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重点词句 体会人物情感

2024-04-20

品读重点词句 体会人物情感(精选6篇)

篇1:品读重点词句 体会人物情感

品读重点词句

体会人物情感

——《给予树》(第一课时)教学谈

云南省建水县临安镇中心学校

杨保鸿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爱的奉献”来编排的,课文《给予树》是本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本课故事情节简单,学生较易读懂。课文主要写了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基于此,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联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获得美的精神享受。

一、游戏导入,理解“给予”

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通过开展与教学相关的游戏,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上课伊始,可以这样做: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仔细看画面猜猜是什么节日?(课件依次出示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的画面,教师相机出示课文后面圣诞节的资料袋,让学生初步了解圣诞节。)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圣诞节的相关资料资料后,师可以顺势而导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圣诞节有关的课文,请认真看老师写课题,请同学们边看边书空课题。接着指导学生读准、理解课题,可以这样展开教学:“给予”应该怎样读?谁来试一试?“给”还可以读什么音?读jǐ的时候是什么意思?“予”是什么意思?“给予”合在一起还是“给”的意思。“予”笔划少,请你抬起手指书空一遍,注意书写结构布局,让字美观一些。这样做不仅引出了课题,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还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检查预习情况,认读生字词

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规范书写汉字,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可以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扫除障碍,也可以为学生今后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可以这样进行教学。

1.课前老师就布置大家预习课文了,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看看大家会不会读这些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沉默不语、如愿以偿、兴高采烈、圣诞、分享、仁爱、到处逛、援助中心、棒棒糖、宽裕、立即)指名读,齐读。2.“援”左边提手旁,右边是暖的右半部分。伸出双手帮助别人,给他人温暖,这就是“援”。课文中出现了“援助中心”,对援助中心你有哪些了解?(给别人提供帮助的地方)3.看来读词语难不倒大家,给你们猜个字谜:丰衣足食打一字(裕),教师板书“裕”,指导书写。“即”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右边是单耳旁。学生在拼音本上书写一遍:裕、即。4.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议。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生对课文生字熟知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训练学生概括语言的能力。

1.我们班的孩子不仅字写的正确,而且美观。相信你们一定很会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认认真真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谁能用一两句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交流。3.在归纳这类课文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归纳。(出示: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还有发生了什么事情来说,就完整了。)4.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呀?(板书:金吉娅)看来,金吉娅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跟老师一起念念她的名字。

教学中,教师相机渗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抓住重点词,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扣重点词,揣摩人物的 2 内心活动,是体会人物美好品质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好方法。因此,教师可以这样过渡:圣诞节的到来让金吉娅的家庭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然而就在这快乐的氛围中出现了一幅不和谐的画面,细心读书的同学一定发现了。

(一)体会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

1.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2.齐读这段话。3.圣诞节是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啊,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动脑思考。4.指名交流。(其一,哥哥姐姐买了好的礼物,而她只买了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很廉价啊?其二,自己没有给家人买到好的礼物而难过。其三,金吉娅害怕妈妈责怪她。)

(二)对比哥哥姐姐的“兴高采烈”,更深刻地理解金吉娅沉默不语的原因 1.金吉娅沉默不语,而哥哥姐姐们的心情又如何?出示句子: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点击“兴高采烈”变成红色)2.指名朗读这段话,“兴高采烈”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理解)3.哪些动作让我们感受到哥哥姐姐兴高采烈?能读出哥哥姐姐兴奋的心情吗?指名学生朗读。4.看见哥哥姐姐兴高采烈,此时金吉娅心里怎样?(板书:担心、难过)5.指名读: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她担心、内疚、难过)6.透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金吉娅没有为家人买到好的礼物而难过、内疚,同时也担心家人的责备。(指板书)同学们,通过一个词,我们能读出词语背后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这就是语言的奥妙,只有好好学语文才能发现。7.金吉娅的沉默不语是这个洋溢着快乐的家庭里的不和谐的画面,让我们印象深刻,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品读重点句,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以读促思,以思促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步步的讨论和追问,引发学生经过思考,体会金吉娅不仅具有善良、仁爱的优秀品质,还有同情、体贴的良好品质。再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学生对金吉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此时让学生表达内心的情感,可谓水到渠成,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1.面对有些生气的妈妈,金吉娅又是如何跟妈妈解释自己的行为呢?指名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句子,指名朗读。小组讨论:从金吉娅的做法里,你体会到什么?(善良、仁爱、同情、体贴)2.师相机出示句子:可是妈妈,我们有那么多人,已经能收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①朗读这句话。②请同学猜一猜,圣诞节到了,那个小女孩可能没有什么?也有可能没有什么?(可能没有亲人送的礼物,也有可能没有小伙伴的祝福„„)3.尽管金吉娅的家庭不富裕,这20美元也是妈妈省吃俭用下来的,可是,与小女孩相比已经很幸福了。因为这个圣诞节,金吉娅有妈妈送的礼物,有哥哥姐姐送的礼物,甚至还有小伙伴送的礼物,就是在这样的对比中,金吉娅走进了这个陌生小女孩的内心。

