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三“不要” 高中新生语文的学习方法

2024-05-01

学习语文三“不要” 高中新生语文的学习方法(共10篇)

篇1:学习语文三“不要” 高中新生语文的学习方法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高一语文学习“三不要”

学习语文三“不要”

“不要一头扎在课本内”读报刊、看小说、听诗歌、看话剧、分析范文等,也是在学习语文。当然,课本应当首先学好,因为“课本是经过精选的一课之本”。

“不要一头扎在题海中”怎样有效地使用这些材料呢?林老师表示,要做精选过的练习题,认真查找丢分点,总结经验,让自己每做一套习题都有新的收获。不要做很多重复又无效的练习,那是无用功。

“不要一头扎在课堂里”不要闭门读书,要有活跃的思维,开阔的眼界。比如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社会采访可以提高写作能力;看一些经典话剧可以多了解文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参加作文大赛、辩论大赛等能增强语文综合素质。

定计划,破难点

高中的语文学习不但要积累知识、掌握方法,还要训练思维、感悟哲理。林老师说,“高中的语文学习不能抱一切听从老师安排的想法,也不能恨不得上语文课就听笑话,‘高高兴兴听语文’,这样学语文是痴人说梦,实干加巧干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每位高一学生就要定好语文的学习计划。主要有以下内容:

1.高中三年内分阶段阅读9部名著和3部文化经典名著。

2.订阅一些有助于自己语文学习的课外书刊。

3.保存好作业本,三年内形成系统。

4.做好读书笔记,把自己平时看到的佳作精彩段积累下来。

5.永远把《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放在身边,有条件的还可以把《成语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放在书桌里。

另外,同学们要注意以下难点的突破:对现代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不要厌烦,要掌握方法,在每一道习题中总结解题思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上课要积极参与讨论,课外要加强鉴赏能力的培养;议论文的写作,从高一开始就要多看多练,并注意搜集材料,“有的报纸上文摘与议论版面如《广闻博见》《今日时评》等,里头有很多新鲜的素材,大家可以多搜集。”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成绩提升方法

高一是高中生新的开始,因此在学习各门功课的时候要打好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够对以后高考的复习有帮助,高一学生要学好语文知识,下面为大家带来高一语文学习方法和成绩提升方法,希望大家能够掌握。

俗话说“砍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掌握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将会助您轻松提高成绩!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指的是在长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重复或练习,逐渐养成并巩固下来的一些好的行为方式或动作倾向。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所以说,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使自己一辈子受益无穷。

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养成这些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爱阅读的习惯,精读的习惯,默读的习惯,朗读的习惯,速读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用工具书的习惯,好问的习惯;记日记的习惯,写随笔的习惯,先构思再写作的习惯,自己修改文章的习惯,书写工整、美观的习惯,注意行款、格式的习惯;专心听话的习惯,有礼貌说话的习惯,与人文明交际、恰当表达和交流的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集中精力上课的习惯,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自主探究的习惯,与人合作学习的习惯,随时留心学习语言的习惯……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所有方面和全部过程。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逐渐养成这些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

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它虽然不像别的学科那样能很快见效,但是只要你持之以恒,就能养成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收到显著的成效。比如阅读,我们阅读的多了,慢慢地就爱阅读了,会阅读了,阅读的感悟能力也就提高了;我们写作,经常写,就越写越爱写了,一天不写就会觉得不舒服,慢慢地写作水平也就提高了,还可能发表作品,品尝写作带来的乐趣;我们进行口语交际,经常练习,慢慢就会善于倾听,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得体的表达,懂得怎样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就强了;我们上课,我们学习,慢慢懂得了上课应该怎样集中精力,应该怎样抓住重点,了解了学习的有效方法。这些反复实践、反复积累、反复运用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我们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

所以说,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认真实践、长期历练、不断积累,才能逐渐养成。正像叶圣陶所说:“锻炼语文习惯要有恒心,随时随地当一件事做。正像矫正坐立的姿势一样,要随时随地坐得正立得正才可以养成坐得正立得正的习惯。”

一旦这些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养成了,你的语文能力就已经提高了,也就具备了较高的语文素养。而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会伴你奔向未来,迈向成功,成为你终身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和成绩提升方法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我们能够学会使用这些好的方法,从而使自己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篇2:学习语文三“不要” 高中新生语文的学习方法

“不要一头扎在课本内”读报刊、看小说、听诗歌、看话剧、分析范文等,也是在学习语文。当然,课本应当首先学好,因为“课本是经过精选的一课之本”。

“不要一头扎在题海中”怎样有效地使用这些材料呢?林老师表示,要做精选过的练习题,认真查找丢分点,总结经验,让自己每做一套习题都有新的收获。不要做很多重复又无效的练习,那是无用功。

“不要一头扎在课堂里”不要闭门读书,要有活跃的思维,开阔的眼界。比如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社会采访可以提高写作能力;看一些经典话剧可以多了解文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参加作文大赛、辩论大赛等能增强语文综合素质。

定计划,破难点

高中的语文学习不但要积累知识、掌握方法,还要训练思维、感悟哲理。高中的语文学习不能抱一切听从老师安排的想法,也不能恨不得上语文课就听笑话,“高高兴兴听语文”,这样学语文是痴人说梦,实干加巧干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每位高一学生就要定好语文的学习计划。主要有以下内容:

1.高中三年内分阶段阅读9部名著和3部文化经典名著。

2.订阅一些有助于自己语文学习的课外书刊。

3.保存好作业本,三年内形成系统。

4.做好读书笔记,把自己平时看到的佳作精彩段积累下来。

5.永远把《现代汉语词典》放在身边,有条件的还可以把《成语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放在书桌里。

篇3:如何激发新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一、上好高一第一堂语文课——先声夺人

高一第一堂语文课, 对于高一新生今后是否喜欢语文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 教师应针对高一新生特点, 仔细研究、精心备课, 力求在第一堂语文课中展示高中语文的美感和魅力, 展示语文老师对高中语文的独特见解, 以富有个性特色的授课方式来攫取学生的心, 以焕发出的对语文的深深热爱来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喜爱, 让高中语文课教学在美妙的意境中缓缓拉开序幕。我是这样设计高一第一堂课文课的:

首先, 导语设计力求“新”。人云亦云我不云, 老生常谈我不谈, 抛开陈框旧条, 出新制胜, 上课伊始就让学生尝出高中语文的“美味”来。于是我设计了一出挺有语文味的导语:“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语文的魅力;“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是语文的风采。在座的各位同学, 我很高兴有缘成为你们的老师, 在这里, 我们可以沟通思想、交流情感, 领略语文的博大精深, 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我们可以走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沐浴荷塘淡雅宁静的月光;我们可以欣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体味一代伟人的豪情与胆略;我们可以吟诵陶潜的《归去来兮辞》, 参悟他“倚南窗以寄傲”的旷真超然的情操。我相信, 只要你、我、他——我们一起付出努力, 就一定能达到“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

其次, 问题设计力求“奇”。学生怎么也不会想到, 我会问他们这么一个问题:从小学到高一, 你们已学了八年的语文, 那么如何解释“语文”这个词呢?在学生讨论回答之后, 我把语文的含义概括为三个层面:语音、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然后, 从这三个层面生发开, 让学生从我汪洋恣肆地讲解中去领悟语文的博大精深, 并为之而倾倒。

再次, 内容设计力求“美”。这节课, 目的只有一个——千方百计展示语文的美, 在“美”字上做足文章。要让人信服, 最好是举例说明, 我列举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名句来展示语文的阴柔之美, 列举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名句来说明语文的阳刚之美。在上第一堂语文课时, 学生的语文兴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被我激发了。

第一堂课结束后, 学生反响强烈。有的学生说:“我终于呼吸到了语文的新鲜空气。”有的学生说:“老师的‘骗术’真高明!”总之, 上好高一第一堂语文课, 让语文之美深入学生内心, 让它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喜爱之情。

二、上好高一第一篇课文——先入为主

高一语文教材第一篇课文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荷塘月色》, 这就给我们上好高一第一篇课文提供了较好的试验田地。课文本身的美就足以吸引人, 若语文老师能善于引导, 以身示范形式多样, 细心品味, 深层挖掘, 那么, 学生一定会被朱自清的散文所深深地吸引, 从而先入为主爱“乌”及“屋”, 渐渐地迷上语文, 对语文的学习态度好转。

在讲授该文时, 我借助两幅荷花的摄影作品, 借助悠扬的古典名曲, 用优美的语言设计导语, 让学生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缓缓步入荷塘月色, 让学生在纯净宁谧的心境中接受月光下水中“仙”花的洗礼,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境在学生心海上荡起阵阵涟漪。在讲课中我利用普通话标准的特长, 用饱满的感情先给学生作一次生动的范读, 让学生感受到美文的语言感染力, 沉浸于语言美的意境中, 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同时多方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力, 对文中美景进行多角度的品读欣赏。教学语言力求精美和课文相得益彰, 使学生获得双重享受, 让《荷塘月色》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美景、永远的记忆。

三、上好高一第一次作文讲评课——先扬后抑

作文一直是大多数学生最头疼的事情,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最根本的一点是:出的作文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事可叙, 有情可抒。根据写作、口语交际第一单元“用心感受生活”的知识点, 我设计了一个以“走进高一”为话题的作文题。在批改中, 我主要把握两点, 一是不吝啬分数, 二是评语尽量用交谈式的口吻、多用鼓励性的词语。作文讲评课我更是用了足足两节课, 把第一次作文的点点滴滴都说到, 且先说优点, 后说缺点及此次作文引发的思考。点评时逐一举例说明, 有的放矢让学生心服口服。优秀作文印发全班, 让学生共评, 老师点评, 让学生在评中提高兴致、获得技巧。

篇4:学习语文三“不要” 高中新生语文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阅读;“三要三不要”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应包括: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学生对语文的感情和态度以及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等。而阅读能力又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

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精神养料和有用信息的重要手段。因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实现有益、有效的阅读,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真正得到提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坚持的“三要三不要”做法。

一、要帮助指导学生知道“读什么”

学生明确“读什么”是阅读的前提。在教学中听到很多学生反映,在课外阅读方面虽然下了很多功夫,也阅读了大量的作品,但阅读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造成这种“高投入、低效益”的主要原因是中学生在“读什么”上不够明确。突出表现在对阅读内容仅凭兴趣,缺乏正确的取舍,阅读处于一种随意状态。这样不仅无益于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反而扭曲了他们的阅读目的和阅读心理,对审美情趣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阐述了阅读不同书籍对学生的影响,他说:“阅读描写杰出人物的书,往往影响一个人的心灵,阅读自然书籍是发展思维和认识能力的需要……”张中行先生说“所谓读好书,就是读内容和表达两方面都可资取法的作品。一方面是内容好,思想深刻、妥善、清新,能使人长见识,向上;另一方面是表达好,语言确切、简练、生动,能使人清楚了解,并享受语言美。”这可以说给中学生“读什么”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标准。

二、要帮助学生掌握“怎么读”

关于怎么读书,很有讲究,这里不必一一细说。单就高中学生读书方法,那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进行有目的地阅读。例如:对于长篇小说采用泛读,不必对作品作深入阅读和思考,但要对作品中优美的段落和语句进行摘抄积累。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阅读时间。但对各种短小的散文则要慢读、细读、精读。不能囫囵吞枣,要对文章的主旨、情感、修辞手法、字词的使用、文章结构及作品的意蕴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三、要避开当前网络文学中对作品的误读

例如:有的学生读《红楼梦》后,提出贾宝玉和林黛玉是早恋,还为中学生早恋做“辩护”;也有的学生读了《西游记》后,提出红孩儿是个孝子,其人性上有闪光点;读《孔融让梨》的故事提出孔融因为发现梨有虫子才让,认为这是对作品的“别解”等等。尽管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毕竟只有某几个才是最接近真实的“哈姆雷特”。因此,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读出作品的“核心价值”,更多地从正面去理解作品的思想和意义,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避免为“求新求异”而造成对作品的误读。

高中学生由于学习任务较重,再加上高考对学生的要求,所以,在平时阅读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同时要对自己提出明确的要求。中学生在阅读中仅仅做到“三要”还不够,还要做到“三不要”。

一、不要脱离阅读的目的

当前图书市场在优秀作品蓬勃成长的同时,一些垃圾文学也如影随形的滋生。而垃圾文学往往迎合了一些人低俗的口味和取向,也使得一部分中学生对其产生了兴趣,因此,我在搞好常规教学的同时,每个月开设一两节“文学欣赏课”。在欣赏课里,让学生先自我推荐认可的文学作品,然后展开讨论,最后由我总结,选择其中一两种读物,从作品的精神养料到作品的核心价值,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如何“披文入情”,走进作品创设的情境中,走入作者的心灵世界,体会作品所体现的情感和美感,感悟和领会作品中“文字的妙处”,并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深层次探究,从而达到对作品有实实在在的感悟和理解。

