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观念、新方法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2024-04-14

让新观念、新方法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共10篇)

篇1:让新观念、新方法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让新观念、新方法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让新观念、新方法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新疆石河子总场第一小学 梁 霞

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因此,让新观念、新方法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应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转变自己的哪些教学观念呢?

一、教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

1.知识传授角色的变化。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也是新课程中教师角色之一,新课程条件下,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要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也是一个逐步过渡、交替的过程。

随着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将发生变化。如重传授转变为重发展,统一规格教育转变为差异性教育,重教师教转变为重学生学、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融洽,教学模式化转变为教学个性化,单向信息交流转变为综合信息交流等。教学行为忌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达到让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2.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的一个飞跃与突变。但教师成为促进者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而是一个不断的生成过程。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法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之,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信念。

3.教师成为研究者。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位置上,有最佳研究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有着自己的经验化的处理方式。教师也在不断地进行审视,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这个过程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的过程。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即研究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应变通则。因此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修养、渊博的知识、善于研究、不断提炼、终身学习,将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改变学习方式

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接受式学习,忽略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因此,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应发生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方式不是单指语文“教材”的学习方式,而是指学生学习任何形式语文材料的学习方式。它应该贯穿学生学习语文的全过程,甚至贯穿学生一生的学习。

“自主”应该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学论文 )学习进程,学习伙伴、学习问题。当然在课外的自由度比课堂更宽,在课堂这个有限的时间里,也要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可以给学生随时发表意见、随时提出问题的权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其实,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知道学习是自己受益,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否则的话,他就会认为学习就是为老师服务的。

“合作”并不是几个人围在一起随便说上几句的`代名词。形式很容易做到,把桌子或拉开或合拢,几个人凑成一堆,但真正意义合作却不容易。“合作”的基础是分工,没有分开就不能谈合作。“分工”对学生来说,首先是独立。“合作”学习的范围也不单是课堂上,它包括学生课内外的一切学习。

课堂上“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阐明自己的观点。这种“合作”是给别人提供思考的材料,也是从别人那里获取经验,得到启发。使每个人在“合作”学习的同时,能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这个合作更可以是全班的交流,是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交流。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大家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获取知识,感悟方法,同时获得极大的情感满足。

“探究”,应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探究的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学生感悟学习过程、领悟学习方法的过程。“探究”更重要的还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然后获取探究的乐趣,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探究”的不仅是思想内容,更有方法、情感、态度,内容是浅层次的,而其他是深层次的,是更有探究价值,也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文本所具有的更深层次的“美”,获取更有价值的东西。

三、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老师们对自己在课改实验中的探索和尝试进行了交流、总结。大家认为:激发学生兴趣与好奇心,这是变革学习方式的前提;建立合作小组是变革学习方式的重要方式;重视学法指导,是变革学习方式的重要步骤。

篇2:让新观念、新方法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体会

刘志娟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选择,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观念。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严重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让新观念、新方法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应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体现哪些新的教学观念呢?

1.教学的民主性。语文教学的民主性是指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现代教学过程。体现在教学实践中的民主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的角色发生改变,由教学的中心和主宰变为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地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学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创造性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教学应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中要给学生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展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研究和发现的成果。要注意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课堂上不要有这样或那样的清规戒律,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形式和内容,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体验,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学的民主性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教学的开放性。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指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教学的开放性应体现在:一是学习空间的开放。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教室的限制,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图书馆、因特网等也应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二是学习内容的开放。要打破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和教师都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对教材的内容可根据实际进行改换、增删,使学生从丰富的教学资源中获取语文知识。语文教学应注重课程的整合,有机渗透数学、音乐、美术、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学习方式的开放。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要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模仿、体验等,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语文素养。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开放性教学,是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关键。

3.教学的合作性。语文教学的合作性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它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生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教学的合作性主要表现在: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自己擅长的形式(如读、画、唱、演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已的学习行为。其他语文实践中的合作会更加充分和自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个伙伴可以是老师、同学、家长以及其他任何人,合作对象的广泛性,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会与人相处。教学中的合作性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形式。

4.教学的探究性。探究是最能体现人之本性和人之力量的心智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语文教学的探究性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旨在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紧紧地追问、探索问题的结果。语文教学中探究的领域十分广泛,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学生感悟学习方法的过程,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凡是学生产生疑问的,都可以作为探究的对象。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具有独特的视角,不同生活经历、个性特点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承认差异,不搞统一标准。另外,探究更重要的还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探究的不仅有思想内容,更有方法、情感、态度等;这些探究都可以是深层次的,是更有探究价值、也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因此,教学中的探究性有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主要方式。

