.互联网与企业管理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4(4):92-95

篇6: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

如何帮助中国物流企业把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益,降低物流成本,与提升行业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现代物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及主要内容,其次,对物流企业信息化迫在眉睫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同时,针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就如何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一篇:写月亮的有名的古诗下一篇:关于托班小椅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