六、创设情境,深入解读人物内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即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理解文本内涵,体会人物的情感。可以这样展开教学。

1.播放音乐:金吉娅来到商场,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出示)卡片打开

圣诞节又到了,每当圣诞节我都想哭,我不记得爸爸妈妈的样子,也没收到过圣诞节的礼物。我多希望拥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呀!我想做她的妈妈,不让她像我一样成为孤儿。圣诞老人啊,您在哪儿呀?

爱您的小爱丽莎

2.假如你就是金吉娅,当你看到这张心愿卡,你会想些什么?你想对小爱丽莎说些什么?请把它写下来。

3.指名交流。

4.善良的金吉娅知道此刻给予这个陌生女孩的圣诞礼物比做什么都有意义。所以此时金吉娅内心十分坚定,她坚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齐读句子“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这一环节的教学是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表达的能力,同时把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深化了语文学科实践性强的特征,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回归课题,理解“给予树”的含义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当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再引领学生回到课题上,理解课题的真正含义,进一步升华了课题,明确了学习课文的目的。

1.播放圣诞节的音乐:听!圣诞节来临了,援助中心在商场放置了一棵与众不同的树,一方面是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告诉人们——要学会“给予”!所以,这棵树就叫做——给予树。

2.这个圣诞节,八岁的金吉娅给予了你什么?指名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句子:“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齐读这句话。

3.如果说,给予家人的关心、关爱是一种本能,是一份责任,那么,像金吉娅这样给予一个陌生人的帮助,则更是一种伟大的情怀!这节课,我们从金吉娅的角度读懂了给予,下节课,我们将从她的家人、(哥哥、姐姐、妈妈)还有课文中那个陌生女孩的角度更深刻地去读懂这“给予”的含义!

从画面走向文字,从故事走向生活,从课内走向课外,在这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对课文的课题进行了升华,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让“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更深度的落实。

篇2:品读重点词句 体会人物情感

我认为涂老师的课有一大亮点,那就是她紧紧抓住“傻灵傻灵”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感悟傻二哥做事讲究、耐心细致、热心能干的形象。课堂上,涂老师给予学生充分解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在文中去勾画相关语句来感受傻二哥“傻灵傻灵”的特点。这一问题的设计,让那些生动、细腻的描写傻二哥卖药糖时的装扮、卖药糖前的准备活动、卖药糖时耐心换糖的重点语句水到渠成的成了孩子们品味人物形象的重点。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涂老师引导大家体会卖药糖前的准备活动那一部分。学生把句子找出来了,并交流了从中感受到傻二哥十分有趣。那么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他的有趣的?学生很自然的就说到了句中那些描写傻二哥动作的词语。抓住这些动作学一学,演一演,孩子们就乐了,这傻二哥的动作的确傻的可爱。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分析,傻二哥是想借着这夸张的动作吸引更多的顾客,招徕更多的生意,这傻样儿后掩藏的聪明、机灵劲儿就浮出水面了,这就是“傻灵傻灵”,傻中透灵啊!整个教学过程中,涂老师机智的引导学生从描写傻二哥的傻劲儿、傻样儿、傻事儿的重点词句来感悟傻二哥认真、聪明、乐于助人的形象,始终回扣“傻灵傻灵”这一主线,于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习得了运用语言文字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以读促写,值得学习。

