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自主——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

2024-04-19

个人自主——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精选8篇)

篇1:个人自主——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

【提要】自由主义的根本精神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根本含义是对个人自主能力的尊重。自由主义以个人自主为其目的价值,其它基本价值包括多元主义、宽容、自由、正义、平等等皆以这一目的价值为根据。个人自主以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为其必要条件,仅仅消极自由和仅仅积极自由都会否定个人自主。仅仅强调消极自由会纵容盲目、非理性的个人行为,而仅仅强调积极自由则会走向专制主义。反自由主义者们往往在批评以至抨击过度的消极自由现实时,走向反个人主义的积极自由所必然演绎的专制主义。只有把消极自由与包含个人自主的积极自由相结合,才能克服上述两个极端。

【关键词】个人自主;消极自由;积极自由;个人主义

自由主义的根基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社会 形态及其价值理念,并非这个世界从来就有的东西。它随现代性而来,或者说,它就是现代性本身。个人主义构造了现代生活方式,无论对之赞成还是反对,我们的生活都已然个人主义化了,这是现代性各种条件的必然结果。科学 技术、工具理性、市场 经济 以及官僚 政治 等等都无可避免地瓦解了传统生活的各种社会纽带,在此基础上诞生的个人生活有着古代人前所未闻的自我决定权利和自主选择范围。面对这一自主的现代个人,自由主义欢迎他,保守主义谴责他,社会主义改造他。围绕着对现代性或个人主义的态度而起的是各种(组)对立价值之间的冲突,由此而形成了各种意识形态的争论和为争夺公共权力的斗争。

自由主义是个人主义的坚决捍卫者。由于个人的贪婪和创造性形象同时展现在人们面前,自由主义所捍卫的个人主义也由此成为现代政治思想争论和冲突的焦点。由于坚持个人自由和个人自主,自由主义成就了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伟大事业,同时也唤醒了人类心中不可遏制的欲求甚至婪欲。对个人主义的褒贬毁誉和意识形态争论永无完结,但是对个人主义的学理性探讨、考察和争论直到近30多年来才平静地在西方学术界展开。问题 起于以罗尔斯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对规范伦 理学 的复兴,他们试图从道德的角度来重新论证自由主义的合理性。罗尔斯的正义两原则立即引来争论。起初,争论围绕“差别原则”展开,可是后来,争论转向正义原则所蕴含的个人主义这个自由主义的根本基础上来。面对反自由主义者的激烈批评,自由主义者对作为自由主义之核心价值的个人自主做了道德上的辩护,以此作为对个人主义及其自由主义的捍卫。个人自主成为关键概念和被争论的关键价值。

那么,为什么“个人自主”成为了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作出阐释。

一、作为自由主义之核心的个人自主

个人自主(individual autonomy)的义涵包含在个人主义这个概念之下。史蒂文·卢克斯在《个人主义》一书中将个人主义的基本观念 分析 为四个方面:个人尊严、个人自主、个人隐私、自我 发展。[1](p43-67)我们先来分析后两个方面。

伯林曾对自由的两种概念作过著名的分析,其“消极自由”概念就相当于这里的“个人隐私”概念,而“积极自由”概念的 内容 之一就是“自我发展”。

所谓个人隐私,也就是为个人保留一个由他自己来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的私人领域,在此范围内个人不受他人的任意干涉。这个范围随不同的 时代、不同的制度和文化而有大有小,但是,“这个范围如果被别人压缩到某一个最小的限度以内,那么,我就可以说是被强制,或是被奴役了。”[2](p203)贡斯当把这一私人领域与政治或公共领域相对立,认为私人领域或隐私的形成和被保护是现代人才具有的一种自由,而古代人并没有这种自由,尽管有许多政治的或公共领域的参与自由。在古代人那里,没有一个明确界定的私人领域,个人可以遭受公共权威的广泛干涉;而现代人愈来愈重视个人的私人生活,强调维持一个不受公共政治权力干预的私人空间。[3](p23-46)

所谓自我发展,指的是自我对自己行为和内心的把握和导向,以克服自己内在的非理性、盲目、无知的因素,积极地成就和完善自己。这与伯林的积极自由含义是一致的。如果说消极自由的含义是,作为个体的我的意愿和行为不受人为的肆意干涉和阻碍,那么积极自由的含义是,我希望控制和驾御自己的意愿和行为,成为自己的主人。

消极自由(私人领域或隐私)的存在是个人主义的必要条件。但是,消极自由是否是个人主义的充分条件?是否一个人不被干涉从而获得一个独立的空间就是个人主义的全部价值?也即,消极自由本身是否是一项终极价值?仅仅消极自由是否就是自由主义的全部理想?

密尔、哈耶克、伯林等强调消极自由价值的终极性,认为自由就是他人不妨碍我的选择,至于我作什么选择别人管不了,只要我不侵犯他人。卢梭、康德、黑格尔等则认为,自由不仅仅是不被干涉,而且是理性自主。他们强调积极自由的意义,认为自由不仅仅是我有多大的空间去随自己的意愿作出决定的问题,而且是我作出的决定是否合理的问题;对于那些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克服非理性的盲目冲动的人来讲,他们即使有了不被干涉的空间,也仍然可以是不自由的。

对消极自由几乎唯一的强调,使密尔这样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倾向于为个人行为最大程度的消极自由(不受干涉的范围)作辩护,不仅理性的行为受到保护,甚至非理性的行为都在权利的保护范围之列。密尔认为:“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在仅只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独立性在权利上则是绝对的。对于本人自己,对于他自己的身和心,个人乃是最高主权者。”[4](p10)“只要我们所作所为并无害于我们的同胞,就不应遭到他们的妨碍,即使他们认为我们的行为是愚蠢、背谬、或错误的。” [4](p13)

密尔等自由主义者对个人自由的珍重超过了对任何善生活内容的珍重。他们与其说是相信个人必会选择合理的善生活,不如说是坚信个人自由的价值高于个人所选择的任何善生活内容,那怕个人不选择善生活而选择平庸的生活,也不得以善的名义强迫他。在密尔看来,强迫是最大的恶,其不道德性不可能被其强迫所获得的善抵消:“要知道,一个人因不听劝告和警告而会犯的一切错误,若和逼迫他去做被认为对他有好处的事这一罪恶相权起来,后者比前者是远远重得多的。” [4](p83)

