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如何上出语文味

2024-05-16

说明文如何上出语文味(精选6篇)

篇1:说明文如何上出语文味

说明文如何上出语文味

——有感于特级教师姜茗芳执教《太阳》

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

叶建松

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味,即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以前不少语文老师不太重视说明文教学,或认为说明文呆板、枯燥,或认为说明文通俗易懂,不值得花什么工夫去钻研,去讲解。也有个别老师把说明文教学上成了常识课,语文味尽失。现在,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敢于把说明文搬上公开课、展示课的舞台,让我们有机会在名家的课堂上去解开一个个心中的迷团。最近,我有幸参加了“江浙沪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与观摩”活动,其中特级教师姜铭芳老师执教的《太阳》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走进姜老师的课堂,细细地去品一品《太阳》里投射出的浓浓的语文味。

一、比较品评,感知文体特点

说明文教学如何“识文辨体”,姜老师在执教《太阳》一课所用得“比较法”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课始,姜老师就出示巴金的《海上日出》片断,教师满怀深情地朗诵了这段优美的文字后,让学生畅谈感受,学生有的说很美,有的说很生动。说完让学生自由朗读感受文字的优美,他们一个个沉浸在文章优美的“画面”中。那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如此品味,实则在学生心中树立了一面镜子。接着,姜老师话锋一转:“那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太阳》,它的语言又会给我们什么感觉呢?大家走进课文好好地念一念,感受一下。”学生兴致盎然地自由朗读了课文之后不约而同地有了这样的感受:整篇文章感觉硬梆梆的,很单调。于是,姜老师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感知《海上日出》是篇写景散文,而《太阳》是一篇说明文,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姜老师开课即选了巴金的《海上日出》这样的美文让学生感受,通过与《太阳》的一番比较,引领学生发现两者在体式和风格上的明显差异,《太阳》的对象是自然界,而《海上日出》的对象是人化了的自然。《太阳》的注意力在太阳身上,而《海上日出》的目的则是最终转移人们的视线,对太阳的诗意描述中引领出一种属于人的“精神”。没有说教,也没有灌输,就在姜老师看似不经意的安排中,学生通过比较明白了:什么叫科学家,什么叫文学家;什么是科学小品文,什么叫真正的文学散文。

二、探究感悟,了解说明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特点,了解文章的基本方法。” 说明文的教学不仅仅要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所了解,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学习,明白课文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介绍的,懂得如何阅读这类文章,为写作这类文章打下基础。因此,了解说明方法应是说明文教学的根本。《太阳》一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很多,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说得既通俗又具体,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教学中,辨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很容易,理解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则需要联系所说明的事物特征去感悟、品味。

课堂上,姜老师成功地扮演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引领学生探究、感悟,从语言文字中捕捉说明方法,了解说明方法。在梳理课文内容之后,姜老师亲切地说道:“你觉得课文哪些地方写得不错,就在那个地方打上一个五角星。”这些教学步骤与手段将枯燥的说明方法的学习融化在语言文字中。学生迅速地捕捉到文字的脉搏,将文中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及用词准确的句子找出来,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将说明方法提取出来,并由学生板书、小结。在此过程中,姜老师对说明方法表达作用的点拨相当精彩,其中当学生说到“课文还形象地把太阳的温度写出来了,他说太阳的表面温度有6000度,让人一听就感到很热”时,姜老师顺水推舟:“你怎么会感到热?6000度,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夏天,30几度就很热了”;有的说:“钢铁碰到都会变成汽。”一个抽象的数字,通过意、象的转换,变成了具体形象的画面,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它的表达作用。如此,姜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自读、探究、感悟来体会作者使用说明方法的精妙之处和文字巨大的表现力,领悟语言准确、生动、简洁之美,可谓匠心独具。

三、朗读品味,感受语言特质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担心学生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所以抓紧时间用来讲解课文中所谓的知识点,这样,只会剥夺学生主体参与的机会,往往事倍功半。学生对字词的敏感主要是读出来的,所以如果教师能通过恰当的语言进行引导,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领悟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和科学性,效果比单纯地分析课文要好得多。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后,姜老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从读中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并布置朗读任务:把特点通过读表现出来。由于之前学生对文章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有了初步直观的认识,因此,学生在朗读时已触摸到文字的“温度”,自己的感情也自然流露在朗读中。在学生朗读时,姜老师又巧妙地对语言特点进行点拨。如当学生读到“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时,姜老师适时地点评:“你读的时 2 候什么感觉?(生:很热)是啊,读得我浑身都冒汗了,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文字中,这是朗读的艺术,很好。”当学生读到“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可大得很,要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学生朗读时突出了数字)姜老师说:“你读的时候注意了什么?(生:注意了太阳的大)所以我也听出了你注意了那些数字,通过读重音来强调,这也是一种朗读的技巧。”随后,姜老师还通过让学生同桌互读、互评的方式,通过师生合作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质,理解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一个数字,一个举例,一个比方,都在学生在朗读中成为他们对文字宣泄的载体,再加上姜老师充满人文关怀和激情的点评,让说明文的语言在学生们的朗读中“燃烧”出了独有的表现力。如此,对说明文语言的品质,姜老师并没有停留在枯燥的分析、讲解上,而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会和朗读品味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既让学生感受了说明文语言的特质,也丰富了学生的语感。

