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教学法论文

2022-05-11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语文味教学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自《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7期A刊上以来,“语文味”被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正式提出。而后,随着深圳中学语文界语文味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语文味研究的影响在全国迅速扩大,“语文味”一词更在互联网上和语文教学理论界、实践界广泛流行开来。

第一篇:语文味教学法论文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语文味”

【摘要】本文针对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味”缺失的问题,论述使语文阅读教学具有“语文味”的策略:注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品鉴文本的语言之美;精心设计问题,巧妙提问;读写结合,让学生动手写作。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文味 朗读 细读 提问 读写结合

近几年来,中学语文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课改浪潮,新教材、新的阅读教学法扑面而来,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与体验,形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气氛是比以前热烈了,但是,热闹的课堂却往往少了“语文味”。如现在的阅读教学“新宠”——群文阅读,有些教师对群文阅读的内涵及教学方法的把握不到位,为了追求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课堂气氛的热烈,用多媒体呈现大量的影音视频、图片,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无暇顾及文本。一节课下来,学生对文本内容没有深刻的印象,更谈不上“语文味”了。这样的语文阅读课堂看似热闹,但笑声多了,读书声少了;讨论多了,思考少了;多媒体运用得多了,板书少了;表演味浓了,“语文味”淡了。长此以往,不但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而且会让学生产生阅读疲劳,大大削弱阅读教学的效果,影响阅读教学的质量。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这说明“语文味”的重要性。“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是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過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怎样才能教出“语文味”?

一、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有声情并茂的读书声

特级教师余映潮说:“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只是课,不是美的语文课,语文课,老师必须与学生一起美美地听,美美地读。”在语文教学中,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语感的重要性,语感好的学生解答阅读理解题手到擒来,写文章也文从字顺。

朗读可以把学生迅速带进文本情境中,让学生直接接受课文内容的熏陶和感染。对中学语文教材里的很多课文,教师都可以尝试以“朗读”为突破口,通过自由朗读、教师范读、音频美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之美。如四川省第二届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优质课观摩活动中的特等奖获得者寇磊老师执教《美可言,美不可言》一课时,通过速读、范读、听影音美读、个别朗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初步领略何处有美,又通过多种方式的反复朗读,使学生辨析差异,探究因何而美。师生在书声琅琅中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品鉴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之美、音韵之美、辞藻之美、情感之美,课堂因读而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二、细读文本,品味语言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教出“语文味”,上课前必须用大量的时间钻研文本。如果教师对文本吃不透,不了解作者、编者的意图,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照本宣科的课堂,“语文味”就无从谈起,因为“语文味”源于课本,扬于课堂。文本是“语文味”的根本,文本解读不到位,课堂就失去了依托,变成了设圈套给学生钻,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朱熹说过:“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语文味”是咀嚼出来的。统编教材中的语文课文大多语言精美、情文并茂,值得反复琢磨、推敲、品味的语句比比皆是,如教师能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必能使学生领略到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独特魅力。

如上面提到的寇磊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带领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所选的文本,让学生在《诗三首》中品出了“质朴自然,音韵和谐”的诗歌语言之美;在《谈笑》中品出了“幽默风趣,辞藻丰富”的生活小品语言之美;在《春之怀古》中品出了“生动隽永,修辞恰当”的抒情散文语言之美;在《听听那冷雨》中品出了“凄美伤感,技法多样”的文化散文语言之美,继而总结出语言之美的深层共性。整节课,寇老师都让学生品鉴文本的语言之美,这样的阅读课由内到外都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

又如笔者在执教品味语言的阅读课时,以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为例,让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美,特别提醒学生留意一些起“提韵”作用的关键字眼。如提问学生:“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冒出来了”这一句起“提韵”作用的关键字眼是哪两个字?它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学生通过一番探究和讨论,得出结论:“挖”和“吱”字写出吃高邮咸鸭蛋的动感、快感和满足感。红油冒出来,本来只能观其形,用上“吱——”仿佛能闻其声,这一声“吱——”让吃咸鸭蛋的过程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这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的一个字眼,很好地表现出吃咸鸭蛋时的神韵。

“语文味”必须依托于语言文字,这就是为什么要吃透文本、细品文本的原因。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反复品读文本,细咀慢嚼,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成为有“语文味”的课堂。

