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真的语文味

2024-04-15

率真的语文味(通用6篇)

篇1:率真的语文味

率真的语文味

听江苏省南通市王爱华《去年的树》随感

甘艺明

认识王爱华老师,缘于广西南宁市的“名师大课堂”活动,她是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小学教研员,听了她的课《去年的树》,感受颇多。

王老师秉持“仰望天空,脚踏实地”的事业信念,做事情要平平实实脚踏实地地去做,提出了“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的“三味课堂”的小学教学主张,形成了“大气、本真、精爽、智慧”的教学风格。语文味,就是从品析字、词、句、段的感悟、理解、积累运用,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思;儿童味,就是符合儿童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口味;家常味,就是常态课,把它当作一次叙述家常之事娓娓道来。

王老师在设计《去年的树》时,始终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路,深化“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质疑、解疑,读文、角色对话、演练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他注重围绕“三个维度”来设计课堂教学,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而《去年的树》侧重于人文性,强调语文课注重听、说、度、写、思;课堂上给学生教什么(学什么)即教学(学习)内容是第一位的;而怎样教(学)即教学方法是第二位。她准确判断阅读教学价值,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她很好地掌控尺度,驾驭课堂,学生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思想的熏陶,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由此,我深深地感悟到:

1、课文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有度。

2、教学过程删繁就简,拉家常式地娓娓道来。

3、教法和策略上平中求实,实中见奇,以生为本,以文为本。

4、思想教育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

总之,这是一节十足的语文味,率真的儿童味,娓娓动听的家常般的教学,学生既学到了文本的知识,又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受到了思想教育的感染。我受益匪浅,为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篇2:率真的语文味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在“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和全面推进“校本革命”行动中,我们丛台区实验小学也把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新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扎扎实实开展了各项活动,努力将我们的课堂打造成为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课堂。为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学校和谐发展这一素质教育目标,学校领导不仅多次组织我们外出参观学习,还利用学习文件,看课例光盘,做专题培训、沙龙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对我们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努力实现“高效教研”。通过抓学习培训,抓小组建设,抓新课堂评价,反复听课、诊断课例等一系列方法措施,强力打造新课堂。而我,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边学习实践,边探索创新,边磨合改进。在多次听课中,我发现多数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表面热热闹闹,为合作而合作,学生根本没有投入到学习之中,少数学生投入了,也只停留在肤浅的层面,明显让人感到是在白白浪费了课堂有效时间,导致课堂散乱无序,效率低下。那么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呢?

我们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尝试,打破新课堂小组围坐的思维定式,寻找传统课堂和新课堂小组建设的结合点,摸索“不拉开桌子”的小组建设。针对大班额(80--90人),采取:“选”、“说”、“定”、“分”、“调”、“排““议”、“带”、“评”等方式进行小组建设。

一、分组前,目标任务的问题。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明确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有奋斗目标,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在分小组合作学习前,一定要给学生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只有学生明确了方向,有了奋斗的目标,才能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例如:我们在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之前,是这样明确目标任务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文章的背景资料、作者简介、生字、解词、主要内容、课文朗读、人物分析这些方面,你准备研究哪部分内容?针对这部分内容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安排,既落实了学生的“三个自主”(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又给了学生明确的目标任务,学生热情高涨,互相提问,争相讨论,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避免了学生无所事事、无处下手的现象发生,使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

二、分组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交流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一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二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三是给学生提供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每个小组成员要参与其中,不能只是少数成绩优秀学生的展示台,否则,小组合作学习也将失去本身的价值。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后,小组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谁是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谁负责整理、记录;谁负责交流汇报;谁又负责补充等都应该有分工,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其中一组同学负责汇报本课生字、词部分。组长是这样给全组成员分工的:2人解决本课难理解的词语,2人负责找出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2人负责整理本课生字并组词,2人找出容易混淆的字,1人负责把大家找出的内容记录下来,整理到本子上。等到展示汇报的环节,组长派了三人:一人讲解本课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一人讲解容易混淆的字,一人讲解本课难理解的词语,其他同学可适当补充内容、可评价。只有这样从一开始就确保了合作学习人人都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才能确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平时上课不学习的学生也会跟着学,而且进步很大,不仅提高学习效率,还优化了学习方法。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