四、迁移运用,活化语言内存

语言积累的充足性是对语言的数量而言的,学生只有在大脑中储备足够数量的语言材料,才能保证运用时随意支取,保证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精练。说明文中同样有一些值得感悟、积累的语言材料。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励学生将新的语言组块加以运用,变成自身的语言。另外,教师如果就内容讲内容,也就难免单调,枯燥乏味,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姜老师在带领学生感受“太阳与我们的关系”一部分中,运用了一个补充说话练习,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充分朗读感受课文第二部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后,姜老师及时地出示了:“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却非常密切,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却非常密切,这个补充说话练习。此时,学生在课文中感知到的信息,一下子就有了抒发的平台,学生们将课文中的内容实现迁移,都自然地流露到自己的语言中。但这只是第一个层次,姜老师又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课文中没有写到的知识。学生的思路被充分的拓开,纷纷畅谈太阳能在生活中的作用。如此,姜老师以一个说话练习,将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课文的语言已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课文的情感已转化为学生的情感,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内化了课文的语言。如此,将课文内容的迁移、情感的表达承载在语句运用中,落实在语言表达的积淀中,可谓一举多得。

篇2:说明文如何上出语文味

最近这几年,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承载的非语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从天文地理到思想品德,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并且冠以美丽的说法——综合、渗透、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一而足。似乎学生一学语文,便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可唯一不能解决的恐怕就是语文本身。

尤其是新课程给出了评价的三个维度,“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后,许多老师往往更多地把目光聚集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一最高层面的评判,忽视了学习主体的实际状况,忽视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新课程,其实是打着人文精神的名,行着思想说教的实,把人文精神与思想教育简单地划上等号。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架空文本型——有的老师在草草地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之后,就深挖教材中的微言大义,诱导学生亦步亦趋地走向教参中的答案,然后再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所见所闻,从不同的角度来验证由课文所引申出的思想内容的正确、崇高、神圣,最后老师和学生再来一次思想的升华,达到一节课的圆满结束。

目标僵化型——有的干脆在出示教学目标时,有意无意地暗示学生“学习什么什么精神、体会什么什么感情”,在“主题先行”的框架下,让学生带着脚镣跳舞。好像孙悟空再怎么跳,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还是在老师的划定的圈子里翻翻跟头罢了。

人为孤立型——有的甚至专门为“人文”而“人文”,把“人”与“文”割裂开来,不是把语言文字的熏陶渐染与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处理得水乳交融,而是把一节完整的语文课孤立地划成截然不同的几块,语言文字本身魅力的含英咀华却抛在了九霄云外。这与过去的架空分析其实是一脉相传的。大概是受旧时“工具论”影响颇甚,而今非得来个矫枉过正不可。

一、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思维和表达,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语文素养是什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

语文素养不是靠分析出来的,而是主要靠读出来的、悟出来的,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的确,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朗读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反复诵读,在认识上、情感上习得和积淀语感,而且更表现在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

三、什么是“语文味”

“语文味”这一理念是由广东深圳教研室程少堂副教授在我国学术界首次提出。他认为 “所谓的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是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王崧舟老师这样说:“我们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即‘语文味’。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精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也有人认为“语文味的最高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

什么是“语文味”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贝壳,他们是那么丰富,课文中的语言就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那么精湛,那么引人入胜;课文中的语言就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回味无穷。语言的丰富,语言的精湛,语言的耐人寻味的特点靠什么走进学生的心窝?靠品——品词赏句,要千品万赏。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地理解、感悟和鉴赏;语文课有了品词赏句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课堂中有了品词赏句,才能更好地使读与品赏结合起来,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句话,“语文味”是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老师们不必争论它们谁主谁次的问题,而是要讨论如何使他们和谐发展,如何使我们的课堂“语文味”更浓些。

三、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1.定位要准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语文课不是政治课,语文课不是德育课,语文课不是审美教育课,语文课不是纯粹的思维训练课,不是花哨的综艺活动课,语文课不是天文地理课或其他自然知识课,语文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或文学课。无论把语文课上成上述单纯的那一种课,都与语文味是背道而驰的,或者说不是我们所提倡和期待的。所以,千万不能出现泛语文化、超文本化的教学。

