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人的个人评价

2024-04-07

对他人的个人评价(共14篇)

篇1:对他人的个人评价

****个人材料

***,男,*族,现为****大*学生。

在思想上,他积极向组织靠拢,在大学期间认真的学习和巩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他不断的学习,积极进步,是具有一定思想文化素质,坚定共产主义思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提高个人党性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学习方面,带着对知识的渴求,为了成为不折不扣的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的综合性人才。在学习中他谦虚努力,一丝不苟。勤恳与认真在他三年的学习生活中的到了充分的体现,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按时完成,在大*学年分辨参加了国家计算机二等考试和大学生英语*级考试并顺利通过。曾获得校*等奖学金*次。在*部担任职务时曾成功组织过***大赛等活动。

该生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如在学习工作上情绪化,处理问题不够成熟冷静,意志力和稳定性方面还有些欠缺,不能正确全面看待问题,政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恳请党组织给予指导和帮助。他将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进一步完善自己。希望党组织考验,早日成为一名党员。

中共************委员会

2011年***月****日

篇2:对他人的个人评价

作为一名普通学生,我听从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教导,尊敬老师有爱同学、刻苦学习,无时无刻以成绩进步为目标,学习上各科发展均衡,课余坚持体育锻炼,精神充沛,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作为一名团员,我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各方面表现优秀,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在家里是父母的好帮手。尊敬长辈,有优良的社会道德。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能在甚或中应用,并且积极在社会和集体尽一份力,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我自觉地遵守学校和宿舍的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卫生、爱护公物、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与周边的人和睦相处,参加了团组织的活动,植树活动,班上组织的各项活动,我乐于助人,总是尽力的帮助生活上所需要帮助的同学。

我现在还有些不足,我对每天坚持背英语单词没有毅力,经常持续一段时间后便松懈,但随着时间的飞逝,我终于意识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才会有优异的成绩,我将会坚持不移的坚持下去。

篇3:对他人的个人评价

评价的标准如此重要, 那么怎样确立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价标准呢?或者说, 评价标准确立的依据是什么呢?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源于教学观。教学观是比教学评价更高一个层次上的范畴。教学观是人们对教学的一个总体的观点、态度和倾向。有怎样的教学观就相应地产生怎样的教学评价标准。

从更深层次上讲, 评价本身还必须从哲学的高度进行探究。从教育史来看, 教学观是随着历史发展的, 一个时代有着这个时代特定的教学观, 体现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氛围。

在机械论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人们建立的教学评价标准也相应地带上了机械论的色彩。机械论的教学观提出以学科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建立评价标准, 即根据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来评价教师教学的优劣。在评价中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 以学生的学业成绩的“结果”作为评价依据, 可把这样的评价体系归入“结果论”范畴。

随着西方社会对“机械论”哲学观的批判, 人们在教育中越来越倾向人本主义教学观。人本主义教学观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成长。这种教学观并不认为学习的“结果”是重要的, 而是认为学生对学习的“参与”这个“过程”本身最重要。说到底, 在这个教育全球化的时代, 在这个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 在这个“后现代”哲学登上舞台的时代, 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必须去学的。教学从总体上面临着大困惑, 加拿大著名教育学专家史密斯教授在他的著作《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中这样表述:“在教育界, 全球化过程造成的普遍不确定性一直在某些方面存在。后现代派就‘什么东西可以信心十足地教给学生’这一问题所怀的担忧, 如今更因‘信心十足地教意味着什么’这一难以理解的问题而加剧———尤其是在所谓的新知识经济时代, 教学往往被简单还原为如何‘管理’教育空间, 除了计划和组织技巧外, 不需要教师有任何个人才干。”[1]随着西方哲学对“主体—客体”、“真理—谬误”这些二元思维方式的批判, 西方后现代哲学流派更加倾向于对任何号称为“绝对真理”的体系进行“解构”。他们认为任何真理都是从某一“视角”出发来看待问题的, 并不存在自在自为的绝对真理。后现代文化的氛围也渗透到了教育领域, 人们从对真理的崇拜转向个人切身的体验世界, 强调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是第一重要的。在这种教学观下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关注教学的“过程”, 强调师生互动, 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在评价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可把这样的评价体系归入“过程论”范畴。

中国的文化传统讲究“中庸之道”, 对结果论和过程论的评价体系采取“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合理取舍的态度。这种中庸的态度也体现在了教学评价标准的建立上:评价的标准既要体现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 又要体现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评价时既要参照预先规定的教学目标, 又要关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程度。

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范畴, 教育科学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和量化。但是为了体现教学评价的客观和准确, 又必须对评价活动给出一个“结论”。 (评价结论该“如何”给出呢?是采用“计量化”的分值, 还是根据教育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对评价结论给予文本的描述?这本身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教学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与评价结果所要求的明确性这两者处于一种“张力”之中, 如何合理把握这对矛盾 (张力) 需要极高的智慧。

由于整个现代社会竞争氛围浓烈, 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需要给出明确的评价结果以选拔“胜者”。由于对于精确计量化的自然科学取得的物质和技术成就的认可和崇拜, 人文科学也慢慢开始以自然科学的客观性 (以精确的计量化为特征) 为标准。对计量化的喜好与崇拜甚至到了如此高的程度, 以至于如果某一学科 (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 不能精确进行计量, 不能最终得到一个“数据”, 那么这些科学就显得“不客观”而配不上“科学”这一称号。人文科学的计量化趋势越演越烈, 20世纪的西方哲学和人文科学对此深感忧虑, 对这个趋势给予了强烈的批判。加拿大著名的教育学专家、教育哲学家范梅南在他的著作《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中对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标准作出了明确的区分, 教育学应追求人文科学的严密性。“我们应该承认, 人文科学对于准确、精确及严密有自己的标准。在定量科学中, 准确与精确往往作为界定测量与设计精良的标志。与此相对, 人文科学则尽量追求对具体事物丰富性与完整性的解释性描述, 尽量使概念的基本本质达到完善。‘严密’的本意是‘坚硬’、‘硬度’。严密的科学研究基础被认为在方法上是严谨的、严格的, 不与‘主观性’和定性研究妥协。‘硬数据’指最能反映数量单位或可测量到的测量的知识。与此相反, 人文科学研究只有在道德和精神的意义上是‘强硬’的时候才是严密的。只有当一个人文科学的文本有勇气追求某些理念的独特性和意义时, 才算是严密的。如果一个人并未准备坚持什么, 那么坚持还有什么意义呢。这同样意味着, 人文科学研究会以‘轻柔’、‘深情’、‘微妙’和‘敏感’的方式将生活现象的意义带入我们的意识。”[2]