密尔等自由主义者之所以如此坚定地坚持消极自由,归根到底在于认为,只有人们不受任意地支配、干涉和强迫,才能保证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作出选择,即个人自主。可是,积极自由价值的坚持者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仅仅强迫和支配的不存在并不能保证人们的自主,如果没有某种高于个人的东西(如上帝、历史 规律、国家权威、绝对精神、共同体,等等)的引领,个人就会走向盲目。因此,问题的争论在于是否相信个人可以自主。自由主义者相信个人可以自主,而自由主义的批评者和反对者归根到底都不相信个人有充分的自主能力。于是,是否相信个人有自主的能力,是否坚持个人有自主的权利,就成为是否坚持个人主义的标志。对个人的尊重归根到底是对个人自主能力的尊重。我们之所以把一个人看作是人,而不是物,就在于他能够承担责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罗尔斯把个人的这种自主能力称为“道德人格能力”(the capacity for moral personality),他写道:“道德人格以两种能力为其特征:一是获得一种善观念的能力,二是获得一种正义感的能力。当其实现时,前者表现为一项合理的生活计划,后者表现为一种按某种正当原则行为的起调节作用的欲望。所以一个道德的人是一个具有自己选定的目的主体,他的基本偏爱取决于条件,这些条件使他能去构造一种尽可能充分地——只要条件允许——表现他作为一个自由平等的理性存在物的本性的生活方式。” [5](p548)包含在人身上的这种道德人格能力是个人主义的根本根据。有了这种最低程度的、潜在的道德人格能力,就使任何个人不能被当作物来对待,他们是有尊严的理性存在,理当被赋予至上的价值。

对个人自主能力的尊重是个人主义的根本含义。每一个人都具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和尊严,这是个人主义的根本信念。如果一个人可以牺牲,那么另一个人、再一个人,„„以致所有的人都可以牺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一个伟大的伦理原则,而它的真正实现是个人主义:你不想被当作手段牺牲,你就不应该把他人当作手段。在康德那里,这种思想得到最深刻而系统的表述,他写到:“人,一般来说,每个有理性的东西,都自在地作为目的而实存着,他不单纯是这个或那个意志所随意使用的工具。“”有理性的东西„„他们的本性表明自身自在地就是目的,是种不可能被当作手段使用的东西,从而限制了一切任性,并且是一个受尊重的对象。”[6](p80)

我们看到,卢克斯所 总结 的个人主义的四个方面(个人尊严、个人自主、个人隐私、自我发展)归根到底可以归结于一个核心:个人自主。由于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基础,因此,个人自主就是自由主义所要维护的核心价值。

二、作为自由主义之根据的个人自主

没有什么比是否尊重个人自主更能确定自由主义的实质了,“促使所有公民的自主活动正是自由主义、它的基本价值及其政治纲领的终极目标和辩护理由。”[7](p26)经常谈到的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有多元主义、宽容、自由、正义、平等,等等。但是,为什么自由主义不把秩序、稳定、效率、繁荣或幸福作为基本的价值?或者,为什么不把共同善、美德、和谐、理想作为追求的价值?自由主义所确定的基本价值其根据何在?

根据就在于个人主义或个人自主:给个人以无上的尊严,视个人为目的而不是手段;让个人自己去作什么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判断,尊重个人的自主选择权;不干涉个人的隐私,保护个人的消极自由;鼓励个人的自我发展,为个人的发展创造社会条件;等等。所有这些就是自由主义所追求的目的价值,而其他价值只有实现这些目的价值才被珍视。可见,个人自主“是自由主义的真正核心,是内部的要塞,所有自由主义的战役都是为了保护这一要塞而打响的„„自主是自由主义的基本政治价值试图去培养和保护的东西。自主是目的,其他的价值则是它的组成部分或手段。” [7](p19)

多元主义之所以是自由主义的一个基本价值,是因为它为个人自主提供了选择的可能。一元化就不存在自主的问题,在事实世界里,科学所面对的是认知而不是选择的问题,真理只有一个,因此对世界的认知不可能是多元主义的。但是,在价值世界里,关于什么是善的或好的观念没有一致性,这就为个人自主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个人可以自由地选择这些多元价值中的任何一种,来形成他们自己关于善生活的观念(conceptions of the good life)。国家应当平等地对待每一种合理的善生活观念,而不应当把一种特定的观念置于其他观念之上。这意味着“宽容”或“中立”。国家的任务在于制定和维持一些规则以使它们的公民能够去过他们自己追求的生活,而不是去干涉他们的生活。与这些规则相一致的行为就是“正当”,反之,公民试图按照他们自己关于应当如何生活的观念来生活时指导他们的东西就是“善”。政治道德应当只关心正当,而让个人自己去决定他们的善。由此,就引出了当代自由主义道义论所谓“权利(正当)优先于善”的原则。多元主义就是关于如何正确对待善的政治态度的自由主义价值。正是有多元主义这个被人们尊奉的基本价值和政治态度,在自由主义社会里,才不会把仅仅与某种善观念不同的另一种善观念当作异端予以压制,个人在善观念的的选择和确信上有充分的自主权利。

正如上述,自由(消极自由)作为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它为个人在多元主义所承认的许多不同的价值和善生活观之间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空间。这种空间由自由主义国家政治上的保护所保证,使得公民在作自主选择时不受外来干涉。自由与个人自主有更加密切的联系,它是个人自主的必要条件,因此它是自由主义的最基本价值。但是,仅仅自由(消极自由)是不够的,自由不可能是个人自主的充分条件。而且,自由的目标毕竟是自主,把自由作为终极价值会使自由主义陷于被批评的境地。

正义是自由主义所要求的社会制度的价值,它所保障的是个人按照任何善生活观自主地生活的各种权利,自由主义国家的责任就是不管这些权利是什么,都要去保护它们。这些权利最重要的当然是自由权,此外还包括其他的许多权利。它们之间可能是冲突的,因此正义的任务之一就是平衡它们,排列它们的秩序。但无论如何,正义是个人得以按照自己所认定的生活方式去生活的社会制度保障。没有这种保障,个人就会屈从于利益追求所要求的牺牲(功利主义),共同善追求所要求的强制(完善论),以及乌托邦追求所施加的强暴。正义是个人得以抵制外在侵犯、专断和凌辱的公共保障。

篇2:个人自主——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

中华民族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上溯到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一直绵延至今从未断绝。内容上自成一派,包容甚广,包括各种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教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献典籍、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乃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形式上多种多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诸子百家争芳斗艳的繁荣景象。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先进的交通、通讯技术拉近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碰撞也更加强烈。为了减弱西方文化的冲击,保护传统文化的纯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十二个词,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多人认为它距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我认为它是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是对传统品德的一种高度凝练。从个人层面来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四个词,是当前每一个公民应尽到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