2.思路要明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学要防止陷入机械化、程式化的境地,必须要处理好三组关系:

(1)要注意处理好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新课标中虽然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并没有否定语文知识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所以字词的教学、知识的积累、语言的分析等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2)要注意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之间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是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的过程。在对话的过程中,由于主体(教师、学生)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可能是千差万别的。

(3)要注意处理好过分地肢解文本、咬文嚼字与一味地架空文本进行道德教化之间的关系

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趋向是基于传统教学中过分突出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工具性的一面,而忽视了人文性的功能,有时甚至有把学生异化为训练的机器的倾向。

3.过程要实

要教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语文编排了大量文质兼美的典范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精神美和语言美,有丰厚的审美内涵,教师应运用独特的视角,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创造性及生命活力。具体地说,首先,要努力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使个人的语文特色在课堂凸显,教出个性美,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学中,就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妙语连珠,那就上出理来,上出趣来。一句话,能创新的创新,能幽默的幽默,能煽情的煽情,什么都不能的尽量真诚,也一样可以打动人。

其次,语文课要教出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在语文课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教师要教得神采飞扬,学生要学得兴高采烈,师生双方都要全身心投入。我们可以尝试摒弃一些烦琐的环节,根据教材编写的体例和单元教学的要求,根据每篇课文不同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角度切入。把课堂重点设计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跳读品味精美语言,具体感悟生动情节,学习借鉴写作技法,挖掘体验生活哲理„„从而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与自然社会同呼吸同律动„„一句话,不必每堂课都面面俱到,只求某个点挖深嚼透,真正让学生能有所悟,有所得,有所能。

再次,要用好多媒体这柄语文教学的“双刃剑”。成功的多媒体教学应该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整合后更多的应张扬学科的特性,而不是炫耀游离于学科知识之外的现代教育技术含量。尤其是像语文学科,语言文字内在的情味、意蕴、理趣等必须要靠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联想和想象,在对词语本身的咀嚼、品味中而不是简单地读图、听音乐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所以,一定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等。更何况每位教师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不用多媒体教学有时也能上出优质课。因为

4.教法要活

要善于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就现代文教学而言,教师示范讲解一篇,其它的篇目可以考虑由学生分组自主学习和讨论,然后推举代表在班上发言交流学习体会,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就文言文教学而言,难度在字词句的理解,学习一篇课文,先分段分任务以组为单位自主学习讨论,接着由一个同学代表本组将本段的内容面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其他同学可当面质疑,诠释不清楚的或错误的地方再由老师来补充更正;就作文教学而言,教师先给学生的作文打分但不写评语,接着分组交叉阅读同学的作文,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打分的提示给每一篇作文写出评语,然后选出最好的作文在班上范读,再请其他的同学对他进行适当的再点评。

这样,以组为单位,开展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热烈地讨论小说的形象、品味散文的意境、诵读优美的诗歌、演绎戏剧的场景等,就能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同时也能体会到紧张学习中收获的喜悦。

5.语感为先

千教万教,首先要所谓教出语感,即教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程度。让学生学会通过字、词、句的字面义读出蕴涵在其中的情境义、深层义和象征义。这三者之间,教出对字、词、句的敏感能力是最基础最核心的。

所以,有“语文味”的课堂,“读”是线索,“品”是亮点,“美”是灵魂;有“语文味”的课堂,“平等”是基础,“对话”是手段,“体验”是目的。

6.教师是本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这“语文味”可以是琅琅的书声,可以是对字词句篇的深入揣摩,可以是教师的真情投入,也可以是引经据典的旁征博引……

要使语文课有“语文味”,教师必先有“语文味”。教材钻研要深,课堂语言要美,环节设计要精,教学形式要活,意境蕴味要雅……

要使语文课有“语文味”,教师必须先有“语文味”。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长期的潜移默化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句话,作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应该是把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理念,要在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共同解决主要是来自于学生的有价值的问题,同时能适当借助多媒体以最大限度地放大教学容量、激活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并且整堂课能够至始至终把所有学生在这节课中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和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最后,套用李镇西老师的话作为今天讲课的结束语:

“有的课充满了知识与能力的讲授与训练,便被指责为‘语文课的精神荡然无存’;有的课充满了思想与情感的激荡与流淌,便被指责为‘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或主题班会课’。我们当然可以折衷一些或者说‘圆滑’一些,把语文课上得既有知识、能力,又有思想、感情。偶尔上一堂这样‘全面’的课是可以的,但不太可能(至少我不可能)每堂课都如此。”

