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2024-05-09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通用9篇)

篇1: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巩固训练

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于()

A三大改造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C大跃进时期D十年文革时期

⑵中共八大后十年间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⑶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这是由于()

A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B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C苏联撕毁合同D急于求成⑷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那些失误?失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教训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意义?

⑸科学探究

大跃进时期有许多口号如“没有万斤思想,就没有万斤收获,没有万斤指标,就没有措施”;“只要想的到就能做得到”。你认为这些“豪言壮语”有道理吗?为什么?

篇2: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

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

②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探索建议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 ⑤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 能力目标:

①通过学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以及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查找、识图和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

②通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重大失误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的成果引出新课。

②创设中共八大的模拟时空,让学生走进历史,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问题。

③调动全体学生进行研讨,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④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建设成就和先进模范人物,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②经过党和人民的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邓稼先、王进喜等人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机床、喷气式飞机、红旗轿车、南京长江大桥

多媒体演示: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让学生进入情境,调动他们的兴趣,来更好的复习旧知识)。

师:看到这幅图片同学们能回想起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请看大屏幕上两个问题:

1.三大改造都改造了哪三个方面? 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及标志? 师: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党和人民是如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呢?请同学翻书到第6课。讲授新课:

师:现在给大家3分钟时间认真阅读教材并尽快找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多媒体演示:中共八大会址。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多媒体打出讨论题: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师:各组代表发言都很好,有一定的水平,接下来我们切入本节课下一个问题,也是我们本节课的难点问题。多媒体演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图片

多媒体演示:严重失误的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师:看到这些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寓教于乐,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使难点不难)。师:通过同学们的自由发言,我想大家对那个特殊的年代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那么当时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呢?(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和创新能力)。师:请同学们看书,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这个问题。(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去看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

1.对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2.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 3.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在大屏幕上老师打出正确的提示。

师: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我党采取了哪些措施?(培养学生分析 师: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出现了失误,但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请同学们看书,找一找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先进模范人物。多媒体演示:请大家说出每张图片反映的是哪位先进模范人物?(培养学生识图和迅速记忆能力)。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正确。再请一位同学谈谈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多媒体打出延伸探究题:结合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谈谈在现阶段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全班同学按着研讨学习小组坐在一起,进行研讨)。

课堂巩固:

篇3: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腐败,反腐倡廉

腐败, 可能是最为常见的公共现象之一, 本文认为, 腐败可以定义为:公务人员利用公共权力来谋取不恰当的私人利益的行为过程和结果, 这种行为一般违反了公认的公共规范, 并导致其行为与其职责、公共利益、社会利益的偏离。这种定义, 也符合大多数学者对于腐败的认知, 例如, 美国政治哲学家亨廷顿认为:“腐化, 即公职人员为实现其私利而违反公认规范的行为。”“腐化的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力与财富的交换。”波普认为:“腐败是滥用公共的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迈克尔·约翰逊认为腐败是指对公共角色或资源的滥用, 或公职人员对政治影响力量的不合法的使用形式。《韦伯第三新国际词典》中, 腐败的词条是“公职人员受不正当报酬的引诱而违反公认规范的行为”。

从腐败的定义可以看出, 只要牵涉到公共资源、公共权力、公共人员, 只要结果是寻租行为, 即公共利益的损失和私人超额利润的攫取, 就可以称为腐败。目前, 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经济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尤其是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 由于发展的时间不长、制度环境不明确、国家的宏观战略调控的影响等原因, 其总体水平还不高。在这种情况下, 腐败当然不是公有制企业的“专利”, 非公经济组织自然也是有腐败的动机和机会的。“在过去12年里, 共有1882位企业家登上‘胡润百富榜’, 其中‘问题富豪’有24人。”这是胡润在刚刚撰写完成的《2010中国富豪特别报告》上的统计数字。在这24位“问题富豪”中, 民营企业家占相当比例。随着内部腐败的可能性的急剧增加, 并伴随着其独特的腐败形式和严重的腐败后果, 这要求有自身特点的腐败治理对策。总体来说, 本文认为, 对此的治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 政府精简权力, 真正实现从监管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之所以愿意向政府官员行贿, 主要是政府官员手中握有可以带来超额利润的监管权。所以, 精政减权, 将更多的经济权力还给市场去自发执行, 可能是对腐败的釜底抽薪之举。从中国的各地方的治理效果可以看出, 那些市场化程度高、政府的权力相对小的地方, 其腐败行为往往少;相反, 那些市场化程度低、政府权力相对大的地方, 其腐败的行为往往多。对于部门来说也是如此, 腐败往往发生在交通、国土、发改委等拥有资源调配权和市场监管权的部门。因此, 政府职能的转变, 是治理腐败的最根本之举。在这一点上, 国有企业的腐败治理, 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腐败治理, 并无二致。

