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理论方法案例分析

2024-05-12

决策理论方法案例分析(精选11篇)

篇1:决策理论方法案例分析

犯罪行为决策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犯罪行为是犯罪人决策的结果.犯罪行为决策研究旨在通过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有关原理,说明犯罪行为实施之前的行为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其成果能为国家制定刑事政策与犯罪预防政策等提供理论依据.犯罪行为决策的理论模型主要可分为犯罪理性模型、犯罪期望效用模型和犯罪前景理论模型.犯罪行为决策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心理物理法、过程追踪法、访谈法、投射测验法和犯罪统计法等.展望未来,应进一步探讨犯罪行为决策的理性与非理性问题,并加强对犯罪行为决策的验证性研究.

作 者:宋胜尊 傅小兰 Song Shengzun Fu Xiaolan  作者单位:宋胜尊,Song Shengzun(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知心理学研究室,北京,100101;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犯罪学教研室,保定,07100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傅小兰,Fu Xiaolan(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知心理学研究室,北京,100101)

刊 名:心理科学进展  PKU CSSCI英文刊名: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13(1) 分类号:B842.3 关键词:犯罪行为决策   理性与非理性   理论模型   研究方法  

篇2:决策理论方法案例分析

基于可拓学理论的一种群体决策方法

把可拓学理论中的关联函数、合格度、优度概念引入群体决策,提出了各专家决策结果一致性评价的模型,解决了利用三角模糊数评价群体决策一致性时对模糊数必须有交集的问题,更有利于专家充分表达其真实的.决策信息.最后综合考虑决策结果一致性和专家权重形成群体决策结果.算例表明该方法能更好的综合群体意见.

作 者:蔡建民 Cai Jian-min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刊 名: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年,卷(期):27(4)分类号:N94关键词:可拓学理论 关联函数 群体决策 一致度

篇3:决策理论方法案例分析

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是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之一。主要是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公共部门决策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教育。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公共部门决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公共部门决策的构成与结构、本质与功能,认识公共部门决策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与政治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关系,认识公共部门决策过程的诸阶段、诸环节、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决策结果的影响,了解西方公共政策学科的产生、发展及研究现状,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制定政策与执行政策的理论和方法,为他们的学习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1 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其理论来源于公共部门决策的实践活动之中,作为由概念、原理和方法组成的严密的体系,公共部门决策理论具有高度的概念性和抽象性。而现实中的公共部门决策活动却是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这就决定了该课程对实践的依赖性,它的研究任务重点是现实的、不断变化着的公共部门待决策的事务。单纯地依靠教师向学生讲解理论是很难实现课程目标的,还需要使用能够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相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1]可以看出,实施案例教学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 课程案例教学实施的现况

目前本课程已在实施案例教学,但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距教学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分析其原因如下:

首先,案例资源匮乏。我国公共部门决策的教学与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专业资料以翻译和引进国外教材为主。而由我国自己编写的针对本国公共部门决策的教材、书籍是少之又少,相关案例更是难寻。案例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阻碍案例教学顺利进行的一大瓶颈。没有储备丰富且切实有效的案例,案例教学就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

其次,案例陈旧。目前,该课程能够获得的案例主要来自于相关教材所配的案例。这些案例大部分描述的是我国上个世纪的事情,时代感不强。学生亦反映这些案例过于陈旧,根本不能及时反映我国当代公共部门决策的实际情况,因此对案例的讨论不够积极。

最后,案例的使用不够规范和科学。案例教学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主要包括:课前的教学案例的搜集与制作;课堂上案例的讲授、研讨、情景模拟等;课后案例教学效果的反馈。[2]但目前,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多的做法是只有课堂上的案例讲授、讨论,而缺少课前准备及课后的反馈搜集。这种不规范、不科学的做法就使得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综上分析,建立适合我国教学使用的、高质量的案例库已成为迫不及待的事情。

3 案例库的建设及使用

3.1 案例的制作

3.1.1 案例的选材

1)素材的来源

案例教学的一大原则就是要保证案例的真实性。正如爱德华·伯克教授认为的那样:“用编造的事实进行案例教学有很大的风险。就像医生用一个假设的病例进行医治活动一样,是没有用的。”[1]

获取公共部门决策的第一手资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案例的真实性。而这种第一手资料往往需要从政府以及其他非政府公共组织中获取。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在旧体制下,政治事务的公开程度不高,大量发生在公共管理领域的事件是不完全公开的。另外,我国非政府公共部门组织由于受政府的影响还很大,自己独立操作的管理经验还很少。这些就使得从公共部门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难度变得很大。[2]因此,需要扩展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渠道。可获得文献、档案、记录、访谈和实物证据的地方都可以作为选材的渠道,亦可通过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来获取真实性的资料。

2)对国外案例的态度

案例的本土性十分重要,因为学生只有在本土案例中得到充分的训练,才能更好地理解本国的国情,才能培训出处理本国公共事务的能力。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一定要排斥国外的案例。因为,国外在公共决策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一直是我们的一个学习源泉,而研习国外的优秀案例也是我们向西方学习公共部门决策理论知识的一个好的做法,这对于拓展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大有好处。