“评价一个老师的课是否‘语文’,恐怕不能只凭一堂课就作结论,否则所作的结论往往为盲人摸象般的自以为是(我有时正是这样的盲人)。如果所上的课刚好是重点进行知识传授愈合能力训练的,这样的课无疑是语文课;如果所上的课文刚好是侧重于视野的拓展、思维的启迪、感情的熏陶,这样的课也很‘语文’。”

“因此,我们要着眼于整个三年中给学生一生有用的语文素养:知识、能力、思想、感情、习惯、信念、价值观等等,而不是某一堂课的面面俱到。只要是从文本出发,从语言出发,无论训练还是熏陶,都是语文课。管他‘工具’不‘工具’,或者‘人文’不‘人文’”!

篇3:说明文如何上出语文味

一、理解语文味的含义, 探索合适的教学途径

语文课堂教学要上出“语文味”, 就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 力求返朴归真, 在共生互学互享的和谐师生关系中渗透生命体验,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以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强调对学生的情感激发, 提高他们的品读鉴赏能力, 让教学活动处于和谐、融洽而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中。

二、重视朗读教学,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实践证明, 在阅读教学中, 要强调朗读。可以说读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最重要的手段与途径之一。学生通过朗读, 可以增强语感,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明晰文章的情感和主题。当然, 朗读方式是多样的, 可以范读、齐读、自由读,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 采用合适的朗读形式, 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 提高他们语文学习的热情。如在《壁虎》一文第二自然段教学时, 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要求学生在朗读时找出该段描写壁虎部位的词语, 之后, 简要概括壁虎的样子, 也可以让学生组织一句话表达出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又能检查朗读的效果。因此, 我们要上出语文味, 首先要学生读出语文味, 当然, 我们要加强指导, 明确朗读目标, 突出朗读实效, 不能随意地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读。

三、精心设计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因此, 对于知识面不够丰富的小学生来说, 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力求生活化教学, 让学生有话说, 有内容可写。同时, 深挖教材, 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相结合,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贴近生活, 从而激活学生本来的语感, 发展、培养语文素养和能力。如《再见了, 亲人》一文教学时, 可以从对“亲人”的理解开始,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亲人对自己的关爱, 而自己又是怎样地爱着自己的亲人。然后, 引导学生来认识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会被叫做“亲人”, 思考为什么这样称呼?如此, 学生在阅读中就能够感受到人民解放军与朝鲜人民的深厚情谊。这样一个教学情境的设计, 学生就能自主探究阅读文本所蕴含的情感, 在学生原始经验和文本语境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唤醒了学生对“亲人”的生活体验。从而比较容易地理解文本, 生发阅读兴趣。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教学中, 学生对第一段的最后一句的含义搞不清楚。我们可以让学生先感知鲁迅先生的形象、伟大之处, 并结合自己的经历、情感体验来理解这句子的内涵理解并领悟, 从而升华自己的情感, 加深生活体验, 提高语文素养。

四、调动学生阅读激情, 激发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就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感悟。所以, 我们的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还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感悟, 形成情感形成共鸣, 生发阅读激情, 并有着写作的欲望和冲动。

1. 初读激发动机中入情。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在阅读教学中, 要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事件, 调动学生的阅读激情, 让他们形成一定的阅读动机。如《西湖》一课描写了西湖秀丽的风光, 那么, 我们可以从家乡的秀丽风光引入, 也可以从让到过西湖的学生谈所见所感切入。这样学生就有阅读的动机, 努力找出西湖的秀丽特色。

2. 感受文本描写中的情感。

我们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还有知道他们学会落实文本的描写之美。如在《秦兵马俑》学习时, 让学生把握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特点鲜明的秦兵马俑的特点。从而在兵马俑的宏伟气势中体悟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祖先的聪明才智, 在秦兵马佣的特点的学习时, 可以让学生感受栩栩如生、生动可感的兵马俑的描写特点, 增强他们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3. 领悟课文语言的神韵情感。

学生阅读的情感需要我们教师适时的点燃和推进, 我们的学生感受课文形象之后, 情感会高涨, 这时候, 我们要引导学生更加细致的阅读、品读。如学习《北大荒的秋天》时, 让学生在熟知课文内容之后, 听名家的配乐朗诵, 从而让学生领悟文本的语言美、韵律美和意境美

当然, 在我们已经让学生感受阅读内容的语言美、情感美、艺术美之后, 还要引导学生去模仿、去创作。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注意做到读写相结合, 挖掘文本可写“资源”, 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摘录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可以让他们进行句式仿写、段式仿写、章式仿写, 还可以让他们对一些诸如《滥竽充数》、《最大的麦穗》等阅读内容进行创新思维的续写、补写。

总之, 我们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突出语文味, 让学生在阅读、思考、感悟中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在挖掘文本精华的同时,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语文味更浓, 教与学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吴珍.上出有“语文味”的阅读课[J].小学科学 (教师论坛) , 2011, (07) .