三、精心设计问题,巧妙提问

要使语文阅读课收到满意的效果,洋溢“语文味”,课堂提问艺术就值得教师研究。如果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巧妙提问,学生就乐于思考,乐于回答,对学习新的知识就会产生一种促进作用。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设计问题要新颖,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个体特点,选择适当的角度切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学生自然能体验到语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与构思美。如教《咏雪》时,笔者问学生:“‘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究竟哪句更好,为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这句更好,因为盐的颜色和落下的姿态跟雪相似,这句抓住了物象,形似;有的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更好,因为柳絮随风飘飞和大雪纷飞很神似,而且给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感觉,有意蕴,好的诗句既要神似,也应有意蕴。学生各抒所见,都兴奋起来了。接着笔者问学生:“我们每年都观看《感动中国》,读了不少的颁奖词,如果让你为这次家庭聚会中的成员颁奖,你将会为谁颁发一个什么奖?先说出理由,然后学写颁奖词。”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畅所欲言。有的说把“才女奖”颁给谢道韫,因为她以絮喻雪,既点明了雪花飘舞的情态,又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极富神韵;有的说把“文学奖”颁给谢朗,因为他以盐喻雪,贴切地写出了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也更能让人感受到雪之“骤”;有同学说把“慈爱奖”颁给谢太傅,因为他没有长辈的架子,没有因为学识渊博而看低年轻人,在晚辈说出答案后不加评论,为晚辈营造了融洽轻松的家庭氛围……答案五花八门、精彩纷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设问题时化难为易,化大为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问题分解成易理解的小问题,把大问题分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如笔者执教《陶渊明群诗阅读》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陶渊明十余年时仕时隐的复杂感情,这样分层提问:(1)选择当官还是选择归隐?陶渊明好难呀,难在哪里?(2)陶渊明官场的生活怎样?他对官场生活的态度怎样?(3)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有什么特点?他对田园生活有怎样的情感?笔者综合学生的回答,再问:“做官,衣食无忧,但违背本心;不做官归隐,精神富足,内心愉悦,但饥寒难免,做官还是归隐?陶渊明纠结一番之后,最终的选择是什么?他为什么这样选择?”笔者设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问题,学生就能回答,也乐于回答,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三是提问应有启发性。带有启发性的提问之所以是行之有效的提問,关键在于这种提问更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带动学生全面思考。如执教《定风波》时,笔者提问:“同学们,如果你们在路上被突然而至的雨淋,会有什么举动?心情怎样?”学生回答:“肯定赶紧跑去躲雨。我内心会讨厌这雨,它让我难堪,心情不爽……”笔者接着提问:“苏轼也曾经被这样的雨淋过,他的举动和心情怎样?和我们相同吗?”待学生回答后,笔者抛出以下问题:(1)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2)赏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雨是什么样的雨?何以见得?作者写在疾风骤雨中“吟啸徐行”,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3)赏析“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竹杖芒鞋真的轻胜马吗?为什么作者觉得它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什么意思?“一蓑烟雨任平生”中哪个字最关键?这里的“风雨”单指自然界的风雨吗?学生解答这些问题后,对主旨的领悟就水到渠成了,理解了作者乐观、淡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四、让学生动手写作

读写结合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精华,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味”就体现在读美文、品美文、写美文的过程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时机让学生练笔,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父亲节来临之际,笔者先以学生学过的《爸爸的花落了》一文作为引入,动情地说:“父亲是一本书,记载了对子女的付出、关爱和希望;父亲是一片海,宽阔的胸怀里有对子女的付出、深深的关爱;父亲是一条路,让子女踏着自己走向未来……同学们,父亲为我们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了,今天,让我们用笔写出自己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让我们衷心地道上一声‘谢谢您,父亲’。现在,请拿起笔对父亲说一段感激的话。”这时,学生的心灵被唤醒了,写作情绪高涨,有的学生写到动情处还流泪了。

又如,进行《鼠疫》整本书阅读时,笔者说:“疫情让我们懂得了勇担责任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鞠躬尽瘁的践行。我们已读过熊育群写的长篇纪实文学《钟南山:苍生在上》,请你思考,当祖国需要时,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有学生写道:“八十四高龄的钟南山有担当,凭借知识与魄力毅然宣布病毒会‘人传人’。能担负重任者需要有知识、有能力、有魄力,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置个人生死而不顾的献身精神。作为学生的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安排适度的小练笔作为拓展延伸,既能检验学生对课本内容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又能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个过程,从形式到目标,都紧扣“语文”这一中心,彰显浓厚的语文特质。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引导学生揣摩词句的妙处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可以通过课堂内外多多练笔,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样语文阅读课堂就会充满“语文味”。

(责编 秦越霞)

作者:梁晓颖

第二篇: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文味”

摘要:自《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7期A刊上以来,“语文味”被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正式提出。而后,随着深圳中学语文界语文味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语文味研究的影响在全国迅速扩大,“语文味”一词更在互联网上和语文教学理论界、实践界广泛流行开来。本论文主要以语文味教学流派主要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文献索引法、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采用观察、经验总结、实际案例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大致从“语文味”的初步阐释、中学“语文味”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面,“语文味”理念的提出对中学实习期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启发及对语文味教学理念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辩证反思这几个方面进行撰写。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语文味