在政府放权的同时, 也要加强监督权、服务能力。例如, 改变中国现有的内部监督过多、外部监督不足的现状, 借鉴香港廉政公署的有益经验, 加强政府的外部监督力度, 加强人大、专门的监督机构的独立性, 从而改内部监督为外部监督, 强化监督效果。前几年审计署所带来的审计风暴, 有效地遏制了政府的部门腐败。因此, 加强其独立性, 是保证其监督功能永远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腐, 关键还是要抓问题的源头, 就是要帮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解决自身发展瓶颈问题, 紧紧围绕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一核心。现在有些民营企业是从“作坊式”、“家族制”发展起来, 之前的管理模式已成为其发展瓶颈。因找不到正常发展的道路, 自然就走上了歪门邪道。那些找到了正常和健康发展道路的企业, 自然是不屑于做那些有高度法律风险的事情的。

第二, 建立信用制度, 改变基础秩序。孙立平教授认为, 改变中国的不可治理的状态, 最为重要的措施是建立以信用收集制度为核心的基础制度, 从而稳定基础秩序, 使腐败从不可治理的状态走向可以治理的状态。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信用的缺失, 对企业来说, 造成了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市场风险加大;从更深层次上讲, 造成了整个社会资源使用效率的低下, 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成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腐败的不可治理, 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其过于分散, 其行为的信息收集成本过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 我们可以首先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 有针对性地建立信用收集制度, 将企业、个人的腐败行为记录在案, 加大失信的成本, 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公布“黑名单”, 制裁信用缺失企业, 使失信企业为不讲信用而付出代价, 使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个人不仅不受腐败所带来的市场压制行为的损害, 还会获得更多的收益, 比如政府团体采购的中标机会、更多的税收优惠, 在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时帮助企业赢得资金, 赢得市场, 赢得生存等等, 从而改变企业的成本-收益的预期结构。在新的预期结构的指引下, 企业自然会走向利益最大化的方向, 从而有效地避免腐败行为的发生。

第三, 建立信用收集制度, 增强运作的透明性。信用收集制度的核心, 是将企业的行为从不可知变成可知或部分可知, 从而使其可以治理。这也证明了那个真理:阳光是一切黑暗的大敌, 透明是一切腐败的大敌。因此, 我们也可以从其他的措施入手, 加强政府、企业行为的透明化程度, 从而有效遏制腐败。例如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使得政府的行为、政府行为的对象和获益方都能为大众所知, 那样大众、利益与此相关的企业自然就会有监督的机会, 从而使得腐败行为因失去了获益的可能性而自行萎缩。对于企业来说, 也是如此, 虽然企业具有经营自主权, 但在账目、经济往来等方面, 也有对税务、审计部门公开的义务。但是马克思认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 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作为经济人的企业, 如果在公开信息之后没有任何直接可获取的利益, 大多数可能会选择不公开, 更何况有时公开真相还可能使其承受不利后果。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政策、立法等方面的措施, 首先进一步推进企业厂务公开制度。推进厂务公开, 必须坚持依法公开与体现监管规律相一致, 坚持有利于群众监督与便于资产监管相一致, 坚持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与构建和谐企业相一致, 坚持维护股东、企业利益与维护职工利益相一致。另外, 加强激励措施建设, 使其行为可以比较准确地被预期。并强化企业与政府的交往行为的透明性, 包括企业家与政府官员的交往行为的透明性, 从而使得腐败行为无所遁形。

第四, 强化廉政的品牌效应。企业发展得大了, 就对自身的声誉、品牌等方面的依赖程度加大, 因此, 应该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实际, 把非公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党建、企业文化建设、生产经营活动之中, 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优势, 以文兴企、以文扬廉, 首先建章立制促廉洁。制度是廉洁文化的规范化表现形式, 也是廉洁文化得以有效推行的保证;将廉政文化教育纳入职工教育培训体系, 积极探索有效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形式, 不断创新廉政文化载体, 着力打造廉政文化品牌, 培育浓厚的企业廉政文化氛围, 形成了浓郁特色的企业廉政文化模式, 并树立起非公有制企业的廉政典型, 通过多种形式和有效载体进行宣传教育, 进而在市场经济中使之成为廉政可以获益的活广告和具体展现, 从而使其成为廉政文化的创立、带动者, 最终形成全社会的廉政文化和自觉抵制腐败行为的意识。

