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遵循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2024-04-17

浅谈遵循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共10篇)

篇1:浅谈遵循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你期待,我奋进

——浅谈遵循中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现在所教的班级是五年级,是从一年级教上来的,一路教上来,看着孩子们从五、六岁成长到十一、二岁,真的很开心。在这个过程中也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惑,有时,你精心准备了一堂课,兴致勃勃的去上课,但效果却是令人大跌眼镜。为什么,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孩子们的认同了呢?直到今天,我看了通识四,了解了儿童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才明白了,教学设计一定要符合孩子们的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

我想要符合孩子们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课堂一定要是深动有趣的。要想课堂深动有趣,在我看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设计一定要稳中求新,稳中求变。

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就在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孩子们的知识目标清晰,很容易完成;好的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环环紧扣,老师一条教学路线,学生一条学习路线,老师教起来容易,学生学起来也简单,教学环节紧凑,牢牢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好的教学设计,一定有一些创新的版块,与众不同,让学生眼前一亮。二、教学过程一定要轻松愉快。

(一)课堂活动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一堂课中,只是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老师累得半死,学生却乐得清闲。课堂中可以设计一到两个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中学到知识,还间接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动手的能力,合作意识和团结的品质。

(二)老师一定要成为教学中的艺术者,欣赏者。一堂课中,老师是主线,线松弛有度,手中的风筝才会飞得越高。在课堂中,教师一定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孩子们平等,自由,民主的交流;课堂中,老师要学会做一个幽默的人,让孩子们听着顺耳还乐意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课堂中老师还应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孩子们犀利的发言,独到的见解,进步的言行,闪光的地方,恰当地利用时机表扬,我想这正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期盼的吧!

(三)多媒体课件让课堂变得丰满起来。

小学生逻辑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还不是很强,语文教学中,一些与课堂相关的图片,一些历史比较久远的故事,孩子们还不能凭自己的认知水平去想,去理解,老师应多查阅资料,做成课件,形象直观展示给孩子们看。

三、课后的闲谈是课堂的延续和升华。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被认可。我想我们很多时候课上完就算完,批改作业还来不及呢,谁曾想过回访一下孩子们:上节课你学懂了吗?学到了什么只是,懂得了什么道理?老师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进?其实,在这个询问的过程中就是关注的过程,关心的过程,我想这应该也是孩子们所期待的吧!

教育本身是一个服务行业,要想服好务,就一定要了解孩子们是怎么想的,他们想要的是什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2:浅谈遵循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现在不少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上课注意力很不集中、自控能力很差,听课质量不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老师应遵循小学生认知和人格发展,科学地实施课堂教学,让学生及时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很有必要。结合自己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导入很重要

课堂教学中,导入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万事开头难”,这一关把握得当,那就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顺利进入新知识学习的第一步,是重要环节。可以设计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使学生对新课学习充满热情。导入与新课学习应该具有内在联系,过渡自然,以便学生顺利进入新课学习。

二、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上产生极大的愉快和积极的情感。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设计做游戏,识字写字和朗读比赛,说话和写话比赛,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等等的有情趣的场景,这样的教学方法就能让学生注意力很集中,教学起来就很轻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现代教育注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因此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适量的课堂练习很重要

课堂教学还应注意讲练结合,适当的课堂练习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实施教学反馈的一种好方法,但课堂练习的选用一定要注意练习题的分量不能太多,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还要针对教学要点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后练习,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篇3:浅谈遵循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一、“形式运算”是初中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 人从出生到青年的认知发展, 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的过程, 而是分为几个有着质的差异的阶段, 每个阶段出现的新的认知能力表明个体发展出新的适应环境的方式。他把认知发展分为4个大的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儿童在11~15岁期间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到这一阶段, 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 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 智力发展趋于成熟。这时, “心理运算可被运用于真实的情境, 也能运用于可能性和假设性情境;能用于当前的情境, 也能用于将来的情境, 以及运用于单纯言语或逻辑的陈述”[1]。初中学生认知发展正处于由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发展的关键期。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 得到或计算浮力大小的途径有3种:称重法、阿基米德原理法、二力平衡法。如果是单一的用某种途径去求解浮力还是比较简单的, 学生学习也比较有兴趣, 然而困扰学生的是复杂的综合题型, 这些综合题往往是用某种途径先求出浮力, 然后把浮力作为已知量用另一种计算浮力的途径去求解其他物理量。说白了, 这是把浮力作为中间变量的多元一次方程问题。另外, 实现物体的浮沉也有3条路径, 这就需要学生有更强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原来的部编教材中, 浮力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是放在初三的, 新课改后的省编教材将其上移到了初二。初二学生的认知发展刚刚由具体运算阶段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部分初二学生尚未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比较成熟的形式运算能力。所以, 原先部编教材将浮力放在初三学习是有道理的, 它充分考虑了教学内容所需要的逻辑运算水平与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的匹配。然而, 教材安排不是一线教师能够决定的, 学生的认知发展又有其阶段性, 那么, 浮力这个教学难点就无法突破了吗?

