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研究方法

2024-04-19

案例分析研究方法(共6篇)

篇1:案例分析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王建云,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上海 200062)

【内容提要】案例研究方法是一门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公设、适用条件、研究路径以及限度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作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由于近年来案例调查方法作为案例研究方法和调查研究方法的嫁接物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案例研究方法和案例调查技术,因此,需要从案例研究方法的概述、研究现状以及主要应用等方面进行评述。

【关 键 词】案例研究方法;案例调查技术;限度;应用

在罗伯特〃殷确立的案例研究的分析框架中,案例研究属于现象学的研究范畴,它和属于实证主义范畴的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之间的差别是径渭分明的。实证主义是定量的研究范式,而解释主义是定性的研究范式,但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案例调查方法作为案例研究方法与调查研究方法的一个嫁接产物,它将调查研究中确定变量间具体关系的定量方法,尤其是统计分析方法带入了案例研究领域,使得很多学者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案例研究方法和案例调查技术。

一、案例研究方法的概述

案例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是国内外学者在众多有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著作的论述中尚未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概念形成一致的看法。学者大多从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类型以及资料收集方式等方面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概念进行界定。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界定有两大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案例是特殊事件,案例就是案例,从案例中不能总结出带一般规律性的结论;第二种观点认为对案例的研究可以得出新的假说以及分析性的普遍结论。①

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强调从总的场景或所有因素的组合出发,描述现象发生的事件过程或事件后果,在大环境下对个体行为研究与分析进而形成假说(Shaw, 1927);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对一个特殊事件进行系统研究的方法(Nisbet,1978);也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对一组研究方法的笼统术语,这些方法着力于对一个事件进行研究(Adelman,1997);更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对一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风笑天,2005)。Robert Yin和大部分案例研究法的资深学者都认为案例研究适合回答‚怎么回事‛和‚为什么‛的问题。

关于研究路径,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案例研究方法是一套明确、有系统的程序与技术,用来分析由田野中所获取的庞大原始数据,并且将之概念化,形成扎根于现实世界的理论(J.Corbin,柯宾,1990);案例研究是从具体经验事实走向一般理论的一种研究工具,它综合运用多种收集数据和资料的技术与手段,通过对特定社会单元(个人、团体组织、社区等)中发生的重要事件或行为的背景、过程的深入挖掘和细致描述,呈现事物的真实面貌和丰富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解释、判断、评价或者预测②(王金红,2007)。但是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似乎首先用于描述当代事件,并从中得出归纳性的普遍结论(Gee, 1950;马克〃霍哲,2002);也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用来阐明和支持命题和规则的方法,而不是归纳出新的假说(Bernard, 1928)。

关于案例研究的资料收集方式,案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思路包含了各种方法,涵盖了设计的逻辑、资料收集技术,以及具体的资料分析手段,是经由系统化的资料收集与分析,并发掘与发展暂时已验证过的理论。一般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运用历史数据、档案材料、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运用可靠技术对一个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带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张梦中,马克〃霍哲,2002);但是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既不是资料收集技术,又不仅限于设计研究方案本身,而是一种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思路(应国瑞,Robert K.Yin, 2005)。③

通过对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类型以及资料收集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我们发现案例研究具有情境性、系统性、典型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案例研究可以定义为:综合运用历史数据、档案材料、访谈、观察等多种收集数据和资料的技术与手段,对某一背景下的特定社会单元(个人或团体组织)中发生的典型事件的背景、过程进行系统地、综合地描述和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释、判断、评价或者预测。案例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不依赖于抽样原理,采用‚分析性概括‛,而非‚统计性概括‛的方法,案例研究的有效性更多地依赖于在理论的指导下对资料的分析。

二、对案例研究方法论的研究

关于案例研究的目的的研究,案例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从未见过也未曾听过的问题、重新认识该问题,让看不见的问题被看见(谢芳,2009);也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形成理论,社会科学中不存在验证性案例研究(吕力,2011)。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根据不同目的或需要采取不同的程序(表1)④。

关于案例研究分类的研究,根据研究任务的不同进行分类,案例研究方法可以被区分为五种类型(Scapens,1990;Hussey Hussey, 1997),即探索型、描述型、例证型、实验型和解释型的案例研究;也可以将案例研究方法区分为探索型、描述型、解释型和评价型四种类型。无论是在四类型分类法或五类型分类法中,人们对探索型和描述型这两种类型的案例研究的内涵基本上没有争议,这两种类型分别对应着超出现有理论框架解释范围之外和完全在现有理论框架解释范围之内的案例研究,而分歧主要集中于那些立足于现有理论框架但又尝试有所突破与发展的案例研究活动的分类及其属性上(余菁,2004)。⑤

根据罗伯特〃K.殷的理论,案例研究类型主要有四种:单案例研究、整体性案例研究与嵌入性案例研究、多案例研究、整体性多案例研究与嵌入性多案例研究(罗伯特〃K〃殷,2004)。也有学者认为‚单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研究中使用案例数量差别,而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谢宇,2006)⑥Yin也认为单案例研究与多案例研究是同一研究方法的两个变式,两者之间没

有明确的分界线,单案例研究与多案例研究最为重要的差异是理论‚一阶抽象‛是否具有收敛性;结论更为可靠、准确,更容易导向定量分析,更有助于增加理解的多样性是多案例研究的明显优势,但开展多案例研究也存在明显的困难与挑战。

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评价标准,Yin认为案例研究可以从构念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和信度着手评价案例研究⑦;但是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对象是‚个体‛,不是‚样本‛,是一种经验研究,它的主要目的是形成科学假说或理论,而不是验证理论,因此案例研究的评价不能采用统计学上的‚信度‛和‚效度‛,而应采用主观性评价。案例研究的评价可以从案例的典型性与启发性、可信任性、可推广性、记录的准确与简洁、逻辑可靠性、理论饱和度、结果的新鲜与重要性等方面来进行(吕力,2011)。⑧

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研究,成思危(2001)指出,案例研究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必要环节,是处理复杂问题的有利工具,并指出单纯依靠统计数据进行决策十分危险,而案例研究可以弥补统计的不足⑨;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同其它研究方法相比,主要的优势在于:结果具有现实感,更能被读者接受;为其它类似案例研究提供解释;能发现被统计方法忽视的特殊现象;适合于个体研究,而无需研究小组⑩(张梦中,2002);也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最明显的长处是具有深入、全面的特点,能够抽象出一些有价值的命题,或者提出一些具有更深理论意义的研究课题,为后继研究提供一些有启发性的思路和有价值的研究方向(风笑天,2005)。大部分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法的优势主要体现为:方法论上的独特性,研究问题的现实性,资料收集的广泛性,适用范围的针对性,因果解释的不可替代性(阮思余、王金红,2011)。

关于对案例研究限度的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案例研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Yin, 2004;张梦中,2002;曾勇、邹志超,2011;阮思余、王金红,2011)。这些不足主要包括:案例研究的结果不易被归纳为普遍结论;案例研究的严格性容易受到质疑;案例选择的边界困惑与调查过程的技术难题;案例研究耗费时间长,案例报告也可能太长,反映的问题不够明了。风笑天教授(2005)认为案例研究最大的不足是难以从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其结果也难以进行推广。(11)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以上学者‚实际上是以统计调查的标准去看待案例研究。……在案例研究中用样本来类推总体是错误的。统计调查依据的是‘统计性归纳’,而案例研究依据的是‘分析性归纳’‛(12)(周海涛,2004)。

上述观点围绕的核心是案例研究方法缺乏足够的效度和信度,易受到‚非理性的质疑和理性的检验‛。事实上,案例研究方法本身是正确的,它有自身的使用条件和限度,只有案例研究方法应用适当,才能对理论构建起到很好地助益作用。案例研究也是可以推广的,但是案例研究的推广必须符合两个原则:第一,案例中所观察到的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即案例条件逻辑的自洽性;第二,案例中的‚条件‛是可复制的。在案例研究通过‚条件—结果‛的‚复制‛可以把案例研究的结果进行一定的推广和应用。

三、案例研究方法应用的研究

案例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迄今为止,这种研究方法已经得到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政治学以及公共管理等学科研究者的认可,并且被运用到面向实践特定问题的研究之中,例如城市规划、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管理科学、社会救济及教育等等。案例研究方法引入我国已30余年,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并得以采用,下面以工商管理学、教育学、社会管理三个学科领域为例进行述评。

(一)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学领域

在工商管理学学科发展史上,很多管理理论创新并不完全是由理论推导而来,而是源于大量深入企业的调研实践和案例研究总结。通过对其中一些著名理论的回顾,可以见证案例研究方法在理论建构层面的突出贡献,就像一些学者坚持的,‚案例研究不宜用于实证,而只能用于旨在构筑理论的归纳式研究,这是主流管理学理论界的一般共识‛(13)(许德音、周长辉,200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乏管理大师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总结出了许多著名的现代管理理论,例如Prahalade等在对日本电气公司(NEC)与美国通用电报电话公司(GTE)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企业核心能力‛;Kaplan等通过对美国100多家企业几年来实践的总结,提出的‚平衡计分卡‛;Hammer等用10年时间对数十家美国公司进行观察后,提出的‚业务流程再造‛等(14)(成思危,2011)。这些无一不说明案例研究方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广泛使用的,并善于构建新理论的研究方法。

由此可见,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学科发展史所做出的重要的理论贡献。对此,张丽华认为,‚基于对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基本规律的认识,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总结提炼升华,用来构建新理论或拓展原有理论的解释范畴都被视为理论创新,这已经成为工商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15)(张丽华、刘松博,2006)。余菁也认为‚企业管理学为案例研究这样一种经验性、贴近现实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发展和繁荣的沃土‛(16)(余菁,2004)。

(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国内教育界开始重视案例研究方法是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随着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民族教育、农村教育、教育公平方面的问题等不断受到重视,政府和公众迫切需要对各类教育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正如社会现象是不可复制的,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教育情景也是不能复制的,考虑到单纯的量化研究容易忽视这些差异性,这就给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有学者认为,‚质的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平民意识,在自然情境下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探究,提倡研究者对研究情景的参与,直面实事,与研究对象共情,对他们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作出‘解释性的理解’,对事物的复杂性和过程性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考察‛

(17)(陈向明,2001)。这表达了案例研究在应用于教育研究时的价值取向和适用条件。

案例研究方法应用于国内教育研究的各个方面。在教师教学的研究方面,对教师信念(18)(谢翌,2006)、教师生存状态(19)(陈丽萍,2009)等问题都有涉及;在对课程课堂的研究方面,涉及课改中的学校文化(20)(唐丽芳,2005)、课改中的教师合作文化(21)(马玉宾,2007)等方面的案例。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案例研究方法还应用于学生成长、教育政策等。

(三)案例研究在社会管理领域的应用

社会学是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社会科学。从理论的层面讲,社会学所提供的是与其它社会科学所不同的研究社会的视角。社会学认为案例研究法是以一个或多个个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分析解剖,促使人们进入特定的研究过程,获得真正的研究信息,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社会学中案例研究大部分的数据搜集都是定性的,但有些情况下也存在定量的搜集方法。

通过分析大量社会管理类的文献我们发现案例研究在社会管理学领域主要有三大应用:一是对社会生活中的公共管理个案作出解释性分析。比如,以浙江嘉兴和江苏常熟等10个试点县市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为案例,分析了试点地区的‚两制‛衔接工作进展并进行了总结(22)(苗艳青、王禄生,2010)。二是通过对多个案例的归纳提出理论命题。比如,通过对美国保障性住房的三个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提出保障性住房的绿色趋势(23)(姚栋,2011)。三是通过案例研究验证基本理论。比如,通过分析‚重庆模式‛来探讨我国的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模式(24)(王瑜、孙瑜,2012);利用‚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动态均衡模型‛,对‚十二五‛时期厦门市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做出预测(25)(陈振明等,2012)。

四、小结

从案例研究方法的概述、研究现状以及主要应用等方面进行评述,可以看出案例研究方法拥有自己独特的适用条件、研究路径以及限度,不同于案例调查方法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尽管案例研究方法易受到‚非理性的质疑和理性的检验‛,但事实上,案例研究方法本身是正确的。我们既要审慎发挥案例研究的优长,又要理性对待案例研究所遭受的各种质疑。在了解案例研究方法的使用条件和限度后,要能够正确地运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的经历,不断总结、系统反思案例研究本身的优长与质疑,形成自己的案例研究的方法论,并用这种方法论来指导具体的研究,才能对理论构建起到很好的助益作用。

注释:

①⑩[美]张梦中、马克〃霍哲:《案例研究方法论》,《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1期。

②王金红:《案例研究法及其相关学术规范》,《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③[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④唐同军:《案例研究方法及其在国内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述评》,《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12期。

⑤(16)余菁:《案例研究与案例研究方法》,《经济管理》2004年第20期。⑥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⑦[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16页。

⑧吕力:《案例研究的目的与评价探析》,《商业经济》2011年第11期。⑨(14)成思危:《认真开展案例研究,促进管理科学及管理教育发展》,《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9页。

(12)周海涛:《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许德音、周长辉:《中国战略管理学研究现状评估》,《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15)张丽华、刘松博:《案例研究:从跨案例的分析到拓展现有理论的解释力——中国第二届管理案例学术研讨会综述》,《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

(17)陈向明:《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18)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一所普通中学的个案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9)陈丽萍:《中学教师生存状态及改进对策研究——以深圳市中学为个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20)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一所学校的个案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21)马玉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一所小学的个案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22)苗艳青、王禄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案例研究:试点实践和主要发现》,《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年第4期。

(23)姚栋:《保障性住房的绿色趋势——3个美国案例的研究与思考》,《建筑学报》2011年第2期。

(24)王瑜、孙瑜:《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模式的借鉴与启示——基于‚重庆模式‛的案例研究》,《财会通讯》2012年第2期。

(25)课题组:《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机制建设的本土探索——厦门市的案例研究》,《东南学术》2012年第1期。

篇2:案例分析研究方法

教学案例研讨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

2.教学案例的特征

案例是一种写作的形式,那么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论文等形式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特点呢?