[2]陶金宝.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J].小学语文教学, 2011, (15) .

篇4:说明文也能上出语文味

【关键词】说明文;语文味;情境;品味;拓展;演示

说明文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性文章,是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很多教师把说明文上成科学课或是常识课,“科学味”浓重,而“语文味”被淡出。我也一直认为说明文枯燥乏味,根本上不出语文味来,但是本学期我上《埃及的金字塔》一文改变了我的看法。通过深入解读文本,并用语文的方式巧妙地把握语言、品味语言,说明文一样上出了语文味。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说明文中许多文字,虽然已经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但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对这些数字与比较没有感性认识,所以理解也不够深入。如“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在理解这句话时学生有困难,因为他们头脑中对146米没有表象,即使作者与40层高的摩天大厦作了比较,学生也还是不知道到底有多高,因此,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用他们熟悉的教学楼来参照想象金字塔的高,再配以图片,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具体的表象,使金字塔的高、宏伟在他们的头脑中鲜活起来,对146米高理解就深刻、透彻了,这也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教育理念。

二、朗读品味,感受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教学,要使学生不仅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明白课文的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介绍这些内容的。对于说明文语言的品味,我觉得要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比较中,亲身体会和品味作者的表达效果。我认为,语文课堂始终应该是书声琅琅的,无论是放声朗读还是默读,无论是个别读还是集体读,都是培养学生语感,丰富语言表达的最好的方法。说明文的课文教学中,我们还是要把“读”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读词语、读句子、读段落、读全文。只有让文本走进学生的心灵,使这些语言“烂熟于胸”,他们才会悟得更快、悟得更多。在教学中,我们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有逻辑地、规范地表达。说明文语言的一大特点是准确,学生通过学习,能感受到语言规范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规范的表达。在感受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后,我让学生比赛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有逻辑地、规范地表达。说明文语言的一大特点是准确,学生通过学习,能感受到语言规范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规范的表达。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讨论“据说”能不能去掉,为什么?使学生明白“据说”是作者根据古埃及人的生产力状况和当时的条件作出的猜测,所以作者用了“据说”,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从而体会了说明文用词的精妙。还可以让学生再找一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如“相当于”、“差不多”等。

三、利用语言,适度拓展

1.挖掘文章语言的空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文中的一些内容没有完全交代,或是言尽意未尽的地方,对于这些语言文字的空白进行想象和补充,如文中“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漫长的几千年中金字塔的存在会经历哪些考验?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他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狂风暴雨、冰雹雷电、地震洪水等等。这样利用课文的空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深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

2.创设表达机会,强化语言实践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学习文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如果老师在每一篇说明文的教学中都能落实语言训练,注重字词的积累,重视句段篇的训练,那么,学生的语言“活水”就会越储越多。课文中,学习运用说明方法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此,我安排了一个拓展训练:运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说明方法,完成填空。这山可真高啊,__________________。这条鱼真大啊,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表达,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强化了语言实践。“看花容易绣花难,事非经历不知难”。只有在语言的迁移运用中,学生才能深切地感悟到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奥妙。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四、动画演示,突破难点

课文中第五自然段介绍的是金字塔的建造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不能将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所以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将古埃及人运石块和利用斜面建造金字塔的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直观形象,学生易于理解。这样既突破了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姓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老师的基本任务。不管是何种体裁文章的学习,只要我们把握语言学习的本质,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一定能上出语文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海芳.依“文”而教教出特色——说明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0(06)

[2]马灵仙.说明文教学的尴尬与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2011(01)

[3]李卓迪.关于说明文教学的方法及作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2(01)

篇5:如何营造说明文教学浓浓的语文味

摘要:

笔者就说明文教学的单调、枯燥等现象进行思考,对如何营造说明文教学浓浓的语文味进行探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了以下几点:

1、在品读咀嚼中感受语言的准确性;

2、在比较鉴赏中感受语言的趣味性;3在前后联系中感受语言的整体性;

4、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情感性;

5、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说明语言表达能力。让说明文教学也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

