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比教学心得

2024-05-24

课内比教学心得(通用13篇)

篇1:课内比教学心得

在比赛过程中,每个老师备课是那么认真,每堂课都是那么精彩。课堂上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浪花,她们或浅唱低吟,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的教师和专家连声赞叹。有的教师三言两语,扣人心弦,瞬间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有的教师娓娓道来,从容不迫,始终让学生保持高度注意。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是一门艺术,只要潜心钻研,精心备课,每一堂课都可以讲得很精彩。我认为要上好一堂精彩的课,必须把握好四个关键环节。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只有备好课教师才能上好课。教师备课要做好四件事。一是备教材。教师备课要认真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难点,做到胸有成竹。二是备学生。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熟悉全体学生情况。不仅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还要预测学生学习新知识会产生哪些困难。三是精心准备课件。一个好的课件可以给本节课增加亮点,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四是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例如:谢爱民老师在讲人与动物的关系时,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准备,收集相关资料。上课时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向大家进行介绍,在以学生为主的活动中,学生既学到了丰富的知识,体验到与人分享的快乐。学生有准备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改变了过去那种总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结构,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这样也体现了新课改与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良好学习环境。

二、课堂组织要得当。

注意课堂衔接,一环扣一环,始终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和学生要处于积极主动地状态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课堂设计要新颖。

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要把游戏贯穿于课堂中,提高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学习。例如:野三关的谭红艳老师上课通过开火车游戏,用图片很形象地把这一节课的知识点用火车到站的形式串联起来,把知识点当作火车站的站名,让学生终身难忘。

四、教学功力要深厚。

语言的抑扬顿挫,书写的工整规范,动作的恰如其分,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一位功力深厚的教师在上课时,不仅教得顺畅,学生学得也快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努力学习,深刻反思,刻苦钻研,潜心研讨,做一名进取型、求知型、创新型的教师。

篇2:课内比教学心得

本次活动教师参与是全覆盖,不仅仅局限在本校比,还层层选拔。是啊,教学比武就是一种展示,就是一个教师们静下心来互相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就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几来年的教学经历,让我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教学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博大精深,只有不断的追求,才能不断的进步,才能有所收获。每次课堂技能大赛,既是展示教师个人风采的舞台,又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认真对待这次课堂比武活动,藉此在竞赛中快速成长。几天来,我的感触颇深,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通过这次比赛,我对如何上好一堂课有了更深的认识,总的来说,我觉得要把握好两个度:“风度”和“尺度”。

一、课堂上,要让学生接纳你,信任你,必须要有一定的“风度”。这就必须以良好的教师形象,扎实的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学技能和你的心理素质为前提。

数学专业知识,是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我们一定要具有扎实的数学功底。要善于把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传授给学生。当然,这也包括要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满足学生“上课听的懂,作业做的对”的要求。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如何快速达到,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智慧。因此,不断的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电脑和网络将成为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帮助思考。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做到有备无患;还要具备多媒体与课本结合的能力,切忌“电脑打开,课本关上”。

教师的心理素质,也对课堂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次课内比教学中,有老师出现了不少的漏洞,其中甚至还包括了专业知识漏洞。对于这么一堂“试了又试”的课,出现了这些问题,大概是因为紧张吧。我想只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自信一点,勇敢一点,是可以上好一节课的。

以微笑面对学生,以自信面对一切,让学生看到一个风度翩翩的老师,一个有亲和力的老师。他们就会愿意亲近你,愿意与你合作,与你交流。这样,成功离我们也就不远了。

二、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要把握好一定的尺度。

1、教师的评价要把握好尺度

新课程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来说。然而,学生的“说“毕竟可能出现错误。如何对学生的反馈作出合理的评价呢?记得在其中一堂课上,老师对一名问题回答错误的同学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就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当中不断进步的。”这名学生高高兴兴地坐了下去,在接下来的过程当中依然积极参与。而有一个老师对一些思维敏捷,反应快的学生说:“你们还是蛮聪明的嘛。”这到底是在“夸”学生,还是在“贬”学生?学生的想法可能跟老师的就不一样了。我们在课堂上,要切记“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你的每一句话都可能让他们退缩,也可能给他们以鼓舞。我们要让学生有成就感,要让他们完全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来,建立师生之间的互信。