第五, 对于政府公务人员本身, 我国已经发展出了一整套的廉政建设的经验和作法, 对于同样适用。例如, 官员的财产公示制度, 例如官员的任前、任后审计制度等等, 都是极为有益的廉政建设经验。再例如, 新加坡的廉政保证金制度, 使这与高薪养廉相配套, 很好地遏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中国传统的思想教育, 也对公务人员产生巨大的影响。近年, 纪检部门在廉政建设方面不断推陈出新, 甚至创立了一些颇具新颖特色的廉政制度, 如廉政操、廉内助、廉政屏保、廉政专柜等等, 反映了在廉政建设方面的新思路, 新创意。另外在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向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转型中, 腐败的最大根源, 在于权力包办经济, 由此产生社会经济实体对权力的‘供养’与‘配合’。因此,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进行反腐时, 一定要进一步明确权钱交易的主导方面的首要责任, 这个责任当然要由政府官员来承担。

第六, 对于外资企业, 可以实行国民化待遇, 减少对其的政策优惠或苛待, 这样既可以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培养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也可以减少外资企业利益政府的相关管制措施来寻租的机会。因为平等原则是我国法律的一项重要原则, 就是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 享受非歧视性的待遇。尽管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消除了明显的政策性屏障, 但是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常常会在市场准入、审批检验、税收融资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例如, 如果对外资企业采取优惠的政策, 那外资企业就有可能通过行贿, 争取更为优惠的政策;政府人员也可以通过威胁取消优惠、暗示更优惠的政策的可能性等方式, 向其索贿。如果对外资企业采取比较严格的管制措施, 那他们就有可能通过行贿, 来争取法外施恩或取消管制;政府人员也可能通过相关的暗示, 来争取合谋的机会。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不但要遵纪守法, 更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应当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确实保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因此, 所以企业一律平等的市场政策, 是治理腐败的法宝之一。当然, 这样做也能为中国赢得更多的国际尊重和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但是, 这种措施也要结合中国保护民族产业的宏观政策施行, 不可一概而论。

总之, 现在应走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不需要反腐的观念误区, 进一步扩大惩治腐败的覆盖面, 把其纳入国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及时查办腐败案件, 从源头上遏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腐败行为的发生。在中国国家预防腐败局日前印发的2011年工作要点中已经明确把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防治腐败试点工作纳入其中。有了治理腐败的决心和意志, 再借鉴国内外有益的腐败治理经验, 在党的领导下,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腐败情况, 一定能够得到很好地遏制或者杜绝。

参考文献

[1]、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华夏出版社, 1998.

[2]、 (新西兰) 杰米里.波普.反腐策略:来自透明政府的报告[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3]、 (美) 麦克尔约翰逊.控制腐败[M].中央译文出版社, 1988.

篇4: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33-01

回顾和总结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一、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成功历史转折(1978―198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新时期。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首次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适合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得出的基本经验。”

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揭示出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本质。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时代特征的实际,首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一系列基本问题即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开拓创新、承前启后的伟大历史意义,由此后,才有了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今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成熟的现代化建设的前二步战略目标顺利完成(1989―200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沿着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跟随时代潮流,积极探索。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伟大理论创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丰富,社会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得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稳步前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2—2012)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六大后,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方面同时,也不断完善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光明的“中国梦”(2012—)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八大以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的前进,为全面完成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继续将伟大历史事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完成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在2012年11月29日,参加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详细阐述了“中国梦”概念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代接一代的中国人胸怀理想,不懈怠、不动摇、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研究室,2009.

[4]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篇5: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成果: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②.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③.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意义:①.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③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启示: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③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④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⑤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坚强执政党建设

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

思想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途径: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脚踏实地依靠全体人民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全面深化改革:

原因:①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②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深化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中国30多年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

①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市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②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③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课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①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部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

等于资本主义。

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要把两者结合起来。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实质上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

持续健康发展:

方式: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发展理念改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③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④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核心价值体系:

内容: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③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篇6:第4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八大的内容及意义;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失误;十年建设的成就及焦裕禄、王进喜等英模人物的事迹。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的原因;以“铁人”精神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大跃进”时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的表现;利用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人的图片,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经济建设的成就,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实际国情 2学情分析

使学生对祖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实际国情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2、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的严重失误及其原因。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同学们,今年我们伟大祖国成立63周年了。几经风雨,几番沉浮,中国共产党把一个破败凋敝的中国改造的朝气蓬勃、万象更新。循着60多年的历史长河逆流而上,一幅幅绮丽的风景随之跃入我们的眼帘。今天,让我们一起回望1956年至1966年探索社会主义时期的别样风景。活动2【讲授】讲授

据你所知,这段探索历程是不是一帆风顺的? 不是:为什么不是?把你了解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你说的对,但是不太全面,本节课,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这段探索历程。(一)强国之梦 首先进入第一版块——强国之梦。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迈进了社会主义门槛。请看大屏幕,这是当时的宣传画,展现了中国人民什么样的精神风貌? 中国人民斗志昂扬,希望通过自己的冲天干劲换来美好的生活。