人文科学的“计量化”趋势虽然遭到了西方哲学的强烈批判, 但这个趋势本身似乎有进无退。为了追求精确和“便利”, “计量化”的方法也应用到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系中。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给出一些量化的指标:例如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否合理,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重“师生互动”, 教师的板书是否规范, 教师是否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等等。对每一项指标设立一个权重以赋予这些指标相应的分值, 这些指标的分值相加以百分制计算。以这些量化的指标为依据来给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通过给每一项指标打分, 并且根据统计学的权重计算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效果给出一个最终的“总分值”。评价标准的建立是如此重要, 我们不禁要问:各项指标被赋予的权重“依据”是什么?进一步问:各项指标本身被确立的“依据”是什么?更进一步深究, 用百分制的计量化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什么?或许用分值进行教学评价比较“方便”, “方便”是真理的代名词吗?例如, 甲教师最终得分80分, 乙教师得分85分, 从最终的得分来看, 乙教师的教学水平“当然”要优于甲教师。当两位教师的教学评价通过两个分值摆在我们面前时, 我们不禁要对这个评价结果本身进行评价。一个问题浮现在眼前:这样的评价是否合理?

虽然这样的教学评价考虑到了“结果论”, 即教学是否达到了预先确立的教学目标, 这样的教学评价也同时考虑了“过程论”, 即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重“师生互动”等, 但这些只是“外在的细枝末节”。通过这些关注细节的指标是否“真”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对这些“外在的细枝末节”的关注恰恰忽略了教师真正的教学能力, 恰恰忽略了教师内在的学识和师德修养, 恰恰忽略了教师个人的才华。

如何评价教师真正的教学能力和学识水平呢?这些都是教师“内在的”个人素质, 我们只能通过教师“外在的”教学行为来对教师真正的教学能力和学识水平“略知一二”。外显的教学行为与教师内在的教学能力和学识修养是怎样的关系呢?或许, 德国哲学家西美尔对伦理学的深刻论述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西美尔认为外在的“伦理行为”并不是判断德行的最终依据。任何以命令式的“应然”规定的外在的伦理行为体系无法包容人类广泛的实践领域, 无论是个人的实践领域还是社会的福乐安康。唯有“有德之人”才是一切良善行为最终的“源泉”。有德行的“人”在他的日常的一言一行中自然“流溢”出伦理的意义。作为一切外在行为载体的“人”为他的一切善与恶的行为最终负责。西美尔在他的演讲集《叔本华与尼采———一组演讲》中对此有如下论述:“古老道德所宣扬的思想是, 德行看重的不是事实, 而是事实背后的意志企图。这个思想在此处达到其完整的深度和广度:意志不再被视为具体的、受到某个特定理智推动的冲动, 而是作为基本的存在, 也就是人的那种不受任何时间与变化之决定的自在。与此相比, 那种流行的、对道德责任的逆向追究, 却让人觉得它仅仅是从看重外部行为的司法判定迈出的最初和暂时的一步。可是就凭这一步, 人们却已首先到达了道德主义, 也就是就日常实践而言已经足够的、那种针对个别行为意志的裁判机构;相反, 此时在那条外部道路的狭隘的道德含义背后, 人们才抵达了最后一站, 那形而上的终点站;整个的人, 也就是说, 他的绝对的、不可更替的存在就是载体, 就是每一个别的, 仅仅作为现象的善与恶及其相应责任的真正现实。”[3]

外在的行为并不是伦理判断的最终依据, 伦理判断的最终依据是形而上的整个的人, 良善之人在他的外在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善的伦理意义。相类似的, “外在的”教学行为是教师“内在的”教学能力和学识修养的外显, 优秀的教学真正的“源头”在于优秀的教师, 优秀的教学活动是优秀教师的“整个的人”的自然流溢。对伦理行为的善恶判断困难重重, 真正的教学评价也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标准。如果要对一位教师真正的教学水平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的话, 最终依据只能是这个作为教师的整个的人。或许能通过他的一堂授课 (但决不仅仅依据这“一堂课”) 去“体会”他的作为教师的个人才华。“才华”这个词同时包容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师德修养、授课的个人风格、语言艺术等。

如果要对教师的教学给予恰当的评价, 那么评判者的权威性是必要条件, 即评判者本人的教学能力和学识水平要远远高于被评价者。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没能获得物理学诺贝尔奖, 这让我们这些后人感到惊讶。但仔细想来, 这也并不奇怪。据说,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创立之初, 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多多少少理解。它在瑞典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评审面前显然无法获得通过。 (这些权威的评审自己是否能理解相对论还是个疑问) 在这种情况下,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失之交臂就是偶然中的必然之事。评判者的权威性是评价活动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的必要条件, 但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却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看得过于重要, 学生的评价在整个评价结果中占有过多的比重, 这岂不可笑?

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首先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建立意义重大, 这关系到教师成长方向的确立, 即依据“这标准”教师应怎样发展自身的职业修养?到底教师应把精力投入到“是否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板书的规范与否”、“教学过渡的设计是否自然”这些外在的方面, 还是把精力投入到“学识是否渊博”、“对教材内容理解是否深入”、“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上, 这值得我们深思。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恰当的评价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大卫·杰弗里·斯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5.

[2]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1.

篇4:如何正视他人的评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岚交往的朋友多了起来,某些评价却使她陷入了怀疑自己的烦恼中——“这件事情你不适合做”“你怎么反应这么迟钝啊”等类似言语,让她变得烦躁、消沉。久而久之,她做事变得瞻前顾后,生怕别人取笑。那些评价就像紧箍咒一样,箍住了她的判断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就连她一向引以为傲的学习成绩也一路下滑。

李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同学们遇到此类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正视他人的评价,

首先要认识自我

其实,当李岚面对他人的负面评价时,她的应对是不恰当的。她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转变,主要原因还在于她缺少对他人负面评价的正确认识,对于他人的评价,尤其是负面评价,李岚的敏感性偏高了。

人害怕孤独,害怕被社会遗弃,所以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这是正常现象。我们在还没形成稳定的自我评价时,通常需要透过他人的评价来获得自我评价。而当我们面对别人的批评、质疑、否定时,之所以难以接受,是因为这与我们预期的结果不一样,他人评价和自我认知中的自己存在了差距,所以让我们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假如一个人长期不能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就会产生心理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习、生活乃至人际交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会正确地了解自我、评价自我。

如何正确认识自我、

评价自我

那我们在平日的生活和学习中,该通过哪些方式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呢?