佳的的观念与做法。总的来说,通过小组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展示汇报时,教师“导”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在教材、教法、学生的研究方面狠下工夫,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给予适时、恰当的点拨、激励,实现信息在集体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尝试到合作创新的乐趣。同时还教给学生互动合作的方法。如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同学都发表意见,谈出自已的看法,这样促进生生互动。小组同学在遇到争论的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这样可以建立师生互动。在别的小组发言后,如有补充或不同的意见,小组任何同学可以代表小组发言,这样有利于形成群体之间的互动等等。并适时表扬了他们,使他们尝到了合作成功的快乐。例如:我最初在上《“诺曼底”号遇难记》时,让学生课前搜集了许多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学生获取了许多知识,但那些都是零散的,在小组汇报时,学生东一句,西一句,你一句,我一句,甚至还有重复的内容,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这时,我就及时为学生导航,指导学生把搜集的内容进行筛选、整理、归纳,在汇报时,总结出一个简洁的,概括的资料。不然,一节课下来,就交流文章写作背景和相关资料了。目前,经过我们的反复研究、实践,我校语文教学形成了“一四五”新课堂教学模式。即一个中心,四种课型,五个环节。一个中心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四种课型指自学探究课、展示提升课、单元巩固课、作文讲评课;五个环节是指每一课型主要包括以下主要环节:一是导入新课,二是明确目标,三是自学交流,(自学交流包括自学、对学、群学,小组分配任务重点学等),四是展示汇报,五是总结反馈。

探索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可是一个更高、也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那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上出语文味浓郁的语文课,让学生领略语文课堂的无穷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我就“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首先,要重视教学设计的实效性

“导学案”是教师对教材、学情深入研究后,精心编写的学生学习学习活动方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老师精讲点拨的依据。因此,导学案编写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导学案编写上下功夫。我觉得要做到以下三点:

1.活动内容要具有灵活性

“导学案”一般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习过程、检测反馈等环节。每一节课的学习活动有五个环节。初学编写导学案时,感到各课的导学案上教学流程是一样的,很单调。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发现其实制作各课的导学案还是精彩纷呈的。例如,对于学生在有关背景知识、作者介绍的内容方面有难度的,就需要在活动单上加一个“知识链接”,将内容较多较深,不易把握的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归纳整理出来,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能很好的理解学习内容。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学生对诺曼底号邮轮比较生疏,就可以在导学案上加上有关的“知识链接”;又如,学习《长江之歌》时,可以在最后设计一个“知识积累”,补充有关长江的诗句,让学生读读背背进行积累。

2.自主学习环节的设计要精细化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导学案设计时要注重给学生一个具体精细的导向,让学生明白在自主学习、合作阶段他具体要完成哪些思考,特别是根据学习目标列出期待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如字词点,句段点,思维点,生成点,练笔点,方法点,感悟点等等要根据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特点来设计。

3.活动的操作要有引导性

在“导学案”中,“导”是大有学问的。因为小学生自学能力毕竟有待提高。为了让学生真正能利用导学案进行有效地学习,就必须在活动操作上设计一些有关学习方法指导、思维方式引导,交流发言开导性的提示语。

二、其次,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课程总取向,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成分。新课堂则把语文教学的这些特点都关注到了,而且课堂生动,达到了促进学生发展这一目的。比如《“诺曼底”号遇难记》这堂课中,我没有让学生用导学案,因为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课前预习的能力,所以我统一让学生准备了预习本。每节课的第一课时主要固定预习这么几项内容: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生字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等。这些内容也正是第二天上课的学习目标。学生上课目标明确后,先是对子、组内之间互相交流,把预习中的问题消化一部分。接下来我把这几项内容让小组抽取,每组一个,进行重点研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几分钟后展示汇报。如朗读课文组,展示本组的朗读课文情况,可以分角色读、个人读、齐读等。其实老师们,该展示汇报环节并不是为了表演而展示,这种展示涵盖了新课堂的诸多理念。如,在展示前小组内成员要合理分工,互相倾听,团结协作才能保证后面汇报的精彩,小组这时也才能加分。这不正是在锻炼学生的倾听和团队协作能力吗?小组汇报时,学生大大方方站起来讲生字,讲词语,讲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等等,这本身就是给学生一个锻炼口语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机会。而且此时,学生已经担当了一个小老师的角色,为什么新课堂老师讲的少了,原因在此。学生不但讲得有声有色,还要互相补充,互相评价。这样的语文新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生动活泼,我们何乐不为呢?但此时要注意,我们语文老师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我们要把自己的角色定好位。我们是主导者,是一个倾听者、评价者、检测者、补充者、提升者,重难点强化者等等。这就是我们的语文新课堂,在老师的主导下学生热情高涨地实现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这不也正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目标吗。

