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馆一中心建设方案

2024-04-21

两馆一中心建设方案(通用6篇)

篇1:两馆一中心建设方案

两馆一中心简介

“两馆一中心”(中国吴忠伊斯兰文化中心、回族博物馆、回族艺术馆)位于吴忠市西区核心区域,旨在形成吴忠市一道靓丽的风景。项目总占地396亩,总建筑面积4万平米(其中伊斯兰文化中心2万平米、回族博物馆1.5万平米、回族艺术馆1.5万平米),是展示吴忠城市新面貌、新形象的窗口。一方面吸引城市市民前来休闲交流,进行宗教活动,同时成为旅游观光业的一大亮点和卖点。

三座建筑充分体现回族风格与地方特色的融合,气势恢宏,集现代、古朴、典雅、美观于一身。中间的伊斯兰文化中心作为核心区轴线的底景,将建成目前全国最大的伊斯兰文化交流、培训及朝觐的场所。

中心广场以绿化、水景为主题,呼应黄河,与之对话。建筑强调院落花园式格局,进一步提升了吴忠市“塞上江南”的美感。它的光芒辐射整个新西区,带动周边地块的发展,同时有效提升了土地价值。

篇2:两馆一中心建设方案

吴忠市第五中学七年级八班:刘文婷

星期三的下午,我们学校组织七 ,八年级的同学们去了吴忠有名的文化馆——两馆一中心。

篇3:两馆一中心建设方案

1991年台当局“六建计划”一提出, 当时就引起很大争议, 不少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加上预算过于庞大, 规模比蒋经国时代的“十大建设”有过之而无不及, 必须大量举债, 遭到当时在野的民进党强力杯葛, 甚至连国民党内部很多人也持有异议。

“六建计划”率先开启了台湾财政赤字的大门。1991年至1993年间, 岛内公债发行量从1450亿元新台币增至3409亿元, 到了1995年, 各级政府债务总余额高达2.3万亿元新台币, 从此再无收敛的迹象。

由于岛内政治斗争激烈, 随着主导推动这一计划的负责人郝柏村下台, 1993年2月连战继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 紧急检讨改进、缩减和停止耗资庞大的财政开支, 维持近3年之久的“六建计划”至此草草收场。

连战继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后, 提出了新的“振兴经济方案”, 该方案提出的长期目标就是要将台湾建成“亚太营运中心”。

这一概念其实最早是由日本经济学者大前研一在1993年提出的, 时任经建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萧万长采纳了这个想法, 并将其作为接下来几年国民党的经济政策主轴与口号。该方案提出后, “亚太营运中心”的具体计划由萧万长领导策划, 并交由美国麦肯锡公司进行评估。

1995年1月, 台湾行政主管部门正式开始实施“亚太营运中心计划 (1995—2005年) ”, 以10年为期, 分三个阶段实施, 该计划因此也被称为“跨世纪大行动”。

“亚太营运中心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信息化社会所需的法制环境, 简化行政流程及提高效率, 建立全面参与制度和高度自由化、国际化的无障碍环境, 促进商品、劳务、资金、人员、资讯的流通, 吸引跨国公司及岛内企业以台湾作为经营东亚市场的据点。

该计划短期目标是在两年内完成相关法规的修改, 修改的主要方向是大幅放宽资金、人员、货物与资讯的自由流通。中程目标是到2000年, 完成硬件建设。该计划长期目标是将台湾建成制造业中心、海运转运中心、空运中心、金融中心、电信中心与媒体中心等六大中心。通过自由化、国际化、效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最终把台湾建设成“科技岛”。

其中, 制造业中心的目标是进一步改善投资发展环境, 加速建立新的竞争优势, 推动台湾成为世界级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中心, 以维持台湾制造业的不断发展, 在21世纪进入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之林。预计到2005年, 制造业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年产值达到3000亿美元, 建设成20多个智慧工业园区;其中“十大新兴工业”产值达74亿美元, 技术密集产品占制造业比重40%。在策略上将继续运用《促进产业升级条例》等政策性工具推动制造业升级, 并将积极修订与调整现行相关法令与制度, 使产业界在更自由、高效率的环境下进行投资与发展。其主要工作重点为:强化研究发展体系, 并加强推动科技发展专案计划;重点推动高科技与高附加值工业的发展;规划设计智慧型工业园区;调整加工出口区的功能;促进中山科学院等军事科技部门协助产业技术的发展;加强投资业务功能的整合, 积极推动有关投资计划。

海运转运中心的目标是建立台湾的海运转运中心的地位, 利用海运航线后勤网络, 建立以台湾为核心的区域性产业垂直分工的新经济体系, 加速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 每年增加150个TEV (20英尺长标准集装箱) 的转运量, 创造120亿元的转口海运市场。其工作重点为:以“境外航运中心”带动海运中心的发展;以港际整合因应国际竞争;以航港体制改革巩固海运中心基础。

空运中心的目标是建立航空转运中心的地位, 利用便捷的航空客货运后勤网络, 促进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及经济转型。预计到2005年, 空运业进出口货物量达到110万吨, 客运量1900余万人, 建成“航空城”。工作重点为:将中正机场的功能由终点型改建为轴心型使其具有更大的“扩散性”功能;以整合航空快递业带动航空货运转运中心的发展;以机场为核心规划建设航空城, 扩大空运中心的发展纵深及效益。

