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出环保型课文的语文味

2024-04-15

熬出环保型课文的语文味(通用5篇)

篇1:熬出环保型课文的语文味

熬出环保型课文的语文味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

《浅水洼里的小鱼》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组中的第三篇课文。本组课文围绕拥抱自然,热爱生命这一主题展开。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看到成百上千条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尽管没有人在乎,但是小男孩却在乎每一条小鱼的感受,他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的事。课文内容平实,却感人至深,散发的是浓浓的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人文思想。那么怎么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在平实的语言中深深体会到小男孩的感人之处,上出语文味呢?

在教学时,我把教材处理成两大板块:小鱼在乎生命(第1自然段)和小男孩在乎生命(第2—6自然段)。抓住“困”、“蒸”、“吸”,创设情境,用心感受小鱼濒临死亡前的挣扎。通过想象小男孩的动作画面,创设对话,读悟小男孩用心拯救一条条小鱼。

教学片段一:感受“小鱼在乎生命”。

出示:,回不了大海了。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它们被困在水洼里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

师:要读好这几句话,我们得抓住这些句子里的几个字细细去读。我们先看这个“困”字(“困”字变红),从这个“困”的字形里你想到了什么?

生:树木被团团围住了。

生:里面的木就像是小鱼,外面就是浅水洼,浅水洼把小鱼团团 围住了。

生:小鱼怎么也跳不出浅水洼。

师:浅水洼把小鱼这样团团围住,没有了新鲜的空气,没有了水,里面的小鱼觉得怎么样?

生:很闷,没有气了。

生:难受死了,想赶快跳出去,可是怎么也跳不出。生:透不过气了,难受极了。

师:请你带着小鱼的这种感受再读读这句话。生读“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师:我们再看“吸”,这里是什么就像人一样大口大口地吸什么? 生:沙粒就像人一样大口大口地吸水。师:没有了水,这小鱼? 生:这小鱼就没有了一切。生:鱼儿就活不成了。

师:我们再看“蒸”这个字的下面有——(课件:四点底变红)

生:(齐)四点底。

师:你们可知道,这四点底是从火变来的。(课件把四点底变成火),你仿佛又看到什么?

生:太阳像燃烧的火一样蒸着小鱼。烤着小鱼。师:你知道小鱼的感受吗? 生:热死了。生:难受得活蹦乱跳。生:难受得要命,马上就要死了。生:又痛又渴,说不出的难受。师:小鱼的难受我们能读出来吗?

文本的人文蕴涵于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当学生读不出味道来,强调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重读哪个词的朗读技巧,这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即使会读也是“虚情假意”,“无病呻吟”。如何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内涵,激发起对文本的感情共鸣,我紧紧抓住“困”、“蒸”、“吸”这几个关键的词语,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入手,通过想象、比较、联系生活情景,小鱼的困境深深引起学生的同情。但我认为教学到这里,只能让学生觉得小鱼可怜,还未震撼学生的心灵。于是我又进行了以下教学:

师:这成百上千条小鱼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此时,它们会想起谁呢?

生:大海。

师:是呀,大海就是鱼儿的家。生:还会想起亲人们。生:还会想起它们的同伴。

师:是啊,如果它们还在大海里,它们肯定会跟它们的同伴一起快乐地游玩呢。

生:还有它们的爸爸妈妈。

师:是呀,想不想看看鱼儿以前在大海里快活地生活的情景呀?(播放鱼儿在大海快乐生活的录像片)生:兴奋地看着录像,嘴里不时发出惊叹声。师:那时它们的生活------生:跟它们的伙伴一起快乐地游来游去。生:住在水晶般的宫殿里,过着神仙般的生活。生:它们和爸爸妈妈尽情地玩耍,幸福极了。师:是啊,那时它们多么幸福,可是现在------生再读“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

师:多可怜的小鱼,太阳越升越高,水越来越少,越来越少。(悲伤的音乐想起)小鱼儿,你们怎么了,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生:谁来救救我呀? 生:快让我回到大海去吧!