(1)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因此,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一般来说,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教案和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至于怎样选择,就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了。

二、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可行性分析1.案例素材比较丰富

教学案例来自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贴近教师工作,与教师有天然的联系。教师有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妥善解决,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其中不乏典型事例,会给教师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成为撰写教学案例的素材。教师有事实可说,有道理可讲。教学实践涉及的领域宽,发生的事例多,是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案例写作比较简单

一般情况下,撰写教学案例要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写案例事实,二写案例分析。撰写教学案例,是“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教师对事实比较熟悉。叙述的事实比较具体,比较单一。通常情况下,教师写这样的记叙文不会感到困难。撰写案例分析当然需要进行论述。但是,这里的论述是就事论理,是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有针对性的意见,不涉及很多的人和事,不需要高度的抽象概括,难度不大。

3.案例写作基础较好

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基础理论,一定的写作基础知识,一定的教学教研经验,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总之,教师具备写作教学案例的基础。只要教师认真研究,都有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只要认真地运用教学理论深入分析教学案例,都有可能提出独到的见解。撰写教学案例与撰写教学论文相比,写成的可能性,写好的可能性,获奖的可能性,发表的可能性,都要大得多。

编辑本段

三、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必要性分析1.促进教师教学反思 撰写教学案例,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真切的回顾,“照镜子”,“过电影”,把自己的教学一览无余地再现,用新的观点进行严格的审视,客观的评价,反复的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是非曲直、正确错误,都能由模糊变得清晰。能使教师把某些教学问题认识得比较深刻,解决得比较恰当。利于教师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看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教学事实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总结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2.推动教学理论学习

通常情况下,撰写教学案例,需要运用教学理论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要把案例分析透彻,需要有足够的教学理论支撑。教师往往感到教学理论修养不够,分析教学案例力不从心。这就促使教师带着教学案例的实际问题,深入地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教师这时的学习,是为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学习,有着明确的目的和强烈的愿望,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百闻不如一见,教师通过撰写活生生的教学案例学到的教学理论。就不再是抽象的、空洞的、干巴巴的教条;而是非常有用的思想和方法,利于教师内化教学理论知识,提高教学理论水平,用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总结教改经验

有经验的教师谈起自己的教学经历,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体会,但往往局限于具体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案例撰写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从实践中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有些做法为什么取得了成功,有些为什么效果不够理想。通过反思,提炼并明确有效的教学行为及其理论依据,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今后的实践。

案例还是教师梳理记录自己教学生涯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在学校和课堂里,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事情或思考并不适合写成论文,也不想记成流水帐,那么撰写案例不失为一种选择。案例不仅叙述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学史,有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4.促进教师交流研讨 案例是教学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案例十分适于用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可以成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教学案例集中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就这些问题和想法开展交流讨论,对教师提高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与撰写论文相比,案例更适合一般教师的需要。案例的内容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自由,易于传播交流,更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教改实际情况,确定一定阶段内的讨论主题,围绕某个主题或专题收集材料、撰写案例、交流研讨,同时结合有关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使教研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形成教学研究成果

撰写教学论文、课题研究资料,固然是教学研究;撰写教学案例,也是进行教学研究。写成的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课题研究资料,都是教学研究成果。相对而言,教学案例是较小的、单一的教学研究成果,教学论文与课题研究材料是较大的教学研究成果。关于某个专题研究的教学案例,不仅本身是教学研究成果,而且还是撰写教学论文与课题研究材料的很好的素材。这类素材经过加工,具有典型性,采用这样的素材写成的教学论文与课题研究材料,紧密联系实际,内容丰富,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6.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1)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紧密结合。教师撰写自己的教学案例时,既是行动者,又是研究者。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的描述和分析,加深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又可以通过教学理论的指导,使教学行为科学合理。要写好教学案例,需要把教学案例涉及的问题披露出来,深入分析研究,取得清晰的认识,较好地解决某个问题。教学案例尽管是个别现象,但具有典型性,代表了某种倾向。经常撰写教学案例,就能够敏锐地发现带倾向性的问题,找出解决同类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学案例还能体现教学规律。典型教学案例深层次的认识积累多了,就能够通过个别看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真切地感悟教学的规律,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思维方式,高效的工作方法,良好的工作习惯,使之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从而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2)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撰写教学案例,撰写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三个方面,密不可分。撰写教学案例是撰写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材料的基础,撰写教学论文是撰写教学案例的提高,撰写课题研究材料则是撰写教学案例的升华。三个方面结合,能够促使教师做到教学行动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学经验与教学科学紧密结合。这三个方面,撰写教学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基础打得牢,教学研究才有可能达到较高水平,因此,撰写教学案例在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充分重视。有了撰写教学案例的基础,就为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就能使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7.提高教师一般能力

(1)提高观察能力 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就要找出很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教学事例天天都有,层出不穷,但要从日常纷繁的教学事例中发现典型,并不容易,需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撰写教学案例,讲述的教学故事要体现典型、具体、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就必须将有关教学事实形成逼真的表象,也需要进行认真的观察。因此,撰写教学案例,能够促使教师注意观察教学现象,发现教学问题,持之以恒,就会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的能力。

(2)提高思维能力 运用教学理论的观点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能力。每个案例都有核心部分和枝节部分,教师要排除枝节部分的干扰,重点把握案例的核心部分,找出核心部分与教学理论的密切联系,就需要运用教学理论的观点,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提炼出教学案例的主题,解决好教学案例反映的具体问题,探索出解决一般问题的途径,养成凡事用脑筋好好想一想的良好习惯,掌握运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工作的规律,提高教师的思维能力。

(3)提高创新能力 教师写出的教学案例,可能是某项教学研究中的细化了的材料。从教学案例的线索引申开去,思考教学案例反映的教学现象,就有可能产生一些深刻的认识,独到的见解,再来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使之带上条理性和科学性,就有可能发现某些教学规律,特别是解决某些教学问题的规律,从而产生某些创新。创新多了,就会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案例的结构要素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

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 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评析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教学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五、撰写教学案例的方法及关键点(1)选择一个有冲突的教学事件 一节课下来,觉得要写的事件很多,那么哪一个事件才该选择?哪一个对于自我发现更有潜力?案例的性质怎样,是关于教学策略、学生行为还是教学政策方面?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理解,还是为了职业发展?尽管没有一个选择是非遵循不可的规则,但下面一些建议对写好一个案例却仍是有益的:事件对你有情感力量吗(心灵是否受到震撼)?事件呈现的是一个你不能确定怎样解决的进退两难的境地,还是你成功地解决了一个他人可能进退两难的问题?事件需要你做出困难的选择吗?事件使得你必须以一种感觉不熟悉的方式亦或是仍在思考的方式回答吗?事件暗示一个与道德或道义上相关的问题吗?如果有冲突的事件满足以上各条,那么你的选择在自我学习、内省和深层次理解方面就可能更加富有成效。

(2)对事件背景进行描述 在描述事件的背景时要考虑:这种情况以前出现过吗?第一次引起你注意是什么时候?这以后发生了什么?接连发生的事件是怎样开始的?事件发生的上下文(即情境)是什么?开始的场景中你的反应是什么?你的反应怎样使事情的发展变得更加顺利或怎样使之恶化?影响那个事件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是什么?物质环境因素是什么?教学因素是什么? 历史因素是什么?在写案例时,你要为即将发生的事件设置场景,做好铺垫。要注意把重要事件放在它所发生的上下文中,必须考虑事件是在上下文中才得以理解的。

(3)确定事件中的“演员”

每个故事都是因为有了一群活生生的人物、有贡献的角色才得以充实。在案例写作时要考虑:谁是主要演员和次要演员?出场的演员是谁?幕后演员是谁?每个人都扮演了什么角色?相互之间关系怎样?与你的关系呢?坚持考虑每个角色个人的情感、动机、目的、期望,不要忘记把自己放于演员表之中;不要忘记通过情感、动机、目的、个人价值这面多棱镜来审视你的角色;也要审视你可能要做的假定:假设源于何处?它怎样影响你的行动?

(4)检查你行动的结果

教师所做的每个行动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你的回应引起的一些反应是什么?对学生的影响是什么?对班级气氛的影响是什么?对其他演员的影响是什么?你所采取或未采取的行为对自己的结果是什么?你的行为以何种方式提高或降低你对自己的重视?

(5)假设你再次遇到该事件

你怎样以不同观点看待事件?看待演员?如果再做一次,你的行为不同之处是什么?现在允许你重新考虑,你要选择一个不同的回答吗?

2.写好案例的关键写好个教学案例,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1)选择复杂的情境

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选择、决定。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因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的思路和例证。

所谓复杂,也是相对的。你认为复杂,他认为不复杂;以前觉得复杂,现在觉得不复杂。因此教学情境的选择,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选择什么样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针对性。一是要符合当前教改实践的需要,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问题;二是考虑案例交流的范围,是公开发表,还是校内交流,或者仅供个人参考。总之,撰写案例不能只顾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要注意为什么讲、向谁讲这个故事。

(2)揭示人物的心理

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

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这一方。自己怎么想的,怎么教的,效果如何如何,可以娓娓道来,自我感觉良好;但学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教学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往往被忽略不计了。人们常说“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备学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

(3)具有独到的思考

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磨炼去领悟和掌握。

编辑本段

六、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1)一个好的案例必须包含一个典型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没有问题或问题情境不能算案例,问题或问题情境缺乏典型性也不能算案例。

(2)一个好的案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 要突出一个主题,如果是多个主题的话,叙述就会显得杂乱无章,难以把握住事件发生的主线。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过分地渲染自己的个人情绪或情感,以免使案例的重心发生偏移。

(3)一个好的案例描述的是现实生活场景——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应该以关注今天所面临的疑难问题为着眼点,至少应该是近5年发生的事情,展示的整个事实材料应该与整个时代及教学背景相照应,这样的案例读者更愿意接触。一个好的案例可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对案例所涉及的人产生移情作用。

(4)一个好的案例应该讲述一个故事—— 案例必须要有完整而生动的情节。要能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等按照一定的结构展示出来,同时,对事件的叙述和评点也是其中必要的组成部分,最好包含有一些戏剧性的冲突。对于课堂教学案例来说,应该有学生围绕某一个讨论的中心问题表达他们不同见解的波澜起伏的过程性教学冲突。(5)一个好的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翔实——案例不应该是对事物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该是对事物所具有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案例提供的各种信息应该是准确的、纪实性的,包括与案例相关的背景材料特别是第一手资料,也应作具体的陈述,因为背景材料中往往交待了问题发生的场景,隐含着问题形成的某些重要的原因。但要注意的是,背景材料的叙述不应该影响到对主要问题实质的把握。

(6)一个好的案例应该包括从案例所反映的对象那里引述的材料——案例写作必须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因此可引述一些口头的或书面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材料,如对话、笔记、信函等,以增强案例的真实感和可读性。重要的事实性材料应注明资料来源。

(7)一个好的案例必须理清问题的性质——案例所说的问题是何种性质?是教学策略问题,还是学生行为问题,或是师生关系问题?如此等等。这是案例分析的关键,不要让纷至沓来的信息干扰了自己对问题性质的基本判断。

(8)一个好的案例需要针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案例不能只是提出问题,它必须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并包含着解决问题的详细过程,这应该是案例写作的重点。如果一个问题可以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话,那么最为适宜的方案,就应该是与特定的背景材料相关最密切的那一个。如果有包治百病、普遍适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案例这种形式就不必要存在了。

(9)一个好的案例需要有对已经做出的解决问题的决策的评价——评价是为了给新的决策提供参考点。可在案例的开头或结尾写下案例作者对自己解决问题策略的评论,以点明案例的基本论点及其价值。

(10)一个好的案例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及其内心世界——案例要揭示出案例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等。换句话说,要围绕一定的问题,展示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自身发展的心路历程。

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教师来写作。要写好案例,首先要有实践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其次要有一定的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胜过许多泛泛而谈。说到底,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作为一个能够提供借鉴的教学案例,既可以是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事例,也可以是教学实践活动中遭遇过的失败,前者可以提供经验,后者可以提供教训,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编辑本段

七、教学案例的分类教学案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也有不同的分类。

按照使用对象来说,教学案例可以分为面对本科生的、面对研究生的(特别是MBA、MPA等等专业学位);按照教学案例的形式可以分为文字案例和视频案例;按照教学中使用的方式,一般可以分为评述型教学案例和讨论型教学案例。我们下面将对这两种类型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评述型教学案例

主要是对现实状况再现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总结或者评述性分析,让学生从中学到一些分析方法或者经验,这种案例比较适合对本科生或者专科生的案例教学使用,因为本科生的理论和实际经验不足,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正好可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讨论型教学案例

篇3: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研究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

财务报表分析确实给信息需求者提供了决策参考信息, 但是目前的财务报表分析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主要反映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 财务分析资料的局限性

我们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依据的主要资料是各个时期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作为财务分析的依据, 其自身存在的局限是制约财务报表分析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一是信息披露不完整;二是过于强调信息的可靠性;三是财务报表通常只能说明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四是财务报表编制所依据的会计原则;五是通货膨胀会歪曲企业财务报表;六是财务报表本身的真实性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 财务报表分析人的局限性

由于财务报表分析人的经验和素质不同, 对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从而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目标的实现。

(三)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现行财务报表分析通常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结构分析法以及综合分析法。下面我们分别来看其存在的局限与不足。

1. 趋势分析法。

一般是用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资料进行分析, 显然这比分析单一年份的财务报表资料能了解更多的信息, 特别是企业发展的趋势。但由于用来分析的财务报表资料所属年份、会计期间不同, 并且数据没有经过任何处理, 所以一旦会计换算方法改变或者受到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数据之间会失去可比性, 会造成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2. 比率分析法。

它是财务报表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 通过各种比率的计算, 基本上能反映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营运能力, 其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但较常用的比率分析方法只能对报表数据进行反映, 其计算结果很容易误导分析者。比如, 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 只要用流动资产偿还一笔金额比重较大的短期债务, 其比率值就会成倍增加。比率分析法局限性的根本问题还不仅是计算结果的问题, 其关键是没有一个标准来判断比率是高还是低, 即使我们计算出各个指标的值, 也很难找到一个与之相比较的标准。因此, 比率分析法作用的最高限也仅仅是提供某些线索, 或是作为一个粗略的概要。

3. 结构分析法。

它是通过分析指标结构来反映该指标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分析方法。显然, 在财务分析中列示总体指标与各组成指标的绝对值, 远不如列示其构成比率那样简便、醒目。结构分析法得出的构成比率可以显示总体指标的内部架构, 表现各构成项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及其在总体指标中所占地位的重要程度, 便于人们分清主次因素, 突出分析的重点。因此, 结构分析法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分析方法。但其也有一定局限性。如, 对结构分析得出的比率值进行分析判断时, 很难确定一个标准, 这同比率分析法相似, 就是我们很难找到一个科学的标准, 来判断这个构成是否合理。大多情况下我们只能给出一个区间范围, 对于落入这个范围的值我们判断其是合理的。

4. 综合分析法。

进行综合财务分析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 特别是要得出十分正确的评价和判断, 更为困难。如沃尔财务状况比重评分法, 它是建立在选定的行业平均水平或标准水平基础之上, 而行业平均水平或标准水平测算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因此, 综合分析法在实践之中很难得以具体实施, 所以说, 综合分析法所得出结果只能是一种参考。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改进建议

(一) 对财务报表自身的改革

对现行财务报表的改进可以沿着两条路径进行:一条是充分披露方向;另一条是简化披露方向。沿着前一方向的改进, 一方面, 报表附注越来越丰富, 已进入“附注时代”;另一方面, 其他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品种也越来越多, 可能涉及的有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中期报告、简化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增值报告、人力资源报告、财务预测报告、分部信息报告、物价变动影响报告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等等。这都是为了弥补财务报表的局限所做的努力和尝试, 受到了信息使用者的欢迎。因此, 这种改进成为改革财务报表的主流, 可以预见这一改革方向不会改变, 只是对现有改革成果的完善与丰富 (应是有增有减) , 并对报告方式进行创新。然而, 一味地朝充分披露方向改进, 有可能滑入信息过量的泥潭, 反而导致信息有用性的降低。为了防止信息过量化, 财务报表改进的另一方向——简化披露应运而生。目前的成果主要是提供简化的年度报告。在不减少年度报告信息量的前提下, 另外提供一份简化的年度报告, 是否真的能降低披露成本和防止信息过量取决于使用者是否只需阅读简化的年度报告, 而且企业也只提供简化的年度报告。由此可见, 这一方向的改革仅是伴随充分披露进行的, 作为对信息过量倾向的矫正手段而已, 难以成为改革的主流。也许正因为如此, 简化的年度报告也融入了其他财务报告中, 与充分披露方向合流了。