金融中心在完善境外金融市场方面的重点工作是:继续扩大及增加境外金融业务;发展联贷及证券业务, 发挥筹款中心功能;以东南亚及大陆为台湾国际金融业务分行腹地, 扩大境外金融市场规模。在健全岛内金融市场方面:吸引外国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参与岛内市场, 提高岛内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健全扩大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股票市场及期货市场的发展;推动金融资产管理业务。预计到2005年, 建设筹款中心, 外国银行汇入150亿元新台币, 外国券商汇入50亿元新台币, 外国期货商汇入25亿元新台币。

电信中心的目标是通过创造国际竞争优势加速经济转型、支援各类区域营运中心的发展、提供资讯化社会良好的发展环境。预计到2005年, 电信业达到移动电话普及率20%, 中华电信公司一期投资106亿元新台币。工作重点为:推动电信产业的自由化;推动专案性电信港的建设;提高通讯、资讯基本网络的质量。

媒体中心的主要目标是塑造台湾国际化、自由化的媒体事业新环境;发展台湾成为全球华语影视节目制作中心;建立平面与立体媒体结合的完整的传播体系;预计到2005年, 媒体行业年产值达到2000亿元新台币。

1995年, 台当局各部门共提交了29个与“亚太营运中心计划”有关的亟待修正的相关法案和73项行政命令。在法案方面, 通过9项, 主要包括:航业法、管理外汇条例、营业税法、营业秘密法部分条例的修正、集体电路布局保护法、电脑个人资料保护法等。在行政命令方面, 通过51项。法案和行政命令的通过率分别为31%和77%。

在六大中心中, 金融中心的政策调整进度最快。1995年, 台当局已放宽外国法人投资股市额度上限、修改证券商设置标准、开放证券金融公司设立等。在制造业中心方面, 原定计划基本得以完成, 如外资项目改为投资负面表列、放宽侨外来台投资项目、将厂商对大陆间接投资项目扩大到4895项、废止技术合作条件, 取消审核手续等。在电信中心方面, 1995年9月, 30多年来没有敢碰的电信费率终于降价, 调整后的国际电话费率与香港、新加坡等基本相近。1996年1月, 电信法修正案获得通过, 电信业经营权和行政权一分为二, 电信业市场走向自由化。

另外,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已开始规划建立自由贸易区, 初步规划高雄出口加工区由单纯的加工出口向自由贸易区转型, 将加工出口区的宗旨修正为促进投资和贸易发展并重, 还设想将高雄加工出口区转型的自由贸易区和楠梓出口加工区转型的科学园区连成一气, 以相互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

与此同时,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还着手研究规划将云林县离岛工业区也发展成为自由贸易区。在此基础上, 大幅放宽区内事业所受限制, 区内功能较出口加工区更为广泛, 使之先行一步, 为全岛成为营运中心的示范。

在吸引跨国企业入岛设立营运中心方面, 台湾与数十家国际知名企业签订了“策略联盟”意向书, 包括美国联邦快递、UPS快递公司等宣布将在台湾设立转运中心。这些跨国公司的平均协议投资金额均超过2亿美元, 其中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决定在台投资6.1亿美元, 设立亚太地区地面航管系统生产、维修营运中心。这些公司主要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著名的大型跨国公司, 产业类型主要是:计算机业、通信设备业、运输业和制药业, 经营目的主要为生产性的营运中心、转运性营运中心、技术研发性营运中心、综合性营运中心、以大陆为目标的营运中心等。

连战、萧万长等人提出该计划的一个重要考虑有三, 一是顺应国际跨国公司经营方式的转变。当时, 跨国公司为适应全球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纷纷改变过去集权式的经营管理方式, 而是采取分权管理, 即在全球各经济区域设立区域营运总部或营运中心, 统筹跨国公司在该区域的业务。20世纪90年代中期, 跨国公司在亚太地区的区域总部大都集中在香港、新加坡等地。“亚太营运中心”的主要目的之一, 就是要通过经济体制的自由化、国际化, 增加台湾对跨国公司设立营运总部的吸引力。

二是适应岛内产业结构的调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台湾经济进入新一轮转型, 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台湾第三产业迅速崛起, 在短短10年间其占GDP份额提高了10个百分点左右, 达到60%以上, 成为台湾经济的主导产业。台湾开始由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这期间台湾第三产业的崛起, 主要靠当时岛内市场的扩张和台湾经济体制自由化带来的政策变革效应, 具有典型的内需特征。由于岛内市场扩张潜力有限, 在后工业化社会有必要增强第三产业特别是功能性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以开拓海外市场, 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亚太营运中心计划”的六大中心中, 其中五大中心均属于服务业范畴。因此, “亚太营运中心”又被岛内称作“第二次外向型革命”, 即六、七十年代台湾通过出口导向工业发展战略将工业推向国际, 为“第一次外向型革命”;此次又将功能性服务业推向国际, 因而是“第二次外向型革命”。