在选择国外案例时,应注意挑选那些对我国公共部门决策有借鉴作用,同时又不违背我国政治制度,且适应我国行政环境的案例。

3.1.2 案例的编写

搜集来的素材不能直接当作案例用于教学,还需经过一些必要的加工,因为能用于教学的案例是要满足一定要求的。

1)保持案例的真实性。

为了增强案例的可读性,提高案例的学习效果,案例编写人员可以对原有素材进行一定的处理,如篇幅的增减,叙述方式的改变或出于保密的要求对有关内容进行掩饰,但基本情节不得虚构。编写人员必须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对事件进行描述或介绍。

2)案例编写要围绕教学目标。

案例需要服从于教学目标。无论是案例本身的编写还是针对案例设置的讨论问题都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即通过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及方法技能,且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案例要有典型性。

一个好的案例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广泛的代表性。这实际上是所有学科选择案例的标准。正因为具有典型性,案例才能够与一般的故事、事件不同,它具有特殊情景里的普遍意义,学生可以通过代表性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熟悉和掌握公共部门决策的一般概念、理论,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3]

4)案例要有明确的背景性。

每一个事件都处于一定的背景之下,并且事件的产生和发展与它所处的背景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案例中对事件相关的背景没有一个很好的交代,那么案例就会变得难以理解,而且围绕这些案例进行的分析和对策选择也会因失去约束条的考虑而陷入空泛。

5)案例要有可探讨性。

案例所要揭示的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并不是直白地标识出来的,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探讨总结而来,这也是案例教学的初衷。因此,案例要有可探讨性,而这种可探讨性是指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探讨。具体体现在选择解决问题的理论、观念、角度、方法和标准上,体现在解决问题的决策方案的选择上,体现在对不同决策方案效果的评价上。[4]而问题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或是开门见山,明确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或者曲径通幽,将问题隐藏在一般描述中,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发掘问题,引发不同的观点的争论,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以上是作为公共部门决策案例所必须满足的条件,也是案例编写员在撰写案例时必须遵守的原则。除此之外,在编写案例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案例要尽可能反映时代特色。

在案例的选编过程中,并不排斥距现实有一段时间间隔的案例。因为有一些优秀的经典案例虽然陈旧,但其中所体现出的道理或启示并不过时。但如果多个案例所起到的作用相近时,编写人员就要优先考虑更具有时代感,时效性更强的案例了,因为这样的案例很可能正是学生所亲历过的,他们对这些案例会倍感亲切,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也就会更高,自然,教学效果也就会更理想。

2)案例要简洁,具有概括性。

我们要求案例要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晰,但不能因此就将案例变成“流水帐”。对较大的公共部门决策问题要进行提炼和概括,使案例的层次清晰简洁,篇幅大小合理,以便在一定的时间限度内达到预期目标。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除了可以作为案例的讨论者,他们也可以是案例编写的参与者。

一方面,学生在参与案例讨论后,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会对案例有更多、更深刻的思考,这些想法甚至可能是编写者在撰写案例之初也未曾考虑到的。将这些想法中一些好的部分从事到案例中,可以增加案例的价值。

另一方面,学生亦可以参与到案例的素材搜集和编写工作中。实践证明,由学生自己负责制作的案例往往更新颖、更易于接受和包涵了更多的冲突性与竞争性问题,从而也具有更强的激发学生关心时事和积极思考的特质。[5]

当然,由于学生缺乏制作案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学生制作案例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对于学生制作出的不够专业的案例,教师可以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再将其充实到案例库中。

3.2 案例库的组建及维护

3.2.1 案例库的组建

制作好的案例需要很好地组织起来才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1)案例的分类

案例可以用于不同的教学环节,例如,用于学生自学、课堂案例讨论和课程考查等。应将案例按不同的用途进行分类。属于不同类别的案例在使用和存放方面都有不同。教师在向学生提供用于自学的案例时,还应该向学生说明与案例所对应的知识理论和学生在学习案例后要解决的问题。在进行课堂案例讨论时,教师应对案例进行充分的说明,并对讨论过程进行引导,因此用于课堂讨论的案例较自学案例复杂一些,蕴含的内容更丰富一些。用于考试的案例由于考试时间所限要求篇幅要小,所叙事件要简单一些。

2)案例的存放

案例的存放应与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相结合,打造出一个便于使用和交流的案例库。

对于用于自学和课堂讨论的案例均可以通过这种渠道提供给学生,但用于考试的案例,出于保密的要求,还是要存放在更为安全的地方。

案例库平台上除了存放案例库外,还要设置案例讨论区,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

3.2.2 案例库的维护

案例库的维护主要包括案例的修改和更新。案例使用后并不意味着案例教学的完成,还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并根据这些意见对案例进行修改。同时,随着案例教学的不断进行,会出现案例老化或案例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对案例库中的案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查、筛选,剔除价值不大的老案例,充实更能反映时代特征的新案例。

也可以将学生制作的案例放到网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摘要:公共部门决策的实践性、应用性特点决定了案例教学在其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及不可缺性, 而建设一个高质量的案例库是保障案例教学能够成功开展的前提条件。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案例库建设包括案例的选材、案例的编写、案例库的组建及维护等四个环节。

关键词:公共部门决策,案例库,案例教学,案例撰写

参考文献

[1]潘秀珍.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梧州学院学报, 2010 (2) :74~77.

[2]李勇.我国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障碍及解决对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73~76.

[3]李庆钧、崔金云.公共管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2 (2) :67~70.

