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发展与初中生英语教学设计 心理学论文

2024-05-03

认知发展与初中生英语教学设计 心理学论文(共9篇)

篇1:认知发展与初中生英语教学设计 心理学论文

认知发展与初中生英语教学设计

【摘要】可以说对于英语的学习是从初中生正式开始的。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是一门全新的语言全新的概念,要学好它,不仅需要自身付出努力,更需要老师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有相应的专业水平,更应该了解初中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出最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方式。【关键词】认知发展

英语教学设计

初中生

在初中阶段,有些地区学生是刚刚接触英语,有的地区尽管上了几年小学英语,但实际上小学仅仅只是学习一些简单的单词而已,这些学生实质也是到了初中才开始步入英语的学习。对于这一最初阶段的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要帮助学生寻找自己学习英语的兴趣。各个年龄段认知发展有不同的特点,老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寻求最适合改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如果老师对所有学生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就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更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使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大大地降低。下面就初中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来谈一谈我对英语教学设计的想法。

我觉得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进行设计。

第一:根据初中生感知能力发展来进行教学设计。研究表明(朱智贤,1993),个体在15岁前后,其视觉和听觉的感觉甚至超过成人。初中生对各种颜色的区分能力比小学一年级学生高60%以上。初中生对音高的分辨能力也比小学生高很多。得益于初中生视觉的发展,老师可以采用内容与图形结合的方法,用具体的形象来解释单词或者说是用图形之间的联系来解释句子成分之间的联系以及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甚至可以利用初中生对色彩的分辨率大大提高,对色彩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可以给自己的课件进行色彩调配,吸引学生眼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听觉的发展对英语听力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教师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制定积极有效的听力训练,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我想这一阶段由于初中生的听觉迅速发展,这时候的训练应该是事半功倍的吧!

第二:根据初中生注意力的发展进行教学设计。

青少年时期,注意的时间大大延长,专心程度也大大提高了。青少年时期个体能更好的应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运用,通过这种交替,青少年能够以更长的持续时间对特定对象进行观察。研究表明(李洪曾,1987),从初一年级到初二年级,学生的注意的稳定性有了迅速而显著的提高;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初三年级,女生的注意的稳定性均高于男生。从而老师应该从两方面考虑。首先要把初中生和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分开,初中生的注意力已经大幅度提高了,可以在一节课里面集中精神听讲,老师可以利用好这一特点在学生能承受的范围内适当增加一些内容,不用再采取教小学生时边半堂上课半堂玩的模式了。其次,因为男生注意的稳定相对比女生差一点,不免在上课的时候男生会比较经常走神,老师应该怀有理解的态度,耐心进行提醒,而不是一味地斥责。这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

第三:根据初中生想象力的发展进行教学设计。

初中生还不能做到像高中生一样迅速完成内容比较复杂的想象任务并主动提出想象的任务,尽管初中生可以较好地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围绕主题进行想象,但其想象过程中还是表现较强的随意性和被动性,不善于主动提出想象任务。基于初中生这一点欠缺,老师不应对学生期望过高,可以适当地帮学生总结一些比较难得知识点以及其相关的联系,或者积极的进行引导,给予一些提示,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完成想象任务。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初中生的想象力会有一定的提高,并呈现出越来越积极的主动性,对后面高中阶段的衔接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第四:根据青少年的记忆力发展进行教学设计。在初中阶段,注意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有意识记忆的主导地位已经基本得到确立,但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是有成人提出来的;(2)机械记忆在初中阶段达到最高水平,理解记忆和高中阶段相比还差很多;(3)个体的抽象记忆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形象记忆。根据这三方面的特点可以看出,在初中阶段还不适合全自主性学习。由于理解记忆较差,老师应该解释清楚语法知识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学习记忆;还有由于有意识记忆知识初步确立,还是依赖与成人提出目的和任务的,这就需要老师针对上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由于初中生的抽象记忆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老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教给学生一些好的记忆单词或者语法的方法。比如说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快速记忆单词的方法,扩大学生词汇量。像联想记忆法,词根词缀法等,这些都有一定程度要用到抽象记忆。

第五:根据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行教学设计。初中生在思维能力发展方面呈现出两个特点。(1)初中阶段,抽象思维开始从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他们已经可以能够用理论做指导来对各种事实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2)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研究表明(林崇德等,2005),中学生被试的批判性思维都比较低,其中初一和初三被试的批判性思维正确率分别为37.94%和45.28%。由于初中生在思维能力上已经有了一定了发展,老师不能停留在一味地给予知识阶段,应该侧重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让学生以理论指导实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给学生语法知识点,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该知识点理解阅读材料,运用到平时解题当中。但由于初中生的批判性思维还有待提高,老师应该对自己所传授的知识要精益求精,保障准确性,以免产生误导。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经历着身体上大风骤雨的变化,必定引起心理上的波澜起伏。这阶段的认知发展也呈现出各种特点,教师应该确实了解这些特点并据此进行教学设计,用可行有效的方法来引领学生学习,并做到理解这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包容他们有点叛逆的举动以及一些比较特例的思维方式,积极与初中生平等理解地交流,这样才能让教学达到乐见的效果。

【参考文献】连榕、李宏英等编著

发展教育心理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篇2:认知发展与初中生英语教学设计 心理学论文

摘要:纵观历史,不少心理学家如维果茨基认为:外部动作内化为心理活动,即教育先于发展,提倡由师到徒的学习模式。而另一些心理学家如皮亚杰则认为发展先于教育,提倡一种师与徒之间的相互的教与学。究竟应该怎样处理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又怎样进行一门课的课程教学设计,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达到教育最优化。本文将以青少年(初中生)对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认知发展的分析,以进行初中英语课教学设计为线索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字:青少年 心理发展水平

认知发展水平英语教学设计

一,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水平:

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感知能力如听觉视觉充分被激活;注意品质得到良好发展,能以更长的持续时间对特定对象进行观察;想象的主动性、现实性和创造性有了大幅突破;已经开始掌握有意记忆,抽象识记能力发展明显;思维能力中抽象性思维逐渐转向理论型,批判性思维显著发展。

