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再思考

2024-04-23

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再思考(共8篇)

篇1: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再思考

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再思考

本文对个人和集体时关系作了历史性探讨,发现两者往往是对立和冲突的。但是,从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共产主义三大社会形态来看,文章认为:个人自我实现的形式也相应表现为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一种超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局限的新形式。从哲学看,个人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它适应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需要。这种适应性体现在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如下主张:(1)一切价值均以人为中心;(2)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3)一切个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平等的。长期来,我国理论出版物对于个人主义持全盘否定态度,反映出一种个人虚无主义的心态。这种极端态度和片面观点无疑成了极“左”政策的根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注意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协调问题,避免两者走向极端的形式。

个人价值

个人价值问题,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热点,它常常引起不尽的纷争与思虑。因而,对个人价值的内涵及其实现机制作出理论上的科学研讨便不是毫无意义的了。企图弄清个人价值的本质、结构、实现方式,首先会碰到一个前提性问题:什么是价值?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解决。对此马克思作出了精致而科学的说明:“„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

篇2: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再思考

一 时代呼唤司法权威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载入宪法,“法治” 第一次有了宪法上的意义。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将步入法治时代。法治时代不仅是突出司法公正的时代,也是突出司法权威的时代。

人治需要个人权威,法治则强调法律至上,而司法是法律正义的最终守护神,法律的至高无上是通过司法权威来体现的。没有司法权威,法律至上将是一句空话;没有司法权威,国家法制的统一也将遥遥无期;没有司法权威,法院的生效裁判将因为有履行条件的债务人拒绝履行而失去意义;没有司法权威,司法裁判将弱化其平亭曲直定纷止争的功效。因而法治时代也应该是突出司法权威的时代。

法治社会是一个尊重、保障权利的社会,法治进程就是整个社会权利意识不断唤醒、权利不断主张并得以保障的过程,因而在当代中国法治化进程中,法院的司法活动必将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每天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登陆网络,几乎都有有关法院司法活动的报道,无论是谁都能感受到社会这股关注司法的热流在涌动。在社会空前关注之下,当前普遍困扰法院的“执行难”除了反映法院的实际困境之外,实际上又向社会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守好你们的权利,否则司法保护不了你们。这无疑又将加剧动摇社会对司法的信心。伯尔曼说过: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得到切实地遵守。因而权利时代也应该是突出司法权威的时代。

在流入我国的欧美司法文献中,难得见到论证司法权威方面的文章,撇开笔者的孤陋寡闻,可能在“藐视法庭罪”根深蒂固于国民内心深处的国度,独立的终审权即意味着司法权威。德国大法官傅德曾说:在德国,通常没有人去谈论法官独立性问题,它是不言而喻的,属于社会意识。[i]美国《司法行为守则》中提到:“独立的、受尊重的司法机构是我们的社会中正义所必需的”。我们更熟悉的则是一位美国联邦法院大法官所说的:我们享有终审权并非是由于我们的判决总是正确的,正好相反,我们的判决被认为是正确的就是因为我们享有终审权。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潮流冲击着我们传统的司法理念,中国加入WTO后更迫使人民法院必须面向世界,加快司法改革步伐,尽快树立司法权威,与国际司法制度接轨。当中国加入WTO后,必将有越来越多熏陶在西方法治文化中的外国商人、企业来到中国从事经贸活动,在他们看来,如果有超司法的因素在左右他们的诉讼、如果案件可以“翻烧饼”式的反复再审,如果债务人既不破产也不履行终审裁判确定的法律义务,那么,通过诉讼解决纷争将不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在为外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时,不该忘却健全相应的法律和司法制度。正如一些外商坦诚所言:“我们看中的不仅仅是中国对外商的各项优惠政策,我们更看重中国的法律法规是否完善、知识产权能否得到保护”。[ii]而要消除外商这种顾虑,必须树立法院的司法权威。

我们不能局限于刑事审判拥有“生杀予夺”大权来理解法院的司法权威,司法权威是法院的,这是一种司法理念,司法权威是全社会的,这是一种法治理念。司法权威,简言之,即司法机关享有司法终审权,包括司法活动被信仰、裁判结果被尊重。有学者概括为司法至上、司法至尊、司法至信。[iii]具体含义有:司法方式具有优势地位,非司法的纠纷解决方式都不能与之冲突、抵触,一旦冲突,前者可以司法救济方式予以纠正;司法方式具有排他性,当事人一旦选择了司法方式并据此产生处理结果,即不能再选择其他方式,甚至在处理过程中也不能轻易单方面作出放弃并选择其他方式之有效决定;[iv]司法解决的终局性,司法程序的结束即意味着冲突将不再得到国家公权的处理;司法解决的稳定性(推定公正性),司法裁判一旦作出,即具有推定公正的效力,对于原审、二审的司法裁判,在终审、再审时也应当设定它是公正的;司法裁判的扩张力,终局裁判不仅对当事人有约束力,甚至相应的其他部门或个人都产生协助执行的义务,并且,终局裁判确认的事实是预决的事实;行政审判权,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应相对人的请求受司法审查;司法独立。

二 当前司法权威面临的尴尬

法院司法权威的树立除了需要法院体制的改革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外,[v]最主要还得依靠法院自身的公正审判来实现,通过司法公正进而达到司法权威,因为只有公正的裁判才可能被社会公众所信赖和认可,如此裁判才可能顺利或较少阻力地得到履行。

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法院加快了司法改革的步伐,最高人民法院适时地推出了《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全国各级法院在这一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司法公正这条主线,轰轰烈烈地将法院司法改革往纵深推进:大力推行公开审判制度,改革传统裁判文书写作模式,增强裁判的透明度;推行立审、审执、审监分立,建立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各级法院加大了培训力度,法官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普遍推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在法官队伍中建立了竞争机制;理顺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的关系,做好了“还权”工作;部分法院还开展了审判长、独任审判员选任制,逐渐地使审判权向少数精英法官集中;开展集中教育整顿,下大力气清除司法人员腐败,保证审判队伍的纯洁。各级法院所做的这一切努力,也换来了丰硕的改革成果。以笔者所在的法院为例,通过两年多的改革实践,法官公正司法的理念进一步得以强化,法院的司法活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社会认同,出现了“原被告双双向法院送锦旗表示对公正裁判的满意,被告人带着锦旗领有罪判决,法国索尼克公司老总专程飞渡重洋只为表达对中国西部法院公正司法的敬意”等以前没有过的新鲜事。应该说,这只是全国法院改革成果的一个缩影。

法院司法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司法公正理念得到了相当的强化,这的确让人振奋。但

现实的司法环境仍然相当恶劣,最突出地表现在法院执行活动仍然艰难,在中央支持法院执行攻坚的11号文件下发全国后,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已经变换了手法对抗执行,暴力抗法事件仍频频发生,执行干警屡遭围攻、谩骂、殴打、拘禁。我们经常看到这样鲜活的报道,法官在执行活动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面对当事人拒不履行生效裁判的坚强,法院也几乎穷尽了立法赋予的执行手段,不少法院不断探索出诸如“悬赏举报”、在报纸上、互联网上公布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债务人名单等新的执行举措并大举推广。行政审判中,县长、市长难得“亲自”出庭应诉,或者指派一名法制办(局)官员,或者干脆就拒绝参与诉讼。有时我们还看到,法院终审裁判作出后,新闻媒体又根据他们“查明”或推定的事实作出 “民间裁判”挑战司法终审权。等等这些都说明,司法权威还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高度,我们所期待的“司法权威因司法公正的强化而有所好转”的局面也还没有出现。[vi]这不能不让人担忧,也不能不让人进一步思索。