[4]王浦劬.试论公共管理案例的基本特点[J].中国行政管理, 2001 (7) :15~16.

篇4:决策理论方法案例分析

关键词:粗糙集;证据理论;证据权重;多准则决策

1.引 言

证据理论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中获得广泛的应用,是处理不确定问题的有效工具。但证据理论也存在许多不足,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粗糙集和证据理论的决策方法,并考虑不同证据差异性的决策方法。

2.粗糙集理论

使用Dempster证据组合方法可得到方案在各条件准则下的综合基本概率分配,按照信度函数最大化决策规则进行方案的最优选择。

4.结语

本文利用信息熵得到准则的权重,借此区分不同证据的差异。提出方案在准则下的优势度,以此计算得到基本概率分配。结合粗糙集和证据理论,提出一种针对离散多准则决策问题的决策方法。基于粗糙集和证据理论的决策方法,可以较好的利用现有知识库,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Han.J.,Kamber.M. Data mining:concepts and techniques (2nd Edition)[M],Morgan Kaufmann,2006,USA..

篇5:第8章 AHP决策分析方法

A(目标层)对象:毕业去向

C1(准则层):待遇 C2:环境 C3:前途 P1(措施层):研究生 P2:公务员 p3:自主创业

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是完全层次关系,过程如下: A-C判断矩阵及层次排序 A-c c1 c2 c3

C1-P判断矩阵及层次排序

C1-p p1 p2 p3 p1 1 0.20 p2 5 1 p3 2 0.4 λmax= 3,CI=0,RI=0.58,CR=0<0.10 C2-P判断矩阵及层次排序

C2-p p1 p2 p3 p1 1 0.2 p2 5 1 p3 0.5 0.1 λmax= 3,CI=0,RI=0.58,CR=0<0.10 C3-P判断矩阵及层次排序

C3-p p1 p2 p3 w 排序 p1 1 5 0.666666667 0.37037037 2 p2 0.2 1 0.133333333 0.07407407 3 p3 1.5 7.5 1 0.55555556 1 λmax= 3,CI=0,RI=0.58,CR=0<0.10 层次总排序结果 A c1 c2 c3 w总 0.434783 0.217391 0.34782609

排序

w 排序 2 0.153846 2 10 0.769231 1 1 0.076923 3

w 0.5 2.5 1

0.125 0.625 0.25

排序 1 2 c1 1 0.5 0.8

c2

c3 2.00 1.6

w(Wi的归

排序

一化)1.25 0.43478261 1 0.625 0.2173913 3 0.34782609 2 p1 0.125 0.153846 p2 0.625 0.769231 p3 0.25 0.076923 CI=0,RI=0.58,CR=0<0.10

篇6:决策理论方法案例分析

经营决策有三种基本类型:确定型、风险型和非确定型。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确定型决策方法的应用应具备四个条件:(1)存在决策者期望达到的一个确定型目标。(2)只存在一个确定的自然状态。(3)存在可供决策者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方案。(4)不同经营方案在确定状态下的损益值可计算出来。

确定型决策的方法主要有:量本利分析方法、线性规划法、投资报酬率法等。

1.量本利分析方法

量本利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产品数量(销售量)、生产成本、销售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盈亏变化的规律,指导企业选择能够以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最多产品并可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经营方案。

量本利分析的前提是存在两种成本(或费用),一种是不随产品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叫作固定成本,另一种是随产品数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叫作变动成本。正是由于这两种成本的存在,客观上存在产销量低于一定数量时经营是亏损的(负利润),只有产销量大于一定数量时企业才有利润,且产销量越高利润也越高。当利润为零时的产销量称为盈亏平衡点。

量本利分析模型告诉我们:只有当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大于零时才存在盈亏平衡点。有时企业产销量达不到盈亏平衡点,企业还会继续生产,这是因为继续生产虽然不能盈利,但可以减少亏损,条件仍然是边际贡献(率)大于零。

2.投资报酬率法

投资报酬率法是根据投资报酬率的高低来评判投资项目是否可行的方法。所谓投资报酬率是指年投资利润总额与投资总额的比,用公式表示如下:

企业利用投资报酬率指标评价投资方案时,通常可以将其与投资者确定的期望投资报酬率相比较,若投资报酬率大于或等于期望的投资报酬率时则为可行性方案。

二、风险型决策方法

风险型决策方法主要用于人们对于未来有一定程度认识、但又不能肯定的情况,但每种自然状态可以根据以前的资料推断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

风险型决策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决策树法、矩阵汇总法、优先理论法。决策树法是一种用树型图来描述各经营方案在未来收益的情况,从而选择正确方案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可替换经营方案的数目和对未来市场状况的了解,绘出决策树型图。

(2)计算各方案的期望值。具体讲是第一,计算各概率分枝的期望值,用方案在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分别乘以各自的概率;第二,将各概率分枝的期望值相加,并将数字记在相应的自然状态点上;第三,考虑各方案所需的投资,比较不同方案的期望收益值;第四,剪去期望值较小的分枝,将保留下来的方案作为被选的决策方案。

三、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非确定型决策是在决策的结果无法预料和各种自然状态的概率无法预测的条件下,只能依据经验判断并有限地结合定量分析方法做出的决策。在非确定型决策的过程中,决策者的主观意志和经验判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决策者采用的标准不同,决策方法就不同。一般来说,非确定型决策的方法主要有乐观法、悲观法、后悔值法、折衷法、等概率法等。