三是当时两岸关系出现良性互动趋势。在1992年两岸海协与海基两会达成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后, 两岸实现了“汪辜会谈”, 两岸政治关系由于有了“九二共识”这个基石而大大缓和。同时, 90年代初期邓小平南巡讲话后, 大陆掀起新的改革开放高潮, 经济蓬勃发展。1992年和1993年台商赴大陆投资再次掀起高潮, 推动了两岸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正是由于两岸关系的缓和, 使台湾经济发展以大陆为主要腹地的实现可能性增加, 也是连、萧等人提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的重要背景。

从当时国际及岛内经济形势看, “亚太营运中心”不失为一个颇具前瞻性的计划, 若照此计划实施, 不仅有助于加快台湾经济的转型、提高台湾经济在亚太地区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对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也颇有助益。但该计划最终流产, 其原因主要来源于岛内台独势力的政治考虑。

台湾“亚太营运中心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和达成目标, 与两岸经济关系密切相关。连、萧等人提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 目的之一就是鉴于大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外资加快赴大陆投资, 欲借助台湾与大陆同文同种、两岸经济关系日趋密切以及台湾的优势地理位置, 将台湾建成国际资本进出亚太地区特别是大陆的重要门户。

根据美国麦肯锡公司的评估, 台湾要建成“亚太营运中心”, 至少50%以上的市场腹地须在大陆, 尤其海运转运中心80%以上要借助于大陆市场。开放两岸直航是台湾实现“营运中心”的关键。实际上, 随着大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两岸经济关系的日益密切, 大陆市场在“亚太营运中心”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因此实质上, 打造“亚太营运中心”的目的就是要在台湾经济步入转型期后, 尝试走一条以大陆为重要依托的经济发展之路。

于是, 在“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实施后, 台当局内部连、萧等人开始重视发展两岸经济关系, 不仅提出以“市场法则”作为处理两岸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 而且应对两岸无法直接“三通”的现状, 于1995年颁布《境外航运中心管理办法》, 连战还提出“两岸经贸特区”的构想。不久, 两岸实现了“试点直航”, 两岸“三通”形势出现了乐观的前景。

但是, 随着时任台湾领导人李登辉“台独”面目的逐渐显露, “亚太营运中心计划”以大陆为腹地的做法不仅越来越不符合李登辉的口味, 对其推动“台独”的政治目标也构成新的障碍。1996年李登辉访美, 导致两岸关系急转直下。当年8月, 李登辉在提出限制台商赴大陆投资的“戒急用忍”政策的同时, 对“亚太营运中心”也大加抨击, 认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是“鸠占鹊巢”, 借发展台湾经济之名, 行两岸“三通”之实, 在两岸“三通”问题上投入了“过多的精力”, 进而提出以“根留台湾, 加强建设”, “戒急用忍, 行稳致远”的政策口号, 使“亚太营运中心计划”的实施最终名存实亡。

“科技岛”建设方案

在分裂道路上越走越远的李登辉对“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发出质疑, 一心要改弦更张, 将该计划中其余部分略去, 只保留制造业中心部分, 并且做出修改, 提出以后要集中火力以制造研发为中心, 将台湾建成“科技岛”。

所谓“科技岛”建设方案, 其目标主要包括:

1.建立亚太研究重镇。即到2000年初, 台湾要拥有世界著名的研究人员及研究机构, 在若干基础研究领域中做出世界级的重要贡献, 成为亚太地区的研究重镇。

2.建成亚太高科技制造中心。即到2000年时, 整体制造业的研究经费占营业额的2%, 每人年产值为12万美元, 制造业从业人员中有5%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成为“工业化之已开发社会”;技术密集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50%以上, 且技术的输出逐年提升, 与输入趋于平衡;更多的岛内科技公司发展为跨国公司, 促成其他世界级公司来台建立策略结盟, 使台湾成为亚太科技制造中心。

3.建立“科技化社会”。即在岛内适当地区设立核心科学园区, 每个园区容纳200家高科技公司, 营业额每年达4000亿元新台币;在核心科学园区附近, 由官方或民间建设智慧型工业园区及其他卫星科学园区, 以吸引相关配合产业, 加速形成“高科技产业群”;以核心及卫星科学园区为基础, 结合城乡发展及社区文化, 规划建设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城, 使科技事业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到2005年前后, “资讯通信基本建设”及各大交通建设相继完成, 将各研发单位、产业、服务业、科学园区及科学文化城等相连成网, 形成一个“科技岛”的架构。

其实, 李登辉提出以“科技岛”为建设目标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 因为当时作为台湾制造业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 其基本发展格局是自日本进口原材料和技术设备, 出口至欧美, 与大陆方面关联不大, 台当局又严令禁止岛内半导体晶圆等高科技产业投资大陆。将台湾建成“科技岛”, 其实质就是要走回依赖日本、美国的经济老路, 以此增加对大陆经济的自主性, 为未来实现“台独”目标奠定经济基础。