5.教学的体验性。体验是伴随着积极的心理活动,寻求未知的实践过程,是获取直接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唤起创造潜能的基本途径。语文教学的体验性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体验的时空,崇尚个性化的理解,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的活动过程。体验性学习应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语文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英雄人物故事,山川秀丽风光,自然科学常识,童话寓言故事等,不仅有生动故事的感染,优美语言的欣赏,而且有人文品质的熏陶。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全程体验的程序,让学生在体验感知、体验思维、体验积累、体验情感、体验合作、体验创新、体验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感知和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慧,积累良好的现状。学生学习的真谛在于“自悟”。语文教学的体验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内趋力,增强学生的态度、意识和观念,发展其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人格力量和价值取向等良好个性,在教学中应予以充分关注。

6.教学的过程性。语文教学的过程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方式等。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成品,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策划一项活动,注重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全体学生积累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学习品质的差异性、因此,反映在学习结果上差异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学生的差异有多大,只要是积极参与了学习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承认差异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领悟语言表达之精妙,获得情感体验之愉悦。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讨论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同桌研究,或分组讨论,或自由组合交流,以期达到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的目的;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教学过程中体现新的学生观和质量观,是对以往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观念的挑战,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篇3:让语文课堂真正地走进新课程

一、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双基

新课改以来,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 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 几乎没有提及, 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 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 挖空心思, 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画、采访等能强调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 一堂课下来, 气氛是活跃了, 笑声不断, 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听课者也倍感轻松。可静心一想, 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几个问题?学会了哪些知识?发展了哪些能力?便又觉得这课活泼有余, 扎实不足。因此, 我们不仅要从表面看课堂是否活跃, 还有关注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这些活动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语文教学不是作秀, 注重教学的实质才是我们的追求, 语文课应该返璞归真。因此, 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 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二、过分强调个性而疏远引导

新课改提倡教师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操作中, 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独特的体验, 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扬。的确, 新课改提倡赏识教育,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可这并不代表教师对学生只能褒扬, 而全然不顾其见解与体验是否科学、合情合理。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当发现一个孩子对文章的理解有失偏颇或体会不够深入时, 难道不需要教师指点迷津、有效引导吗?强调个性, 并不代表对学生放任自流, 而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认识更加全面, 思考更加合理, 体会更加深刻, 情感更加丰富, 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地发展”。

三、讨论积极而思维肤浅, 深度不够

课堂上, 举手积极与否, 是衡量学生思维是否活跃的重要标准。教师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经过训练, 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的确增强了。但仔细观察, 难免又会发现一些问题。不少的课堂上, 老师的问题刚出口, 学生便齐刷刷地举起手。如老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 学生也是这一表现。但听学生的回答, 大多数是低质量、比较肤浅的。也难怪, 举手如此迅速, 不是建立在精读文本、深入思考的基础上, 见解怎么深刻?至于那位发言的同学讲了什么内容, 又有几位同学是在注意倾听的呢?本来, 课堂上的交流是师生、生生之间的思想互动, 是心理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可缺少了倾听, 还称得上是“交流”吗?还有一种现象是:学生拥有大量的教学参考书, 上课时学生的完美回答甚至连老师都有点望尘莫及。这种机械的回答代替自身的领悟理解, 造成课堂上缺乏应有的人文个性。不重读书, 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 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 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对话方式单一, 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 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 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 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 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 为了提高交流的质量, 教师应引导学生专心倾听, 细心揣摩, 深入思考, 虚心接纳, 以免使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思维肤浅和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从而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正确的、深层次的“对话”状态中去, 获得真知。因而, 我们要养成善于倾听、独立思考的习惯。

篇4:让新观念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开放性   高效课堂   互动交流    构建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089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启用,语文教学显示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这对教师而言是欣慰的,对学生而言是也幸福的。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运用新的学习方法,构建一种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新课堂。为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把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式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一、努力构建开放性课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倡语文课堂要向外延伸,通过开展综合性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要想达到这些目标,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生活性,每一篇文章都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语文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进而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把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拉近教材和实际生活的距离,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体验,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语文实践活动能够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才能,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举一反三地融入课外知识。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到社会、家庭中去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教师能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学会学习,不断拓展知识,自觉提高语文综合素质。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