2、课前引入要把握好尺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选择合适的生活素材,主题明确,思路清晰,可以使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数学技能。但是,切忌太过花哨,让学生看花了眼,毕竟,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所以要注意引入要合理,巧妙的引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3:课内比教学心得

本学年初学校开始推进“课内比教学, 课外访万家”工作, 安排我在全镇交流活动中上一节课。接到任务后我异常的紧张和不安。从教已有这么多年了, 在一年又一年的程式化教学中我发现自己课堂已不能适应学生了。结合每次培训中学习到的创新, 冥思苦想设计出来的教学过程却总是离学生越来越远, 心中没有了收获的惊喜, 山穷水尽的感觉总是压迫着我。更何况这次是全镇交流。按照创新和整合多媒教学技术的理念我又开始了一次苦闷的教学设计之旅。抓耳挠腮、发呆、叹气, 伴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流失, 屏幕上却还是一片空白。无奈, 求助于教辅资料、网络上寻求灵感, 同事寻求意见, 却总是找不到适应自己心中那理想的教学设计。“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难怪古圣人也有这种感觉!

“学生是最懂得他们需要什么的”。在和市教研室专家交流自己的感觉时, 他提醒我该换一换思维。我是不是应找学生一起去讨论一下本课应怎么上?这种思想在我脑海中闪现。可我从没这么做过, 学生能明白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过程?带着疑问, 无奈之下的我决定试一试。“同学们老师要上一节交流课, 课题是《功》, 你们说说老师这节课应怎么上?”学生一脸愕然, 我的心也随之一沉。他们是学生呀, 他们怎知道一节课应怎么上?“老师, 我不知道什么是功。”一位学习较积极的学生坐在椅子上满脸不解地说。是呀, 教学设计对他们是陌生的。我认识到自己提出的问题太唐突了。“同学们, 我们马上要学习《功》的知识, 请同学们课后预习本节的内容, 下次课上请你们说说你们自学后不懂的地方。”我改变了思维, 决定从了解学生疑问开始。

这节课后我思考, 学生们是不会明白一节课的结构, 他们是学习的主体, 老师应作为引导者。于是我着手设计了这节课的流程。在第二的课堂上, 我告诉了学生设计本课教学的流程。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自学后的疑问, 结合老师大致上的教学过程, 说一说你认为老师应怎样做才能让你去懂得这些知识。教学片刻沉寂后, 一位基础较差的同学居然站起来说:“老师, 您能不能先录下我做事时是怎样在做‘功’, 书上说的概念我看不懂。”我从学生的哄堂大笑中发现了期待。我们明白了, 书中的概念太抽象了, 他们不能从开始学习就带着疑问去学习后面的知识。学生们需要直观。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中, “引入课题”这一环节可以更生动, 更直观一些。“嗯, 老师可以做到的, 我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生活中做功的视频结你们看。”刚说完, 教室里的气氛就开始活跃了。“老师, 您的新课环节中应让我做一个‘徒劳无功’的事”, “老师, 我和‘竹竿’每次比爬楼时我都累得气喘吁吁的, 是不是和做功的多少有关呀, 您讲例题时给算算?”“老师, 我觉得学习概念后应该是我们自己举例哪些事是做了功?”“老师……”在学生们喧闹声中, 我对本课的教学思维渐渐清晰了。这一切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收获得太突然了, 原来这就是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体现。