同时,青少年期作为个体发展的过度时期,生理、认知和社会性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其心理发展表现出一些与其他阶段不同的特点。青少年正处于初中阶段,这时的他们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不平衡状态,心理上出现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相矛盾的状态①。如,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与怯懦,高傲与自卑等。而青少年期又作为教育最关键的时期,这些看似微小的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所教授知识的的接收消化直至最终掌握。

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学设计的相互作用

综上可见,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存在诸多特点,而教学设计的方法也应该根据其不同的特征相应的作出调整变化

(一)教学目标与认知发展:

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促进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启发和促进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逻辑推理以及掌握复杂抽象概念的能力。处于少年期的初中生,1,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在其运用假设的能力上有所体现,常常用十分怀疑的态度认真的检验每个假设,深知对那些看起来很怪异的假设也不放过,绝不轻易的承认任何一种可能性。2,在形式思维逻辑上处于能够对事物正确分类,并且实现不能从本质上区分说明分类依据到能说明分类依据的过渡阶段。3,基本上能掌握理解运用逻辑法则。鉴于上述特点,就需要教师在教课的同时不光要将那些基础原理教授给他们,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了解这些原理的理论假设、逻辑和事实依据、推理过程。在教育学生掌握所要求的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该着力去刺激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具体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则应体现在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一个新的英语单词或英语语法现象的同时,应该从其词源,发展变化到应用方面教育学生自己去探索,一个普通的单词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字母组合,其中也许蕴藏着令学生们感兴趣、叹为观止的历史神话背景知识。例如讲解“procrustean”这个单词,如果只是告诉他们这个单词的意思是“强求一致的,迫使就范的”。那学生一定只是用老旧的方法死记硬背,而如果这时告诉他们这个词来源于“Procrustes,a giant of Attica who tortured travellers by streching or cutting off their limbs to make them fits his bed.”这样才有了之后的“‘procrustean’means ruthless in in trying to force conformity。”相信学生为一定会更加印象深刻,从而加深对整个单词的理解与记忆。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的学习知识、技能和思想、行为的总和。由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程度认知发展状况,所以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应考虑到个性与共性的不同发展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划分,安排顺序,确定单元目标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进行分析评价。

我认为此时的英语课程教学,应突出其层次。就拿听说能力培养来举例。(1)首先,应对因对听说技能进行内容上的筛选,单元的划分。作为初学者还是以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首要目的,这时可选择相对简单的听说材料。循序渐进的引导其进入状态。(2)其次,安排学习的单元顺序,先从短的开始,慢慢由短到长,由字到词再到短句长句。在一堂英语课的编排设计过程中,教师总是先从课前预习生词组开始,以重点短语词组为承接再过渡到对整篇文章的总体把握。这就是根据青少年在认知过程中的特点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因而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理解、吸收。(3)再次,应该确定明确的单元目标,这表示学习者学完本单元后所能达到的状态。这一方面是对学习者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一种肯定另一方面又促进学生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例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的英语老师可以给学习者播放简单的的英语无字幕短片来测设学习者的接受程度,或者举办班级内部的小型演讲比赛来检验所授知识是否已被吸收掌握。(4)做教学评价。以上述三点为基础,评价所选内容是否合适,顺序是否易于知识被掌握吸收,所有目标完成后能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及时作出反馈。

(三)认知发展与学习环境:

青少年在此阶段出现种种认知发展特征要求我们寻找或创设适合其发展的学习环境。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在掌握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的同时还需掌握一些教学技巧和艺术,为学习者创造一个引起产生其强烈求知欲望的场所。(1)优化感知情境与创设体验情境。此时可以通过导入艺术、教授艺术,体态艺术、提问艺术、教学媒体使用艺术,板书艺术通过视觉听觉感觉等各个方位的感官刺激来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2)创设探索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唤起学生探索下去的兴趣。(3)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或合作学习情境。首先是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较小的独立步骤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个性化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能力范围内根据其不同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利用刚上课时的5-10分钟准备小演讲。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性与自主学习性,还能调动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上课过程中可根据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适时插入一些与课程内容有关的1-2分钟的视频片段,或者英文笑话小故事,从而引起学生以涣散的注意力的重新集中,提高授课效果 在学习方法上,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例,可以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内容不限但要求学生在阅读完毕要写一篇相关内容的读书报告,或将自己对文章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来相互交流讨论。其次是强调合作学习即小组协作学习由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大都处于同一阶段,更容易相互沟通,在讨论、检查、修正中达到相互启发、巩固提高的目的。这时,任课教师可以要求学成自由组合成一组,或者根据学习能力认知程度的强弱相互搭配成组,让他们合讲一篇课文,做小型的情景剧展示又或者是电影情节模仿秀从而培养其收集、组织应用材料 展示采材料的能力。

(四)认知发展与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是指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精心设计的所有课程的总体结构。学习者认知程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收到课程教学的影响。课程教学设计是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的一步。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他的同化与顺应理论在这一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我看来,同化是指一种外界不断刺激而主体不改变的情况,正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语言的反复重复,以此来巩固加强某一种语法现象或固定用法,对于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者,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各种语言的问好方式,作为英文的初学者最先掌握的话一定是“Hello!”“How Are You? ”“Good Morning!”之类的问候方式,直至做到了脱口既出,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在日常英语交流中被反复提及,这便是同化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另一方面,顺应则是一种改变主体状况而适应客观变化的情况。如教师需要灌输英语语言学习者摒弃原来的语言习惯而接收一种新的语言形式,这也是为什么鼓励英语语言学习者去说英语的国家进行实地锻炼,现今在英语学习者中大兴参加英语角之风,这便是为了弥补不能完全渗入英语语言过激进行学习的遗憾。学习者们在英语角进行语言锻炼,不断地磨合适应。只有将主体真正的融入到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主体才会改变从而不断发展进步。

为了使青少年得到全面的发展,使他们能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并作出出色的贡献,应该以其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基础,借助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进行纯粹的、完全的、全面的教育。学校应凭借其固有的教育的组织———教学使正在成长的一代接受有目的、有计划、科学的教育,对个人对整个社会发展负责。

参考文献:

①《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②《教学过程设计》李龙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

篇3:认知发展与初中生英语教学设计 心理学论文

1 实践对象

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 用方便取样法, 以本人授课的2011级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3个班为教学实践班级, 在“护理学导论:认知护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并组织实施。

2 教学设计与实施

2.1 教学前准备

2.1.1 专业认知教育

新生在入学第一周, 认知教育安排的项目为: (1) 参观医院体验护理文化, (2) 邀请临床护理专家介绍护理专业, (3) 礼仪伴我成长与主动性”教育, (4) 高年级优秀护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经验介绍”, (5) “学法指导”及任课老师的师生见面会等。

2.1.2 调查与分析学生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 调查发现2010级新生的中考平均成绩为585.45±32.308, 说明学习状况在初中学习阶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2.2 收集教学素材

依据《护理学导论》课程标准分析教学目标, 收集教学素材, (1)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护士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的会徽, (2) “护理”与“护士”的起源, (3) 南丁格尔照片与故事、王琇瑛的名言, (4) 胡锦涛主席为我国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颁奖视频等, (5) “导学方案”的设计, 即教师课前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以“问题”的形式形成导学方案, 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 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

2.3 教学过程

2.3.1 老师介绍自己并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

2.3.2 展示学习目标

(1) 情感目标:激发对护理的职业憧憬。 (2) 知识目标:说出南丁格尔对护理学发展的贡献;说出科学护理学诞生的标志及表彰南丁格尔事迹的重大事件;说出不同年代护理发展的要点及护理学发展的3个过程。 (3) 能力目标:讲述南丁格尔的故事;初步分析现代护理发展与医学模式演变、健康定义演变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护理性质、医护关系、护理方式、护理对象和护理场所的变化, 能够列表说明。

2.3教学内容组织

(1) 展示王琇瑛的名言。 (2) 从“NURSING”来分析“护理”的来源。 (3) 展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护士学会和中华护理学会3个会徽。 (4) 讨论“护士”的起源。 (5) 老师以“护理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来引导学生梳理不同时期护理发展的脉络关系。 (6) 以图表递进呈现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护理学发展的3个阶段。

3 效果评价

3.1 作业完成情况反馈

35道客观试题是在上课后的第2天晚自习, 由学生先独立完成, 布置作业前与同学沟通其得分不计入平时成绩, 只是用于教学情况的整体评价, 其整体正确率达到87.92%。

3道开放性试题:南丁格尔的伟大业绩中, 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了解护理学的发展史, 对你的学习有何启示?选取历年来国际护士节主题中您感兴趣的内容, 并谈谈您对此的看法。

通过测试及讨论学生进一步了解护理知识, 并爱上这门科目, 师生之间拉近距离, 促进教学进程。

4 教学反思

4.1“导学方案”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课前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以“问题”作为导学方案, 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 这样给学生在预习时提供了需要解决问题的方向,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2 学情分析了解学生

课前以问卷形式进行的课程学习需求调查, 让教师在上课前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文化知识基础情况有一较为整体的了解, 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4.3 情感目标放于第一位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从心理学情感理论来分析[2], 学生对教学产生情感, 那么学习就一定会积极投入其中, 教学效果不言而喻。教学的组织设计与实施围绕护理“照顾、人道和帮助关系”的核心内涵, 环环相扣, 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

4.4 观察分析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护士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的会徽的特征, 教学直观生动

提供给学生能引起问题的信息, 然后使学生探究自己的直观映象, 让学生多感觉通道参与教学, 随着这一过程的深入进行, 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 这种教学模式成为教学的主体[3]。

4.5 启发式教学形成特色

启发式教学,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框架组织教学, 建立在学生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 在新生入学第一周专门作为专业认知周, 组织一系列活动, 老师围绕学生的参与讨论及主动发言来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帮助学生寻找答案, 最终得出答案, 随着问题的解决, 也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在课堂上, 不仅是用“眼”、用“嘴”, 更主要的是将“脑”带进课堂。“认知护理”的部分内容是以往教材中的“绪论”部分, 如何讲好第一堂课, 本人一直努力做到“一言一行注意教师形象、一举一动常思学生需求”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教学过程, 其实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4.6 为“学”而“教”, 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从教学经历中, 笔者意识到不宜操之过急, 不能为“教”而“教”,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 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 再进行渐进式、螺旋式的深入教学, 要为“学”而“教”, 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S

参考文献

[1]吴雪.《护理学导论》课程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04, 6 (10) :478.

[2]詹文娴.基于构建职业素养设计护理学导论的教学内容[J].2010, 24 (8B) :2144-2145.

篇4:认知发展与初中生英语教学设计 心理学论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A-0065-0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初中化学课程目标为基础,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化学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并掌握化学学习的基本技能。因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基于初中化学的学习在后续工作中的作用,教师要对初中化学的认知课堂进行精心设计,进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能力。鉴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验性强的特点,本文以人教版“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教学为例,对初中化学认知课堂进行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创设情境,导出教学内容

导入是教师进入教学环节的第一步。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要充分利用有效的导入把学生带入新的教学内容中。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带着对问题的好奇心来发现和研究问题。这样,学生会在新旧知识之间形成认知冲突,从而引发认知矛盾,激起他们对新知识的探索兴趣和学习欲望。针对化学学习的单调性和枯燥性,学生会很认可这种导入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不仅让他们了解到教师在课堂中所要教授的内容,也给他们带来了学习动力,为课堂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前提问学生:“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同学们还有印象吗?”由于是刚学过的知识,学生们的记忆比较清晰,因此他们会踊跃地回答:“记得,氧气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加压降温变成蓝色液体,再降温变成蓝色雪花状固体。熔点-218.4℃,沸点-183℃。它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发生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接着教师提问:“那你们知道氧气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此时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说出氧气的作用。问题到这里就进入了导入的关键阶段,由于教师提问的知识都是已经学过的知识,学生的热情高涨。在成功调动课堂气氛后,教师乘胜追击,继续提问:“既然氧气这么重要,那么我们怎么利用它的物理以及化学性质借助实验室来制取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呢?”此时学生就会思考制取氧气的方法,教师也成功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导入,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合作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成功导入知识后,还要引导学生对所要教授的内容有一个基础性的认知,并引导学生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设计相应的方案。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设计出制取氧气的方案。具体操作过程如下:①学生阅读文本,进一步熟悉实验内容。教师在进行新授课之前会让学生预习新课,对于已经预习过的学生来说,课堂中再次预习会加深他们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对于没有预习的学生,课堂预习则可以让他们对知识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②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在预习后,教师引导:“根据前面所学的与氧气有关的知识,把它和实验室制取氧气联系起来,找出相应的制取方案。”接着对学生分组并且要求他们根据教材内容提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展开学习。在讨论过后,学生会根据课本和讨论的结果说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案:“首先,固固加热方案,例如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其次,固液常温型方案,例如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起到引导作用,很好地实现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统一。