从比较中认识自己。通过处世方法、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与同伴比较,找出自己的位置,这是认识自己常用的方法。

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他人评价比自己的主观认识具有更大的客观性,如果自我评价与周围人的评价有较大的相似性,则表明你的自我认识能力较成熟,反之,则表明你在自我认识上有偏差,需要调整。

从学习生活经历中认识自己。青春期的成功和挫折最能塑造个人性格和能力上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来发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在自我反思和检查中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如果你不能肯定自己是否具备某方面的性格、才能和优势,不妨在学习生活中勇敢寻找机会表现自己,从中得到验证。

他人的评价

是否该“照单全收”

我们都难以接受负面的评价,这是人之常情。毕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足,并承认它,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那我们对待评价的态度究竟应该怎样?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对待外部评价,我们都要认真听取各方的意见,坚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反思自己的言行。通过这些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别人看到的与我们想在社会中塑造的形象有什么差距,从而进行自我调整。

此外,我们还需学会分清正确的评价、有偏差的评价和错误的评价。对于别人正确的评价,要把它当成宝贝,高兴地接受。对于部分有偏差的评价,我们不妨接受其中正确的部分。而对于完全错误的评价,我们也不应一概排斥,而要先分析一下对方究竟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对于那些评价意见是错误的,但出发点是善意的,我们何不愉快地接受。对于那些不仅评价意见是不公或是错误的,而且出发点也是敌意攻击的评价,我们则要学会一笑置之。

值得一提的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就会活在别人的言论里。在受到别人的负面评价时,不要灰心丧气,要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才干和本领,那曾经给你强大压力的负面评价,就会在你的意志和智慧面前悄无声息地瓦解。

总之,正视他人的评价,对心理的成熟至关重要。文章开头李岚同学的烦恼之根源,就是没有合理地对待他人的评价。

正面与负面评价

都有其价值

他人的正面评价与负面评价,对我们都有意义。合理的正面评价,能保护我们的自尊,激发学习动力;但长期受到大量的正面评价,也容易使我们自以为是、盲目尊大,常此以往,无法让我们意识到自身问题所在。其实,这是对自身不良行为与习惯的一种纵容,会导致恶性问题的不断升级。

但在恰当的时候得到负面评价,有时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往往更会培养人们负责任、能忍受挫折的性格和品质。负面评价来得及时,能让我们的自省意识提升,从而改善问题。合理的负面评价,也能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一鼓作气,更有针对性地提高。

从上文来看,李岚的情况,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非常常见,我们在形成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来自他人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是至关重要的。不管怎样,希望大家都能本着平常心,积极正向地面对。

篇5:他人对你的评价-同学朋友

周围人如何评价你?

其次是同学及朋友认为我有一定的领导能力。

我担任过班长,学生会干部,从无到有创建了XX社团。同学们都说和我一起工作干劲很高,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善于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而且在每项活动中有效的进行团队成员的激励、分工、指导和监督,我觉得一个人无论才能大小,都希望能肩负一定的责任。所以在团队工作中,我十分重视让每个人都能展示自己的才能我的同学及朋友对我很重要。我和他们的关系都很好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有一部分人对我的评价是我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有很强的心里素质,有一部分人对我的评价是诚信、勤奋和赋有上进心。

篇6:正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差异

部门同事谈起小张,便皱起眉头,不便评价。私底下,有的人说他自视过高,有的人说他目中无人,也有人说他心高气傲,听不得半点批评意见。对于同事们的这些评价,小张或多或少也有所耳闻,可他并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这只是某些不怀好意的人恶意中伤罢了。但凡说起这个,他便摇摇头,因为他信奉的至理名言是:“任人说长道短,我自放声高歌。”小张认为自己肯定无法让所有的人满意,那又何必在乎他人的看法?但渐渐地,小张发觉自己在职场越来越被动,工作之路似乎越走越窄。他反思,要放下自己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吗?

专家解析>理性看待他人评价

每个人基于对自我的认识,对自我也有一个评价,即“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表现为“自尊心”。同时,作为一个社会人,社会也会对你有一个评价。因此,要将自我评价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统一起来,才能表现出强大的社会适应力。小张在对自我评价时,没有将社会的评价纳入参照系,这也直接导致了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差距过大,进而影响到其社会适应。

对于小张来说,他既不需要全然放弃对自我的评价,也不需要完全妥协于社会评价。但是,如果完全忽略他人的评价,将自己的心门关闭,这属于一种过分的自我保护,也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小张应该发掘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差异产生源,理性客观地看待他人的评价,比如,他人为什么会对我如此评价?他人是依据我的哪些行为样本得出此种评价的?我这些行为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心理依据?

总之,只要将自我的行为表现纳入他人可以理解的行为参照系中,就能赢得他人理解。(宝钢党校培训师心理学专业硕士 林锡栋)

我来支招>“高歌”时,别“吵”着别人

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话不无道理。但如果你能力超强、耐力超常,可以不在乎那些风雨。不过且慢,就你信奉的“任人说长道短,我自放声高歌”,我想问一句:当你放声高歌时,会不会介意吵着别人?还有,走自己的路,会不会介意踩着动植物或挡了别人的道?