乐观法也叫大中取大法。如果决策者比较乐观,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好的自然状态,所以不论采用何种经营方案均可能取得该经营方案的最好效果。这种非确定型决策方法又称冒险决策法。

悲观法也称小中取大法。即决策者对于未来比较悲观,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差的自然状态,因此,企业不论采取何种经营方案,均只能取得该经营方案的最小效果值,所以在决策时首先计算和找出各经营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的最小效果值,然后通过比较确定,选择在各最差自然状态下的仍能带来“最大效果”的经营方案。

后悔值法也叫最大最小后悔值法。决策时应首先计算出各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即用某自然状态下的效果值减去该自然状态下该经营方案的效果值),然后

找出每种经营方案的最大后悔值,并据此对不同经营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最大后悔值最小的经营方案作为决策方案。

折衷法也称现实估计值法。这种方法是乐观法和悲观法的折衷,因为完全持乐观的态度是不现实的,而完全从悲观的态度出发又过于保守,也不符合企业经营的思想。

篇7:决策理论方法案例分析

基于语言评估和集对分析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对方案的.属性值以模糊语言形式给出,属性权重以实数形式给出的多属性决策问题进行了分析.采用集对分析理论进行处理,提出了一种模糊语言评估下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实例的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作 者:徐改丽 XU Gai-li 作者单位:桂林工学院,数理系,广西,桂林,541004刊 名: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年,卷(期):23(8)分类号:O223关键词:多属性决策 语言评估 集对分析 贴近度

篇8:决策理论方法案例分析

众所周知, 房地产业具有相关市场广大、相关产业链条复杂等特点。同时, 房地产业也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基础性的物质条件, 并且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健康程度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 我国政府把房地产业作为首要振兴的十大产业之首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而经过危机之后这几年的井喷式发展, 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第一大产业。在房地产业中有一句名言:“第一是区位, 第二是区位, 第三仍是区位。”足见房地产选址决策对于开发商乃至整个房地产业的意义。简单地说, 房地产的选址工作是每一个房地产企业都必须面临的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2011年以来, 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明显进入结构性、周期性的“降温”阶段, 房价明显下跌, 楼盘空置率上升, 房地产企业业绩大幅滑坡。在这股“寒流”影响之下, 各个房地产企业在房地产开发与选址决策上必须更加慎重, 更加小心。而由于各个选址决策方案的基本情况 (如地块成本、维护成本、周边环境、交通的便利性、周边竞争对手的多少等) 都不尽相同, 决策者无法简单地根据某个或某几个指标来对目标进行判断与选择。同时, 在其决策的过程中, 因为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及其所包含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等, 如果仅仅依据主观经验对其进行判断, 往往无法得出 (相对) 最优方案, 甚至给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从张格、张子刚的研究来看, 目前相当一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在项目选址问题上, 基本是凭自己的简单直觉、朴素经验和初步调查或者其中的二者、三者结合来决定的, 随意性主观性强, 缺乏科学严谨的选址方法, 这直接导致了大量商业房地产资源的积压。而目前, 国内关于房地产项目选址决策问题的理论研究不多, 只有少数学者, 如阮连法, 刘渊等从效益、营销、风险等角度概括性地研究了房地产项目选址问题。所以, 对于房地产选址决策问题进行系统性建模与探究不但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还有它自身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

二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

前面已经提到, 房地产选址决策问题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多目标决策问题。在处理多变量、非线性、主观性强且不易定量分析的系统决策问题时, AHP (层次分析) 法无疑是最优选择。房地产选址决策问题的各个指标变量在层际之间、同层两两间相互影响, 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理论系统。所以, 要实现科学客观的选址决策, 只有在各个层次的指标变量当中分别确定相对重要程度, 运用判断矩阵得出基础指标权向量, 进而再根据所获取的指标变量数据类型采用适当的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最终决策。针对房地产选址决策系统不易进行直接定量分析研究的特点, 适宜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三建立模型

1. 指标选取

依据相关文献以及笔者自己的修正与改进, 笔者倾向于采用以改进后的龚成一模型下的8个指标作为基础指标 (即指标层D) 来建立房地产选址评价模型, 分别是:初始投入 (D1) 、维护成本 (D2) 、利息费用 (D3) 、基础设施 (D4) 、交通通达度 (D5) 、周边同类房产集群状况 (D6) 、公司品牌价值 (D7) 和建筑方案竞争力 (D8) , 分属于三个变量类别 (即准则层C) :经济性 (C1) 、便利性 (C2) 和竞争性 (C3) , 其中利息费用 (D3) 指标也包含租金因素对于最终选址决策的影响。关于整个评价体系的SD (系统动力学) 流程运用vensim软件绘制简要示意图 (见图1) ) 。

2. 判断矩阵

接下来通过建立该房地产选址的评价系统中准则层与指标层各个变量间的判断矩阵来确定每一个基础指标对于总体评价目标的影响程度大小 (即权重) , 判断矩阵标度含义的说明见表1, 原始层次指标权重Wi、归一化层次指标权重Wi0、判断矩阵特征值λmi、最大特征根λmax和一致性检验指标CI的计算公式见式1~式5, 相应判断矩阵见表2~表5:

其中, Ai为判断矩阵中横向评价向量, Wi为纵向权向量。

由以上判断矩阵可得:

目标G的权向量为Wg=[0.41, 0.30, 0.28]

准则C1、C2和C3的权向量分别为Wc1=[0.38, 0.28, 0.33], Wc2=[0.47, 0.53], Wc3=[0.32, 0.37, 0.31]

3. 一致性检验

运用AHP方法要求对于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当中每个层次的指标变量都进行一致性检验, 看模型是否符合系统实际运行的要求。1阶~15阶重复计算1000次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见表6, 检验公式为式6。检验所需的CI值前面已经计算得出, 所需的RI值查表6可得。

对于本文中房地产选址评价模型的一致性检验情况见表7。

一致性检验公式CR=CI/RI (式6)

由表7可以明显看出, 本模型中的4个CR值均小于0.1, 符合AHP方法的一般一致性要求。

4. 总体权向量

将上文判断矩阵所求得的4个权向量写成表8中层次表格的形式, 并由此得出评价体系基础指标总体权向量 (即总体权重, 为了方便后文进行系统决策故写成表格形式, 见表9) 。至此, 系统建模工作完成。

四实证分析与评估

在上文房地产选址评价模型的基础上, 笔者在杭州市选取了包括一处商业性房地产 (杭州印象城) 和两处住宅小区 (高档的滨江·金色海岸和中档的府苑新村) 在内的三处目标房地产项目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估, 在后文中上述三处房地产项目分别标记为P1、P2、和P3, 其相关情况描述见表10。

在评价信息的采集过程中, 笔者咨询了浙江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的10位教师, 让他们就自己了解的情况与亲身经历分优、中和差三个等级对三处目标房地产项目就本文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当中的8个基础指标进行模糊评价, 评价信息采集情况见表11, 表中数字代表10位教师当中选择该项评价的教师数量。

由于系统评价非定量分析, 只需得出相对最优方案, 所以只要对于三处房地产项目采用统一标准进行评价即可。为了直观易懂, 本文用赋分的形式来体现评价标准, 最后比较三处房地产项目各自所得分数的多少来完成决策, 分数最高的方案为最优方案。评价过程见表12。

由表12可得本次模糊综合评价的最终结果, 代号为P3的房地产项目即府苑新村得分最高 (81.8) , 故综合来讲可以认为在本指标体系下府苑新村最符合城市房地产选址决策原则。至此, 实证分析与评估过程结束。

五房地产选址决策模型的不足之处

第一, 本文中运用AHP方法所建立的房地产选址决策问题模型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大部分基于主观感知的系统评价方法, 尽管通过系统工程学的方法对于主观看法进行了层次化、定量化与平滑处理, 但还是无法完全摆脱主观因素的随意性与局限性。

第二, 因为能力和时间所限, 模型并没能区分研究对象所属的房地产类型 (如商用地产、住宅和公共基础设施等) , 而事实上因为房地产开发项目类型的不同, 其对选址决策问题结果的影响与被影响因素也会大为不同。例如, 商用地产采取一次性投资开发、长期收租金盈利的形式, 而住宅则多体现为一次性交易来转让使用权, 故对于商用地产的选址决策来讲, 租金的高低就成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影响指标, 而其对住宅的影响却微乎其微。本文只是就普通的房地产概念进行了一般性的研究, 故该模型严格来讲还应进作一步的细分, 针对商用地产、住宅和公共基础设施等不同类型房地产的选址决策问题分别得出适当的子模型, 才能够真正具备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摘要:房地产选址决策问题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多目标决策问题。如何从若干个房地产选址的备选方案中评估、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对于房地产企业, 尤其是对一些规模较小的房地产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从一般性的城市房地产选址决策问题入手, 运用AHP (层次分析) 法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其选址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理论建模与改进, 在最终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对杭州市城区三处房地产的选址决策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与评估, 得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以期为相关决策者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选址,AHP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参考文献

[1]张格、张子刚.房地产系统营销策略研究[J].经济师, 2004 (5)

[2]阮连法、刘渊.提高房地产投资效益的几个关键因素[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9 (3)

[3]龚成一.基于AHP的房地产选址方案选择研究[J].北方经济, 2010 (12)

[4]汪应洛.系统工程 (第四版) [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6)

[5]许树伯.层次分析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篇9:决策理论方法案例分析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上市公司;投资并购;投资者关系

一、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及其演进

行为公司金融作为公司金融领域里面的一个研究的热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但众说纷纭,尚未形成定论。行为公司金融理论最早始于人们对有效市场假说的反思与批评;其心理学基础主要是认知偏差、过分自信、视野理论(心理账户)三个。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基本关注对象乃是管理者的非理性管理与投资者德非理性投资以及这种管理与投资对公司资本配置与绩效的影响。

要较为全面的了解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必须对其理论基础进行充分认知,也就是其心理学基础。具体来说,一是认知偏差。人都厌恶损失,我们知道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就是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都希望避免损失获得收益,但是这并不是人们完全绝对厌恶风险,在某些情况下也会选择赌上一把,但却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所以人们厌恶的不是风险而是损失。二是过度自信的相关问题,管理者对于自己的判断能力缺乏理性考量,过于有信心。投资者也在某些程度上认为其他投资者的决策都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诸多投资者共同的心态就是只相信自己的决定才是对的,但事实却常常并非如此,甚至是背道而驰。过度自信问题的基本根源在于管理者、投资者对概率事件常常出现偏差性的预测与估计,对一些小概率事件过高估计其发生的可能性,并由此产生了一种错觉。三是心理账户,心理账户的基本定义是指财富所有者根据其拥有资金的来源、所在以及资金的用途等相关因素对说拥有的资金进行的一种特殊归类,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所有的资金都是等价的,但是人们并不认为这种等价实际存在,人们倾向于运用心理账户进行投资。