再请看大屏幕,这是50年代中国的真实写照,描绘中国社会什么样的现实状况。美好的愿望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那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你觉得,要想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我们应该怎么做?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1956年,中共八大在召开。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7页第一段的内容,分析一下,八大的召开是否有利于解决这一矛盾?为什么? 由此可见,八大的决议符合中国国情的,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所以,我们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此外,八大还提出许多富于创造精神的设想,如,第一次提出建设农业、工业、交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第一次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写入党章。这些设想为中国人民描绘了一幅强国之梦。意气风发的中国人民坚定的开始了他们的追梦之旅。(二)追梦之旅

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请看大屏幕。这幅图表说明当时中国的经济形势怎么样? 胜利的号角传遍中华大地,亿万人民深受鼓舞。一片大好的形势让领导人和全国人民都不禁要问:我们经济建设的速度能不能尝试着再快一些? 同学们,你们说呢? 1958年,党中央先后提出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合称三面红旗。这三面红旗能否把社会主义建设引向胜利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7页最后一段到29页第一自然段,将大屏幕的问题标注在课本上。

1、总路线

哪位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总路线提出的时间和内容。结合两段材料,重新分析总路线。“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

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对总路线做了如下解释:“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问题。” 材料一: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甘人后、急切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

材料二:总路线在执行过程中,盲目追求建设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社会主义在“总路线”的快轨中腾云驾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更是以雷霆万钧之势在全国展开。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时期,人们都想些什么?在做些什么?过着怎样的生活?你了解吗?你想知道吗? 现在,咱们同学就结合手中的资料,以及你通过电视、书刊、网络得到的知识,或者是家中长辈给你讲的故事,去想象一下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

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现在咱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讨,一起描绘当时的社会状况。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发言人,一会儿起来交流你们小组的想法。咱们先请这个小组的同学发言。

其他同学注意倾听,一会儿可以起来补充你们小组的看法,但是不要发表重复的意见。

教师应提升如下问题

1、大炼钢铁: 1)大炼钢铁干扰了其他行业的发展。2)倾举国之力的大炼钢铁因不讲究科学方法合格的微乎其微。3)钢指标制定的过高

2、人民公社运动: 干活时:干多干少一个样

吃饭时:敞开肚皮吃饱饭

人民公社滋生了好吃懒做的恶习,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你觉得,当时的中国是否适合快速向共产主义过渡。生产力水平低、人民觉悟低。大家刚才的发言很精彩,我把大家的说法梳理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不考虑生产能力,随意大幅度提高计划指标,我们把这种做法叫做高指标。第二:不讲究科学方法,盲目蛮干,损害国民经济正常秩序,我们把这种做法叫做瞎指挥。第三:不遵从客观规律,夸大谎报甚至捏造事实的,我们把这种做法叫做浮夸风。第四:脱离生产力水平和群众觉悟程度,盲目搞绝对的平均主义,我们把这种做法叫做共产风。

这段特殊的历史,你我都未曾经历。刚才所说的都是我们大家的分析,你想不想看看当时的真实生活。

我给大家准备了一段大炼钢铁的视频,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看完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荒唐、可笑

通过刚才我们的分析,以及对真实生活的再现,我们可以看出三面红旗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我们把超越客观、脱离现实、急于求成、空想盲动的错误倾向,称为左的错误 我们国家为什么会出现左倾错误,刚才大家已经看过课本了,谁来介绍一下。犯错误的结果就是我们必定会付出代价,请看大屏幕 材料一: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农业总产值 粮食 棉花 油料

1960年比1957年下降百分比 22.8 26.4 35.2 54.9 材料二:粮食极度短缺,北京粮食库存只能销7天,天津能销10天,上海几乎已经没有大米库存……四川死亡1000万人,山东人口减少500万,安徽省自1959年以来,共发生1289起人相食的惨案。

——国务院财贸办1960年6月的一份报告。这些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经济形势怎么样? 1959年至1961年,我国经历了三年严重的困难时期。问题严重的程度,令人震骇!你认为出现三年困难时期的原因有哪些? 左倾错误、自然灾害, 我再给大家补充一点: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所有的专家、资金,还逼迫中国还债。

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哪个? 在左倾错误的疾风暴雨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遍地狼藉。残酷的现实使大部分领导人由激情趋于冷静。

毛泽东公开指出: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要那么十分急。越急就越办不成事,不如缓一点,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中国进入一个短暂的休整期。哪一年,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确立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请看大屏幕,调整的结果怎么样? 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大部分指标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三)国兴之魂

回望十年探索的艰辛之途,我们既有如中共八大、1961年调整的睿智之举,也有如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惨痛悲剧,更有一个又一个书写在中国大地上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豪迈篇章。