认知发展的研究者认为, 我们在应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从事学科教学时, 并不是要去机械地套用与被动地迎合认知的那4个发展阶段的特征, 而是要重视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精神内涵———促进儿童思维水平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科教学实践中, 不囿于学生心智发展的阶段性所表现的特征, 主动有意识地适度超越学生认知发展的现状, 努力引导和帮助学生把其认知水平不断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而形式运算就是初中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二、对运算进行“形式运算”,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一个个案例所呈现的现象中跳出来, 挣脱具体问题的束缚, 努力去寻求现象背后的规律性认识, 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当前学习所要求的思维水平之间就出现了不平衡, 而这种“不平衡状态的产生酝酿了心智发展的可能”[2], 学生正是在解决这种不平衡的过程中, 其思维水平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实际上, 学生学习越是困难的地方, 教师越有教学作为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运算进行“形式运算”促进认知发展, 即让学生除了能思考具体事物、具体问题外, 也能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 形成适用于更大范围的高一级的运算。在多年的科学教学实践中, 笔者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探索, 对浮力的教学进程做了如下设计:

第1课时, 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第2课时, 阿基米德原理的简单应用及计算;

第3课时,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简单运用;

第4课时, 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密度计、轮船、潜水艇;

第5课时, 浮力的复习课。

在这里, 笔者重点剖析浮力复习课, 因为前面4课时的教学任务相对单一, 而复习课必须综合运用浮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它在帮助学生突破浮力难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复习课中, 笔者重点达成了如下几个教学任务:

(一) 遵循认知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3种计算浮力的途径

课堂上, 笔者给出了以下3个习题:

(1) 一铁块挂在弹簧秤上, 在空气中称量时, 弹簧秤的读数是32牛, 当全部浸在水中称量时, 读数是12牛。铁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

(2) 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 当体积为500立方厘米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 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牛。

(3) (1) (漂浮问题) 一个体积为1000立方厘米、密度是0.8×103千克/米3的物体浮在液面上, 受到的浮力大小为多少?画出这个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2) (沉底问题) 在海水中游泳的人要上岸, 从深水处向浅水处行走的过程中 ()

A.人所受的重力逐渐变小

B.人所受的重力逐渐变大

C.海底对人的支持力逐渐变小

D.海底对人的支持力逐渐变大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分别应用称重法、阿基米德原理法、二力平衡法等。但是,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只点明了第一题所使用的方法———“称重法”, 后面每一题则提醒学生自己说出所使用的方法。学生说出所应用的方法在这里不是浮力知识点教学的直接目的, 而是一个引导学生“对运算进行运算”的过程, 即让学生除了能思考具体题目外, 也能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 明确自己是具体运用了什么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做完运算浮力的单一途径的例题之后, 再以类似题目练习巩固, 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熟练。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得到浮力大小的途径”, 可以让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 及时小结出如下3种“得到或计算浮力”的方法:

1.称重法

2.阿基米德原理法

3.二力平衡法

漂浮悬浮时, F浮=G物;

下沉在底部时, F浮+N=G物 (N为容器底对物体的支持力) 。

在这里, 及时地小结非常重要。它在形式思维的水平上进行, 让学生将一系列具体的习题按其相似度进行分类, 然后在每一类相似的习题中抽取出本质上相同的东西, 再把相同的东西用同一个概念予以表达, 从而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事实上, 还有一种途径可以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即:因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存在压力差, 所以F浮=F向上-F向下。但是, 教参中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不作要求”, 所以这里没有归纳进去。其实, “称重法”的本质也是二力平衡, 初学时为降低理解难度而两者归为一种方法, 到了小结时可以引导学生重新进行归类。

(二) 尝试对运算进行“运算”, 引导学生发现计算浮力复杂问题的路径

笔者用以下3个习题为例引导学生解题、思考:

(1) 有一金属块, 在空气中称得重3.8牛, 当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时, 有50毫升的水从溢水杯中流入量筒。求: (1) 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 金属块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 (3) 金属块的体积是多少?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它可能是什么金属?

【解题思路】根据已知条件, 用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直接求出浮力, 以浮力为已知量用方法1“称重法”求出金属块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 (方法2+方法1)

(2) 排水量为1000t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 满载时船及所装货物共重________N, 受到河水的浮力是__________N, 如果河水密度为1.0×103kg/m3, 船排开的河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m3。 (取g=10N/kg)

【解题思路】从排水量定义出发, 利用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求出浮力和排开河水的体积, 再根据方法3“二力平衡法”得出船和货总重等于浮力。 (方法2+方法3)

(3) 一个杯子装满了水, 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冰, 冰融化后, 会出现下列哪一种现象?

A.水面没有变化

B.水面下降

C.有水溢出

【解题思路】F浮=G冰=G水=ρ水gV水 (冰融化前后质量守恒) , F浮=G排=ρ水gV排, 所以ρ水gV水=ρ水gV排, V水=V排, 答案为A。 (方法3+方法2)

解上述题目需要应用阿基米德定律、排水量定义、质量守恒定律等科学概念。笔者先让学生探求这些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 自己尝试解题, 然而引导他们说出自己思考的路径。这时, 需要引导学生站在超越了具体问题的思维层面去思考知识与知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终于通过两道例题的小结找到计算浮力复杂问题的路径, 那就是:用一种途径求出浮力, 然后用浮力作为已知量, 利用另一种途径求解其他未知量。在这样的基础上, 笔者再用这种思想为指导让学生巩固练习, 并要求学生在每解一道题之前先说出哪几种途径结合求解。