三 司法权威根本上来源于程序公正

即使出现如此局面,笔者对“坚持司法公正进而达到司法权威”并没有产生过怀疑,相反还坚信坚持司法公正是通向司法权威的必由之路。我们不能离开司法公正谈司法权威,没有公正作基础的权威是专制的权威,也必将是短暂的权威,而当前司法权威出现的尴尬,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司法公正的含义。司法公正不仅是指实体处理结果公正,还包括审判程序公正,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是完全独立不能相互替代的两个方面,它们各有其价值,实体不公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失衡,程序不公不仅可能导致实体不公,而且必将使当事人对法官作出的裁判产生怀疑,从而加剧被裁判者与裁判者的矛盾。曾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程序公正,据15个高级人民法院的统计,1998年上半年共查出裁判有错误的案件10340件,其中属于超审限、违反管辖规定等程序性错误的,占84%左右,实体错误仅占16%。[vii]这几年的情况如何,笔者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但从有关对程序公正价值有失偏颇的理解上看,程序公正问题仍然不容乐观。

程序公正本来有它独立于实体公正的价值,但长期被人忽视。直到现在,在审判实践中把程序公正的价值简单理解为“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依然相当顽强,[viii]这种观点实际上是“程序法依附于实体法”、“程序工具主义”的翻版。而当前我国司法实务界的这种认识错位,绝对无力扭转我国目前司法权威已陷入的尴尬局面。

程序公正的独立价值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1.程序公正是看得见的公正。

英国有句古老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但要伸张,而且必须眼见着被伸张”。还有一个西方法官提出:我希望能够有效、有序地主持庭审,使其不但成为一个能够作出公正判决的法庭,同时也能让所有出庭的人感受到客观和公正。这些表述与我们当前提出的“以公开促公正”大体是一致的,都强调了司法程序公开的重要性。通过公开,当事人(甚至全社会)可以看见在诉讼过程中法官是否严格遵守程序法的规定,是否不偏不倚保持中立,是否平等地重视双方当事人的主张、举证、质证、辩论,裁判的形成是否完全是受当事人上述努力的影响而非法外势力干预的结果,这些内容实际上就是程序是否公正的标准,这种标准是客观的,并且能被当事人感受到。

获得胜诉和获得公正对待是当事人的双重愿望,二者是完全独立的,当事人一方面都希望法官作出公正的而又合其自身利益的实体裁判,同时也希望获得平等参与、平等影响裁判结果的机会。基于此种程序价值的理性认识,为了争取裁判过程的更大透明,甚至还有学者建议将法律推理、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过程及合议庭歧义法官的意见在裁判文书中载明。[ix]这样做,更利于使法庭成为胜者堂堂正正、败者明明白白的诉讼场所,更利于胜负双方对法官客观、公正、平等的裁判有更多的理解和信赖,从而达到息诉服判的效果。以前我们片面强调实体公正,轻视程序公正,就是因为忽视了当事人在追求实体公正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和艰辛,仿佛公正的结果是法官给予的,而不是当事人争取的,事实证明,法官武断给予的“公正”当事人并不领情,当前大量的上诉、申请再审案件最后在上级法院或是社会看来原审判决结果是公正的占了相当比例即为明证。现在是该归位的时候了,否则,当事人将通过不断的上诉、申请再审来请求上级法院对他在诉讼中所作的努力给予更充分的关注,以期求得更满意的诉讼效果。现在的部分法官似乎忽视了当事人这种权利的苏醒,转而抱怨现在当事人的息诉服判工作难做,却忘了检讨其审判过程程序是否公正。当前居高不下的上诉、申请再审而最后又得到维持的案件很大一部分就是原审裁判“重实体轻程序”造成的,而这样的上诉申诉显然不能一概归责于当事人的无知和多事。这种结果的反复出现必然反复动摇我们本不牢固的司法权威。

在程序公正的前提下,法官实体裁判有失公正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实体不公倒应该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博登海默说:正义具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x]这说明实体公正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公正,对同一法律现象,由于人的认知和价值取向差异,不同的个体站在不同的角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能都有不同的评判,即使是资深法官或法学家内部同样也会存在分歧,而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作出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可能又会发生变化。更何况,法院查明的事实都是证据堆砌起来的事实,还已成历史的客观事实本来面目本是一种理想,而由人收集的证据必然带有主观因素,法官对证据的分析过程就是一个对证据进行筛选、证明力排序的过程,除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外,法官对证据的分析和事实的归纳更多依靠庭审感受,这方面能力的高低与法学知识的多寡并不必然成正比。因而,在程序公正的情况下,除非法官适用法律明显错误、据以裁判的证据是虚假或失效的,监督者一般不宜主动纠正,否则从理论上讲,这种纠正可能又会被更具慧眼的监督者纠正,“翻烧饼”式的再审将永无止期。窃以为,尽量给这样的裁判予以

稳定,才是我们维护司法权威的一种积极作为。

程序公正具有客观性,实体公正具有相对性,因而程序公正具有更易于评价的优点。但我国现行的程序立法评价裁判是否公正,仍然是以实体是否公正为主要标准,程序是否公正仅供参考,具体表现为现行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有相似的把“原审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作为二审发回重审和再审立案的条件。如果违反程序还没有达到“可能”影响实体公正的程度,现行法律承认它是公正的,也就是说,人人可见的程序不公,法律却视而不见,可见立法机关在立法当时也深受“重实体轻程序”思想影响。因而,现行程序法修改的当务之急是要正视程序公正的价值并突出程序公正的地位,加大对程序不公的惩戒,明确程序不公就是错。

2.程序公正也是一种民主且重视人权保障的公正。

在诉讼中,让当事人充分参与是非常必要的。美国“尊严价值理论”创立者杰里·马修曾以选举程序举例作了说明,他认为,一个人在选举过程中被排除在外,往往会使他作为公民的自我形象受到损害,并由此产生不公正的感觉。看来,人们参加选举实际上是在行使参与政治决策过程的权利,不论选举结果如何,这种参与本身都是有价值的。[xi]更何况在诉讼中,那些利益或权利可能会受到裁判或诉讼结局直接影响的人,应当有充分的机会富有意义地参与诉讼的过程,并对裁判结果的形成发挥其有效的影响和作用。还有学者认为充分参与“可以使纠纷当事人通过充分发言将情绪与意见在法律允可范围与方式方面予以发泄”。[xii]这种民主体现在诉讼中,就是要限制司法权的恣意和专横,充分地保障当事人行使辩论权利,法官不能为所欲为地限制甚至剥夺当事人的辩论权,那些以为查清了事实就简化甚至取消辩论环节的作法都是不足取的,尽管这可能延长了庭审时间而影响了效率。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权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封建传统式的为查明事实真相采用一切尽可能的手段收集证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程序的和平性和人道性在现代法中体现得越来越充分。程序公正,除了强调诉讼原则和程序科学、有序及严谨以外,还强调最大限度地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各项诉讼权利;而实体真实,则更侧重于通过一定的程序,最大限度地保障尽快查明案情,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利益,即控制犯罪。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禁止刑讯逼供、禁止侮辱人格或有伤风化的侦查实验等规定绝对无益于“查明事实、分清是非、追究责任”,但为了保证基本人权,设置这样一些程序规定并严格遵守,牺牲一定的实体真实是必须的,相信也为人权价值苏醒的社会所理解和支持。