篇4:两馆一中心建设方案

而中国石油在近期人事工作要点中, 也明确提出了“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全球人事共享服务研究, 并择机开展试点”的要求。这充分说明, 中国石油已经深刻认识到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且已开始共享服务规划工作。同时, 中国石油要实现建成世界水平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 需要与之匹配的人力资源战略作为支撑, 而共享服务作为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尤其适用于中国石油这种特大型企业, 能够更好地支持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整合和跨区域专业化服务, 更好地降低人力资源管理运营成本, 提高人事工作效率。因此, HR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HR共享服务中心概念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 (Human Resource Shared Services Center, HRSSC) 是指一个企业因实施共享服务模式而建立的组织机构, 为企业所有的业务单元提供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事务性工作服务, 并由接受其服务的业务单元按享受服务的数量支付服务费。通过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 可以为整个企业提供专业化和标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能够有效地减少事务性服务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占的比重,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由人力资源事务性服务工作向人力资源规划、公司战略支持等方向转移, 从而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战略定位, 使之与公司战略和业务发展规划紧密衔接, 支持企业长远战略的发展。

2 HR共享服务最佳实践分析

随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高速发展, 很多大型公司利用这些新的信息技术, 建立了覆盖全球的人事共享服务中心, 并已经取得实效。本文选取IBM公司、宝钢集团作为最佳实践代表进行详细分析。

2.1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IBM)

20世纪90年代, IBM公司在面临破产情况下, 提出了业务模式转型。在人力资源方面, HR人员多而分散, 且拥有多个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人员利用率和技术使用率较低。另外, 人力资源管理层级多, 行政审批程序繁琐, 各地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也相对不规范。基于此, 公司从2001年开始建设人事共享服务中心, 2007年基本完成全球业务整合。

IBM公司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实施范围主要包括薪酬福利及时间管理、工资管理、员工费用管理、离职及离职金结算管理、员工信息管理五大人事业务。

在实施共享服务过程中, IBM公司采用“人力资源共享服务3D模型”, 重点对所有员工进行了细分和规划, 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责和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 同时加强员工自助服务系统建设, 将人力资源服务人员从琐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IBM人事共享服务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降低约57%, 人力资源管理端到端业务处理平均时间减少40%以上, 全球客户满意度提升加倍。

2.2 上海宝钢集团

宝钢推进人事共享服务, 主要基于以下背景:一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宝钢管理变革的步伐, 人力资源体系必须同步变革;二是宝钢30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化建设以及积累的经验为共享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2007年投入运行的“全流程、全覆盖、全在线”e-HR系统为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提供了平台保障。2009年宝钢拉开了建设人事共享服务中心的序幕。

宝钢将直接面向员工、容易由分散转向集中, 容易标准化, 相对同质等执行性业务归入共享服务中心内进行统一服务。在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初期, 先以劳动用工、薪酬发放、社保福利和信息管理4大类22项业务作为标准服务内容进行覆盖。并根据不同用户群, 采用了集中和驻点相结合的共享服务模式。

宝钢人事共享服务效果已逐步显现:1将直接面向员工的人力资源相关工作进行了集中、整合, 打通了各单位间的资源共享通道, 发挥了规模效应。2通过区域驻点服务提供员工入离职办理等项目, 为员工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 员工满意度大幅提升。

3 中国石油建设HR共享服务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建设共享服务中心的必要性

3.1.1 优化管控模式的有效手段

共享服务的业务具有集中化、标准化、批量化和远程化特点, 业务流程高效统一, 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专业化分工, 总部作为“人力资源领域专家”角色, 可以更好地为集团公司的战略发展献计献策, 真正发挥人力资源战略合作伙伴的作用;同时, 共享服务可以有效支持中国石油逐步实现扁平化管理, 加强总部集中统一管理能力, 达到简政放权的目的, 更好地激发企业活力。

3.1.2 降本增效的有效措施

咨询机构统计数据显示, 通常一个企业实施人事共享服务后,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运营成本平均降低15%, 人事工作效率平均提高17%。尤其是到了成熟阶段, 由于其业务高度集中化和自动化, 人力资源管理运营成本平均可降低23%, 人事工作效率平均可提高32%。因此, 共享服务的管理模式对于中国石油来说, 应是降本增效的一剂良药。

3.1.3 提升人力资源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共享服务通过其标准化的流程、扁平化的管理、极快的响应速度, 可以为企业提供规范快捷的人力资源服务, 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 提高业务部门及员工的满意度。因此, 对于中国石油这样庞大的集团企业, 共享服务更易产生规模化效应, 其效益将会在更短的时间内显现出来。

3.2 建设共享服务的可行性

3.2.1 集中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平台作为支撑

中国石油于2009年建成了集中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这一平台能够有效支持中国石油实现跨区域、跨业务板块的专业化服务, 推动组织变革和转型。像壳牌石油等国际先进企业均借助集中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实现了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

3.2.2 人事业务逐步实现统一化和流程化管理

尤其是纳入系统管理的业务实现了统一化和流程化处理。比如对于工资核算与发放这种在所有下属企业都会涉及的常规业务, 通过系统集中统一处理, 这类业务可以首先考虑纳入HR共享服务中心进行管理。

3.2.3 人事业务数据逐步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

近两年, 中国石油通过人事档案审查以及系统数据核查, 人事业务数据逐步规范和统一, 各类数据质量逐年提高, 为共享服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数据基础平台。