(三) 促进认知发展, 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实现浮沉的3条途径

在经过浮力综合计算问题的思维训练之后, 部分学生已经基本具备对运算进行“运算”的意识和能力, 这时需要趁热打铁, 由量变到质变, 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实现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事例让学生了解浮沉问题的关键, 浮沉问题的关键是调节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对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以下实现物体浮沉的途径:

(1) 若不能改变浮力, 可改变自身的重力, 实现沉浮。如浸没水中的潜水艇, 由于浮力不能改变, 只能通过排水储水来改变自重, 从而实现浮沉。

(2) 若不能改变重力, 可·改·变排开液体 (或气体) 的·体·积途径改变浮力来实现沉浮。如轮船、鱼泡和气球。也可以·改·变液体·密·度的途径改变浮力来实现沉浮。例如鸡蛋在不同浓度盐水 (密度不同) 中的沉浮。

(3) 若既不能改变自重也不能改变浮力的时候, 可以通过改变密度来实现排开液体的体积改变。

例如密度计, 轮船从江河到大海。

对初二学生来说, 初学“浮力”犹如进入了一个丛林, 如果不知道出路的方向, 很容易不停地在原地绕, 直到精疲力竭丧失学习兴趣。所以, 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自己解题中的思维过程, 学会“对运算进行‘运算’”, 掌握解决问题的路径。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学习的难度, 更好地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提高形式运算能力, 让他们既获得具体的知识性认知, 又提高思维水平, 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参考文献

[1][美]J.H.弗拉维尔, P.H.米勒, S.A.米勒.著.邓赐平, 刘明.译.认知发展 (第四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5.

篇4:浅谈遵循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一、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型人格

情感是指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心理体验。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自我培养数学学习情感的方法。其次,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心的树立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一个主要途径之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的自信心一旦形成,它的影响比外在力量干预的影响会更持久、更重要,会更有力地推动其对数学的学习。意志型人格的培养,一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目标愈高尚,愈能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学习动力,产生的意志力也愈大,也是形成数学学习意志品质的思想基础。有了这种人格品质,学生必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起和求知欲。二要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会去经受挫折、失败,进而激发和促进意志品质的养成。三要培养学生追求本真的科学态度。避免在数学认知活动中盲从、轻率和消极。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二、展示自我,培养主动型人格

主动型人格主要表现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喜欢主动、独立地去学习数学知识,不容易被困难吓倒,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张扬个性等,这是一种可贵的人格品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去。

1、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操作过程,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动手,按要求进行操作。在操作中充分感知,形成表象。观察、比较,探索规律。

2、组织讨论,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展示自我。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主动型人格体现人的个性。没有个性,就显得缺乏灵气,考虑问题没有独特的见解。数学教育中要营造一个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气氛,对有独到见解要大力表扬,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被充分认可与发展,奋进的火花才会迸发,使学生自觉形成主动型的人格。

三、自主探索,培养思考型人格

思考型人格表现为:喜欢独立自觉地思考问题,爱用审视的眼光看待事物,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积极努力地探索未知,它反映了思维的深度及对事物特征的把握程度,是鉴别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自主探索是培养思考型人格的重要手段,它通过猜测、实验、验证和推理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思考型人格品质的形成靠学生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就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培养思考型人格品质。

四、合作学习,培养容纳型人格

容纳型人格,表现为学生具有一种兼容并蓄、宽容大度的态度,相互信任、互动配合,对事不存在偏见,能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好与坏),正视自己的缺点,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成果,它是当今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人格品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组织作用极为重要,否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交流、争执,课堂有时处于无序状态,这时,教师充当的角色既是参与者又是合作者。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的的意见等,从而提高合作学习效率。这种潜移默化的容纳型人格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它强调合作时的优势互补、相互支持、配合信任、接受分工、积极态度,完美形成合作学习与容纳型人格的和谐统一。

五、延伸思维,培养灵活型人格

灵活型人格主要表现为反应敏捷,处事灵活,思维容量大,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随机应变,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一是思维起点灵活;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三是概括——迁移能力强;四是善于组合分析,伸缩性大;五是思维的结果不仅有量的区别,而且有质的区别。

教育家裴斯泰洛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在数学课上,学生能敢于提高、敢于质疑,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挑战、敢于表达”的质疑品质。教师要把学生提出的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成功诱导,促使学生深入地探究,延伸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起。

总之,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是创新的基础,灵活型人格的培养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增强。两者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素质的不断提升。

篇5:浅谈遵循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在这次学习中,听了北京教育学院高明书教授的讲课,通过对专题的学习,我更加认识到了中小学生的认知和人格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敏锐地意识到目前学生人格培养的必要性,根据中小学阶段青少年理心理特点、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人格的发展是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应该说,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中小学生的人格状况总体看是健康的,但是,改革开放在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活力机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一切必然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灵,某些影视、歌舞厅及电子游戏机也无不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发展,独生子女家庭教养的误区和离异家庭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都误导着青少年人格的发展。下面分别描述下我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而不是在成年早期就结束了。他提出了著名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个体都会面临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该问题引起个体心理发展的矛盾与危机。如果个体能顺利解决每一阶段所面临的矛盾与危机,就会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相反,则会产生消极影响。如果个体发展的阶段性危机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就会影响个体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而适当的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发展危机的能力,促进个体的发展,不适当的教育则会阻碍个体的发展,因而,教育就是要了解学生人格发展不同阶段的独特性。特别是中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最为重要的第四、第五,更需要教师在了解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矛盾与危机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大量的问题情景,在活动和交往中,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好每个阶段的问题,顺利渡过危机,以免儿童的人格发展出现障碍或者迟滞,以至于导致以后的发展,甚至影响一生。