Barberis与Thale于2003年从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里放宽理性经济人基本假设中的部分基本条件为基础,建立了新的分析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市场上的行为人决策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刻画。由此,行为金融学理论衍生出基于信念的模型以及基于偏好的模型,二者的区别在于理性假设修正的主要出发点不同。前者主要应用的心理学基础是情感心理学以及认知偏差及决策判断偏差;后者主要利用前景理论的一些假设来考虑投资者的偏好特征。

二、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经营决策的主要困境

一是管理者非理性的公司进行管理。一般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受到一个重要因素的影响,这个影响因素来自于公司内部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所谓非理性行为指的是人们会在基本的心理倾向上将固有得行为偏差达成一个共识,遗憾的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在公司的日常生产和经营决策很难或者说根本无法察觉到其自身行为的心理偏差,从而难以采取措施对其经营管理及决策的非理性行为做出修正,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者的生产经营以及决策结果旧带有不可避免同时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观性,换句话说,就是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所采取的非理性的主观决策常常使得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中产生种种非理性的决策判断结果存在。显然,我们不难发现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在其主观意识上经常性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科学的合乎理性的,导致其先入为主的认为其在经营决策中所作出的决策也是可以令人满意的理性的结果,实际上,管理者的非理性决策也使得上市公司的决策带来不可控制的消极影响。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管理者的决策还往往受过度自信心理的驱动,在涉及收购、兼并以及重组等一些重大的投资决策过于乐观,导致投资决策出现失误。

二是投资者之间关系不明确。当前由于上市公司普遍实行职业经理人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产权所有者与公司实际管理者之间的分离,由于缺少相应的激励措施及规制政策,使得所有者并不了解公司的具体运行情况,而管理者又缺少动力进行良好的经营管理或者存在寻租现象。

三是公司经营管理中容易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如部分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甚至董事、监事在内,在2009年的半年报与第三季度报告尚未披露的时候,也就是这段时间尚属于禁止买卖本公司股票的窗口期,但是这些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却从事乐交易行为,甚至是短线交易这种违规交易,对本公司股份进行买卖,这些行为引发了市场的极大关注。事实上,这种违规操作的现象还大量存在。

三、基于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上市公司经营决策路径选择

一是要积极鼓励支持引导管理者的理性管理。一个有效的民主决策机制对企业权力的监督和控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必须进行咨询,尤其是在某些重大决策时,必须引进外部咨询。外部咨询的独立性,可以让与投资项目无任何利益关系的外部人士参与到项目的决策中来,从而可以避免内部高管人员进行自利的决策行为。

二是理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投资者关系管理(IRM)本应属上市公司自身的内在需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行为,该是公司上市时就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与生俱来的行为,是公众公司证券产品和社会形象在资本市场上的一项主动性和持续性的营销工作。与中国资本市场正向理性回归、投资者的股东意识逐步强化相比,大部分上市公司的IR意识至今仍相当淡漠,缺乏培育资本市场形象的自觉意识,尚未建立起与投资者长期沟通的工作体系,更未作出如何开展公司IR的战略安排。

三是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要做到合法合规。上市公司的经营应该要实行必要信息公开化,合法合规,上市公司收购重组都必须有相应的较为健全的法律框架,法律环境的建设显得刻不容缓。近年来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实践表明,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对于其可能产生的并购重组行为都将产生显著的影响机制,这就要求上市公司的合规部门或者法务部门以及其他的负有监督责任和义务的部门对该公司的并购、重组甚至是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行为都要作合理的监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规范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少军,行为金融理论的前沿发展[J],经济评论,2003(01);

[2]徐女原,行为金融理论及其对投资者行为异象的解释[J],生产力研究,2004(10);

[3]周杰,行为金融理论框架下的金融市场有限理性研究[J],经济师,2005(03); [4] 崔巍,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研究及在我国的实践意义[J],中国软科学, 2010(04);

篇10:决策理论方法案例分析

基于集对分析和直觉模糊集的语言型多属性群决策方法

针对语言型多属性群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基于集对分析的直觉模糊群决策方法.首先给出语言信息与直觉模糊值的转换方法:分析集对分析的思想与直觉模糊集思想的.兼容性,通过集对分析的方法求解出方案对于单个属性和所有属性的联系度表达式:最后通过一个排序公式对方案进行排序,并得出最优方案.算例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作 者:张肃 ZHANG Su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陕西三原,713800刊 名:科技导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年,卷(期):26(12)分类号:C934 N945.25关键词:多属性群决策 语言信息 直觉模糊集 集对分析

篇11:决策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决策理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和启发

韩雪蕾 08291237 电气0808 摘要:本文简要描述了决策理论的内容,并通过对决策理论在日常生活和科研工作中的体现和运用进行的举例和分析,并具体阐述了就业决策的内表现及对自身的启发,由此几个方面指出了决策理论的在具体情况中的作用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决策理论,日常生活,决策现象,科研,就业