三、课堂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案后,就正式进入到对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来检验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在实验中,教师要准备好相应的实验工具和物品,具体开展步骤如下:①物品准备。开始实验之前,基于学生对课本的熟悉程度,教师提问:“根据你们想到的方案,利用实验室制取氧气要准备哪些物品呢?”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回答道:“试管、酒精灯、高锰酸钾、氯酸钾、氯化氢……”②装置选择。在化学实验中,根据药品的化学反应和发生反应的条件需要对化学实验进行装置选择。教师要顺着学生的探究方向,继续提问:“既然准备好了实验物品,那么针对接下来的实验我们要怎样选择装置呢?”这时学生会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为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选择固体和固体加热装置,为利用过氧化氢制氧气选择固体和液体不加热装置。③设定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教师提示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经验进行实验注意事项的提问:“结合你们对化学实验的操作与实践,说说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回答:“实验中试管口要倾斜以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实验药品要均匀地平铺于试管底部,实验是、之前先预热,加热时候对准试管中装有药品的部位;试夹夹在管口三分之一的地方;导管要微微露出橡皮塞以便于排除气体;实验结束后,要及时熄灭酒精灯节约资源。正确的熄灭方法是先把导管移走再对酒精灯进行灭火,这样是为了避免冷水倒流进入试管引起炸裂的情况。”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针对问题的完整性做相应的补充,比如怎么利用排空气法进行气体的收集等。接下来,教师要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案利用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以利用过氧化氢制氧气为例,教师在进行实验之前可以问学生:“进行这个实验的第一步要怎么做呢?”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明示:“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教师又问:“怎样检查气密性呢?”学生对这个问题并不陌生,会对教师的问题作出回应:“用夹子夹住导管,接着在长颈漏斗中加水,如果漏斗中颈部的水柱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较好。”接着教师按照学生的说法进行演示,然后提问:“接下来的步骤呢?”学生此时会想到“装药品”。这时教师要让学生注意药品的装置顺序,先固体、后液体。接下来再让学生们观察气体的反应,最后进入气体的收集阶段,利用排水法或者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对气体进行收集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检验气体。学生自己归纳检验气体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O2。”氧气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O2已满。”

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在实验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尤其要对实验方法进行明确。对化学实验课而言,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在实验中的观察以及书本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通电—— 2H2O+O2↑;2KMnO4——△——K2MnO4+MnO2+O2↑;2KClO3——△MnO2——2KCl+3O2↑(此处二氧化锰不参与反应,仅为催化剂)。在对化学方程式进行归纳后,教师再布置作业,作业内容的形式可以是操作性的,也可以是选择性的。但是,就“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而言,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作业:①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选作)②根据本节课的实验教学内容,用简单的词语对实验步骤进行概括(查、装、收)。③根据实验观察总结出物品发生反应时的现象,并对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明确。

篇5:认知发展与初中生英语教学设计 心理学论文

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有一定特点,,我在这里举例说明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分析,就拿《坐井观天》的教学为例子来说明:

一、背景分析

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

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么样呢?

(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说说)

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

生: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

生:它看到有人大量砍伐树木,鸟儿没有了家。

生:它看到捕蛙人在大量捕捉它的同伴,残忍将它的同胞卖给酒店酒楼做下酒菜。

生:它看到汽车在路上疯狂地飞跑根本就不注意行人,汽车排出的污气让它窒息。

生:它感觉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我们说得那么美,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去。

(师灵机一动)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学生思考片刻,跃跃欲试,兴趣盎然)

生:我们做个广告牌,上面写上“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来告诉人们应该与动物成为好朋友。

生:发现那些乱砍树,捕杀动物的人要报警,让警察来抓这些坏人。

生: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不能把动物的家弄脏。

生:我们不仅自己要知道环保知识,还要向同学、家人、朋友宣传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知识。

„„

师:同学们说得棒极了!只要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小青蛙就会被我们挽留下来,动物们才会快快乐乐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三、案例反思

我真为学生的奇思妙想感到振奋!也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道美丽的风景线。我没有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去框定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我肯定了学生的见解,珍视学生的发现,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涌动,使我们感到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灿烂。

(一)尊重生活,关注动态生成

本案例中,我本想让学生说出青蛙跳出井口看到那些美丽的景色,让青蛙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进行思维的拓展。但一位学生却说青蛙可能看不到这样美丽的景色。我让他说出了原因——环境被污染。这位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来源于他的生活体验,对生活的关注。而这一石却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现在环境受到了破坏的种种情况。这便是生活给予学生的。有人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途径,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案例中,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现场捕捉,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创造性的见解,学生彼此之间在在交流之中相互启发。《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的结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二)感悟生活,激发创新思维

案例中正是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才会有了“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的灵感。而这就需要在老师不断地帮助下,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激发兴趣,陶冶热爱生活的情感。案例中,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也迸发出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涌出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和新答案,始终使课堂充满着疑点,闪烁出亮点,呈现出课堂精彩。

(三)回归生活,演绎精彩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气息,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案例中我把握契机,提出“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由此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从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关爱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协调生存,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人类正是自然界的精灵,人类如果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而最终毁灭了自己。老师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篇6:浅析儿童心理认知发展