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制约学习内容的深浅,制约学习方法的选择,对个体的学习效率产生影响,在学校教学中,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该研究如何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阶段,并提出适当的目标。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方法和内容恰当,系统的学校教学就能够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人格教育是最基础的素质教育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就是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人格形成的规律 ,利用非直接教育方式 ,即通过生活、学习、活动中经常化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人格品质的过程。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塑造和品格养成的教育。

篇6:浅谈遵循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有一定特点,,我在这里举例说明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分析,就拿《坐井观天》的教学为例子来说明:

一、背景分析

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

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么样呢?

(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说说)

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

生: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

生:它看到有人大量砍伐树木,鸟儿没有了家。

生:它看到捕蛙人在大量捕捉它的同伴,残忍将它的同胞卖给酒店酒楼做下酒菜。

生:它看到汽车在路上疯狂地飞跑根本就不注意行人,汽车排出的污气让它窒息。

生:它感觉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我们说得那么美,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去。

(师灵机一动)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学生思考片刻,跃跃欲试,兴趣盎然)

生:我们做个广告牌,上面写上“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来告诉人们应该与动物成为好朋友。

生:发现那些乱砍树,捕杀动物的人要报警,让警察来抓这些坏人。

生: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不能把动物的家弄脏。

生:我们不仅自己要知道环保知识,还要向同学、家人、朋友宣传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知识。

„„

师:同学们说得棒极了!只要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小青蛙就会被我们挽留下来,动物们才会快快乐乐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三、案例反思

我真为学生的奇思妙想感到振奋!也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道美丽的风景线。我没有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去框定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我肯定了学生的见解,珍视学生的发现,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涌动,使我们感到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灿烂。

(一)尊重生活,关注动态生成

本案例中,我本想让学生说出青蛙跳出井口看到那些美丽的景色,让青蛙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进行思维的拓展。但一位学生却说青蛙可能看不到这样美丽的景色。我让他说出了原因——环境被污染。这位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来源于他的生活体验,对生活的关注。而这一石却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现在环境受到了破坏的种种情况。这便是生活给予学生的。有人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途径,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案例中,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现场捕捉,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创造性的见解,学生彼此之间在在交流之中相互启发。《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的结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二)感悟生活,激发创新思维

案例中正是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才会有了“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的灵感。而这就需要在老师不断地帮助下,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激发兴趣,陶冶热爱生活的情感。案例中,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也迸发出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涌出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和新答案,始终使课堂充满着疑点,闪烁出亮点,呈现出课堂精彩。

(三)回归生活,演绎精彩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气息,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案例中我把握契机,提出“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由此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从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关爱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协调生存,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人类正是自然界的精灵,人类如果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而最终毁灭了自己。老师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篇7:浅谈遵循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一、运用图画和实物,激发识字兴趣

一二年级的孩子,刚刚步入正规的学校生活,出于年龄、知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语言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只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和日常用语,而无法用文字表达。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在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之后,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字词,可以借助直观的图画、实物等, 减轻学生识字难度,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7单元中的《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勤劳的蚂蚁和懒惰的蝈蝈之间发生的故事。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先出示蚂蚁、蝈蝈的图片(实物),问学生:“这是什么?” 出示拼音:mǎ yǐ guō guo ,学生拼读后教师板书:蚂蚁和蝈蝈。这样, 学生把图画(实物)与生字相对照,减小了识字的难度,增加了识字的情趣。 然后,再利用图画(实物)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蚂蚁和蝈蝈有什幺不同?反复识记这两个词语。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识字效率

随着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引用的普及和不断发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给课堂创设一个优良的有声有色和有静在动的情景,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能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在配上文字、声音、图片与画面,给学生以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感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 让我们的识字课堂更富有感染力,让学生对语文识字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生字“冰”字时, 用电脑生动地演示水凝结成冰的过程,学生在形象直观的视频中记住了这个字。这样在艺术的感染、熏陶、 启迪下,孩子们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个字的字形,掌握了字义,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游戏形式,提高识字效率

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游戏应该说是我们教师在识字教学中采取的一种最好的方法。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出有趣的课堂游戏活动,不但能活跃我们识字课堂的气氛,而且还能提高识字效率,使学生掌握识字的规律。

1.猜谜语识字。我们的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巧妙的把生字编成谜语 , 让学生在 猜谜语中 识字 。 例如:“赖”字字谜,“木在口中栽,不是束来,不是呆,只因负在右边挨 。 ” “ 朝 ” 字字谜 , “ 十个太阳 , 十个月亮 , 早晨东方 升起。”“荒”“草死亡了,山川变了样。”再如:“吞”“嘴巴大的可以一口吃下天。” “露”字字谜, “路边天天有,说雨不是雨,晚上来白天走,要说最怕是太阳。“秋”字字谜,“人靠着树木在休息——休; 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看来,猜字谜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它不仅可以活跃识字课堂的气氛,还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记住字形, 锻炼其思维以及理解字义的能力。

2.加减实践游戏识字法。我们的汉字有许多字都是组合而成的,我在教学中利用汉字结构的这一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识字时就像做数学中的加、减法一样,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学生在充满趣味的加加减减中, 将一个个汉字变成一道道有趣的、特别的“算术题”,从而让学生学会汉字。