这只是打个比方。这个世界并不只有你一人,你总得对他人的存在予以一定的关注和尊重,并且以大家公认的方式来表达,这就是“态度”。

篇7:评价他人的生活作文

————题记

古时,人们把自己想象的,创造的内容刻在石板上,随着时代的递进,人们想到在竹简上写文章,到了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之后文字都写在纸上,后经汇编将文章汇集成一起,便有了书。书有大,也有小,有厚也有薄,每本流传下来的书都散发着不同的光芒。就如同那静静流淌的星河,历经多少沧桑,却依然光艳无比,带着我飞向更远的地方。

书中的故事多种多样,跌宕起伏的情节有时让我泪满面;有时让你笑口常开。有趣的小说让你一直沉浸在书中,仿佛身临其境。

我最近一直在看儒尔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里面的主人公:生物学家阿龙纳斯,神秘的尼摩船长,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让人记忆深刻.这本书用精彩的语言向我们介绍尼摩船长和其他人物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前几日,我因为一些琐事变得很烦躁,又因一道数学证明题做不出来,更是雪上加霜。于是我拿出了《海底两万里》,很快,我看到了万尼科罗群岛,潜艇经过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珊瑚海,到达地球上最危险的海峡托雷斯海峡,在危险的情形下尼摩船长竟能从凶险的暗礁中间安然滑过去,可是中途撞上了礁搁浅,一番波折后,鹦鹉螺号的小艇穿过了围波罗尔岛的珊瑚石带,在沙滩上慢慢停了下来。尼摩船长在整篇文章中如同一屡阳光,当船长知道船撞上暗礁时是一种冷静,而不是着急,更不是烦躁,无论问题有多严重,它总是自信,沉着而又机智,用巧办法化解危机。顿时,我感到一丝凉爽围绕着我一身,全身觉得不那么沉重了!心中仿佛滴了几滴甘甜的乳汁。忽然想通了那些“拦路虎”,解出了那道数学题,这一定是尼摩船长给我的答案,是书给了我力量。

篇8:对他人的个人评价

一、认真实践“展示+评价”高效课堂教学环节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以下七步:课前展示, 热身激趣——导入新知, 呈现任务——课堂活动, 操练新知——巩固训练, 拓展提高——反馈展示, 提升能力——总结点评, 激励进步——作业布置, 课后延伸。

二、建立和完善小组合作评价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所追求的是在达成集体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能激发每个小组成员最大潜力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因此, 我们采用了“小组捆绑、突出个人”的评价模式。

三、优化建设小组

1.合理分组是对学生进行“捆绑式”评价的前提

我们采用大组套小组的方式, 根据学习情况, 结合学生的座次, 把全班分成四个大组, 前后桌4人一小组。平日的学习检查和反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每月以大组为单位汇总, 采用分层管理, 使一些检查和反馈工作落实更到位。

2.培训和指导好小组长, 是做好小组评价的保障

小组长要选拔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成绩优秀的学生, 如果学生的组织能力、责任心都很强, 但学习成绩中等偏上, 也可以任用。任课教师要时刻关注小组的动向, 及时调整小组长, 使小组长真正成为小组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学习带头人。

3.小组内部合理分工, 各司其职

小组长: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 组织组员有序地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学习活动, 检查相邻小组的作业完成情况。

记录员:记录相邻小组教师评价、书面作业等级、单元检测等内容;记录本组内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独立学习的认真程度、小组交流时的发言情况。

作业检查员:收交、检查、督促小组成员的作业完成情况。

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发言, 向全班或其他组汇报小组的合作学习结果, 向其他组提出问题, 解答其他小组的提问。

除了小组长相对固定以外, 其他的分工可以定期轮换, 中心发言人则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随时更换。

四、评价方式多样化

包括教师对小组及个人的评价、小组内评价、班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

1.教师评价和组内评价:设计评价表, 实行“星星 (红/黑) ——贴画”的累计的方式进行, 每天都进行记录, 一周一汇总, 一月一总结, 每月进行评价记录, 学期末汇总。

2.学生自评: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进行反思式自评。

3.班级评价:学校统一印制表格, 建立墙壁评价汇总表和光荣榜, 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每周、每月评选出优秀个人和优胜小组上榜公布, 给予贴画奖励和通报表彰。

4.家长评价: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每月一次, 家长根据孩子在家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完成作业等方面给予评价或写出评语, 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 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评价内容全面化

1.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各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以及课堂展示参与的积极性, 每天由记录员如实记录。

2.作业情况评价:包括书面作业及家庭作业的完成、反馈、巩固情况等。

3.检测成绩评价:对学生平日检测及期中、期末等大型检测的等级, 进行综合评价, 做好记录。

4.校园展示评价:每周利用固定的课外活动时间, 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在校园展示台展示, 以学过的教材内容为主, 各小组长当评委, 课代表做好记录。

5.其他方面评价:以调查问卷的形式, 从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地评价。

六、“小组捆绑、突出个人”多元评价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要培训好小组长、记录员, 对学生的评价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2.评价注重以奖励为主, 以惩罚为辅, 通过表扬学生的优点, 激励其他学生主动学习。

3.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让更多的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4.注意将评价坚持到底, 做到常规化、制度化, 定期将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公布。

5.根据小组学习情况, 对学习小组进行适当调整, 保证组间同质, 奠定小组公平竞争的基础, 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6.评价操作办法讲求实效性和易操作性。

7.利用家长会、亲子共成长课堂, 让家长明白家长评价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取得家长支持。

篇9:谁能评价他人的职业水准?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职业,不一定用来养家糊口,却是个人标识与身份认同的基础。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通过不同的职业,都在社会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拥有不同的身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上述两件事中,“急诊科医生”是于莺在协和医学院毕业后的职业,“中文系研究生”是汪奎此前三年的职业(民国时有“职业学生”一词,今反其意用之)。那么,谁有资格来评价他们的职业水准?

评价于莺本来很简单,她是医生,患者的反响难道不是最好的评价?可是偏偏有另一套标准凌驾于患者反响之上,那就是所谓“科研成果”。这好像也有道理,科研成果代表她在“职业共同体”中的位置。我也曾说过,一个鞋匠做鞋好坏,顾客不一定知道,但是别的鞋匠肯定知道。只是,于莺本人也好,凡了解这套学术评价体系的人也好,有谁不知道,所谓科研成果,难道真的能代表“学术共同体”的看法?

我也在研究机构工作,一向认为不应该拿本单位的成果与高校简单比较,因为高校的第一天职是教书育人,就像研究机构的第一天职是学术研究。可是如果光看所谓科研成果,研究机构往往拼不过高校,症结何在?是不是高校里的教师都是超人,教书教得好,科研方面还能胜过专业的研究机构?