爱国就是要对祖国忠诚和热爱。俗话说有国才有家,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全国各民族、各阶层团结一致的强大动力,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荣的有力支撑。自古以来,爱国者被后人敬仰,卖国贼遭人唾弃。爱国就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形象和利益;爱国就是要热爱广大的人民群众,孝老爱亲,怀着感恩之心,为人民服务,努力回报社会、回报人民,让人民生活更富裕、更美好;爱国就是要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自觉学习,大力继承发扬;爱国就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甘于奉献,甘于牺牲,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敬业就是要履行应尽义务、承担起责任。敬业需要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一个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担任何种职务,都应该辛勤劳动,扎实工作,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勇于承担责任,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相应的贡献;敬业需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情感,充分调动自己的工作热情,积极学习,勤于思考,深入钻研,勇于实践,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诚信就是要诚实待人、信守承诺。诚信是立身处世之道,人们常说“诚信者赢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讲诚信。诚信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求实不骗人、对己不自欺,反对虚伪和欺骗。这要求我们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用诚实劳动获取合法利益;以信立业,讲信誉、重合同、守诺言;平等竞争,以质取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做到诚信为本,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篇3:个人自主——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落实的首要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落实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培育。首先, 从来源上看,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直接来源于2010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纲要》里, 从爱国守法提出爱国;从明礼诚信提出诚信;勤俭自强没有提;从敬业奉献提出敬业。其次,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和同学们进行座谈时谈到核心价值观问题, 他就把核心价值观归纳为道德问题, 他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 既是个人的“德”, 又是一种大“德”, 就是国家的“德”, 社会的“德”。习近平的讲话就非常明白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归结为个人的道德。而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利益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如何形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如何把公民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提高到新的水平, 这成为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更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落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这三个方面既相互联系, 缺一不可, 又有不同层次, 互为递进。说他们相互联系, 缺一不可, 是因为有了国家的强盛, 才会有人民的幸福生活;有了社会主义的高度民主政治, 才可真正保障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每个人的敬业乐业、全面发展, 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同时说他们又有不同层次, 互为递进, 是因为, 首先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表现, 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的表现, 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最终奋斗目标。其次,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核, 他是介乎公民与国家的中介, 是公民和国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纽带。再次, 公民个人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不落实,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公民个人必须首先落实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从而实现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3.大学生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落实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紧迫的任务。当前, 受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价值多样化影响,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而大学生正处于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 受外界环境影响, 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和可塑性。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形成, 直接影响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 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影响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应该说目前“90后”大学生总体思想道德状况较好,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能够构建, 相信伟大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明辨是非的能力, 勇于承担责任。但由于生长在全球化迅猛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时期, 一方面思想活跃, 关注面广, 参与热情高, 竞争意识强, 独立自信和乐观, 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政治鉴别力缺乏、理性思维不足、功利取向明显、自我为中心, 而导致他们出现道德选择困惑, 道德意志力薄弱, 道德行为偏差甚至错误等, 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特别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落实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 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所谓的理想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所谓信念就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不疑, 并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内在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 骨头就硬, 没有理想信念, 或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得‘软骨病’”, “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1) 。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 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可塑性。就总体而言, 应该说,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对祖国的前途十分关心, 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但是,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 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 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侵蚀着某些大学生的心灵。从而导致极少数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出现的这些问题, 我们既不能忽视, 更不能回避。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强调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的同时, 更要关心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实际需求, 把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 以个人理想的实现推动共同理想的达成。其次, 对于大学生中已出现的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适应的音符, 我们要发挥课堂主阵地, 实践主渠道作用, 理直气壮地唱响主旋律, 坚持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 她是调节公民和国家关系的政治规范和道德规范, 是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蕴含最深厚的历史情感, 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鼓励和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 团结奋斗。在中华民族成长和发展的历史实践中, 我们深深地懂得国家的重要和爱国的必要, 懂得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国家者, 载民之舟也, 舟行大海中, 猝遇风涛, 当同心互助, 以谋共济。古代有屈原、毛遂等人报答他们养育他们国度的典范, 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呼喊正聋发聩,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感慨震地有声, 周恩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之志, 邓小平更是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真情, 表达了一代伟人崇高的爱国情怀。面对当今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 特别是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 各种机遇与挑战共存, 优势与困难同在, 尤其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挤压, 中国周边环境的变化, 这就更需要用爱国主义凝聚人心, 激发力量。

而大学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承担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光荣使命, 承载着伟大“中国梦”实现的崇高任务, 这就更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 (2) 。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必须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的教育, 帮助他们从历史逻辑的高度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同时要站在面向世界的高度, 对大学生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 引导他们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然联系, 从理论上升华爱国主义情感。其次要把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爱国主义行动。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 就是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理性的爱国行动。对于青年大学生就是要把强烈的爱国情感转化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培养具有为祖国和人民勤奋学习、研究的良好习惯, 锻炼具有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的素质和能力, 最终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3.以敬业、诚信、友善教育为基础, 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宋朝朱熹说过, “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认真负责, 一心一意, 任劳任怨, 精益求精。敬业精神是个体以明确的目标选择、朴素的价值观、忘我投入的志趣、认真负责的态度, 从事自己的主导活动时表现出的个人品质和职业道德。诚信指为人处世坦诚实在, 诚实规矩, 信守诺言。诚信被称为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诚, 侧重于人之真诚坦荡、真实无妄的内在道德修养;信, 侧重于人之处事无欺、外信于人的做事原则。诚与信组合起来, 便是内外兼备、表里如一的道德人格。友善, 就是友爱和善, 重友谊求和谐、存真善讲爱心。“友善”包含善待亲友、他人、社会、自然、自己等。善待亲人可以和谐家庭关系。善待朋友, 善待他人, 可以和谐人际关系。善待自然可以形成和谐的生态关系。善待自己, 可以使自己拥有和平心态。因此, 友善不但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水平, 而且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素质。

敬业、诚信、友善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综合体现, 也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必然要求, 然而目前大学生在敬业、诚信、友善方面依然存在某些缺失。在敬业方面, 一些大学生表现出敬业精神缺乏、奉献意识弱化和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调查发现, 46.3%的大学生预计第一份工作“不会坚持到1年”。在“选择目前工作你主要看中什么?”一项中, 43.8%的大学生选择了“薪资高低”答案, 收入是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而对“现单位发展前景以及自身发展空间”不满意或“非常失望, 准备另谋他职”的占调查总数的41.7% (3) 。在诚信方面表现出不信守诺言、不坚守原则、不遵守制度, 缺乏良好的诚信品德。如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枪手”代考时有发生;恶意拖欠学费, 拒绝偿还贷款;虚报家境状况, 骗取困难补助;论文抄袭, 简历造假;不履行就业协议, 任意毁约跳槽;人际交往不诚, 网络留言不实等。在友善方面表现出人际关系恶化, 个人心态失衡、失序和失落。这些现象的存在, 都在不同程度上直射出一些大学生在敬业、诚信、友善等基础道德品质方面的缺失。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中国梦”实现的生力军, 其道德素质如何, 将直接关系着未来和谐社会的建设, 伟大复兴梦的实现, 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品质教育。

一是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要把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品质融入到专业理论教育之中, 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 把握其精神实质, 深化其教育意义, 使学生在认知上提升到新的高度。二是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不能停留在坐而论道, 必须是起而践行, 因为实践不仅是个体思想品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而且是检验思想品德修养成效的根本尺度。因此, 可以通过开展就业创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 不断锤炼学生的品性, 使学生道德品质培养达到新的深度。三是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首先要发挥教师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作用, 用教师的敬业精神、科学态度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其次要发挥朋辈的示范作用, 大力宣传学生中优秀事迹和先进典型, 使学生学有动力, 成有目标;再次要走出去, 请进来, 要带领学生参观德育基地, 聆听教育报告, 邀请道德模范人物来校, 和学生交流座谈, 使学生切身体悟。四是努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在当下必须着力建设遵规则、守诚信、讲公平、有秩序的社会环境, 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形成并弘扬良好道德行为的评价机制、奖惩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 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功能和作用, 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从而对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赋予正能量。

注释

1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4.