生:我太可怜了,谁救了我,我会感激他的。

师:太阳还在升高,水洼里的水就快没有了。小鱼们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他们在苦苦哀求着:

生:快来救我呀,再不救我,我就要死了。

师:这是小鱼此时的心声呀!它多么希望有人来救它呀!多么想再一次获得生命。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吧!谁来读?(出示句子: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 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该环节我巧妙地创设情境,把小鱼目前的境遇和以前悠闲、幸福的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学生的视觉、学生的心灵都受到了冲击,学生真正融入到了故事的情景中,正如常言所说入情入境了。学生通过了这两个情境的对比体验,更深地体会到小鱼的心情,再读“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就带有浓浓的情感色彩了。紧接着的两次想象说话,此时学生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小鱼,师生完全融入到情景之中,学生在朗读“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时几乎是沙哑着喉咙读的。

纵观以上这一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我把学生感悟小鱼在潜水洼里的处境这一环节是浓彩重墨,花了大力气的,因为我认为《浅水洼里的小鱼》这篇课文虽然是让学生感受男孩对小鱼的在乎,体会生命的珍贵,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但是光让学生分析小男孩扔鱼时的动作来体会小男孩对小鱼的在乎,这样处理学生还不能深刻理解小男孩的这一行为。所以,我打破常规,把文章的第1自然段也作为教学重点,极度渲染。我为什么要这么处理教材呢?这是因为第1自然段写成百上千条小鱼困在水洼里,生命危在旦夕。就是在这危急的情况下,小男孩挺身而出,援救那些小鱼,令我们感动。也正是小鱼那迫切的求生欲望深深地引起了学生的同情,理解小男孩救鱼的这一行为就会水到渠成。在这里,我从“小鱼的难受我们能读出来吗?”到“那时它们多么幸福,可是现在多可怜,再读。”再到“它多么希望有人来救它呀!多么想再一次获得生命。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吧!”用语文 最常用的方法——读,一步三回头,一次又一次有目的地读,层层深入,在朗读中完成了对小鱼生命的同情和爱惜。

教学片段二:感受“小男孩在乎生命”。

师:谁来告诉大家,还有谁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呢? 生:小男孩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

师:小男孩是怎么做呢?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到第六自然段。学生自由读第二到第六自然段,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

师:通过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读,我们知道小男孩在干什么? 生:救鱼。

师:是呀,小男孩救鱼的这一动作可以看出小男孩是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的。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写了小男孩在救鱼呢?

生: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课件出示句子)

师: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男孩在救鱼呢?

生: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课件出示句子)

师:请一名学生把这两句话读一读。其他同学想象小男孩捡鱼的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小男孩捡得忙不过来了,捡了这条又那条。生:他不停地捡鱼扔鱼,捡得满头大汗,非常辛苦。生:小男孩走得很慢,用力地把鱼扔回了大海里。

师:是呀,小男孩走得很慢,他来到一个水洼前,——。生:他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师:他又来到另一个水洼前,——

生:他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师:他再来到另一个水洼前,——

生:他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师:小男孩就是这样——

生: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现在你们就是这个小男孩。小男孩,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慢呀? 生:我要捡起每一条小鱼。生:我不丢下一条小鱼。

师:太阳那么猛,你不停地弯腰捡鱼、扔鱼,你不累吗?

生:我很累,但我很高兴。

生:累是累的,但看到小鱼被我救活,就不累了。师:那么多的小鱼你是捡不完的,谁在乎呢?

生: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师:仅仅这五条小鱼在乎吗? 生:不,成百上千条小鱼在乎。

生:从后面的省略号可以看出很多条小鱼在乎。师:图中在旁边的大人为什么不捡?

生:因为鱼太多了,大人认为是捡不完的,所以就不捡了。生:捡起来太麻烦了,就不捡了。

师:小男孩也知道是捡不完的,为什么还捡呢? 生:因为小男孩认为能捡一条是一条。生:因为捡一条就是救活一条生命。生:救了一条就幸福了一家人。„„

学生的感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立足于文本。我通过学生自由读第二到第六自然段,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读中了解了小男孩救鱼的急切心情,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了捡鱼的画面。为了强化这一画面感,我用足、用透文本语言,从来到一个水洼到来到另一个水洼再到再来到一个水洼,反复地让学生说“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通过这样反复地读、说,学生就理解了男孩对小鱼的在乎。这是理解文本语言,又是在积累文本语言,为下一步的情境交际丰富了情感世界。接着用移情交际进一步感悟男孩对小鱼的在乎,通过四个层次的对话,融情于语文训练,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低年级学生爱说、爱动、爱表现的特点,创设说话情境,训练学生我口说我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课文延伸并拓展,加强对话。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不仅发展了想象力,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一个合理的拓展机会,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一个思想争锋的平台,熬出浓浓的语文味。

篇2:熬出环保型课文的语文味

1. 学习用“最早……后来……再后来……现在……”的句式说话, 并理解“不断提速”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3、4、5 自然段;初步运用生字组词法理解“创举”“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等词语, 了解“绿色环保“”海拔“”世界屋脊”三个词语。

3.会写“晚、新”两个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火车的故事》。上节课, 我们初读了课文, 学习了生字新词, 你们还记得它们吗?请大家将书翻到第150 页, “我会读”中的词语, 你能一组一组地读一读吗?