我们步入第三版块:国兴之魂。请看大屏幕(播放红旗渠、模范人物的视频。)人民的奉献,英雄的事迹,永久的流传下来,他们身上的哪些精神最让你感动?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这些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国家兴旺的灵魂。就是在这些精神的指引下,虽然我们有失误,但仍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就。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9页最后一段的内容,看看我们取得哪些成就。

篇7: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课题:《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主备人:杨冰审核人:

班级:姓名时间

一、学习目标:

1.识记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2.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及存在的严重弊端。

3.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二、学习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23分钟)

1、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P39—4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在课文中相关答案的地方做好标记。(8分钟)

2、学生自学,完成自学思考题(6分钟)

(1)新经济政策的领导者、实施的时间、背景和主要内容以及作用各是什么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内容是什么?

3、同桌互查:内容:。(2分钟)

4、读背知识,班内反馈。(7分钟)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10分钟)

先独立思考,写出答案,然后小组交流讨论。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沙皇俄国的政权何时被推翻?苏维埃俄国在哪一年建立?

3.苏联是何时成立的?全称是什么?最初的加盟共和国有哪些?后来扩大到多少个加盟共和国?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10分钟)

一.选择题

1.列宁说:1921年春天,情况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去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这里失败的“尝试”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冷战政策C.产业复兴法D.马歇尔计划

2.列宁说:“在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A.农业集体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土地法令

3.“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苏俄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

A.夺取十月革命胜利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C.推动工业化建设D.对付美国的“冷战”

4.《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斯大林体制B.二战的影响C.与美国军备竞赛D.西方国家封锁

二.材料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苏联后来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请回答:

(1)材料中,邓小平同志说的“苏联后来的模式”指什么?

(2)这种模式有何特点?

篇8: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关键词:道路交通,经济发展,重要途径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使环境与发展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认可,我国对此也高度的重视,新时期下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从事物质的生产、商品的流通、人员的移动以及各国文化的交流的物质基础,是支撑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动的中流砥柱。公路交通运输是现代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体现,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繁荣以及我国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工业化等各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加上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升级,对公路交通运输的能力和服务质量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在新时期下,怎样将可持续发展与道路交通进行结合,探索出科学的合理的发展道路,研究出可行的战略方式,实现在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前提下道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道路交通经济的概念

道路交通经济是指通过相应的运输工具,例如货车、客车等,沿着公路对物品或者人进行一定的位置转移,从中获得经济效益的一个过程。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公路运输分为两个独立的运输系统,即公路运输基础设施系统和公路运输产品设施系统。

二、公路交通运输的特点

(一)路网覆盖广

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网络比铁路和水路运输网络发达很多,网络覆盖的面积大、密度大,能够涉及我国各地区,公路交通运输能够到达的许多地区都是铁路和水路实现不了的。在运输时间方面,公路运输的时间机动性比较随意,公路交通运输的车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时的停运、装货、卸货等工作,每一个环节需要消耗的时间都很短。所以,公路交通运输在抢险救灾以及一些突发情况的支援等方面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运用价值。

(二)运输速度快

货车与运输集装箱相比较来说,货车的体积小,运输的效率也更高。所以,不仅可以沿公路网络运输,还可以将企业、工厂、城市和农村的住宅等作为运输途径,实现人或者物品的上门运送服务,这是其他运输方式不能够完成的。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运输已经实现了将需要运输的物品或者人从始发地直接运输到目的地这种直达运输形式,在较短的道路交通运输中,这种直达运输形式的优势会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在运输过程中,避免了物品转运的情况或者是人换乘的情况,运输速度更快,消耗的时间更短、更加的方便快捷。

(三)行业门槛低

在现代运输体系中,铁路、水路、航空这些运输方式都需要具备固定的齐全的设备,投入资金较大,而公路运输不需要复杂的设备,简单的设施就可以实现运输,公路运输的车辆购买费用也比较低,投资容易。而且公路运输的操作方法比铁路、水路、航空要容易得多,也没有那么严格,简单易学,只要遵守交通法规、踏实肯干的就可以。

三、公路交通发展的现状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公路的建设早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已经逐步成了我国交通运输建设的主导。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路交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公路的基础设施规模快速的增长,等级结构不断地优化,交通运输的服务水平也在逐步地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断努力,我国现在已经建成了多条距离长、跨省区的高速公路,全国的高速公路有8.59万公里,公路网络的通达程度不断提升,这大大缩短了各省之间、各城市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各区域之间的交流借鉴,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对国民经济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公路的路网结构也在不断地优化过程中,公路的路面状况也在逐步地改善。另外,由于公路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结构的不断优化,公路的交通运输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以高级公路为主的干线路网的服务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当下,高速公路也早已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进一步提高的人们的生活质量。乡村公路的通达程度和交通能力也在逐渐的进步当中,服务范围也不断地扩大,公路运行的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为基本公共服务提高了基础性的保障。