当我回到电脑前, 整理学生的发言, 备课的思路竟然是那样的清晰。“引入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视频, 概念应是在他们自己对视频的理解上加以归纳和总结出来的, 我要设计让一位学生随意拿起一件物体, 走到我面前来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 我应设计一些小游戏让他们在欢乐中学习, 例题应体现他们生活中问题……”在交流课上, 学生们的活跃、积极, 学到了知识的那种满足感, 让我感觉到学生们又回来了, 回到了我的课堂中, 课堂中沉闷的气氛消散了, 我心中洋溢着喜悦。

课后我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反思:学生不仅是参与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他们更是老师推进教学手段方法的生力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着多重的含义, 我们应要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当我们在经验教学“山穷水尽时, 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在学生这里。现在我每次进行备课时总是让学生先预习, 然后我们共同来备课, 学生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他们经历着双重学习过程。

篇4:我与“课内比教学”

学习结束后,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冲动——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回校正好赶上“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开展。我积极参与了第一轮的“比武”——镇内“课内比教学”,以全新的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赢得了镇第一。

镇内“比武”我上的是八年级上册的《落日的幻觉》,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中先描写日落时的各种景象,再逐一作出科学解释,使人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要善于观察大自然并对大自然保持好奇心的启发。由于说明文语言较为平实,学生学起来也觉得枯燥乏味,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设计以“视觉小游戏”导入,让学生从游戏中进入文本。再让学生观赏(多媒体)落日图,学生马上就进入到美的境界,在迷人的景色熏陶下,情不自禁地赞美落日。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再让学生美读课文,结合导学案自学课文。关于文中“幻觉”的内容,是采取描写的表达方式,文字优美,学生很感兴趣,也容易理解,这部分内容就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在学生明白了落日幻觉的成因后再引出问题:你发现文章内容安排上有什么特点?目的是使学生明确本文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再让学生明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接下来是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说明方法及作用,揣摩语言,探究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整节课充满了活力。这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努力实现“本色课堂”的“回归学生主体、回归生命本体、回归学科本味”。

第二轮“比武”是2012年3月份,我代表镇参加县中学语文“同课异构”的比武。课题是八年级下册教材的散文《春酒》,因为大家都上这一课,如何从“同”中求“异”,“异”中出“新”呢?我反复琢磨着,这是一篇感情色彩很浓的文章,这类文章适合“美读、细品、赏析”。于是,我就设计引领学生在情境创设中走进母语之美的天地,让学生通过品词酌句,倾情朗读去体会作者浓浓的思乡情怀。学习过程分五步:“猜谜语激趣导入—自主学习识春酒—合作探究品春酒—赏读酿春酒,找乡情—拓展迁移,感情升华。”这一次以学生学得活、学得实,教师教法活、理念新获得县初中语文教学大“比武”的第一。

第三轮是代表县参加2012年4月份全市的初中语文“课内比教学”的大比武。这一次的比武要求更高,竞争更激烈。参赛选手是来自咸宁市6个县的语文精英,参赛内容临时抽签决定,备课时间为半天,教案、课件、说课稿只能在这半天内独自完成。我抽到的是七年级的《安塞腰鼓》,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所以我将教学分为四个板块:“欣赏配乐朗诵视频,感受美;自主学习,发现美;品味语言,挖掘美;拓展迁移,抒写美。”整个过程又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受到熏陶,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以“讨论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注重學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学习中的独特体验。这次以出色的“读”与成功的“引”获得了市中学语文“课内比教学”大比武一等奖。

“课内比教学”是一场智慧与能力的较量,给我们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更是比武的擂台。这一路“比”下来,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感受到了教改的艰辛。于漪说:“教育的力量来自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成长的根本在于深度的内心觉醒。”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能有效地锤炼教师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目的是增强我们自身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明确教师的努力方向、行动准则。就让我们在“比”中成长,与学生一道成长,在接受教育中感受教育,在感受教育中享受教育,在享受教育中创造教育,做智慧型教师,做专家型教师!