3.2.4 部分企业开始尝试共享服务管理模式

中国石油在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上提出了建设全球共享服务中心的设想, 同时, 部分下属企业已经开始了共享服务的管理模式尝试。

4 中国石油HR共享服务建设方案分析

4.1 组织模式分析

中国石油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模式可以在借鉴金三角模型的基础上, 将总部人事部定位为人力资源领域专家角色, 主要负责集团公司人力资源规划、政策制度的制定等;各企事业单位的机关人事部门定位为人力资源业务伙伴角色, 主要负责与企业一起制订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实施绩效管理等;将企事业单位二级机关及基层单位的事务性人事工作及相应人员逐步剥离出来, 统一纳入集中的人事共享中心管理。

4.2 共享业务分析

针对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管理职责, 从战略、管理和执行3个层面全面进行了梳理分析, 共梳理出人力资源管理职责474项, 在此基础上重点针对“执行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结合适合共享服务业务的特点, 从集中化、标准化、批量化、远程化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初步确定了120项业务适合纳入共享服务中心处理 (见图1) 。

4.3 建设模式分析

通过对中国石油管理现状的分析, 以及对国际共享服务最佳实践的研究, 中国石油适合按照“区域模式”建设共享服务中心, 因为:

(1) 多数国内外大中型企业都采用区域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模式, 有先进经验可借鉴。

(2) 便于集中统一管理, 发挥区域共享优势, 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3) 提供现场服务比较方便, 响应速度快, 且节省费用。

(4) 易于共享服务中心选址, 利于基层人事管理人员向共享服务中心转移。

4.4 实施策略分析

中国石油规模庞大, 下属企业众多, 地域分布分散, 业务复杂度高, 宜“分步走”, 按照“先试点, 后推广”的实施策略, 分4个阶段建设。

第一阶段, 可以选取海外区域、在京单位和一家大型企业作为试点, 先行建设企业共享服务中心;

第二阶段, 推广重点大型企业共享中心建设, 比如长庆油田等, 以及全部在京单位的共享服务推广;

第三阶段, 以建成的大型企业人事共享服务中心为依托, 辐射性建设其所在区域的共享服务中心;

第四阶段, 进行区域整合, 逐步建成集团公司集中统一的人事共享服务中心。

5 中国石油构建HR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议

5.1 高层领导要高度重视, 做好变革管理

HR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就是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具有共性的事务性业务从传统的分散组织中剥离出来, 集中到HR共享服务中心处理的过程, 是一个较大的组织和管理变革, 因此必定会引起员工乃至既得利益者的抵触情绪。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的高层领导应该给予正确的战略决策以及强有力的支持和配合, 做好变革管理。

5.2 系统优化与共享服务实施同步进行

根据最佳实践研究分析, 不同企业可以结合自己所处的阶段及特点, 采取不同的共享服务实施路径。目前, 中国石油已经拥有了集中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系统应用持续深入, 系统功能持续优化。因此, 人事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可以与系统提升并举, 两者共同推进。

5.3 建立共享服务运营管理机制

HR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 是一个持续发展、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国石油应在建立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 同步考虑共享服务中心建成后的运营管理机制, 建立运营服务目标、绩效考核体系、问题协调沟通机制, 不断提升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效果。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企业共享服务最佳实践的研究分析, 结合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特点, 对中国石油建立人事共享服务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设计了中国石油人事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并对其构建HR共享服务中心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共享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建设方案,中国石油

参考文献

篇5:供应链一体化实验中心建设方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属于财经类高校, 其教学特点还是以文科为主, 虽然现有理工实验室具有一定的规模, 但完全是专业性的实验室, 和文科共享的可能性不大。已有的实验室均呈现为这样一些特点, 如硬件设备多为计算机, 各个不同的专业学科教学和科研实验仅仅是基于不同的软件环境。其所暴露的问题尤其突出, 表现为:实验室服务面窄;少学科交叉及相互间的渗透, 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实验室和人员方面的制约, 很多实验室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机会;受专业实验室服务单一专业课程条件的制约, 很难进行校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同时更难以将实验室用于科研。

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瞄准供应链管理与研究的前沿, 结合国情与校情, 以培养适应现代科技与管理需求、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思维的人才为目标, 以工业工程工科专业的生产制造物流为主导, 向其上下游延伸, 建立包括供应商、生产制造商、零售商、用户以及第三方物流在一起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拟创建一个真正代表当前供应链物流理论发展前沿水平的供应链一体化实验中心。在学校实验室这样一个相对有限的面积范围内, 建设几个微型企业, 摸拟真实的供应链环境, 不仅有利于以理工科为主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还能够形成多专业的人文社科实验基地, 使得大型实验设备在更大的范围、更多的专业以及更多的学生之间共享, 为相关的课程实验、教学课题、学生实训和科研项目预留足够的介入点, 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现代化的、柔性化、面向多专业的共用实验平台, 以至实验室资源真正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服务。

建设内容包括:

硬件部分。模拟实际的供应链运作, 需要购买供应链研究的实验室设备, 如生产线设备 (倍速链、皮带链、滚筒链) 、堆垛机器、分拣线设备、条码、RFID等设备;现代供应链的运作是无法离开计算机技术支撑的。运行供应链管理的各种软件需要有相对较高配置的服务器设备, 并且如果要实现数据的安全处理, 就须采用多套服务器设备相互备份数据和程序。比如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就是依靠卫星系统和大型计算机服务器来支撑的。

软件部分。支撑硬件设备运转的工具类软件, 如实验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所需要的软件、服务器运行所需要的操作系统、防火墙软件、数据库软件等, 以及为了确保数据安全需要在两台服务器之间建立数据实时热备份的存储软件;支撑整个供应链业务运行的管理软件主体平台, 如S A P、O R A C L E、用友、金蝶、神马、新中大等管理软件;支撑供应链某个特殊环节的个别管理软件, 如数据采集的RFID条码管理软件、支撑物流中心货物移动的WMS软件、支持货物运输的G P S软件等。本项目主要采用O R A C L E管理软件。

软件、硬件的安装与调试服务。本实验室建设涉及到实验设备、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计算机等数百种硬件设备。这些设备的个体安装和调试与联机安装调试更涉及到十多种软件的相互集成作业。

软件平台的个性化配置服务。本项目管理软件不同于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 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需要模拟不同企业的业务流程、并实现这些业务流程的相互交叉, 必须依靠顾问公司对企业业务的理解和对软件技术架构、功能的掌握, 搭建一个实验室建设所需要的业务平台。如果仅仅依靠学校的老师, 根本无法启动这样的软件平台。

软件与硬件、软件与软件的集成服务。本项目还会涉及到销售、采购、库存、生产、财务、人事等各个大流程, 而销售流程要至少包括了按订单销售、按计划销售、按项目销售、赊销、现货、期货、返利、退货等几十种子流程, 各个流程分别影响不同的数据走向, 最终把数据沉淀在不同的数据库表里, 如果没有软件的配置和集成服务, 没有软硬件的集成, 这个平台是无法运转的。

培训与技术支持服务。如此多的软件、硬件, 涉及到软件开发技术、数据库技术、管理系统工程等多个领域, 在过渡阶段, 依靠顾问公司的经验和方法, 培养一批可以充当教学任务的老师是这个项目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整个实验室建设和启用的过程, 都将需要厂商、顾问公司提供各种类型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第一代物流实验室系电子商务与物流实验室, 完全是虚拟的, 是软件+计算机的组合体。第二代物流实验室加入了适当的硬件设备, 如立体库、RF及分拣系统, 但硬件设备彼此没有有机的联系, 而且缺少真实数据的支持, 只是演示功能。供应链一体化实验中心系第三代实验室:一体化的集成物流实验室, 更关注于一体化的企业物流系统, 而不是独立的物流设备;具有大量企业的真实进出货数据, 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数据环境, 提供真实的软件运算基础, 因而实验室的建设运作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

综合实验室以供应链运作为背景, 强调现代工业工程学科的应用领域并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业本身, 而是已拓展到整个供应链生产经营活动中产、供、需各个环节的技术管理, 着重突出供应链上商品交易过程中生产计划、生产控制、质量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的实验教学与研究, 这就使得我校文、理、工各专业和供应链一体化实验中心发生了必然的关联, 使得实验教学和实验室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在学校实验室中建设微型的生产制造企业, 构建一个类似真实的供应链环境, 为进行相关学科的实验教学与科研而设置的一个载体, 包括所有的硬件和软件都要紧紧围绕学校教学和科研这两大主题而进行规划与方案设计, 使每个实验单元在整个实验系统中都有其存在的教学与研究价值与意义。另外, 作为一个用于教学与科研的实验系统的组成, 不仅应包含有这样一种载体, 同样也需要对实验结果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的工具, 从而使本实验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验教学、实训与科研三位一体的系统。

尽管组成本实验系统的各个实验单元的动作流程是固定的, 但由此所组成的整个实验系统的系统工作流程却是灵活开放的, 这就使实验系统的实验参与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并大大丰富了管理层面的实验内容, 从而与相关的ERP管理软件的模块化结构相对应。

作为现代工业工程实验系统最具代表性的主要实验载体——生产线, 结合多样化的模拟实验对象,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不但可组织单一对象的流水作业, 还可组织多制品的混合流水作业;不但可进行自由节拍的生产, 还可进行固定节拍生产;不但可实施批量生产, 还可实施定制生产。从而不但丰富了系统的实验内容, 更是抬高和延伸了系统的教学与科研的层次和深度。

直接服务和受益的专业主要有:行政管理 (O A) 、工商管理 (ERP等) 、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家经济与贸易 (报关、进出口管理) 、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二次开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网络技术等) 、工业工程、工程管理等15个专业。

通过二次开发可直接受益的专业有:税务、金融、统计学等。

通过该平台, 学生可掌握就业所需知识的专业有:贸易经济、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旅游管理、财政学、保险学等专业。