一、“语文味”概念的外延与内涵

“语文味”最初是程少堂老师在一次评课时提出的:“有的教学环节语文味还不够浓”,经整理后名为《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文章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7期A刊上,自此“语文味”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正式被提出。而后,随着语文味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语文味”研究的影响在全国迅速扩大,“语文味”一词更在互联网上和语文教学理论界、实践界广泛流行开来。

当然对“语文味”或者“语文味儿”的定义,也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味”或“味儿”的主观性、个体性很强,由此变成了一个不好定义的抽象概念。经过了几年的艰辛探索,到 2008 年左右,“语文味”教学在深圳、广东甚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得到一线教师和专家的日渐认同。程少堂于 2008 年在出版了第二本专著《程少堂讲语文》,对“语文味”概念进行了更新,并将其定义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養、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二、中学“语文味”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带领学生走进一种诗意人生的追求

“语文味”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就是要让语文课落尽繁华、回归本质,让“语文课”成为真正的语文课。而真正的“语文课”究竟是什么,应该说,真正的“语文”究竟是什么?我认为,在汉语文学的范围内,“语文”就是走进由文字创造出的意境,是人的精神自由舒卷之地,是人对处于现实的疲惫与无奈下的精神的抚慰。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就应该是教会学生怎样“诗意地栖居”,怎样在文字中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一种生活的情调、一种对自然的品味与融合。“语文味”的教学就是要带领学生走进一种诗意人生的追求。

整节《荷花淀》的教学,它的文化追求和文化品位,实际上就是追求诗意人生的体现。课上,程少堂老师通过三个方面讲授怎样“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人与环境(风光)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之间(心灵)的关系。人与环境之间的“天人合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我之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无一不是对中国文化核心的解读。而对文本细节中月光如诗、女人如诗、芦苇如诗的强调也正是对生命本真状态的和谐美的强调,让整个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二)善于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语文是一门感性的学科,它不是一顿公式化的讲解就可以领会的,许多时候需要的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感应、一种心灵的交流与沟通。而这一切都依存在一种其乐融融的心理环境中。例如,孔子的对话式教学。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的记录中可以窥探孔子师生的教学状态: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积极鼓励,适时评点,真真是其乐融融、如沐春风。而这样的课堂氛围,正是“语文味”教学所追求的,是程少堂老师所追求的。

在程少堂老师执教的《荷花淀》一课的课堂中就再现了这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充满权威性的教化,没有唯唯诺诺的笔记,也没有功利性教学压抑下的紧张气氛。有的只是教师的谦和、平易、风趣、幽默,以及他对学生的尊重、肯定和激励,有的只是学生的充满自信、思维活跃、笑口常开。当学生诵出艾青的诗文“我的眼睛为什么时常蓄满着泪水”时,老师能够充满激情地应接“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当学生朗诵出《诗经·蒹葭》时,老师便深情地吟唱《在水一方》时,语文课堂俨然成为了一个心灵交融的文学殿堂。

(三)幽默、智慧的教学手段

“语文味”教学是一种模式,但它不是模式化。即便同样的课文,同样的教案,同样的学生,不同的老师教的效果显然不同,也许是激情澎湃,也许是循循善诱,也许是哲理沉思,教学本身就没有固定的模式,“教无定法”正是对此的解释。我们谈的“语文味”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你的教学体现“语文味”的特征,只要你的教学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或分别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的,就是“语文味”教学。

比如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首先要弄清楚诗歌的特点,“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反映生活的高度集中性,要求诗的语词也必须凝练、精粹,用极少的语言去表现丰富的生活,即便是偏于情节叙述的叙事诗也不能像小说那样展开,古人有“百炼成字,千炼成句”的说法。基于此,在对诗歌进行教学时,必定要注重对诗句中重点字词的分析探讨。很多老师也注重对字词的挖掘,而这种挖掘更多的是以高考的答题模式进行训练,而“语文味”教学是把语文课教得有趣儿些,有味儿些,好玩儿些。

三、结语

传统观点认为语文课谁都能教的年代早就过去了,让语文课美起来,即上出“语文味” 来。“语文味”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较高境界,也是语文老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在教学中还原真实的语文课堂,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才是真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表现,也是对《新课标》的实践和完善。当然任何一种教学和改革都不能完全模式化,即便是模式也是灵活的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针对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学生群体的特点灵活处理,教无定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本文重点探讨的中学阅读教学中“语文味”的体现,以及“语文味”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语文味”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的课题需要的是在今后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研究,本文只是结合笔者目前的自身经验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文味作为浅层论述,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错,欢迎指正。

参考文献

[1]姜红.浅谈初中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魅力[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03:57-59.

[2]钟薇.浅谈初中语文课堂评价语言[J].赤子(中旬),2013,08:178.