关键词:说明文

语言

语文味

中学语文教材特别是八年级上册中有不少说明文。说明文很重要,如果摒除应试的因素,单从学生日后应用的角度来讲,说明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更为普遍,更为重要。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说明文往往会被老师上成科学课,或是忘却文本的“概念课”,以至于迷失了语文的自我。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说明文,主要是因为感觉说明文“枯燥”。学生觉得枯燥,因为说明文没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没有具体感人的人物形象,也没有浓厚情感味的语言;老师觉得枯燥,是因为讲授说明文很单调,除了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还有什么文章可做呢?因此草草过场成了这类课教学的通病。如何让说明文教学走出教和学的低谷,如何让说明文教学也充满情趣,充满语文味,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尝试。

一、在品读咀嚼中感受语言的准确性

这个学期,当我面对连续着的两个单元的整整十篇说明文时,我的心揪了起来,难道就这样“枯燥”的过去吗?虽然内心,有些不情愿,可是,翻阅着那些或新或旧的课文,也寻觅不出几分“热闹”来。正在这时,《中语教学》的第六期上正好有一组说明文教学的课例研讨,认真学习过后,我对说明文的教学理念,有了一个巨大的转变。特级教师余映潮在讲授《说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选一组词读一读;选几个句子说一说;选一个美段品一品①。

说明文也能进行语言赏析?!这实在是个创新之举。所以,有许多人评价这节,语言赏析是个巨大的亮点,余老师注重挖掘了课文的语言美。

我起初也很兴奋,想《中国石拱桥》有对狮子的描写;《苏州园林》更有许多简洁精练的用词;《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的描写更是优美,我也可以效仿一下余老师的做法啊,可是,再认真阅读课堂实录,渐渐觉得不是个滋味。说明文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准确、周密,准确周密不也是语言的一种美吗?为什么抛弃它自身最大的美,而去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呢?非得把说明文当成记叙文那样去欣赏,难免显得捉襟见肘。再者,语言欣赏的教学目标在其它的文体中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何必非要说明文擦脂抹粉强唱这出戏呢?所以,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我就怎样在品读咀嚼中感受语言的准确性作了尝试,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下面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教学片段

师:我仔细阅读了课文,作者写赵州桥用了这样一些字眼:“横跨在河上”“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非常雄伟”。(示图)就书上的插图来看,赵州桥只不过跟我们的松门大桥差不多,但比起钱塘江大桥来只不过 是“小鸟”中的“小鸟”,作者说它“雄伟”准确吗?

生(笑):赵州桥是不及钱塘江大桥高大,但我们说一个建筑物雄伟主要不只看它的体积如何大。

师:那还要看什么?

生:还要看它的气魄和声势。比如我们说雄伟的天安门,并不是说天安门就有几十层上百层楼那样高,我们从电视上见过天安门,还没有我们的教学楼高,但是它造型很有气势,见过天安门的人没有一个怀疑“雄伟 的天安门”,“雄伟”一词用得不准确吗?(众生笑)说赵州桥“非常雄伟”也是如此。

师:看来作者在说明事物特征的时候用词是非常讲究的。

“隔岸观火”是语文学习的一大弊端,学生融入不到学习情境中去,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便不会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应努力激活学生原来积累的相关表象,使语言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旁敲侧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品味语言,学生感受到的不再是静态的文字,而是立体活化的语言,有形有象、有色有味的生命文字。课堂成为学生静思、表达、交流的乐园,成为思维激荡、情智共生的殿堂。

二、在比较鉴赏中感受语言的趣味性。

大凡说明文常常是短小精悍,用词也比较生动,有趣味。如果仅仅停留在让学生了解知识性,那么品味语言文字的趣味性就会受到削弱甚至是缺失。如何让学生感受说明文中语言的趣味性呢?在比较中鉴赏就是比较好的方式。

再看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片段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大屏幕显示,老师朗读)

多媒体显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精读1、2段,分四人学习小组讨论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

生1:“苏醒、融化、萌发、开放”这些词写出了春天的特点。

师:比较好,只是“开放”这个词不太好,花儿是一下子全部开放了吗?

生:“次第”一个接一个。师:那这些词写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呢? 生:生机勃勃。继续交流

生2:“炎热”和“孕育”两个词写出了夏天的特点。

师:写出了什么特点?