(学生自由读, 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读叫一组一组地读。学生拍手一下, 示意老师已经读完。)

师:谁来读第一组?

生:速度、快速。

生:提高、提醒, 梦想、做梦……

师:你们读得可真好!上节课, 我们用了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列、弄、创、速、提、名) 你们能不能也来给这些生字组组词? (生开火车组词, 小老师带读)

师:上节课, 大家还用了换一换的方法学了这四个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断、梦、郊、查) 你们也能组词读吗? (生组词, 小老师带读)

师:我们还用组词的方法学习了这两个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世界、修建。生读。个别读、两人一起读、齐读)

师:学习汉字时, 我们可以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 来学习一组组字。上节课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 我们还知道一节一节的车厢是靠谁带动的?

生:机车。 (齐声回答)

生:原来, 一节一节的车厢是由机车带动的。

师:我觉得你们把“原来”这个词读得慢慢的, 我仿佛真的明白了。

二、感受并运用“最早……后来……再后来……”的句式

师:其实机车还有不同类型的, 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3 自然段, 再找找有哪些机车, 用横线画下来。

(学生各自读课文。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引导学生找出第一个机车。再启发学生读读找找)

生:磁悬浮火车、内燃机车、蒸汽机车、电力火车。 (学生汇报时, 教师在课件中相机画出对应的机车名字)

师:你们读得很棒,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些机车的图片。 (课件出示图片) 请大家看看图, 读读文, 为它们找到自己的名字, 并从文中找到依据说明理由。

生:电力火车在最后一幅图, 因为在图上我看到有电线。

生:我觉得第二幅图是蒸汽机车, 因为它上面有一根管子在喷蒸汽。

生:我觉得第三幅图是磁悬浮火车, 因为它下面有根钢管, 也许可以悬在上面。

生:还有图上这个火车造型也能看出它速度快。

生:污染小。

师:哪里看出来污染小?

生:蓝天白云, 这火车看起来也很干净。

师:同学们真能干, 通过图文对照、查找资料了解了这些机车的模样和特点。你们还能根据课文的内容, 给这四个机车排排队吗?再读读这段文字, 圈一圈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师:我发现有些同学读完以后在认真地圈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圈完以后再读读课文, 这样做真好!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 注意听清要求。四人小组合作, 先请组里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机车, 尝试排顺序, 再找到对应的图片, 最后借助书本介绍一下这些机车。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师巡视, 进行指导。)

生:最早是内燃机车。 (课件出示“最早”)

生:后来人们把内燃机装到火车上, 制成了内燃机车。 (课件出示“后来”)

生:再后来, 又发明了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 (课件出示“再后来”)

生:这样的火车速度快, 污染小, 真称得上是“绿色环保型”火车了。

师:用上了这几个词呀, 不仅清楚地介绍了有几种机车, 还能明白它们发明的先后顺序呢!像这样四人小组分工再来介绍介绍。 (学生再次进行小组合作介绍)

师:其实我们中国的火车不仅污染小, 而且速度快。 (课件出示第4 自然段) 哪两个词语让你们感受到速度快呢?

生:不断提速。

生:夕发朝至。

师:我们先来看“不断提速”。在预习时, 有28 位同学提出不理解这个词语。 (出示图表) 过去我们坐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要22 个小时, 后来直达车加快到14 个小时, 现在动车组只要10 个小时就可以到达, 而高速列车6 个小时就可以到达, 这就叫作不断提速。请大家用上“最早、后来、再后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分小组看图用上连接词说话)

师:还有一个词语“夕发朝至”也有很多同学不理解。你们知道“夕”和“朝”分别是什么时候吗?

生:夕是晚上, 朝是早上。

师: (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你们可以想象, 从北京到上海夕发朝至的情景吗?

生:一个人晚上出发, 在车上看会儿电视, 睡一觉, 第二天早上就到了。

三、借助微课, 理解词语“创举”

师:其实中国的火车不仅速度快, 而且铁轨也很先进。我们班有23 个同学提出对“屋脊”不理解。 (出示房屋图片) 看屋脊在哪里?点给我看看。

生: (学生用手指点屋脊) 就是房子最高的地方。“世界屋脊”就是我们的青藏高原。

师:为什么说青藏铁路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呢?我们来看看电脑老师是怎么介绍的。 (播放微课)

师:你们能不能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示出来?