篇6:两馆一中心建设方案

南平市气象预警中心通过扩建改造延平区气象局所在地三官堂天地台建设, 共计正三层, 负二层。2009年底建设封顶, 2011年底将基本完成信息网络等建设。

气象预警中心网络的建设、装备的更新是整个建筑实现系统化和信息化的基础, 网络与通信是气象业务的基础, 是对外气象服务和自动化办公的保障[1]。闽北是暴雨等强对流灾害多发区, 南平市气象局基础业务全, 市级气象网络又处在连接所属十个县 (市、区) 气象局与省气象局的“桥梁”位置。

南平气象预警中心信息网络建设包括广域网与局域网建设, 主要含机房装修、信息网络设备基础设施系统设计, 有线及无线通讯系统建设等。南平气象预警中心信息网络建设是为了保证南平市局办公地点搬迁过程中气象数据通信网络传输不中断, 业务能够正常运转的保证, 同时在实现平移的过程中, 让市局气象网络建设上一台阶, 有利我局进一步发挥防灾减灾的气象参谋作用。

1. 气象预警中心网络建设前期准备

南平气象局从2009年底, 把现有网络系统与南平市局新预警中心计算机网络需求相结合, 对市局网络作了一定的调整, 对我市气象数据传输和资料共享等做了全盘的考虑, 对我局局域网 (包括所属县市区) 的网络安全作了统一的布属, 针对现状已购置了部分服务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 还购置了千兆物理隔离网闸一台, 网络版的瑞星杀毒软件一套等。2010年在预警中心内装修的同时, 进行了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等综合布线的跟进, 为2011年的业务发展规划和新的预警中心网络建设作了一定的铺垫。

2. 气象预警中心网络建设基本思路

南平气象预警中心网络系统建设, 基于时效和经费的考虑, 结合气象局业务系统实际需求, 预警中心网络建设规划如下:局域网各硬件设备的选择尽可能利用现有设备, 节省投资的同时, 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性价比、兼容性和可维护性等, 同时还得考虑政府采购的便利性, 为了确保各系统网络的互连互通, 更好的发挥效益等, 各系统网络的端口设备必须最好统一品牌, 且网络各系统端口使用中国气象局下发的新的IP地址。

在网络设计构建中, 始终坚持以下原则:

⑴安全性--通过构建南平市气象局专网、内外网物理隔离、隧道、加密、防火墙等技术及正版网络版杀毒软件在市局与所属县、市、区气象局的统一布属等。

⑵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保证满足气象工作的同时, 又要体现出网络系统的先进性。充分考虑到气象局专网应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⑶高性能--骨干网络性能是气象局专网整体良好运行的基础, 设计中必须保障网络及设备的高吞吐能力, 保证各种信息 (数据、语音、图像) 的高质量传输, 才能不使网络成为气象工作开展的瓶颈。

⑷标准开放性, 有利于保证与其它网络之间的平滑连接以及将来网络的扩展。

⑸可管理性--对网络实行集中监测、管理, 并统一分配有关资源。选用先进的网络管理平台, 具有对设备、端口等的管理。

3. 建设目标和主要建设任务

建设目标:保证搬迁过程中气象数据通信网络传输不中断, 在实现网络平移的过程中, 让网络建设上一台阶。综合布线满足未来8~10年气象业务发展的需求,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满足未来5~8年气象业务发展的需求, 网络总体架构满足未来5年发展需求, 网络接入设备和系统平台满足近年业务发展基本需求。南平市气象局中心机房建设为规范化信息网络机房打下很好的综合布线、网络设备、供电和机房环境等基础。

主要建设任务:对我局局域网 (包括所属县、市、区) 的网络安全作了全盘考虑和统一的布属, 包括广域网和局域网的迁移和升级建设, 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础建设, 数据存储等。由于经费的相对短缺, 数据传输质量平台和其它部分信息化建设项目和办公自动化建设等还有待日后建设。

4. 气象预警中心信息网络技术设计方案

4.1 中心机房的设计

中心机房位于三楼, 面积58平方米。机房内安装防静电活动地板, 活动地板采用四周支撑式, 高度为15cm;电性能指标满足B级要求。由于我局设计方案中采用的是上走线的方式, 同时考虑到吊顶一般要取齐梁下部, 通常要占用一定高度, 会影响到楼层的净高, 所以不建议做吊顶。

4.1.1 中心机房的综合布线

采用上走线的方式, 在机房天花板上敷设强、弱电线槽;强、弱电线槽敷设位置尺寸满足当前设备强、弱电线缆的安装尺寸要求, 同时为今后的进一步扩充预留足够的空间;当强、弱电线槽近距离平行敷设时, 线槽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m;强、弱电线槽材料选用镀锌钢板;强、弱电线槽应为全密封式, 确保内部为密闭的电磁空间。

机房强、弱电线不应延外墙敷设, 以防止雷击时墙内钢筋瞬间传导强雷电电流时, 瞬间变化的磁场在机房内强弱电线上感应出的高脉冲浪涌电压损坏设备。

4.1.2 防雷和接地

机房的接地设施应满足人身安全及电子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 宜采用共用接地系统, 接地电阻宜≤1Ω;机房内防静电活动地板下的所有金属线槽、金属线管应全部可靠接地, 接地电阻应≤4Ω。机房配电系统采用TN-S制式。室内所有设备与室内等电位连接带连接, 所有电缆、信号传输线均敷设在金属屏蔽槽 (管) 内。在机房防静电地板下设置等电位连接母排, 该母排采用40*4的铜排。