二、教师要适时引导和点拨,让课堂展示得更精彩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展示必不可少,这是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他们自主思考,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展示要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学生在进行展示时,避免搞形式主义。当学生的理解和教师有分歧的时候,教师不能急于否定,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再回答,直到学生实在没有办法为止。这时,教师需认真观察,细细揣摩,不能放手不管,“点”和“导”要抓住重点,体现出水平,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点”“导”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水平,同时,也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理念和价值。展示要关注全体,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和成功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究,勇于创新,标新立异。

三、语文教学活动的调控要灵活多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激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课堂上的主角,也不是我们关注的亮点,我们要创设一切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精彩,要努力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缩短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感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从心底爱上语文课。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多媒体、图片等来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另外,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例如,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的时候,让学习成绩中等以上的学生在背诵并理解,并学以致用;对于后进生,只要求他们会读就行。要充分发挥激励作用,适时进行鼓励和肯定,使每个学生都有冲劲。

四、设计合理而科学的自主学习互动展示环节

在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互动展示环节可以运用互动导学模式,一方面让学生自主预习,通过阅读让学生感知课文,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细读、品读,让学生去感悟课文语言;另一方面,让学生赏析文章的重点语句,在教师的辅导下进行综合训练,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这个环节中,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教师的导和学生的读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可全方位地实现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和教材之间的多变互动。

五、语文教学和生活要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内容和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必须是生活的。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实践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做到家庭生活语文化。爱表演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喜欢把生活中的情境以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爱表演的天性,把熟悉的生活故事讲给其他人听,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样在兴趣的前提下就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然后让学生表演、补充。事实证明,学生表演起来兴趣盎然,语言也非常丰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活动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新形势下的语文课堂强调学生个性需张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创新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努力做到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个性特点的个体,比如有的喜欢通过表演来张扬个性,有的喜欢用语言来表达情感,有的擅长以绘画的形式来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布置具有个性、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潜力得到挖掘、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师不但要更新教学观念,还要把新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这需要教师付出开创性的努力。在新课程改革这条道路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新、不断实践,创设语文新课堂。

参考文献:

[1]汪凯明.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教学革新,2010(12).

[2]赵建中.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1(11).

[3]刘冲,李萍.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对有效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1).

[4]江卫华.增进课堂协同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5).

篇5:让新观念、新方法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湖北利川都亭二小 张雪英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了实践这一理念,改变”教师+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解放教师的劳动强度,语文学科运用现代化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呼唤,课改的需要.让多媒体走进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能很好地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同时还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学习兴趣,真正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促使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学习兴趣浓起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多媒体技术中的音频,视频手段,可以展现出形象生动的动画、妙趣横生的插图、悠扬悦耳的配乐,这些都能增强教学手段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诗歌《凉州词》的教学中,汹涌澎湃的黄河、远川高山、塞上孤城、河边的杨柳、玉门关、戍边人,我都制作成了FIASH MV,再配以幽怨,低沉的诗朗诵,以动画形式描绘出一幅在边地壮阔的广漠中悲壮苍凉的画面,以此形式来表现真正的诗中有画之特色,既直观形象,又轻松生动,学生对诗意境的把握也就更加明确.又如寓言《楚王好细腰》的教学过程中,文中有一段写道: “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其中几个动作“胁”, “带”, “起”,写出了大臣在细腰过程中的痛苦,大臣“努力”有了成效后,满朝文武的脸都是黑黄黑黄的了,这样生动的场景往往无法展现,我将这段文字的内容制作成FIASH MV,以动画的形式加以体现.这些都是更形象地展现课文内容的一种手段,也大大提高了课堂的生动趣味性,学生看得兴趣盎然,学起来也印象深刻,易于掌握.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文字游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如古诗填题.看图背诗,猜画谜等,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手段的趣味性,是传统教学中无法做到的,也是多媒体教学中的一大特色.二.利用多媒体,让教学过程“优”起来