222013年5月4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

篇4:个人自主——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

其主要代表作有《少先队工作基本理论》《少先队的自动化》《沈功玲少先队教育文集》《上海少先队发展史》(联合主编)等。

她曾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有突出贡献儿童少先工作者、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少先队工作突出贡献奖、中国青少年研究事韭突出贡献奖。

本刊特邀沈功玲老师谈一谈如何开展自主教育,引领少先队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六一”参加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时,提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的重要指示,并要求少先队侧重在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活动三大方面精准发力。这三大发力点,正体现少儿组织的特质与优势。

就“自主教育”这一命题,我们的任务至少有三条:一要研究总书记为什么对少先队提这一重点要求?二要研究怎么开展自主教育?三要研究在此基础上如何引领队员自觉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八个角度切入。

一、学自主做主人,是党对少儿组织成员最殷切的期望

我们可以请少先队员共同探讨一个问题:党为什么要为少年儿童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组织——少年先锋队?

辅导者可从“战略预备队”、“大学校”、“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三个维度深入浅出地予以引导。但最简捷的办法,可用毛泽东同志1942年儿童节时的题词精神来启发思考:“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示,希望少先队开展“自主教育”,从小做起,做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

讲党的期望,还可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一词展开。儿童组织的“自主”是由党的“民主”派生。“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往革命与今日建设所追求的最高理想目标。少年先锋队组织定性为战略预备队,具有政治属性,自然担当政治(民主)启蒙重任。

引领孩子践行“民主”,组织有独特优势。这一组织,党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将其组建起来的。有了组织,孩子们才有了行使民主权利和在民主的生活中学民主的机会和环境,才产生了民主与纪律、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统一、选举与被选举、队长与队员群众之间的矛盾,才有了民主的第一课——扣好人生第一粒钮扣的自我教育。

二、学自主做主人,也是孩子对自己组织的真切期盼与自身成长的迫切需求

我们曾在历史上做过多次大调研,直接询问孩子“什么样的组织是你们最向往、最满意的组织?”综合起来,孩子们对组织有七大期盼,我将其形象地描绘为“快乐的世界、自主的园地、友爱的家庭、创造的舞台、服务的金桥、奋进的阶梯、成才的摇篮”,其中,“快乐”与“自主”排在最前。

有位初中少年在向组织提交提案时这样明确表达“我们不喜欢‘包老师’与‘包爸爸’‘包妈妈’!少先队组织要坚决取缔在亲切关怀下的一切包办代替!”

在一次少代会上,孩子们让我讲话,我就为他们代言,并动员他们“团结起来,以主人的精神,将少先队建设成自己所期盼的组织”,这番话竟获得了孩子们七次热烈的掌声。

少年人的心声,让我们清晰地体悟到,惟有自主,孩子们才有戴红领巾的光荣与自豪;唯有自主,少先队才能赢得童心。

三、自主,是儿童生命成长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孩子长到成人,决定性的变化是什么?”李源潮同志曾向我们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他边问边明确表述:“决定性变化是自主,包括思想自主、活动自主、情感自主、责任自主。”这段话,让我们看到了中央领导对少先队教育的关注,这是从全程视野出发的,不仅关注儿童当今需求,更关注到儿童组织对儿童成长长效性价值、决定性影响及其实现。

我们在几十年的从队生涯中,充分感受到了这“决定性变化”的内涵与意蕴。确实,无论是道德准则、价值观念,还是智、体、美发展的要求,只有当它被孩子自己追求、获得亲身体验时,只有当它变成个人独立信念时,才能真正成为少年人的精神财富与自觉行为。也就是说,只有当孩子的生命呈现出自主的色彩,他的生命过程才会变得积极,才会出现神奇的活力,个体才会具独特性,才会出现创造性,不仅能创造出队工作新点子、队活动新方案、小发明新作品,还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精神世界,创造新的生命历程。

当年有一个中队开展“我为宇宙添新星”活动,教室的达标添星图表上贴得琳琅满目。时任市长的朱镕基看了也好奇,“你为什么添蝙蝠星?”“队友们批评我常分不清是非,别人做的不管对错我总是跟在后面做。我想改,就选蝙蝠为榜样。蝙蝠没有眼睛没有大脑,黑暗中飞行也辨得清方向。”“他为什么添小鹿星?这儿怎么空了一格?”“他经常打人,而小鹿善良不欺。一次老毛病犯了,就无法添星。大家给出主意,手痒痒时,快拿起拖把拖地板。他毛病改了,还成了中队的拖地板委员。”每人都讲得出一串神奇变化的故事。思想、情感一自主,生命过程就变得如此积极。市长肯定孩子们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进取做得好,还说,“市政府向少先队学习,市政府工作也要图表化。”

“生命自觉”使人的精神世界能量可达到一种高级水平,培育“生命自觉”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面向未来,造就新主人”,是少先队存在的主要社会价值。

四、开展“自主教育”,重在提升队员的社会性自主能力

今日进入儿童组织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我行我素,在家里不考虑别人,在外不考虑社会”的毛病的确在一部分孩子身上不同程度存在着,这种现象不是我们要的正确的自主精神。

我们的自主教育,是引导孩子在自己的组织中,从一个自然人渐渐转化为社会人。组织要关注孩子们社会化的进程,关注组织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关注价值的网化,关注社会角色的形成。我们要尽力将儿童社会特有的“社会化”功能激活。

nlc202309010159

我们要十分珍视与发挥自己的教育优势,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打造积极主动、富有责任感、高进取力的团队上,要吸引孩子们以主人翁态度参与小社会建设,通过工作自己议、领袖自己选、目标自己追、公约自己订、同伴自己帮、活动自己搞、游戏舞蹈自己编、奖章自己争、成果自己评,来不断促进其社会化自主能力的提升。

民主与自主是习得的行为,我们应引领新的一代在参与的进程中,学习与养成当代小公民应该具备的品格与能力,涂上生命的底色,加速社会化进程,促小社会与大社会成功接轨。

五、开展自主教育,重在保护童心童趣,呵护爱梦想的天赋,推进改革创新

孩子是天生的梦想家,常常会异想天开、奇思妙想,但旧教育只会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天赋。自由才会生梦想,自动才能出创新。历史有证明,我也有亲身体悟。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当年,在学校担任大队辅导员的我,感受到了科学春天的气息,请来了科学家陈念贻伯伯与少先队员会面。没想到的是,就这一会面竞唤醒了孩子们心中沉睡的小狮子,激发起了对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与向往。在一个中队的黑板报上,出现了一首诗:“小火箭,长又尖,呼的一声飞上天,我呀真想乘上它,飞向2000年!”旁边还配有一幅戴红领巾的孩子驾着神奇的火箭在太空飞行的画。