篇3:品读重点词句 体会人物情感

一、夜宿古寺———长年累月的生活之苦

本文共有13个自然段, 其中用了7个自然段描写了李时珍夜宿古寺之苦。而夜宿古寺这样聚焦的特写镜头在李时珍将近30年修订《本草》的岁月里不是一次, 而是他一种生活的常态。所以学习这篇文章不是感受李时珍一时之苦而是要以点带面, 感受的是他几十年如一日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

教学中, 首先让学生通读第1~7自然段, 用他们原有的知识作为起点找出自己觉得是描写生活之苦的成语。学生很快找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和长年累月”三个词语。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背景资料理清这三个词语的关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是李时珍在修订《本草》过程中长年累月的一种生活状态。那么联系课文如何理解“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呢?学生通过静心默读, 批注, 自悟自得:

1.“饥餐渴饮”, 联系文章第5自然段中“夜幕渐渐降临了, 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 生起火来。

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 煮沸后, 两人便坐在火边, 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一段话, 感受他们吃的是什么, 喝的是什么, 体会他们生活之苦。其中有很多可供感悟的地方, 如“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 生起火来。”“用陶碗舀来泉水”“坐在火边, 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尤其是一个“啃”字写尽了他的生活之苦。

2.“晓行夜宿”, 联系文章第1、2、4自然段体会。

“晓行”不只是“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的早行之苦, 更有行程之远 (安徽、河南、湖北等地, 行程几千里) 路程之艰难的暗含。“夜宿”之苦, 在第5自然段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要启发学生细细品读、批注、体会。比如:

到处是灰尘:早就被人遗忘了, 积满灰尘, 很脏!

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断垣残壁, 墙壁倒塌了, 断裂了, 残缺不全了, 外面刮大风, 里面就刮小风;外面下大雨, 里面就下小雨。难怪上面长满了青苔, 青苔一般就生长在这样阴暗、潮湿的地方。

中间的神像上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不仅墙壁上长满青苔, 而且连神像上都蒙着厚厚的蜘蛛网, 说明年久失修, 无人来住, 荒凉、颓败。

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说明李时珍丝毫没有犹豫, 住这样的地方他已经习以为常。

至此, 学生在通过特写镜头充分体味了“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之苦后, 再来回味“长年累月”这样的生活, 我想他们对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一定会有深切的感受。

二、月色、砖块———长年累月的工作之苦

对艰苦的工作环境的描写集中在文章的第8、9自然段, 李时珍以透过露天屋顶的月色为灯, 以砖块为桌, 边忆边写, 神情专注。文中对工作环境之苦的描写虽是寥寥数笔, 但是在李时珍长年累月奔波修订《本草纲目》的岁月中却不是可以省略的细节。因此教学中在这儿虽然无需浓墨重彩, 但是点拨体味还是大有必要的,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环境去比较, 去切己体验, 感悟一盏明灯不可得, 一张桌子亦困难的环境之苦丝毫没有影响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热情的可贵精神, 从而彰显不怕苦的文章主题。

三、亲尝药草——长年累月的研究之苦

文章的第12自然段集中而简明地描写了李明珍为了使记录准确, 甘冒生命的危险, 亲尝药草, 从而表现了他严谨认真的研究之苦。教学中要抓住他的几个动作“端详”、“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来体会, 并在他“若有所悟”的基础上启发思考:鹅肠草和鸡草“叶子十分相似”, “但是药性不同”, 是李时珍区别不了吗?既然他能区分, 为什么还要亲口尝?从而让学生体会李时珍“甘尝药草, 求真求实, 万民得福”的济世情怀。也借此辐射《本草纲目》的全篇, 感受他长年累月这样奉献追求, 严谨认真的研究之苦。

篇4:品读重点词句 体会人物情感

我知道, 一堂语文课实质上是学生与作者以文本为媒介的对话活动, 而阅读活动则是学生与文章作者之间情感和理智的交融。作为语文教师, 我应将课堂对话引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通过我们对文本中人文内涵的挖掘, 让我在有价值话题的预设中, 实现学生对语言、对思想、对能力的逐步提高。所以, 我的语文课较偏爱对文本语言的品味、重点词句的理解和感悟。

当然, 语言文字是以字词句段篇的形式存在的, 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又相辅相成。学生了解内容、领悟情感, 离不开理解语言文字, 也只有理解了语言文字才能了解内容, 脱离语言文字架空地去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 是不可能把课文读懂读清楚的。而词句是语言文字的主要表现形式,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则是我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 多年的教学使我体悟到, 这也是学习语文, 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有效策略。那么怎样实践这一理念呢?从我的教学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多读, 在读中走近文本