众所周知,科研成果并非可以等同于科研水平,数量跟质量之间也没法直接换算。但这事的症结更在于:职业的第一要求跟第二要求没有分清,教师首先不是教好书,医生首先不是治好病,论文发表数量与“档次”成了一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尺子。

这样做有啥好处?好处就是衡量方便,管理简单。正如燕瘦环肥,谁是美女见仁见智,我们规定一个三围比,一下子就能选出“最美50人”,或者根据肌肉占体重比例来选伟大球员,哪管孙继海会因此超越马拉多纳。

于莺从协和医院离职,与此前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谌洪果声明自己终生不评教授,都可以视为某种征兆。尽管中国社会“职业共同体”整体状况不甚乐观。但还是有人试图撬动这块坚硬的巨石,或干脆无视这种可笑的错位。你可以把他们称为“逸才”,而逸才之多少,他们活得好不好,是一个社会是否宽容、价值是否多元的最重要标识。连古人都会说“古之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于莺、谌洪果的存在,他们得到很多人的理解,说明中国社会正在竭力摆脱单一价值的困境。怎不教人乐观其成?

而汪奎论文的意义,则是展示了职业共同体对创新、多元的保护。在网络调查中,支持者批评者各占一半,但华东师大的老师们,还有大多数学者,都能肯定这个论文题目的意义。那些说“白交三年学费”的批评者,其实也不具备评价汪奎职业的资格。在这个案例中,旁人的讥笑毫无意义。是不是白交三年学费?本该是教了汪同学三年的老师们,最有发言权。

篇10:评价他人的生活作文

十年一次的梦浮现在脑海。那个梦。让我体验失去家人的痛苦。对于我。简直是噩梦。十年后。我又做了同样的梦,又被那个可怕的噩梦吓醒了。几个月后。我意识到这是在暗示我......

年龄就像一架梯子。这是那个噩梦的开始。在我眼前是一个金色的长梯子。每个梯子都有数字。从1开始,梯子往下走。很快,我和家人开始了“阶梯探险”。到了1岁的时候,我和父母姐姐成了1岁的孩子。我们努力爬上了第二个梯子。当时爸爸突然很累,他告诉我们不要等了,继续走。走下71楼,觉得不对劲,就回去找爸爸。没想到爸爸累到睡着了。我对爸爸大喊大叫,但他不理我。原来。他成了睡美人,所以我不再叫他了。我想让他安安静静的睡,只好下去了。我想和妈妈一起去医院,但是这里什么都没有。我和姐姐一直打电话求救,但是没人接。我不得不和我妹妹走到最后。到了98梯子,姐姐说:“姐姐,你的头发好白啊!”我笑着回答他:“你也是,时间过得真快。”姐姐说:“有!”我妹妹突然拿绳子勒死了自己。我一直在哭。我生自己的气,一下子瘫痪了。如果不是,我会一直阻止他。直到走到99号阶梯,我才跪下哭道:“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每个人都会死?别丢下我一个人,别!”一个奇怪的精灵出现在我面前。她说:“去吧!去吧!”“为什么要让所有人都死?爸爸睡觉醒不过来,妈妈生病去世,妹妹自杀。为什么要这样戏弄我?”“这是缘分,自己想吧!”我沮丧地走到100,却没想到来到了现实世界。这是学校。我妈突然拉着我的手,好像带我去看老师。当时我就确定她是真妈妈。我真的很开心!那我爸爸和姐姐一定在。我到处都看不到他们,就问我妈:“妈,我爸我姐呢?”我妈生气地说:“你根本没有爸爸!不是妹子,是个奇怪的孩子。”我的眼睛红了。它们只是梦吗?“我一点也不相信,那只是一场梦?真的很可怕。刚才那是什么?我突然听到一阵说话声。原来是我父亲的声音。他叫我起床。我看到我所有的家人都还在。我终于放心了。

我从来都不懂得珍惜,我觉得父母应该对我好一点,但是……在我做了这个梦之后……我觉得它让我体会到了失去亲人比失去自己爱的东西被父母打还要痛苦!他向我建议,要珍惜眼前的每一刻,不要失去,不要后悔。这是一个可怕而有意义的梦。

篇11:评价他人的生活高考作文

当我们要做一些事时,总会有别人的干预。他们说的是为了我们,不想让我们受伤,怕我们失败,是为我们好。他们从自己的经历,从自己的经验,来判断我们应该怎样。没错,他们是为我们着想,为了我们好,怕我们失败。可是,这是从他们的角度来看问题,来思考问题。而从我们的角度来看问题呢?

试想,如果我们听了他们的,按他们说的来做,我们也许是可以避免失败,可是我们能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呢?我们的生活不都是别人生活的复制品吗?我们有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吗?我们有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吗?我们又怎么会有自己的生活呢?那么社会又怎么进步呢?创新又怎么出现呢?

我们有自己的生活背景,有自己的想法,没错,也许我们的看法是没有父母或者朋友的正确,也许没有他们看生活看得更深,但我们不经历怎么有自己的看法呢?又怎么来验证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他们那时失败了,或者怎样,是否说明我们一定会失败呢?是否一定会错呢?是否一定会对自己不利呢?我们能用60岁的人们的思想,来对待我们20岁的生活吗?我们有的是热情,有的是勇气。我们应该去大胆的过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不应该失去自己的路,走他人的路。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来对待别人呢?

我们都是他人的朋友,将来我们也会成为父母成为长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们做的就是只要我们给了我们的朋友或我们的晚辈建议,然后尊重他们的选择,支持他们就行了。这是我们所能做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应该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亲身经历。有些事,必须自己经历后,才能明白的。是朋友就应该为他们祈祷,给他们敞开大门,万一他们失败了,就应该安慰他们给他们帮助,这是我们该做的。也许这样更好,更能帮助他们。人总是在失败和挫折中长大的。

篇12:高考作文题目及:评价他人的生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范文:阶梯

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以前的自己越来越渺小,视线的模糊,是远方的路在招手。——题记

你永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永远有学不完的知识。随着知识的增加我们的成绩没有上升反而下降。真应了那句机遇挑战并存。我们在不停的懊恼,没有成功时的得意,我们迎来了失败时,别人的冷眼。多少人想说一句,生活节奏这么快,你们怎么能用,同样的标准来看我们呢?