在传统教学中,有关语言和影像的内容无法与文字性的教材组成一体,只能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各自出版,教学时也是先完成文字讲解,再到电教室观看补充资料片,形成两次教学,学生收益不大,纯教材枯燥,纯图片单调,只有将二者协调结合才能既增强内容的完整性,又方便学生全盘吸收.因此,我们利用多媒体中的超文本功能,将文,音,像编在一起,成为丰富多彩的电子教材,如学生在阅读文字时配以声情并茂的诵读,在观看影像数据时可随机翻动文字内容,构成一个既重感官享受,又有知识串联的学习环境,学生不用两头跑,知识的衔接性自然更加紧凑.学生都是生长在和平环境中,过着呵护的生活,让学生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引导他们细品《狼牙山五壮士》所表现战士们英勇顽强精神,为了革命不顾个人安危,勇于献身的精神.我借助影视片,这样不断直观教育了学生们珍惜生活,仇视侵略,热爱祖国.启迪了学生思维,同学们在学习讨论中纷纷联想到壮士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和思维.能结合一个动作,说出壮士们的心里活动,同时也让我在教学中尝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甜头.在总结课文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使教学过程优化起来.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我在与学生分析了小女孩划火柴后产生的五次幻想后,问:“小女孩的结局怎样呢?”学生回答:“小女孩死了,她在大年夜被冻死了。”这时,我把画面定格为:在一所高大的房子的墙角里,一个小女孩靠在墙角,两腮通红,身上覆盖着白雪。同时,伴有一段非常悲惨的音乐。学生看到这样悲惨的画面,听到这样凄惨的音乐,眼睛湿润了。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后,学生对小女孩的遭遇产生深深的同情,对当时贫富不均的社会现状感到强烈的不满。又如《一夜的工作》一课,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作者在亲眼目睹周总理的一夜的工作后而产生的感受,当时作者是心潮澎湃,激动万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这种感情,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几组周总理忘我工作的场面。通过视觉感官,学生看到了周总理忘我工作的场面,那种对总理崇敬爱戴的感情就更深了。

三 利用多媒体,让教学过程“易”起来

小学生受年龄和生活阅历的限制,知识面窄,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有待培养.教师如何把抽象.死板,重难点的问题形象生动,轻而易举的解决好,.是多年来教育者研究的课题.今天语音室的出现,多媒体快速发展和运用,它高超的技术手段,达到了省时省效的目的.电子读物的出现使阅读对象从单一的文字扩展为图文并茂,三维动画为一体.使学生从抽象到直观再回到想象,使教学的重点,难点从信息中摄取起到了突破性的作用.如《鲸》一课中,鲸的进化过程是课文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首先,我用多媒体出示了人的进化图,让学生明白人进化是为了不断适应生存的环境。对这一点,学生接受起来较容易。接着,我出示了鲸的进化图。用直观的图像让学生看到了鲸是怎样一步一步进化成现在这样子的。从而使学生明白“鲸不属于鱼类,它是哺乳动物”,轻而易举的突破了课文重点。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真实再现,具体可感的特点,让学生能见其所未见,闻其所未闻,准确认识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事物,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与理解。

例如在教授《黄河象》的过程中,我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了,黄河象的骨架,科学家假想的黄河象化石的来历和发掘,以及陈列在自然博物馆的FIASH,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了化石来历的科学知识,再教授《琥珀》一文时,同样的课件就起到了异曲同工的妙处,看着晶莹剔透的琥珀,学生直啧啧叹奇.这样就自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了他们热爱科学的兴趣

四 利用多媒体,让学习效率“高”起来

利用多媒体,可以适时地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声音、图象都可以随时插入,随时展示,避免了平时只靠口说手写的容量小的弊端。这样学生坐在教室里,视野却可以随着多媒体的展示扩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且他们对文字的感受又可以随着画面、声音的不断的延伸,这样就大大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40分钟上课时间便被充分利用起来,发挥了他的最大价值。如在教学《秦始皇陵兵马俑》一文时,在课前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资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投影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这样做,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快了好几倍,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获得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信息。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正确运用,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来设计和运用,有时过多的直观浪费时间、分散注意,会影响到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件色彩特别鲜艳,动画特别频繁,而需要着重突出的教学内容却显得相对不足,这样的课件由于教学主体不突出,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使学生一头雾水,极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展开。还有些课件接口元素布局不合理,无视觉中心,背景颜色相当刺眼,而屏幕上要显示的内容却过于暗淡,对比不明显,可视性差,学生辨认起来非常吃力,时间一长,既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还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滞后。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精心选择课件素材,合理组织相关数据,准确、有效地表达课文中所要体现的内容和意境,是使课件达到教学最佳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课件制作要注意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符合小学生的注意特点, 要有人机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要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篇6:让作文走进新课堂

我校经过快速创新写作教学法的研究与实验,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师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我在2004年9月26、27日到重庆参加首届全国中学“新课堂”作文教学大赛及作文教学研讨会,感触颇深。下面的文字是当时的一些感悟。