3.在特定条件下无法做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就是司法公正的全部内容。

法院难免会遇到事实无法查清的案件,没有案件基本事实,则无法适用实体法,当然就无法实现实体意义上的公正。但法院定纷止争的职能又要求法院不能拒绝裁判,因而在“重实体轻程序”的年代,法院为追求客观真实不遗余力地利用职权积极主动地调查取证,以至于在人看来,法官更象是一方当事人的律师,法官在赢得一方当事人“父母官”美誉的同时也遭到了另一当事人的唾骂,法官在没有平等对待当事人基础上作出的裁判自然难称公正。现在我们对法官的中立性地位有了更新的认识,而法官最好的中立方式就是消极。最高法院于1998年出台的《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对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范围作了更严格的规定,现在正酝酿中的证据立法也将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限制,从而在法律上让法官坐到该坐的中立位置上来。显而易见,在案件事实真伪不明的时候,实体意义上的败诉责任早已分配给了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这时,法官只要依法在当事人之间正确地分配了举证责任,保证程序公正,他就做到了依法公正裁判,尽管他还没有查清客观真实,没有做到实体公正,但谁又能说法官裁判不公呢?

程序公正这种看得见的公正、这种民主且重视人权保障的公正、这种直接意味着裁判公正的公正,它难道还仅起保障实体公正的作用吗?当然不。如前所述,它的独立价值已经凸现,程序公正使当事人感觉在被充分尊重的诉讼氛围中“得到了他所应得”,法官裁判的过程就是当事人感受民主、客观、公平、公正的过程。这样的裁判才容易被民众所接受,这样的裁判才可能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假以时日,民众对司法的崇尚和敬仰将慢慢复苏,司法权威将会有源头上的保障。因而,笔者认为,程序公正独立且首要的价值就是在于树立司法权威,保障实体公正只是它的附随价值罢了,正如在开采石油的同时,也会采得天然气。

笔者在此并不是刻意强调程序公正比实体公正更重要,事实上,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都有其独立的价值,二者的关系“就如动物的外形和血肉的联系一样”,不能厚此薄彼,何况程序公正还对实体公正具有保障作用。但鉴于目前学者们对实体公正价值的论述也够充分,在此不再赘述。

笔者坚信,如果我们正视程序公正的价值,并将程序公正贯穿诉讼始终,那么,法院司法权威的树立将不再遥远。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邮政编码:646000

电话:(0830)311192

3------------------

注释:

[i] 转引自左卫民 周长军:《刑事诉讼的理念》,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页。

[ii] 韩国三星集团中国总部副总裁郑溶所言,参见《洋老板看中国》,(冯立东 王永前)《半月谈》1997年第17期,第21页。

[iii] 龚德培:《通过正当程序实现司法权威》,载《人民法院报》2001年6月24日。

[iv] 左卫民:《法院制度功能之比较研究》,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第40页。

[v] 时下,法官的职业特点已被更

多的人发掘和重视,相应地,现行法官的管理模式也得到了更多的质疑。的确,法院承袭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可能会培养更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但却未必能塑造更多的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权威好法官。因而,为尽快树立司法权威进而达到国家法制的统一和权威,体现司法独立的司法体制改革也迫在眉睫。或许,司法权威还应当得到社会的关爱。在社会舆论监督中,能量最大者当数新闻媒体,新闻媒体依托其强大的硬件支持(新闻机构无疑是高新信息技术发展成果运用最充分的领域之一)和软件优势(高素质的记者以其特有的敏锐捕捉社会热点,间或还有法学专家的点评),更是充分地发挥了新闻舆论监督反映快、影响大、震动大的特点。但也正因为此,新闻媒体一些诸如“司法腐败”、“法律白条”、“荒唐判决”等不适当的措辞又极大地挫伤了民众本就脆弱的法治文化心理,这样不经意的宣传又使法院的司法权威遭受重创。

[vi] 包括《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在内的司法文献均没有把树立司法权威作为改革目标,或许在目前整个社会这种法文化背景下,旗帜鲜明地呼吁司法权威是不合时宜的,但从 “确保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的呐喊声中,我们已经听到了对司法权威的向往。

[vii] 肖扬:《巩固发展教育整顿成果 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全力维护司法公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8年第3期,第79页。

[viii] 当前谈及程序公正言必“保障”作用的论述颇多,类似还有更隐蔽的表述:“司法公正就是程序保障下的实体公正”,这种偏正式的表述依然掩盖不了“实体为正程序为偏”的思想。

[ix] 张骐:《通过法律推理实现司法公正——司法改革的又一条思路》,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5期,第26页。龚成:《改革民事判决书制作模式的思考》,载《法律适用》2000年第2期,第20页。《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提上日程——纪念民事诉讼法颁行1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记者郭士辉),《人民法院报》2001年4月18日。

[x]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38页。

[xi] 陈瑞华:《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评马修的“尊严价值理论”》,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第146页。

[xii] 左卫民:《法院制度现代化论纲》(下),载《人民法院报》2001年5月19日。

篇3: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再思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实践要求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 强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我党总结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经验教训, 适应思想文化领域新变化, 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精神层面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我党的政治主张, 体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凝结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 反映全体人民的精神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凝结,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和社会运动, 渗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 决定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稳定发展提供了根本价值遵循。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任何一个民族、国家要把全社会、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 都必须确立与其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凝聚全体人民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积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世界各国的文明养分, 夯实当代中国奋发进取的思想基础, 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 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团结一致、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纽带。

3.加 强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教育 有 利 于 推 进全 面 深 化改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强劲旋律, 是人们思想上的灵魂旗帜, 是振奋全民族的“精气神”, 最能感召全体人民团结奋斗, 最能激励全体人民锐意进取, 聚合成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磅礴力量。要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任务, 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 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准确体现人们在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三位一体方面的价值诉求, 坚定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认同,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形成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4.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为基本取向, 具有调和人际关系、调节利益冲突、调适社会心态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 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 采取理性的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 形成健康的社会心态;有助于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 提升国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平, 从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社会正气、淳化社会风气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5.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世界各国之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越来越表现为代表不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魂魄, 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助于树立国家良好形象, 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强和文化自信,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 打破西方的话语垄断、舆论垄断, 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 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意识形态安全。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树立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

要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发挥道德实践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完善的功能, 引导群众在生动的道德实践中, 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 从中汲取成长进步的思想养分和精神力量。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志愿服务制度化, 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深化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 让群众在参与中陶冶心灵、磨炼品质、提升境界。要广泛开展道德评判活动, 针对道德领域的热点问题, 选取人们身边的典型案例, 运用社区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小巷论坛等形式, 引导群众进行集中评议、深度评析, 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道德舆论场, 让光荣者光荣起来, 让失德者知耻而后勇。要广泛开展学习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活动, 用人们信服的榜样引领, 用令人景仰的模范示范, 营造见贤思齐、尊道尚德的浓厚氛围。

2.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广泛运用通俗读物、理论文章等理论宣传形式, 运用言论评论、通讯报道、专家访谈等新闻宣传手段, 运用公益广告、展览展示、座谈讲座、征文演讲等社会宣传方式, 运用文艺作品、文化活动、新的文化样式等文艺宣传载体, 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媒介, 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解读和宣传普及,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群体意识和人们的价值取向。

法律法规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具有刚性的约束力, 是推广主流价值的重要保障。要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转化为法律规定, 用法律的手段保护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制约背离核心价值观的现象。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体现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 用制度建设的实际成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导向。要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修订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规章制度, 在日常管理中导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得到抑制。

3.发挥重点人群的积极作用。

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 但党员干部、青少年和公众人物因其特殊性, 更应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党员干部要当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跑者、带头人, 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高尚追求, 切实修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门必修课,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人格力量和实际行动感召群众、引领风尚。

青少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要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中入脑入心、生根发芽。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遵循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 重视校园景观塑造、人文环境培育,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形成学科德育、实践德育、生活德育、管理德育的德育矩阵, 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筑牢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支柱。

广大公众人物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 珍惜荣誉和群众信赖, 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注重个人言行,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提高职业素养, 提升道德操守, 既能在从业领域硕果累累, 又能展现良好的道德形象, 德艺双馨、表里如一, 不断传播积极健康的社会正能量。

参考文献

[1]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求是, 2012-12-1.