篇5:课内比教学心得

胡 莉

金秋10月,我校课内比教学活动悄然落下帷幕,几周时间,我们小学语文组教师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名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成长课,无一不是我们青年教师学习、交流的平台。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精湛的教学技艺、严谨的教学态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一、课中的精彩和感动。

当我听完同年级两位老师的课时,我深感教师语言魅力的重要性,它能带领学生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他们在教学时,运用非常儿童化的语言,浅显易懂又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情不自禁的进入了学习状态。在这次同年级讲课中李碧云老师上的是

17、《七颗钻石》,课堂上,李老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她把学生的小组交流环节处理得如行云流水,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热闹场面充分展示出了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整个课堂,让课堂不再沉闷,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让每一位学生都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李涛英老师执教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她那扣人心弦的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她那自然地过渡语就像中央台少儿频道的主持人一样,精心设计教学语言,让听课的我们也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不由自主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转了起来。教学是一门艺术,语言是艺术中的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课后的反思与探讨。作为这次也是活动的参与者,我不仅从别的老师身上找到了很多闪光点,同时在自己亲历的讲课中,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如在教学19课《倾

斜的伞》这节课上,我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虽然我课前设计了多种朗读形式,但由于课堂上在提问时拔高了知识点,学生一时难以对答如流。自己也过于紧张没能积极调动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导致中间的教学环节有些零乱。其实就这篇课文的语言文字特点来说,除了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去读以外,同时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多一些静心品味的过程,若是能让学生在静静地默读或者轻声地自由读,尤其是7、8自然段,教学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自己也受益非浅,在教学上学到了很多。我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思失、思得,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高效。

篇6:课内比教学心得大全

——“课内比教学”心得体会

孔坊中学夏志

每个孩子身上都寄托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与梦想。作为一名教师,尤其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面对全体学生和广大家长渴望的目光,深感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先。

学校针对“课内比教学”展开了多种形式,组织所有教师参与其中。各学科教研组的教师都积极参与教学大比武,各学科带头人和校相关领导积极听课给予指导评比。这次活动中我既是参与者又是评委,学习的机会很多,通过三轮的比武,活动后感受颇深:

一、活动开展领导重视

省教育厅为了全面提高师资力量与教师的责任心,在全省轰轰烈烈的开展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这项活动的主旨在于通过课内比武,人人讲课、人人听课。通过互相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访万家”希望教师走出学校,利用课余时间走访每一个学生,深入到学生家庭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架起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以便更好的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在全省拉开帷幕后,我校积极召开主题会议,召集全体教师讨论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并制定出了详细的活动指导方案,在校领导的指挥下这项活动也在我校开展得如火如荼。“课内比较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不仅在教育工作者中起到了提高帮助作用,也在社会舆论媒体的帮助下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引起了社会上各级政府及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这对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互动性与帮助。

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这次活动,就整个学校教学工作而言,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了。全校教师都认真对待,经常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各抒己见、潜心研究、精心备课、用心上课,课后针对其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虚心的进行教学反思,使每节课都真切朴实

而富有成效。讲课者明白失误﹑缺陷,听课者吸取经验与优点,这样一来大家就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了,学校的总体教学效率就得到了一定提高。教师上课的态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三、学习他人提高自己

作为我自己从教十三年,教学经验还算不是很足,在备课环节我尽可能多的查阅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资料知识,丰富我的课堂内容,就如何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的问题,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在活动中,认真听课,细心观察,牢记他人优点,听完我的课后同组教师热情的帮助我,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各种建议,一次教学工作的准备、反思,让我受益匪浅,也为我更好的积极投入到新课程的准备中,提高教学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深思自己寻找差距

学生的优缺点更为明显,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好的做到有的放矢。在听课过程中发现到其它班级同学的优点与缺点,对比之下可以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班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这一情况是值得我深思的课题。但听课时发现其它班级的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并且不乏思维敏捷﹑语言组织能力强的同学,对比之下看到了差距。结合本班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之后,我开展了“辩论赛”、“口头作文比赛”等活动,并经常开展小组讨论﹑小组推选代表发言等方式鼓励学生克服胆小、害怕发言等问题,从而推进班级学生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