儿童美术是一种艺术,在某种意义上它又是儿童的一种游戏,更是孩子的交流符号;儿童画是孩子们的自我表现,它能表现孩子的知识、经验、能力,表达他们的感情、愿望,更能展现孩子们的童真、异想天开和富有童趣的“创”与“新”。所以要想提高孩子们的作品表现力就必须依据科学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和掌握,更全面的认识儿童的心理。根据我们的教学需要,把孩子的年龄分成3个阶段,分别是前幼儿期(1-3岁)、幼儿期(3-

6、7岁)和童年期(7-12岁)。

第一阶段前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特征

年龄段划分为1岁到3岁间,主要针对儿童的空间知觉、颜色知觉和形状知觉等做分析。一方面:为及时掌握儿童对方位知觉的理解认识更好的把握教学的方向;另一方面:儿童如果能认识大量的颜色、图形将有助于儿童识记物体特征,有益于形成生动、明晰的物体形象,也会促进儿童概括和用语言表述事物的能力发展,为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源泉。

空间知觉方面,儿童在2、3岁时掌握“上”“下”关系,发展较快的儿童开始掌握“前”“后”关系,但1--3岁的孩子一般不能掌握“左”“右”关系;左右关系要到4、5——

6、7岁才能比较好的掌握。

颜色知觉和形状知觉方面,从颜色视觉来看,儿童一出生就具有基本的颜色视觉能力,但儿童掌握相应的颜色词却在将近3岁以后。(比如说下图1,有两只红色的小鸟那么这个相应的颜色词就是“红色”即相应的颜色词)

相比,由于形状与周围的事物具有更本质的联系,所以儿童对基本形状的词掌握的更早些,但并不意味着颜色视觉的发展比形状知觉的发展晚,所以对早教班孩子来说,颜色和形状认知教育应该交叉进行。

中国心理学界李文馥老师对儿童绘画心理做过一些实验事实证明,3岁半左右的幼儿基本能认识红、黑、白、黄和绿5种颜色,其他颜色只有少数幼儿认识,其中红色和黑色认识率最高。

注意力的发展方面,在这个时期,儿童注意力的发展首先表现在注意力稳定性的发展上。比如,有趣的玩具和儿童喜爱的活动能使儿童玩上20多分钟。其次,注意力的发展表现在注意随意性(注意随意性即有意注意)的萌芽。这时期,成人可用语言来调节儿童的注意,注意的随意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比如说早教课上,幼幼老师提出让孩子主动观察米老鼠的样子,进一步做提示说:“那我们在仔细看看米老鼠的头是什么形状?圆圆的头上是不是还长了两个圆圆的耳朵?”这两个提问的效果就是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也就是有意注意。

思维的发展方面,前幼儿期阶段,儿童开始掌握语言,因而能掌握事物的抽象属性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儿童掌握的词语数量、抽象概括水平有限,所以还不能脱离自身动作和感知觉,比如,儿童在绘画时不能先想好画什么,而是拿起笔就画,画的有点像什么就说是什么。这种思维有一定概括性但没有逻辑性,例如,孩子将穿裙子的女性叫 “小姑娘”。

社会性方面情绪、情感的发展方面,前幼儿时期是儿童情绪情感发展重要时期。儿童的情绪、情感体验不仅与他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而且开始与一定的心理需求相联系。例如,孩子完成一件任务时受到老师赞扬,他会感到自豪和满意,如果任务失败或受到责骂就会感到沮丧或烦恼。积极的情绪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尽量避免负面情绪的影响。可以参考我的解决办法:当孩子带有负面情绪来上课的时候,老师不妨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缓和他的消极情绪,稍后再用说理的办法解决问题,这样老师能很好的把握教学的可控性,有助于孩子的情绪和情感稳定性的发展。

第二阶段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特征

主要通过对方位知觉、形状和颜色的认识,注意力的发展等来分析,这个年龄段的年龄划分是3岁到6、7岁之间。

方位知觉发展方面,在幼儿时期,儿童的方位知觉参照物是他自身,还不能以他人或它物为参照进行空间知觉。比如说,孩子在某一角度看到的事物他认为站在其他角度的小朋友和他看到的一样,而意识不到其他孩子看到的事物和自己不同。

据研究发现,儿童掌握上下,左右这几种方位词的顺序为:3岁左右掌握上下关系,4岁左右掌握前后关系,5岁左右才能以自我为参照辨别左右,但不能以对面人为参照辨别左右关系,6岁没有明显变化,一般到7、8岁后才能以对面人为中心辨别左右,掌握左右关系的相对性。

颜色知觉和形状知觉方面,颜色和形状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幼儿认识客观世界都是从外部特征开始,早期掌握多种颜色和形状将会促进幼儿认识能力,鲜艳的颜色对幼小儿童的视觉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幼儿认识事物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色彩知觉与人的情感有密切联系,认识颜色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美的情操,陶冶他们幼小心灵。3—6岁幼儿大多容易注意物体的色彩特征;3—4岁幼儿认识并掌握十二三种颜色是没问题的。对幼儿进行颜色教学时必须了解他们认识颜色的特点和规律性,比如,由易道难,由浅到深,将辨别颜色、颜色命名和应用颜色这几个环节以先后顺序排列,适当是有机配合。

注意力方面,这个时期的幼儿以不随意注意为主(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开始有较大发展。由于言语的发展孩子越来越能根据任务的目的来维持自己的注意,注意的随意性也就提高,但孩子心理活动仍然以形象性为主,鲜明色彩和图形材料仍最吸引孩子注意。例如,孩子学习画画就是一件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活动,以完成作品为目标,对作品有一个持续的专注力。

另外,注意的稳定性受任务的特点(比如难易程度)、儿童自身的特点(比如性格,自身的自控能力等)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说,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性格的不同在画画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因而终止他们对画的注意力,停止画画。或者在课上,孩子们正在专心听老师讲课,突然其中一个孩子说:“老师,我想去喝水。”那么,其他孩子都会被这个孩子的需求打断,也随大流的告诉老师想喝水,而不能继续听老师讲课,那么孩子对学习的注意力就被打断了,这就体现出孩子的注意力还不够稳定。