(学生轻声自读第5 自然段, 接着师生合作读, 师读第一句, 生读第二句, 读中感受“创举”。)

师:了解了火车和铁路建设的这一切, 小明做了一个梦, 这个梦呀也是他的一个美好的心愿, 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最后一段。

四、学写生字“晚”和“新”

师: (课件出示第5 自然段中的“晚”和“新”) 通过了解, 同学们觉得这两个字特别需要老师指导一下。它们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左右结构的。

生:它们都是左窄右宽。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 但是还要注意穿插。 (师引导学生发现“晚”的撇, “新”的横和撇在书写时要注意穿插)

(师范写生字, 生各写一个生字。师相机巡视指导并进行书写展评, 总结在书写时与横中线、竖中线重叠的笔画要特别注意。)

【评析】

本文是一篇介绍火车种类与发展的科普小品文, 文中具有常识性知识的词句较多,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 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常识性课文教学如何体现语文性, 娄屹岚老师巧妙地以多种形式的词语理解为切口, 来统领全文学习, 充分体现了低年级词语理解的形象性、具体化。整堂课, 充满趣味, 扎实有效。

一、图文对照, 了解“火车种类”

课文向学生介绍了火车发展不同时期的四种机车, 有的已历史悠久, 远离了学生的生活, 有的虽有乘坐的亲身经历, 但缺乏观察与了解。因此, 教师将学词与认知结合起来。在圈圈读读机车的名称基础上, 出示四种机车的图片及简洁的补充文字, 以学生预习中最想了解的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为例, 引导学生图文对照, 从图片、文字中提取信息, 了解特点, 说说是怎么认识这种火车的。这样, 学生既学习了图文对照、整合信息来理解词语的方法, 又了解了相关的常识性知识, 很好地体现了常识性课文立足于语言学习,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二、摆摆说说, 感受“火车发展”

在了解“火车种类”的基础上, 教师抓住文中表示时间先后的连接词“最早……后来……再后来……”让学生感受“火车发展”。借助图片排序, 引导学生先自主读文, 圈一圈表示机车发明先后顺序的词语, 再通过小组合作摆摆说说的方式来介绍机车发明、发展的历史, 从火车不断地更新换代中感受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这一过程中教师特别重视指导一年级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体现了以自主学习为前提展开合作学习的原则, 要求清晰、分工明确、分步落实。

步骤一:自主读文, 圈画表示顺序的词语, 为分工介绍做好铺垫。

步骤二:布置要求、明确分工、落实任务, 尝试合作学习。

步骤三:一个小组示范展示, 进一步明确学习流程。

步骤四:再次实践, 将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以小组合作为载体, 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们发现由于分工明确, 每个学生都有了各自的学习任务, 在合作中相互监督、相互补充、相互调整, 学习成果有了新的提升。不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个体学习的质量。

三、拆字解词, 想象“不断提速”

“不断提速”“夕发朝至”对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抽象, 如何让抽象的词语具体化呢?教师通过补充资料, 并以数轴显示的方式将数字变化形象化、具体化, 再小组合作运用上文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最早……后来……再后来……”来说一说。让学生借助补充资料, 在运用句式说话中理解了所需时间越来越少, 速度越来越快, 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不断提速”, 从而感受我国火车的发展越来越先进。然后, 教师又从“夕发朝至”入手, 采用拆字解词的方式, 借助学生已有的对“朝阳”与“夕阳”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义, 并引导学生读读句子, 想象一下是怎样的情景。通过读句子想象, 学生就将“夕发朝至”转化为具体的情景画面了。

四、寻找联系, 感知“世界屋脊”

借助图片演示让一年级学生具体感知“屋脊”是房屋的最高点, 那么“世界屋脊”又是指什么呢?为什么说青藏铁路建成后火车可以开到“世界屋脊”上了?教师不是自己讲解, 而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 自主从文本中去提取有关信息来加以说明。学生找到了文中“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的句子, 教师再补充:“青藏高原离海平面可高了, 有我们杭州20 多个玉皇山那么高呢!”从而具体感受青藏铁路的“世界之最”。这样, 不仅学习了常识性知识, 更突出的是教师指导一年级学生学着去依据上下文寻找联系, 利用关联信息解惑, 提升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五、借助微课, 感叹“伟大创举”