二、不要忽视语文基础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反映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词汇量不足,表达不得体,口语、书面语分不清;在作文中书写不规范,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错字、病句太多,缺乏逻辑;在阅读中抓不住文章的主旨,筛选不出文章的主要信息,更感悟不到文章的意蕴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造成的。正是因为学生缺乏语文基础知识,才造成学生在阅读作品时难有真正的“感”和“悟”,无法体会由文字的张力所形成的“文字妙处”,不能读懂作品中深邃的文化意蕴。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深刻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丰富的精神内涵,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词汇的积累、修辞的运用、句式的特点等语文基础知识的渗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读懂那些精美的文学作品,感动于那些凝聚生命和情感的文字,才能真正走进作品,实现与作者的心灵交流。

三、不要只重视课内而忽视课外

学生要学好语文,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既要在课内下工夫,也必须在课外阅读上下功夫,因为仅靠课堂和几本语文课本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语文教师就需要抓住课外寒暑假以及其它节假日时间,给学生安排好阅读内容,并针对不同类作品的特点以及阅读中注意的问题,给学生列出阅读提纲和重点,并要求在读完作品后写阅读札记和读后感。例如:我在布置学生假期阅读《老人与海》时,先给学生简介作品中“大海”、“鲨鱼”的象征意义;在阅读《百年孤独》前,先给学生简单介绍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并要求学生阅读后选取作品的创作手法或语言特色等从某一角度写一篇鉴赏文章,开学后在班上交流。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课外阅读浩如烟海,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做好筛选、推荐和引导工作,从而让学生阅读时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阅读的盲目性。

篇5:语文教学要瘦身,语文学习要轻松

关键词:语文教学低效,原因,对策

探究语文教学低效的原因, 我们得从学生学习语文的历程谈起。启蒙教育阶段,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语文, 他们最早学会的是儿歌、诗词, 常常为自己能背上一段儿歌或诗词而手舞足蹈, 不时在亲友面前表现一番。由此可见, 人们不是天生就对语文不感兴趣, 而是非常感兴趣。那么为何随着学段的升高, 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反而越来越淡呢?据调查, 从初三年级起, 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语文不但没有兴趣, 反而觉得越来越烦。这种现象一直延伸到大学阶段, 对语文课内课外学习, 只能说是疲于应付, 不得已而为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语文教学这种尴尬的局面呢?对此语文教育专家从理论层面对此进行了广泛地探究, 一线语文教育名家从教学模式构建层面进行了深入探索, 广大的普通语文教师也从课堂教学实践中作出许多大胆地尝试。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与我们的语文教学面临同样的无奈。

一、目前语文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

(一) 语文考试模式与语文教学改革目标的冲突。

语文教学改革基本出发点是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什么是“学习语文的能力”?什么是“语文素养”?这两个问题学生不清楚, 许多教师也大不清楚。如果我们对这两个问题都搞不清楚的话, 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岂不是盲人摸象?在这种境况下, 僵化的中考、高考语文试卷模块, 又扼杀了语文教师的创新能力, 吓阻了语文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教学行为上的突破。语文教师能做到的就是教给学生“定点清除”的能力。不管专家、行政领导如何吆喝, 语文教师仍然不敢越雷池一步, 很难走出“麻雀解剖”的窠臼。不管花样如何变化, 应试教育的痕迹依然很深。对于这种没有趣味、没有激情的教学, 即使是神仙也会逃课的。

因此, 中高考语文考试模式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无情杀手。

(二) 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与现代教学理念的冲突。

由于国家改革开放, 许多国外的“先进”的教学理念 (我们原叫作教育理论) 不断地被我们的“先知先觉”大量移植到国内, 并像暴风雨般地砸向一线教师, 使我们原本并不开明的教师变成了懵懂的学生。教改需要信风, 不能时不时刮起一阵龙卷风, 否则会把我们原有的教育特色抛向九霄云外, 把我们的教师吹得晕头转向。但不管怎么说, 现代教育理念灌输确实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兴奋, 引起了阵阵的骚动。我们确实有必要把对我们有用的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付诸教学实践, 但回眸现代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 要想他们上架真有点儿勉为其难。无论是师范院校大学生还是语文教师, 敢问读书者有几?说一口普通话有几?写一手漂亮的硬笔字有几?能即兴演讲者有几?能写豆腐块文章的有几?特立独行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他们站在讲台上, 教学模仿、模仿、再模仿, 经验积累、积累、再积累。我曾对周围的语文老师作过调查, 系统学习过语文新课标的人不足百分之二十, 全面研读过新教材的人不足百分之三十。我也曾听了几位语文老师教授的一篇文章《黔之驴》,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至则无可用”, 他们教给孩子们共同的读法是“至则/无可用”, 课后我问其中一位老师为何这样读, 他说:“我的老师就是这样教我的, 我的同事也都一直这么读的, 错了吗?”

现代语文教学的低效可以说与语文教师自身的营养不良有一定的关系。

(三) 语文课堂教学封闭性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冲突。

语文课堂教学基本上围绕课标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 由于受中考、高考考试模块的调控, 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读写训练, 反复读、反复写。而从现代社会需要来看, 特别是现代通信网络的普及, 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听”和“说”, 使用的频率最高。由于“听”和“说”在我们语文考试内容中没有体现, 使得“听”和“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被大大地弱化了, 学段越高, 这种现象越严重, 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沉闷的原因之一。虽然我们看到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强化师生互动, 但他们的动机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而是为读写服务的。我们发现语文教学的一个怪相:小学生普通话, 大学生南腔北调;小学生写作文, 虽很稚嫩, 但真实可读, 大学生写作文, 空话连篇, 言之无物;小学生过耳不忘, 可大学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刚才你说什么呀?”

现在很多地方提倡集中办学, 搞封闭式教学, 让学生长时间远离家庭、社会、自然, 这无异于关起门来死读书、读死书。更多学校为了安全, 为了教学质量, 整天把学生关在教室里, 甚至午休也要在教室里进行。老师看累了, 学生趴累了;老师出不了学校, 学生出不了教室;老师教干了, 学生学瘪了, 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奄奄一息。家庭教育成了“孤岛”, 社会教育成了“桃源”, 自然陶冶成了“蜃楼”。语文教学在这种情境中能教的有滋有味吗?

