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认知与发展之困惑及解决

2022-11-29

一、辅导背景

2016级法学班新生刘某, 男性, 从迎新开始便有着突出表现, 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 团结同学, 为人乐观, 行事干练, 综合能力突出……深得老师与班级同学肯定。2016年11月份左右, 逐渐变得意志消沉, 无心集体活动与事务, 学习态度较大滑坡。经我细问之下, 得知原因:该生在一份就业报告中看到, 法学专业就业率连续5年亮红灯, 行业出现饱和状态。刘某跟家人沟通之后, 家人也愿意接受换专业的想法。恰好学校有大一第二学期换专业的政策, 因此刘某逐渐萌生了转专业的想法, 但又担心达不到学校换专业的条件要求而焦虑。

二、辅导过程

(一) 谈话

针对这种情况, 我与刘某作了深入的谈话交流。

1. 第一次谈话

问:你是否喜欢目前的专业, 你觉得自己适合学法学吗?

答:还是比较喜欢的, 而且自己性格活泼, 交际能力较强, 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目前的思想动摇原因主要是由于就业形势的不乐观, 前途堪忧。

针对刘某的问题, 我作了如下开导与分析:你所认为的法学专业就业问题, 只看到表面, 没有深入的分析, 没有结合实际的案例和全面的数据统计。没有不好的专业, 只有不适合自己的专业, 虽然法学专业就业率一直很低, 但是这里的就业率, 更多的是指第一次就业率, 这个需要检验知识、修养、阅历的行业使得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谋得一份满意的职位, 但是有很多同学在走上社会后期逐渐能够有好的职业去向。

2. 第二次谈话

问:你跟父母打电话了吗?他们有什么想法?

答:跟父母打电话了, 我选什么样的专业和生活, 他们随便我。不过, 希望我还是能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 最好是考法官。

问:你有什么打算?

答:我想毕业后考法官或检察官, 就怕考不上。听说很难考。

针对刘某的困惑, 我作了如下开导与分析:

第一, 就业并不等于第一次性就业, 并不等于在一棵树上吊死。支持你选择考法官, 但也不要放弃其他所有就业机会和准备。第二, 司法系统行业准入门槛较高, “要么没饭碗, 要么是金饭碗”, 这就恰恰告诉我们年要树立了危机意识, 对于你来说, 就是要有个长期的职业规划。“喜欢+规划+磨炼”必定让你拥有自己喜欢的职业和美好的生活。

(二) 解决方案

通过几次全面的交流之后, 面对直观的就业数据, 刘某逐渐放弃了犹豫焦虑的心思, 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也坚定了法学学习的方向。刘某是一个喜欢自我探索的学生, 职业规划测评正好帮助他进行深入探索, 从而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在我的引导与培训之下, 刘某写下一个专业的自我探索报告, 简单概括如下:

(1) 性格:外向, 感受能力强, 乐于与人交流, 喜欢思考, 喜欢逻辑分析, 倾向逻辑推理。

根据性格测试结果, 结合自己的实际, 可以得出以上结论。具体表现在:性格多层次, 通常在心中思考问题, 同时愿意在特定群体分享个人感受;反应敏捷, 希望成为中心人物;注重看到、听到的具体感受, 也会不自觉地挖掘深层次的内在意义;决策时善于运用感觉直觉以及逻辑分析;行动方式上, 喜欢理解生活, 倾向于让生活有条不紊。

(2) 职业兴趣:职业兴趣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 并在工作中与人沟通, 关心他人的利益, 且能实现自己对于社会的价值感。

具体表现在:关于与物较量, 解决事务性的问题, 又可以适应社会交往, 有责任感且关心他人利益, 善于沟通和协调。职业兴趣涉及面很广, 可匹配的工作类型多, 适应性很强, 很具柔韧性。

(3) 能力:自我管理技能表现在:有责任感、认真、努力、追公平正义。此外, 具有亲和力, 善于与人交流, 有快速学习能力、找出关键问题的能力, 能适应新环境, 善于俯他人意图, 逻辑分析能力强。

结合与刘某的谈话与其自我探索报告, 比较了检察官、律师等职业, 我们一起将他的职业规划定义在人民法官职业。我给刘某列了一个法官职业探索报告 (清单) :

要成为一个法官, 有几项必需条件:接受过系统法学教育, 能够运用法学方法分析解决法律问题;取得司法职业资格;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并形成独立的见解;深厚的专业功底, 健康的身体素质。

锁定职业规划以后, 我与刘某一起围绕职业要求确定了执行方案。简要介绍如下:

(三) 大方向

(1) 加强专业学习, 打好学术和理论功底。

(2) 多途经实习, 通过法院、检察院、律所等实践基地加强专业实践能力与社会阅历。长期目标:毕业1年内后通过司法考试, 2年内在法院招考中考取法官助理。短期目标:本科阶段认真学习, 掌握好专业知识, 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普通话考试等;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积极参加学生社团, 争取成为学生骨干, 提高自己组织协调能力;利用假期、周末到法院实习, 提高实践能力;勤于锻炼身体, 保证工作和学习效率;提升阅读量与阅读面, 提高人文修养。针对刘某的专业辅导, 我与他前后有3次谈话, 3次讨论, 每次历时近一个小时。从专业偏见到树立专业信仰, 再到规划大方向、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刘某明确了方向, 树立了信心, 恢复了积极进取的状态。现在担任班级干部与系学生组织事, 工作认真负责, 反响不错, 在第一学期的考试中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事后几次会面, 简短的谈话中可以看到他的自信与充实, 神采奕奕, 荣光显在脸上, 底蕴埋在眉间。

三、反思与启示:职业认知与发展引导如何把握平衡

通过一系列职业发展辅导, 笔者认为把握三个方面的平衡尤为重要, 即听从内心渴望、参考家人建议、遵循发展规律。

(一) 兴趣爱好驱策主观努力

笔者有过对大一至大四各个年级的学生的辅导经历, 多年见闻与总结都指向一个问题:兴趣爱好对专业学习的巨大影响。在同样的班级内, 一个起点进校, 个人才智、悟性、天赋等相差不大, 但是在四年的成长与学习中日渐分立, 现出鸿沟, 主要原因在于个人主观努力, 而驱策主观努力的力量来源于对专业的喜爱。从事钟爱的学业或事业, 鲜有觉得劳累的时候。所以, 在专业的选择上, 内心渴望是第一考量因素。不少学生在专业确定以后对专业失去兴趣, 这个时候最急需的是专业信仰教育, 大部分学生进校初期是一张白纸, 可塑性强, 让学生崇视、喜爱自己的专业比其他教育都要有用。

(二) 家庭对职业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

以邵阳学院为例, 大部分学生来自省内山区农村, 家庭条件相对贫困, 父母文化水平地下, 学生更多人靠自己的个人努力跳出龙门。按照这个情况, 家庭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应该不值单独讨论才是, 然而, 在直观数据统计中发现, 父辈的意识会成为子女的潜意识, 影响子女职业的规划和发展。而且, 信赖父母、重视家庭建议的学生职业发展更加的通畅。个人觉得, 有必然性, 其一, 信赖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意味着自信于感恩, 其二, 听从家人建议体现了长远眼光, 因为长久的职业发展过程中, 家庭因素时常会展示出顽强坚韧的影响力, 不能不作为重要考虑。因此, 职业发展辅导中要引导学生将家庭建议放在重要位置,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我们不能粗暴的否决来自学生家庭的建议, 这既是我们的品格素养要求, 也是获得学生爱戴信任的先决条件。

(三) 把握国情与社会现实, 职业发展辅导有理有据

作为学生职业认知和发展的引路人, 辅导员应该关注国情时政和社会动态, 特别是就业相关板块。笔者曾经见闻过过很多起高考志愿填报和就业意向选择的真实案例, 很大一部分人作出选择的依据是身边朋友茶余饭后的谈资, 把个别特殊案例、听说来的案例、自己臆想的案例当成社会规律, 当成公式定理, 最后难免走上弯路, 让人叹息。此外, 没有不好的专业, 只有适合与否的专业、热门专业不会永远热门、创业精神可贵但不是谁都应该去尝试……深刻把握客观规律, 结合个人发展实际, 一刻都不能掉以轻心。

2017年湖南省地方公务员考试申论大作文考点为“平衡”, 与习总书记“金山银山与绿水千山”的讲话精神不谋而合。职业认知与发展也是如此, 个人兴趣爱好、家庭环境倾向与社会发展现状难免有磨合与冲突, 如何在三者之间作出科学合理的平衡尤为重要。与学生的相关谈话要有层次鲜明、观点递进。学生一般不愿接受说教的方式, 他们需要一个思维清晰、经验丰富并能够设身处地为其着想的良师益友。

摘要:随着本科教育从精英化走向普及化, 就业岗位面临僧多粥少的困境, 加之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较以往有下滑趋势, 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做好大学生职业认知与发展的初期工作, 无疑是一项举足轻重的工作。这不仅需要教育管理者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 更要求具体专业的就业指导知识。文章通过真实的工作案例, 以点带线带面, 以求抛砖引玉, 寻求解决职业认知与发展的普遍思路。

关键词:法学,就业,职业,启示,反思

上一篇:糖尿病全关节置换思考下一篇:我国当代秘书科学史上首位学术评论家邱惠德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