幸运的是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被前来蹲点的段镇同志发现了,通过“聚童愿、集童智”,发起了一场“火箭啊,前进”活动,队员争当宇航员,火箭启航,飞到礼貌国、诚实国、科学国访问并参与建设。在“自动向上火箭精神”的激励下,追梦故事无限止地展开,从命名第一个自动化小队开始,雪球滚动起来,一个个“自动化小队、中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自动精神一经弘扬与推广,队的改革与创新步伐便加快,大队委员制变革成了大队职能部;按座位编队变革成了优化组建小队;老师设计队会变革成了队员轮流当设计师、小主持的天天十分钟,一所小学校创造了29年17万次自运转记录:少年先锋队员为低年级弟妹建小自动、半自动的儿童团,做起了当代小先生,初中实行“团队一体化”,队育优推优,团留队带队,全程衔接,团队共兴+红领巾自己办起了《我们一百万》队报,还发起了小研究,一般的队长例会变革成了群策群力的议事堂;成立市区一级的红领巾议事参事机构——红理会,在制度上保证队的领导机关同志走儿童路线,坚持儿童立场…各级队组织首创的一个个项目渐渐普及并不断擦亮做强,使队的自主与自动有了一个个独具个性的教育实践载体。

六、实施自主教育,给“辅导”提出更高更严更科学的要求

有同志疑虑,倡导队员“自主自动”,到底还要不要辅导员?放权于童,不就意味着是将辅导员“软禁”、让辅导员“失业”吗?不,恰恰相反,它给辅导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它提示我们要以一种更为科学的工作方式与辅导艺术,将党的指示精神、团教的教育引领,自然而巧妙地转化到队员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上来,儿童的自主是在成人精心合理辅导下培育起来的一种高尚的精神与行为。

我们常说老师、辅导员在工作中要起主导作用。但主导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控制型的,一种是培育型的。前者表现为教师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共同体之上,后者着力点是激活、点燃。教师控制主导路径,会通过一些机制和措施,强制推行,从而达到上级管理层的目标,使组织不能自主地进行决策和运作;而培育型的路径,则不会使共同体丧失自主决策与活动的能力。哪些是辅导的责任,哪些是负面清单?值得深入探究。因为,少先队的这一探究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密相关。

除此,实施自主教育带来的挑战还有能否持续扩大儿童自主的范畴(智自主——自学,体自主——自锻,美自主——自辨,劳自主——自理,心自主——自控,德自主——自治,群自主——自建)?能否持续提升儿童自动的层次(从本能性自动、执行性自动,兴趣性自动、参与性自动,到自治性自动、创造性自动)?

七、实施自主教育,积极回应教育现代化对儿童组织的高期盼

2014年7月,第二届两岸四地学校辅导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研讨宗旨,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正确价值观的社会成员,让学校教育发挥育人的独立价值。会议以“学校辅导中的教师:角色、职责与政策”为主题,共同讨论了全球化时代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及其学校辅导的对策与方向。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教育现象的辅导行为是伴随着社会现代化与民主化而来的教育现代化与民主化的产物。在当今教育现代化民主化的进程正提速时,“辅导”一词再次郑重地拿出来进行“兴师动众”讨论,让本是“辅导”的人感到振奋,也感到压力。

我清醒地察觉,教育发展的走向已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期待;清醒地察觉,少先队辅导者与生俱来的品质不仅该保持,还得提升;清醒地察觉,儿童组织在现代教育大格局中是怎样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特别需要在有形与无形中,让社会更清晰地看到。

八、实施“自主教育”,精心勾画与核心价值体系相对应的“儿童版”培育、践行蓝图

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少先队长期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也有积淀的独特文化,既是特别的文化现象,又融于主流文化。只要引领者不断增强价值判断能力,并严格按习总书记“16字”及“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钮扣”等要求去研究,完全可勾画出一幅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对应的“儿童版”的培育与践行蓝图。

为增强队员自觉性,辅导者可按不同年龄段实际,启发中队或小队一起来勾画与某价值观具一定逻辑联系的践行蓝图。

如国家层面的政治“民主”。我请教少先队员,一起勾画了一幅小队践行图:1.民主选举;2.民主生活;3.民主策划;4.民主议事。还为之编写了“小队学民主”童谣“下课了,放学了,咱们小队开会了。今天开啥会?民主选举会。选票投给谁?德才要兼备。选出领头雁,带领大家飞!下课了,放学了,咱们小队开会了。今天开啥会?民主生活会。不足相互帮,优点齐赞美。集体同进步,加油嘿嘿嘿!下课了,放学了,咱们小队开会了。今天开啥会?民主策划会。假日去营地,怎么搞野炊?你我有智慧,才能尽发挥!下课了,放学了,咱们小队开会了。今天开啥会?民主议事会。取个好队名,队建蓝图绘。人人勇担当,理想生光辉!”

nlc202309010159

少先队大队,践行“民主”路径就更多了,如民主召开校少先队代表大会;民主提议案;民主管理队纪队风组织值日中队,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发表不同意见等等。

当然,也可以按三个层面编三张儿童版的践行蓝图

第一张蓝图。儿童组织层面“快乐自主友爱向上”,对应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儿童们团结起来,将今天我们的小家——小队、中队、大队,建设成“快乐、自主、友爱、向上”的集体;长大联合起来,行使主人权利,将我们的大家——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当年上海市宝山区泗塘二中初二(4)中队,集体勾画了一幅立志改变中队“贫穷落后面貌”、朝着“吾快乐”迈进的建设蓝图,队员们将“快乐中队”视作少先队的小康社会。

中队队员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寄语,充分表达渴求快乐的愿望,并童言无忌说出了本中队种种不快乐。汇总各队意见,锁定“五快乐”创建目标:“让我们的眼睛、耳朵、四肢、头脑和心情都快乐起来。”中队推行“承包责任制”,召开招标大会。队员当众宣布投标计划,中标者成为该项目经理。承包队进入计划实施阶段。“眼睛快乐队”发动大家从家里搬来花花草草,改造中队的环境:“耳朵快乐队”发起文明休息、用餐、自修等“文明止噪”活动,同时创立了“每日聚焦”新闻社,以中队一日生活和国内外时事政治为主题,由队员轮流担任采访、编排和主播一职,每日一播,“四肢快乐队”搞起了快乐的自编体操比赛,又举行了“时光倒流”活动,还进行了“家庭小主妇“活动,“头脑快乐队”发起益智类活动,“六十秒智力问答”、“脑筋急转弯”、“办电子小报”、“金点子俱乐部”;“心情快乐队”设立“心语心愿”信箱,还设一个“宁静港湾”心理咨询阵地。

该中队,既是快乐、自主的,也是友爱、向上的。用今天的话说,孩子们是在用力所能及的方法培育与践行着核心价值观。

第二张蓝图。儿童小社会层面“自愿组建小队、活动按需运行、按兴趣选择社团、民主选举、轮流任干、人人有服务小岗位、实行雏鹰奖章群星制、小队公约等”,对应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如:队的公约就是少先队内部共同制定、共同遵守的“小法规”。孩子们经常对照公约,照照镜子洗洗脸,这就播下了“遵纪守法”的种子。