(这里出现了困难,老师引导:“孕育”一词是什么用法?)生:拟人。把夏天比作母亲。

师:是啊,母亲十月怀胎是为胎儿储存能量和营养,以利于孩子出生后健康正常地成长。

生:那这里就写出了夏天为秋天果实的成熟储存阳光、水分等能量,这反映了夏天的力量。

生3:这两段文字写得好,还好在写秋天的特点上。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生4:这两段文字好,好在修辞格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

师:对!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师总结:同学们的分析很到位。这两段文字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仿佛置身在大自然中,在感受着大自然一年四季的变换,在聆听大自然的脚步。学生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也趣味盎然,这感受文字中内含的趣味就是语文课堂追求的“语文味”。

三、在前后联系中感受语言的整体性

我在备八年级上册的两单元说明文的课时,我也在思考:《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以及《苏州园林》等为什么放同一个单元?能把下面的《大自然的语言》这些文章也放在这一单元吗?后来看看,当然有单元主题不统一的问题,我还发现了它们之间在内容上有紧密联系。

例如《桥之美》是带有一定说明性的小品文。《桥之美》先指出在画家眼里,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就是“桥之美”,然后举正反实例来具体说明这个看法。从这个角度看,本文近似于一篇阐述事理的说明文。不过,文章用大量描写与抒情的语句构成,所以我们又难以把它划归说明文。事实上,选编这篇文章的一个目的是把它和《中国石拱桥》形成对照。《中国石拱桥》里在介绍卢沟桥时有一段描写:“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把这段描写和《桥之美》里面的描写相比较,就会发现它仍然显得粗疏、不够细致,主观感情色彩也淡化得多,而这正是说明文里的描写性文字的特点。

说明文在教材中的安排并不是随便的,而是与本单元的整个主题紧密联系的,整个单元的主题以及本单元的课文之间可以起到有效的相互补充的相互比较的作用,学生在前后联系中,对课文把握的视野更为开阔,解读的视角也有一定的高度。这个片段中,学生把《中国石拱桥》与《桥之美》结合起来,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找出同处一单元课文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学习课文就不是单面的,而是多向的,立体的,对课文的把握也是整体的、全面的。

四、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情感性 在平时上说明文的时候,我们往往只注重说明知识的落实,而忽略了作者在说明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其实语文课本中的所有课文,都渗透着作者的爱憎情感或七情六欲,不仅文学作品是如此,就是说明文也概莫能外②。

例如《中国石拱桥》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自豪感。如“我国的石拱桥„„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等。《故宫博物院》也是如此,如“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又如《说“屏”》字里行间都表达着作者对屏的喜爱之情,如“‘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等。这种通过体会作者的感情来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的方式,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进行了情感教育。

五、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说明语言表达能力

说明文语文味提升还必须在运用中得到体现。下面是《中国石拱桥》教学片段: 师: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列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

生:这样处理于大同中存小异,使行文富于变化,文章更有魅力。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本节课学的内容。请大家参照黑板上的板书思考:写作说明文应该怎样抓特征,怎样写特征?

生:抓特征就是要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点,而写特征一般要精选例子来说明,所选例子一要典型,二要全面。

师:很好。下面我们就按照上述方法来操练这种技能。

(出示笔)笔,大家都不陌生吧!你们见过哪些种类的笔?

生:铅笔、钢笔、圆珠笔、毛笔、彩笔、蜡笔、铁笔等等„„

师:谁能说说笔的共同点?

生:尽管笔的结构千差万别,不管什么笔,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的作用不外两个:一是用来写字;二是用来作图画画。它是写字画图的用具。

师:如果我们要写一篇文章来介绍笔的用途,按照上述分析,少不了选例子来说明,如果选例子应该选哪些例子?

生:钢笔。

生:毛笔。

师:为什么?

生:钢笔在硬笔中使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性。毛笔不但是软笔中的一绝,而且和古老的书法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说笔自然少不了毛笔。

师:好,我们就来讨论钢笔和钢笔书法有哪些具体特点。从形象方面,从使用方法方面,从书写效果方面着眼,发挥大家的创造性,看谁说得准确生动。

生:只有吸了墨水,才能写出字来。

生:能写小而好看、笔画整齐的字。

生:墨水吞进肚,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吐,早晚随身带,最易作记录。

生:胸中墨万点,下笔成千言。

生:吃人墨水吐出字,钢的笔尖胶的肚。

师:大家说得很形象,很生动,课外请大家采用同样的方法写写“毛笔”,然后再写成一篇作文。

这个过程将课程资源很好地拓展和迁移到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上,学生在迁移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说明文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还感受到了运用与拓展的快乐,这快乐就是“语文味”带来的独特享受。总而言之,说明文的语言魅力是独特的,而这种独特的味道也只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因此,只要我们以“语文”的方式挖掘说明文中的语文因素,这样说明文也能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来!