例如:

人+七=(化) 马+也=(驰) 水+工 =(江 ) 日+日=(昌)杏一口=(木)话—言 =(舌) 依—人=(衣) 瀑—水=(暴)

给学过的字增减笔画,也会带出许多新字,识记“玉”字时,可以用 “王”加一点;学习“王”字可以用 “土”加一横,又如:二——土—— 干——王——丰,这样不仅能互相比较,又能达到识字的目的。

3.动作演示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字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来达到识字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做一做动作。如:学习“拉”字时,用手去用力拽一个同学,学习“拍”字时,让学生给回答问题好的同学鼓掌,这样学生就会明白,鼓掌要用手来拍,所以这类和手有关字都是提手旁。学习“看”字时,让学生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往远处看一样。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耐用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积极。

篇8:遵循教学规律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规律 课堂教学效果 关系

[中图分类号] 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113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其教学质量只能提高不能降低。课堂教学应怎样来适应这一需要,乃是每位教师急待思考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教学必须遵循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才会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教学规律来指导教学,我认为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根本的矛盾关系。处理好这个关系,实际上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素养,所居的地位,肩负的职责,自然就占据主导地位,支配着教学的主动权。但教学过程是传递和继承前人对自然、社会认知的成果,获得间接经验的一种特殊途径。因此学生是学习实践的主体,又是认识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发挥了主导作用,其主导程度如何,要从教学过程的各方面加以考查。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知识、能力上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处理好“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教学上应做到面向多数,抓好两头。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更要给予深情的关怀,加强个别辅导,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要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同时又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促进世界观、人生观的过程。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总是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品德。再者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教育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培养什么样的人,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均有明确的要求。

我国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方针要求我们,要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智育之中,把传道、授业、解惑统一起来,否则教学任务就没有完成,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三、要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实践的经验总结,智力是大脑对外界信息的反映,是指人的认知能力的总和。知识的多少是受教育程度的标志,智力的高低是心理水平发展的反映。

教学过程的实质,既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掌握知识技能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越深刻,掌握知识技能越纯熟,越利于能力的发展。如果离开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去谈发展智力,智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智力的发展,又有助于知识的学习,它制约着知识掌握的快慢、难易,巩固的程度等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传授知识视为唯一的教学任务,更有甚者靠不断重复作业、题海战术来提高所谓的教学质量,酿成高分低能的苦果,扼杀了人才。有的也谈开发智力,但由于受教学能力的限制,发展学生智力得不到落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进教法,使学生逐步做到会预习、会听课、会复习、会解题。这便给学生送去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四、要正确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由于近年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校教育忽视学生直接经验认识的重要性,忽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搞“题海战术”,取消劳动实践课,任意增加课时,加重学生的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呢?首先是学校必须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教学是传授人类既有认识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只有通过学习继承人类社会已获得的认知成果,掌握了有关社会、自然的初步经验和规律性的经验、科学真理,才能为以后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感性认识的作用。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是人们进行抽象概括和理性思考的基础和支柱。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重要地位,但尚属经验型,仍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材料的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直接经验、感性知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给予充足的准备,引导学生运用听觉、视觉、嗅觉、触觉、语言等各种感官观察事物,体验生活,由此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进而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

上述四个关系是教学自身运动发展的必然反映,其中教与学是最根本的关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起着支配作用,优先抓好用好,其他关系的处理也就迎刃而解了。

篇9:浅谈遵循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因其特有的要素和难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被视为攻坚任务之一。以往的教学, 对空间想象力这一名词只是提的多, 理性分析不够, 不能把握其培养规律, 因此, 造成大部分学生空间想象力缺乏, 甚至有些孩子还畏惧《几何》的学习, 那么, 如何提高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 笔者能依据儿童发展空间知觉与空间观念的基本特征, 结合平日的教学实际, 总结了如下的教学策略。

一、激趣策略——发展空间想象力的内因

心理学家认为:“认知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新事物, 渴望分数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心理倾向”。它是人类的认知需要的情绪、兴趣的表现, 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满怀兴趣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不视学习为负担, 而感到非常愉快。为此, 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就应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能积极思考, 主动探究, 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1. 直观激趣。

直观激趣, 是通过课件、实物等多种教学手段, 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例如《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教学时, 教师拍了许多校景图, 配于音乐, 制成短片, 供学生欣赏, 并提炼出课题, 这样, 及联系生活实际, 又激发学习兴趣。

2. 设疑激趣。

设疑,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因,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教师在复习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 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学生有的说:“底边×斜边” (即邻边相乘) , 有的说:“底×高”, 而这两个猜究竟谁对?谁错?这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同伴的互助下进行验证, 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

二、联系实际策略——发展空间想象力的支点

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心理特点, 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具体 (实物直观, 例如具有相应几何形体的实物) →→半具体 (模像直观, 例如已被构造出来的实物模型) →→半抽象 (图像抽象, 例如用图呈示的标准图形) →→抽象 (概念抽象, 在大脑中建立对象的本质属性) 。教学中, 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通过“认一认”、“找一找”等教学活动, 做好由具体到抽象的过度。例如:《三角形的认识》一课, 教师先出示学生熟悉的红领巾、三角板等实物, 初步感知三角形, 接着,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实物, 构造实物模型, 然后摈弃其材质、颜色, 抽象呈现出标准图形, 最后引导学会从边和角观两个维度进行观察, 进而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这样的教学, 使学生经历了初步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括三个阶段。这里, 我们尤其要关注, 加强联系生活实际, 因为经验是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