“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滔白浪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这段话比喻、排比的运用,令人心醉,独特的表达展示了作者的个性。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有个性、有真情、有思想的人。新课标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个性,体现文章的价值、自身的价值。9月25日、26日在重庆举行的首届全国中学“新课堂”作文教学大赛及作文教学研讨会,对作文课堂教学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讨。该次大赛13堂作文课充分展示了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告别了陈旧的作文教学课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出题、学生写的枯燥单一的模式,开启了新的作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尊重学生个性、体验,师生互动,生动活泼,打开了作文教学的窗口,赢得了专家和听课教师的好评,为作文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写作动机,师生关系融洽,是作文教学走进新课堂的前提。这九位教师来自全国各地,与三中学生彼此陌生,但这些老师善于利用课前准备,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感情,缓解学生压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如第九节陕西的黄琳昭老师用歌曲《朋友》引入新课——《这就是我——希望你永远是我的朋友》,学生在熟悉的歌声中得到美的享受,消除了紧张情绪。并要求学生可以随便向自己提问,教师作答。学生向她提出了“姓什么”,“来自何方”,“性格、爱好如何”等问题,老师一一作了回答。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因此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教学中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不断鼓励学生多思考问题,给每一个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允许学生犯错误,无论观点正确与否,教师决不随意肯定或否定,同学之间也不要嘲笑、挖苦,学生在求知写作活动中真正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写作动机才能得到充分的激活。最使我难忘的是黄琳昭老师的这堂课,学生推选一个比较差的男生来作自我介绍,该生说话缓慢,只介绍了几句:“我的爱好是打乒乓球,爱玩电脑游戏。”虽然介绍得很差,老师却表扬道:“说得很好,介绍了自己的爱好,如果还介绍一下自己的性格就好了。”同学们由嘲笑他变为鼓励他。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该生大胆发言,一次比一次好,顺利掌握了自我介绍的写法。这充分

说明了在教学活动中只有让学生信任你,喜欢你,学生才能“信其师,方能信其道”;也只有你信任学生,才能使课上得生动有趣。

二、新课堂作文教学内容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富于时代气息。作文首先应是人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人的一种心灵和情感释放的需要。教学内容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作文才能做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充分展示个性。如第七节福建林璇老师教学的内容是《师法自然写心曲》,引导学生用心来观察身边这块热土,调动口、耳、鼻、舌、手等器官来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去描绘心中最美的景物。由于是写自己最熟悉的有感情的景物,因而学生写作激情很高。很多学生写出了优美的句子,如“我喜欢金刀峡流下来的水,叮叮咚咚,它在歌唱,它在欢笑。“重庆的山真美啊!云雾缭绕,像仙境一样”。有一位学生还将苏轼的诗改为“不识高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山城中”。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在他的《沉思录》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张开你的眼睛!就像一只活的长笛感受音乐的气息吹切它的全身那样,感受领略这个世界吧!在你生存的壮丽中与晨光相会吧,你在那儿会同合为一体的。”说真话,诉真情,核心是真。如新疆杨晓红老师教学的内容是《感悟亲情》,引导学生写自己的亲情故事,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写出来的文章真实感人。本次大赛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7—9年级的写作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且在其它部分,“感受”和“体验”的字眼也随时跳入我们的眼帘。

三、新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作文课堂的主人。我进行了四年的快速创新教学法研究与实验,虽形成了“基础训练——技能训练——创新训练”的阶段性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减轻了学生和老师的负担,但课堂教学不生动,一般是“教师传授知识、技能——读例文——出题——写作——评改”的课堂结构;虽也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学习方式,但学生活动时间较少,特别是未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九堂作文课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运用创新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引起师生感情的共鸣,从而达到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如新疆的杨晓红老师所授《感悟亲情》这节课,先用《爱德华临终前的三个电话》引入新课,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世上最大的爱是亲情,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接着读美文《一碗混饨》,让学生领悟亲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三,小组学生讲心中最想说的亲情故事,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请学生讲故事时,老师读了自己写的例文《红鸡蛋》,指导学生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将故事写得更生动,更感人。第四,学生写作,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这十三堂作文课真正做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以“诗情教育”给学生“授之以渔”,让学生终身受用。

四、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的使用,使作文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十三位教师有十二位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含高中组)。她们在屏幕上展示教学过程,展

示图片,展示例文,展示问题,学生一目了然。如获得特等奖的胡蓉老师所上的《学习人物描写》,在屏幕上展示了刘翔跨栏短跑的画面,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效果很好。如学生写到“刘祥紧绷的大腿,像待发的弹簧,随时准备冲击”,“刘祥昂着头,非常有自信”。多媒体教学直观、容量大,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因而效果好。