我觉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一定要以文本为主, 因此, 在我的语文教学设计中, 我常常是以读为主, 让读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地读、说, 在丰富多彩的读中, 探究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策略。

以《巨人的花园》一课为例。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孩子们都喜欢读, 文章蕴含的道理也将在读文结束时总结提炼。问题是, 怎样的读才能抓住核心——看关键词句。

课堂设计中, 在检查预习这个环节中, 我出示了:

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白雪一片北风呼啸隆冬来临

狂风大作瑟瑟发抖阳光明媚草翠花开鲜花凋谢冰雪覆盖

这几个词语, 然后让学生想象这些词语所描绘的景象。带着这些想象, 在文中或找到相似之处的描写, 或找到恰恰相反的景物, 接着, 我便提出问题来:是什么使得花园有了如此大的变化?

这一环节的设计, 既有对全文的通读 (找词语) , 又有对重点知识的梳理 (是什么让花园不再那么美丽) 。这样边读边思考, 对于文本的解读就更近了一步。

是自私, 让花园没有春天;是爱与分享、笑与温情给了花园美丽的春天……

二、多想在情景设计中达到理解文意

例如, 在《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中, 我这样引领学生理解文本:

引读:小钱,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他的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花朵……在这如花的年龄, 他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孩子们, 得了白血病, 真的没有一线希望吗?引读:目前有效的办法惟有……, 才能使……

但要找适合移植的骨髓容易吗?请读读这两句话, 找找有关词语说一说。

出示句子:然而, 要找到适合可移植的骨髓, 又谈何容易。这样的骨髓, 如果没有亲缘关系, 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小钱是幸运的, 几经辗转, 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怎样理解“谈何容易”?“几经辗转”是什么意思?他们可能去哪些城市找过?

地震结束了吗?你是从哪知道的?余震危险吗?此时此刻哪才最安全?可那位青年还是静静地躺着。那他的家人平安吗?但他还在静静地躺着。难道这位青年就一点都不怕危险吗?难道他就不牵挂家人的安危吗? (不是的.因为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位青年正期待着他的骨髓。) 在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就是——救小钱。

出示第二自然段, 请大家再看这段话中最能表达台湾青年不顾安危要救小钱的词语——“苍白、红润、凋零、绽放”通过这些词语, 进一步体会台湾青年心里想着的是海峡对岸同胞的生命……

台湾青年美好的心灵, 感动了你也感动了我。在这场与死亡争夺生命的行动中.还有一个人的举动也令我们感动, 他是谁?那他的什么做法又令人感动呢?

在“沉着”中感受李博士的品质。

他在什么情况下还这样沉着?突如其来的余震都能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出来, 多么危险的时刻啊, 但李博士却站在病床旁, 他是怎样地站在病床旁? (沉着地) , 此时此刻, 跑到哪里才比较安全?手术室是空旷的地方吗?可李博士却怎样地站在那充满危险的地方? (沉着地)

他沉着地站在那里等什么呢?“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这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是的, 这涓涓流出的是生命的火种, 是美好的希望, 是博大的爱。骨髓流出的这一刻, 你高兴吗?你感动吗?再读这一句, 读出你的高兴和感动。

出示相关文字:“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

10时20分, 李博士从花莲飞往台北。

14时15分, 由台北抵达香港后, 立即飞往上海。

16时45分, 飞机在上海降落。

20时50分, 李博士直奔杭州。

22时15分, 李博士乘坐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的医院。

快算一算, 从李博士带着骨髓出发, 到把这生命的火种送到小钱的身边, 用了多长时间? (生答) 只差5分钟就是整整十二个小时啊?这是怎样的12个小时?用一个词语形容——紧张、争分夺秒、扣人心弦、艰辛、辛苦、漫长、惊心动魄、疲劳……

在词句解读中, 在词句训练中, 文本的内涵就这样一点点显露出来, 只有深入理解这些语言、词汇, 在脑海中构想人物情感, 才能达到理解文意, 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多欣赏品读重点词句是悟情的关键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作者语言特色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 心中产生一种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激情。这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能力, 与作者产生精神共鸣的能力, 是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实现的, 而文中的重点词句就是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关键。因此, 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词句进行品赏, 给学生创造个性化阅读的机会, 就能更深入地去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而更进一步地升华主题, 陶冶学生的情感。

在我的语文课堂中, 我会时时穿插一些音乐欣赏环节, 根据不同的课型要求, 我会将情感提升到悟情悟境当中。

还以《巨人的花园》为例, 文尾的一个片段是: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 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 巨人看着他的眼神, 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 桃树马上绽出绿芽, 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了,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 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 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这时, 欢快的《分享》这首歌我播放出来了, 随即问道:小男孩用什么感染了巨人, 巨人从男孩的眼神中读懂了什么?