(二) 财务报表分析人的改进

对于财务报表分析人的改进可以采用分析人员外部化, 即请系统外部人员进行财务报表的分析, 以减少主观性并提高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素质要求。

(三)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改进

1. 比率与趋势分析可以结合。

这两种方法是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 同时也各有局限性, 在运用时不能孤立地使用一种方法做出投资判断。一般的投资者往往只根据每股收益的净资产收益率等“单位化”后的指标, 或仅仅依靠比率分析来制定投资策略, 很容易走入误区。所以,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来确定目标投资公司, 都必须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否则就失去了现实指导意义。

2. 新方法的引进。

多元分析法的应用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多元分析法是基于同时对多个对象进行考察, 取得许多数据的分析方法。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和日益普及, 一些相应的分析软件得以普遍应用。这个方法的主要作用是, 对反映事物不同侧面的许多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例如, 在评价企业的优劣等级时, 产品数量、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技术力量、工人素质等等, 全部列出, 要考虑很多指标, 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产量、利润、产品等可能有上百个变量。因此, 找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来替代原来的许多变量是有实际意义的, 由这几个综合变量出发可以得到一个总的指标, 按这个总指标来排序、分类, 问题就得以简化。一般情况下整理出以下8个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股东权益比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篇4:《自杀论》研究方法分析

关键词:《自杀论》;社会学;研究

孔德(Auguste Comet)在十九世纪30年代首次要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并主张建立社会学这门科学,为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实证主义开了先河,此后很多人加入到将这种方法发扬光大的行列中来。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他响应并弘扬这种主张,通过《自杀论》践行了这一研究方法。他认为,“ 社会学家不应该热衷于对社会现象进行形而上学的思考,而应该把各种具有明确界限的现象作为研究的对象。”

一、文献分析法的概念

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一书中用到的重要研究方法或者资料收集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社会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文献分析法。所谓的文献是指已发表过、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导过的那些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包括期刊、图书、科学报告、学位论文、档案等常见的纸面印刷品,也包括有实物形态在内的各种材料。文献分析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法属于非接触性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员依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然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它的优点主要是研究成本低,在现代社会数字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一台网络终端就可以与世界上所有的收费的或者不收费的电子文献库相连,然后研究人员就可以对想要的数据进行检索、下载、阅读、整理、分析,现在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分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对海量的文献进行检索和阅读,将来大数据处理技术一旦成熟和便捷,文献分析方法被使用的概率将会更高。

二、《自杀论》研究方法的应用

回到《自杀论》一书,作者的整体研究思路是:界定概念(提出作者对于自杀的概念,提出研究自杀的关键标准自杀率),然后收集资料(对大量的自杀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对比研究),第三步是提出自己对于自杀这一社会现象的假设(对自杀是由心理因素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假设进行证伪,再提出自杀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的假设),最后,进一步分析资料来证实自己的假设。下面对《自杀论》一书中的文献分析法进行解读:

第一,文献的来源。根据作者在书中的透露,作者的资料收集方式即今天我们所说的的文献法是在司法局和统计局查阅到的,数据总量为26000 名自杀者的档案材料;这些研究对象分布在不同的12个欧洲国家:法国、巴伐利亚、意大利、挪威、比利时、英国、奥地利、普鲁士、瑞士、丹麦、俄罗斯、萨克森;研究的自杀现象时间段为1835至 1890 年之间的45年;其他文献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地区( 包括国家中的地区、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家庭人数、婚姻状况、信仰、宗教、疾病史、自杀的动机( 医生的鉴定,如家庭纠纷、肉体或其它痛苦、内疚或酗酒等)、自杀时间( 包括年、季度、月、星期、日、时)、自杀方式( 如吃药、跳楼、割手腕等)。

第二,文献的分类比对。单纯的一堆数据是没有价值的,只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比较来说明数据背后所隐藏的社会现象的本质才能凸显出数据的价值。迪尔凯姆就对数据进行了归类与对比,来论证自己的论点。迪尔凯姆是根据社会是否出现大的变化来划定三个时期的:发现1841-1846、1849-1855、1855-1860各个国家的自杀率在这三个时期均出现上升的趋势,而总人口的死亡率在不同时期基本不变;二者三个时期的自杀率又具有稳定的性质。

第三,用文献分析的结果的使用。比如当时的心理学上认为,自杀率与神经衰弱之间有因果关系,妇女的自杀率必然高于男人的自杀率,至少应该一样高。但是,根据自杀的统计资料来分析,在每个国家中,男性的自杀率是女性的4倍左右。第二,犹太教徒中的精神错乱病人要比其他教徒中多得多。如果说自杀率与精神错乱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的话,那么犹太教徒的自杀率就必然高于其他教徒的自杀率。然而,恰恰相反的是,犹太教徒中的自杀倾向却是很微弱的。如果按照宗教分类,自杀现象在犹太教徒中最少发生。

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一书中将文献分析法使用的淋漓尽致,对后世社会学研究中文献分析的使用意义重大。他通过严格的数据定量分析来说明自杀现象的本质,把实证主义的要义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冰冷的数据在面对复杂而又善变的人性的时候有时候也不会那么有效。

参考文献:

[1][法] 埃米尔·迪尔凯姆著《 自杀论》[M],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2]李绥州,《文献分析在中国党政干部制度研究中的应用》[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6月,第3期.

[3]陈成文、陈立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转向:从实证传统到另类范式》,2007年12月,第12期.

篇5:案例分析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审计业务承接和审计规划案例

会计报表的审计可分为接受审计委托阶段、规划审计工作阶段、执行审计工作阶段和报告审计结果四个阶段。本章两个案例,涉及前两个阶段的内容。

案例一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承接前期调查审计案例

一、本案例的特点和学习重点

1.本案例的特点

(1)本案例反映的是审计计划以前的内容,计划是接受委托后的工作。

(2)会计师事务所对准备续约的客户和新客户都要进行前期调查,本案例反映新客户。

(3)反映出前期调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和过程。

2.本案例学习重点

学习本案例,同学应重点掌握在前期调查中向前任会计师查阅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和过程,以及确定是否接受审计委托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

二、本案例的关键内容

(一)审计概况 1.审计人

诚信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派出了以王越为项目组长及以李辰、季小明、余锋为组员的项目组。

2.被审计人

美林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在深交所上市,其主营业务为城建环保工程,2001年度主要承办了污水处理工程。

该公司以前年度的年报由信利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因负责该项目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已离开该事务所出国进修,公司董事会决定自2001年开始改由信誉较好的诚信事务所来进行审计。3.公司背景

本案例中将要进行前期调查的对象是美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林公司),该公司是1998年6月12日在深交所上市的一家上市公司,上市以来业务扩张较为迅速,其主营业务为城建环保工程,2001年度主要承办了污水处理工程。4.审计内容

诚信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美林股份有限公司审计业务前的调查内容和过程。5.审计方法及过程

(1)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及投资状况;(2)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底稿;(3)了解内部控制和会计核算体系;

(4)了解股份公司的重要会计政策(5)搜集会计报表主要事项资料;(6)巡视工作现场;(7)关注重大事项等。6.存在的问题

(1)股份公司收入与成本不实(2)募集资金用途。

(3)有关养鸡场及土地问题。(4)补贴收入的可能性。(5)与G公司的往来。7.本案例的审计结论

通过对审计风险的量化分析,认为尽管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较低,但以诚信事务所的实力仍具有较强的胜任能力,且初步商定的审计收费较为合理,现决定接受美林公司的委托,并签订审计业务委托书。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

1.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系 案例背景中提到《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独立审计准则体系。

(1)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构成(2)我国独立审计准则概况

(3)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

2.关于诚信问题

(1)问题的提出

①本案例中提到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诚信正直及其经验能力要关注,提到了被审计单位的诚信问题。

②2001年,我国“银广夏”事件及美国的“安然”事件后,我国及整个世界注会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诚信问题被提了出来。

(2)问题的讨论

今年1月8日,上海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向行业内发出“重建诚信”的倡议;随后,广东、四川、安徽等地的诸多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也向业内发出“诚信”倡议;6月28日,全国百家会计师事务所在京共同发出《诚信宣言》。

与此同时,《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于2002年7月1日正式施行,中注协还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注协高度重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做好职业道德规范的宣传、培训和监督工作。

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对北京国家会计会计学院的题词也涉及到诚信问题: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财政部有关官员也多次提要注会要讲诚信的问题。

许多国内外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搞市场经济,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人才,而是信用、信誉以及培植保证信誉的机制。

(3)我们的几点意见

①诚信是注册会计师业生存之本,追求诚信成为其自觉行动。

②作为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也应该有一个诚信问题。

③注册会计师要关注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诚信情况,以决定是否接受审计委托。

案例二 晨风国有企业审计计划阶段执行分析性复核案例

审计计划通常分为总体审计计划和审计程序计划两部分。总体审计计划是审计任务的集中表达,是从接受委托开始,到执行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主要摘述客户的经营性质、特点以及整体的审计策略。本章案例所要说明的主要是总体审计计划的编制。

一、本案例的特点和学习重点

1.本案例的特点

(1)本案例反映接受委托后审计计划的制定工作。

(2)本案例涉及到《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3号-审计计划》和《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两个执业标准。

2.本案例的学习重点

学习本案例,同学应重点掌握分析性复核具体运用过程。

二、本案例的关键内容

(一)审计概况

1.审计人

诚信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派出了以王越为项目组长及以张莉、黄菊为组员的项目组。2.被审计人 晨风国有企业。3.审计内容

本案例是在对晨风国有企业编制总体审计计划阶段,已对该企业的情况进行了预备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性复核程序在审计计划的编制中的运用过程。4.审计方法及过程

(1)审阅会计报表,进行初步直观的总体分析;

(2)根据所确定指标和要求,进行有关数据的计算;

(3)根据审阅及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确定重要性账户,完成分析性测试备忘录;(4)考虑分析性结果对审计总体工作计划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审计总体工作计划。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

分析性复核的运用

怎样评估审计风险、是否接受审计业务是难点 第二章 销货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

本教材是按照业务循环安排审计内容的:包括销货与收款循环、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与费用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和损益形成与分配循环等。本章涉及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本章安排了2个案例。

案例一 大为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审计案例

由于销售收入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成果的真实与否,并且众多的会计舞弊行为经常发生在销售收入的虚构上,所以,销售收入的认定是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本案例的特点和学习重点

1.本案例的特点

(1)本案例反映了销售收入审计是销售和收款循环审计的主要内容。

(2)在会计处理中,被审计单位容易出现虚增或虚减销售收入,本案例反映了被审计单位虚增的问题。

2.本案例学习的重点

学习本案例,同学应重点掌握收入确认和关联方交易的审查过程,以及销售截止期的测试过程和方法。

二、本案例的关键内容

(一)审计概况 1.审计人

华康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派出了以郑洁为项目组长及以李芳、张同、刘欣为组员的审计组。

2.被审计人

大为股份有限公司。3.公司背景

大为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5月由G投资公司、F电器集团和K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主营业务为电视机的生产与销售,大型制冷设备生产加工、销售,高科技产品的研制、生产、经销及相关技术服务。4.审计时间和内容 审计组于2002年2月15至3月6日对该公司2001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本案例涉及销售收入相关内容的审计。

4.审计方法与过程

(1)了解、描述、测试和评价被审计单位销售与收款环节内部控制制度。

(2)对销售收入进行分析性复核,发现销售收入可能存在虚记。

(3)进行凭证抽查,发现收入虚记的确切证据。

(4)审查收入确认和关联方交易,发现有价格高估行为。

(5)进行销售截止期测试,发现销售收入入账期间不恰当。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

1.关于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第二章至第七章中的案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案例内容和过程的介绍按照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两个方面展开的。(1)

控制测试

审计人员可以运用调查表法、文字描述法和流程图法等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设计情况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其是否被执行和有效,这一确定过程为符合性测试;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进行符合性测试后,对其再进行评价,确定控制风险水平,并进而要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本案例及其他各个业务循环中的案例,在案例内容与过程中都首先介绍了有关控制测试的内容与过程。

就本案例来讲,审计人员刘欣首先通过调查表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调查了解(调查表见表2-1),初步认为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可信性,运用抽查凭证法、实地考察法等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了控制测试,在此基础上,对其作了评价。

(该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得到了执行,但在内部控制制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内部控制调查表和控制测试中可以发现,该公司销售发票的开具与发运单、装货单的核对机制较弱,致使出现了销售发票与相关凭据不符的情形,为销售发票的虚开提供了可能;对应收款项未能定期与客户核对,应收款项的管理较为混乱。)

可见,控制测试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所建立的内部控制。我国《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独立审计具体准则规定: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2)

实质性测试 ①实质性测试的涵义

实质性测试是为会计报表每项认定的公允性提供证据,它所披露的是被审计单位记录交易和余额的过程中发生的错报和漏报情况。

②实质性测试要解决的问题

实质性测试要解决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a.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是指要执行的审计程序的种类及其有效性。包括分析性复核、交易的细节测试和余额的细节测试。

b.实质性测试的时间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进行测试是在会计期中,还是在会计期末或接近会计期末。

c.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是指执行实质性测试的种类的多少,所审计的项目的数量。

本案例及其他各个业务循环中的案例,在在介绍了有关控制测试后,研究了实质性测试的内容与过程。

就本案例来讲,刚才在审计方法与过程中提到了,审计人员刘欣:

a.对销售收入进行分析性复核,发现销售收入可能存在虚记。

b.进行凭证抽查,发现收入虚记的确切证据。c.审查收入确认和关联方交易,发现价格高估行为。

d.进行销售截止期测试,发现销售收入入账期间不恰当。

③实质性测试与控制测试的关系

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有着密切的联系,控制测试是实质性测试的基础,它的结果可以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实质性测试是在控制测试的基础上,审计人员所实施的进一步的审计工作。2.关于销售的截止测试

销售截止测试就是检查发票开具日期、记账日期和发货日期是否归属于同一适当的会计期间。本案例中对D公司和Q公司的销售,经与销售合同核对,具体供货日期为2002年1月份,但大为公司将这两笔业务均记入了2001年度,入账期间提前,应调入2002年。案例二 蓝格股份有限公司应收款项及坏账准备审计案例

本案例中的应收款项包括了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三项内容。

一、本案例的特点和学习重点

1.本案例的特点

(1)反映出函证是审计应收款项的重要方法之一。

(2)本案例中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三项内容。2.本案例学习重点 学习本案例,同学应重点掌握应收款项函证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坏账准备计提和转销的审核过程和内容。

二、本案例关键内容

(一)审计概况

1.审计人

华康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派出了以李明为项目组长及以张芳、张迪、谢雨为组员的项目组。

2.被审计人

蓝格股份有限公司。3.公司背景

蓝格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蓝格集团内剥离出的部分优质资产组建而成,并于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总股本为10600万股,其中法人股为600万股,国家股为7000万股,流通A股为3000万股。公司主营各类大重型机床、专用机械设备、食品机械等产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