五、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上好新课堂作文的关键。该次参赛的十三位教师(含高中组),自身素质好,教学基本功强,文学素养深厚,妙笔生花,随机应变能力强,课堂充满了笑声和掌声,令听课老师刮目相待。如新疆的杨晓红老师写的例文《红鸡蛋》,真实感人,语言优美,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全国语文报刊协会作文评估委员会副秘书长、青少年写作研究会常务理事长张伯华在大会闭幕式上强调,“要上好作文课,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练兵,要能写范文,妙笔生花,口若悬河,课堂教学要有艺术”。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陈金明在闭幕式上强调,“要重视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可以提高教师素质,可以提高教师品味,可以提高教师创新能力”。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怎么学?重要的一点,就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张大千先生说过:“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教师,必须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师之职。

六、学生良好的文学底蕴是新课堂作文教学成功的保证。中语会理事长陈金明在闭幕式上说:“本次大赛的成功一半来自当地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语文素养高。”所上的九堂作文课学生思维活跃,表达能力强,文学功底深厚。这正是三中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他们提出“作文就是激活;作文就是生活;作文应是精品的生活;作文应是审美;作文是积累的过程;作文是可以被培养的”的理念。具体的做法是:

1、让学生喜欢作文,鼓励学生发表作品。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作文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文香拾书,一部分是读书随感。老师给学生本子封面的赠言是:“读书使我儒雅写作使我智慧”。

2、让学生去阅读。每个班一个图书角,学生每天读2000字。

3、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将课内练笔和课外练笔结合起来。正因为如此,学生素质和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篇7:让语文课堂走进生活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3.学一学,体验生活。

篇8:让默读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一、默读在阅读教学中的现状

(一) 默读时间不充足

低年级段的课文教学都是大声朗读, 学生在阅读时都非常卖力, 模仿教师的语气语调进行朗读, 这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但是高年级段的语文课堂几乎没有“默读”环节的安排, 无法形成默读能力。[1]有时课堂默读环节是和圈点勾画放在一起的, 教师为了赶时间, 几乎转瞬就要学生说出问题的答案, 根本没有系统默读的时间。

如有教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一课, 学生理解本课表现的主题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安排学生默读课文, 让学生同时勾画出琴声表达出的四种“爱”。教师只留给学生勾画的时间而没有“读”的时间, 这样学生无法领会琴声的韵味。没有默读就形不成有效的思考, 学生只能凭着初读感知完成教师交代的任务, 这样的默读环节形同虚设, 没有方法指导只是为了追求思考题的答案, 推动课堂的进行,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默读。

(二) 默读要求不明晰

默读要求不明晰, 一是指教师说法上的不规范, 默读课文很多时候就成了“快速阅读课文”或者是“快速浏览”, 学生在开始接受这样的“术语”时, 并不明白是默读。教师没有指出具体阅读的形式, 分不清到底该怎么读。二是默读和思考混在一起, 教师没有默读的方法提示, 只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明晰教师对课文的“阅读感受”, 这要求是不合理的。

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一课, 教师让学生默读细节描写, 感受爱的真谛。学生的认知和教师的认知有很大的差距, 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领会文章的主题, 需要教师组织学生仔细默读感悟, 从平淡的语言中体会真爱。教师不能直接让学生浏览课文, 把教案上的内容直接移交给学生, 不然学生就成了被动接受的机器。如果学生没有默读感悟, 是不可能体会文章的动人之处的。

二、阅读教学中默读方法的指导

(一) 指导默读方法, 提高默读效率

默读并非只是不出声地读, 还要有默读的基本要求。默读为的就是快速摄取文章信息, 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更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既然不发声, 学生在默读时首先要做到不动唇、不指读, 眼到、心到、手到, 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的速度。手到的目的是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及时圈点勾画。课堂中安排默读时, 很多学生仍然用手指着逐字在读, 达不到默读的要求。默读不能把注意力放在个别的字词上, 重点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一边读一边筛选信息, 把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即可。默读时不能回读, “快速浏览”是默读的一种形式。

(二) 提出默读任务, 达成有效目标

在默读进行之前, 教师要让学生明晰阅读的任务, 可以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 让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默读思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个能够贯穿整个课堂的问题, 让学生在阅读时经常回顾, 从核心问题再辐射出更多的细节问题。设计主观开放的题目, 有利于学生在默读中打开思维, 形成自己的认知感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解读文本。默读的要求其实很高, 不但要求学生能够“咬文嚼字”摄取最正确的信息, 而且还要求学生能练就“一目十行”的功夫。默读方法归纳出来有浏览勾画法、参阅批注法、重读品析法等。[2]学生在静静的阅读中可以与作者“通话”, 遇到“心有灵犀”的地方可有“心有戚戚”的领悟。学生在默读中还可以进入角色, 与文中的人物交流, 能够体会“无声胜有声”的美丽。在这样的心境下, 学生的感悟会更加深刻, 对文章的理解也更透彻。所以, 默读任务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让学生爱上阅读。