正文:

一、决策理论与决策分析

所谓决策理论(Theory Of Decision Making/Decision Theory),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管理决策问题,形成的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决策理论是有关决策概念、原理、学说等的总称。“决策”一词通常指从多种可能中作出选择和决定。行政决策理论是用以指导和阐释行政决策的理论依据。

决策理论是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行为科学、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研究成果而发展起来的。决策理论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突出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决策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决定了整个管理活动的成败。如果决策失误,组织的资源再丰富、技术再先进,也是无济于事的。

2)系统阐述了决策原理。西蒙对于决策的程序、准则、类型及其决策技术等作了科学的分析,并提出用“满意标推”宋代替传统决策理论的“最优化标准”,研究了决策过程中冲突的解决方法。

3)强调了决策者的作用。认为组织是决策者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因此,强调不仅要注意在决策中应用定量方法、计算技术等新的科学方法,而且要重视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

所谓决策分析,决策分析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活动,是为解决当前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选择最佳方案的一种过程。

决策分析一般分四个步骤:

决策的基本程序:

1.提出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2.拟定达到目标的各种可能方案 3.泛搜集与决策有关的信息.4.分析,评价和选择方案 5.组织与监督方案的实施。

二、日常生活中的决策现象

结合到日常生活而言,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分清日常生活主要包含哪些事情最好先进行决策分析的以及哪些是不需要进行决策分析的。关于日常学习和工作的,以下几件事最好先决策分析,比如高考时在选择专业以及学校的时候,比如毕业后在就业的的时候,比如在工作时遭遇各种问题的时候(维护客户关系、处理技术问题等等),小事情的话比如父母过生日你打算如何给他一个惊喜,比如安排一次假期旅行等等,这些生活中的事情确实最好是先做决策分析再实施会比较从容而且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还有一些事情,比如你要交个什么样的朋友,你想如何与朋友们相处等等,是不需要决策分析的,因为生活是丰富多样的,有些需要你理性判断,有些只需要你感性地去体会,如果事事都先“决策分析”,那就太耽误时间了,得不偿失。

上文第一部分提到的决策理论看起来抽象复杂,但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决策跟它是别无二致的。比如我想买房,这就是决策问题。首先,需要什么样的房?几个人住?地址位置?交通更便利一点还是?此综合为决策目标。接着,我需要知道哪些地可以供选择,于是我到处跑到处找,看到有大概有5处比较满意。然后,我又要看了,这5处符合我当初的意图(决策目标)吗?于是,我给每处房对应的每个指标给一个评分。接着,要分析,要评价了是吧,那我想想,那个子目标是我比较看重的,比如地理位置我要优先考虑,其次是什么,等等,那就根据重要性施以一定的权重。最后计算总得分。选出得分最高的差不多就是最心仪的了。

像我选择在哪里居住最合适?我应当购买怎样的房子?我现在是否该换工作或者选择去读研究生?我应该选择哪只基金或购进哪个股票来实现我的投资、理财目标?我该选择哪所学校升学?这类日常生活中,求学或择业时,朝九晚五的机关生涯中,以及纷繁复杂的企业生产管理与商场竞争中,经常会遇到的,需要你面对现实作出抉择,采取对策的情况,就是生活中的决策。

三、科研工作中的决策体现和应用

作为电气专业的学生,以后的工作与科研息息相关,无论是做产品的研发,系统的维 护还是设计类的部分,都需要涉及科研方面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决策理论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技创新工作主要包括创新工作的前期准备、可行性分析、结果预测、创新方案的制定、备选方案的决策、具体实施、创新结果的效用评定等方面的工作。每一环节都是创新工作必不可少的要素。这些要素工作直接关系到创新的好坏,也影响到创新的后续发展。另外,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在条件充分具备的情况下进行,条件不具备创造条件,克服困难也要做。现代社会,科学研究已经从个体研究过渡到以群体研究为主体的大科学时代,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这一新趋势孕育了一大批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目的的科研群体,科研群体日益成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力量。科研群体是作为个体的科研人员组合在一起的群体。作为一个有机的科研整体,它有共同的科研目标,科研方向,科研准则。目标、方向和准则的提出、制定与实施,就是一个决策的过程。正确的,科学的决策才能成就丰硕的科研成果。每一个科研群体成员都要遵循这种共同的机制。

论及我们国家的总体情况,我国现处在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不发达,科技水平不高。在科研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对科技创新工作投入大量的资金,那么在有限的资金和其他条件下,我们首先发展什么,次要发展什么,最后发展什么,这都是决策的问题。为此,我们国家制定了五年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一系列详细的科技发展计划,以及相关科技战略和政策。上述问题都可以转化为科学决策问题。具体来说,创新工作的前期准备、可行性分析、结果预测、创新方案的制定、备选方案的决策、创新结果的效用评定等方面可以转化为多属性决策问题。具体的技术创新过程可以直接转化为群决策问题。而在有限条件下优先发展什么技术,次要发展什么技术所存在的冲突问题可以转化为决策理论中的冲突分析问题。