记得我刚工作那几年, 每学期我都要组织学生进行春游:到中山陵凭吊, 去雨花台宣誓, 进花果山探秘, 入洪泽湖泛舟;搞社会调查:古山河河水污染源调查, 徐淮路空放车流量, 野生物种的采集, 等等, 极尽所能, 放飞孩子。在他们的日记里、作文里处处洋溢着自信和快乐。那时我们没有课外学习资料, 只有白纸, 学生写上他们所见所想, 画上他们最喜爱的图案, 贴到大街上, 比现在的孩子得到一笔奖学金还幸福百倍。我们还有一块荒地, 我们给它起名叫锄禾园, 一小组一小块, 想种什么就种什么, 收获是蔬菜, 我们让住校生把它们腌制成咸菜 (那时生活还比较困难) , 让他们在改善胃口、品尝自己劳动果实同时, 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 吃苦耐劳的精神, 品味劳动的艰辛, 思一日三餐来之不易;是种子的, 我们让走读学生背到集市上去卖, 攒足了钱, 我们合起来买了一部黑白照相机 (那时可是奢侈品) 。学生那高兴劲是无法形容的, 我们特意安排学生每人带回家一次, 照张“全家福”, 学生乐得直说:“好!好!”学生们之间各种活动、各种交流一浪高过一浪, 乐此不疲。长时间交流合作, 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大大提高, 作文想打个八十分以下都很难。那时课外读物很少, 我只能发动学生找书、借书 (书非借不能读也) , 赶时间, 抢速度, 利用故事会、手抄报、黑板报等方式把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留下来, 没想到的是很多学生一学期读的书、记住的东西比我还多。我们这样做不但没有影响学生学习, 而且学生各科成绩均遥遥领先, 尤其语文成绩均在八十分以上。

现代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低迷状态,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语文自身教学活动的封闭性造成的。

二、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的对策

语文教学虽经历了一系列改革, 对策理念上的更新, 但语文教学存在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语文教学阶段性目标、终极目标虽在新课标中细化到位, 但在中高考语文试卷中没有充分体现, 在教学实践中也没有全面贯彻实施。如何让语文教学走出目前的困境呢?

(一) 改革语文考试模式, 实现考纲与课标最大限度地一致性, 强化对语文教学的导向作用。

1. 增加听说测试内容, 加大对中学生普通话的考核

力度。普通话不是哪一个民族的, 它属于所有中国人, 我们要想成为世界强国, 加强与国外交流, 传播我们先进的文化思想, 我们所有中国人应该有同一个声音。这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需要, 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需要;这也是母语教学根本目标之一, 也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之一, 这能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学习语文价值所在, 从而激活他们学习的热情,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我们虽然一直在强调教师要用普通话讲课、学生学会讲普通话, 虽然师生在语文课堂上尽量学讲普通话, 虽然众多教师在上公开课时尽力使用普通话, 但由于中高考语文考试没有要求, 因此在其他空间、时间里的教学活动就失去了约束力。我一直感到诧异的是, 学习外来语言从上到下对学生听说能力培养都十分重视, 无论课堂教学, 还是中高考, 我们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都不遗余力, 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考核, 为何我们的母语教学在这方面却如此缺失呢?

2. 弱化文言文考核内容, 实现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

需求最大限度地一致性, 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有用的语文知识。文言文对于语言学家来讲, 有它博大精深的一面, 但对于绝大多数现代中国人来讲, 它的确属于时过境迁的东西。我们有必要在语文课本中一单元一单元反复安排吗?有必要在语文课上一字一字地讲, 一句一句地译吗?有必要在中高考语文试卷中大块大块地出现吗?教师教得蹩脚, 学生学得窝心,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社会生活用得着吗?在中高考语文试卷里有古诗词默写就足够了, 也够用了。我的建议是把文言文阅读作为学生的选学内容, 作为考查内容。这既可减轻语文教学的难度, 又可减少学生厌学语文的基数。

3. 废除语法考试内容。人类的语言, 是在人类在社会

活动交流中自然形成、约定俗成的, 不是哪个语言学家的发明创造, 只不过他们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 并把它们总结出来, 便于人们更好更快地掌握而已。你考这个关联词或许我不会, 但你这句话的意思我可以用其他方式同样表达出来, 特别是汉语言本身就丰富多彩, 据此你能说我能力差, 没有资格上大学吗?

古代没有语法一说, 不照样出现很多辩才和说客吗?学习语文本来是很轻松的事, 可很多自认为是语文大家的人, 非要给语文教学和考试来个“画蛇添足”, 带上枷锁和镣铐。

中高考语文考试内容可以调整为语音 (普通话) 测试、听力测试、阅读理解、作文四部分。

(二) 改革语文教师培养模式, 实现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与现代语文教学理念、实践最大限度的一致性。

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知识架构, 语文教学要有大语文观。孔子的学生对老师是顶礼膜拜的, 对先生的讲学更是欣赏备至, 何故?就是因为孔子具有大语文知识架构, 语文教学具有大语文观。孔子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无所不晓。渊博的知识、尚思的习惯赋予了孔子洞察事物的睿智, 超越常人的思维。孔子的讲学场所大多在树下、路边、田头、客栈, 传道解惑的内容涉及当时生活的方方面面。孔子没有把学生关在屋里读死书, 没有拘泥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他们治国齐家平天下的能力。孔子的“因材施教”一直传承到现在, 可我们又有多少人能悟出其中的内涵?又有几人能驾轻就熟“因材施教”?“因材施教”需要有大语文知识架构, 需要有大语文教学观。所以现代语文教师的培养, 不能仅局限于正音识字懂点语法, 不能仅局限于读几本文学名著。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师范院校的中文系学生、在岗的语文教师要广泛吸纳百科知识, 读书读书再读书;在生活中学会思考, 在感悟中热爱生活, 视野要拓展拓展再拓展。语文教师要勇于把学生带出方寸教室, 走向自然, 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 走向未来, 走向世界。

(三) 改革语文教师评价机制, 实现现代语文教学需

求和社会需求最大限度的一致性, 积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育氛围, 真正实现教育的“三个面向”。