四、改变观念转换角色

我深深体会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很明确的看到别人的优点,暗自决定,将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融入积极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来。我要转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角色,由被动变主动,由听众变演讲者,由接受变主动参与,是每位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探究活动中,让每堂课才会变得生动﹑高效,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只有这样,教学的目的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五、印象深刻思考方法

这次的“课内比较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它让我了

解了农村的教育实情,也让我在教学能力方面有了自我反省、改进和提高。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它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有着重要责任,我们任何人都必须为孩子的学习成长切实负责。农村学校的教育者要因地制宜,不仅要充当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要充当好学生们的“大家长”;不仅要充当学生的教育者,也要为广大农村家长教育孩子提供相关的建议与帮助。

篇7:课内比教学心得体会

南林中学

陈五一

10月8日下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收看省“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视频会议推进会。学习了省“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会议精神,我们知道各级领导对“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非常重视。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亲自倡导并亲自在抓此项活动,提出了“五个到位”、“三个排序”、“四个挂钩”。各中小学必须做到“一二三”。“一”就是一把手工程,局长是全区活动的责任人,校长是学校活动的责任人,一把手要亲自过问,亲自组织,亲自参与。“二”就是认清“比”和“访”两个字的本质,即内涵发展和提高质量。“三”就是抓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抓好创新,在全员参与的同时,抓出典型,在深入开展活动的同时,抓好宣传。由此可见,各级领导推进此项活动决心之大、力度之强、速度之快。

通过收看视频会议,结合我在平时工作中的实际,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第一,思想统一,认识提高。我要把“课内比教学”活动当做一件政治任务认真对待。初,学校就组织召开了动员大会,组织学习了《“课内比教学”活动实施方案》神,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到本次课内比教学活动对于促进我们的教学基本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老师们互相学习、展示自我,共同提高的最佳平台。

第二,精心备课,认真上课。我要紧紧围绕语文学科组的研究专题,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究。课堂上,要能根据不同的课堂临时的情况,演绎出更多意外的精彩。

第三,及时总结,评议结合,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在每堂研讨课下来,我们要及时汇总情况,人人发言,个个评议,从内容的选择、过程的处理到效果的评价都要做出了客观而善意的点评,肯定优点和亮点,也指出每个人课堂上的不足。总之,通过第一阶段的教学评比,比的不仅仅是上课,我们的备课、评课、听课能力也相应得到了评比、促进、提高。

这次活动让我想到了“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作为老师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教教科书。只有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解决源头活水的问题,同时教学有法,我们要勤于学习,大胆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定会探索出适应新课标要求、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的最好教法。

2011年11月 9月,深刻领悟精

但教无定法,18日星期五

篇8:浅议课内比教学

“比”是什么?是竞赛,可以见优劣,也是竞争,可以促发展。竞争是事业的动力。任何行业都一样,不引入竞争机制,便会死水一潭,人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最终就会走向穷途末路。“比教学”本是教育过程中常见的事,但在今天有新内容。陈安丽厅长在《深入推进“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中指出:“比教学”就是比专业素养。“比教学”不是一节集中各种优质资源和教师全部精力的优质课、示范课,不是包装的、精心准备的,而是在平常中的优秀和优秀中的平常化,真正让优秀成为习惯。她特别强调不要因为开展这项活动,打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要引导教师回到教学本身,以课堂教学为根本,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当前教育系统轰轰烈烈开展此项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搭建教师展示自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比武平台,转变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努力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使学校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比教学”活动,加强组织领导是保障,严格过程管理是重点,创新活动形式是关键,着力取得实效是核心。

“比教学”就是比教育思想,推进教学观念的转变。开展“比教学”活动思想要正确,方向要准确,目标要明确。“比教学”活动要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主线,以“打造高效课堂”为重点,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健康发展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比教学”就是比教师素质高低,比教师能力强弱,比教学方法好坏,比教学效果的优劣,让教师在教学比赛中发挥能力、展示自己,学习别人、造就自己,转变观念、提升自己。“比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做到课前精心备课,课堂尽情发挥:启发式、自学加指导式、谈话讨论式、合作探究式、精讲多练式、拓展联想式……各显神通,各有特色若效果还不理想,又会琢磨新方法,或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突破口,或以能力素养提高为终极目标,或以活跃的课堂气氛为追求。这样定有好处:教风大改,学风大浓,校风也奇正!如此,质量何愁不高?