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中,我想重点说说“读”。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最重要而又最基本的途径是培养语感,而诵读,就能有效地养成语感,发展学生的语言。诵读还有助于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读。关于“读”,我是这么做的:一是重视教师的读。教师朗读时的语调、表情、动作,都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为培养学生正确朗读,我首先严格要求自己,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都要反复朗读,力求做到吐字清楚,发言准确,语调清新,感情充沛,表情自然,轻重缓急适当;特别是对话多的课文,朗读时要像演员那样自己首先进入角色,把课文有声有色的朗读给学生听。这种富于示范性的朗读,会很快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把他们带入课文的意境之中。有了好的范读,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但读起来又不能像老师那样朗朗上口。朗读的技巧,诸如停顿、重音、变读、儿化、轻声等,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下子全教给学生;即使教了,学生也不可能全掌握,而只能通过对老师朗读的模仿,逐渐养成语言习惯。因此,我在领读这一环节中,并不是千篇一律都是我领读,有时我指名学生读,在针对学生朗读中存在在的问题重点朗读;有时我只领读课文中的重点句段,特别对那些拗口的句子就一字一板地领读,对难读得长句就反复领读,直到让学生读通读准读好为止;二是重视学生的读。就《“诺曼底”号遇难记》这一课来说,我在学习目标中就明确了①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哈尔威船长恪尽职守、沉静果敢的优秀品质;②要会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话语读,品味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所应承担的责任。同学们通过分角色诵读、讲故事、课本剧表演等形式,积极主动地阅读,这样就会读出情趣、读出激情、读出个性,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不就出来了嘛。“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原则,一种特色,一种美感,也是语文教学永远追求的一种高境界。只有洋溢着“语文味”的语文课,才真正让学生喜欢,才可能拥有成功的语文

篇3:纯净率真的“湖畔”爱情诗

湖畔诗派的诗人们都很年轻, 除应修人在上海钱庄当店员外, 其余三人都在杭州读中学。开始创作时, 他们中多数人还不到20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 他们一共出版四本新诗集, 即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的《湖畔》, 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春的歌集》, 汪静之的《蕙的风》和《寂寞的国》。谢旦如的诗集《苜蓿花》曾作为《湖畔诗集》第四集出版。1925年, 他们 (主要是应修人) 还在上海创办了四期小型文艺月刊《支那二月》。

湖畔诗派的诗人或为店员, 或为中学生, 年仅20岁左右, 文化水平不高, 生活经验不多, 社会见闻有限, 诗创作仅四五个集子, 但他们却在“五四”诗坛形成流派, 产生一定的影响。原因是什么呢?

朱自清在总结“五四”十年的新诗创作时说:“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 是‘湖畔’的四个年轻人。”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湖畔”诗人的第一个特点是真正专心致志地“做情诗”。他们青春年少, 春心萌动, 有爱要表现, 有情要抒发, 无所顾忌, 大胆地、率真地吐出他们的心曲。他们态度严肃, 专心致志, 写得多, 写得真。赤裸裸地表现, 毫无矫情。他们歌颂青春, 歆羡爱情, 而更多的是对爱情的渴慕。有爱时的快乐、幸福, 无爱时的苦闷、焦躁, 被他们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 以不同的形式, 反反复复地吟咏爱情, 歌颂爱情, 呼唤爱情。

湖畔诗派的爱情诗首先给人的是真实感。有爱就要流泻, 有情就要抒发, 不隐瞒心迹, 当然也不作无病呻吟, 完全是人世间的真情实感。如汪静之的《我俩》所写的两小无猜的爱。这差不多是人人在童年和少年期都有过的情感, 也是被许多诗人写过的。但《我俩》写得真传神:

我每每乘无人看见,

偷与你亲吻,

你羞答答地

很轻松很软和地打我一个嘴巴,

又摸摸被打的地方, 赔罪说:

“没有打痛罢?”

你那温柔的情意,

使我真个舒服呵!

活现一个情窦初开、似懂非懂的少女形象。他们把人世间普遍存在的爱情, 真切地表现出来, 使人赏心悦目。

这真, 是一种率真, 直白, 坦诚, 毫不吞吞吐吐, 遮遮掩掩, 一点也不矫情枉饰。他们的爱是纯真的, 表里如一的, 其表现是诚实的。不隐瞒自己, 不修饰自己, 一派单纯。冯雪峰的《伊在》《有水下山来》, 潘漠华的《想念》, 莫不是直抒胸臆, 一片灼人的真挚。这些诗当然也讲究技巧, 但给人的直觉是浑然天成, 就是爱汁的流淌, 人性的升华, 不加藻饰。

这爱, 是执著的, 深沉的。爱得专一, 爱得坚决。爱还是奉献, 是牺牲。汪静之《太阳和月亮的情爱》写太阳和月亮互相追赶着爱;《能变什么呢》中的“我”发誓变星星、变碧落、变池水、变微笑, 只要所爱的人幸福, “我”变什么都行;《玫瑰》中表示:“倘若没有你在世上, /我也就不来投胎!”《不能从命》态度更坚决:“我”为“你”“做书童”“做小婢”都“甘心愿意”, “只有一件, 只有一件不行:/你若要令我不再爱你, /我绝对不能从命!”冯雪峰的《被拒绝者的墓歌》说, 即或进了坟墓, 他底爱情也“未曾死”;只要“她”来“撷花”, 他的“花刺儿”就要“把她底裙裳钩住”。