4.审计时间和内容

审计组于2002年3月15至4月6日对该公司2001 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本案例涉及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内容审计。

5.审计方法与过程

(1)通过了解、调查、描述、测试与评价等方法进行控制测试;

(2)对应收款项进行分析性复核;

(3)对大额应收款项进行凭证抽查,并执行函证程序;

(4)执行函证程序。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于函证程序 1.函证的涵义 2002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7号――函证》。准则规定,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印证影响会计报表认定的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以被审计单位的名义向第三方发出询证函,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

对于银行存款、借款、应收账款,准则规定应当进行函证。尤其是应收账款,若不进行函证,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工作底稿中说明理由。

本案例反映出审计人员张迪对蓝格股份有限公司应收款项进行函证的过程。2.关于函证对象的确定

注册会计师可以运用抽样方式确定函证样本,样本应当足以代表总体,并包括:(1)余额较大的项目;(2)坏账龄较长的项目;

(3)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较小的项目;(4)重大关联方交易;(5)重大或异常的交易;

(6)可能存在争议以及产生重大错误或舞弊的交易。

3.关于函证方式的确定

函证方式包括积极方式和消极方式。

(1)积极方式

积极的函证方式,注册会计师应当要求被询证者在所有情况下必须回函.(2)消极方式

消极的函证方式,注册会计师只要求被询证者仅在不同意询证函列示信息的情况下才予以回函。

当同时存在以下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可考虑采用消极的函证方式:

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评估为低水平;

涉及大量较小的账户余额;

预计不存在大量的错误;

没有理由相信被询证者不认真对待函证。

(3)本案例的情况

本案例根据上述要求确定函证样本和方式如表2-9。4.对未回函的应收账款实施替代程序

采取积极函证方式的情况下,对未回函的被函证对象,应实施替代程序,一般是审阅有关会计资料。本案例中:

张迪对未回函的2家公司应收账款执行了替代程序:(1)详细审阅了应收账款明细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2)较大范围地抽查了有关的会计凭证;

(3)对销售合同、销售定单、销售发票记账联及存根联、出库单、货运凭证和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认真核对;

(4)林银公司已进入破产清偿程序,对该公司的应收账款20万元,审计人员提醒蓝格公司及时进行了债权登记。

5.对函证实施过程进行控制

(1)准则规定

①被询证者的名称、地址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记录核对;

②将询证函中列示的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核对;

③询证函经被审计单位盖章后,由注册会计师直接发出;

④在询证函中指明直接向接受审计业务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回函;

⑤将发出询证函的情况记录于工作底稿;

⑥将收到的回函形成工作底稿,并汇总统计函证结果。

(2)本案例的情况

审计人员张迪根据要求,应形成“应收款项函证情况汇总表”,见表2-11,来支持对应收款项明细情况的确认。

销售收入如何确认值得审计人员重点关注 第三章 主要应掌握的问题

第三章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

本章针对购货与付款循环中应付账款和固定资产两个主要业务内容,安排2个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 永锋股份有限公司应付账款审计案例

在购货与付款业务循环审计中,应付账款是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本案例的特点和学习重点

1.本案例的特点

(1)本案例研究的是应付账款,对于与购货有关的应付票据等负债项目没有涉及。

(2)对应付账款函证要函证,但没有应收账款函证重要,因为与应收账款相比,委托人有卖方发票、对账单等外来证据,可以用来核实应付账款,而对应收账款,则没有类似的凭证予以证明。

2.本案例的学习重点

学习本案例,同学应重点掌握应付账款明细表的复核与核对过程与内容,以及应付账款明细账的审阅方法等。

二、本案例的关键内容

(一)审计概述

1.审计人

华方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派出了以郑明为项目组长及以李和芳、张迪、刘华雨为组员的项目组。

2.被审计人

永锋股份有限公司。3.公司背景

永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金属材料、功能材料生产加工、销售,高科技产业投资,高科技产品的研制、生产、经销及相关技术服务。2000年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按新会计制度)是净利润 54142000元,每股收益 0.2073元,净资产报酬率 8.37%,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0.2894元,总资产 906653000元,股东权益(不含少数股东权益)646538000元,资产负债率28.08%,每股净资产2.48元。该公司在董事会下设有审计委员会,在总经理下设有审计部,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在业务上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得到了该公司内部审计的协助。4.审计时间和内容

审计组于2001年2月15至3月6日对该公司2000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本案例涉及应付账款有关内容的审计。5.审计方法与过程

(1)通过了解、调查、描述、测试和评价对该公司进行了控制测试。

(2)通过获取应付账款明细表、审查应付账款明细账、函证应付账款、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审查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等方法进行了实质性测试。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于应付账款明细表(1)明细表及作用

在实质性测试工作中,一项基本工作就是获取或编制明细表。

本案例中,是应付账款明细表,其他案例中还有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明细表、应收账款明细表、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等。

明细表比总账反映的内容要详细,比明细账反映的内容要概括。

通过明细表,审计人员可以较概括、又较具体的了解某一方面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的情况,便于下一步审计工作的开展。

本案例中,审计人员从客户处取得了应付账款明细表,表3-2是其最后一页的内容。(2)明细表的取得

明细表可以从被审计单位获取,也可以审计人员自己编制,一般是获取。(3)明细表的复核与核对

对从被审计单位获取明细表,审计人员需要进行复核,即进行有关数据的验算,并将其与明细账和总账进行核对。

(4)本案例的情况

本案例中:

审计人员刘华雨对表3-2中所列的应付账款各明细账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及其合计数进行了复核,准确无误;将其与应付账款明细账进行了核对,证明相符;将各明细账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各合计数与应付账款总账进行核对,发现总账中本期借方发生额比明细账合计小、总账期末贷方余额比明细账合计大。审计人员经过审阅应付账款总账记录,发现2000年7月22日232#记账凭证反映的会计分录是:

借:应付账款

234000

贷:银行存款

234000

记账人员在登记总账时将应记入“应付账款”总账中内容错误地串记到“应收账款”总账中,而明细账没有串记,造成“应付账款”总账借方少记,同时“应收账款”总账借方多记。故出现上述应付账款明细表与应付账款总账不相符的情况。由于被审计单位缺乏总账与明细账定期核对制度,所以,在未能发现及调整问题的情况下编制了会计报表。

案例二 绿岛实业公司固定资产审计案例

在固定资产的审计过程中,由于固定资产往往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比例,其安全性及完整性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极大,其余额的真实与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影响很大,并且其相关的费用也是决定净利润的重要因素,因此,固定资产的审计在会计报表审计中也是举足轻重的。

一、本案例的特点和学习重点

1.本案例的特点

(1)购货主要是固定资产,所以,本案例只反映固定资产的内容。

(2)固定资产的观察与存货的监盘是相似的方法。2.本案例的学习重点 学习本案例,同学应重点掌握固定资产所有权验证、固定资产实地观察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审查的内容和过程。

二、本案例的关键内容

(一)审计概况

1.审计人 诚信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派出了以李辰、季小明注册会计师为成员的审计组。2.被审计人

北京绿岛实业公司。该公司是一个以超市为主的企业。3.审计时间和内容

审计组于2002年2月对北京绿岛公司2001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本案例涉及固定资产有关内容的审计。4.审计方法和过程

(1)通过了解、调查、描述、测试与评价等方法对该公司进行了控制测试。

(2)通过核对明细表、明细账、总账,审查固定资产增减与折旧情况,验证固定资产所有权,观察固定资产等进行了实质性测试。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 1.关于固定资产所有权的验证

(1)重要性

对于固定资产应验证其所有权,因为它是企业的重要资产,金额一般较大,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验证方法

审计人员季小明通过审阅产权证书、财产保险单、财产税单、抵押贷款的还款收据等合法书面文件,以确定所审查的固定资产是否确实为企业所拥有的合法财产。对于新增的固定资产,季小明索取了客户财产的产权证书副本。季小明审查了有关合同、发票,付款凭证,并与财产税单进行核对。

2.关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

(1)范围规定

本案例中的被审计单位为非股份有限公司,暂未要求必须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故未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所以未涉及其审计的有关问题。

如被审计对象是执行新会计制度的单位,则在审计还应注意企业是否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正确地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审计的方法

核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报表数、总账数与明细账合计数是否相符。如不符,应查明原因,作审计记录并进行审计调整。

检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否按单项资产计提。

检查对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对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对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品的固定资产等,是否依照规定按其账面价值全额计提减值准备。④对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是否依照规定不再计提折旧。⑤检查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时,是否依照规定在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

⑥检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报表附注和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中的披露是否恰当。固定资产审计案例有一定的难度,请认真分析 第四章 主要应掌握的问题

第四章 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案例

生产与费用循环是产品制造企业特有的环节。本循环安排了2个案例,重点研究存货审计和生产成本审计。

案例一 康泰股份有限公司存货审计案例

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消耗或耗用而持有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商品等。由于存货在企业的流动资产项目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故存货项目的真实性、正确性直接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公允性。因此,加强存货审计对于促进企业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存货管理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本案例的特点和学习重点 1.本案例的特点

(1)本案例不涉及存货购进审计的内容,仅从成本和费用的角度进行研究。

(2)监盘存货是一个重要方法,在实际中也是比较费时的一项工作。2.本案例的学习重点

学习本案例,同学应重点掌握存货监盘的程序与方法、存货所有权的验证过程。

二、本案例的关键内容

(一)审计概况

1.审计人

信诚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派出了以郑明为项目组长及以李和芳、张迪、刘华雨为组员的项目组。

2.被审计人

康泰股份有限公司。3.公司背景

康泰股份有限公司属于轻工业类制浆制造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纸、纸板、纸箱制品。公司是某省重点扶持的骨干企业之一,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经过不断的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产品质量和技术装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导产品可替代进口,公司目前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连续多年居某省造纸业首位,全国同行业前列。公司坚持以废纸为主要原料,辅以商品木浆,减少污染,实现经济与环保双赢发展。该公司在董事会下设有审计委员会,在总经理下设有审计部,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在业务上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得到了该公司内部审计的协助。4.审计时间和内容

审计组于2002年2月15至3月6日对该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本案例主要反映存货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

5.审计方法和过程

(1)通过了解、调查、描述、测试与评价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控制测试。

(2)通过编制存货明细表并将其与明细账、总账、报表余额进行核对,监盘存货,验证存货所有权,检查存货品质状况,审查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计价等,进行了实质性测试。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关于存货监盘)1.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6号――存货监盘

2002年7月1日开始实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6号――存货监盘》。(1)存货监盘的涵义

是指注册会计师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2)存货监盘的会计责任

定期盘点存货,合理确定存货的数量和状况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3)存货监盘的审计责任 实施存货监盘,获取有关期末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2.存货监盘的“监”的体现

(1)

参与盘点前的规划。

如盘点小组的构成与分工、盘点表的格式、盘点时间安排等。(2)

监视或巡视。(3)

计量器具的测定。(4)抽点。

不低于10%,作出记录,如果发现差异,除督促更正外,还要扩大抽点范围。3.监盘计划

(1)存货监盘计划包括的内容

一是存货监盘的目标、范围及时间安排;

二是存货监盘的要点及关注事项;

三是参加存货监盘人员的分工;

四是抽查的范围。

(2)编制存货监盘计划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是了解存货的内容、性质、各存货项目的重要程度及存放场所;

二是查阅以前年度的存货监盘工作底稿;

三是考虑实地察看存货的存放场所,特别是金额较大或性质特殊的存货;

四是考虑是否需要利用专家的工作或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五是复核或与管理当局讨论其存货盘点计划。

(3)复核或与管理当局讨论其存货盘点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因素

一是盘点的时间安排;

二是存货盘点范围和场所的确定;

三是盘点人员的分工及胜任能力;

四是存货的计量工具和计量方法;

五是盘点表单的设计、使用与控制;

六是盘点结果的汇总及盘盈盘亏的分析、调查与处理

(4)监盘的时间

老客户:应于报表日或接近报表日监盘,若在接近报表日监盘,应注意对监盘日至期末间的永续记录进行测试。

新客户,期末未能监盘的老客户:应于会计期末以后监盘。必须编制盘点日到期末的存货余额调节表。要用到调节法。

例:注册会计师2000年2月15日对某新客户的存货进行监盘。以验证其上年末存货的实在性。

该企业199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存货”2000万元,根据存货明细表知道,甲材料2000公斤,单价100,金额20万元。

注册会计师监盘甲存货的结果:2200公斤,单价100元,金额22万元。对甲材料明细账2000.1.1~2000.2.15的收发记录进行测试后,确认:共收400公斤,4万元,共发200公斤,2万元。

调节:22万-4万+2万=20万元。资产负债表日的甲存货是真实的。

(5)监盘的替代程序

如果由于被审计单位存货的性质或位置等原因导致无法实施存货监盘,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能否实施替代审计程序,获取有关期末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实施的替代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a.检查进货交易凭证或生产记录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b.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货交易凭证;

c.向顾客或供应商函证。

案例二 永晟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成本审计案例

生产成本的审计主要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及其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的审计与评价。对于监督企业严格遵守会计制度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合理地处理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本案例特点和学习重点 1.本案例的特点

(1)本案例涉及生产与费用循环中生产成本的有关内容,生产成本是审计的重要内容。(2)生产成本核算中,料、工、费的归集和分配过程,涉及大量的相互有勾稽关系的单证和账表,对于这些证据的收集和复核是实质性测试环节的重要程序之一。

2.本案例的学习重点

学习本案例,同学应重点掌握生产成本的分析性复核程序,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审查过程。

二、本案例的关键内容

(一)审计概况

1.审计人

华硕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派出了以郑雨为项目组长及以李芳、张一迪、刘华为组员的项目组。

2.被审计人

永晟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所处行业为摩托车业,主营业务为摩托车、助力车及其零部件的自制与开发。

3.审计时间和内容

项目组于2001年2月15至3月5日对该公司2000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本案例主要反映生产成本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

4.审计方法和过程

(1)通过了解、调查、描述、测试与评价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控制测试。

(2)编制了生产成本汇总明细表并将其与总账数、明细账合计数进行核对,对生产成本进行了分析性复核,检查了车间在产品盘存资料并将其与成本核算资料进行核对,检查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间的分配。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关于生产成本的分析性复核)

第一章介绍了分析性复核程序,这里是在生产成本审计中的运用。1.发现问题的疑点

审计人员刘华对比了2000年各月同一产品的单位成本,发现Q型摩托本年度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度有较大幅度增长,在本年度内,12月份产品单位成本尤其比其他月份和以前年度金额大。

审计人员了解到的情况排除了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进一步抽查成本计算单后发现,Q型摩托12月份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的单位用量异常增高,需要进一步抽查凭证和进行材料盘点,以进一步确认是什么原因导致年末材料的用量较大。2.查证问题 疑点及其查证

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12月份的有关成本归集与分配的凭证,发现了两笔凭证需要进行调整。一笔是在建工程领用的材料价值1 232 000元,记入了Q型摩托车的12月份成本计算单中; 另一笔在建工程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用金额为592 800元,也记入了Q型摩托车的成本中。进一步审计,审计人员了解到被审计单位在12月份新上马一项在建工程,有关该项工程的开支全部挤入Q型摩托产品成本开支中,经与有关人员询问,确认无误。成本费用审计具有一定的难度,希望大家认真研究近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讲授课程关键点、介绍案例分析方法 重要的是让大家学会分析方法 第五章 主要应掌握的问题