三、有效观察策略——发展空间想象力的基础

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对图形性质的理解、空间观念的形成都与他们对图形的直观经验密切相关, 而对图形的直观经验的获得, 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观察。根据儿童在空间观念以及空间知觉的发展的认知规律, 他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两种障碍, 一是空间识别障碍, 学生对于距离远的对象能进行一定的空间识别, 但是, 对于距离稍远的对象的空间识别相对就要差一些;二是视觉知觉障碍, 即不能有效地建立或运用视觉知觉符号和大脑中储存的图式与概念迅速建立联系的水平或策略。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 要善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观察, 观察时, 既要明确观察对象、观察步骤, 又要采用不同的观察策略, 引导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说一说等教学活动中, 逐渐建立空间观念。

1. 直观观察。

直观观察, 即教师提供学习素材, 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 从而获得知识经验。例如:《观察物体》的教学,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药箱, 引导学生观察, 并思考, 你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呢?为了能够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了一个六面涂有不同颜色的长方体方块,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然后交流、讨论“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有学生说, 我只看到了一个面, 还有同学说我可以看到两个面, 也有人说我能看到三个面。老师让他们一一说出自己看到的是哪些面后便进行归纳小结:概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 看到的面的个数就不一样, 那么我们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 变式观察。

学习理论指出:在学习过程中新知识的输入、同化和操作取决于原有的认知结构, 因而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学习具有制约作用。一般而言, 当新、旧知识之间跨度较小, 相互容纳时, 学习就能顺利进行。反之, 当新知识和学生的原认知结构脱节时就必然形成学习的难点。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利用变式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一个过渡和支架的作用。

在空间领域的学习中, 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往往存在位置、大小上的错觉, 比如:正方形的认识, 当□时, 学生一眼就能进行判断, 可如果或倾斜或变大或变小时, 如图:◇, 学生就存在判断上的困难, 教学时, 教师应借助课件, 让图形进行不断的大小变化、位置变化和外在的形式变化, 为孩子提供多孩认识“变式图形”的机会, 使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比较, 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尽可能将一些不常见的性质突显出来, 由此逐渐建立正方形图形的表象。只有这样的教学, 才能排除标准图形的消极影响, 让学生能有效地区分图形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3. 对比观察。

在公式推导的教学中, 往往需要运用数学的转化思想, 将未知图形转化为已知图形, 通过对比观察、思考转化前的图形与转化后图形的联系, 由此, 推导出公式。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1) 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 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2) 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3) 转化后的长方形的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正因为在对比观察的基础上, 学生才能顺利地运用数学的转化思想, 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对比观察, 可以沟通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 建立空间观念。

四、操作感知策略——发展空间想象力的保障

皮亚杰曾说过:“思维从动作开始, 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解决几何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仅靠观察是不够的, 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操作活动, 让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器官共同活动, 使空间观念得以形成和巩固。

1. 测量操作。

同样长的线段, 横着放或竖着放, 孩子们从视觉上会认为竖的更长。因此, 对于图形特征的学习, 光用眼观察, 远远不够, 还需要学生动手量一量, 才能发现其本质特征和规律。例如:《三角形的分类》, 为了让学生能从边、角两个维度, 进行恰当的分类, 教学时, 教师不仅能引导学生运用直尺、三角板或量角器等工具, 而且设计表格让学生记录测量结果, 再分类。具体如下:

观察角的大小时, 我们采用的是 (目测、量角器量、直角比) (选择打√) 的方法。

我们组把______归为第一类, 因为它们有 () 个 () 角, 命名为: () ;

我们组把______归为第二类, 因为它们有 () 个 () 角, () 个 () 角, 命名为: () ;

我们组把______归为第三类, 因为它们有 () 个 () 角, () 个 () 角, 命名为: () ;

我们发现所有的三角形都有 () 个锐角。

我们将______号三角形放在一起, 因为它们______, 命名为:______三角形。

我们将______号三角形放在一起, 因为它们______, 命名为:______三角形。

我们将______号三角形放在一起, 因为它们______, 命名为:______三角形。

通过测量,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感知不同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并给予分类, 同时, 指导学生在研究图形的特征时, 应从边和角两个维度, 借助一定的工具, 测量、记录、观察、思考, 寻找其本质特征。这样, 为后续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作铺垫。

2. 作图操作。

作图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有效途径。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作图的过程, 实际是根据几何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在大脑中的反映而作出直观图形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 作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空间想象力的过程。例如:《长方体的认识》一课, 在认识了长方体的特征之后, 教师设计了一道作图题:已知一个长方体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你能画出这个长方体吗?

a=2厘米b=1厘米h=0.5厘米

再如:《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 教师也设计了一道作图题 (如上) :请学生画出它的平面展开图。

第一题, 通过作图, 明白虽然一般情况下, 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 但作图时, 由于受到透视原理的作用, 它的侧面和上面就得画成平行四边形。

第二题, 通过作图, 不仅归纳了几种不同的作图方法, 同时还能在作图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长方体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底面周长乘高。