“男子汉小队”公约:“不欺、不懒、不骄,多帮、多干、多超,一错三补。”凡严格执行做出成绩者,受集体表扬与奖励:违背者,受集体批评与帮助.严重违背者,集体给予“黄牌警告”,甚至有“辞退”可能。队长与队员,人人都受集体纪律制约。

第三张蓝图。大小公民个人层面。少先队员“五爱四作风、队礼、铭言、队的六种精神、十个好习惯”等,对应国家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就队长修养为例。一当“火车头”,样样事情能带头,是共产党人“先锋模范”的启蒙;二当“孺子牛”,热心服务勤奔走,是共产党人宗旨意识、公仆意识的启蒙;三当“水中鱼”,团结队员做朋友,是共产党人植根人民、走群众路线的启蒙:四当“智多星”,能出点子会创新,是共产党人创新、变革精神的启蒙;五当“小火箭”,自动向上齐奋进,是共产党人责任意识、进取精神的启蒙。

少年儿童的心灵都是敏感的,准备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愿我们共同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星星火炬!

篇5:个人自主——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

她叫丁XX,今年26岁,是XX乡XX村委会一名女村干部,也许有人会觉得她有点傻,大好的青春年华,不好好的外出闯荡,在这地方工作,简直是葬送自己的青春。可她却认为:“为民办事,办好事,办实事,把事情办好了,很有成就感,很快乐”。

她还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在于索取,村上的工作就像炒回锅肉一样,总是随时都有,虽然简单,但却总是重复着在做,人,总是在成长着,可我的成长比我同龄的人多了几份阅历,我感到很欣慰”。就这样,她恪尽职守,在平凡的工作上做着不平凡的事。

一、年轻的年龄,特殊的身份

她家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在她11岁时父亲生病去世,母亲远嫁,和一个8岁的弟弟相依为命,在家里既要当好“父亲”又要当好“母亲”,对于一个11岁的小女孩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好在有心疼他们的奶奶、亲戚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姐弟俩才慢慢长大成人。由于她家庭的特殊性,也造就了她生活的独立;受家庭条件的影响,弟弟初中毕业就外出务工了,只有她,在亲戚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高中学历,毕业后也是选择到外省务工。

二、恪尽职守,服务群众

2012年正逢村两委换届,想要聘个文化高一点的女同志进村委会当文书,当时她恰好在家,她本身的条件也比较符合,就有群众向政府推荐她,政府领导多次做了她的工作,几经徘徊后,她还是同意到村委会聘任文书一职。在她任文书期间,严于利己,工作勤勤恳恳,踏踏实实、谦虚好学,每逢群众来找她办事,在政策范围内能办理的从不磨叽,很快的帮群众办好,如果是超出政策界限的,她也会地给群众做好解释。

在工作之余,她总是闲不住,每每会到群众家走走,与群众交流,特别是有留守老人较多的村寨,她去的次数相对较多,喜欢和老人唠唠家常,向他们问寒问暖,她认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虽然不能帮群众解决什么,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一句关心的话语,去承载了满满的感动,心里暖和和的,村上的老人都夸她是个贴心女干部。

由于在村委会几年的工作也得到群众和领导的认可,不知不觉中,又迎来来3年一次的换届,经过民主选举,她很荣幸的被选为村党委副书记,这当然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可是,她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为了能当好这个村党委副书记,她加强学习文化知识,在工作中向老领导学习请教,更多的是与群众、党员交流,目的是希望他们能给自己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毕竟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她始终时刻铭记于心。

三、树立标杆,传递正能量

村里村外的人,一提到她,都会给个“赞”。村里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能像她学习,像她学习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处理问题冷静沉着,热心助人的高尚品质。一名年轻的村干部,一个年轻的农家女孩,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这难道不是一个好青年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吗?或许,在有的人眼里,她做的这些不值一提,像她这样的年龄应当是有着好高骛远、有冲劲、有激情的青年,她这样的年龄不应该做这样事。可她却认为:“我生在农村,工作在基层,做我力所能及的事,做自己觉得无愧于心的事,得到群众的认可,树立标杆,感染身边的人,我已经很知足了。”

篇6:个人自主——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

姓名:李莉 学号:3012211008 班级:英语A班 年级:2012级 学院:文法学院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个人层面价值标准的探索

摘要:本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主要通过“大学生”这一个人层面来进行深入探讨。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大学生,不仅仅承担公民的责任,更肩负着国家的希望。大学生作为社会进步推动力的主要生力军,其价值观的影响显然不止体现在个人身上,更是社会发展与变革的缩影,对整个国家及民族的未来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对于大学来说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精神本质,明白我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关键字:大学生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价值观

正文: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特别强调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点睛之笔。

当今社会和教育系统越来越注重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本文以一个大学生的视角看待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入了解大学生思想问题,并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探索。对于为什么选取“大学生”这一群体以及“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进行一下阐述。

第一,大学生是具有文化知识较多的青年群体,大学生是青年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价值观蕴纳着独特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化发展的趋势,是社会价值观发展的缩影和折射。

第二,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才,其价值观不是一种独立的现象,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关乎到国家、民族、学校教育、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

第三,包括大学生群体自身和社会在内的评价主体已经意识到大学生价值观评价的重要性和社会意义,他们从自身的角度,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不同的评判,阐发自身的价值观点,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如果没有评价主体的重视,大学生的价值观尽管是客观存在的,但也许不一定会成为评价的价值对象,因此也不可能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

第四,“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易联系我们自身,避免一些套话,可以实际行动体现出来。而且,针对大学生这一个人层面,具有一定的教育传承意义。

本次实践分别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方面展开。实践前期,小组内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观看《国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

教育视频。

“爱国,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是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祖国的河山,爱祖国的人民,爱祖国的文化,是爱国的集中体现。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是有机统一的。”

视频中,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热爱。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如何表达。经过讨论,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带动他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此次实践中,我们参加了升旗仪式并唱国歌,在认识和思想上加深爱国意识。我们还在寝室组织大家一起观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并讨论,在交流看法的同时,深化对国家、对党的认识。

“敬业,是公民最基本的职业操守,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敬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弘扬敬业精神,就是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

敬业,是一种责任。视频中展现了不同岗位的人对自身岗位的热爱,不论辛苦与否、干净与否、高低与否,大家都热爱着自己的事业。“敬业奉献,勤勉做事。他们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在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一流的业绩,在为社会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看到此处,我们在反省自己,学习是我们的责任。就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是需要改正的。做到按时上课、不逃课,集体自习,去图书馆借阅书籍,明确学习任务。