“比教学”就是比专业素养,以此促进教师成长。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熟悉《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和内容了如指掌,了解学情,在备课、说课、讲课、观课、评课和课后反思等环节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教学与育人艺术,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精神,提高专业能力,并在相互竞争与交流中有所创新,得到发展。“比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讲课——观课——说课——议课”为流程进行教学比赛与考评,开展系列活动,促进教师学知识、练硬功、夯实基本功,强师德、提素质、拓宽新路子。我们都知道,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教师的发展可以推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相长。孔子、孟子、荀子、韩愈、朱熹这些大教育家,他们不仅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职业道德、专业素养、教学艺术上也是各有千秋,令人景仰的。“比教学”中精彩的课堂,让学生如尝海鲜,醍醐灌顶,也让同行眼界大开,受到启迪,为教学吹来了一股新鲜空气。组织学校优秀教师参加各地的“比教学”活动,让他们走出去展现个人风采,又把别人的真经带回来,促进内外互动,共同发展,全面提高。通过比教学,教师们惊奇地发现,自己身边隐藏着丰富的智慧,教师身上蕴涵着极大的创造力。优秀在比较中脱颖而出,不足也在比较中暴露无遗。教师的内心世界受到极大震撼,求新、求变、求发展的思想得到所有教师的认同。

“比教学”就是比专业技能,以利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需要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知识”,从“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通过“比教学”,有利于探索和推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让生本教育进入课堂,深入教学过程之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陈厅长说:这次开展的“比教学”,对教师基本功的诠释,除了要求教师练好知识讲授的基本功外,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功,以凸显教师专业技能的时代特征。在“比教学”活动中,不仅教师动起来,更要让学生动起来。如分组教学、考试对手赛、抢答奖分、口头及书面作文竞赛等,都能促使学生的潜能激发。在教师“比教学”中也可以加入娱乐元素——奖给优胜者的不一定只是金钱,可以是许多意外安排或收获,如掌声,夸张的得分,幽默的评价等等。影视片中常有搞笑搞怪情节,电视上有娱乐、益智性栏目,如“非常6+1”、“星光大道”、“智勇大冲关”、“开心辞典”、“城市之间”、“达人秀”等,观众都很喜欢,体现了“竞争的快乐,快乐的竞争”之效。常说教师要“寓教于乐”、“快乐教学”,不妨考虑设计具有竞争性的程序。比是为了提高。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内比教学”这一热火朝天的活动之中,以此来搭建平台,促进学习,加强合作,不断提高从教能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比教学”就是比管理水平,以促进良好考评机制的形成。“比教学”要特注重全员参与、全科覆盖和全过程评价。人人参与课堂教学比武,不是为了烘托气氛,营造氛围,而是要人人作演员,人人当观众,人人成评论员,人人贡献智慧,人人分享快乐,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提高。“比教学”活动,学校校长要全面部署,做好宣传发动和培训指导工作,全程参与,“讲课——观课——说课——议课”处处置身其中,还要推门听课,及时与练兵人员交流,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学习业务,增强素质。主管教学者要精心设计方案,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分阶段组织开展比教学活动。做到三定,即“定人员、定时间、定内容”,按照步骤依次进行。“比”之前组织教师反复学习讲课、说课评价表,从各项要求中研究、设计好自己的讲课和说课,做到练兵有目标,练兵讲实效,练兵重提高。“比”之后,及时组织全体成员对各教师讲课说课情况进行交流讨论、打分评比和反思探究。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也是“比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要求积极参加外地学习,吸取经验,并回校讲好学习情况汇报课,丰富“比教学”活动内容,拓展“比教学”活动渠道,增添“比教学”活动色彩。