这爱, 是高尚的, 是情爱, 是偏于灵的一面。他们虽然率真、直白地写爱, 却并不涉及肉欲, 绝无猥亵之嫌。潘漠华的《忘情》, 要用“一缕悲哀的情丝”, 把“我底洁白的心儿”缠在你长满青草的坟上, 你在墓内安眠, “我”的心儿永栖坟头, 陪伴你, 守护你。这无疑是纯贞的圣洁的。应修人的《第一夜》, 哪怕有“这是尝新的第一夜呵”的诗句, 但因整诗的情调、氛围是健康的, 读者也不生邪念;末段的“被角儿散开了。/让他自由些时吧!/抱紧了的手儿/腾不出这闲功夫呵!”, 也只觉得是甜蜜。潘漠华的《将别》写得更露骨, 但无猥亵之嫌。

诗人们充分地写出了爱情的甜蜜和幸福, 越是甜蜜、幸福, 就越是可贵, 越应该珍惜。汪静之的一首诗, 题目就叫《恋爱的甜蜜》:琴声把爱情的甜蜜托给红叶, 红叶为恋琴声挣脱老树枝的锁闭, “翩跹地乘着秋风, /飘上青天去了”。《伊底眼》写爱情的力量:“伊底眼是温暖的太阳, /不然, 何以伊一望着我, /我受了冻的心就热了呢?”伊的眼还是解结的剪刀, 是快乐的钥匙, 但也会变成忧愁的引火线。再如潘漠华的《稻香》写爱情的陶醉, 陶醉中旁的一切都退位了, 包括“谢谢伊”这该说却是又多余又没有份量的话。

反封建礼教, 是吟咏爱情的诗篇所不可或缺的主题。“五四”时期, 爱情并不是自由的, 爱, 必须冲破阻力, 积极去争取。汪静之的《过伊家门外》:

我冒犯了人们的指摘,

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

我怎样欣慰而胆寒呵。

明知要遭到社会的指摘、礼教的非难, 还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瞟我意中人”, 而且要“一步一回头地瞟”!“瞟”的代价是遭受“指摘”, 由“指摘”而生“胆寒”, 但也获得“欣慰”;不敢“冒犯”, 也就永远得不到“欣慰”, “欣慰”是用抗争去换来的。《被残的萌芽——吊私生子》 (汪静之) 抨击封建礼教、世间流言扼杀无辜的可爱的生命;《定情花》 (汪静之) 诅咒罪恶的世界“枯了我底爱泉”, 不能“用我底爱泪洒伊”, “冷了我底情炉”, 不能“用我底情热暖伊”, “哑了我底歌喉”, 不能“用我底歌声护伊”。潘漠华的《三月六晚》号召:爱是可以通过破坏换来的, 只有打破黑暗, 才能将爱“建筑在白日里”。

尽管多是短小的抒情诗, 湖畔诗人们的表现手法却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正面直接写, 有的侧面迂回说, 有的借景抒情, 有的因物起兴, 有的直率, 有的机巧。《有水下山来》 (冯雪峰) 借流水落叶传情, 既鲜明又含蓄;《你纵不能为我而停一工作》 (冯雪峰) 借杵声、灯光、眉目的细微变化传递柔情, 口吻毕肖;《邻家座上》《楼梯边》 (应修人) 等取瞬间的感情和思绪, 摄入片断的图景, 编结爱的花篮。《老三底病》 (冯雪峰) 一唱三叹, 以每一节的末句点明主题:老三的爹妈“打锣打鼓地忙着寻医生”为老三治病, 可总治不好老三的病;因为能治老三的病的“医生”不在医院, 也不在药店, 更不在医术的高下, “医生”只能是戴着野花在塘边浣衣服和在山上摘茶叶的人, “是坐轿抬出村去的新嫁娘呀”;既然已经“抬出村去”了, 老三的相思病更没法治了。应修人的《悔煞》:

悔煞许他出去;

悔不跟他出去。

等这许多时还不来;

问过许多处都不在。

写妻子等待、盼望、思念出远门的丈夫的心理活动, 将她焦急的情态和盘托出, 一波三折, 感情层层深化, 有许多省略, 又很连贯。《幽怨》 (冯雪峰) 活现一个怀春少女幽怨、娇嗔、情乱的心理和动作, 趣味盎然, 稚态可掬。《伊在》表现少男少女真诚的纯朴的爱。爱得自然, 爱得巧妙, 爱得热烈。全是屡见不鲜的日常生活, 一经采撷入诗, 就变成了奇思妙想, 变成了生动形象、别出心裁的细节描写。

除吟咏爱情而外, 湖畔诗人也对母亲寄予深深的爱。应修人的《小小儿的请求》、潘漠华的《游子》、冯雪峰的《睡歌》等都感人肺腑。有母亲对儿子的爱, 有儿子对母亲的爱。或如泣如诉, 或体贴入微。莫不情深意浓, 唯真唯善唯美。