“诚信是人类生活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诚信就是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诚信是立人、立业、立国之本,是公民在社会交往与公共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视频中种种诚信的事迹,让人想到网上一篇《被遗忘的承诺者》,作者为一名大学生捐款救父,几年后收到该大学生确认电话,并收到还款。对此,我们也进行了讨论,分享了身边诚实守信的故事,立志做一名讲诚信的人。“如果说善是天堂,恶是地狱,那么天堂地狱之间,便是人间。”

“友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友善就是待人热情友好,与人为善。友善给人以关爱,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力量,一个充满友善的社会是真正美好的社会。”各类义举,“形形色色”的志愿者搭建了我们这个彩色的世界,“不以善小而不为你,不以恶小而为之。”就要求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去福利院看望孤儿,与聋哑人进行简单手语交流,建立平等、互助的观念。

通过此次观看视频、专题调研、独立思考、辩论等形式的探索,针对大学生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培养模式提出以下观点。

要创新理念与实践,确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大学生价值建设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新思路。探索以价值体验和实践行为主要方式的大学生德育新模式。

一是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利用课上与大学生正面教学的时间,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例如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要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通过开设形势政策教育课,开办专题讲座、报告,其课题必须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能够切实解决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大学生”心。

二是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学校要紧紧围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的同时,在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中陶冶情操并茁壮成长。

三是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谦虚谨慎的品格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意志,磨练并提升价值观。

篇7:个人自主——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

(三)——从个人层面谈谈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国家和社会都是有公民构成的,公民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国家的形象、社会的风气也是通过个人言行表现。因此,公民个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基础和保障作用。

那么,公民该如何从个人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和“友善”呢? 诚信,是为人之本,兴国之基。国无诚信则亡,人无诚信则不立。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立身处世之道,是人之为人的道德规定、交往准则。不说谎、说话算数是每个人最早接受的规则教育之一。诚信要求人们行事忠于本心,真实无妄,遵循事实说话,按照要求做事。诚信的要义是真实无欺不作假、真诚待人不说谎、践行约定不食言。在与人交往中,要以真诚的态度不伪装不欺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需要尊重客观事实,绝不弄虚作假、投机取巧。诚信还要求人们遵守诺言和约定,反对毁约和违背诺言的行为。遵守诺言和约定,不仅指人们自己做出的承诺,也包括各种法律规章等规定的普遍权利和义务。在信守约定、践行承诺的过程中,人们可以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

友善,是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友”,是友好,是行为要求,“善”,是善良,是内心态度。友善,就是要求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与人为友,心存善念。

“处于善意的友好”,要我们做到对人谦敬礼让、帮扶互助。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矜能、不伐善,先人后己,保持谦虚低调。面对道德高尚、品质优秀的人,要虚心学习,做到见贤思齐;面对他人的过失、缺点,要设身处地给予体谅和包容,诚心诚意进行提醒和帮助。在他人有困难时及时解急救难、雪中送炭。谦敬礼让、帮扶互助的友善风气可以在人们之间传递温情与爱心。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友善意味着志同道合。以友善待人,寻找相同之志,携手共进。以友善待人,将个人追求融入到集体的理想中,在实现集体理想的征途上同心同德,共同奋进。

篇8:个人自主——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

一、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场域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 第3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截至2015 年6 月,即时通信用户规模为6.06 亿;微博客用户规模为2.04 亿,网民使用率为30.6% ,手机端微博客用户数为1.62 亿,使用率为27.3% 。 由于微博本身的传播特性,即消除了传者与受者的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公民主体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地发表信息与自己的观点,这种传播机制让传统媒体中的“ 把关人”在微博中几无用武之地,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新课题。

( 一) 传播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媒介时代,官方主流媒体占据了价值观传播的制高点,能够对传播内容进行把关和议程设置。 微时代下,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除了有官方媒体的主流阐述,还有互联网络平台的多维建构和解构。 受众不仅是信息接受者,同时成为了信息传播者,传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传播通道也呈现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复杂局面。

多元化的传播主体提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程度,但是也带来了新课题。 当官方媒体和社会化媒体话语未实现有效对接、融合的情况下,就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不利影响。

( 二) 传播内容的自发性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来看,官方媒体更多的是对价值观的具体内涵的阐释,结合各种报告、文章,进行宏观的解读与传播。 相对于主流媒体而言,网络平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角度不一,很多是从个体和社会问题出发来进行阐释,并赋予感情。 公众这种自下而上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贴合生活实际,在传播力上有其优势。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化言论在权威性上不能和官方媒体相提并论。

就微博这一传播渠道而言,微博的自由性与开放性使得其成为传播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 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由于缺乏“ 把关人”的监管,微博上的信息多元复杂,真假难辨。 微博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微博的这种特性为西方思潮提供了发酵的温床。

微时代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是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顶层设计,业界的共识与话语创新,公众的理性参与,还需要不断优化传播环境,提升传播效果。 而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的生活中,实现双向互动,传播场域的互构和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微时代下,具有代表性的官方微博和民间个人微博拥有相当程度上的公共话语权,由于他们的身份象征使得其具有较强的舆论导向作用,这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载体提供了新的路径。

二、官方、个人微博账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影响

本研究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郭明义个人微博为例,比较分析官方、个人微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异同及影响,从而探究传播场域互构的可能性。

( 一) 官方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系统表达— ——以人民日报微博为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官方舆论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系统化梳理与表达。在这个舆论场中,官方媒体具有自身的表达系统,其作为主流价值观传播的主导者, 应构建起协同创新的传播机制,创新话语内容,优化传播环境和传受关系,从而占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网上阵地。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威性及影响力的官方媒体之一,其在2012 年7 月22 日开通了新浪微博,截止2015 年12 月14 日,其微博粉丝已突破4183万,所发微博将近55000 条,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受欢迎的官方新媒体平台之一,且粉丝数仍在不断增长。 人民日报微博作为官方媒体最具有代表性的传播媒介,其完全可以成为微时代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线上传播的重要阵地。

1.人民日报微博粉丝数量分析

截止当下, 人民日报新浪微博开通已逾3 年5 个月,其微博“ 粉丝”数已达到4183 万多人,共发布微博数接近5.5万条,开通之初仅仅40 多天粉丝数就突破百万,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影响力上来看,其在中央级别媒体微博中占据着领先的地位,其日均发微博数、微博粉丝数、粉丝活跃率都高居各大微博影响力排行榜前列,媒体关注度、用户关注度都极高。 这为人民日报微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前沿阵地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空间。

2.人民日报微博最热点内容及关注度( 评论数、转发数、点赞数) 分析

截止目前,人民日报微博共发布内容54914 条,大部分微博内容为原创,几乎所有微博内容都得到了关注( 转发、评论或者点赞) ,转发数多达上万人次,少则几百人次,评论数更是保持在几百人次左右,每一条微博内容都得到了成百上千次点赞。 可见,人民日报微博的受关注度之高。 文本及词频分析显示,人民日报微博内容涵盖范围非常广,大到国家社会热点话题、公共事件、革命先烈及历史英雄人物,小到日常生活常识、家长里短,如倡导救死扶伤、公平正义,缅怀先烈、纪念英雄人物,发扬孝道,抗日战争胜利70 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解读等。 尤其是“ 你好,明天”的微评论栏目,“ 关注中国现代转型,致力于现代文明秩序建构,出现了‘ 文明 ’、‘ 公正 ’、‘ 法治 ’、‘ 诚信 ’等高频词”[1],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现。 无论是彰显国威的宏大叙事,还是大时代里悲欢沉浮的个体命运,抑或是捍卫真理、为民辩护、价值讨论、针砭时弊,时刻都彰显着时代的正义感和使命感,充满着正能量,无时无刻不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性,而且时效性和互动性非常强。 可见,人民日报微博内容具有时代性和使命感,十分接地气、富有感召力。