这次, 孩子们可是知道了:

不要自私, 要学会爱, 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 才会真正快乐。

分享让我们看到更多的阳光、温馨与美丽, 更多的享受快乐!

待人不要任性和冷酷, 快乐应当与大家分享, 自己才会得到快乐与幸福。

再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为例。在文章结束时, 我说道:

生命在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 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与奉献中重新绽放了。谁来说说, 这真是一座用 () 架设的生命桥?

是啊, 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就是爱之桥, 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岂止是一座桥, 一个故事, 这简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 一首爱的诗篇。同学们, 是爱给了小钱第二次生命, 让我们饱含热情来读读这爱的诗篇, 课件以诗歌的形式出示最后一段。

同学们, 爱就在我们身边。爸爸妈妈的爱, 老师同学的爱, 你感受到了吗?你会表达爱吗?一句关心的话语, 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个深情的拥抱, 都是爱的体现。孩子们, 行动起来, 向身边的人大胆地表达你的爱吧!

在歌曲《爱的奉献》中,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老师、同学的爱。

在听歌曲的环节中, 孩子们享受了音乐带来的乐趣, 同时也将我们的分享主题紧紧把握住了, 我觉得这个环节契合了作者传递大爱的主题, 也使得孩子们明白了:付出、给予、分享、无私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多读, 在读中走近文本;多想, 在情景设计中达到理解文意;多欣赏, 品读重点词句是悟情的关键。把握这些, 从备课入手, 提高重点句段的教与学的质量, 便在抓重点词句, 品文本内涵中逐渐实现了。这正像我们品味一壶好茶, 在幽幽的静谧中, 香气四溢的那份甜美就渐渐化开, 钻进我们的心田了。

篇5:围绕重点细品读

一、抓重点词语,在品读中内化语言

文本中的重点词语在文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对重点词语品读到位了,就能够有效地理解整篇课文蕴含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准文本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进行品读,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化。

1.抓描写性词语,引导感悟性品读。

在一些课文中,作者经常通过描写性的词语把课文写活。在教学中,教师要抓准课文中的这些描写性词语,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感悟。

例如,《第一朵杏花》(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这篇课文的第六自然段描写春天到了,春风吹醒了世间万物:“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其中“绿”“青”“皱”“鼓”四个字把春天写活了。在教学中,笔者就是以这四个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品读的。

师:(出示:“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这个句子多美呀!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啊,他把春天读得真美!(课件上“绿”“青”“皱”“鼓”四个字加着重号) 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可要特别注意带点的词语。一边读一边想象这几个词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还可以加上动作。(学生边读边想象)

师:好美!透过这几个词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春风轻轻一吹,我仿佛看见柳树姑娘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随风飘舞。

生:我看见小草伸着懒腰从妈妈的怀里探出脑袋,好奇地看着这五彩的世界。看着这一切,我忍不住想读啦!(学生边做动作边读)

生:从“鼓”这个字我看出,杏树的花苞已经很鼓了,只要被春风再轻轻地吹一吹,它们就要全部绽放了。

……

师:仅仅通过几个字,大家就好像看到了如此美妙的春天。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欣赏这美丽的春天吧!(出示春天的情景图,全班齐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

在以上案例中,教师以课文中的“绿”“青”“皱”“鼓”这四个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品读。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这四个字描绘的春天的美丽、春天的灵动、春天的鲜活,并体会到了课文中作者描写春天的景象时用词的精妙之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有效培养。

2.抓有引申意义的词语,引导拓展性品读。

对于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仅理解本义是不够的,有时候更为重要的是要读懂其引申意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词语。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这些有引申意义的词语,引导学生在拓展性品读的过程中理解词语的含义,并学会如何运用这些词语。

例如,在《开天辟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这篇课文中,作者将神话人物盘古树立成了一个伟大的人物,他以自己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整个天地。在这篇课文中,“开天辟地”就是一个重点词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它的本义,更要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的引申意义。

师:同学们,“开天辟地”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开天辟地”就是盘古开辟了整个天地的意思。

师:是呀,这是“开天辟地”的本义。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句话:“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你觉得可以用哪一个词语来概括?