湖畔诗人笔下的另一主题是表现他们的苦闷、惆怅、忧伤、怨恨。他们年龄不大, 但已感受很多。他们的诗中常常洒泪言苦。缺少自由是苦, 有所爱而得不到, 产生苦;不能无拘无束地爱, 心灵苦;亲人生活苦。潘漠华的《离家》《再生》《灵魂地飞越》《西门外墓地》《将归故里》《毁灭》等诗透出一股股冷气。什么“我是死了”;什么“抱着骸骨镂成的琵琶”, 让阴魂去扣母亲的门;什么“心只留连于死之原呀, /放我魂到死原底阴凉去!”, 生无奈, 则“做自由狂浪的鬼魂去”。个人的感伤、惆怅, 多少包含着时代的、人民的幽怨, 折射着一个一个的社会问题。知识青年感觉锐敏, 神经脆弱, 他们能于青萍之末觉出风雷将起, 他们承受不了阴霾空气的压抑, 就要大喊大叫。

湖畔诗派的诗与自然是和谐的。他们以天真的心去领略自然的生趣, 以稚嫩的手去抓拾自然的鲜态。汪静之的《海滨》先写“我”与沙滩的关系:“我把伊们当被褥, /躺着, 想睡不睡地装睡着。”油然而生人与自然的和谐感、亲切感, 人融于大自然, 就生乐趣。第三节写浪:“他抱着那靠近砂边的小石塔, /更亲密地用力接吻了。”不但是生动、形象的, 还饱含动律感和生命力。应修人的《温静的绿情》《晨课》《晚上》《田野的春》《天未晓时》《欢愉引》《山里人家》等写农家乐。“嫩红的风儿微微。/娇香的蝶儿飞飞。”桃红柳绿, 春也融融。农民们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男耕女织, 无争无斗, 无怨无艾, 乐也陶陶, 一派诗都如一首淡淡的水墨画。他们青春年少, 不能只生活在悲苦眼泪之中, 生活里应该有欢笑, 有歌声。“可爱的人生——人生底可爱呀!没有一朵花不是柔美而皎清, /没有一个人底心不像一朵春的花!” (《欢愉引》) 写出拥抱人生、积极生活的一面。湖畔诗人年轻, 他们拥有时间, 拥有未来, 是生活的主人, 有抱负, 有憧憬, 所以他们乐观。

湖畔诗是标准的新诗, 新型抒情短诗, 是无疑的。但它明显地从古典诗词和民歌吸收了养料。一是有些意象是从传统诗词里移过来的。如“都缕缕抽出快乐的丝来了, 穿在母亲缝衣底针上” (潘漠华《游子》) , 写游子思乡、恋家的感情, 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外物化, 化为具体的形象;这具象化的感情又是古已有之的, 是在传统文化里定型化了的。“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等就是。艺术表现手法上继承得最多的诗句, 或新奇, 或精巧, 或含蓄, 或浅近, 有的短如小令, 有的全是口语, 活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他们清新, 朴素, 顺畅。在他们的诗中没有“五四”新诗中必不可少的外文词汇、翻译的生硬名词术语, 绝少诘屈鳌髶牙的句子, 全都清新自然, 保留着鲜态。不容讳言, 他们的某些诗缺少锤炼, 有结构松散的, 有文字不工的, 有硬凑诗行、甚至喊口号的。

湖畔诗人的诗, 眼界都比较窄, 格局都比较小。仅以沪杭为圆心, 取其生活中的一枝一叶, 一花一草, 一言一语, 一颦一笑, 写成几行、一二十行的小型诗篇。意思也比较浅, 写什么, 表现什么, 歌颂什么, 诅咒什么, 大都一目了然, 令人赏心悦目。这是因为他们年轻, 经历有限, 思想也比较单纯, 对人生的体验还不深。他们看到了社会不平等的一面, 有愤懑和不满, 也还是表层的, 尽管他们常常苦不离口, 泪不罢流。

湖畔四位诗人的诗在共性的基础上, 又各有各的特色。应修人在编讫《湖畔》诗集后, 于1922年4月1日, 以《心爱的》为题写道:

柳丝娇舞时我想读静之的诗了;

晴风乱飐时我想读雪峰的诗了;

花片纷飞时我想读漠华的诗了。

漠华的使我苦笑,

雪峰的使我心笑;

静之的使我微笑。

我不能不读雪峰底诗;