这两题的作图训练, 可以有效地沟通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实物操作。

实物操作, 顾名思义, 就是让学生拿着具体的实物, 通过动手操作, 化抽象为具体, 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圆柱的认识》一课, 教师让学生拿一个长方形的硬纸板, 贴在木棒上, 向下图一样旋转运动, 看看转出来是什么形状。如图:

借助实物操作, 教师引导学生的观察也就有了瓶颈。

4. 展开与折叠操作。

展开与折叠的操作, 多通过剪一剪、折一折、寻找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例如:《圆柱的认识》, 为了让学生掌握圆柱侧面积的特征, 就是就引导学生将圆柱物品的标签纸剪开后打开来, 看看是什么形状, 由于剪法不同, 展开的图形也就不同。学生在实物的具体操作中, 加深了对图形的认识。再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 教师让学生剪下附页1、2的, 让学生分别做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生在折叠的过程中, 深化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的特征的认识, 同时也明晰表面积的概念。

5. 搭建操作。

《标准》中“空间与图形”是大力加强的内容。尤其增加了“观察物体”的教学。让学生在搭一搭、看一看、画一画的活动中, 辨认从不同方向 (正面、左面、上面) 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几个小正方体组合) 的形状, 并画出草图。同时, 还要能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几个小正方体组合) , 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如果说, 只说不摆, 学生是无法建立空间观念的。

例如:五上《观察物体》第124页第11题:

如何解题这一题呢?“搭一搭”是最有效的解题策略。教师先引导学生搭出正面所看到的立体图形形状, 再思考右边需要怎么搭?同时, 引导学生思考:要搭这样的立体图形, 最多需要几块小正方体?最少需要几块小正方体?这样的教学, 学生在尝试搭建的过程中, 逐渐深化对立体图形认识。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 运用操作感知策略实施教学, 能促进思维的活动, 动作的内化。让儿童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去发现数学, 了解数学, 体验数学, 掌握数学;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去认识数学的价值, 了解数学的特性, 总结数学的规律;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去学会用数学, 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因此,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做数学, 可以有效地促进认知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不断的“做数学”, 就可以不断的获得经验, 不断地以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进行主动建构, 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五、实际应用策略——发展空间想象力的载体

在学生建立几何公式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教师要重视联系生活实际, 加强知识的运用, 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运用和掌握, 完善几何形体的空间形象, 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例如:《圆柱的表面积》一课, 当学生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之后, 教师能联系压路机图, 观察其压路的面积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当学生学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之后, 教师出示了许多生活实际中常遇到的实际情况, 比如油漆宾馆的柱子、粉刷教室的面积、做金鱼缸需用料多少等题目, 使学生在解题时, 要先联系生活实际, 尤其要先想象中各立体图形的样子, 再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实际需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可见, 实际运用, 强化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转化策略——发展空间想象力的核心

数学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 要求我们居高临下, 抓住问题的实质, 能够辩证地分析问题, 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手段, 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陌生的问题熟悉化, 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也就是说, 在研究数学问题时, 我们通常是将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 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 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等。在小学几何教学中, 转化思想的运用特别的广泛。例如:图形面积公式的教学, 我们是这样转化的:

在转化的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比观察, 沟通转化前和转化后的联系, 引导学生尝试推导公式, 这凸显了数学学习的核心价值——学会思考。

摘要:空间想象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 (空间几何形体) 进行观察、分析、认知的抽象思维能力, 它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从而丰富表象, 意义建构, 发展空间观念。

关键词:小学生,认知规律,教学策略,发展空间,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刘晓玫.《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第十一章小学数学的几何学习[M].首都大学出版社.2005 (01) .

篇10:浅谈我国大学生人格发展

自我同一性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中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埃里克森认为,同一性问题是青春期人格发展的核心,反应了青春期人格发展所遇到的矛盾和冲突的内在根源。因此,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视角来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埃里克森关于青春期人格发展的理论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将持续人的一生,并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划分为8个必须经历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不可逾越,但时间早晚因人而异。而人格发展又是充满着矛盾和冲突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矛盾或核心问题。当这个特殊的矛盾解决了,人格就发展了一步。每个阶段都可能形成个人的心理危机。所以在人生的全过程中,每个阶段也都可以视为一个关键(危机)。这就是:(1)婴儿期——对人信任与不信任的冲突;(2)儿童早期——活泼自主与羞愧怀疑冲突;(3)学步期——积极主动与自罪内疚的冲突;(4)学龄初期——勤奋进取与自贬自卑的冲突;(5)青春期——自我统合与角色混乱的冲突;(6)成年期——友爱亲密与孤独疏离的冲突;(7)中年期——精力充沛与颓废迟滞的冲突;(8)老年期——完美无憾与悲观绝望的冲突。在这八个阶段中每一阶段都构成下一阶段的发展基础,前一阶段的任务不能顺利完成可能导致后一阶段发展的危机。

自我同一性理论是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中的第五个阶段里提出来的。他认为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青少年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的重要方面前后一致及较完善的意识,也是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12、13岁至17、18岁的年轻人,发展的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自我同一性混乱。儿童进入青年期,个体自我意识分化为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要建立起自我同一性,就得使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达到统一。为此,要么努力改变现实的自我,使之与理想的自我一致;要么修正、改变理想的自我,使之符合现实的自我。青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和他以前的发展阶段所建立起来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有直接的关系。如果顺利地完成了以前的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就容易建立,并顺利地进入成人期。如果不能顺利地完成前期的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就难以建立,就会导致自我同一性的混乱,以致防碍人格的正常发展。