第五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案例

本章三个审计案例包括:华兴公司负债融资审计案例、东安公司权益融资审计案例和瑞丰公司投资审计案例,涉及到筹资与投资两个方面。案例一 华兴公司负债融资审计案例

本案例将重点研究负债融资核算中主要会计舞弊形式、审核方法及其审计调整,负债融资审计工作所形成的主要审计工作底稿等。

一、本案例特点与学习重点

1.本案例特点

负债筹资是企业传统筹集资金的方式,本案例中所分析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错误与舞弊的形式是负债筹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但并不是全部,还可能存在其他一些错弊,如:(1)混淆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的界限;

(2)未经批准擅自扩大或变相扩大债券发行规模;

(3)向证券管理机构和人民银行呈报虚假材料,募集债券时向社会公众和投资法人公布虚假的债券发行简章。2.本案例的学习重点

学习本案例,同学应重点掌握银行借款合同和银行借款利息的审计内容和过程。

二、本案例的关键内容

(一)审计概况 1.审计人

立新会计师事务所。该事务所派出了以王英为组长及以王军、张明、刘佳为组员的项目组。2.被审计人

华兴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营业务是节能电光源、照明电器、仪器设备的开发、制造和销售;照明电器技术以及生产所需原材料和设备的销售及进出口国际贸易等。3.审计时间和内容

项目组于2002年2月10至3月5日对该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本案例主要反映负债融资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4.审计方法与过程

(1)通过了解、调查、描述、测试与评价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控制测试。

(2)编制借款明细表并与有关会计资料核对,审阅借款的明细账,函证开户银行,核实借款的实有额,审查借款的使用情况、财务费用的列支情况、溢价发行企业债券的会计处理等情况。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

1.长期借款利息的审计(1)会计制度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利息,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

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所发生的,应于发生当期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2)实际中的问题及本案例的情况

在实际中容易出现:

将应记入所购建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利息错误地记入财务费用,以降低在建工程成本,增大财务费用,减少当期利润;

将应记入财务费用的利息错误地记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以增大在建工程成本,减少财务费用,增加当期利润。

两种情况都是会计舞弊。

本案例中,属于第一种问题。

2.债券发行价格总额与债券面值总额差额的摊销的审查(1)会计制度的规定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溢价或折价发行债券,其债券发行价格总额与债券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在债券存续期间分期摊销。摊销方法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也可以采用直线法。

若不摊销,则会影响当期损益和应付债券的准确性。

(2)本案例的情况 本案例,反映了审查被审计单位发行债券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债券票面金额的差额,没有在债券存续期间分期摊销。

审计人员王军在对应付债券业务进行审查时,了解到该公司于2001年1月1日以120万元的价格发行面值为100万元的五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12%。经审查,该公司2001年12月30日的第97号凭证的会计分录是: 借:财务费用

120000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120000 其摘要为计提应付债券的利息费用。经与原始凭证核对,是2001年1月1日以120万元的价格发行的票面利率为12%的面值为100万元的五年期债券。根据规定,溢价摊销应冲减财务费用。该笔业务的正确的会计分录为: 借:财务费用

80000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40000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120000 案例二 东安公司权益融资审计案例

本案例将重点研究权益融资的控制测试程序,权益融资核算中主要会计舞弊形式、审核方法及其审计调整,权益融资审计工作所形成的主要审计工作底稿等。

一、本案例特点和学习重点

1.本案例特点

权益融资与负债融资在融资途径和过程上有其不同点,表现在会计错误和舞弊的形式及其审查方法方面,也有其不同点:

权益融资中容易发生未遵守资本保全原则、无形资产投资超过企业注册资金规定的比例、多列或少列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等会计错弊形式。审计人员应通过审阅合约,核对有关所有者权益方面的账户和凭证来验证问题。2.本案例学习重点 学习本案例,同学应重点掌握未遵守资本保全原则、多列或少列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等会计错弊形式及其测试过程和方法。

二、本案例关键内容

(一)审计概况

1.审计人 北方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派出了以赵新为组长及以李欣、张红、刘丽为组员的项目组。

2.被审计人

东安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属纺织工业化学纤维行业,其主营业务范围是:聚酯切片及化纤、纺织原料及成品的生产及销售等。

3.审计时间和内容

项目组于2002年2月12至3月8日对该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本案例主要反映权益融资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

4.审计方法和过程

(1)通过了解、调查、描述、测试和评价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控制测试。

(2)审阅了“实收资本”账户,审查了无形资产投资占企业注册资金比例,审查了受捐赠财产的账务处理情况,审查了盈余公积形成问题。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 1.关于接受资产捐赠的审计

(1)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企业接受捐赠的现金资产和非现金资产,都应记入资本公积;

外商投资企业接受捐赠的现金,应按接受捐赠的现金与现行所得税率计算应交的所得税。(2)本案例的情况

本案例反映了东安公司将接受捐赠的现金错误地列入“营业外收入”账内,从而虚增了当期损益,减少了所有者权益。2.关于盈余公积形成的审计

盈余公积是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形成的。

本案例中,李欣审阅东安公司“盈余公积”总账下“一般盈余公积”明细账时,发现贷方一处记录摘要内容为“收到股利收入”金额为200 000元,调阅了该笔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显示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200 000 贷:盈余公积

200 000

所附原始凭证为银行通知单,显示对方付款理由为“年底分派股息”。再查阅该公司“对外投资”账户,确有对外长期股权投资。据此,李欣认为东安公司把本应作为投资收益的股利收入错入了盈余公积账。后查明,该公司为了少纳所得税,故意隐瞒收入。案例三 瑞丰公司投资审计案例

本案例将重点研究投资的控制测试程序,投资核算中主要会计舞弊形式、审核方法及其审计调整,投资审计工作所形成的主要审计工作底稿等。

一、本案例特点和学习重点

1.本案例的特点

投资与筹资是紧密相连的,投资需要以筹资为基础。在审计工作中,对投资的审计也需要在筹资审计的基础上进行。2.本案例的学习重点 学习本案例,同学应重点掌握投资成本核算合规性审计,以及权益法运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审查过程和方法。

二、本案例关键内容

(一)审计概况

1.审计人

新化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派出了以李华为组长及以张颖、赵超、刘敬军为组员的项目组。

2.被审计人 瑞丰股份有限公司。瑞丰公司主营水产品养殖、加工、销售及深度综合开发,生物工程研究、开发及食品、饮料的销售。

3.审计时间和内容

项目组于2002年2月10至3月4日对该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本案例主要反映投资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

4.审计方法和过程

(1)通过了解、调查、描述、测试与评价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控制测试。

(2)通过审查投资成本,发现不实问题;审查股利的会计处理情况,发现虚减投资收益问题;审查权益法,发现有不当运用问题,还盘点和询证了有价证券等。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问题——关于权益法使用中的问题及其审查

1.一般规定

对投资收益的核算有成本法和权益法。

(1)成本法,就是按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计价核算的方法。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不随着接受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而变动,其账面价值反映的是该项投资的投资成本,并且股权投资的价值一经入账,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一般不再进行调整。

(2)权益法是指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占接受投资单位资本总额的比例,随着接受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而变动。长期股权投资反映的价值,不是企业的投资成本,而是投资企业对接受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份额。

(3)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占接受投资单位有表决权的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或者投资虽然不足20%,但有重大影响,应采用权益法。

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重大影响时,应当中止采用权益法,或企业因增加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具有了重大影响时,应当改成本法为权益法。

2.本案例的情况

审计人员张颖在审查长期股权投资时,发现瑞丰公司于2001年1月2日以52万元购入乙企业实际发行在外股数的10%,并支付2000元相关费用。根据规定,该公司对于这项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2001年5月2日乙企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瑞丰公司可获现金股利4万元。2001年7月2日瑞丰公司又以180万元购入乙企业实际发行在外股数的25%,并支付9000元相关费用。由于该公司此次购买股票后,该公司所购股数占乙企业实际发行在外股数的35%,根据规定,瑞丰公司对于此项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审计人员审阅了瑞丰公司对乙企业增加投资后会计核算过程,发现其并未改成本法为权益法,这样就影响了损益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准确性。权益融资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充分掌握新审计准则 第六章 主要应掌握的问题

第六章 货币资金审计案例

根据货币资金审计业务具有综合性较强这一特点,因此本文字教材将货币资金的收入审计案例主要放到了销售与收款、投资与酬资案例中;将货币资金的支付审计主要放到了购货与付款和生产循环案例中,所以本章案例主要体现存量货币资金的审计。这一章,只安排了一个案例:

案例一 达美集团货币资金审计案例

在货币资金的审计案例中,将重点研究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程序,货币资金的确认方法,会计核算中可能存在舞弊形式、审核方法及其审计调整,货币资金审计工作所形成的主要审计工作底稿等。

一、审计概况 1.审计人 诚信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派以杨福为项目组长及以李力、张同、刘为为组员的项目组 2.被审计人

达美股份有限公司

需要说明:审计人与被审计人是有长期的签约关系。因为自1998年开始接受达美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对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3.审计内容

达美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审计中主要反映货币资金的审计及相关问题。4.公司背景

达美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较早的商业类公司,公司主营为零售业务,同时有一部分房地产开发业务,并与某网站合作,开展网上售货业务。公司对零售业务部分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毛利率的计算结转采用分类毛利率法,定期对库存商品进行盘点,有一套相对严密的内部管理制度。公司自上市后业绩一直较为平稳,股价波动不大。5.审计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审计人员在对该公司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采用“调查表法”、“检查凭证法”和“实地考察法”进行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发现该公司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漏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部稽核人员对收款台的现金盘点上坚持不够好,未能经常进行不定期盘点。

(2)通过查看支票登记本发现,领用的票据号码不连续,存在领用支票不登记的现象。

(3)对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支付基本能坚持审批制度,但在审批的职责权限划分上不够明确,从抽查的支付凭证来看,经常出现对相同业务的审批有时是财务经理的签字,有时是业务经理的签字,控制不够严格。

在发现了上述问题之后,审计人员确认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属于中信赖程度,因此,适当地扩大了对达美股份有限公司货币资金进行实质性测试范围。如采取盘存法对现金进行突击性盘点;采取抽查法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采取审阅法、调节法和函证法对银行存款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

经过审计人员对上述内容进行认真的检查、仔细的核对,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达美股份有限公司“服装柜组发生短款次数频繁”、“私设小金库”、“出租出借银行账号”、“因购货单位支付空头支票而未及时调账”、“短期贷款未入帐”、“达美劳动服务公司明显存在开阴阳发票”和“短期投资记账错误”等问题与达美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交换,并严肃地提出了限期改正的要求及其纠正错误的建议。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

1.为避免舞弊的情况发生,必须健全有效的货币资金内控制度。

货币资产是极易被贪污挪用的对象,在内控制度中要充分体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并有坚持良好的审核和核对制度。当然再好的内控制度也要人来执行,若有关人员蓄意舞弊,再好的控制制度也只流于形式,在本案例中就是一很好的例证,尽管该公司有相对完善的货币资金的内控制度,但在执行中未能得到很好的坚持,致使收款人员有机可乘,从中贪污现金。2.应当运用调节法对现金进行突击式盘点。对现金盘点是证实现金存在的重要审计程序,但盘点日与会计截止日一般不一致,在编制盘点表时必须注意调整,并关注盘点日到会计截止日之间的收支是否真实;在盘点时应确保存放在不同地点的现金同时盘点,不能相互流动。

3.对货币资金大额收支凭证的抽查应结合其他业务的处理进行分析。

在进行凭证抽查时,不能仅停留在账户对应关系、审批手续、金额相符等表面现象上,要深入分析业务内容和其合理性,对发现的疑点要紧追不放,这样才能将问题查清。4.对银行存款的审查应当注意未达账项,尤其对长期未达账项要进行分析。为了验证未达账项的真实性,应向银行取得会计截止期后一段时间的对账单,对长期的未达账项要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必要时应验证有关的支持性凭证,对在途时间较长的货币资金应持怀疑态度,验证其真实性。

5.利用银行存款的函证程序,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账外资金和贷款。

银行存款函证程序是证实银行存款存在的重要证据,除了对经常提供对账单的开户行进行函证外,企业经常多头开户,有些账户较少发生业务,尤其是一些专用存款账户,函证时不能漏掉。有些户头年末存款余额也许为零,但也应进行必要的函证。货币资金审计历来是审计人员关注的内容 第七章 主要应掌握的问题

第七章 损益形成与分配循环审计案例 在这一章里,主要向大家两个案例:宏光有限责任公司损益形成审计案例和申泽股份有限公司利润分配审计案例。因此,学习本章以后,希望同学们通过审计人员对利润分配的顺序、构成项目来源的真实性以及利润分配的标准和比例的审查,能够发现利润形成与分配核算中的主要舞弊形式,从而,正确地确认公司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的真实性、合法性,为投资者等部门和人员提供正确无误的财务信息。

案例一 宏光有限责任公司损益形成审计案例

本案例将重点研究损益形成环节的控制测试程序,损益形成核算中主要会计舞弊形式、审核方法及其审计调整,损益形成审计工作所形成的主要审计工作底稿等。

一、审计概况 1.审计人

金舟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派出以张洋为项目组长及以程华秋、鲁林、魏民为组员的项目组 2.被审计人

宏光有限责任公司。

需要说明:审计人与被审计人是第一次签约关系。3.审计内容

宏光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审计中主要反映损益形成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4.公司背景

宏光有限责任公司主营业务为家用电器原料、设备的加工、制造、销售及电器百货的零售买卖。2001年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按新会计制度)是净利润 1 959万元,净资产收益率 6.1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0318万元,总资产 31605万元,所有者权益 16021万元,资产负债率32.18%。5.审计方法

运用调查表法、流程图法、检查凭证法、实地考察法、审阅、核对、追踪、查询、函证法及分析性复核方法等审查方法,对宏光有限责任公司进行:(1)符合性测试

他们首先根据审计计划的安排,通过调查表、流程图等方法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调查了解,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描述,并运用检查凭证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损益形成的内部控制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他们认为关于损益形成的内部控制有的方面是健全有效的,而有的方面还存在着缺陷。概括讲,其结果是:

①损益形成环节内部控制比较健全的方面。宏光公司销售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制度、货币结算制度和利润核算制度等已经设置并发挥作用;责任分工明确,能够按规定的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审批手续。

②损益形成环节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宏光公司对投资收益,尚未设置严格的登记制度,难以分清各项投资收益的界限;年末库存证券的盘点清单没有与投资明细表中投资种类、本年增减数额、年末余额和投资收益进行核对;该公司损益类项目的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缺乏定期的核对制度;经测试发现营业外收支存在不及时入账的问题,影响了利润总额中营业外收支项目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根据控制测试的情况,审计人员决定对损益形成的各项目增加施行实质性测试的时间和范围、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