我不敢不读漠华底诗。

并且在诗的首尾说:“逛心爱的湖山, 定要带着心爱的诗集的。”“有心爱的诗集, 终要读在心爱的湖山的。”诗的正文说的是各人的风格;这一头一尾又讲的是四人总的倾向。

朱自清在《湖畔》诗集问世不到一个月的时候, 就著文“就艺术而论”, 将四人加以区别。他说:潘漠华“最是稳练、缜密”, 汪静之“也还平正”, 冯雪峰“以自然、流利胜, 但有时不免粗疏与松散”, 应修人“以轻倩、真朴胜, 但有时不免纤巧与浮浅”。 (朱自清《读〈湖畔〉诗集》, 1922年6月1日《文学旬刊》第39期, 又载6月11日《文学周报》第40期。写于1922年5月18日) 13年之后, 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 朱自清又重申了他的评论。他说:潘漠华的诗“最凄苦, 不胜掩抑之致”, 冯雪峰的诗“明快多了, 笑中可也有泪”, 汪静之的诗“一味天真的稚气”, 应修人的诗“却嫌味儿淡些”。在为《蕙的风》写的序言中, 朱自清对汪诗的艺术倾向有进一步的说明。他从汪静之还是一个天真烂漫的、活泼泼的20岁的小孩子, “少经人间底波折”的基点出发, 认为汪诗“多是赞颂自然, 咏歌恋爱”的。其所赞颂的“又只是清新, 美丽的自然, 而非神秘, 伟大的自然”, 其所咏歌的“又只是质直, 单纯的恋爱, 而非缠绵, 委屈的恋爱”。认为“这才是孩子洁白的心声, 坦率的少年的气度!”

这些区别是由他们不同的家庭出身、遭遇, 不同的个人气质、经历、修养所决定的。

篇4:语文味!语文味!

一、 语文味,漫溯在品词析字中

字词是构成一篇课文的基本单位。因此,品词析字是学生阅读文本的第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阅读的语文味就可以在品词析字中体现。笔者在执教《特殊的葬礼》一文时,是这样进行揭题导入的:

师:(上课伊始,即板书生字“葬”)今天,首先让我们学习一个生字,齐读“葬”字。

师:猜想一下,“葬”是什么意思?

生:可能与“死”有关吧。

生:把死去的人埋进土里。

师:为什么你们这么猜想“葬”的意思呢?

生:因为这个字中间含有“死”这个字。

师:猜得有道理。查字典,验证一下你的猜想吧!

(学生查字典)

生:“葬”的意思是:掩埋死者的遗体。

师:(教师补充板书:“礼”)再想一想,“葬礼”是什么意思?

生:为死去的人举行的安葬仪式。

师: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特殊的葬礼》。

师:读完文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谁举行“葬礼”?

生:这个葬礼“特殊”在哪里?

生:在哪儿举行的葬礼?

生:哪些人参加了葬礼?

这样的揭题导入方式让课堂充满了“语文味”,教者层层深入地揭示文题,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同时,“葬”字的教学运用了字理识字,学生先放胆“猜想”,在学生对“葬”字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再去查字典,让学生逐步养成既要使用字典这一“拐杖”,又不一味地依赖“拐杖”的学习品质。这一设计在知识的逐层构建过程中使学生自然“生疑”,并给学生以充分“质疑”的时间,这样的教学因为贴近学生,所以学生乐学,是原汁原味的语文学习。

教材是阅读对话的载体,更是语文味散发的源点。《北大荒的秋天》一文语言生动,词汇丰富。鉴于此,教者将文中的优美词句打乱重组,并以“组”为单位逐条出示,让学生进行组块式词语学习。学生在积累词汇的过程中既发展了言语思维,培植了言语智慧,又为即将与文本展开的对话扫清了阅读的障碍。这样打乱重组的过程,改变了以往词语学习“读→写→查”的固有、单一的模式,直指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内核,自然会“蒸腾”起阵阵语文味。

二、 语文味,漫溯在品读感悟中

感知文本内容,体悟文本情感,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品读感悟文本的有效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阅读历程的有效性。因此,语文学习的路径必须坚持根植于文本之中,坚持以品味文本的语言为依托,引领学生在文本的语言文字中经历一个来回,进而有所感,有所悟,有所习得。

“说不出,但却可以不时地触摸得到”是语文味的显著特征。在《特殊的葬礼》一文第3自然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把静止的文字“活化”成动态的画面,教者让学生体会“雄伟壮观”,随后让学生找出“从哪些语句感受到雄伟壮观”?使昔日大瀑布的形象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脑海中并形成意象。在处理课文第5自然段“今天的瀑布”这一环节时,当学生对大瀑布产生“痛心、震惊、难受”等一系列的感受后,教者让学生带着这些初步的感受再次走进文本之中,圈画出相关的词句,然后品读、感悟。学生的思维在文本之中经历了一个来回以后,对大瀑布的感受就更加深厚了,大瀑布的今昔对比也就更加强烈,学生学得更加扎实有效。

在执教《爱如茉莉》时,笔者带领学生进行了品读感悟:

师:细节中流淌真情。轻声地读一读,你从哪些细节中感受到妈妈对爸爸的爱?又从哪些细节中感受到爸爸对妈妈的爱?