思维方面,幼儿在进行判断思维的一种形式不能根据客观本质的事物关系进行判断而是根据主观的情感体验或经验进行判断或根据事物最直观的关系判断。例如,孩子认为云在天上飘是因为云喜欢飘,汽车停在路边是因为它累了要休息,看见刮风时树枝摇晃认为树枝摇动导致刮风。

幼儿心理的具体形象性特征在概念的发展中有突出表现。孩子首先掌握的是具体实物的概念,然后才掌握抽象概念,在实物概念中包括种概念和类概念,孩子并不一定先掌握哪一类概念,孩子有时先掌握种概念“猫、狗、小兔子”,然后掌握类概念“动物”,有时又是先掌握“类概念”如“花”,然后掌握种概念“玫瑰花、菊花、兰花”或者“红花、黄花、白花”等。先掌握种概念还是类概念取决于概念的抽象程度和概念与儿童生活关联程度。

情绪情感的发展方面,幼儿的恐惧感逐渐减少,另一种不良情绪——焦虑成了最突出的问题。焦虑情绪会破坏儿童与他人的社会关系,阻碍儿童对环境的探索,而对儿童的发展非常不利。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彩翼5岁的李佳玉,有次和她的妈妈聊天得知佳玉很怕别人笑她,对笑很敏感,以致自己发笑的时候表现的也很夸张,这是一种不良的焦虑情绪——对笑感到不安,所以佳玉表现出怕被人笑,她认为被人笑会让自己很难看,她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做事情会顾虑重重,担心自己的行为或想法会被别人嘲笑,从而形成不敢大胆发言和表达,久而久之就变的不自信,以后做任何事情都会迁移进去,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方面,这时期幼儿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上,掌握了评价行为的标准。例如,一次国画课上,路老师想通过表扬的方式鼓励婷婷努力学习画画而惹来其他小朋友们的不满,当时在坐的小朋友撅起嘴巴嘟囔着:“又表扬她!”孩子表现的都很生气,路老师急忙对他们纷纷做解说,告诉他们婷婷小,需要多鼓励才能学习,他们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认同。这件事情可以说明一个5岁的孩子已经掌握了正确客观的评价意识。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具有独立的评价,从笼统的评价发展到比较细致的评价。幼儿初期(3—4岁),儿童对自己或他人的评价都是直接模仿成人的评价得来的;幼儿末期(5—7岁),儿童通过将自己与别的孩子比较,通过将不同人对自己的评价做比较,他对自我的评价就逐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他人关于自己的评价开始有了批判的态度。

第三阶段是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年龄分段是从7—12岁之间,主要是从思维发展和自我控制方面的分析。

思维发展方面,孩子在这个时期已经产生了逻辑思维能力,表现在儿童对事物量的不变性的认识。事物量的属性依靠一种感官是无法直接认识到的,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除了颜色、形状和温度等外在属性,还有多少、面积、体积等量的属性。在童年期之前即3-6岁间,孩子认为一种东西排列方式或者形状改变了数量或大小也就变了。例如,我给馨怡做的一个小测验可以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我给馨怡用5个颜料瓶摆出两条不同方向的线条,问她这线一样长吗?她说:“不一样!”又指着右边的颜料盒说:“我觉得这个更长!”如果是同一个测验让7、8岁的孩子来回答就不会这么认为了。这说明,此时的儿童思维还停留在知觉水平上。而进入童年期的孩子们对事物的认识思维逐渐摆脱知觉制约性,他们能通过对事物变化过程的认识达到对事物量的不变性认识。但是这个阶段孩子的思维还受自身经验的局限。

篇7:认知发展与初中生英语教学设计 心理学论文

教学是一种由师生共同完成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它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其中教师的教起着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教师传递教学理念和信息的主渠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准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事先的教学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其实任何一种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出台,成功与否关键要看人们是否尊重了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是否使学生的潜能与个性得到了挖掘与发展。下面就简析一下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一、将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生的各个年龄段的认知特点相结合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可以分为几个具有质的差异的连续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整体结构,作为该阶段行为模式的主要特征。按照儿童智慧发展的水平,皮亚杰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始青春前期)。这4个阶段具有连续性、交叉重叠性、次序不变性和整合取代性等特点。

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的内容要以儿童认知发展的限度为依据,即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教学内容的实施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因此,依照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熟悉和了解所教学生的认知特点;

2、按照学生的平均认知水平安排教学进度; 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对后进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和激励;

4、落实以学生认知结构发展和需要为目标的教学设计思想。

当然,课堂教学设计依照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作为参照外,只是我们教学设计的一个参考坐标。

二、注重教学设计的原理和学生的自身条件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搞清楚教什么、学什么,以及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他的著作《学习的条件》一书中指出:“学习最好被想象为一组个体内部的过程,这些过程把来自个人环境中的刺激转换成多种形式的信息,循序渐进地建立起长时记忆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为个人提供了完成各种人类行为的性能”。个体的学习“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问题解决8种”。

加涅认为,教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正因为学有了许多顺序和阶段,教才有这些阶段。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行满足了某些阶段的要求,则教的这个阶段就可以不出现。因此应该是为学而教,而不是为教而学,这样才能体现出尊重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师教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学习所应具备的内、外部条件,鉴于以上两点我们在教学设计中需要以以上两点作为参考坐标以完成完美的教学设计,下面笔者以《林冲风雪山神庙》为例根据以上两坐标简单勾勒出教学设计

首先说一下《林冲风雪山神庙》的内容:林冲由于被高俅陷害私自带刀入白虎堂,被发配到沧州。由于朋友柴进的关照在沧州他被安排去看守草料场。高俅要对林冲斩尽杀绝,派陆虞候到沧州谋害林冲。陆虞候在多次谋害不成的情况下便想一把火烧了草料场并把林冲烧死。哪知一场大雪却救了林冲的命。这天林冲出门打酒,下着大雪,当他回到草料场时见屋子被雪压塌了一块没法住了,想起离草料场不远有处山神庙,便投向那里过夜。在山神庙中林冲忽然听到外面有爆响,一看是草料场起火了,便要去救火,刚要出门见得陆虞候等刚放了火过来,嘴里还说着要烧死林冲如何如何,林冲见状明白了原委,将陆虞候杀死。后林冲在众兄弟的劝解下,无奈上了梁山。