生:我觉得也可以用“开天辟地”来概括。

师:那么,你们觉得“开天辟地”这个词语还指什么?

生:“开天辟地”一词还指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在以上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开天辟地”这个词语进行拓展研读,不仅有效地让学生理解了“开天辟地”这个词语的原本意义,而且让他们理解了这个词语的引申意义。

二、抓重点句子,在品读中活化语言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通过一些重点句子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节描写,从而使文章显得很生动。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品读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这些重点句,引导学生慢慢体悟,深入理解课文。

在一些课文中,对于一些细节描写,作者往往通过一些修辞手法把描写对象写得生动具体,从而让文章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这些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性品读。

例如,《望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这个句子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月亮的美,对此,笔者是这样引领学生品读的。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把月亮写活的?

生:作者是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写活的。

师:读了这个句子,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月亮?

生:在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慈祥的月亮。我觉得月亮就像一位母亲,她很“安详”地出现在夜晚的天空中。

生:在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调皮的月亮。月亮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他在天空中调皮地“吐洒”着清辉。

这样,月亮在不同学生的头脑中展现出了不同的形象,有的安详,有的调皮。在想象品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作者利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月亮写活的方法体验得十分深刻。

三、抓重点段落,在品读中意会语言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重点段落特色非常鲜明,作者往往通过一种特殊化的描写手法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这些重点段落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进行品读,在品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含义。

例如,在《黄果树瀑布》(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这篇课文中,作者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特别是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作者采取了“以声绘形”的写作手法,富有特色。在教学中,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这样一番引领: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你们对黄果树瀑布有怎样的感受?

生:黄果树瀑布十分壮观。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黄果树瀑布很壮观呢?

生:人们一进景区,就会听到黄果树瀑布发出的“哗哗”声。

生:是呀,黄果树瀑布发出的声音很大,并且渐近渐响。

生:在接近黄果树瀑布的时候,听到的声音会盖过“人喧马嘶”。

生:到最后就会只听到黄果树瀑布的“喧嚣”声。

师:刚才你们说的词语“哗哗”“渐近渐响”“人喧马嘶”“喧嚣”都是表示声音的,但也表现出了黄果树瀑布视觉上的壮观。写作手法是什么呢?

生:用听觉来表现视觉。

师:这种写作手法叫“以声绘形”。

在以上案例中,教师抓住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品读。在品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发现了“以声绘形”的写作手法,充分地感受到了文本蕴含的意境美。

篇6:品读重点词句 体会人物情感

《松鼠》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说明文。作者通过精心细致的观察、准确精练的说明及生动传神的描写, 向我们展现了一只漂亮、驯良、乖巧的小松鼠, 让人不由自主地欣赏它、亲近它、喜欢它。本文结构清晰, 首先从总体入手, 介绍松鼠漂亮的外貌特征;再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活动时间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松鼠驯良的性格特征;并侧重写了松鼠乖巧的行为特征;最后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本文语言浅显易懂, 很适合学生自读。教学时一是让学生先了解阅读提示, 把握阅读要求;二是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抓住课文的要点, 大体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三是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 进一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 充分体现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四是让学生通过与课文《鲸》进行比较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 交流互动。

同学们,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动物, 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吗?你能用一两个词来描写一下你最喜欢的动物的特征吗?可以用上“我最喜欢的______。”的句式进行交流。 (指名交流)

2. 揭示课题。

同学们对自己喜欢的动物观察得很细致!是啊,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人类应该保护动物。今天, 咱们一起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作家布封所写的《松鼠》。 (齐读课题, 指导学生正确读准字音。)