作者:陈裔森

第三篇: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要充分体现语文“味”

课程性质不同,课程的理念、教学内容、形式也就相应有所不同。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要充分体现语文“味”,以展示语文课程的别样“风景”,彰显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

语文课程设计实施语文“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既是教师主体对课标、文本进行驾驭、取舍、重组、再造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提高言语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健康情趣、锻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一、常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怪象

1.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仍然无法彻底摆脱模式化的“藩篱”

在一些语文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无论教学何种内容、特点的课文,教师都习惯了把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五环节作为“金科玉律”,似乎一旦少了哪一个步骤就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每逢讲授文学作品时,教师也总是脱不了背景材料、作者简介、情节梳理、写作特点分析等条条框框的束缚。试想,学生每天面对如此教条主义的思维和一成不变的教学设计,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新鲜感和求知欲?恐怕只有被动应付和煎熬的痛苦了!

2.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依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有些语文教师虽然也熟悉课程基本理念,也非常赞同通过语文课程实施素质教育,但其教学设计、实施与语文课程理念相脱节甚至相背离;有些教师虽然也能偶尔尝试小改小革,但“换汤不换药”,太过于追求形式。真可谓“轰轰烈烈提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深陷“穿新鞋走老路”的怪圈不能自拔。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充分体现语文“味”的途径、方法

1.将诵读贯穿教学全过程。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无数实践证明,诵读是语文课程实践的好方法。教师在设计诵读这一环节时要明确两个问题:为什么要读?怎样读?一般来说,读的目的既是为了正字音、明句读、准语调,也是为了鉴赏、理解、回味文本之妙处。读的形式也尽可能多种多样:配乐领读、教师范读、指名朗读、小组读、全班齐读,不一而足,关键是要读出特点,更要读出效果。

2.强化语文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的联系。众所周知,语文与社会生活之间有割舍不断的天然联系。生活的舞台有多广阔,语文学习的内容就有多丰富。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从生活中学习语文。例如,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时,文中出现了“君”“尊君”“家君”三个传统礼貌称谓,教师可顺势引出诸如“令尊”“令堂”“家父”“家母”等词语,着重引导学生加以区别,以免学生运用时闹出笑话。又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当出现“东道主”一词时,教师可结合“当好东道主,办好奥运会”的口号,让学生理解该词的含义。再如年龄别称、“亲生”一词的误用案例等。

3.创新课程活动载体和形式。教师可在课堂或课外举行诸如成语接龙、看动作猜词语、拟写“兰州好人”颁奖词或主持词、互评作文、纠错小组活动日等既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又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活动中来,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4.教学设计、实施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贯穿训练主线,讲练结合。讲只是手段,练才是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可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文本特点,精心设计一些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项目,巩固、拓展教学内容。例如,仿写句式“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又如诗改词练习,将少了“间”这个字的王之涣的诗改为一首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再如,将杜甫的《石壕吏》一诗编写成同名课本剧等。

5.将对联、歌曲巧妙引入教学之中。对联方面:如在讲授《岳阳楼记》一文时,教师可将对联“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推荐给学生。一方面,可以起到激趣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加深学生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重要句子的理解。在学习《醉翁亭记》时,教师可将刻在醉翁亭上的名联“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翁去八百载醉香犹在。”介绍给学生。在教学《名人传》《我与地坛》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引用蒲松龄的励志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必定会失败;也可在学习某课之后,教师根据文本内容拟写上联,让学生结合所学对仗知识对出下联。歌曲方面:如在介绍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虚实结合的特点时,借用歌曲“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来使道理形象化。在谈论感恩父母这一话题时,则通过让学生重温歌曲《常回家看看》的形式进行,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创新导语设计。导语的设计角度很多,目的也各不相同。有用来营造氛围的,有用来激发兴趣的,也有用来拓展内容的。但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导语时都应从学生的认知现状出发,尽量从学生熟悉的词或故事说起。例如,讲授《<论语>十二章》时,可从北宋开国丞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入手,让学生了解《论语》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总结与反思

教无定法,学也无定规。什么是最好的设计、实施方案?恐怕难以用一句话概括得清楚。但似乎可以这样理解:真正的好的设计必须是既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又能有效促进学生提升综合素养的设计。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应努力做到以下两点:(1)教师要切实树立起崭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2)教师要有大气魄、大胸怀。要能听得进不同见解,特别要能容得下那些有“奇思妙想”甚或“离经叛道”的学生;不仅如此,教师还要积极创设和营造宽容、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话想说、敢说,真正做到孔子所说的“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亦各言其志也已矣!”的境界,从而为学生发表见解、张扬个性提供可能,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

[2]丁刚.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

作者:康祯成

上一篇:身份认证技术论文下一篇:电大开放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