(2)实质性测试

①编制利润总额分析表进行初步分析与复核。审计人员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通过对宏光公司的2000和2001年度利润表中的本年实际利润总额与上年数加以审核比较以后,宏光公司本年实际利润总额4527万元,比上年利润总额4277万元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增加了250万元。张洋进一步分析了宏光公司利润构成的变动情况。发现该公司的利润总额中营业利润增幅较大。由利润总额分析表反映,营业利润的增长是在其他业务利润和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的。尽管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都超过了上一年,但是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幅度小于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是企业基本生产经营以外的活动,过多地从事这类活动,将妨碍企业有效地开展基本生产经营活动。这表明该公司在生产经营、利润的有效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着一定问题。

②审查利润总额各构成项目的明细账。

审计人员运用审阅、复核、追踪、查询及函证等审查方法,检查宏光公司年度内各损益形成明细账:

1)对营业利润构成项目明细账的审核。主要是看其是否有虚构利润和隐瞒利润的现象发现其中“冰峰公司”明细账在12月29日有一笔借方发生额20万元,审计人员认为这项记录金额较大并发生于月末不寻常,于是将明细记录与有关记账凭证转字#912进行了核对,审计人员审阅这张记账凭证发现它没有附任何原始凭证,进一步追查发票存根,没有发现相应的销售发票,查阅产成品仓库账,也没有发现提货记录。经向冰峰公司发函询证后,程华秋确定这笔销售业务是宏光公司为完成2001年利润目标虚构的。

2)投资收益明细账的审核。通过审查投资净收益的记录是否完整、计算是否正确;确定投资净收益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审计人员指出了宏光公司的投资收益中隐瞒风华公司转来的投资利润13200元和漏记2001年度的国库券投资收益16.8万元一事实,并责令进行调整——调增利润13200元和补记国库券投资收益16.8万元。

3)对营业外收支明细账的审核。主要审查营业外收支的记录是否完整、计算是否正确;确定营业外收支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审计人员张洋对营业外收支的明细账进行审计,指出宏光公司在2001年度未对为绿鸟公司向银行借款90万元提供担保这一诉讼案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问题和该公司盘点库存原材料短缺的账务处理时期问题以及管理员范明过失而应由其赔偿部分为5万元的其他应收款余额按5%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账务调整要求。

③调整与审定利润表中各构成项目的金额。

审计项目组主要对利润总额各构成项目和各项目结转“本年利润”账户的情况加以审核,看其是否有异常事项。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案例研究了损益表审计中损益形成审计的程序、方法,反映了损益形成中所存在的会计错弊及其审计调整过程和结果。通过本案例我们可以明确以下问题: 1.本次损益形成审计特定的审计目标。

损益形成的审计属于损益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审计目标是审核会计期内已实现利润总额的真实性、合法性,揭示损益形成核算中的会计差错和弊端。企业利润的形成取决于一定期间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方式。根据我国会计制度规定,利润总额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三大部分,即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企业的利润总额通过“本年利润”账户核算,一般在期末将本期各项损益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进行配比,并计算本期所形成的利润或亏损。本案例中,审计项目组结合损益形成环节的特点,通过审核与“本年利润”账户相关的各损益类账户,审查损益形成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实现本次损益形成审计的目标。(2)本次损益形成审计对损益形成的控制测试有其特定的程序和内容。损益形成的控制测试是根据内部控制及其审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针对损益形成各构成项目的特点,分析宏光公司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在此基础上研究被审计单位损益形成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了解、测试与评价等程序与方法。

(3)本次损益形成实质性测试的程序和方法与其他业务环节的实质性测试既有共性也有其特点。

其共性表现在:损益形成审计也需要在进行内部控制测试的基础上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其特点在于:审计人员一般要编制利润总额分析表,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将本年度损益形成各项目金额与上年度相应金额,进行核对,分析差异的成因;审阅损益形成各明细账,查找漏记或错记损益形成项目的情况。这些程序与方法有其特定的运用过程。如在审阅损益形成明细账时审计人员应从损益形成明细账中选择重点项目,审阅所记录的摘要、日期、金额等内容,核对其是否与发票、收据、盘盈盘亏报告等原始单据以及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有关项目保持一致。

(4)本次损益形成审计的特殊性。

本次损益形成审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审查范围广、内容繁多,而且必须与收入、收益、费用和成本的审查相联系。利润指标是一个反映综合性经营成果的指标,这一指标的数额真实、准确,取决于各损益构成项目的真实、准确。因此,在确认利润指标时,首先应审核各损益构成项目的数额。此外,利润组成中的支出项目属于收益性支出,在审查利润数额时,还要注意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混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界限的情况。

案例二 申泽股份有限公司利润分配审计案例

本案例将重点研究利润分配环节的控制测试程序,利润分配核算中主要会计舞弊形式、审核方法及其审计调整,利润分配审计工作所形成的主要审计工作底稿等。

一、本案例的特点和学习重点

1.本案例的特点。

通过对利润分配环节所进行的控制测试程序,来发现利润分配核算中主要存在的会计舞弊形式,指出应当采用的审核方法及其如何进行审计调整。2.本学习重点。学习本案例,同学应重点掌握利润分配业务中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及其测试过程,明确该业务所存在的主要会计舞弊形式,掌握其审核程序与方法,以及审计调整的过程及结果。

二、本案例的关键内容(一)审计概况

1.审计人

景鸣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派出以董平为项目组长及以胡润发、何明、吴组员的项目组 2.被审计人

申泽股份有限公司 3.审计内容

申泽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年度损益表审计中主要反映利润分配环节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4.公司背景: 申泽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制造、加工、销售化学药品、制剂、生化制品、医疗器械及技术服务。2001年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按新会计制度)是净利润 39834360元,每股收益 0.1291元,净资产收益率(%)7.26,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0.4032元,总资产 778260252元,股东权益(不含少数股东权益)322512067元,资产负债率(%)30.21,每股净资产2.13元。

5.审计方法

运用检查凭证法、实地考察法、审阅、核对、追踪、查询及分析性复核方法等审查方法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审计:

(1)对利润分配环节进行控制测试

审计人员首先通过调查表等方法对申泽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调查了解,以文字表述的形式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描述,并运用检查凭证、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利润分配环节的内部控制进行了测试,在此基础上,对申泽公司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作出了评价。

①申泽公司利润分配环节内部控制比较健全的方面。

申泽公司的利润分配表由专职人员负责编制;按公司章程的规定,申泽公司由董事会制定利润分配方案,由股东大会审议批准董事会制订的利润分配方案;该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一方面按新会计制度规定健全了有关利润分配的总账和明细账的设置。另一方面根据股份制公司的特点,规定在提取了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后,先支付优先股股利,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之后支付普通股股利。

②申泽公司利润分配环节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申泽公司的财会部门对利润分配尚未健全集中管理、记录和审核控制制度,不能及时反映和监控公司利润,实现合理分配;公司没有定期将利润分配明细账与总账进行核对,这样有可能使得二者账账不符;有关利润分配各总账账户余额与利润分配表、利润表中对应项目之间缺乏定期的核对制度;存在不按利润分配的顺序进行分配的问题,影响了利润分配表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根据控制测试的情况,审计人员决定在实质性测试时,要对利润分配在较大范围内实施审核程序。不仅要对利润分配各明细账进行审阅,而且要通过表表、账表、账证以及证证等核对,运用专业判断给异常事项定性,并提出审计调整建议。(2)对利润分配进行实质性测试

由于利润分配环节的错弊集中体现在不按规定分配利润,漏缴所得税。对此审计项目组在利润分配的审查过程中,以审核申泽公司违反规定税前分配利润、不按规定确认应税利润和利润分配项目不真实等问题作为切入点,对违反规定在税前分配利润、对利润分配时不按规定确认应税利润和对利润分配项目不真实三项重点实施了实质性测试。

通过审计发现申泽公司2001年度申泽公司通过税前向其控股子公司多分配投资利润,以转移母公司利润、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漏缴所得税的事;对应作调整的永久性差异事项,没有作任何调整;虚列“待决应付款”以藏匿材料的成本贷差,从而为了达到扩大公司福利和增发奖金的目的。审计人员在指出问题的同时,并作出了审计调整分录的建议。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

通过本案例我们必须明确以下问题:

1、利润分配审计有其特定的审计目标

公司制企业,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应按规定的顺序和标准分配利润。

2、利润分配的控制测试有其特定的程序和内容。

利润分配控制测试就是根据内部控制及其审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针对公司利润分配应按照规定顺序和比例分配的业务特点,分析其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在此基础上研究被审计单位利润分配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了解、测试与评价等程序与方法。

3、本次利润分配实质性测试的程序和方法与其他环节测试的共性与特点。

相同之处在于均需要在进行内部控制测试的基础上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

特点主要表现在:在利润分配实质性测试中审计人员经常运用审阅法、复核法、逆查法审核利润分配明细账以及有关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确定利润分配表中各构成项目是否真实存在;还需要函证外部投资者确定被审计单位投资收益的真实数额;本次测试审计项目组以税前利润、应税利润和税后利润是否正确确认作为审核的切入点和测试的重点。

4、核查应税利润的真实性是本次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企业在确定应税利润时,要在利润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主要是将计算会计利润时多扣除的不符合税法规定的费用项目予以调增,因此应注意审查不得扣除项目的列支是否正确。

利润分配案例有一定的难度,请认真分析 第八章 主要应掌握的问题

第八章 期初余额、期后事项与审计报告案例

本章在内容的安排上将期初余额、期后事项与审计报告这三部分放在一起进行讨论,主要是为了与审计实务的顺序相一致,让大家了解对期初余额和期后事项的审计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审计报告的意见的发表中也要充分考虑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案例一 龙华股份有限公司期初余额审计

由于期初余额是被审期间会计数据的重要基础,所以,审计人员必须对其进行验证和确认,并充分考虑期初余额审计形成的相关结论对所审会计报表的影响,以决定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

一、本案例的特点和学习重点

1.本案例的特点

由于审计人员一般不需专门对被审计单位的期初余额单独发表审计意见,因此,对期初余额的审计应主要关注四个方面:

第一,期初余额是否存在对本期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错报或漏报; 第二,上期期末余额是否已正确结转至本期,或者是已恰当地重新表述; 第三,上期遵循了恰当的会计政策,并与本期一致; 第四,上期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及其对本期报表数据的影响,尤其对上期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中的说明内容对本期报表的影响。2.本案例学习重点

学习本案例,同学应了解如何对期初余额进行审核,审核的核心是什么,期初余额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

二、本案例的关键内容(一)审计概况

1.审计人:康华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派以刘名为项目组长及以何杰、张仪芳、赵多为组员的项目组

2.被审计人:龙华股份有限公司 3.审计内容:康华会计师事务所自2002年2月6日首次接受龙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委托,于2002年2月7至3月6日对该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由于龙华股份有限公司的审计基本已接近尾声,对相关业务的交易测试和余额测试已经完成,因对龙华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次接受委托,需要对期初余额进行确认。所以本案例主要反映的是对龙华股份有限公司期初余额审计的主要过程及相关问题。

4.公司背景:龙华股份有限公司在1996年经原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主营批发和零售业,下属有批发公司和两个大型百货商场。上市之初该股票市场表现非常活跃,曾被追捧为市场热点,股价几度翻番,公司业绩也挤身绩优股行列。从1999年起,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商业业态经营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兴的连锁经营得到了长足发展,商业的利润点开始转移,毛利率水平大幅度下滑,面对新的形势龙华股份有限公司未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开始进入亏损行列,且亏损额巨大,在1999年末股票被特别处理,进入“ST”行列,2000年年度报告显示再次亏损,且已资不抵债,原承接年报审计的信诚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经2001年股东大会讨论通过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在2002年2月康华事务所接任龙华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审计。

5.审计方法:在审计人员首先对诚信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进行分析后未发现任何异常的情况下,同时,调阅了负责上年该公司审计的信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并根据信诚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发表保留意见的相关资料,审计人员就底稿所反映的内容和被审计单位上年的会计资料,运用审阅法、核对法、抽查法对往来款项、存货、投资额、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等方面进行了核对和抽查,发现以下问题:

①2000年已经逾期三年的应收账款320万元仍未收回,对该项债权龙华股份有限公司仅按5%提取了16000元的坏账准备,在2001年审核后发现对该项逾期债权也未再增提坏账准备。

②2000年末其他应收款中应收集团母公司的数额为3450万元,未提坏账准备,从信诚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底稿来看,去年该所负责审核的注册会计师对此就提出了调整意见,但被审计单位未接受调整意见。

③2000年末应收票据(商业承兑汇票)已经逾期的金额为120万元,但未将其转入应收账款,也未计提坏账准备。2001年的审计底稿中也未对其进行调整。

④从上年审计报告可知,龙华股份有限公司对上海SG公司2000年所发生的投资损益3000万元未入账。故影响到2001年的期初余额不正确

⑤龙华股份有限公司在2000年11月有一商用机器设备价值200万元安装完毕后投入使用但在12月份未提折旧,上年的审计底稿中也提到了此问题,但被审计单位未进行调整。倘若对2001年报表已经审计完毕,对本期业务审核中未发现需要调整但被审计单位未与调整的事项,但对期初余额的调整因数额巨大,合计调增亏损额3270.5万元,并使2001年的累积亏损额增加,所有者权益出现负值,资产负债率超过100%,使其持续经营能力受到质疑,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理由是上年已经审计的数额不能变动。审计人员经与公司管理层沟通后,对方仍然拒绝调整,因为未调整数额巨大,它将直接影响2001年度的报表数,对此审计人员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

1、对新客户或首次接受审计的客户,在审计时要对期初余额予以充分关注。期初余额的审核是审计报告出具前重要的审计环节,在接手新客户或被审计单位初次接受审计时,对期初余额的审核尤其要重视。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已获取的审计证据,形成对期初余额的审计结论,井确定其对本期会计报表审计意见的影响。

2、对期初余额的重要错报或漏报必须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或披露,如本案例所述,该公司期初余额存在严重影响本期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或披露。如被审计单位不接受建议,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本期会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上期会计报表如经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被审计单位或经其授权,将上述情况告知前任注册会计师。

3、充分重视和利用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的结论。从本案例的审核过程来看,前任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结论对期初余额的确认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进行期初余额的审计时,对新接手的客户取得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上年工作底稿中所揭示的问题发现线索进行审核,能提高审计效率,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4、在审计过程中应注重分析原报告中所提及事项的影响在本期是否已消除。在期初余额的审核过程中,应分析原报告中提到的相关事项的影响是否已经消除,通过对当年已经发生的业务记录进行查找,若已消除可不再考虑;若在当年并未得到证实,影响也还存在,本年业务中也未得到处理,发现后应对该类业务进行调整。如本案例中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业务;对外投资亏损额的调整入账。

5、当期初余额对本期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时,但无法对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或期初余额中存在严重影响本期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被审计单位拒绝进行调整,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本期会计报表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关于龙华股份有限公司期初余额审计的重点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能够举一反

三,正确地把握期初余额审计的要领,尽可能地降低审计风险。那么,期后事项的审计如何进行呢?我们来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二 华光公司期后事项审计案例