三、阅读教学中的默读内容

(一) 默读资料, 了解文章背景

每一篇课文都有写作的背景资料, 了解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更加深刻。文章的背景材料有时在课文下面的注释, 有的则需要教师收集整理, 做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对于文章背景, 只需要学生默读了解即可, 无需大声朗读。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埃及金字塔》的学习, 教师可以把金字塔的“不解之谜”搜集整理, 打印在学案上或者做成课件,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组织学生默读,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目的, 体会金字塔工程的宏伟、精巧, 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对于写作背景, 学生只需要了解, 所以要安排学生默读。

(二) 默读目标, 明确学习任务

目标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而且目标比较细致, 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学生通过默读目标可以了解本课需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通常知识与能力目标是显性的, 学生能够感知理解。过程与方法是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做个有心人, 及时归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文章熏陶渐染的, 需要学生自行感悟。学生在默读目标时要领会自己该干什么, 在上课的时候有针对性。默读目标可以边思边读, 不需要有语调和节奏的调节, 不需要大声朗读。

如《秦兵马俑》一课, 在课堂教学时设置出明确的三维目标:1会读本课的生字, 能够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出现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3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把目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让学生自主默读, 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以及需要达成的目标。

(三) 默读课文, 概括主要内容

课文内容的总结归纳需要有默读思考的过程, 学生在默读中可以有静静思考的空间。大声朗读是为了训练学生语气语调的把握, 句子的停顿以及节奏的转换。在初读课文时, 需要学生大声朗读, 以便正字正音, 为“读准”做准备。读熟以后, 就要有默读环节, 有利于学生边读边思。[3]学生经过默读思考后, 可以梳理课文的结构层次, 比较清晰地概括出文章的内容。

如《爱如茉莉》一课就需要学生在默读中细细品味平淡无奇真切无私的爱。教师要组织学生默读课文中描写的几处细节, 感悟爸爸对妈妈的紧张、妈妈对爸爸的体贴。学生通过默读, 仔细品味爸爸妈妈握手而眠的画面。本文需要学生在默读中品味, 概括出爸爸妈妈互相关心的几件事。文章前后呼应, 结构严谨, 通过几件事表达了父母之间真诚深沉的爱, 犹如散发着缕缕幽香的茉莉花。

(四) 默读语句, 体会写作技巧

文章的表达技巧也需要学生在默读中赏析体会, 教师可以选取文章中比较重点的段落, 让学生默读体会, 对具有强烈表现力的词语, 学生要知道好在哪里。在小学课文中, 一般比较精彩的地方都会运用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都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所描绘的事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感悟精彩之处, 并能够把默读“意会”而来的效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如《月光启蒙》一课, 文中用了很多的比喻句, 需要学生在默读中仔细体会。如“她的声音轻轻的, 像三月的和风那样柔和, 像小溪的流水那样潺潺悦耳”, 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唱歌声音的悦耳, 成功地刻画出了母亲圣洁的形象。学生在默读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赞美。

默读是阅读方式的一种, 也是平常阅读的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时不能像朗读课文一样, 需要边思边读, 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默读方法, 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素质。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认清默读的重要性, 适时安排默读环节,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默读要领, 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奕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默读现状及其训练策略[J].科普童话:新课堂版, 2013 (6) .

[2]李昊, 窦桂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特质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 2014.

篇9:让语文课堂真正地走进新课程

一、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双基

新课改以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挖空心思,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画、采访等能强调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笑声不断,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听课者也倍感轻松。可静心一想,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几个问题?学会了哪些知识?发展了哪些能力?便又觉得这课活泼有余,扎实不足。因此,我们不仅要从表面看课堂是否活跃,还有关注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些活动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语文教学不是作秀,注重教学的实质才是我们的追求,语文课应该返璞归真。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二、过分强调个性而疏远引导

新课改提倡教师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独特的体验,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扬。的确,新课改提倡赏识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这并不代表教师对学生只能褒扬,而全然不顾其见解与体验是否科学、合情合理。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当发现一个孩子对文章的理解有失偏颇或体会不够深入时,难道不需要教师指点迷津、有效引导吗?强调个性,并不代表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更加全面,思考更加合理,体会更加深刻,情感更加丰富,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地发展”。