生:“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妈妈很关心爸爸。

生:“虚弱”这个词语也能说明妈妈深爱着爸爸。虽然妈妈的身体很虚弱,但是她仍然想着出差刚回来的爸爸。

师:你很会读书,能从一个词语中读出这样的真情来,你已经把这一种爱浓缩到一个词语之中了。

生: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而是“直奔医院”。从这儿可以看出爸爸对妈妈的爱。

生:“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这句话也能看出爸爸对妈妈的爱。

师:读书还要学会把静止的文字读活,学会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从“直奔”这个词语中,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爸爸满头大汗地向医院奔跑的样子。

师:这镜头你在生活中未必遇见过,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从这一幅幅想象的画面中,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感受到,此时爸爸的心中只有妈妈。

生:我感受到了爸爸对妈妈深深的爱。

在阅读的过程中品读感悟,让学生围绕“直奔”这个词语展开想象,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对话,原本孤立、静止的一个词语一下子站立、鲜活起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了具体可感的生活画面,产生了良好的语像感。阅读对话就在如此的驻足想象中回归了本色,充盈着生活的情趣和语文的味道。引领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征途中驻足、回味、推敲、顿悟,进而读懂文本,感悟道理,直至达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这样的品读感悟的过程一定充满着语文味,这样品读感悟的历程必然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三、 语文味,漫溯在拓展延读中

许多文章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不论是教师在解读教材,还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直接的对话,有时候会需要引用文本以外的一些资料加以辅助,这些资料可以是文字的,可以是图片式的,也可以是动态的视频。但是,不论是怎样的资料补充,我们都应该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应该能够帮助学生突破阅读的障碍,丰富对文本的理解;在时间上还要做到“适可而止”,不能“喧宾夺主”。

一位教师在《特殊的葬礼》一文的教学中,因为明确“拓展延读”的目的,所以课堂中文本以外资料的补充就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位老师对瀑布的“流量”这个词语情有独钟,花了近2分钟的时间介绍大瀑布“流量”这个资料:“塞特凯达斯瀑布每秒钟有10000立方米的水……在三十公里外,瀑布的声音还清晰可见。”出示这段资料以后,教师还不罢休,又通过打比方的方式,告诉学生:“每秒钟10000立方米的流量”可以在八分钟左右的时间内把玄武湖灌满;“三十公里外”相当于在南京的新街口,仍然能清晰地听清楚在栖霞山脚下传来的声音。如此的“拓展”不但没有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反而把资料中两个原本很“冷”的数字与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勾连,使资料一下子鲜活起来。这样的“拓展延读”是在为学生的品读文本服务,是充满语文味的拓展延读,是真正有价值的拓展延读。

篇5:回味浓浓的语文味

——“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精品课观摩交流活动”有感

“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精品课观摩交流活动”已经非常圆满地落下了帷幕,但这场盛宴留给大家的回味是深远而悠长的。我有幸在洛阳会场参加了余晓娟、张臻、窦明琦三位教师的讲课活动,聆听了高林生和张家胜两位专家的指导点评,听后触动很大,收获颇丰,感受非凡……

一、注重精彩范读

在观摩活动中,教师的精彩范读总能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教师的素养的确很好。他们通过朗读赋予了课文生命,也于无形中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如余晓娟老师在教学《雷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雷雨前后各种景物的变化,老师出示了三张图片,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朗读内容把图片重新排序,然后开始声情并茂地范读……随着朗读的结束,学生已经把图片排好了。伴随着老师的范读,课文中哪些景物在雷雨前、中、后的变化,就会像一股清泉流淌学生稚嫩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再如濮阳的窦明琦老师在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教师通过范读,让学生说说通过老师朗读时声音高低和语速快慢的变化,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一下子就能体会巴德的父母争吵时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他当时的感受等。学生通过听老师范读,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进而体会课文的内容。然后老师让学生带着浓浓的情感和自身经历读一读,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老师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二、注重用笔表达

教师在课堂中能留出一定动笔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写话,把自己的学习所得创造性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如张臻老师在教学的最后一环节设计了“小鸟写给驯鹿的信”,窦明琦老师在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巴德写给父母的信”,更是调动学生的思维训练,是一个模仿写话的训练,也是一个生发生成的过程训练,是一个“小爬坡”训练,我认为很适合学生,学生表现的也很灵气……从课堂上呈现的表达情况来看,学生的交流不是原来水平的简单重复,而是精彩纷呈。精彩的课堂发言,没有千人一面的简单描述,没有大同小异的模仿,而是学生调动自己心中的生活积累,大胆地展示自己的独特认识、独特感受的结果。如果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经常进行读写结合的练习,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能有较大的提高。这样的指导,摸得着,看得见,是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篇6: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评苏渊老师执教的《蜗牛的奖杯》

语文课太需要浓浓的语文味了!为什么呢?因为语文课上太多的其他味。《蜗牛的奖杯》是则寓言,旨在通过二年级学生喜欢的动物主人公,告诉我们道理。所以,这样的课容易使课堂上有太多的说教味,“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啊?”;这样的课也容易使课堂上有太多的电教味,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示课件,展示故事;这样的课更容易使课堂上有太多的表演味,戴上头饰蹦蹦跳跳,课堂热闹了,但真正骨子里的语文——学语习文却抛弃了很多。今天,苏渊老师执教的《蜗牛的奖杯》摒弃了以上的杂味,让这个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学文练语,从根本的字词句为抓手,突出重点段落,上出了一堂好课,也让语文味洋溢到了课堂的每个角落。