[2]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人民日报, 2013-5-22.

[3]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新华网, 2013-12-23.

[4]郭建宁.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人民日报, 2013-12-30.

篇4: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再思考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谨慎性可靠性相关性利润

自2008年8月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后,美国金融形势骤然恶化,并随之在世界金融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迅速演变成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而在此期间,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因此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显然,将金融危机归咎于公允价值计量是荒谬的,但公允价值计量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要求企业对资产以公允价值(市价)计量,而资产的市场价格又持续下跌时,就会出现“资产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值-恐慌性抛售资产-资产价格再度下跌”的恶性循环,从而放大、加重了金融危机,故而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引发的再度关注和思考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越性及缺陷

公允价值理论诞生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并在80年代逐渐成为其会计计量属性的根基,它是以市场价格或者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传统的历史成本反映资产过去投入价值,在名义货币不断贬值、生产率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原始投入成本价值与市场价格已严重背离,以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计量,用以反映资产现时市场价格和未来经济利益,当然是顺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亦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首次确认多种会计计量模式并存。按新准则的规定,企业在保证相关金额能够取得并得以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实际上就是在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外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具体应用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无形资产、生物性资产等。

1、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越性

显然,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我国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之所以引入公允价值计量,降低历史成本在计量属性中的基础性地位,正是考虑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具有的优越性。

(1)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收入按现行市价计量,而成本和费用却是按照历史成本计量,因此而造成的收入与支出不配比,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则要求收入、费用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使得计量属性更加符合配比原则,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

(2)公允价值计量为维持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提供了更为合理的核算依据。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其生产耗费得以有效补偿。如果采用历史成本来计量,在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中,相同的(生产耗费)金额不能购回同等规模的生产能力,对企业的持续经营造成损害。运用公允价值来计量,就是按照企业持有资产的现行市价或者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计量生产能力,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通胀的不利影响,生产耗费得以购回相应的生产能力,使企业的经营保持正常的状态。

(3)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企业对新兴业务做出会计反映。作为近年来出现并发展迅速的金融衍生工具,如可转债、期货产品等,不具有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其交易和事项大多又未实际发生,传统的历史成本无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只能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双方形成一致的市场价值判断时做出及时的计量,以反映金融衍生工具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更加全面地提供会计信息。

(4)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比按历史成本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有相关性和有用性。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会计报表使用人提供更为相关有用的会计信息,避免因历史成本无法反映未实现利得和损失而做出某些错误的判断。

2、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缺陷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时间较短,在很多方面还缺乏理论依据,在操作层面上也有待完善,目前尚无法保证企业资产计量的合理性、科学性,对此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持续的思考。

(1)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还很薄弱。公允价值计量所涉及的理论依据大体上包括会计目标决策的有用计量观、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和可比性等,尚未形成完善且公认的理论体系。尤为致命的问题,一是與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相对应的会计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用以核算相关资产或负债由于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根据收益计量理论中的“收入费用观”形成的。而根据“收入费用观”理论,收益的确定主要强调实现的原则,即在会计上属于“已实现”和“已确认”,任何未实现的收益是不能确认为当期收益的。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恰恰不是企业真正意义上实现的收益或损失,对仅仅是因为持有的资产或负债的市价变动而进行人为调整,并非真正实现的收益(损失),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的做法本身就与“收入费用观”相矛盾!可见现时准则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核算规定缺乏合理解释。二是从某个角度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严重违背了传统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靠性和谨慎性原则。事实上,公允价值的公允性完全取决于人们如何选择计量方法和主观判断,在目前金融市场不完善、价格机制不够健全、社会诚信堪忧的条件下,公允价值计量不可避免的带有主观随意性,其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取代会计计量真实性、可靠性。而谨慎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在当今变化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资产(负债)的市价大都处于较为频繁的上下波动的过程,企业持有的资产(负债),如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等,在未实施交易之前,其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损失)并未真正实现,没有确定的相应经济利益流入(出),不符合收入(费用)确认条件,此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确定也会因此而显得主观随意,市场环境好了,企业资产价值提升,市场条件恶化了,企业资产大幅缩水,如此频繁的波动不仅没有促使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反而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

(2)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使企业易于操纵利润。1998年,我国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但随之在实务中被滥用、错用,操纵利润、粉饰报表等行为层出不穷。因此,2001年我国会计准则便取消公允价值计量。2006年新准则又重启公允价值,虽然财政部在新准则制定中对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做了预防措施,强调引入适度、应用谨慎,而且对资产评估增值,对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后的价值变动,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等,又从“资产负债观”的角度出发,规定将其计入“资本公积”,以免企业据此操纵利润,但如此矛盾的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大了实际操作难度,造成会计处理的混乱。更重要的是公允价值计量带有主观色彩的特点,难以从根本上遏制或解决利用其操纵利润的问题。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使得企业很容易在关联交易中利用技术手段,交易双方定价时故意扭曲公允价值,从而虚增利润。最终影响同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3)公允价值计量的推行还缺乏时间和外部环境的实践检验。以现时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尚不足以支持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根据目前我国相关税法的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在其持有期间因市价变动产生的收益(损失)不能计入应纳税所得,变动损益在企业进行所得税纳税调整时作为调整项处理。正是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的不一致,加之公允价值计量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导致企业在实际应用准则中普遍存在操作难度大、增加会计人员工作量、加大企业管理成本等问题。而且目前我国缺少对企业高管人员、会计从业人员以及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诚信管理制度,相关人员如果缺乏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必然会成为他们粉饰财务报表的工具。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也必然面临从业人员道德风险的挑战。

二、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再思考

在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必要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后,我们应该考虑在准则修订方面是否适当放缓一下关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国际趋同度。我国现在的30多项基本会计准则中,有20项引用了公允价值的概念,这个步子是否迈得太快?是否应该更为审慎一些?这值得决策者们思考。对于某些确实应该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是否可以考虑暂时统一采用“资产负债观”,将持有期间的变动损益计入“资本公积”,待真正实现才转为当年损益,未实现时则将其列示于利润表中净利润之下,最终结果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净资产的变化量,而不影响企业的净利润构成。

在目前复杂多变的(后)金融危机时期,筆者更倾向对将企业持有资产(负债)因市价产生的价值变动,暂不做会计核算处理,仅在报表日将其公允价值变动差异作为报表的附注信息组成,予以披露。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暂时避免现阶段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争议,减少会计实务操作的混乱性和企业的会计核算、纳税调整工作量,而且可以在辅助性地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反映企业持有的资产(负债)价值变化的基础上,减少会计报表不必要的、过度的波动,使报表使用人在分析报表时能更加专注于企业自身的经营业绩,而不是市场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放大性的“虚拟”价值,而且在资本市场出现泡沫破灭时不会使企业的资产价值严重贬值,陷入财务危机之中,从而保证会计报表的可靠性、可比性和有用性,进而有效维护企业正常的持续经营。当然,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还应该注重培育良好的经济市场环境和理性可靠的监管制度,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操守培训,毕竟,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还是一把未成熟的双刃剑。

【参考文献】

[1] 乔娟: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运用[J].商业经济,2009(22).