百花齐放,我亦盎然。

每一段路程起跑的时候,我们平等。这条赛道很漫长,你永远不知道,谁是最终胜利者。你暂时的遥遥领先,永远不能代表你会成为东方不败,可我们已经赢得了足够的喝彩;你只是不够出色,却已尝遍旁人的暗讽。胜利者在春天的花园里开得正艳,平庸者也可占有一席之地。这个花园不论芬芳。

星光黯淡,何似明月

古人思乡为何独钟明月,因为“月有阴晴圆缺”啊。月在天上注视着世间冷暖,千年兜转,她依然没有看懂世界,人心易变。她要改变自己看世界的眼光。逐渐理解为什么锦上添花永远比不上雪中送炭。

逆流而上,一叶扁舟

心还在?冷暖自知。不愿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尘埃,不愿被绳索禁锢。不在为了一句鼓励而欢呼雀跃,也不会因为别人的针锋相对而耿耿于怀。若天不容,则逆天而行。

篇13:对他人的个人评价

一、话语权

话语权是指一个人说话的权利。它有两个要素:其一, 站的位置足够显眼, 大家都能看到;其二, 声音足够大, 大家都能听到。话语权是一种潜在的现实权力。[2]它是植根于某一特殊社会环境的讲话方式, 是社会交往通常情景中的言论。一旦话语以共同的文字或行为形式出现, 话语就会进入人的躯体, 扎根于人的意志。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 家长正是通过话语掌握着家长的权力。[3]

1. 不可以

事件的可以与不可以是二元对立的。行为主体只能选择其中一件事来执行, 个体不能在同一个时间点上既做被允许的事又做被禁止的事。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不乏“不可以”的声音。成人口中的“不可以”是随着孩子的主体意识的发展而增加的。当孩子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时, 他所听到的、看到的并非是“不可以”, 相反他所感觉到的都是“可以的”。婴儿不会说话, 能表达的事情也有限, 他的手指所指的方向、眼睛所看的地方, 父母都会尽力去找出他所想看到的、听到的东西;他嘴里发出嘟嘟嚷嚷的、极其简短又凝缩的话语, 大人虽听不明白, 却会努力去揣测、去领会。由此可见, 孩子所经历的“不可以”并非一出生就存在于父母口中, 而是随着他的独立意识的萌发和自主性的扩张而逐渐产生并增多的。

维果茨基在其《儿童的思维与言语》里指出, 儿童的成长路线遵循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成长的必经路径, 0~3岁儿童的发展依据是其自身的教学大纲而非是母亲的教学大纲, 他的学习是自发型的学习, 而非反应型的学习, 但是, 儿童发展的终极目标是长大为成人。他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发展, 却受着成人力量的牵引。[4]这两条路线并非平行发展, 而是有各自的路线, 在发展的途中会有相交处。两条路线的相交恰恰就是成人对儿童发展的外部影响的内化和儿童吸收成人影响的外化。成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的“不可以”对儿童所产生的影响也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中。对某一件具体的“不可以”的事件而言, 儿童的反应是消极的、不情愿的。儿童很渴望得到大人的允许来做他想做的事情, 而大人的“不可以”的否定、禁止从表面上看是让儿童失去了体验某一具体事件的经历, 仅仅是一次权力的让步, 而从实质上看, 是儿童所经历的一次挫折、一项禁令、一种虽细微却又有穿透力的规训。大人口中的“不可以”会导致儿童的反抗, 却也能累积为一种规训。在长年累月、成百上千的“不可以”中, 儿童逐渐习得了乖巧、听话、驯顺与服从。

2. 事后惩罚

事后惩罚与“不可以”不同, 后者是大人的禁令与儿童同时在场或是内化于儿童时所能得以实现的, 而前者可以是大人在场与不在场、儿童内化大人的禁令与否都可能发生的。事后惩罚的影响不仅在于惩罚本身, 而且在于惩罚所带来的对儿童行为的后续影响。它能使儿童在意识到做错了事之后感到恐惧、害怕, 从而转变儿童的情绪和态度。事后惩罚在生活中发生的频率虽没有“不可以”高, 但是其效果却比较好。口头上的事后惩罚是一种言语暴力。它数落、责骂儿童, 专攻儿童的缺点与缺陷, 专门针对儿童的不足。口头上的事后惩罚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跨度很大, 在被罚过一次之后, 它还能在其他场合中再现, 还能在若干年后在相同的地方或是不同的地方被翻出来重新唠叨。它给儿童的打击是突发性的、偶然的、难以预测的。它能把一件显性的惩罚转变为一种隐性的、长久的惩罚。总之, 口头上的事后惩罚所行走的路线是儿童精神上的, 它拷问、责备儿童的精神, 使儿童的精神受创。成人在实施口头惩罚时所希望的两种效果:知错与改错, 在儿童那却受到了三重效果:知错、改错与创伤。这种通过作用于精神的惩罚在儿童的成长历程上终会显现出它的负面影响。

3. 交换选择

交换选择对儿童而言是用被大人允许的事件交换不被允许的事件, 对大人而言是用儿童不想做的事交换儿童的愿望。成功的交换选择对大人而言是一种胜利, 对孩子而言却是一种失败。孩子有很多可实现的和不可实现的愿望, 而这可实现的愿望根据情况也只是可能实现, 不一定会实现。在这里, 大人的反应没有那么强烈, 不是只能不可以, 而是还有可以的商榷。在可以与不可以之间, 大人并没有犹豫, 他给孩子提供一种选择, 一种交换的选择。摆在孩子面前的是一个不可以和诸多可以之间的抉择, 孩子面临的其实并非是两难抉择, 因为他已知晓其中一项是不可以的, 选择不可以便意味着选择结束、交换的终止, 选择可以他还有玩的机会, 并且还有选择的权力。交换选择事件发生在日常生活中, 且经常伴随着“不可以”事件, 向前看它是一种选择, 是一个机会, 是可以做被允许的事, 往后看它是一种让步, 是一种妥协, 是一种放弃, 放弃想做的事。这是一种冲突, 表面上皆大欢喜, 实际上遗憾的种子已经悄悄种下。交换就是一种服从命令的规训。看似有选择, 其实是没有选择。它浇灭了渴望、期盼、热情、冲动, 它得到的结果必然会伴随着一种规训:妥协与放弃自己的权力。这种交换在起点上就不平等, 始终是强者与弱者的较量, 且结局几乎都是弱者败、强者胜。交换选择事件虽小, 关系却大, 它会为以后的种种选择事件埋下错综复杂的根, 会影响一个人在面对选择事件中的处事风格。