现代对教师的评价, 事实上主要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实施的。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实践活动必须符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规则, 否则就属于不规范操作。以统一教学进度和考试为例, 我的学生我有数, 我的学情我清楚。上什么, 怎么上, 上到哪儿, 你教育行政部门怎么能一个县、甚或一个市就给统一起来了呢, 怎么能让有的走都走不动的学生跑起来呢?再说了, 课本不是唯一的教材, 你这样做, 不等于把教师的手脚束缚起来了吗?说白了他们是为了统一考试, 据此给教师一个排名, 起到什么促进作用而已。但这能说明一个教师付出了多少吗?能说明学生收获了多少吗?城乡差别、重点和非重点差别的存在, 很难让我们通过一次考试来评判教师优劣。而事实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正是通过这样一次一次的考试把教师划分成三六九等。农村的、普通的学校很多本来表现优秀的教师就是被这种评价机制棒杀了。教育是一个良心工程, 特别是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当然, 如果什么都强调统一的话, 大语文教学观肯定实现不了, 语文教学也就很难走向新生。

现代对教师的评价, 实际上就是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成绩的评价, 对照的标准就是“教学六认真”。“教学六认真”对教师的要求细化到极致, 细化到极致, 就意味着共性的东西太多, 就很难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就很难形成各具风格的教育名家。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学校对备课的要求和评价: (1) 先个人备课, 后集体备课, 同年级同学科要统一进度, 统一授课内容, 统一课时, 统一重难点, 统一教法, 统一作业, 做到“六统一”; (2) 既要写导学案, 又要写教案, 课后还要写教学反思。做到“三写”; (3) 教案要提前一周写好 (一般要求提前三课时) ; (4) 教案栏目要填写齐全, 包括备课时间和上课时间, 重点和难点。“六统一”就是模具式教学体现, 既然已经“六统一”, 每个教师何必还要“三写”呢?这样属于教师自己的空间、时间还有多少呢?“导学案”, 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途径去进行预习、复习, 这符合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吗?其实好的老师两三堂课上下来以后,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老师的教学方法, 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 总结出自主学习该学科的最佳途径。至于教学反思, 有想则思, 无想何思之有。“教案要提前一周写好”, 谁也记不住, 无用。为什么很多领导还要反复强调这一点呢?原因是怕教师偷懒, 不写教案。其实这是懒领导的要求, 你经常去听课不就得了。听课累人, 坐在空调办公室里查教案, 一节课一查一大片, 舒服。很多的领导和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备课的内涵和外延, 备课不是背课, 备课不只是写教案, 备课不是为了应付检查。备课更多需要我们根据教学的需要去熟悉课标, 掌握教材, 了解学情, 筛选材料, 准备教具, 设计活动。完成这些工作需要耗费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 这些繁琐的工作懒领导能体会得到但一般发现不了。如果我们对教师的备课评价还仍留恋于教案书写的个数, 书写的质量, 栏目是否齐全, 等等, 那我们的备课还有什么意义呢?在这样备课评价机制下, 我们还能期翼语文教学有质的飞越, 满足社会的需求?

教学评价只能实施粗线条评价, 是管理而不是管制, 是引导而不是要求, 尤其语文教学较其它学科更繁更杂, 更需要领导耐心地引领语文教师做好备课工作, 使得备课工作实实在在地为语文教学需要服务, 使得语文教学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使得教育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个面向”。教学管理与评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又特别简单, 一句话, 领导勤快, 常听课, 常交流。

(四) 不盲从教育专家, 不迷信教育名师, 不跟风教育时尚。

语文教学需要“恒温”教学, 教学无模式, 教育不能折腾。每个学校应该根据本校语文教师整体素质, 结合本校的教育资源制定培养的目标;每位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特长、专业素养构建自己成长的平台, 培育自己的教学风格。不论哪一位专家, 还是哪一位名师, 都有他们自身独有的成长环境, 他们的理论或方法不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照搬照套, 注定死路一条。斯霞老师的母爱教学法, 魏书生老师的自主学习法, 洋思教学法, 杜郎口教学法“10.30.5”教学法, 等等, 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预下, 教改旋风劲刮, 吹得学校教育工作此起彼伏, 时不时再来一阵“沙尘暴”, 吹得教师眯了眼, 不知道“我是谁”。

语文教育教学要循序渐进, 教改也要循序渐进。教育不能搞文字游戏, 教育不能作秀, 语文教学更不能像吃了摇头丸似的狂欢乱舞, 同时也不能带着镣铐和枷锁跳舞。

我不是教育专家, 也不是一线教育名家, 我只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普通的中教一级语文教师。我喜爱与学生一起写作文, 留下自己平凡一生中精彩的瞬间;我喜爱与学生一起读书, 开启自己愚钝的思维;我喜爱与学生一起搞人生与文学沙龙聚会, 在自己紧张的教学工作中偷享片刻的艺术享受;我喜爱与学生一起举办读书与社会、理想演讲会、辩论会, 为自己、为学生寻找立身社会的落脚点、支撑点;我喜爱与学生一起上山下乡, 品味自然神奇的魅力与造化, 陶冶自己的情操;我喜爱与学生一起走乡串户搞社会调查, 品味人间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成功与失败、为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融入社会作铺垫。

我不爱写教学论文, 更多的是不敢写。我根深蒂固地认为, 把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不成熟的或者个性非常明显的东西公之于众, 这无异于误人子弟。除此, 我还要振臂一呼:语文教育专家不能从理想状态出发, 杜撰一些高深莫测的教育理论和魔幻术语, 忽悠教师, 教育无完美。一些教育名家不要从功利思维出发, 大力兜售特色鲜明的所谓的教学模式和个性很强的教学经验, 教育无模式。教学有特色, 即使是一种教学特色也只适合特定教师和一小群体学生, 它不能推而广之, 因为它严重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希望语文教师不要受职称评定、工薪晋级、绩效工资分配等利益的驱使, 闭门造车, 写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自欺欺人, 简化教学程序, 淡化教学艺术, 内耗自身语文素养, 不从实际出发, 盲从时尚。

篇6:学习语文三“不要” 高中新生语文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适应 有效指导 良性转变 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思路

1、问卷调查 掌握学情

2、明确要求 制度约束

3、优化课堂 培养习惯

4、开拓视野 内外结合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针对初期对学情的调研结果分析研究,研讨决定主要采用经验借鉴法和教学实践法逐步完成基本目标,逐步帮助学生快速适应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

一)转变观念

开学伊始,精心设计、组织,上好开学第一课,帮助学生了解高中学段的语文学习的特点,启发引导学生改变学法。通过上好开学第一课,转变观念,端正态度,达成共识,师生携手共进。