3. 展示资料。

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松鼠的资料。 (指名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松鼠的相关资料让学生阅读:松鼠是哺乳纲啮齿目一个科, 松鼠特征是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巴, 体形细小, 以草食为主, 食物主要是种子和果仁, 部分物种会以昆虫和蔬菜为食, 其中一些热带物种会为捕食昆虫而进行迁徙。松鼠原产地是我国的东北、西北及欧洲, 除了在大洋洲、南极洲外, 全球的其他地区都有分布。) 布封笔下的松鼠又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目的之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交流搜集信息的过程, 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鼓励学生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 倾听学生的汇报, 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铺垫。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 (1) 默读课文, 勾画生字词, 借助拼音或查字典,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读出感情。 (2)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也可以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自主学习, 然后在词语旁做好批注。)

2. 指名交流自学情况。

(1) 读生字词。 (指名读, 齐读) 驯良榛子榉实橡栗矫健玲珑帽缨形舵手蛰伏不动狭窄勉强圆锥 (2) 理解词语。 (在学生朗读词语时,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乖巧、驯良、矫健、玲珑、警觉”等词语的意思。)

3. 分段朗读。

思考: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乖巧、驯良, 很讨人喜欢。)

设计意图:扫清阅读障碍, 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了解课文所描写的松鼠特点, 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得到良好的体现。

三、围绕重点, 自主学习

1. 思考问题。

自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松鼠的? (2) 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提示:像学习课文《鲸》一样边读边思考, 边勾画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争取读二至三遍后就能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2. 汇报交流。

(1) 指名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描写松鼠的某一方面特点读懂, 然后再交流松鼠的另一方面特点。同时指导学生朗读表现作者对松鼠喜爱的句子。 (2) 根据学生的交流发言相机板书。 (从松鼠的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的描写, 写出了松鼠外形漂亮的特点;通过写松鼠在高处活动, 不接近人的住宅, 晚上活动, 常吃的食物, 写出了松鼠性格驯良的特点;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写出了松鼠行为乖巧的特点;最后写繁殖、换毛, 是补充说明松鼠的其他习性。)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 提出问题, 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学习课文, 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阅读感悟, 体会写法

1. 感悟词语。

在课文中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和词语读一读, 然后同桌互相说说从这些句子和词语中体会到什么。在课文中批注。

2. 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的交流, 出示以下句子指导学生朗读加深体会。 (1) 它们面容清秀, 眼睛闪闪发光, 身体矫健, 四肢轻快, 非常敏捷, 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 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 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 一直翘到头上, 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这三句话是对松鼠的外形描写。“清秀”一词形容松鼠的面容, 加上“闪闪发光”的眼睛, 把松鼠写得非常惹人喜爱。在写尾巴时, 更加细致生动, 先写其形状, 把它比作“帽缨”, 给人以联想和美感, 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再写具体功能, 能“一直翘到头上, 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表现出了松鼠形体的奇特之处。) (2)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 经常在高处活动, 像飞鸟一样住在树上, 满树林里跑, 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这句话写出了松鼠生活的地点, “满树林里跑”写出了松鼠活跃的特点。) (3)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 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 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 躲在树枝底下, 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这句话表现了松鼠灵敏的反应和动作, “跑”“躲”“逃”三个动词表现了松鼠对于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 说明松鼠十分警觉。) (4) 它们搭窝的时候, 先搬些小木片, 错杂着放在一起, 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 然后把苔藓挤紧, 踏平, 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 足够坚实。 (“先……再……然后……”这一句式写出了松鼠搭窝的过程, 很有条理性。引导学生用“先……再……然后……”说一句话。)

3. 小组讨论:

想一想课文《松鼠》在表达上与《鲸》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回答,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从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课文《鲸》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词语读一读, 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 在积累语言中深切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同时,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 对比《松鼠》与《鲸》两篇课文在表达上的异同点, 让学生学习写此类文章的方法, 为学生习作打下良好基础。

五、角色体验, 练习表达

1. 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你该如何向大家介绍自己呢?

2. 指名介绍。

(引导学生重点从松鼠的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进行介绍, 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怎样呼唤人类来保护动物进行介绍。)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角色, 把自己当作松鼠向别人介绍自己,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

1. 归纳小结:

同学们, 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了一只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 老师感到很高兴, 你们喜欢它吗?请同学们在课后阅读“资料袋”的内容, 希望同学们找找布封写的书读一读, 了解更多的动物朋友。

2. 朗读课文。

3.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了解它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学着课文的表达方法, 写一篇习作。

上一篇:大学生爱国卫生月活动策划下一篇:xxx乡全力做好新农合筹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