二、从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看当代我国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就是自我同一性确立的过程

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的人生的转折点即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入学前,尽管大部分的学生已经超过了18岁的年龄,但无论是其家长还是本人,都将其(自己)视为孩子。而大学毕业时,几乎所有的学生以及他们的父母,都将其看作是堂堂正正的男人或女人了。所以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发展并走向完善的重要飞跃时期。在大学阶段,人们将面临着学业、就业等各方面的心理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在自我意识形成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并出现了一系列大学生自我认识过程中的困惑。例如:我到底怎样(我在他人眼里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我应该是怎样的(我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将来会怎样(将来我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作为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自我意识的形成从自我分化到自我整合的过程。可见,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实际正是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同一性确立的过程。

2.反映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方面的矛盾与冲突

一是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的矛盾与冲突。刚入大学的学生自我意识的概念还不是很突出,对自我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主观臆想的状态。但大学生活的过程中,他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了客观上的实际的自己。他们的自我意识中,将自己分离为主观的体验者与客观的被观察者,开始出现了不满自我、不接纳自我等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甚至出现了不能确定自我的“怪现象”。这其实也就是自我同一性问题。如:自己原以为自己是最出色的,但现实中看到有不少的人要比自己还出色;原来认为自己什么都行,但现实中看到自己有许多地方不如别人;原来认为自己是很完美的,但是现在开始看到自己其实有许多的弱点、缺点等等,开始面临着如何去客观地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悦纳自我的矛盾。

二是自我开放的需求与自我保护封闭的矛盾与冲突。正如前面所述,在进入青春期后,人的独立意识逐步明显,不愿再依赖于父母家人的呵护,而将情感的需求转向同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抚慰。在大学生中尤其表现为迫切需要友谊与理解,寻找归属,希望被他人及群体接纳和关爱。但另一方面,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时期,对自我评价极为敏感,这在不少学生身上表现为过度的心理防御机制。为了避免自己被伤害,不愿主动对他人敞开心扉,而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深深地隐藏起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带有较强的戒备心理,总是有意无意地与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种既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支持,又对他人自我封闭的心理倾向,会产生较强的心理冲突,使得不少大学生为此而长期处于孤独感的煎熬之中。

三、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启示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对高校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无疑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大学期间是个性成熟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时期,也是形成亲密感、防止孤独感的时期,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学校要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这一时期的发展任务,为社会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合格人才。借鉴埃里克森的青年期人格发展理论,我们在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自我教育,创造良好的人格教育环境

根据埃里克森认为必须为青年提供完成心理社会任务所必需的社会条件,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产生的观点。在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中,首先,要创造良好的人格教育环境。因为,人格的培养要依赖于一定的教育环境。教育者的人格水平是人格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事实说明,教育者人格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格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教育者人格水平高、言行一致,他们便能成为受教育者的楷模、仿效的榜样。许多伟大人物回忆自己成长的过程时,都觉得自己曾受益于教育者高尚人格的影响。因此,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自我教育,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不要把消极情绪与态度带到工作中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水平。

2.加强自我意识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根据埃里克森强调自我在人格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观点,在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自我意识是个性的核心,是一种认知系统,它对个体具有自行调节作用,制约着个人行为,影响着塑造个性结构的其他成分和相互关系。人格诸成分与要素是以个人的意识、态度为依据的。因此,自我的形成与发展伴随着整个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信任学生,诱导学生独立探索和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学时期是人生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大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环境发生了改变,他们面对的是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面临的是爱情的追求、职业的选择等人生难题。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当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问题时,心理冲突矛盾随时可能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将会形成心理障碍,不利于健康人格形成。通过个别咨询、心理测量、团体指导、专题讲座等心理咨询服务活动,使大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规律,学会情绪和情感调节方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3.创设包容的社会氛围,让大学生尝试各种社会角色

埃里克森论及青少年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建立过程的时间性问题时,提出“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这个概念,即他认为青少年大学生在建立自我同一性时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各种社会角色的尝试,以达到对自我的真正把握。在这个时期,青少年可以对自己的发展进行各种尝试,并通过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的选择,最终建立起自我同一性。所以,给予青少年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是青少年发展所必需的。埃里克森的这一观点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成长有所启示,即我们应该创设一个民主、包容的社会氛围,给青少年大学生一段时间、一个发展的空间,允许他们去幻想、去探索、去恶作剧、去四处漫游,给他们一个选择的可能性。在谈到美国青少年问题时,埃里克森作了这样的概括:“一代一代的青少年,因无力承受美国青年期的无情标准所强加的角色而感到不知所措,他们试图用各种方式离开、退学、离开工作、整晚在外逗留……”。所以,我们的社会不能过高的要求青少年大学生,总抱怨他们是“垮掉的一代”。一味的高标准、严要求,只能造成青少年大学生的叛逆甚至是走向犯罪,倒不如创设民主、包容的社会环境,让他们自然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宋深潮,等.大学生人格发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4]郝红英.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家庭人格教育的启示[J].阴山学刊,2008(8).

[5]林碧烽,张晓容.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格教育的有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0(3).

[6]吴志化.试析人格教育的几个问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下一篇:真厉害中考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