二)优化课堂

教学环节,精心组织,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乐趣和自信,从而内化成积极主动的学习行动。

1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时间和机会

教师把讲课前后的五分钟留给学生。课前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前活动:如播报新闻、好书或美文推介、诗文朗诵或赏析、话题讲演、课外练笔或习作交流、个人才艺展示等;下课前的五分钟让学生作课堂小结或自由发言小结课堂收获,亦可相互交流、互相补充。

2给学生思考、研讨甚至犯错的机会。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活动,不要为了完成预定任务或赶课而剥夺学生思考和展示锻炼的时间和机会,教师要增加耐心,不断丰富教学智慧。

三)培养习惯

制定《虢镇中学高一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草案》,明确要求,机制制约,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意识品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预习习惯

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求并指导学生积极正确的开展课前预习活动,包括明确预习什么,怎么预习,期望达成怎样的预习效果,特别要求学生把预习中生成的预习目标以外的问题记录下来,养成带问题和期待上课的良好习惯。

2、上课习惯

要求学生上课做到“四有”:“有笔”便于随时记录课堂收获;“有本”,此“本”特指利于保管和保存的笔记本,保证课堂收获清晰可查,利于相互学习交流;“有心”利于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有胆”有助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踊跃表达发言,积极自信的展现自我等。

3、练笔习惯

要求学生每天坚持50字以上的自由练笔,写下自己的学习生活随感;要求每课学完后必须进行学后小练笔,做到天天勤练笔,课课有随感,保持和强化对文字的敏感,逐渐提升写作水平。

4、课外阅读和积累习惯

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阅读,尤其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要跳出课本,不囿于课堂,要通过课堂以外的各种学习渠道扩展延伸学习内容。切实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如读什么、怎么读(怎样做笔记摘录)、读后怎么办等方法。

5、完成作业习惯

指导学生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作业,强调书写规范,力求整洁美观、条理清晰。

6、复习习惯

明确告知学生复习的内容、意义以及复习的时间和方法。

7、纠错习惯

要求学生见错即改、有错必改,绝不见错视而不见,闻错听而不闻或者敷衍了事,纠错应该认真彻底,绝不含糊。

三、研究成果

一)注重培养学习主动性

开学之初,通过调查问卷的反馈分析,教研组同仁在这一点达成高度共识,重点通过优化课堂和课外指导,积极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二)注重优化学习习惯

高中阶段语文科知识的综合型、系统性、复杂性以及知识的备考性等特点都比初中学段更突出,要求学生必须按照一定的学习目标,有系统有组织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发展能力;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三)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知形成的对自我行为能力与行为结果的期望的影响。人人都具有自我效能感。“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提高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坚韧的品格、乐观的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对学习会产生积极而持久的影响,提高学习效率。

四)注重培养合作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团结协作能力和素养愈来愈受到重视。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高中语文学习知识的综合型、系统性、复杂性以及学生主体的差异性都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

四、效果与反思

近一年的课题研究,不仅让学生的学习素养和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使备课组各位老师的教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学生的转变喜人

教研实践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升,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除极一小部分学生外,学生们已经完成了角色的良性转变,从初中阶段语文学习是由老师“教学”“带学”,转变为自主摸索、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自学”“互学”。

(二)教师的转变明显

开展课题研究以前,备课组同仁乐此不疲于认认真真地教书育人;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大家开始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深层反思研讨,写了数篇教学随笔和反思,提升了教学教研能力。

(三)问题不足和努力方向

但是,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我们的教研实践还存在不少问题,留下很多遗憾:比如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课前预习和阶段反思的比率还不是很高,上课还有近20%的学生不敢或不愿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的转变还不够彻底,比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等等,这些都应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大纲》

2、《学习习惯的培养读本》宫鹏新等著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篇7:基于高一新生语文学习心态的思考

高一新生进入学校都带着一颗充满喜悦、充满着憧憬的心, 对自己的未来规划着美好的蓝图, 心中满载着豪言壮志, 但不久后渐渐地就露出了一些弊病, 至此学生的整体心态发生了变化, 美好的愿望被残酷的现实打败, 对未来的美好设想也被学习和生活上的不适变成了泡影, 美好的憧憬也不知被现实的困难打败后躲到哪里去了, 他们学习的天空顿时一片阴霾。心理素质的不同也造成他们对现实的不同态度, 对学生观察分析研究后, 我发现高一新生学习语文的心态有以下几种。

(一) 坦然勇敢地接受高中生活, 努力适应高中生活, 这些学

生的心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属于乐观派, 想办法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 往往是学习上的标兵, 成绩也一天比一天进步。如我所带的高一 (5) 、 (6) 两个班里就有不少这样的学生, 他们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一心扑在学习上, 若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有时会请教老师, 平时经常和同学讨论, 注意取长补短, 注重知识积累, 简言之, 他们对待学习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学就学个踏实。

(二) 想接受高中生活, 但一碰到难题就手忙脚乱, 不知如

何是好, 也想找办法解决, 但心神不定, 千头万绪, 又不知从何下手。这样的学生若心理素质好一些, 就会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找到努力的方向, 然后致力于所选目标, 成绩最后也会进步;若心理素质差, 就会在心神不定、手忙脚乱中掉队。

(三) 先接受高中生活, 在经历一系列的不顺 (如学习上、生活上) 后, 又放弃了高中生活, 整天无精打采, 无所事事;

作业不交, 或交了也是抄的;成天不是对同学有意见就是对老师有意见;心态不端正, 也无心学习, 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 越来越对学习失去兴趣, 最后只能混日子, 过着痛苦而又艰涩的校园生活;在学校里老师找, 在家里父母唠叨, 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学校里学不下去, 也不想回家, 或不敢回家, 一是怕丢人, 二是怕吃苦。这样的学生走上社会最多能取得一时的成功, 却不能取得一世的成功。因为这样的学生遇到问题, 只是躲避, 而不是勇于解决问题。

对于这几种心理素质的学生, 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

我认为教师要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引导他们把心用于学习上, 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让他们认识到他们前面的学习之路充满希望, 这样他们才会充满热情, 心情舒畅, 热爱生活, 搞好语文学习。