四、促进公路交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完善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的各项政策

道路交通运输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中,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转变传统的工作思想,探索出发展的新模式、新理念、新思路,统一思想,不断完善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的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提高工作的质量。实施全面的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并不断深化公路交通运输的监督管理制度,并通过有效划分道路交通运输的经营权和所有权的方式,来保证其经济利益不受损害。

(二)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的集体化经营

就我国当前的公路交通运输经营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的公路交通运输企业属于私营企业,缺少统一的行业规范和管理方式。所以,要在经营方面使各个交通运输企业之间的联系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此促进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实现风险的平均分配

我国当前的公路交通运输模式存在着很大的经营风险,国家路网的不断建设以及车辆使用的不断增加,使得路网上的运输车辆越来越多,导致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为了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都可以有所降低,各个交通运输运营公司必须勇于承担运输车辆在运营过程中的任何风险,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和风险承担制度,为经营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输环境,避免运营公司和经营者产生矛盾,消除后顾之忧。

五、结束语

从我国道路交通经济发展的目前情况来看,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道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作为现代运输体系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不仅改善了区域条件,还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解决了乡镇就业难的问题,大批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同时也有大批的城市居民到乡镇进行旅游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就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对落后乡镇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总而言之,只有道路交通经济良好的发展才能带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相信我国的道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国家也会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赵玉广.浅谈新时期道路交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J].速读(中旬),2015,(3):269-269,270.

[2]贾利.浅谈道路交通运输管理[J].消费导刊,2016,(9):232.

[3]王艳玲.浅析公路经济运营势态[J].时代金融,2014,(8).

篇9: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关键词]列宁;社会主义道路;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国家资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A8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6.004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俄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没有给出答案,世界上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这是列宁及其领导的俄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课题。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几年,列宁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艰难探索,这一探索是曲折的,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弥足珍贵的是,列宁设计了很多思路,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这不仅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巨大贡献,也给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给今天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深刻的启迪。

一、国家资本主义:由资本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对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过一些原则性的论述,但都是以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为基本前提的,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科学预见。而在不发达的东方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实践,还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并在实践上进行检验的问题。

早在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在《国家与革命》等著作中就曾根据当时垄断资本主义所造成的大量事实,以德国战时经济为原型,提出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建立由国家控制生产过程和分配制度的设想。十月革命成功后,列宁倾注晚年的所有精力来试图攻克这个难题,以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已经进入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认为,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打破旧的经济秩序建设社会主义。而列宁通过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进行深入研究后则认为,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没有必要立即消灭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可以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从而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史上也是在社会主义实践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理论。列宁把这种过渡时期的经济制度叫做国家生产和国家分配制度,并把社会主义经济看作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他说:“全体公民都成了国家(武装工人)雇用的职员。全体公民都成了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的职员和工人”[1]202,“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的工厂”[1]202-203。

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和《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等著作中,列宁拟订了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如下初步实施计划。

一是苏维埃政权得到基本巩固后,应该把组织工作和治理工作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在列宁看来,俄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肩负着三项历史任务:首先,让绝大多数人相信俄国共产党制定的纲领和策略是正确的,即“说服俄国”;其次,夺取政权并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即“夺取俄国”;再次,组织和加强对俄国经济的管理,“用新的方式去建立千百万人生活的最深刻的经济的基础”[1]477,即“管理俄国”。当“说服俄国”和“夺取俄国”的任务完成后,“管理俄国”就被提上议事日程而作为今后的主要任务。在列宁看来,“管理俄国”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必要条件。他说:“除了善于说服,除了善于在内战中取得胜利,还必须善于实际地进行组织工作。”[1]477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管理俄国”比“夺取俄国”更困难也更有必要,因为它要用前人没有用过的全新的方式去完成极其复杂的任务,因为它要建立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制度,可谓一场更为深刻的革命,“因为只有解决(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这项任务以后,才可以说,俄国不仅成了苏维埃共和国,而且成了社会主义共和国”[1]477。但是,由于同时受到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阻挠,列宁的设想未能得到实施,但在他领导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几年里从没有放弃这一设想,并且认为,完成“管理俄国”的任务,是所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遵循的共同规律。“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1]490