3.人民日报微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需要形成系统的“ 自塑”表达体系,即理论自觉,人民日报微博作为官媒传播新媒介中的典型代表,是宣扬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通过官方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表达。 在微时代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表达也需要借助“ 微平台”,人民日报微博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走的是“ 风格特征”之路,采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话题内容更加人性化、生活化、社会化,充分地与民间舆论场话语风格相融合。以上经验充分说明人民日报微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重要阵地的可行性和优势性。

( 二) 自媒体平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差异化表征———以郭明义微博为例

当下,随着网络话语权的不断渗透,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以其互动性、 即时性强等优势逐渐占据着话语传播的主动权。 民间舆论场的发起者主要是由普通民众组成,其产生和发声都是自发的,差异化程度较强,其讲述的是个体的生存状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民间舆论场这样的差异化表征特点也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另外一种叙述方式。

郭明义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五一奖章获得者、“ 雷锋传人”,其在2011 年3 月开通了新浪微博,不到三个月,其微博“ 粉丝”突破100 万,在新浪1 亿多微博主中增长速度最快,名列微博新人排行榜第—, 很快成为“ 最火的道德模范微博”,截止2015 年12 月14 日,郭明义新浪微博“ 粉丝”数已突破2131 万。 其完全可以称为微博意见领袖,具有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载体的高度可行性。

1.郭明义微博粉丝数量分析

截止当下,郭明义新浪微博开通已逾4 年9 个月,其微博“ 粉丝”数已达到2131 万3 千多人,开通微博之初微博粉丝数增长迅速,每月以近百万的粉丝数在增长,后期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从总体基量来看,其仍处于社交媒体主流意见领袖行列。 这足以充分表明郭明义微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新载体具有厚实的群众基础。

2.郭明义微博最热点内容及关注度( 评论数、转发数、点赞数) 分析

截止目前,郭明义微博共发布内容12129 条,其中原创微博近8000 条,绝大部分微博内容都得到了回应( 大量的转发、评论或点赞) ,尤以2014 年突出,其中转发次数最高的3条微博的转发次数均超过了7000 多次, 评论次数最高的3条微博的评论数均超过了2000 多次, 几乎每一条微博内容都得到了上百次点赞。 通过文本及词频分析可以看出,郭明义发布的10000 多条微博内容大多与国家社会热点事件有关,能够充分体现出正能量,用一言一行在积极倡导并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热爱中国共产党、纪念毛泽东诞辰、八十多岁老人赡养过百岁母亲、无偿献血、希望工程、雷锋精神、红军信念、灾区捐款、互动互信、和谐社会、“ 十八大”寄语、歌唱祖国等,这些微博内容基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展开。 可见,郭明义微博已经成为了好人好事的“ 代言人”,微博内容接地气,微博感情真擎、富有感染力,从传播内容及方式来看, 其能够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

3.郭明义微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意见领袖的经验分析

郭明义由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榜样成长为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其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塑造的具象化意义。 郭明义微博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载体,其主要原因在于其较好地把“ 宏大叙事”与“ 个人关怀”有机地结合起来了,采用接地气、日常生活化的视角讲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故事。 就其发布微博的方式、微博内容而言,可以总结出社交媒体意见领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大原则,即发布内容真实且切中时代脉搏、表达真情实感激发博友情感认同,善于运用图文并茂的“ 网络话语”,发挥好“ 把关人”角色,这些经验也为培育更多的、影响更大的社交媒体意见领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借鉴。

通过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和郭明义微博以上内容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舆论场下微博意见领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也有差异性。 官方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更多体现出系统性、理论自觉性等特点;而民间媒介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则更多体现出自发性、个人关怀等特点。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权威性和社会热点的深度分析和评论上占据优势,郭明义微博则在贴近、直观呈现普通民众生活方面拥有特点,二者有共性也有差异。

但是,官方微博和个人微博完全能实现融合互动,例如郭明义微博经常转发人民日报的微博,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官方微博更接地气,也让个人微博更具权威性,近期郭明义对人民日报关于“ 世界互联网大会”内容的转发就得到了普通网名的回应。 由此可见,具有影响力的官方微博以及一些正面的微博大意见领袖以其公信力和影响力影响公众的认知和态度,其传播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能够发挥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 当公共事件发生时,网民更倾向于选择相信公信力和美誉度较高的意见领袖。 官方、民间舆论场的互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线上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官方、民间舆论场互构

通过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和郭明义个人微博的比较分析以及互动融合的可行性可看出,实现官方、民间舆论场的互动与融合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实效性的一个可行途径。 郭明义作为微博意见领袖对于人民日报微博内容的转发就是一个很好的互动方式。 例如,对于“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这个话题,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2015 年12 月12日通过发布幸存者的照片以人民微评的方式和网民进行了充分互动,转发量过万,这种权威性和影响力不是一般微博能够比拟的。 郭明义对这条微博进行了转发,让其粉丝能够在第一时间内看到,同时,他还用自己的话语方式以国歌的形式发了一条相关内容的微博, 也得到了广大网民的回应。这种官方微博与普通网民间,官方微博和个人微博间的良性互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入脑入心有着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具有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双重特质,在传播过程中面临着情感信仰与理性认识之间张力的问题,如何把握好二者之间适度的张力,不仅取决于传播内容,更重要的是传播形式。 在新媒体时代优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形式,需要实现“ 两个舆论场”的互动协调,即主流媒体舆论场、民间舆论场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互补性。 当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政治表达的场域逐渐被网络自媒体空间占据,主流价值观传播面临着核心内涵被碎片化,传播形式被多元舆论割裂的形势。 面对个体化社会,需要正视其成员的价值差异性,促使传播手段的差异化。

为此,要通过打通官方、民间两个舆论场,形成舆论场互构的传播格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和民间现实诉求。 既要依靠官方舆论场向各个阶层民众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正能量,又要依靠民间舆论场的差异化表征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里,促使民众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地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发起者和践行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1).

[2] .董天策,夏侯命波,梁辰曦.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特征——基于“你好,明天”“微评论”的实证研究[J].当代传播,2013(4):14-18.

[3] .施惠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两种张力关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6):77-80.

[4] .袁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话语分析——以“和谐”为例[J].中国出版,2015(9):22-27.

[5] .沈春媛.从《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J].东南传播,2014(8):95-96.

上一篇:看孔子教学生下一篇:刘大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