其次,我们知道学习这篇课文需要交给学生关于小说的基本知识、林冲性格发展、整篇课文的景物描写等内容。在我们教师明确了这篇课文的这些要求之后,也就是“教什么”之后,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教”的问题。如何教取决于学生特点也就是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而我们首先知道现在高中生在这一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其次高中生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注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物,并能分配注意。最后,观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但欠精确。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为主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但时常需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思维活跃,经常提出问题,能独立地判断是非善恶,不轻信别人的结论,爱评论和争论,希望独立地解决问题。

最后,以上高中生的基本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怎么教”,我们认为鉴于以上高中生基本特点,我们可以采取“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方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学习、高效率学习。

篇8:认知发展与初中生英语教学设计 心理学论文

[案例描述]教《长方形的面积》教学片段

教师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 给每个学生准备了6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和一个长方形。先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去铺长方形 (2×3, 4×3, 5×4, 6×3, 6×4等) , 看看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进行独立操作)

生:老师, 我的小正方形不够。

生:老师, 我们的全不够。

师:那你们想想办法。

学生把两个人、三个人甚至是四个人的小正方形放在一起把长方形铺满, 数出了长方形的面积。

反馈刚才铺的过程:

生:我的小正方形纸片够用。一行铺了3个, 铺了2行, 一共是6个,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6平方分米。

生:我这个长方形一行铺了4个小正方形, 铺了3行, 一共是12个,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12平方分米。

生:我这个长方形一列铺了4个小正方形, 铺了5列, 一共是20个,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20平方分米。

生:我这个长方形一列铺了6个, 铺了3列, 一共是18个,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18平方分米。

(学生边回答, 教师边板书)

根据学生铺的过程, 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案例思考]好的设计意图还需要实施到位。

(1) 有好的设计意图就够了吗?

这样的操作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乘法是面积的模型, 如何得出长方形的面积, 先用具体形象的数方格 (面积单位) 的方法, 让学生理解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面积就是多少;一行摆几个面积单位就是长;摆这样的几行就是宽, 最后抽象出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然而, 好的设计意图还需要有到位的实施。但是以上的操作过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思维价值有多大?

(2) 合作就是把纸片放在一起吗?

合作的主旨不是合坐, 而是思维的碰撞、智慧的升华。

学生的操作不应该是指令下的操作工, 而应该是在操作中有数学的思考。给学生的学具不够, 为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在出现问题之后不是消极等待, 也不是不思考就寻求合作、把纸片往一块放, 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思维价值。出现问题让学生独立去想办法, 先猜想后验证, 这是数学常用的思考方法, 在操作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感, 何乐而不为呢?

[再教设计]

教师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时, 给每组准备若干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和一个长方形。先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去铺长方形 (2×3, 4×3, 5×4, 6×3, 6×4等) , 看看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进行独立操作)

生:老师, 我的小正方形不够。

生:老师, 我们的全不够。

师:你们的小正方形个数虽然不能把长方形铺满, 但老师相信凭借你们的智慧, 利用手中的学具, 肯定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再一次进行操作, 并独立思考。4分钟后, 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

生:我把3张纸片摆在第一行, 摆了2行。正好铺满, 有6张纸片, 面积是6平方分米。

生:我把其中的6个小正方形摆在第一行正合适, 然后我观察这个长方形的宽有3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那么长, 我又用小正方形验证了一下, 果然我猜对了。所以我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3=18平方分米。

师:猜想、验证的方法是科学家做研究常用的方法, 在小正方形个数不够的情况下, 这个方法用得妙!

生:我把其中的5个小正方形摆在第一行, 然后我把最后一个放在第二行, 再把第一行的后边4个小正方形向下平移一行, 以此类推, 我知道我的长方形一行摆5个小正方形, 摆了这样的4排, 所以5×4=20平方分米。

师:平移也是一种好办法, 能够根据已知推想出未知。

生:我把其中的4个小正方形摆在第一行, 然后我把剩下的2个摆在第一列, 这样我就能够想象出每行有4个, 每列有3个, 一共是12平方分米, 4×3=12平方分米。

师:这个方法巧妙地利用了手中的学具, 经过想象得出的结论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

[反思]这个环节没有让学生合作, 而是让学生独立思考, 在这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学生思维的层次, 挖掘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猜想、验证、平移、想象等, 这些都体现了学生在学具不够的情况下,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些思考的火花在学具充足的情况下是无法呈现的。由此可见, 有了好的设计意图, 还要在实施中进行细节的加工与打磨。从铺满到铺不满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获益是深刻的。

篇9:认知发展与初中生英语教学设计 心理学论文

交互设计作为一门集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学科,致力于用户使用与用户体验的完美结合,用户能否舒适、安全、简易、有效的使用产品与我们人类的认知心理与审美心理有着必然的联系。掌握和正确判断用户的认知心理与使用心理,亦是交互设计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简要探讨了交互设计的审美心理与认知心理的联系。

关键词:交互设计;认知心理;审美心理

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于1990年被著名设计公司IDEO的创始人之一比尔.莫格里奇命名。发展至今,交互设计逐渐从一门狭窄、专门化的学科发展到今天在全世界几乎每个大的软件企业和设计企业都有专门从事交互设计的人员甚至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大学也开始设置交互设计方面的学位和研究机构,交互设计开始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交互设计强调的是用户与产品系统的交互行为、支持行为的功能和技术以及交互双方的信息表达方式和情感等,是直接影响产品最终用户的设计。优秀的交互设计产品能够同时满足用户的双重需求——使用需求与审美需求,这两种需求之间相互联系,彼此递进,这也证明了影响用户使用需求的认知心理与影响人们审美需求的审美心理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感知的引导性