二是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必须对经济建设全过程建立起最严格的全民计算和监督制度。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分散的小生产经济,而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规模经济,如果没有科学的计算和严格的监督,就会丧失经济效率,甚至导致涣散和瘫痪状态,也就谈不上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列宁早就指出:“计算和监督,——这就是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调整好,使它能正常地运转所必需的主要条件。”[1]202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计算和监督的政策法令,如 “银行国有化” “工业国有化”“国家垄断对外贸易”等。当剥夺剥夺者的任务基本完成后,苏俄转向了消灭资产阶级存在和产生的条件的任务,比起前者,后者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可想而知。对此,列宁指出,当前“我们组织无产阶级的计算和监督的工作显然落后于直接‘剥夺剥夺者的工作”[1]480。为了完成这个复杂的任务,列宁甚至主张利用资本主义的人才和资本主义的管理方法,如“泰罗制”等。用资本主义的方法去战胜资本主义,取得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这是列宁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提出的一个很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思想。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2015年第6期寇淑芳: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其当代价值三是提出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苏维埃俄国各种小生产经济等非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实行计算和监督的计划。列宁认为,当时俄国虽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但占优势的不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小生产经济,如果能够把这些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纳入国家资本主义,就可以极大地方便对全部经济过程实行有效计算和监督,这样就能为组织和发展全国性的社会化生产创造必要和有利的条件。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在苏维埃政权下,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社会主义取得可靠的胜利的条件”[1]536。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列宁关于把非社会主义经济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范畴,在此基础上搞好计算与监督,然后再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宏大构想,是在对俄国国情有清醒认识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问题的理性思考,因为小生产经济在俄国还占明显优势这个事实不容忽视。

但是,这时列宁与布尔什维克党的其他领导人一样,仍然受传统社会主义思想的束缚,认为可以直接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种思想在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动势力叛乱随后到来的背景下自然影响了俄国的政策,内忧外患直接导致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直接过渡的极端措施的出台。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捍卫社会主义政权的特殊措施1918年夏,西方14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公开对俄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与此同时,国内反革命势力也蠢蠢欲动,沙皇旧部高尔察克、邓尼金尤登尼奇等在很多地方发动了武装叛乱,这使得列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无法继续实施。为了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强制性措施,要求全部经济生活服从军事斗争的需要,于是,国家生产和分配就进入了战时共产主义体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由政府规定农民所需的粮食量和种子量,其余全部上交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工业管理体制,所有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产品由国家直接分配;禁止自由贸易,国内外贸易一律实行国家垄断,对日用消费品实行配售制度,禁止私商活动;经济关系实物化,国家对产品和原材料进行统一调拨,生活用品实行配给制度;推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规定所有非体力劳动者必须参加一定的公益体力劳动,并登记造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迫于战争需要而迫不得已实行的特殊政策,对于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无疑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正如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所说:“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2]502然而,这一政策“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2]502。应该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构想在内外战争特殊条件下的表现。后来,列宁曾对这一段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指出:“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的生活说明我们错了。”[2]570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践证明,“直接过渡”构想不合乎俄国当时的国情,以至于使原本处于隐性状态的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迅速公开化,加之其他原因,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表明,列宁当时正处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他所领导的缺乏经验的苏维埃政权出现这样的曲折是难以避免的。

三、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的一种“暂时退却”十月革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政治危机,引起了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深刻思考,他在总结这次教训的过程中深切地认识到:在苏俄这样一个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的国家里,革命胜利后很快就 “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2]720。只有把社会主义经济与非社会主义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组织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必须改变“直接过渡”办法,转而采取“迂回过渡”的政策。经历了这次危机之后,俄国共产党在列宁的提议下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决定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减低粮食税额以利于农民休养生息等。为了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列宁专门撰写了《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对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充分论证,从理论上阐明了国家资本主义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意义及实现形式。

新经济政策规定:(1)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发展商品经济,允许自由贸易;(3)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打破国内战争时期的做法,允许私人经营企业,并鼓励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发展小企业;(4)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纽带和中间环节。从内容上来看,相较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确是一种退却,但退却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更彻底地战胜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迅速扭转了俄国政治危机和粮食危机,极大调动了人们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使经济形势得以好转,这说明新经济政策是符合俄国国情的。但是,由于没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加上列宁过早去世,新经济政策没有被贯彻到底,新经济政策中闪现出的光辉思想和新理论也没有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四、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根本改变:当代价值及启示新经济政策尽管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相关问题的初始探索,但为包括俄国、中国在内的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极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内容,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极具借鉴价值的实践路径。