本案例将着重介绍期后事项对审计报告的影响,以及期后事项对审计人员承担责任的影响。

一、本案例的特点和学习重点

1.本案例的特点

审计人员对期后事项审计的确定,期后事项的审查方法,期后事项对审计报告的影响,以及期后事项对审计人员承担责任的影响。2.本案例学习重点 学习本案例,同学可了解期后事项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掌握对期后事项进行审核的程序与方法。

二、本案例的关键内容(一)审计概况

1.审计人:天宇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派以郑新为组长及以江芳、张海、赵明为组员的项目组

2.被审计人:华光股份有限公司

3.公司背景:华光公司属旅游行业。公司主营项目投资与管理;饭店经营与管理;旅游服务;旅游产品开发、销售;出租汽车客运;承办展览展示活动;餐饮服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及外商来华广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其中饭店经营与管理、展览展示业务和旅行社业务的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都处较为领先地位。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64972 万元,比上年增长 71.45%;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9286万元,比上年增长 11.31%。

该公司在董事会下设有审计委员会,在总经理下设有审计部,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在业务上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得到了该公司内部审计的协助。

4.审计内容:根据双方所签订的审计约定书,于2002年2月1日开始对该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审计项目小组对《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予以了特别关注。5.审计方法:

本案例主要反映期后事项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期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发生的,以及审计报告日至会计报表公布日发生的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的事项。会计报表公布日是指被审计单位对外披露已审计会计报表的日期。第一,审计期后事项所采用的方法首先是对有关人员进行调查询问,了解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一些异常项目;其次是审阅华光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日后编制的内部报表、会计记录日记账、分类账、会计凭证和会议记录,以掌握影响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的重大期后事项。第二,如果审查发现被审计单位的期后事项对会计报表有直接影响的,就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处理,调整2001年度的收入、成本以及相应的会计报表等。

第二,如果审查发现对会计报表无直接影响,但应予以反映的事项,审计人员则要求被审计单位在公司报表附注中予以反映。

例如:华光公司应收天力玻璃有限公司结算款342万元,经本公司董事会决议,将该债权按每股3.42元共折合100万股,增加本公司对天力玻璃有限公司的投资。有关的工商登记手续尚在办理过程中。该事项属于对一个企业的重大投资,虽然与华光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无关,但应对这一事项进行披露,以使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了解对一个企业的重大投资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的影响。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

1.在观念上要重视期后事项的审计。企业的经营活动是持续进行的,连续不断的,但会计报表的编制却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讲,作为审计对象的会计报表,其编制基础是对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的一种人为划分。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某一会计年度的会计报表时,就必须瞻前顾后,除了对所审会计年度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外,还必须对在会计期末之后发生的但又对所审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期后事项进行审计。这样,才能使得会计报表审计具有完整性。但是在现实中,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在观念上对期后事项的审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考虑期后事项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因为专业能力的问题,对期后事项视而不见。实际上,因期后事项的问题而被诉讼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是存在的。

2.区分期后事项的种类,并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处理。根据期后事项发生的时间及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公允性的影响程度,可以将期后事项划分为对会计报表有直接影响并需要调整的事项和对会计报表没有直接影响,但应予以反映的事项。本案例中,华光公司对期后事项的不当处理涉及到了这两类。具体地讲,华光公司的一笔销售退回业务,是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售出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退回的,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处理,调整2001年度的收入、成本等。但华光公司却没对其进行日后调整。因此,审计人员江芳要求华光公司调整2001年度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有关内容,如调减应收账款16380千元;调减坏账准备819千元等;调整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项目的有关内容,如调减主营业务收入14000千元;调减主营业务成本10000千元等。另外,华光公司应收天力玻璃有限公司结算款342万元,经本公司董事会决议,将该债权按3.42元每股折合100万股,增加本公司对天力玻璃有限公司的投资。有关的工商登记手续尚在办理过程中。该事项属于对一个企业的重大投资,虽然与华光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无关,但应对这一事项进行披露,以使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了解对一个企业的重大投资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的影响。又如,华光公司持有的短期股票投资在2001年12月31日的市价为每股9元,短期投资的实际成本为每股9.3元,在2001年12月31日该公司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计提了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并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已计提的跌价准备。2002年2月9日,该股票的市价跌到每股7元。由于股票市场的波动出现在2002年2月份,是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因此,应作为非调整事项在2001年度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案例三 迅捷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报告案例

学习本案例,同学可了解审计报告阶段的主要内容,明确该阶段的重点审计程序,掌握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的方法,以及形成审计结论的过程及方法。主要掌握以下内容:

一、为什么要编制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在审计结束后,将审计结果向审计委托人或审计授权人所做出的书面报告。

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的第三者,应当在审计的报告阶段以充分的证据和公正的立场,对审计事项提出意见,能够真实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成为状况、经营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审计报告具有公正性作用。审计委托人根据它可以认定或解脱被审计者的经济责任;可以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正确进行投资决策;财税部门可以依据审计报告对企业进行财政税收管理,金融结构可根据它来决定对企业的贷款政策。

审计报告有利于维护各有关方面的经济利益。那么,由于审计后的结果是各种各样,在审计结束后应当出具什么样的审计报告呢?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

二、审计报告的类型 审计报告的类型有:

(一)按撰写主体分类

1、国家审计报告。

2、民间审计报告。

3、内部审计报告。

(二)按内容分类

1、财政财务审计报告。

2、经法纪审计报告。

3、经济效益审计报告。

(三)按报告详略程度分类

1、简式审计报告。

2、详式审计报告。

由于本案例涉及的是民间审计,因此,我们就重点谈谈民间审计报告的的类型和编制方法。

审计报告又称为审计意见,共有四种类型: 1.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4.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三、审计报告的具体编制方法

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审计后,在委托人没有特殊要求下,一般编制简式审计报告。

不过,同学们不要忘了,在审计报告阶段,编制审计报告之前,注册会计师还应当作好以下工作:

四、审计报告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1、继续外勤阶段遗留工作如接收回函、就外勤工作阶段的未决事项继续收集资料、整理工作底稿归档等;

2、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

3、取得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

4、关注期后事项;期后事项是指会计报表日与审计外勤工作结束日期间发生的,以及审计外勤工作结束日到会计报表公布日发生的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的事项。期后事项很可能影响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意见,所以,审计人员必须对期后事项予以充分关注。

5、综合考虑被审单位的实际状况、评价审计风险、撰写审计总结、形成审计结论,完成审计报告及附注的编制审核工作;

6、就审计结果和审计报告意见有关事项与被审单位进行沟通。

在做好上述工作以后,注册会计师就可以编制审计报告。该章中审计报告的出具请注意按照新审计准则要求来做 第九章 主要应掌握的问题

第九章 验资和经济责任审计案例

下面我们来研究《审计案例研究》这门课中第9章“验资和经济责任审计案例”的有关内容。

验资与经济责任审计同属于会计报表审计以外的,与会计报表审计业务相关的其他鉴证业务。这两个案例,又相对独立。

案例一 京江有限责任公司验资案例

审计组织实施的验资与经济责任审计这两项鉴证业务与其他审计业务相同,都是法定审计业务,都需要经过有效授权,在执业时,均应恪守应有的职业谨慎,采取防范风险的措施,作出详细计划,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为审计报告或验资报告中的结论提供合理的支持。

一、本案例特点与学习重点

1.本案例的特点

(1)验资不属于会计报表审计业务,与本章另一个“经济责任审计案例”也有区别;

(2)验资与会计报表审计也有相同点,如也有风险问题,也需要控制风险等。

2.本案例的学习重点

学习本案例,应重点掌握验资的程序和方法,尤其是验资报告的内容、格式与编写等。

二、本案例的关键内容

(一)审计概况 1.审验人

恒达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派出了以徐辰为验资项目组长,以张华、齐于明、黄东为组员的项目组。2.被审验人

京江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经丽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由中昌公司、飞龙公司和万方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万方公司为外方)。其主营业务为研制、生产、经销医疗、健身器械,并且提供相关技术服务。3.审验时间和内容

于2001年10月5日至31日对京江公司截止2001年9月30日止的实际投入资本情况进行了设立验资;并于2002年5月8日至31日对该公司截止2002年4月30日止的资本变更情况实施了变更验资。本案例主要反映验资业务的审验过程及相关问题。4.审验过程

经调查签订了验资业务约定书,拟定验资计划,经过审验资产,获取了验资证据,最后形成验资意见,出具验资报告。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 1.关于验资的种类

(1)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的规定

(2)本案例的情况

2.关于验资业务约定书的内容(1)一般规定

委托目的:设立?变更?

审验范围:时间范围,出资或增资或减资等单位、金额、比例、方式等。双方的责任:会计责任和审验责任。

时间要求:被审验单位配合的时间要求,审计人员完成工作、出具报告的时间。验资收费:标准、金额、付费时间与方式等。验资报告的用途及使用责任: 业务约定书的有效期间:

约定事项的变更:通知另一方、商定。违约责任;

另外,还包括:名称:验资业务约定书,甲方(被审验单位)与乙方(事务所),双方单位与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章、日期等内容

(2)本案例情况

在京江公司董事会委托验资事项时,恒达会计师事务所首先对京江公司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并调阅了不久前审计人员实施财务报表审计出具的审计报告。在此基础上,初步评价验资风险为低度,由注册会计师黄东编制了被审验单位基本情况表。

在恒达会计师事务所确定接受委托的意向后,进一步与委托人商议验资委托事项的具体内容,如介绍会计师事务所的验资工作程序,明确被审验单位需提供的资料,商议收费标准等,之后双方签订了验资业务约定书。3.关于验资报告(1)

一般规定

标题。标题统一规范为“验资报告”;

收件人。收件人为验资业务的委托人,全称;

范围段。范围段应当说明验资范围、被审验单位责任与验资责任、验资依据、已实施的主要验资程序等;

意见段。意见段应当明确说明注册会计师的验资意见; 说明段。验资报告的用途、使用责任及其他事项;

签章和会计师事务所地址。验资报告应由注册会计师签名盖章,并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地址;

报告日期。验资报告日期是指注册会计师完成外勤审验工作的日期。(2)本案例的情况

京江有限责任公司设立验资报告如教材。

案例二 黎夏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经济责任审计案例

本教材其他的案例主体均为民间审计,而本案例的审计主体则是国家审计。

一、本案例特点与学习重点

1.本案例的特点(1)在审计对象上

一是黎夏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坚,着眼点是总经理,而不是该公司;

二是经济责任,涉及的内容不局限于会计报表,包括整个生产经济活动,宏观、微观等。(2)在审计主体上

本案例是国家审计,哲信市审计局。本课程的审计案例,从主体上主要是独立审计,即会计师事务所。当然,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和独立审计都可以成为主体。(3)从审计依据上

依据《审计法》、《国家审计准则》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具体依据委托书。(4)从审计时间范围上

涉及总经理整个任期内两年,即2000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5)在审计程序上 也存在委托受托关系,本案例反映哲信市审计局接受哲信市市委组织部的委派,对黎夏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与一般国家审计工作有所区别。2.本案例的学习重点

学习本案例,应重点掌握验资的程序和方法,尤其是验资报告的内容、格式与编写等。

二、本案例的关键内容

(一)审计概况

1.审计人

哲信市审计局。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哲信市审计局派出了以庄君任项目组长、以项辉、陈红、姚卓、杜威、李峰、童海英为组员的审计组。2.被审计人

黎夏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坚。黎夏股份有限公司为国有控股公司其主营业务为医药产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新药与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3.审计时间和内容

2002年1月2日哲信市审计局接受哲信市市委组织部的委派,对总经理周坚施行任期两年(2000.1.1~2001.12.31)的经济责任审计。4.审计方法和过程

经过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主要工作在实施阶段:(1)在该阶段测试与评价黎夏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2)审核任期目标中各项指标来源的真实性、合法性,评价真实性与合法性责任的履行情况;

(3)审核与公司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关的各项经济指标,分析差异的成因,评价其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

1.关于双向承诺制度

(1)双向承诺制度涵义

哲信市审计局与黎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签订了双向承诺书,以书面形式明确黎夏公司和审计项目组的法律责任;

(2)双向承诺制度的内容 一方面,哲信市审计局审计项目组组长庄君向黎夏公司董事会承诺,保证按审计工作方案规定的内容和审计操作规程进行审计,对递交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执行廉政纪律情况负责。另一方面,黎夏公司董事会及其主要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向哲信市审计局作出书面承诺,保证对其提供给审计项目组的会计资料的及时性和完整性负责。

(3)双向承诺制度的作用

三方受到约束,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享受各自的权利。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结果和结论客观、公正。2.关于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要素

(1)标题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2)收件人

委托者,本案例中为哲信市市委组织部。(3)范围段 审计依据:《审计法》、《国家审计准则》、《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县级以上党政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双向承诺书; 审计时间:于2002年1月2日至2月2日; 审计对象:黎夏公司总经理周坚被审计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有关情况和工作业绩。(4)基本情况

说明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主要财务指标,如本案例:该公司为国有控股公司。截止2001年12月31日拥有总资产 1 106 155 000元,总股本为121 433 610股,国家股72 860 166股,股东权益 462 887 620元。设有8个主要生产车间和10个辅助生产车间以及6个行政管理科室。

(5)审计情况

说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情况,经过审计证明被审计人好的方面,如本案例中:在总经理周坚任职的两年中,该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比较好。两年平均值实现了任期目标,并接近行业平均水平。

(6)对存在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①对黎夏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不实的问题,提出审计调整建议: 将2001年的产品赊销收入净额调减,同时调增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并将应收账款周转率调减为1.99;设立对所有新客户进行资信调查的制度;并对账龄较长的客户建立有效的应收账款催收制度,以堵塞该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上的漏洞。

②对黎夏公司速动比率指标不真实的问题,提出审计调整建议:将2001年速动比率调减为0.82;在黎夏公司建立存货库存量控制系统,确定最高、最佳和最低库存水平,使采购部门及时了解存货超储或不足的情况,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增强该公司资产的变现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

③对黎夏公司投资项目回报低的问题,建议该公司在开发投资项目时,要对合作伙伴的信用状况进行充分和有效的论证,并对投资项目实施周密的可行性研究。

由于黎夏公司总经理周坚已接受审计项目组的意见,并及时配备人员对相关事项进行了调整,因此,哲信市审计局对总经理周坚任期两年的整体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同时,按照哲信市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对总经理周坚任期两年的业绩进行综合评议,出具下列经济责任审计评议书。(7)综合评议

验资案例有一定的难度,请认真分析 第十章 主要应掌握的问题

第十章 审计法律责任与审计质量控制案例

本章的两个案例分析和研究了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问题。案例一通过近期发生在我国的“银广夏”事件和发生在美国的“安然”事件的过程介绍和内容剖析研究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问题。

案例二通过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操作过程,分析和研究了在独立审计过程中所存在的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这两个案例也是密切相关。

案例一 由“银广夏”“安然”案件看审计风险及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责任是审计理论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也是审计工作中的实务问题。

一、“银广夏”“安然”案件

(一)银广夏案件

1.背景情况

银广夏集团全称是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17日以“银广夏A”的名字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开始时主要业务为软磁盘生产,然后便逐渐进入了全面多元化投资阶段。

银广夏集团于1994年在天津成立的控股子公司――“天津广夏”,原名为天津保洁制品有限公司。

天津广夏公司于1996年以后通过德国西• 伊利斯公司进口了一套由德国伍德公司生产的500立升*3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