4.1.3 信息网络设备基础设施系统设计

信息网络设备基础设施系统, 主要包括标准机柜、供配电、空调系统等三个部分。

⑴标准机柜部分:预警中心机房采用13个标准的42U机柜;分二排摆设, 第一排8个, 第二排5个。网络和电话总配线架 (占1个机柜) 、运营商接入设备 (占2个机柜) 位于第二排, 用户设备放置于第一排机柜。核心交换机、汇聚路由器、防火墙等占用1个机柜, 专业服务器占4个机柜, 各类处理机占2个机柜 (含过渡用的各塔式服务器和台式机等) , 预留3个机柜。

⑵机房供配电系统:机房供配电系统所提供的供电质量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机房内所有用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因此, 机房必须建立一套功能完善、运行良好、供电可靠的供配电系统。

机房供电采用“双路市电+不间断电源系统+汽油发电机”的方式;机房内设备电源的电压变化应在220V±5%之内, 频率变化应在50Hz±0.5Hz之内。

UPS间单独设置, 位于预警中心二楼, 主要供应中心机房、气象台会商室等用电。考虑安放2台的UPS。一台供中心机房, 一台供会商室设备。机房不间断电源系统 (UPS) 主机功率不小于20KVA;蓄电池配置至少能满足满载4小时的后备时间;蓄电池组采用2组的并联运行方式。

⑶空调系统:空气调节系统维持机房内温湿度的恒定, 并确保空气的洁净度, 预警中心机房拟用精密空调, 考虑经费问题, 现用5匹通信机房专用空调二台。

4.2 广域网迁移和建设

迁移新预警大楼, 保证搬迁过程中气象数据通信网络传输不中断, 实现广域网顺利平移, 广域网迁移前需线路和接入设备的接入, 并完成调试工作。在新预警中心中心机房和旧办公楼机房间向运营商申请一根专线, 作为新大楼网络建设过渡期之用。广域网示意图如图1所示。

4.3 局域网建设

4.3.1 预警中心内网网络拓朴图规划

图2为南平气象预警中心内网局域网规划拓朴图

⑴核心层采用千兆或万兆插槽交换机, 各接入层采用千兆交换机;接入交换机与核心层交换机之间预埋光纤线缆, 采用六类线实现千兆连接, 六类线到各信息点, 重要的信息点预埋光缆, 可实现网络千兆到桌面。

⑵在内部网络中采用物理隔离网闸来实现安全隔离和可控的数据交换。

⑶在网络无线部署上, 采用无线AP加无线交换机方式部署, 在网闸外区布署无线交换机, 实现对无线AP的接入和控制, 通过无线能访问通过网闸摆渡出的气象数据, 体现了网络有线、无线一体化解决方案。

⑷用防火墙作为VPN的接入网关, 局域网内各服务器和工作终端安装网络版杀毒软件。

4.3.2 预警中心外网网络拓朴图规划

⑴外网局域网在中心机房布属一台千兆核心交换机, 在各个楼层部署千兆或百兆接入交换机, 外网信息点布到各桌面。在网络无线部署上, 采用无线AP加无线交换机方式部署, 在二楼部署无线交换机实现对各层无线AP的接入和控制, 体现了网络有线、无线一体化解决方案。

⑵在出口部署防火墙+网络版杀毒软件等实现网络的安全保护。

5. 气象预警中心网络建设方案实施

将成立预警中心搬迁小组, 同时发挥我局具有从事气象信息网络工作较丰富经验的网络人员作用, 聘请省气象局信息中心等部门有关专家进行指导, 利用新预警大楼网络建设契机, 确保南平市气象局办公地点搬迁过程中气象数据通信网络传输不中断, 业务能够正常运转的保证, 同时在实现平移的过程中, 让市气象局网络建设上一台阶。确保网络建设方案可操作性, 得经如下过程:

⑴论证预警中心网络建设方案的可行性, 进而修改之, 制定出严密的方案实施计划与进度。

⑵确定可选设备与设备技术参数, 做出所需购入设备预算。

⑶在搬迁前完成设备的采购与安装调试等。

⑷制定出网络迁移应急预案:细到每一条线路, 每一设备, 每一系统等的迁移应急预案。

6. 结语

要达到网络良好建设, 且最大的发挥其作用, 网络搬迁过程中气象通信不中断等等, 设备是根, 技术是本, 需有经费支持外, 还得有一定的技术支持, 得不断的通过查找资料, 通过与有网络建设经验的省地气象局、设备供应商和集成商的沟通和交流等, 将方案进行具体细化后进入具体实施。

摘要:本文从气象预警中心网络建设前期准备、基本思路、建设目标和主要建设任务, 阐述市级气象预警中心网络建设的技术设计方案 (主要包括广域网和局域网建设等) , 确保市气象局搬迁过程中气象数据通信网络传输不中断, 在实现平移的过程中, 让网络建设上一台阶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气象预警中心,信息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上一篇:演习请战书范文下一篇:勤学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