四、就业决策现象表现及启发

如何作出明智的选择与决策,是一项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基本生存技能。有时一种决策往往影响和规定了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的生活质量。遗憾的是几乎没有多少人学到决策技能的真谛与精髓。人们面临选择时往往迟疑不决,不得要领,甚至胆怯害怕,以致坐失良机。有的人则轻率地依照类比的方法,人云亦云,或者简单地仿效他人的做法,亦步亦趋。总之靠的是群体的无意识。现在我们即将步入大四,职业生涯也不再像以前仿佛离我们那样遥远,而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做出正确而可行的职业决策,对我们的人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通过对某高师院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主要来源于“不一致的信息”;大学生有灵活积极的职业决策风格;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与职业决策风格有密切关系;不同类型的决策者有不同的决策风格与效果。调查结果指出:大学职业生涯教育应该考虑与实际和实践结合,注重专业承诺和专业知识能力、适应能力、抗挫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的教育。

该调查指导我们在今后就业决策中,要根据自身及市场的情况,调整自己,适应社会,对我们今后就业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1.洞察市场,增强信心。首先,知识经济大潮汹涌澎湃,成为新世纪人才竞争的巨大原动力,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相似的人才竞争和人才危机。高科技开发和应用人才越来越供不应求,因而寻找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成为当今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加入WTO 必然引起新世纪大学生就业理念的转换。择业同样要与国际接轨,大学生需要熟悉国际市场信息,掌握国际市场脉博;其次,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扩招后的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因此,大学生更应关注国内人才市场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对于未来的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应对策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了解市场,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寻找新的择业方向,才能对自己的择业进行合理和科学的定位,才能使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增强择业信心,立于不败之地。

2.运筹帷幄,拟定思路。首先是专业对口的择业思路。学以致用,会使你尽快进入本行业,迅速将你的能力才华发挥出来,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这当然不失为择业的捷径之一。但是,当主客观条件不具备时,比如缺乏在本专业发展的能力、所学的专业目前没暂无岗位空缺或已经是夕阳产业、对所学的专业兴趣不大、有意去别的领域开拓发展,那么不妨选择专业错位的择业思路。其次是专业错位的择业思路。大学生在择业时,如果在所学专业领域就业有难度,确定专业错位的择业思路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些大学生不了解市场需求,过分强调专业对口,认为只有专业对口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死盯着专业不放,从而丧失稍纵即逝的就业机会。其实,学非所用在用人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博士、硕士改行投身其他行业,甚至投身于服务业的也大有人在,取得不凡成就的不乏其人。实际上,为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必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在择业过程中,当碰到与自己专业十分对口的岗位,自己也十分中意于它,可是短时期内却难有空缺时,完全不必苦苦等待,非它不“娶”。换一个新的你从未涉足的岗位未必是一件坏事。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或许会激起你强烈的斗志,激发你的潜能,使你工作得更加出色。

3.扬长避短,适时调整。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的马克吐温为广大面临毕业的同学做出了“扬长避短、适时调整”的榜样。年轻时,他试图成为一名商人。他曾经投资开发打字机,不仅一无所获,还赔掉5 万美元。看到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作品赚了大钱,他心里很不服气,也想发这笔财,于是开办了一家出版公司,但很快陷入了困境和债务危机,最终以破产告终。短暂的商业经历使马克·吐温认识到自己毫无商业才能,于是断绝了经商念头,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说。趣幽默、才思敏捷的他完全没有了商场中的狼狈,重新找回了感觉。所谓“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岗位时应该努力做到所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和特长,并适时调整选择目标与方向,才能获得成功。一方面,一定要对自己进行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长处何在,短处又是什么,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的理想、爱好、个性特点、特长相匹配的职业。另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只是一种计划,具有可变性,应该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对自己认识的不断深入进行适时调整,不断把握的机遇,以实现自己的事业目标。

4.比较鉴别,选择最佳。大学生在择业时,需要从两个方面的比较中来寻找自己的位置。第一,在职业与就业之前进行比较,即将职业对人的要求具体化,将个人的优势素质与职业的特殊要求进行对比,把那些个人条件相接近的职业作为选择目标。第二, 在选出的多种职业目标方案中进行比较。目标确立后, 根据收集的信息, 通过罗列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审视各种方案可能导致的后果, 分析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评价衡量各种方案及其结果的意义等程序, 比较各种方案应选职业所需具备的条件, 选择那些更符合条件, 更符合自己的特长, 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的职业。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践出真知,(下转第124 页)实践练本领。大学生在选择好择业方向、确立了择业目标的基础上,应该脚踏实地,勇于实践,只有这样,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得以提高,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价值。首先要铺下身子,从小事做起。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实践表明,任何成功者都是从零开始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一无所有并不要紧,关键的是要从一件件的小事做起。其次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积累到足以突破事物的度,才会发生质变。这种量的积累要求人做事情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否则成就不了什么大事。远方的路只有从脚下走起,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第三拼搏进取,艰苦创业。拼搏进取是成才的驱动力,艰苦创业是成功的基本保证。大学生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价值,必须树立拼搏进取、艰苦创业的宏大志向,顺境中不能不思进取,逆境中不要自暴自弃,而要自强不息、竞争进取、顽强拼搏。

正如《决策的艺术》作者莱福教授所指出的,生活意味着不断地选择和决策,惟有高明的决策才能带来高品质的生活。最重要的不是决定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知道怎样来做决定。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可以熟练掌握日常所需的决策理论方法,对自己的决策能力充满自信,使明智的决策成为日常的习惯,从而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经济与管理

决策理论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和启发

上一篇:作文愧疚下一篇:红十字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