具体应该怎样让他们回到热爱语文学习的道路上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到以下两点。

(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现代人应该是文明的人, 有良好的习惯, 有奋发的精神, 有旺盛的求知欲, 有克服困难、锲而不舍的意志与毅力。这些素质均可以通过严格的语文训练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由于社会上的某些不良影响, 学生学习的粗疏与惰性、被动承受与浅尝辄止屡见不鲜, 因而培养良好的素质, 须从习惯的养成抓起,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学贵慎始, 没有规矩, 不能成方圆。读书、写字、说话、作文, 均要严格要求。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去读去写, 绝非一日之功, 这既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又是坚强意志的锻炼。让学生自己读书, 培养他们从阅读中发现问题、积极思维的习惯, 引导他们在阅读时做到口到、眼到、心到, 既可增强他们做学习上主人的意识, 又可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求知欲。

一些学生对语文的工具性, 对这个学科的特点, 对学习这门学科的规律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总希望一学就会, 一写就提高, 不理解积累有个过程, 急于求成、立竿见影是行不通的。因此, 教师要反复宣传语文学习积累与实践的重要和必要, 培养他们语文学习的韧性, 培养他们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育他们不因一次作文、一次考试失利而气馁, 也不因些微进步而骄傲, 要脚踏实地, 积词积句积文, 一步一个脚印, 在训练语文基本功的同时, 塑造做人的素质。

(二) 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 入迷就钻得进去, 学习就会有成效。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 乐之, 就是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求知的欲望在胸中激荡, 以学为乐, 欲罢不能。

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兴趣绝不是架空地强调语文重要, 空道理要少讲, 因为空道理是苍白无力的。重要的是抓住学生的心理, 利用知识本身的力量, 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让他们由于认识了以前未知的东西而感到高兴与满足。

怎样激发兴趣呢?我们要抓住“新”、“趣”、“情”、“思”四个字进行。

1. 新。

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 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 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与变化, 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 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如果总是采用同一种或相仿的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压抑。即使某一种教学方法比较好, 但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使之程式化, 这种教法也就停滞了, 缺乏活泼的生命力。为此, 我们设计各种体裁的课文的教学, 要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 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学习课文的愿望和现有语文能力的情况出发, 采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内容, 使每个专题、每个板块、每篇课文的学习都有新意、有新鲜感。

2. 趣。

课要有趣味性, 使学生迷恋。教学的趣味性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所说的“趣味”, 绝不是庸俗低级或故弄玄虚, 而是与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紧密相连。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对高一新生有巨大的吸引力, 了解并熟悉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渴求知识的心态, 紧扣课文的特点, 以知识的清泉浇灌, 学生往往就会被吸引, 沉浸在求知的氛围中。

3. 情。

自古至今, 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 常读常新, 就是因为笔墨中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动而辞发, 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教学时我们就要充分注意和运用这个特点, 通过讲读的训练, 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 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使文章如出我之口, 如出我之心。

4. 思。

学习内容能激发学习兴趣, 而学生智力活动本身能激发学生更浓的兴趣。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中, 实用性和肤浅性虽占有一定的位置, 但由于他们的大脑功能进一步完善, 接触事物进一步广泛, 他们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性和知识会产生探讨的愿望, 故而我们要高度重视他们“思”的锻炼和发展。

总之, 高一新生学习语文, 只要有语文老师的爱心陪伴, 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且学有兴趣, 那么他们就会学习情绪高涨, 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素质、能力、智力获得有效的培养和锻炼。

摘要:高一新生在语文学习中问题多多, 教师应该引导他们把心用于学习上, 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认识到前面的学习之路充满希望, 这样他们才会充满热情, 心情舒畅, 热爱生活, 搞好语文学习。

篇8:语文备课三要三不要

一、备课中的三要

1.教师需要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年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做出了相应的安排。每学期开学前,教师要认真学习,准确理解整个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年段教学目标,弄清目标的具体内容及能力培养要求,掌握重点。比如,第一学段的重点是识字和写字教学,就不宜过多地分析挖掘课文内容,理解词句的含义。

2.反复阅读《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前面的说明,掌握年级或学期目标

教师要研究各单元、章节和课题在全书的地位和作用及内在联系,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认真订好教学计划。

3.结合课文导读和课后练习,掌握文章的教学重点

无论哪一篇文章,它都会包含许多的语文知识:字、词、句子;语法、修辞、感情等等。如果每篇文章均面面俱到,那一学期的时间全用来上语文课也不够。为了能更加系统地让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编者们早就为我们做了提示,它就隐藏在课后练习和课文导读之中。

二、备课中的“三不要”

1.不要面面俱到

教材是一个个教学的例子,里面容纳了许许多多的语文知识。从字、词、句到段、篇、章,从字音、字形到语法、修辞,知识点比比皆是,如果每一篇课文都面面俱到,那根本无法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有些知识翻来覆去地讲解也会让学生感到厌烦。

2.不要偏离语文

小学语文教材里面选编的课文各种各样:有的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有的介绍动植物或是高科技。无论它属于哪一类文章,我们都不要忘记,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要通过它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切不可偏离方向,将语文上成了品德课、科学课。

3.不要零敲碎打

小学的语文是由一篇篇的文章通过某一共性而组合起来的,教师对语文的备课不能缺乏通盘考虑,备一课算一课,零敲碎打,没有整体意识。因为这样会让学生学起来也零碎不堪。其实,每个单元的共性也是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每篇文章之间是有着某些联系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整体意识,才能更好地备课、上课。

总之,教师备课要做到心中有语文、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才能让备课更好地为上课服务,才能让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篇9:浅谈初一新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我校的生源属于混成生源。就近入学的学生生源参差不齐, 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文化教育水平的限制, 大多数放松了自己子女的习惯养成教育,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不容乐观。就开学第一周的观察和调查, 所教班级共45名学生, 其中26人书写不规范, 占57. 8% 。主要症状为: 书写潦草、不认真, 敷衍了事、作业格式不正确; 有70% 的学生不能勤用工具书解决学习中的疑难, 不能或者说不会去查找资料; 90% 的学生不会拼音规则、错别字较多; 有95% 不会做好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总结。所以, 对初一新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迫在眉睫。

一、培养新生语文学习的课前预习习惯

初一语文相比小学语文教学容量增大, 对于新生是很难接受的, 课前必须进行系统的预习, 才可以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否则一节课下来, 只是跟着老师赶路了, 没有自己的收获, 长此以往, 就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抓好语文课前预习这一环节,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可分两步。