篇9:课内比教学心得体会

刘古塘小学

吴世锋

课内比教学活动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参加了几次活动,觉得有一些不同于以往教学活动的特点。

1、严密组织,全员参与。此次课内比教学活动分科进行,严密组织,每学科每名教师全部参与,没有例外,与以往类似活动不同。以往的各级教学比武活动参加人员多为青年教师,而且每次参加比武的也只是极少数人员,多数教师没有参加机会,大多数教师没有锻炼提高的机会。多数教师只是看看,被动地提点意见或干脆不说话,积极性不高,都有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无关痛痒无动于衷的感觉。此次活动一是上级要求严格明确,二是学校组织严密细致,保证每学科每位教师都有时间有机会参加。学校统一制定计划和分周分年级组进行安排,分年级有所侧重,又各年级相互渗透,活动比较到位。全员参与,就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

2、注重实效,不走过场。以前的教学活动,尤其是教学比武,形式主义严重,普遍的一窝风现象,每堂课都有几个必须,都要赶潮流,都有个模式,都讲求吸引评课者和观摩者的眼球。所以作秀成分为主,表演成分居多。往往一节课要准备好长时间,反复演练,浪费人力时间和经历,而评定奖次上还要考虑人际关系等等,很大程度带有弄虚作假的成分。实际上对于提高全体教师的常规教学水平没多大益处,对于学生也没有好处。现在在常态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课内比教学活动基本上屏弃了那些花架子,主要提高教师们常规教学的水平,有利于把课堂教学任务落到实处。实在的读,实在的教,实在的学,实在的练;课后教师们实在的评。教师们教学水平实在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也实在地提高。

3、以人为本,积极主动。学校把教师当作参与课内比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求合适,不给过高的压力,不限定过多的条条框框。教师们就能够抱着平常心态,积极主动投入到活动中。基本都希望把自己最高的水平发挥出来,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备课会花一定经历和心思,上课会比较自然地进行,氛围相对和谐,取得的效果更好一些。教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自己做一个适当的引导者,让学生多活动多发言多提问多讨论,把学习的方法逐渐教个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自己摸索和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是常态教学,教师不必要做戏,学生也不需要背台词。师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相对得以较好地发挥。

篇10:课内比教学心得体会

兴山县外国语小学

刘平

本学期在“课内比教学”活动,我听了不同年级、老师的课,他们精彩纷呈的课堂表现,给听课的教师送上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更让每位听课教师回味无穷,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吧。

一、教师的语言富有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教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不仅能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课堂上简洁、准确的语言,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在授课的教师中,他们的语言不仅具有艺术的魅力,更具有惊人的感染力,都是那么让人回味。特别是在袁选莲老师的课堂上,她那富有童趣的语言让听课的老师如痴如醉。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除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授予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老师不可能什么都教,学生也不可能什么都学,什么都会。因而有很多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掌握,去完善。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那么他们不仅是学会了一定的知识,而且还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冯英老师在执教《花钟》一课时,就注重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例如:在让学生自学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时,让学生边读边在课文中用——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用□画出花的名称,这样长期的训练 可以让学生边读书边批画的好习惯。另外,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教师也交给学生多种方法。在理解“大概”一词时,教师让学生换词语;在理解“欣然怒放”一词时,教师运用了查字典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词语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方法降低了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四、注重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综合运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有的授课老师都重视了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培养。

五、注重多媒体的使用

在课堂上老师们广泛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而且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注重创设情景

每位老师总是在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语言文字和课文内容,在情景中轻松地掌握本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获得知识。