[2] 姜海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理解与运用[J].财会通讯,2008(3).

[3] 陆建英: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透视会计准则的新理念[J].财会研究,2008(9).

[4] 施先旺:会计收益计量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3).

[5] 蒋卫东、周娅、杨恒: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6).

篇5: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再思考

当今社会企业无处不在,对社会的发展和你我的生活都具有超凡的影响。一方面,企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另一方面,企业也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企业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如果只强调这一部分的片面发展而忽视社会的其他细胞,社会这一理想蓝图将不会完美,而我们片面强调的这一部分也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因此,企业在追逐利润的同时,还应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树立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社会反哺、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精神或价值观。

概念的明确是研究的前提,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和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实际上是一个舶来品。二十世纪初的欧美地区受自由放任经济思潮的影响下,企业声嘶力竭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之后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它包括环保、劳工和人权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等方面的社会责任。简而言之,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要营造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另一方面,在企业外部,企业要承担对自然环境、对社会各个利益相关者如消费者、社区的义务。此外,《中国青年报》曾有调查显示,公众眼里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给予员工较好的福利和薪(73.5%)不侵犯消费者权益(73.8%)、致力于生产环保型产品服务(63.7%)、严格遵守商业道德规则(73.3%)、不凭借垄断地位获取暴利(67.5%)、参加捐款捐赠等慈善活动(48.7%)。

然而,现实很骨感,很多企业包括行业翘楚选择漠视企业的社会责任,甘当社会责任的旁观者。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近日发布2011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该报告分别从国企、民企和外企的百强中选取研究对象。在三百个对象中,平均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只有19.7分。我国外资企业100强的社会责任整体水平低得可怜。没有积极推进社会责任管理的公司占了78%。这些企业中,很多母公司为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这或是“淮南为橘、淮北为枳”。

企业只追求短期的利润,漠视社会责任的行为已经产生极为严重的社会后果。首先,企业在疯狂的追求利润的过程中直接损害了员工尤其是工人福利。工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的工作,得到的薪酬却少得可怜;其次,在利润的驱使之下,大量假冒伪劣产品、豆腐渣工程、有毒有害食品层出不穷,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却要为此买单。让人耳熟能详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地沟油等事件即是例证。第三,为了谋取高额利润,企业完全不顾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肆意地排放各种废水、废弃、废物严重的污染了我们的生存环境。第四,不少企业凭借垄断地位不断谋取暴利,这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甚至于出现了两级分化。可见,企业以牺牲社会利益,片面追求利润增长的短视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最终也将导致企业的毁灭。

相反,企业企业在追逐利润的同时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强调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社会反哺、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才是企业生存的王道、企业的未来。一个长期善待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可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增加无形资产,这就为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的金字招牌。荷兰王国驻华大使威勒姆·范·伊表示:“企业社会责任一个双赢战略,因其既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和获取利润,又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它与公司的将来、社会的将来以及孩子的未来都息息相关。”此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的义务。古语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企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 的受益者,也理应成为社会责任的践行者。

重塑企业的社会责任势在必行,企业应当把社会责任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把社会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企业的发展之中。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企业应关注、了解并严格遵守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人权利等方面的规定;第二,企业应当树立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社会反哺、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精神或价值观;第三,制定非财务绩效指标;第四,企业应反哺社会,绝尽全力做好慈善事业,保护环境,改善污染,造福子孙后代;第五,各政府部门也应就就如何进一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形成共识;最后,工业企业和行业协会定期编制和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形成公开透明的自我约束机制,同时媒体也应发挥监督作用,消费者和员工也

应形成权利意识,自觉抵制企业片面追逐利润的行为,从而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篇6:对话题作文的再思考

思考一:什么是话题作文。

一个新事物的产生,我们不能不关注要产生的背景。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高考作文不受审题及文体的限制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话题作文的出现正好适应了这一形势的需要,它更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次对学生思想的松绑,因此,我们说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作文,角度自己选择,立意自己确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给学生更多的自由。

有些人喜欢在“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这两个概念之间打笔墨官司,这完全是徒劳的,广义地讲,话题作文也是一种材料作文,它的确给学生以“材料”,只不过这材料已不同于传统材料作文的材料,有其特殊性罢了,我们不必死揪着两个概念作文章。讲区别更不能只是从概念上教学生“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那是一篇话题作文”云云。关键还是要教会学生审题,弄清不同写作题目的要求。而我们教师认识到这种变化,看清作文题的发展趋势,做到心里有谱,泾渭自在胸中流淌罢了。

思考二:话题作文的特点。

上文已经谈到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式的作文,开放性就是它最大的特点。它以提倡创新、展示个性为原则,讲究取材的新颖,立意的独特,不拘一格的结构模式等。我们不妨把它和传统的材料作文作一番比较,具体谈谈它的特点。

1、命题的特点:

话题作文的题目虽也是“材料”,但作文要求已不同于以前的材料作文,它的题目中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了启发学生打开思路,拓展视野而举出的实例,例如2000年秋季高考上海卷中关于世博会主题的举例,今年高考上海卷中关于文化遗产的举例,2000年秋季高考全国卷中关于四个图形符号的举例等。第二个内容是帮助学生认识“举例”。激活其思维、引起学生丰富联想的阐释或引导语,例如在2000年秋季高考全国卷的题目中出现了这样的引导语:“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再例如,在今年秋季高考上海卷的作文题中,也有“人类文化遗产不仅有物质的,还有精神的„„”、“除了世界级的,还有各级各类的„„”等类似的引导语。题目的最后一个内容是较宽泛的、不求惟一性、但求多向性的写作要求,这样的要求往往允许且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特色。而传统的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是一个故事,一首小诗,一则寓言或一幅漫画等。它是有待写作者进行思想加工的原始材料,这明显不同于话题作文中“举例”式的材料,其作用和隐含的写作要求已大相径庭。

2、立意的特点:

在传统的材料作文中,材料对写作者审题立意或立论都有很大的限制或暗示性,写作者的立意或立论必须从材料中来,材料成为文章主旨的出发点,这好比如来佛的手掌,纵然你孙悟空如何翻跟斗,总也逃不脱我的掌握之中,强迫写作者思想就范。而话题作文则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不再在解读材料上为难写作者,它只是交待出一个叙事论理的“由头”,把立意立论的自由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开自己思想的翅膀任意翱翔,真可谓“匹夫不可夺其志”,而文章不可夺其旨也。我认为这一点是话题作文较传统的材料作文来讲进步最大的革新,难怪有人认为2000年秋季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是一道伪话题作文题,大概就是因为它限定了学生立意的自由吧。

3、取材的特点:

传统的材料作文由于无形之手钳制了写作者的立意,因此,它同时也就限制了写作者的取材,在它所形成的“叙——议——联——结”的新八股模式中,首先要求写作者转述题目中的材料,进而对材料进行分析评价一番,甚至直接把材料作为文中的论据来实用,在联系现实展开论证时,创作者要时时注意所选材料是否与文题的材料保持高度一致,至文章结束时还强调再次提及材料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在材料选择上的自由几乎被剥夺,创新思维无法体现,而话题作文不强调甚至尽量避免提及文题的材料,写作者可以在所给的“由头”之下,调动自己所有的大脑储存,或作一番生动的记叙,内容可真实亦可想象;或针砭时弊发议论,阐明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只要符合规定的写作规围就行。材料作文好比射箭,箭箭都不能离开靶心,而话题作文则如击剑,只要刺中有效部位就能得分。因此后者取材宽泛自由。