参考书目:

篇6: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儿”, 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 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了的语文课的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 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 使学生对语言产生强烈的兴趣, 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 一种整体美, 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语文课应姓“语”, 这是由语文课的本质特征决定的。如何把握语文课的“主航道”,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来, 这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如何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儿”,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纯净化

语文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儿”的东西清除出去, 还语文教学的“庐山真面目”。笔者有一次去听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画杨桃》, 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大致如下: (1) 在讲台上放了一个杨桃的模型, 让全班学生去画; (约6分钟) (2) 请一位学生来评某一同学的画 (此处教师特意设下圈套, 学生很自然地批了那个同学一通) ; (3) 请全班学生从文中找出证明刚才评的同学讲法不对的句子 (教师让学生引出文中“看的角度不同, 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等句) ; (4) 请学生找出以后看见别人这样画的时候, 怎样教育他的句子; (5) 齐读课文中教师说理的那段话。上述这个例子, 我们若是细细思量第1个环节, 那是美术教师干的活, 我们语文教师把它抢过来了;第4个环节, 则更多的是思想品德课的做法;第2、3环节尽管看似进行语言训练, 但实质上是违背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 学生在教师的眼里是“射箭的靶子”, 而且, 教师还引导众多学生用力去“射”, 不停地去“射”。从“语文味儿”这个角度出发, 《画杨桃》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教学不妨如此设计: (1) 读课文思考同学们对“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怎样的态度, 其先后有无变化? (通过前后对比, 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到同学们的变化, 并进行朗读练习, 这是真正的语文学习) (2) 老师是怎样做的?画出有关的词句。请你来当老师, 和颜悦色地说一说。 (3) 当同学们弄清事实后, 他们会怎样对“我”说?请你来说一说。 (4) 当“我”听到同学们那些发自肺腑表达歉意的话时, “我”会怎样对老师说? (5) 请你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你想讲给谁听? (这里真正体现了一种“人”的教育, 学会道歉, 学会感谢, 学会影响或者说是教育别人。)

言语化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因此, 我们应做到:

1.强吟诵。叶圣陶老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就指出:“吟诵就是心、眼、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 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 学习语文, 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快乐的节日》, 我们则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读自品,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儿来, 让学生听一听歌曲《快乐的节日》, 按歌曲的节奏来朗读、唱诗歌等等。

2.时积累。积累语言、美文、深刻的思想。于漪曾说, 积累就要记忆, 记忆离不开背诵。如教学《燕子》《小溪流的歌》《桂林山水》等文章, 可让学生背诵全文, 力求做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3.常揣摩。揣摩语言、文意、表达。揣摩的过程就是推敲、比较的过程, 就是整合的过程, 就是感受的过程, 就是领悟的过程。如教学《惊弓之鸟》一文, 可问学生:“更羸对射箭之后大雁的种种反应是在什么时候想好的?可插在课文哪里?请把他的想法写出来。”也可在全面了解和感受之后, 让学生揣摩文意, 给更羸每一次说前加上提示语, 以此更深入地解读人物。

4.勤练写。结合课文, 抓住每一处可练写的机会, 让学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清楚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不断地提升语言素养。如教学《开国大典》一文, 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 把自己当做开国大典活动的总设计师, 召开“大典工作部署会”, 部署整个活动的工作。

情感化

古人云: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 课堂的40分钟是语文教师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要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 语文课的教学要让学生不断地去体验, 不断地去感动, 使语文课的“语文味儿”“锦上添花”。有些文章情感性很强, 教学中就应大张旗鼓地渲情、煽情, 情溢课堂, 情满心间。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 教师可通过反复地读, 反复地品, 有效运用多媒体手段, 让学生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 沉醉于无穷的思念之中。有些文章的情感不易被学生所察觉, 则教师应适时激扬自我之情, 拨动文章之情, 引领学生之情, 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 统统掠走;拿不动的, 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 就任意破坏、毁掉。”这样的句子, 学生不易体会到侵略者卑劣的行径, 教师可引导学生细细品析“拿”“搬”“毁”“烧”等词, 从而直接牵动文本的情感内核, 引导学生深入与文本对话, 使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情感在同一水平线上共振。

审美化

语文教学不在于一城一池的得失, 而在于一种境界的追求。“语文味儿”是一种美学境界, 教学中要让学生去体味、感悟作品, 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 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 培养学生的美感, 触发学生的灵感,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涵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和优雅的文化风度。如《万里长城》一文中的句子:“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 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 高高低低, 蜿蜒曲折, 全长6500多公里。”常见的教学中, 往往有教师问:为什么把它比作巨龙?这说明了什么?然而, 我们不妨这样教一教:请你不停地读一读这句话,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你想对别人说什么?在学习了“建筑年代久远、工程浩大、施工艰难”这些内容后, 再让学生读一读“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 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 高高低低, 蜿蜒曲折, 全长6500多公里”, 再次让学生说一说感受。最后, 让学生听一听歌曲《长城长》, 观看课件长城图, 让学生说感受。这样的教学, 在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 更有精神的滋养, 人格的提升。

上一篇:京剧进校园活动总结下一篇:怎么写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