篇11:课内比教学心得体会

在学校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下,“课内比教学”活动已经终于圆满完成,作为其中的一员我经历了上课、听课和评课,深深感触到这次比教学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更是一场智慧与能力的较量。老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堂表现,给我们送上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们回味无穷。

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一群勤钻苦研,敬业乐业、与时俱进的同行们。十几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出了老师们的细心、耐心和精心。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安排、教学语言的组织,尤其是课件的制作,更是体现出了新时代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极其过硬的基本功。

篇12:“课内比教学”使我获益匪浅

一、教师的丰富语言感染着课堂

当我听着教师们的课时,竟发现教师的语言有如此魅力,它能带领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谁就定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扣人心弦的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语言必须简洁准确,这样才能保证整堂课的效果。

二、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学的精彩呈现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我们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预设,但是在课堂上,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可能出现出乎我们意料的情况。面对信息多变、资源丰富的课堂,我们应扮演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灵活生动地驾驭整个课堂,所以当学生一旦有新奇的发现,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要将此发现打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在课堂中捕捉学生的新发现进行拓展和延伸,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慢慢培养起来,学生敢于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展示自我。

三、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去反思

如果我们抱着听一节课学一个亮点的心态去听课,那么听课会让我们成长得更快,也会让我们更直观地去理解教学。同时在倾听别人课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反思自己的课,在听别人的课的同时学到了别人的教学技能。

四、爱心唤起童心,用童心激励爱心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虽然我们是在教育孩子,但是很多时候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他们的率真、诚恳、坦荡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正如浙师大的黄爱华教授说“If I want to teach 14-year olds, I must think like 14-year-olds.”要具备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启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这也是正是我们常说的用“爱心唤起童心,用童心激励爱心。”

五、课内比教学给了教师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从教多年的教师们都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特别是他们对学生的指导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有的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有的重视对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有的重视学生的互相交流……每一位教师都能通过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把自己的教学才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六、课内比教学活动给了教师们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

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给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课后,教师们互相讨论自己上课之后的体验、收获和不足,都能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或建议,争取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学校里,教师们虽然所教的科目不同,但他们的教学方法都有共同之处,非常值得我学习。比如沈云老师提出向40分钟要质量,课前认真备课,课堂上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并注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了不同坡度的练习,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胡敏老师提出:教师要有信心教好学生,如果一味地去抱怨学校的生源、责怪学生的迟钝、责怪家长没有管好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永远会处于失望甚至失落的状态,最后在不良的恶性循环中品尝失败的苦果。是的,面对这些农村的孩子,我也曾发出怨言:“家长都不管不问,我们老师怎么管?”听了胡老师的话,我不禁心生惭愧。

篇13:课内比教学心得体会

这次活动让我懂得了我们的课堂是如此的妙不可言,从十几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大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具体表现为:

一、巧妙地使用媒体。在课堂上广泛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而且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语言情景教学。每位老师总是在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知识和内容,在情景中轻松地掌握本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操练,也顺应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

三、精彩的预热导入,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课堂上孩子们个个生龙活虎,各位老师生动的预热和丰富多彩的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在体验分享学习活动。而且每位语文老师都在课前、课中、巩固和拓展时采用游戏、激励语等活动手段,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

四、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自身的素养。良好的教学基本功是一堂优质课的关键。老师们准确深刻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形象精练的讲解,清晰流畅美观的书写赏心悦目。

五、及时总结、评议,共同提高。

每堂研讨课下来,语文组的评委老师便及时认真评比打分,汇总情况,语文教师人人发言,个个评议,从内容的选择,过程的处理到效果的评价都作出了客观而善意的点评,肯定了优点和亮点,也提出了课堂上的不足。如要进一步加强朗读。读是经久不衰的教学手段,也是衡量一节成功语文课的风景线,我们要让“读”充满课堂,在朗读指导上要得法,思考通过什么方式来读,如何读出感情,读出特点。每堂课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

上一篇:物业商业管理方案下一篇:感恩繁华深处的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