第一步: 阅读课文, 弄清文章的体裁, 了解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 扫除字词障碍————对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通过查字、词典弄清楚, 对难懂的句子划上一定的符号, 在老师的讲解中理解或向老师请教。

第二步: 精读课文, 整体感知,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先粗读全文勾画出生字生词, 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运用记忆、知识、技能, 从中解决了新教材中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 又能有针对地在课堂上解决在预习中未解决的问题, 突出重点难点。另外, 学生进行预习, 自习能力得到反复的训练, 自习习惯得到培养和形成, 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新生语文学习的课堂听课习惯

听课是学生接受新知识, 学成新技能的最重要的学习环节。要提高听课效率, 必须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良好的听课习惯表现在专心听讲, 大胆质疑, 并善于发表己见, 积极联想, 分析探究, 用心听记。概括而言, 就是养成听、思、议、记的好习惯。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初一学生获取语文知识, 提高分析能力, 掌握答题技巧的重要途径还在于每天40分钟的课堂学习。所以, 提高40分钟课堂的效率是极其重要的, 要提高听课效率必须遵循“五到”的原则: 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背诵。

( 1) 怎样才能促进学生深“思”呢? 初一学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要做到学有所得, 必须要认真思考。教师要培养学生勤于动脑, 遇到问题应先认真想一想, 改变学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坏习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教师要善于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尤其是独立思考能力。调动课堂双边活动的情趣性和科学的积极性, 课堂上注意设计富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 引发学生积极思索。

( 2) 如何激发课堂上学生善“议”呢? 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需要学生间的合作, 因一个人的力量势单力薄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当几个同学共同探索一个问题时, 大家运用各自独特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相互讨论, 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 营造活泼有序的学习氛围, 形成充满活力的课堂整体。

( 3) 如何诱导课堂上学生勤“记”呢? 俗语讲,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学习好, 上课记好笔记是重要的一环。因此, 我们在专心听讲的同时, 要动笔做一些教师反复提示、提醒的知识要点、解题思路等, 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 适当做一些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 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 上课光听不记, 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 , 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 , 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 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 课下再去整理, 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记笔记还要养成事后整理和复习的良好习惯。随着中学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 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如果因时间限制, 当堂记的东西较零乱, 那么课后还要进行整理, 使之全面、有条理。

三、培养新生语文学习的作业习惯

让学生养成两种意识: 一是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时效意识; 二是完成作业后及时交作业的意识。前者, 建议学生在准备完成作业时先粗略预估需要的时间, 争取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或提前完成。后者, 要求做到作业及时完成, 上午的课后作业争取中午完成; 当天的作业争取当天完成, 及时交作业, 绝不拖拉。

综上所述, 好习惯应该在刚进入初中的起始阶段就开始养成, 应该教育学生: 大家已经是中学生了, 都长大了, 在一个新的学习阶段里, 要变得懂事, 要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改掉过去的一些不好习惯。好习惯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 是学生终生受用的财富。语文教育一定要从思想上加强认识, 从教学中强化训练。只有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秦榆.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王峰.父母应知的经典教子故事.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篇10:学习语文三“不要” 高中新生语文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网络环境;语文教学;三要;三不要

随着现代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已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最终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真正摆脱了以前教学的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语文教学手段,切实提高了教学整体效益。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偏离正确轨道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优势,我们要努力做到“三要”、“三不要”,使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更精彩。

一、对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赶潮流、一哄而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优势不言而喻,“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使教育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随着网络教学的逐步推广也出现了偏离轨道的现象,不少教师对应用网络教学目的不明确,甚至还出现了走极端的情况,许多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了网络,教学就先进,教学手段就现代化,自己就教得好,学生就学得好,所以在网络的应用上出现了不分学科、不分课型、不分环节一哄而上的现象,有的教师甚至错误地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运用了网络,就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就体现了学科的整合,尤其在评选优质课上,一定要有网络的参与,课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否则好像犯了天条戒规一样,因此出现了许多评优课的备课不深人研究教材,而挖空心思找网络素材的不可思议的现象。

可见许多教师忽略了网络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只是为教学服务这一特征。大家应该知道任何教学手段都有其局限性,网络也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也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比如网络在情感交流、记忆分析、动手合作等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一些强调语言积累、口语交流的文学艺术类课程并不十分适用网络环境实施教学。

众多事实已证明,在没有必要使用网络的课堂上勉强使用网络,不但不会提高质量,反而会降低学习效率。所以说网络的优势应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质量和学习方式的提高上,这是衡量网络实效的唯一标准。

二、在网络媒介的使用过程中要恰到好处,不要喧宾夺主、画蛇添足

教师运用网络进行教学时,关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时,经常忽视语文学科本身的一些特性,甚至把语文课上成了信息技术课。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看到教师教学过程中情感的起伏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的体验都消失在冰冷的计算机屏幕前。另外在教学过程所展示的一些课件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色彩艳丽,图文出现的方式不断变化,各种声音轮番上阵,这些在教学中不顾学科的属性,不考虑教学内容的贴切性,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的连续性,这样的课件根本达不到应用网络教学的真正目的。恰恰是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这些强烈的感官刺激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因此需要我们有大的教学观,要有先进的理念做指导。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认知思维的过程,学习过程是通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活动而展开的。因此,将网络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才是正确的定位。基于此,网络提供的内容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而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三、对于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要仔细甄别,不要鱼目混珠、弄巧成拙

由于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所以语文教学需要的知识容量较其他学科相比可能要更大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文本,语文教学需要大量的知识背景和相关资料来辅助。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储备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以前我们主要是利用纸媒介去搜集资料。其不足之处表现为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我们不一定能找到所需资料。或者说不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有效资源,造成时间上的浪费。而网络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其优势在于其容量更大,内容更充足集中。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在这里尽情地遨游,往往能品尝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极大地扩展了师生的知识视野,节省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然而网络信息浩瀚无边、包罗万象,其中难免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一些称为“垃圾”的灰色信息,称为“毒品”的黄色信息夹杂其间。涉世不深、缺少辨别能力的中小学生受其诱惑,无疑有极大的害处。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是一场革命,其高容量的信息和前所未有的快捷传递方式必将深刻地改变人们原有的学习和工作方式,也将不可避免地冲击原有的语文教学模式。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能以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这股浪潮,因势利导、趋利避害,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网络实际上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总之,网络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它为学科教学的整合,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网络环境必将为语文教学创造更多的奇迹,语文教学改革也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上一篇:莴笋的营养价值下一篇:哪一年花开花落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