篇3:精心熬出语文味儿

新课改一路行来, 一些语文教师在表面花哨的“吆喝”中正越来越远离语文课的本真:满堂无序的“自主”却陨落了教师的引导与教学的实效, 看似雅致的人文写意却背离了文本既有的价值指向, 机械生硬的文化术语堆砌让语文课本来的面目全非……语文味儿不知丢到哪儿去了。于是, 有人呼吁“让语文回家”。

笔者认为, 语文的家就在真诚、务实、精心地熬出了语文味儿的课堂之上。怎么熬呢?下面几个课例可资借鉴:

一、某老师上《再见了, 亲人》时, 这样指导朗读课题

师:请大家读读课题, 我听听, 看够不够味儿。

生:再见了, 亲人。

师:以后再也见不到了, 要读出这样的情感。 (示范) 再见了, 亲人。

生:再见了, 亲人。

师:现在亲人就在眼前, 边握手边说:再见了, 亲人。 (快而有节奏)

生:再见了, 亲人。

师:我听着不太像啊。亲人就在眼前, 握着手。再想象一下、体会一下。

生:再见了, 亲人。

师:把手抖起来就像了。现在, 朝鲜人民站在站台上, 望着车上的战士这样说。怎么读?

生:再见了, 亲人。 (深情、激昂)

师:朝鲜人民望着远去的列车, 最后一次深情呼唤——

生:再见了, 亲人。 (高亢、悠长)

师:这就对了。同一句话, 情境不同, 感受不同, 读法就不同。

体会:在这个课例中, 教师通过富有生活质感的情境的层层创设来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其中, 读出了韵味, 读出了情味。这既培养了学生的美读能力, 又使他们享受到文本美带来的无穷快乐。语文味儿特浓。

二、我上老舍的《猫》时, 跟学生这样探讨“用身子蹭你的腿, 把脖子伸出来要求你给抓痒”一句

师:“蹭”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生:“摩擦”。

师:那作者为什么不用“摩擦”呢? (生揣读、思考、讨论)

生:我觉得用“摩擦”的话, 那猫就不可爱了。

师:看来, “蹭”虽有“摩擦”的意思, 但绝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请探讨一下, 看“蹭”字还包含些什么意味儿。 (生读文、推敲)

生1:我觉得“蹭”是轻轻地摩擦。因为如果擦得重的话, 老舍爷爷会感到不舒服。

生2:“蹭”还给人温柔之感。因为文中说, 猫高兴时, 比谁都温柔可亲。猫蹭主人的腿, 那是在表示亲热呢。

生3:我觉得“蹭”还有撒娇的味道。猫在主人面前撒个娇, 要求给抓痒痒, 说明相互感情好。

师: (激动地) 说得真精彩!是呀, 一个“蹭”字, 既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顽皮, 又让我们欣赏到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画面。多么传神啊!

体会:在这个课例中, 教师抓住文本传神点, 层层递进地做引导, 使学生联系上下文, 依据自己的生活积累, 展开合理的想象, 把一个简简单单的“蹭”字咀嚼出如此丰富的“味道”, 使一个平面的文字逐渐立体化, 既凸显出文本浓浓的人文意义, 又彰显了师生的教学智慧。语文味儿十足!

三、我教《最后一课》时, 对“‘我的朋友们啊, ’他说, ‘我——我——’但是他哽住了, 他说不下去了”这句话做了以下处理

先用师生交替朗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韩麦尔先生当时的心情, 触摸“最后一课”的灵魂, 再趁机发问:韩麦尔先生究竟想说什么? (学生沉思片刻、讨论一番, 我指导一二、点拨再三)

生1:我的孩子们, 你们要永远记住法语, 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是我们民族的根!

生2:我的孩子们, 我今天把爱国的种子撒下了, 希望它在你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

体会:在这个课例中, 教师精心引导学生对作品“空白” (“接受美学”认为, 未经阅读的作品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 等待读者去发现、阐析和填补) 做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 它开启了学生的智慧大门,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课堂因此空灵而鲜活, 语文味儿因此四溢而芳醇。

语文不但姓“语”, 还姓“文”,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一堂好的语文课, 既要通过识字辨词之类活动来提高让学生畅游在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里, 深切地感受到语文课那别样的韵味儿。

每个学生都有探究的需要, 都有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 都有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教师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搭建一个自主创造的舞台, 倾情激励他们进行探究, 让他们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和谐交流中, 跟作者和文本实现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这既能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 又能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定基础。