4、文体的特点: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往往暗含写作者必须写议论文体这一要求,这就使得不擅长写议论文的同学吃了哑巴亏,造成不公平的竞争,而话题作文则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甚至有意打破不同文体的界限,淡化文体这一概念,让学生自由地选择最适合自己写作的文体,正是这一变革,使近年的高考作文呈百花齐放之势,各种表达方式可谓是异彩纷呈。有写记叙文的有写散文的,也有写议论文的,甚至还有小说戏剧等,遗憾的是,仍然有些考生感受不到话题作文文体要求上的变化,写出一些“穿靴戴帽”式的完全不符合话题要求的文章,使我们教育者深切感到,要彻底地解放学生的思想,还需要我们作一番努力。

思考三:话题作文的写作辅导。

俗话说:“文无定法。”我理解这句话,是说作文有“法”,只是“无定法”罢了。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写规范文,也就是强调要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规则,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达到灵活变通的境地,古人说:“死法为定位,活法为虚名,虚名不可以为有,定位不可以为无。”(清人叶燮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话题作文肯定是没有什么定法可言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的话题多种多样,话题作文从内

容到形式也就不可能单一化,我们不需要针对话题作文再建立一种作文的套路或模式,当然也不可能建立这种套路或模式。笔者只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1、关于话题作文的审题:

前文我们说到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作文,还学生以写作的自由,但这并不是说没有一定的写作限制;降低审题的难度并不是没有审题的难度,如果学生忽视了题目的内容和要求,结果往往是作文的失败。同样会造成“失足之恨”。

一般来说,一个作文题目都有其语言表层的要求和语言深层的隐含要求,学生对表层的要求一般不会忽略,而对深层的隐含要求则往往不能觉察到。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辅导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透视的眼光,具体地说,就是要把握“举例”(前文已讲),领会“引导语”,明确写作要求,例如在2001年秋考上海卷的作文题中,卷中列举了“泰山”“长城”“苏州园林”等文化遗产,有学生就把“黄山”、“长江”等自然的景象作为文化遗产而写入自己的作文中,没有意识到客观外物一定要是人类文化等活动的载体这一隐含要求,还有学生把中共一大会址作为文化遗产来写,文章中大量回顾党的发展史,让阅卷教师总有隔靴搔痒之感,把某一党派的活动遗址作为民族的文化遗产来写,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写作的材料一定要是自己能把握住的。还有同学把民歌作为文化遗产来写,于是就提到《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歌曲,没有考虑到所谓文化遗产一定要与今天的现实生活保持相当长的时间距离才行,简简单单“文化遗产”四个字所包含的隐性要求,要学生能作准确的“透视”并选择适合且易把握的写作对象,看来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需要经过一番训练才行。

严格地说开放性的作文命题,是针对所有考生而言的,它提供考生多种选择的可能,一旦学生确定了自己作文的主旨和选择材料的对象,写作过程就应朝单一的方向发展,再没有开放性可言,这一点,教师辅导作文时也是特别要注意的。

2、关于话题作文的样式:

以往传统的材料作文,我们根据提供材料的不同内容和形式,往往把它分为漫画式,童话寓言式,时事新闻式等不同样式来加以指导,话题作文出现已有两年多,名种模拟题也不少,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已经出现的命题,尝试着探究其中的不同样式,做到瞻前而顾后。第一种是假设联想,想象型。如1999年秋季高考全国卷“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一个题目,与之相类似的题目如:“有人说,电脑的普及与推广,将导致人类历史上延续数千年的‘手稿’形式逐渐消亡,这将给人类的文化带来莫大的变革,要求以其内容为话题写篇文章。”根据学生写作实践的情况看,这种形式的作文题,切忌不加限制地胡思乱想,一定要做到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不能脱离理性的思考;还须注意对假设情景的描述不能代替文章的立意。对前瞻的描述是为文章主旨服务的;最后还须注意对事物利弊的辩证分析,不可犯“一好百好”式的片面性错误。

第二种是实际应用、设计型。如2000年秋季和2001年春季高考上海卷与之相应的题目如:“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使广大青年深受鼓舞。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为西部大开发献计献策,请以西部大开发为内容写一篇作文”,这一类文章一定要做到主题鲜明突出,设计科学合理,陈述时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因为这类文章的表述具有说明描述而兼有说理的特点,甚至运用辅助式的小标题或序号来显示文章的结构也未尝不可。

第三种是生活感悟型。如20000年秋季高考全国卷度试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与之类似的题目如:“‘网’有有形的,有无形的,有有益的,有有害的„„,请以‘网’为话题作文„„”这类题目可议理,也可叙事,一般来讲,叙述类更易于上手,或寓言,或童话,或一般的记叙文;或真实,或虚构,但感悟点一定应来自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还须在文章中作适时的画龙点睛以体现情节故事的内涵,做到“举类迩而见义远”,“称文小而其旨极大。”以上所分的三种样式,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话题作文,有利于我们教师的辅导,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往往是一个题目可作多种样式的构思,多种文体的尝试,不必拘泥于某一种类型,当然,有时也有一些单一作文样式的题目出现。

3、关于话题作文的构思:

话题作文怎么写,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构思的训练,说到构思,就一定涉及文体要求,无论什么作文,都有相当严格的文体要求,写什么必须像什么,不能杂乱无章,因此,在构思之前,要确定好文体,而且在写作过程中要一以贯之,使之成为充分具备该文体特色的文章。第一种构思:把一个话题演绎成一个动人的故事,用这一故事体现与话题有关的主旨。例如1999年全国卷“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题目,大多数考生多陈述记忆可移植后的利与弊,表明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观点等,而江苏省的一位考生却以《伤心儿女》为题,作了如下构思:三个不孝儿女在母亲重病卧床时纷纷想摸清家底,于是她们争着移植了母亲的记忆,可是在母亲的记忆里,有的只是为他们所历尽的艰辛,是生活中的忍辱负重,是伟大的母爱,最后,“母亲的记忆涤荡了不孝儿女灵魂深处的污垢,于是,他们的灵魂也获得升华。”(教师评语)这位考生通过一个虚构的故事,深刻的主旨获得当年众多阅卷教师的好评。

第二种构思:把一个较大的话题转化为一个小话题,在小话题中确立文章观点,同时把思维引向深入,逐层论述。例如前文中提到的以“网”为话题的作文题,在辅导学生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做发散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于是学生会由“网”想到父母对子女的溺爱,想到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关系网,想到应试教育,等等,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作集中性思考,化大为小,同时确立文章的中心观点,探讨不同的“网”形成的原因,它对社会的影响、利弊,最后指出正确的做法和努力的方向。这种构思就是先发散,后集中,力求小角度有所突破。

以上是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应该说是一种肤浅的经验之谈吧。其中还有

篇7:对幼小衔接教育的再思考

刘东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铁岭112001)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第23 卷第1 期

2006 年1 月

[摘要] 从当前我国幼小衔接教育现存问题出发, 分析了幼小衔接教育问题存在的主要根源, 指出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解

决需要两类教育机构坚持终身教育理念, 进行适应儿童发展的以能力衔接为重点的全面而系统的幼小衔接教育。

[关键词] 幼小衔接;断层;终身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6022(2006)01-0057-02