人类的感知依靠感官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如眼睛对色彩的感知、耳朵对于声音的感知等,外界信息对人感官的生理刺激信号会传递给大脑,使人的大脑形成对事物个别属性的感知,这种感知既包括对事物形状、布局、尺寸、颜色等外部特征的整体把握,同时也包含了对事物形象的审美体会,比如形象中的意味、境界等因素的体会。在交互活动中,感知是人的审美认识的原初性体验,指的是参与者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物我交流,在物我相互投射、相互作用的互动中形成的对交互艺术美的感性认识。审美感知作为对审美客体的原初性体验,这一审美过程仅仅是初步和简单的感知,但是却具有一种引导能力。因为审美感知在物我交流过程中使得参与者与审美客体之间建立了一种有机联系,对审美客体的个别属性认知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内在心理世界与外在审美客体互动的过程中构成的对事物的整体性反映。感知的引导能力体现在人的感觉经验所形成的“心理图式”上,那些与“心理图式”有差异但又不是完全生疏的事物最容易引起感知的敏感。比如IBM笔记本thinkpad键盘上的小红点,在黑色的外观衬托之下,这一小红点极其耀眼,无疑会引起人的极大兴趣,这时候感知会引导我们去用手触摸,发现那个小红点实际上相当于一个鼠标控制器。此外,感知的引导性还跟参与者的兴趣与人生经历有莫大的关系,比如对军事和枪械感兴趣的人喜欢玩射击类游戏或者军事战略游戏,通过玩与自身兴趣或人生经历相关的游戏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因此,感知的引导性是交互审美活动的第一步,也是交互产品吸引用户的第一步。

认知心理学还强调感知在人类认知事物的行为上的重要性。这主要表现为通过参与者对审美客体的原初性体验,物我交流过程中使得参与者与审美客体之间建立了一种有机联系,审美客体本身会反馈说明自身的功能用途,这也称之为交互产品的功能可见性或可承担性。可承担性是环境会直接影响人类行为的特征,人类可以通过感知知道环境至于它的各种行为可能。例如倒茶,假如是使用一个有提柄的茶壶,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会自然的以单手的四指和拇指环绕提柄的方式去倒茶,而不会是其它方式,这是缘于茶壶本身设计样式与人类手的大小、人的感知和生活经验存在着对应关系。由此可见,当审美客体能够契合人们感知的“心理图示”的时候,人们就可以运用感知的引导性得知审美客体的使用功能。因此,设计师在进行交互产品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和研究用户感知的心理图示,并运用合理的设计方式与用户感知的心理图示相匹配,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方便用户与产品的交互。

二、想象的构成性

在交互设计的审美心理中,审美感知对审美客体的原初性体验虽然迈出了审美体验的第一步,也会产生审美愉悦感,但是这一审美过程仅仅是初步和简单的感知,审美的感知阶段并不等同于审美活动的全部。主体的审美想象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也是构成完全的审美活动所不可或缺的。

心理学认为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是人脑将记忆中的所听所见重新进行组合、加工和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特殊的、高级的思维过程,甚至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交互活动的审美想象以两种形式体现出来: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指主体在交互活动中,根据自己或者别人的描述或者知觉形象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西蒙的作品《颤动的精美机械》,主体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从下拉式菜单中选择文字选项,对作品进行重组,从而得到一个全新的画面。主体的这种根据已有的图像按照自己的想象来进行重组、解构和加工的思维过程就体现了审美的再造性想象。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交互设计也不断前行,各类交互软件、交互界面、互动媒体的不断升级与发展使得网络上不断出现对传统文化的解构,蒙娜丽莎被加上了胡须,传统音乐改造成了摇滚,严肃的历史大片被喜剧化,这种对古典绘画、民族音乐、传统电影的解构正反映了人们再造性想象的丰富和活力,让艺术不再是“博物馆艺术”而是可以真正融入大众生活的平民艺术。而创造性想象指的是主体在交互活动中不根据现成的描述或者知觉形象,在大脑中独立地创造全新形象的思维和心理过程。当然,交互设计中的创造性想象也并非空穴来风,胡思乱想,仍然需要在遵循产品的交互原则的前提下,发挥创造性思维。比如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3DSMAX,使用者可以利用软件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想象力,创造出像电影《阿凡达》那样的动画角色和绚烂无比的虚幻场景,也可以制作各种影视特效震撼观众的眼球。不管是制作那种效果都需要按照3DSMAX这款软件的运行法则来进行,否则,再好的想象也只能存在于人的大脑而无法实现。

三、理性的归整

在交互设计的审美心理中,审美感知迈出了审美体验的第一步,而审美想象在审美活动中则具有催化剂和强化剂的双重作用,它促进了交互审美对象的成型和审美情境的呈现。而在审美对象的成型和审美情境的呈现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审美理性的调谐,审美理性活动是审美感知的升华,渗透于审美想象之中。审美对象的成型和审美情景的呈现,亦不意味着审美活动的终结,审美活动应当为审美主体带来更高层次的人生体验,这就需要通过审美理性将审美主体带入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层面——意境、气韵乃至对“道”的体悟。审美理性让用户在意境与真实存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挑起人们想象的冲动,扩大人们创新思维的空间,帮助人们理性思维的分析与整合,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与开拓意识。

交互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审美交流过程,在物我交流过程中使得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建立一种有机联系,因而交互活动有其自身展开规则,不会被主体任意操纵。优秀的交互设计产品能够同时满足用户的双重需求——使用需求与审美需求,这两种需求之间相互联系,彼此递进。主体如果在背离了交互产品的使用规则的情况下进行审美想象活动是毫无意义的,这就需要主体运用理性,把握交互活动的展开规则从而调谐审美想象的发挥与创造活动。比如我们在运用一款新的软件时,首先要理性的学习软件的使用规则,然后才能在把握软件的使用规则的前提下进行审美想象的发挥与创造活动。

为了让交互设计产品能够更好的提升用户审美情感体验并且保证产品安全、有效、简易的使用。设计师应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掌握和正确判断用户的审美心理与认知心理,发挥理性在其中的调谐作用,真正做到交互设计产品让用户满意。

【参考文献】

[1]李世国.体验与挑战产品交互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2](美)Dan Saffer(著),陈军亮,陈媛嫄,李敏(译).交互设计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美)唐纳德.诺曼(著),付秋芳,程进三(译).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王建疆.審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李四达.交互设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雷礼锡.艺术美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乡行政服务工作调查报告下一篇:重点中学考前强化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