列宁凭借一个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革命激情与政治气魄,做到了既尊重实践而又不断超越实践,在没有任何现成实践或模式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没有简单地、教条式地从马克思主义本本中寻找答案,而是依靠革命者的勇气和智慧,依靠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探索,创造出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奇迹。这种实践革新精神和理论创造思维,正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和社会主义高歌猛进的强大动力。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及实施是苏俄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拐点,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崭新的逻辑起点,给后人深入思考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留下了很大的余地。新经济政策完全突破了经典社会主义的理论架构,在实践上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对于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但是,不可否认,列宁虽然考虑到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的特殊国情,试图凭借国家资本主义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但终究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思想的束缚。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体现了列宁对实践的尊重,能不断根据社会发展实际而进行政策调整。列宁充分估计到了在经济水平不发达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为这将是一个比较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列宁对社会主义过渡方式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列宁在晚年通过总结十月革命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留下的教训和新经济政策取得的经验,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构想。列宁在《论合作社》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2]773这一论断被后人称为列宁的“政治遗嘱”,这是列宁在病重期间通过口授的方式留下来的理论。在这个时期,列宁对俄国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有了自己新的理论思考,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合作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的余粮收集制失败后,列宁就开始思考和探索如何在农业领域走出一条新的社会主义过渡路线,认为合作社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好办法,因为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能为实现农业合作化提供基本保证和前提。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下,俄国要教育农民保证按照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就必须实行合作化。列宁还认为,合作化是一个长期发展战略,国家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予以支持。合作化是新经济政策在农村合乎逻辑的发展,是列宁对社会主义整个看法根本改变的重要内容。

二是改造国家机关。列宁把国家政权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苏维埃政权与其他政权的重要区别。列宁不仅将改造国家机关看作政权建设的重要方面,而且还将其提升到第一任务的高度,认为国家机关及其改善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困难、远未解决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造国家机关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根本改变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三是开展文化建设和文化革命。列宁不仅提出“文化革命”这一概念,而且把它作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纲领。列宁指出,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度里是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的。他还认为,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为俄国的文化革命创造了全部条件,“现在,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2]774。“文化革命”反映了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性,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根本改变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此外,列宁还认为,加快实现电气化和工业化,是社会主义赖以建立的强大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建立社会主义的唯一基础只能是大工业。他曾经用“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电气化”这一公式,来强调工业化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应苛求列宁在创新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道路方式的同时,完全放弃旧的理论思路,把新经济政策所体现的商品交换和市场规则提升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层面上来,完全摒弃计划经济思想进而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则来发展社会主义。其理由是:第一,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仅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战略,并没有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模式来看待。事实上,新经济政策的宗旨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把小农经济纳入到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去。第二,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列宁仍然把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和原则,认为经济计划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新经济政策这个庞大的战略的组成部分。第三,列宁仍然把新经济政策中的商品和市场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因素,把新经济政策归结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包含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既联合又斗争,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否战胜资本主义的问题。

在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尽管列宁并没有完全突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实践上也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传统思路,但这丝毫不影响新经济政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也丝毫不影响它对东方国家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所产生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计划经济向新经济政策和商品经济的转变,是列宁“一切从实际出发”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由此说明,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都需要尊重实践,需要对失误进行反思并且不断纠正失误。虽然俄国社会主义实践时间不长,但它所产生的意义,不是区域性的,也不是一个国家的,而是国际性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多都对传统模式进行了改革并走上了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充分表明,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当代社会主义所做出的最具生命力的贡献,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首先,列宁突破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不相容的传统观念,把商品货币关系用于建设社会主义过程。这种做法后来被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所借鉴,甚至成为指导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原则。十月革命后最初几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上的教训,使列宁转变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不相容的传统观念,认为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且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度里建设社会主义,任何试图迅速消灭商品经济的尝试都是不切实际的。列宁关于利用市场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次,列宁改变了社会主义在所有制上必须实行单一公有制的传统观念,进行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有益尝试。列宁提出,在不成熟的社会主义阶段,国家所有和合作社所有是这一时期合理的不同公有制形式,应该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导,允许私有制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这种观点为社会主义国家重新审视所有制问题和确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再次,列宁摒弃了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完全割裂和完全对立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路径的思想。列宁认为,在市场交换关系存在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因素在社会主义时期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只要我们善于引导,资本主义就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容纳并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服务。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学说,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以上内容是列宁对不发达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探索的集中体现,从中可以看出,列宁的理论既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又有历史的前瞻性,是一个契合俄国实际的实事求是的理论,对世界社会主义尤其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启示之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性,又要有不断探索的政治气魄和理论勇气。这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能否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党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

启示之二: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允许发展中有失误,但必须善于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不断完善发展模式,优化发展方式,用科学理论指导发展,用成功实践引领发展。

启示之三: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背经济规律,不能违背群众意愿,要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转化成千百万人的自觉行动。

启示之四:改革是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不断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和发展方式,让改革和创新成为党的生命力的源泉。同时,要不断加强管理和制度建设,用管理和制度规范各种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否则,任何不合理的个人感情因素和随心所欲都会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极严重的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下一篇:作文:扫雪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