[收稿日期] 2005-09-28

一、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表现

结合幼教工作者的实践和专家的观点, 对当前我国幼小衔接状况进行总结分析, 归纳起来目前还存在以下教育问题:1.片面性。许多幼儿园只重知识衔接, 特别是数学、语文知识的衔接, 轻能力培养, 忽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衔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 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只关注智力衔接, 忽视德、智、体、美衔接。

2.单向性。在不少地区, 幼儿园积极地开展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 主动向小学靠拢, 在教育要求、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尽量接近小学, 但小学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特点, 不能主动与幼儿园对接, 形成衔接上的一边倒。3.盲目超前化。许多幼儿园和小学学前班甚至提前使用小学的教材, 照小学的样子排出课程表, 形成幼儿教育的“ 小学化”。4.追求形式。忽视衔接的内容、过程, 衔接浅层次、表面化, 如注意大班幼儿课桌的摆放形式, 课节时间延长, 游戏时间缩短, 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一下小学生活等。上述幼小衔接的做法, 不仅没有很好解决幼儿初入小学产生的种种不适应问题, 还给儿童的发展带来了新问题, 如提前学习小学内容, 儿童刚入学时, 确实感到轻松, 自以为老师教的知识自己都学过了, 已经会了, 就不认真听课, 从而养成不专心的不良习惯, 当进入新的学习知识阶段时,“ 储备”用完, 以往的知识优势不在了, 又缺乏积极思考问题、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心理和能力, 也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 这时就会出现适应困难, 学习“没后劲”等问题, 同时, 由于幼儿教师没有经过小学教育的专门训练, 对小学教学要求不甚了解, 所教知识和技能有时不够规范, 使儿童养成不正确的习惯, 如书写字的笔顺错误, 读拼音不能“直呼”等, 致使儿童刚入学就面临首先纠正错误的问题, 阻碍了儿童应有的发展。

二、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主要根源

1.幼儿园到小学的儿童存在教育断层, 幼儿教师狭义理解和片面操作过渡期。德国的哈克教授认为, 从幼儿园到小学, 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 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他根据观察和研究指出, 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 通常存在着下列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①关系人的断层;②学习方式的断层;③行为规范的断层;④社会结构的断层;⑤期望水平的断层;⑥学习环境的断层。通过下表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幼儿在上述这些方面存在的断层问题。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比较内容幼儿园小学教学时间1~1.5 小时集体教学时间, 最长不超过30 分钟, 其他是游戏、劳动、生活时间。集体教学时间4~4.5 小时,每节课40 分钟管理方式一日活动的五交替严格的作息制度教学形式

以游戏为主要的活动, 强调孩子的动手操作, 在做做、玩玩中积累经验, 增长知识, 学 生进行非正规学习。按照严格的大纲, 教师要按教育计划严格实施班级授课制, 课堂教

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学生学习正规师生关系幼儿园一个班教师是二教一保配备, 每时每刻都有一位教师、一位保育员伴随左右,随时解决孩子的困难。小学是一个班5、6 位课任教师, 一节课一轮换, 课间往往无教师在班, 孩子一旦有了困难, 只有自己解决教学内容具体、形象、生动的形式向幼儿传授粗浅知识教学系统、抽象、严谨, 传授系统的知识因此, 解决好断层的连接问题, 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关键。这个断层解决的必要手段就是在小学和幼儿园之间增加一个环节———过渡期, 从而加强断层的连接, 以克服“陡坎效应”所带来的适应障碍问题。幼小衔接的过渡期在儿童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后最初半年, 在这期间, 幼儿园、小学及家庭应以“在过渡中促发展, 在发展中求适应”为指导思想, 以帮助儿童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顺利过渡, 但幼儿园在具体操作中, 如果对断层缺乏全面了解或认识, 狭义片面理解过渡期, 追求某一方面的衔接, 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形式而忽视内容, 或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衔接, 形成衔接教育“ 小学化”、超前发展等问题。

2.受体制和传统习惯观念的影响, 小学忽视教育衔接。实际幼小衔接中, 幼小衔接教育表现为衔接教育是幼儿园唱主角, 小学的协调工作往往被忽视。长期以来, 我国制订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时,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问题上, 主要考虑的是小学和初中的衔接, 初中和高中的衔接, 甚至高中和大学的衔接问题, 而很少考虑小学和幼儿园的衔接问题, 这也就形成了习惯看法, 幼小衔接与小学无关或关系不大。传统习惯看法导致小学教师对初入学儿童心理缺乏足够而充分认识, 小学没有培养幼儿的适应性的衔接任务和准备, 从而忽视与幼儿园的协调, 造成幼小衔接单向性。因此, 由此看来, 幼小衔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主要是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认识观念问题, 对幼小衔接错误理解, 片面操作, 进一步加剧了教育断层, 衔接不能深入而持久开展。

三、解决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策略

幼小衔接的目的是解决儿童入学以后的适应困难, 即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两个方面。因此对幼儿进行以能力为重点,适应儿童年龄特点的全面系统的衔接教育, 循序渐进地促进幼儿适应能力的持续发展, 使幼儿身心发展和谐, 这是解决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实质所在。1.两类教育机构要求同存异, 坚持终身教育理念, 进行适应儿童发展的教育。孩子能够较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不是仅靠幼儿园大班的培养, 而是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良好教育基础之上, 以及小学阶段对学生的适应性培养。幼小衔接不应是简单地认识为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增加一个过渡环节, 幼小衔接不是谁靠谁, 而是幼儿园和小学都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两类教育机构应进行适应儿童发展的衔接教育, 衔接应是既尊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 强化儿童发展的内在联系, 突出智能和心理方面的教育, 又是关注儿童的生理成长的教育,为儿童终身学习打基础。儿童从学前教育结构进入小学跨越了两个阶段, 从儿童身心发展看, 是持续发展的过程, 因而既存在连续性, 又具有阶段性。在此期间, 儿童身心要发生一定的质变, 掌握不了这一规律性, 就会出现种种的衔接问题。实践证明, 幼小衔接如果仅从“幼儿园向小学靠”、“ 小学向幼儿园靠”的外部条件或形式上寻求措施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儿童入学的适应问题的, 关键是找到儿童在幼儿园和小学奠基阶段持续发展的内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材料表明, 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有连续性, 又有阶段性, 幼儿和小学生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有着各自的特点, 但是, 阶段特点的变化不是突然发生, 而是渐变的。所以, 衔接应落在儿童这一主体上, 要找寻儿童前一阶段已有的发展水平、基本能力同后一阶段所需的发展水平、基本能力的差异, 通过衔接教育,促进儿童自身内部的发展变化, 这是持续发展的根本, 衔接的主线。因此, 我们需要反思现在进行的小学教育和幼儿园教育, 更多地去从促进儿童身心持续发展上去思考衔接问题, 而不是局限于过渡期的衔接, 只有这样衔接才能顺利, 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2.幼小衔接教育以能力衔接为重点, 做到全面而系统。为适应儿童在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 促进其健康成长, 幼儿园和小学都要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衔接教育, 全面地看待幼