一、在扣词析句中充满语文味

文是词句的有效整合。任何一篇课文都脱不开精彩词句的点缀。二年级更是学习词句的重要时期。苏老师在执教此课时,深知词句在文中的重要性,她的教学从扣词析句入手,让语文课上真正在学词,理解词,运用词。让语文味落到词句这样的实处,而且,苏老师扣词析句的方法很多样,更是有效的。

1.动手试一试,我就明白了。

一个“遥遥领先”,最明确的就是距离远近,苏老师让孩子们上台来用图片动手试一试,放一放,这个词语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学生由自己动手试,亲手体验,其理解也更为清晰了,而且第二个同学对蜗牛摆放的调整,不但理解了“遥遥领先”这个词语,更理解了有力的翅膀。这次学词,不但明义,更是从词中奠定了全文学习的一个基础,明白从前蜗牛如何了得。

2.表情学一学,我能体会了。

在这里“得意洋洋”是一种神态的表现,也使心情的一种表达。苏老师扣住此词,让学生学一学,让同学换个词语评评看到的表情,这时方法的转换,这更是语文味的所在。苏老师没有问“此时,蜗牛的心情怎样啊?”而是扣住一个词,衍生了一类词。在这一类词的表述中,学生已经能体会到蜗牛拿到奖杯后的骄傲、得意的心情了。这既是学词,更是悟情,在扎扎实实地学语文。

3.句子说一说,我能表达了。词是句眼,从核心词中能展现整个句子包含的韵味。苏老师的课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课例。“唯恐”这个词如果硬是要用一句话来说清,太难。苏老师聪明地把词放到了句子语境中。她出示句式让学生来说“蜗牛背着奖杯,一看见(),就()地说()。”这是句式的训练,半成品的句子让学生能有依据地说,在说一说中,学生也就理解了蜗牛的唯恐意义所在。你看学生的练说中,它看见蜻蜓说,看见山羊说,看见小蜜蜂还要说。这样见一个说一个,不就是唯恐最好的表现吗?更巧妙的是这一说,不但说清了词,更将蜗牛内心的活动说出来了,文章意思的理解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二、在入情学文中充满语文味

所谓“入情”,我想最多的就是让学生能感同身受,身临其境,与文本共鸣,与文中主人公共鸣。此情由心生,那理解、朗读就有了基石。苏老师的这节课,引导同学们走进了文本,在文本中体验到了情,也读出了情,在这情味中,也散发着语文味。

1.角色体验,入情学文

苏老师的角色体验是直接的,同学们直接就是小蜗牛。苏老师引导的话也使直接对小蜗牛所说:“蜗牛,蜗牛,你在哪里?”“你为什么睡在奖杯里?”这无需过多废话来创境,同学们已经感觉自己就是蜗牛。你听,他们的回答不就表明了蜗牛内心深处的想法吗?“我不回去,我怕别人把奖杯偷了去。”“感冒不要紧,关键奖杯不能让别人偷了去。”这样的体验,直接有效,而且这个活动,在说中始终没有脱离文本,让人深深感到了语文中语言表达情感的魅力。

2.课件合理,入情学文

苏老师这节课的课件使用是巧妙的,没有让看见展示充斥出电教味。一开始课件向同学们展示了长有有力翅膀的蜗牛,它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这铺垫了全文情的前奏:快乐的,得意的。结束时,课件再次发挥了作用,展示蜗牛翅膀的退化,简单有趣的课件,不抢语文课的语文味,而为语文课中学文悟情服务,让语文味展现得更浓。

3.学习复述,入情学文 文章结束要明白道理,苏老师没有让说教味有抬头之机。她让学生们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对话,学习复述课文的内容,在练说蜗牛妈妈的话时,复述的内容就将文章脉络罗列理清了。在复述中,更是将蜗牛从此只能慢慢地爬行这份难过表达了。这份表达的体会,不就是寓意所在吗?骄傲自满后,不再能飞的难过;如果谦虚,还能飞行的快乐。学生们就在这节课上收获了这份寓意。这份收获不靠说教,而是自主感悟所得。

浓浓的语文味,让寓言也生动了起来;浓浓的语文味,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起来;浓浓的语文味,更让课堂丰富了起来。

听完这节课,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是那么流畅。但写字教学这一块,我觉得值得探讨: 苏老师旨在让学生自主识字,练字,让学生说说这个字书写时注意什么?二年级的同学,在书写生字时,应该有自主识字能力,尤其是对于字的结构。“翅”是个半包围结构,关注结构才能把字写漂亮。学生的自主认识都停留在了某些笔画的基本书写上,这应该是一年级的内容,二年级可以尝试让其看出“支”和“羽”的位置关系。如果能有这样的关注,学生在接下来的书写可能效果会更好,事实上,课堂呈现的书写问题也就是结构的摆放。

中山路小学

上一篇:供电企业班组管理创新下一篇:小学科学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