三、讨论积极而思维肤浅,深度不够

课堂上,举手积极与否,是衡量学生思维是否活跃的重要标准。教师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经过训练,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的确增强了。但仔细观察,难免又会发现一些问题。不少的课堂上,老师的问题刚出口,学生便齐刷刷地举起手。如老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学生也是这一表现。但听学生的回答,大多数是低质量、比较肤浅的。也难怪,举手如此迅速,不是建立在精读文本、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见解怎么深刻?至于那位发言的同学讲了什么内容,又有几位同学是在注意倾听的呢?本来,课堂上的交流是师生、生生之间的思想互动,是心理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可缺少了倾听,还称得上是“交流”吗?还有一种现象是:学生拥有大量的教学参考书,上课时学生的完美回答甚至连老师都有点望尘莫及。这种机械的回答代替自身的领悟理解,造成课堂上缺乏应有的人文个性。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对话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为了提高交流的质量,教师应引导学生专心倾听,细心揣摩,深入思考,虚心接纳,以免使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思维肤浅和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从而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正确的、深层次的“对话”状态中去,获得真知。因而,我们要养成善于倾听、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新课改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地走进新课程,才能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篇10:让读写走进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怎样让学生喜欢写作,写好习作,一直是每个语文教师苦恼的事。语文重点是阅读教学,因此,语文老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紧扣课文内容,找准写作点,在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把写挤进课堂,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理解和运用,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程度和密度。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还会怕无话可说吗?

那么,怎样有效地在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怎样找准生长点呢?下面来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读懂课文,品味语言是读写的基础。

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是“读出来”的。教师应该重视读书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分别采用不同形式的读,不同方法地指导,每次的读有目的、有层次、有方法则读出课文的韵味。在通读课文后,重点品味课文的重点句子,引领孩子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读思结合,感悟道理或情感。只有在学生充分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后,才能进一步为渗透写而铺路。

二、找准练笔点是读写结合的核心。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小练笔,理解是最关键的,而表达却是难点。“写”要有练笔点,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才能“写”出语文来。一般来说,课堂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抓练笔点:

1.抓住文段中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子进行说和写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我们学语文,就是为了学以致用,所以,学生在习作时要学会活用学过的词语,老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有很多排比的句式,如: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排比句让学生说一句具体的话,说完后写下来,再读一读。教学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如: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等,对学生进行仿写句式的训练,进行语言的锤炼。

2、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写的迁移。

语文教材中,有的地方写得含蓄,有的地方写得简练,有的地方意犹未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扩展、延伸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可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写明确,把文章中意犹未尽的地方进行拓展。又如学习《一次成功的实验》一文中谈到,有一位外国的教育家邀请中国的几个小学生做一个小实验。教学时我问学生:“在实验即将开始之前,那些孩子是怎么想,怎样做的呢?”先让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充分的说,然后写一个片段,把实验前学生的表现写下来。

3、学习课文的构段方式和写作方法,进行迁移练习。

课文的一些表达形式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去进行模仿,如:过渡句、设问句、反问句的使用,插叙、倒叙的运用等,课文的一些写作方法,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如:总--分,总--分--总,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等写作方法。如在学习《赵州桥》一文中,学习第三段时,开头“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是一句过渡句,整段也是总分结构,所以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安排小练笔,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具体的话。我给他们“花园里百花盛开,美丽极了!”作为开头,让他们模仿说,说完再写来。

4、注意结合课文内容创意改写和续写。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言近旨远。把古诗文改写成记叙文的练笔方式也是提高读写能力的好方法。例如学习《江雪》这首古诗,我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所表达的感情后,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古诗的资料,然后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改编成一篇记叙文。还有,有些课文虽然已经结尾了,但意犹未尽,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给人以深思遐想的余地。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空白”,以原文的终点作为习作的起点,联系课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延伸课文的内容。

三、先说后写是读写结合的要领。

要想学生写得好,就必须先让他们开口说,经过充分的交流后再写作,说为写铺垫,这样会事半功倍。引导学生怎样说具体,怎样用上好词好句,用上各种修辞手法,合理评价等?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际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合理评价,张扬个性。小练笔的讲评是学生情感的又一次体验与交流。教师的作用是以一定的评价系参照学生小练笔,引导、渗透作文写作方法和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以肯定优点为主。小练笔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平台,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小练笔中的个性,并在点评中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给他们开辟出发挥聪明才智的天空。

上一篇:地皮买卖协议下一篇:“看图学文”中的看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