1998年,天津广夏接到了来自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关于购买萃取产品的第一张定单。这张定单给天津广夏带来了7000多万元的收入。

1999年,银广夏利润总额1.58亿元,其中76%来自于天津广夏。在银广夏1999年年报中公布的每股盈利为0.51元,并实行了历史上首次10转赠10的分红方案。

2001年3月,银广夏公布了2000年年报,在股本扩大一倍的情况下,每股收益增长超过60%,达到每股0.827元,盈利能力之强,令人瞠目结舌。

对此集团进行年度报表审计的是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

2.问题所在

(1)银广夏的问题:

天津广夏萃取产品的如此之高的产量、如此之高的价格,经过多方面的证实是不可能的。《财经》杂志的记者对此事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最后查明:

一是与天津广夏签定定单的德国诚信贸易公司仅是一个注册资金为10万的小公司,他根本就没有能力与天津广夏签定如此大额的定单;

二是另从天津海关取得的证据表明,天津广夏提供的报关单根本就不存在,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

(2)中天勤的问题 中天勤的问题在于:他们非但没有对审计证据的真伪给予应有的关注,甚至都没有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对银广夏进行年报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未能对关键证据亲自取证,这些重要的证据如海关报关单,银行对账单,重要出口商品单价等均是由被审计单位提供并给予过分依赖。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连最起码的职业谨慎都没有。

3.事件结果

在事情真相大白之后,银广夏集团崩溃,进入了“PT”公司的行列。

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也由于此案件的影响,信誉全失,签字注册会计师刘加荣、徐林文被吊销注册会计师资格;事务所的执业资格被吊销,其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也被吊销,同时,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负责人、签字注册会计师等人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安然“案件

1.背景情况

安然公司(ENRON)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及出售商,成立于1930年,于1985年以24亿美金收购了另外一家公司,并改名为安然公司。2000年《财富》500强中安然排名第16位;连续四年获《财富》杂志“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安然公司的收入在美国几乎是最多的一个公司。但它的利润增长幅度远远没有收入增长的这么快,1996年它的总利润是5.84亿,1998年是7.03亿,2000年时是9.79亿。可见其利润并没有太多的增长,利润率每年都是下降的。

到2000年底,安然公司的股价一直是直线上涨的。2000年底,美国加州出现了能源危机,2001年年初能源价格跌了很多,使得安然公司利润很快就下降了,偏离了市场对其的预期。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宣布第三财季亏损达6.38亿美元。

2.问题所在

(1)安然公司的问题:

一是利用“特别目的实体”高估利润、低估负债。安然公司不恰当地利用“特别目的实体”(按照美国现行会计惯例,如果非关联方在一个“特别目的实体”权益性资本的投资中超过3%,即使该“特别目的实体”的风险主要由上市公司承担,上市公司也可不将该“特别目的实体”纳入合并报表的编制范围。)将本应纳入合并报表的三个“特别目的实体”排除在合并报表编制范围之外,导致1997至2000年期间高估了4.99亿美元的利润、低估了数亿美元的负债。此外,以不符合“重要性”原则为由,未采纳安达信的审计调整建议,导致1997至2000年期间高估净利润0.92亿美元。二是通过空挂应收票据,高估资产和股东权益。

安然公司于2000年设立了四家“特别目的实体”。为了解决这四家公司的资本金问题,安然公司于2000年第一季度向他们发行了价值为1.72亿美元的普通股。在没有收到认股款的情况下,安然公司仍将其记录为股本的增加,同时增加了应收票据,这一操作使安然公司同时虚增资产和所有者权益1.72亿美元。此外,2001年第一季度,安然公司与这四家公司签定了若干份远期合同,根据这些合同的要求,安然公司在未来应向他们发行8.28亿美元的普通股,以此交换这四家公司出具的应付票据。安然公司按上述方式将这些远期合同记录为股本和应收票据的增加,又虚增资产和股东权益8.28亿美元。上述两项合计,安然公司共虚增资产和股东权益10亿美元。

三是通过设立众多的有限合伙企业,通过自我交易等手段,操纵利润。安然公司通过在世界各地设立由其控制的有限合伙企业进行筹资、避税或避险。它设立了约3000家合伙企业和子公司,其中900家设在海外的避税地区。为了某些特定目的,安然公司与这些公司进行了不少关联交易,尽管交易价格严重偏离公允价值,但并未将其列入合并报表进行抵消。这些交易使安然公司虚增了很多资产和利润。

(2)安达信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安达信在安然事件中,至少存在以下严重问题:

一是安达信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1985年成立以来,其财务报表一直由安达信审计。2000年度,安达信为安然公司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加解释性说明段(对会计政策变更的说明)的审计报告和安然公司管理当内部控制能够合理保证其财务报告可靠性的评价报告。但实际上,安然公司经安达信审计的财务报表并不能公允的反映其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得到安达信认可的内部控制也不能确保安然公司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安达信的报告所描述的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严重偏离了安然公司的实际情况。二是安达信对安然公司的审计缺乏独立性。

主要表现为:安达信不仅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鉴证服务,而且提供收入不菲的咨询业务,甚至于帮助安然公司代理记账;安然公司的许多高层管理人员为安达信的前雇员,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至少有损安达信形式上的独立性。

三是安达信在已察觉安然公司会计问题的情况下,未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安达信的资深合伙人早在2001年2月就已经在讨论是否解除与安然公司的业务关系,理由是安然公司的会计政策过于激进。而这个时间是在安达信为安然公司出具2000年度的审计报告(2001年2月23日)之前。

四是销毁审计工作底稿,妨碍司法调查。

2000年10月份,安达信主审计师大卫•邓肯销毁了数以千计的关于安然公司的重要审计资料。

(3)审计工作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

在安然公司采用的财务手段中,有一个是“特别目的实体”(这点我们已在前面论述),而“特别目的实体”是美国现行的会计惯例。如果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和审计准则来说,安达信可以认为安然公司的关于“特别目的实体”的账务处理是正确的。所以,在“安然”事件中,美国会计法规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因为美国会计准则是以具体规则为基础的准则,这样做,虽然操作性较高,但容易被规避。

为了减少审计风险,应更多地采用以基本原则为基础的准则和规则。3.事件结果

12月2日,安然公司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其在破产申请文件中开列的资产总额为498亿美元。

12月8日,安然的29名高级行政人员被以纽约为基地的联合银行起诉,索赔250亿美元。指控原因是明知公司的前景欠佳,趁机出售数以百万的股票。

12月12日,美国众议院一个特别委员会开始对该公司破产案展开调查。

2002年1月9日,美司法部正式开始对安然案进行刑事调查。

1月16日,纽约证交所正式取消安然股票相关交易,并拟取消其上市资格。

安达信美国公司8月31日在其总部芝加哥宣布,将退出公司从事了89年之久的上市公司审计业务。安达信美国公司已经到了倒闭的边缘。

美国一个联邦大陪审团于6月15日裁定,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在销毁安然公司文件一案中的妨碍司法罪成立,从而使这家美国著名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妨碍司法罪成立使安达信公司面临被罚款50万美元和察看期5年的处罚。

三、从“银广夏”与“安然”等事件看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责任

1.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焦点问题 “银广夏”与“安然”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反响。遭受损失的中小股民在对造假公司本身进行控诉的同时,还把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和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告上了法庭。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责任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焦点问题。这里,我们需要研究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有关问题。

可以从广义和狭义、普遍意义和积极意义、特定意义和消极意义上分析。

(1)从狭义和广义上

狭义上的审计法律责任,其责任主体仅指审计人员,广义上的审计法律,责任主体不单是审计人员,还包括审计委托者、被审计者以及与审计活动相关的利益者。

(2)普遍意义和积极意义上

普遍意义上的审计法律责任是从约束行为、防范错弊的角度讲的,审计活动各方要对其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行为及其结果负责,其结果具有规范审计行为的积极作用。

(3)特定意义和消极意义上

特定意义上的审计法律责任是从某一具体角度讲的,审计活动各方只对自己存在过失和舞弊的行为及其结果负责。一旦追究了某一方面的法律责任,一般说明,责任者存在过失或舞弊,具有消极作用和影响。

2.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责任形成的机理——审计期望差距

(1)涵义

审计委托者、利益相关者、社会公众等对审计质量的期望(公众期望)与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自律组织等对审计质量的期望(业界期望)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差异,这便是“审计期望差距”。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形成的原因可以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分析,但是,从内在讲,审计期望差距是形成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机理。

因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强调各方在审计活动中所形成的相互责任关系,而这一责任关系总是由于某一方或几方的主观或客观原因而发生程度不同的磨擦甚至紊乱,始终需要进行磨合与协调,这种磨擦与紊乱、磨合与协调正是各方对审计活动及其结果具有不同的期望而形成的。(2)构成要素

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审计公众期望委员会在1988年的研究报告中用图式(见下图)描述了期望差距的构成要素。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图式分析审计期望差距所形成的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

通过上述对“银广夏”案例进行的分析:

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要承担法律责任主要是由于业绩差距中实际的业绩缺陷造成的。在对银广夏进行年报审计的中天勤事务所没有保持应有的执业谨慎,未能严格遵循独立审计准则。而“安然”事件中,安达信事务所承担法律责任,即有业绩差距中实际的业绩缺陷的原因,也有准则差距中合理期望的原因。

3.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判定

法律责任有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理论上,判定注册会计师应否承担律责任以及承担的具体形式,应从两个层面的结合点上考虑问题,一个层面是审计结果,另一个是审计过程。

三种责任形式的评定所考虑的角度不同。

民事责任追究与否更多地考虑审计结果。因为民事责任主要是赔偿损失、停止侵害等形式,是针对审计的不良结果的。

行政责任追究与否主要考虑审计过程。审计活动中,只要审计过程存在过失或舞弊,既是没有造成不良后果,也要承担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追究与否要同时考虑结果和过程,而且一般说来,情况较严重。刑事责任是较重的一种责任形式。审计过程和结果都存在问题时,比只存在一个方面时严重。

问题较严重时,三种责任应该同时追究。

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对银广夏公司出具的审计报告对相关投资者造成的直接重大损失,以及执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未保持独立、公正的主观态度,并且也没有严格依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有关审计程序的客观事实,所以,应同时承担行政责任、,也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安然”事件中,也应同时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这三种责任。

四、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责任的规范

中天勤与安达信这两个事务所——一个是我国最大的事务所之一,另一个是世界上五大事务所之一,他们的崩溃给了我们很深的震撼,应该规范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责任。

1.本案例中具体讲到规范措施

本案例提到的规范措施包括三项:

(1)消除“审计期望差距”,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2)注册会计师本身应提高业务素质、增强专业技能,强化风险意识,严格执行审计准则。

(3)会计师事务所应应建立、健全风险保障制度,实行合伙制。

2.其他几个具体措施 一是审慎选择审计客户。

对于独立审计组织而言,•是否接受委托人的审计委托时必须审慎,因为不正直、管理混乱、帐目不全、财务不清或濒临破产的客户有可能将审计人员推向被告席。审计人员应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客户的品格及大致的会计基础工作和财务状况,从而决定是否接受客户的委托。二是签订合理、•有效的审计协议书。

审计协议书是独立审计人员受托执行审计业务的依据和基础,也是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载体,独立审计人员无论承办何种业务,都应与委托人签订审计协议书,而且确保其合理、有效。这样才能真正约束双方认真履行各自的义务,行使各自的权利,从而有可能避免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发生。

三是审计人员所在审计机构或组织常年聘请熟悉审计业务的律师,在工作过程中与其详细讨论潜在的审计风险并认真考虑其建议,在发生法律责任诉讼后,由其参与或代理诉讼,也是避免或解除不应由己承担法律责任的重要措施或途径。

本章案例二所体现出的核心内容有助于规避和防范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责任 案例二 北京哲平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案例

本案例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原则、专业胜任能力、工作委派、督导、咨询、业务承接、监控七个方面设计和完善了哲平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审计质量控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的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

本案例应重点掌握:

一、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应考虑的因素

(1)经营理念;

(2)组织结构;

(3)建立、健全质量控制系统的政策和程序;

(4)沟通质量控制程序的方式;

(5)现行质量控制系统;

(6)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

(7)所提供专业服务的性质;

(8)客户类型;

(9)负责人及员工对质量控制观念的接受程度;

(10)会计师事务所的区域分布。

二、关于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在审计实践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对审计人员思想意识、品德修养等方面规定的基本要求。

三、专业胜任能力对审计质量的重大影响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确保全体专业人员达到并保持履行其职务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应有的职业谨慎完成所委派的工作。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合理制定并实施职业后续教育计划,据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与执业水平。专业胜任能力包括招聘、专业发展及晋升等三个方面的政策和程序。

会计师事务所如果贸然承接一项超过自身专业胜任能力的委托,很容易陷入困境。专业发展的政策和程序应该合理地保证专业人员具有履行职务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并随着执业进展而不断提高水平。会计师事务所的持续发展有赖于专业人员的经验和知识,这种依赖正随着专业领域的扩展及客户需求的增长而日益变得重要。

在案例背景中提到,北京哲平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以离退休财务人员为主、业务助理人员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且流动频繁。这种人员构成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对新业务不熟悉和“虚假验资”事件。该事务所长期以来只考虑争取扩大市场,却忽略了专业胜任能力的提高。

四、建立质量责任制的意义及建立

1.意义:有利于树立全员质量意识,促使审计人员自觉执行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将质量控制落到实处。

2.质量责任制的建立可按“谁过错谁赔偿”的原则,在助理人员、项目负责人和事务所之间合理划分责任,把质量责任层层分解,逐项落实到岗位,落实到各级人员。具体地讲:

①助理人员与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分担。项目负责人对助理人员的工作负责。如果助理人员的工作底稿记录无误,项目负责人判断有误的过错责任由项目责任人承担。如果工作底稿本身不实的,由具体操作的助理人员负责。项目负责人作为复核在工作底稿上签字,只负有对有关底稿形式上审核责任,不承担实质审核责任,不因其审核而解除助理人员的责任。

②项目负责人与事务所的责任分担。项目负责人对其负责的审计项目质量负责。但对已向管理当局请示报告,并按处理意见实施的,可以免责,其过错责任由事务所承担。

五、会计师事务所审慎选择客户的原因

1.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以决定是否接受新客户或继续与老客户合作,其目的是降低与那些缺乏正直性的客户打交道的风险。会计师事务所无法为某一客户的正直性和可信赖性作出担保或承诺,而客户的正直性和可信赖性很可能会影响其财务报表的认定。在决定承接业务时,会计师事务所也应该考虑自身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比如:特殊行业、特殊领域的知识、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完成委托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等。

篇6: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近年来,生态足迹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手段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并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广泛应用.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评价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分几个方面介绍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消费项目的的完善,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与具体社会、经济、技术指标相联系,时间序列生态足迹的计算及其他研究进展;介绍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应用领域;最后,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 者:姚猛 韦保仁 YAO Meng WEI Bao-ren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11刊 名:资源与产业 PKU英文刊名:RESOURCES & INDUSTRIES年,卷(期):10(3)分类号:Q149关键词:生态足迹 评价 研究进展 展望

上一篇:百米画布绘画活动方案下一篇:远程教育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