小衔

接工作, 相互交流与合作, 共同探讨和研究幼小衔接。儿童的发展既是阶段性的, 又是连续性的, 一个孩子决不是在跨入小学的那一天, 突然失去幼儿的特点, 发展的连续性规律决定了两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 且相互交叉, 幼儿阶段的特点逐渐减弱, 小学阶段的特点逐渐增强。因此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技能的衔接, 也是情感、态度、能力方面衔接;不仅有语言、数学能力的衔接, 还要有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社会交往等社会能力的衔接;既要考虑到生理内容衔接, 更要考虑到心理内容的衔接;既是智力的衔接, 又是德智体美的衔接, 只有这样才能使儿童身心发展和谐。同时, 要把提高儿童的适应能力为衔接的重点。国家教

委基础教育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0~1994 年合作研究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 在幼小衔接的过渡期期间, 围绕“学习适应能力(语言、数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 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 学习、生活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一核心, 为儿童做一般的和特殊的两个方面连续的准备, 以帮助儿童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顺利过渡。因此衔接的重点是儿童的适应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逐步实施, 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环境、设施、教育内容、方法、教育形式、手段等方面不断变化, 如果双方还只把外部设施、条件的改变等作为衔接的重点, 则很难达到彼此的协调。这样非但不能解决儿童适应困难的问题, 还会使两类教育失去各自的特点。应该看到,内因是决定性因素, 促进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向新的阶段发展,是解决衔接的关键所在。虽然初入学儿童都或多或少会有适应困难问题, 但即使是在相同的学校环境、班级条件下, 不同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过程长短不一, 困难程度大小各异。其原因就是个体的适应能力不同。所以, 双方应从发展和提高儿童自身的内部适应能力入手, 解决衔接问题。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上要注意以提高儿童心理素质(而不是以增加知识量)为目的, 要加强对儿童的主动性、学习动机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减少或缩小儿童不适应的过程, 使之较顺利地过渡到小学生活。综上所述, 由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为了适应这一突变, 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密切合作, 从素质和能力着手, 促进儿童持续发展, 从而搞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

2007.7、8

进入小学是每个幼儿园小朋友都必然要面临的挑战。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 幼儿园阶段的幼儿主要是通过游戏发展主动性;而小学阶段的儿童主要是在学习中获得勤奋感。这两个息息相关的发展阶段看似有着各自截然不同的发展任务, 但实际上, 前面阶段的发展是后继各阶段发展的基础。而如何巧妙利用两者间的内在联系, 促进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平稳过渡,是教育心理学长期关注的话题。我国一项历时五年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指出: 幼小不衔接的主要表现是儿童入学前在学习和社会性方面准备不足。“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幼儿园和家长意识到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和关键性, 在整个幼儿园阶段, 特别是大班时期,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活动, 是帮助幼儿克服不适应状况的首要条件。开学在即,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幼儿做好准备工作:

一、培养幼儿角色转变意识

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生, 是儿童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不管儿童自身是否体察到这种转变, 但小到具体行为规范大到社会要求的改变, 常常让那些没有准备的孩子措手不及。当这种焦虑情绪未能及时疏导而不断累积时, 可能使儿童丧失学习兴趣, 甚至对学校和学习产生厌恶感。因此, 幼儿生活中的重要成人(主要指直接抚养者和教师)未雨绸缪, 培养幼儿角色转变意识, 重视幼儿情绪在过渡期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潜课程。通过环境向幼儿传递角色转变的信息, 为幼儿提供了解小学生活的窗口, 是教师可

大力利用的资源之一。例如, 大班教师可以布置有关小学生生活、学习的主题墙饰;在区角展示代表小学生身份的红领巾等。同时, 教师还可以通过谈话、绘画、音乐活动等, 围绕“我要上小学啦”, 让幼儿自由畅想自己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 激发他们的热情。让幼儿对小学生活提前感知, 参与小学的活动、参观小学校园、邀请小学生到班上进行交流等活动, 也会对儿童进入小学后的负面情绪, 特别是陌生感和焦虑感具有有效的减缓作用。父母则可以巧妙利用情绪的动力作用, 激发幼儿上小学的主动性, 让他们乐于面对挑战。例如, 当有稍微年长的孩子及其父母到家中做客时, 大人们可以有意对年长孩子上小学后的诸多积极变化给予肯定, 这时幼儿适度的“嫉妒心理”很容易激起他们对上小学的迫切渴望, 使他们对小学生活无比期待, 并在此过程中体验主动感;而在家庭宽松氛围中,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交往, 也能让幼儿从同伴那里学到很多间接经验, 成为应对改变的有益参考。

二、帮助幼儿做好入学的能力准备与幼儿相比, 小学儿童开始过有纪律的集体生活, 学习替代游戏成为主导活动, 对他们的各种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幼儿园和家长可以做的是:1.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篇8:对货币时间价值问题的再思考

关键词:货币时间价值,复利法,单利法,耐心报酬

一、货币时间的含义

所谓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周转使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价值增值。这个概念里有推移而产生的价值增值。西方关于时间价值的概念众说纷纭,但大致可综述如下:投资者进行投资就必须推迟消费的耐心应给以报酬,这种报酬的量应与推迟的时间成正比,因此单位时间这种报酬对投资的百分比称为时间价值。其实西方的经济学家和财务管理学家们的这些观点只说明了一些现象,并没有说明时间价值的本质。这些概念显然没有揭示时间价值的真正来源和条件。在这些概念中,似乎“时间”和“耐心”都能创造价值,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时间价值不可能由时间创造,也不可能由耐心创造,而只能由工人的劳动创造。也就是说,时间价值必须是在资金的周转使用中,在资金的运动过程中由劳动者创造出来的。所以时间价值产生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第一是资金必须是在周转使用中;第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资金才会产生价值增值,也就是时间价值。理解了时间价值产生的真正来源和条件,还要了解时间价值的量的规定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精辟地论述了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利润又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最后投资于不同行业的资金会获得大体相当的投资报酬率或社会平均的资金利润率。因此在确定时间价值时,应以社会平均的资金利润率或平均投资报酬率为基础。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都或多或少的带有风险,通货膨胀又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因此,投资报酬率或资金利润率除包含时间价值以外,还包含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也就是说,时间价值的概念办公室要有两个假设前提。即假设未来投资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的存在。所以,从量的规定性来看资金时间价值是在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用率。银行存款利率、货款利率、各种债券利率和股票的股利率都可以看成是投资报酬率,它们与资金时间价值都是有区别的,只有在没有通货膨胀和没有风险的情况下,资金时间价值才与上述各种报酬率相等。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

货币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其绝对数是货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带来的增值额,其相对数是货币时间价值额与占用资金额的比率。因为时间价值从量的规定性来看,是在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从数量上看,同市场利率非常接近。所以,一般把市场利率看作是时间价值。这个市场利率如前所述,可以是银行存款利率、各种债券利率和股利率。但这些利率中,必须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和风险因素的影响。

三、货币时间价值计量时要注意弄清的几个关键词

终值,是指未来某一时点的一定量资金折算为现在的价值。也就是把未来的一笔资金内含的时间价值剔除掉以后所得现在价值。相当于把某个未来价值打个折扣,故所用的换算利率又称为折现率或贴现率。本金,是产生时间价值的基本价值。在单利法下本金是唯一的,也是绝对的,但在“复利法”下,本金却是相对的,在每一个计息期时点上,本金的数额都在发生变化。年金,是指系列的、等额的收或支。年金这个概念同“年”没有必然联系,只要同时符合两个条件,即:间隔期相同,发生的金额相等,就是年金形式。其间隔的期限可以是年、月、日。甚至可以是季度、半年。按年金发生的时点不同,又分为后付年金、先付年金、延期年金和永续年金。

四、货币时间价值计算方法中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上一篇:党支部书记培训的心得体会下一篇:一节有趣的课五年级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