4. 逗小孩

逗小孩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话语权。逗小孩行为的场景一般是这样:小孩的口袋里有糖, 身边的阿姨想要孩子手中的一颗糖, 但孩子并不想把自己的糖给出去, 父母就开导孩子:“以前你在阿姨家, 阿姨给过你好多糖, 现在阿姨只要你一颗糖, 大方一点给阿姨一颗, 以后他们还会给你好多糖。”听罢, 孩子不舍地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 阿姨接过糖后却笑着说:“小朋友真乖、真听话, 糖你留着自己吃, 阿姨不吃。”很简短的一个画面, 很满意的一个结局, 似乎事情这样发展是合情合理的, 但仔细推敲却发人深省。结局上的胜者是大人, 而非孩子。大人的心愿达成了, 他成功地要到了这颗糖, 而孩子在给糖的过程中却经历了紧张、不舍, 孩子做出的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换回的却是大人根本不需要这颗糖这个结果。大人只是玩玩、逗逗孩子, 只是试探孩子舍不舍得给, 而孩子却很认真。内心的挣扎、最终的给予换来的只是大人的笑和糖果的返回。这实际上是一个骗局:其一是关于糖果的骗局, 不管孩子给不给, 大人其实早就决定了不会要孩子的糖, 孩子并不知晓大人的伎俩;其二是情感的骗局, 大人假心假意地想要糖, 得到之后又并非真心地笑, 骗取的是孩子的认真、紧张与纠结, 大人的情感是假的、逗弄的, 孩子的情感却是真的。看似简单的逗小孩行为其实就是一种欺骗。它教给孩子的也只能是欺骗, 是一种对“真”的背叛。

二、行为权

行为权与话语权相对, 是一种行为上的权力。它表示一个人在行为上的自主和威力。行为权是一种实在的现实权力, 一种通过行为来赋予自己的权力。在日常家庭生活中, 父母等重要他人正是通过行为的优势力量掌握着控制儿童的权力。日常生活行为带给儿童的规训影响经常被我们无意识地执行与忽视。

1. 饮食

饮食关乎儿童的成长与健康, 儿童饮食的形式、数量、安全性备受成人的关注。在饮食中, 又分为正餐饮食和零食。正餐饮食即一日三餐, 零食则是儿童在正餐时间之外的吃食。二者在儿童的成长中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正餐饮食。在大人看来, 孩子的正餐饮食是到点就必须规规矩矩地去吃。儿童用哪只手吃饭, 手握餐具的姿势, 吃了多少饭, 吃了什么菜都会受到大人的关注。事实上, 儿童并不会如大人所要求的那样按点进食, 儿童会经常不想吃饭, 会挑食, 会不专心, 而这些行为会招致餐桌上的训斥。种种对症下药的训斥带来的后果是儿童表面的服从。在大人不在场的事后, 孩子会把不喜欢吃的菜扔掉, 把不想吃的饭倒掉。表面上的服从和实际上的不情愿二者相互作用, 导致了孩子行为的不一致, 产生了一种两重性的规训。

零食。蒙台梭利在其《有吸收性的心理》里举了两个例子:蚕子的向阳性和蜂浆对小蜜蜂成长为蜂王的作用。蚕产子之所以产在树叶正面的叶尖处, 是因为正面的叶尖处面对着太阳, 光对刚生下的蚕子具有牵引力, 它会引导着蚕子向着有阳光的方向爬, 从而找到嫩绿的叶子。在一群刚生下的蜜蜂中, 决定蜂王的因素是蜂浆, 在幼时喝到蜂王蜂浆的蜜蜂才有成为蜂王的可能。[5]从这两个小例子中可以发现, 食物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吸引力。吃零食看起来是一件小事, 但是整个事件过程却颇有意义。孩子的零食从何而来, 是父母给的, 还是向旁人或同伴要的, 还是自己买的;孩子得了零食后是吃还是留着, 是当面吃掉还是跑到另一处躲着吃;孩子吃时是慢慢吃还是狼吞虎咽。孩子的种种行为会受到成人的不同反应。此外, 大人对孩子吃零食的态度是保守的。其一, 成人不愿意看到孩子常吃零食, 特别是糖果;其二, 孩子之间因为零食总会发出争执。在家里, 成人一般把零食藏在孩子不容易找到或够不着的地方。孩子在这方面最懂得大人的想法, 知道他们会把零食藏在柜子里、箱子里、厨顶上, 因而也总是往这些地方去找。孩子的需要和动机很强烈, 目标也只有一个, 就是得到零食。大人的做法很隐秘, 目的是控制零食。但零食从来都是控制在大人手中, 因此这种斗争孩子虽然偶尔有胜利, 但多数情况是失败的。孩子自己没有零食, 看见别的孩子拥有零食, 他很想要, 于是孩子的做法便只有羡慕与争抢了。对零食的渴望虽然发生在物质层面, 其实也会深入到孩子的内心, 因为这些行为里包含了他们的动机、需要与渴望。所以, 在得到零食的过程中, 孩子的精神也在受着规训。

2. 日常起居

穿衣、睡觉和大小便也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凡留心的人都知道孩子如果尿床了, 孩子是不愿意让大人帮忙穿衣服的, 他宁愿自己穿。但是大人一看到孩子尿床了, 情绪就会处于负面状态, 加上孩子此时的不顺从, 大人与孩子的摩擦便迅速升温, 升温的结果是孩子遭到肉体上的惩罚。

3. 游戏

玩是儿童的天性, 儿童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经验与感受。可是成人并不允许孩子随意玩, 成人为孩子设立了两大主要的禁忌:安全禁忌与肮脏禁忌。为安全着想, 成人规定孩子不可以爬到高处, 不可以乱跳。津守真在《幼儿工作者的视野———置身教育实践的记录》中指出:“孩子自己并不会爬到自己下不来的地方, 是成人的干预让孩子下不来的。”[6]孩子能够驾驭的“玩”, 却也受到成人的控制, 这也就表明孩子的天性受到成人的规范与形塑。

鲁迅曾说, 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理由的。一般而言, 成人即使有时间也不会细细体会孩子的感受, 他们很少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他们几乎不换一种方式打量孩子, 而只是用自己的生活之眼、处事之风来看待孩子。如此, 孩子周围的互动性重要他人, 既在有意识地塑造孩子, 又在无意识地规训孩子。成人要意识到对待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可能造成影响, 要留一只眼睛关注孩子的精神健康, 要知道除了保存生命、延续生命之外, 还要发展生命。

参考文献

[1][美]A.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林颖,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百度百科.话语权[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83325.htm?pid=baike.box.