篇4:语文味——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近年来的语文课已初步改变了曾经语文课堂的沉闷与乏味,但在异彩纷呈的教学模式、轰轰烈烈的课堂气氛背后,依然迷惘:语文课越来越不像语文课。

语文课与其他学科交叉过多。本应用来品读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与艺术性,体会科学小品特点的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师教学目标错位,重在课文内容的讲解,轻视写作特点的赏析,于是科学小品文被上成自然课。这样扩大语文的外延,教学目标错位,忽视语文的内涵,只注重教教材,只会使学生对语文的基本知识、基本素养收获甚少,分辨不清语文教学的目的与学习目标。

语文课与情感感悟结合过细。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已从过分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转向关注语文的人文性。如 《我与地坛》 上课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却漠视情感背后的言语。于是学完文本以后,学生不会品读文中意境优美的句子,更不会借鉴文中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语文课多媒体使用过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增大了教学容量,给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感受。

二.语文味之辨

语文本体姓“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考虑语文的主体,努力上出语文味。所谓语文味是在语文教学中,以师生互动互享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一种极具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境界。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言教学是语文味的根本。语文教学是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等文字材料中规范的言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任何形式的语文教学都必须以语言实践为主体、为归宿。这是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重要体现。

思维训练是语文味的目标。体现语文工具性的语文味不仅是听说读写、品词析句等训练,还包括思维训练。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课堂的思维训练,是语文本体价值的重要目标,是语文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语文味之探

1、教学目标的设置,凸显语文味

教学目标是成功构建语文味课堂的前提和基础。语文教学多围绕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深挖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来教。语文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让学生运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听说读写,品味鉴赏作品的语言美、情感美、文体美。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明确教材教学价值所在。这与语文课程目标中的“注重作者的表达方法”是一致的。鲁迅 《拿来主义》 是作为文学家的鲁迅或者说是杂文味的鲁迅,因此“形象说理”“个性表达”才是本文主要的“语文价值”。一篇文章被选入教材,教学价值便具有相对确定性。然而现今用同一本教材的语文教师,教学却内容千姿百态。

2、文本解读的方法,彰显语文味

一篇教材应挖掘文本中精美的语言文字,最能打动人心的情感点,灵动多变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运用朗读增加学生的感悟。例如有的老师在讲 《陈情表》 时引导学生诵读,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让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作者的感受;指导学生精读,品味鉴赏课文的传神点,反复咀嚼文本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语文味是读出来的,让学生通过听范读、默读、大声朗读等途径,从整体上品味语言,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从而形成正确的语感,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目前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沉静地品读和感悟,得不到艺术形象的真实感受,呈现出“情感体验简单化,情感表现标签化,感悟世界虚伪化”的虚浮现象。

3、教学手段的选择,尽显语文味

再精彩的多媒体课件,也掩饰不了教师自身的光芒。语文课堂的语文味要求教师自身拥有语文味,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教学语言要注重文学味,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恰当传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评价语言要充满语文味,语文教师不仅要饱学,而且要善于运用精妙的语言恰当评价学生;课堂互动应洋溢语文味。语文课堂要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勃勃,师生双方都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认认真真地说,扎扎实实地读,随心所欲地写,淋漓尽致地思”。

篇5: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语文味

2.激荡课堂,在情感交融中散发语文味。语文教材主要是由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构成,这些作品绝不仅仅是一个个文字符号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有意义、有思想、有情感、有灵魂的精神统一体。因此,语文教师在指导阅读教学时,必须更多地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与感悟,而不必刻意地将课文肢解成一个个段落,破坏作品的完整性和完美性。语文课堂之所以索然无味,是因为语文教师缺乏应有的激情,缺乏应有的语文素养。新课程需要教师懂得把握情感、表达情感,善于捕捉学生与文本的最佳情感切入点,激荡语文课堂,让课堂在情感共鸣中散发出语文味。

3.拓展课堂,在语言积淀中散发语文味。语文课程的神圣使命在于传承祖国的汉语言文化,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要充当好民族文化积淀者的角色。对小学语文教育而言,这种汉语言文化的积淀更多地体现为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只是开展语文教学的一个个例子而已,教师必须坚持“基于教材而超越教材、源于教材而回归教材”的思想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在课堂上注重合理地拓展和延伸,在扎实而有效的语言积淀中让课堂散发出语文味,从而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色。

上一篇:史山煤业煤矿企业劳资工作总结下一篇:东堡小学工会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