[3]谢艺泉.家庭教育话语模式的转变:从独白到对话[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32) .

[4][苏联]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余震球,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5][意]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 译.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篇14:对他人的个人评价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70分)

【命題解读】

2016年高考作文上海卷从熟悉的材料入手切入命题,让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谁人背后不说人”,对于“评价他人的生活”,不同考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这也就是倡导作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是要能够抒发个人独到的体验,讲述自己独到的经历,谈论自己独有的看法。

1.热点素材

这道考题也是在倡导考生选择最新的时事热点进行评论,而历史素材则显得相对很难切中题目的立意所在。当今社会,智能手机、网络、微博、微信普及,人们对彼此生活的介入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随之而来的评价判断,也是前所未有的活跃。以今年为例,从开年上海女晒年夜饭逃离江西凤凰男,到包贝尔婚礼扔伴娘,再至魏则西命陨莆田系,如果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则思考就会深入且有料,否则容易流于空谈。

2.名言素材

引用名言,能使文章文采斐然或具有思想性。从面对他人评价所做出的态度,如杨绛的“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再如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从怎么评价别人的角度,如王安石《临川文集》中的“不以不善而废其善”,再如法国作家拉布吕耶尔说过的“奉承者对自己或他人的评价总是不够高”,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所说的“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出身,更不可视其学问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的真实的品格”,等等。

3.经典素材

选择一些经典素材,会使文章充满典型、深刻的感觉。那些作家、那些文化名人、那些为国家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只要符合主旨,就可拿来,如杨绛对他人的评价毫不在意,再如冯骥才对当前别人对传统文化作出不当行为的看法,再如韩春雨对那些热衷于发论文的做法的评判等,都可拿来入文,使文章充满思想性。

【高分作文】

口不遮拦,心在克守

上海一考生

现代社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私了与曝光,升温与扩大,每日都在上演。正如此,这也是一个充满评价的时代。面对社会,顺应潮流,我们应明白如何评价:评价,要追求开放不羁,也要懂得克己自律。

【素材运用亮点1】运用热点词语作为素材,巧妙结合材料展开,“私了”“曝光”这些词语,本身就具有时代气息。

开放言论,自由评价他人,并没有达到范仲淹那种“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高度,也不是那种“是与非而已”的博辩,而是真正地融入生活,站在社会角度自由发挥。

有一个词便特别符合这一点——接地气。正如美国幽默家哈伯德所说:“思维是无形的,但为了创造出有形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东西,就有必要将思想表达出来。”一名成功人士,就迎合了这一思想,他就是周立波。

周立波凭借一腔的珠圆玉润,其脱口秀大到世界政治、军事、经济,小到日常的点点滴滴,包罗甚广。要问为何他如此受大众欢迎,正是因为他有一种“接地气”的风格。广泛评论,不畏开口,这种自由与畅谈我们已经很少会见到了,而我们的内心正需要、向往这种自由。

【素材运用亮点2】分析当前娱乐界热点人物“周立波”,写他对别人的评价中肯到位,更能引起人共鸣。联系热点人物揭示出写作的中心,这是这篇文章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评论自由,不在于此,正如自称“只是一滴清水”的杨绛先生,她一生淡泊宁静,不愿别人来评价她,更不屑于评价他人,她只愿着一件隐身衣,在自己的桃花岛中回忆“我们仨”的点滴甜蜜。她的这种淡泊,源于她内心的充盈,源于她的自信从容。就像她所说的:“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的确,评价他人的生活无可厚非,但毕竟他人的生活是由他人决定的,我们无须去理会,而我们的生活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也无须听别人的评价。朋友,何不停下来,不去理会别人的生活,去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过一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素材运用亮点3】 经典人物素材能够彰显文章的文化气息。本文运用杨绛的例子展开剖析,写出她面对别人的评价,坦然做自己,语句锤炼,可谓文采和经典相结合。对“杨绛”这一素材的深入分析,可谓精彩。

评价社会,评价他人的生活,仅有自由是不够的。摆脱桎梏并不等同于可以恣意妄为。“人的灵魂有两个入口,一是理智,二是意志。”帕斯卡尔的话提醒我们,要凭理智来判断而不是以热血来评价。平静的双眸,溅到了鲜血,却无理性的思想给其降温,就可能使他人和自己受伤。

所以,不要像杰里米·拉克拉森一样喜欢挖苦、随意批判评价别人,口无遮拦,落得被BBC解雇的下场。要保持对评价的敬畏,如同男人对女人的敬畏,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你不要以为手中握着“自由评论”这柄枪就是勇敢,真正的勇敢是你知道如何评价才是正义,什么才是不该说的。言论漫天,如星与暖,如光与炬,不困于世,不囿于人,唯心为引,律以把关。星评影鉴,天地偕航,古皆为是,将也辉煌。

【素材运用亮点4】进一步引用帕斯卡尔的名言,首尾呼应,并运用外国素材杰里米·拉克拉森因随意评论被BBC解雇的下场,深入分析,主旨升华。

【阅卷总评】

这篇优秀的考场作文有以下几点特色:

1.重点议论抓住热点人物展开。作者重点剖析周立波凭借脱口秀评价他人生活,而这种评论“接地气”,引人共鸣。这也体现了当前热点素材在高考作文中的魅力。

2.经典人物彰显时代气息。经典人物更具说服力和辩证色彩,考生正是选取了杨绛这一经典人物素材,突出她不轻易评价别人,面对别人的评价也保持坦然的风格。议论辩证,说理色彩浓重。

3.名言素材彰显理论深度。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多次引用名人名言,开头美国幽默家哈伯德的话语意在导入人物素材周立波;中间杨绛的“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意在结合杨绛素材展开深入分析;结尾帕斯卡尔的哲理名言意在从“怎么评价他人”的角度给人启迪。这些名言引用恰到好处,引人深思。

编辑/于智博

上一篇:对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哲学思考下一篇:老板助理工作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