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引流管的护理

2024-04-17

胆囊引流管的护理(精选8篇)

篇1:胆囊引流管的护理

腹腔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① 引流管妥善固定,留有足够长度并固定在床沿上,以免因翻身、牵拉等引起疼痛或脱出。②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须用2把血管钳将引流管钳闭,以防导管脱落、漏气或液体逆流,每天更换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1次。床边备用2把血管钳,以备急用口]。

③ 观察水封瓶是否通畅,引流通畅时可见引流管中的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若无波动,可让患者深呼吸,仍无波动,表示引流管不通,需检查原因及时处理,一般可挤捏引流管使其畅通,所以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纤维块堵塞管道。

④ 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若持续每小时出血量>100 mL应及时通知医生,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变化,注意有无失血性休克发生 ]。

⑤ 切口处敷料每天更换,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每日用0.5 碘伏消毒。如敷料潮湿或有血液污染须随时更换。如有体温升高、畏寒、胸痛加剧,提示有感染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抗生素治疗。

⑥ 由于患者肺大疱破裂,属自发性气胸,不宜鼓励咳嗽,以免诱发气胸发作。鼓励患者练习深呼吸,以避免肺不张发生。

⑦ 拔管的护理。拔管过早会影响疗效,过晚易造成感染,因此选择合适时机拔管十分重要。患者术后3 d,引流液明显减少,玻璃管末端无气体排出,经X线胸透证实,肺膨胀 良好,术后5 d予以拔管

腹腔引流管护理:

(1)限制活动,半卧位,以利腹腔中引流液引流。

(2)告知患者翻身、下地行走、如厕时注意引流管位置低于穿刺孔,需要外出进行检查时,提前两把止血钳钳夹。(3)定时向外挤压引流管减少堵管发生。引流管引流不通畅时,抽吸及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后引流恢复通畅,在无效的情况下,可以用引导丝疏通口]。

(4)注意每日引流物的量、色、性质,发现液体呈黄色、棕黄色或黄绿色,伴有异味时,要考虑到胆漏、感染等可能。如胆汁漏出逐渐增多,则需要重新放置引流管。(5)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在颜色的夏季,要及时更换引流袋。

(6)每日记录患者血常规、生化指标,观察有无白细胞、胆红素增高,皮肤巩膜有无黄染

篇2:胆囊引流管的护理

①妥善固定:在无菌条件下接引流袋,并将其悬挂于床头,引流管口应高出脑室平面10-15厘米;适当限制病人头部的活动范围,护理操作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

②控制引流速度:脑室引流早期要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过多过快。伴有脑积水者,可因快速引出大量脑脊液,使脑室塌陷,在硬脑膜与脑或颅骨内板之间产生负压吸附力,引起硬脑膜下或硬脑膜外血肿;脑室系统肿瘤者,可因一侧脑室的突然减压,使脑室系统压力的不平衡,引起肿瘤内出血;后颅窝占位性病变者,可因幕上压力的突然减低,诱发小脑中央叶向上疝入小脑幕切迹。因此,引流量应控制在每日500毫升以内,若有引起脑脊液分泌增多的因素(如颅内感染),引流量可适当增加,同时注意预防水、电介质失衡。

③观察引流液的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日引流液可略为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引流液中有大量鲜血或血性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脑室出血;若引流液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表示存在颅内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

④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如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给予处理。常见原因有:Ⅰ颅内压过低:若将引流瓶放低,有脑脊液流出则可证实,仍将引流瓶放回原位即可。Ⅱ关口吸附于脑室壁:试将引流管轻轻旋转,即可有脑脊液流出。Ⅲ小血块或挫碎的脑组织堵塞:可在应该消毒后试用无菌注射器轻轻抽吸,切不可高压注入液体冲洗,以防管内堵塞物冲入脑室系统狭窄处,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Ⅳ引流管位置不当,应请医生确认(摄X线片),调整引流管的位置,直到有脑脊液流出后重新固定。

⑤定时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量:每日定时按无菌原则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量。

⑥按期拔管:开颅术后一般引流3-4日,不宜超过5-7天,因引流时间过长,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拔管前1日,应试行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入病人无头痛、呕吐等症状,即可拔管,否则,重新放开引流。拔管后,应观察切口处有无脑脊液漏出。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发布日期:2015-12-08浏览次数:526

腹腔引流管是外科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脏器吻合口处或脏器切除后旷置的脏器窝内放置的硅胶引流管,其目的是将腹腔内渗液、渗血引出体外,减少毒素。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物将液体等从腹腔内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

护理方法:

1、根据病情需要观察腹腔内可能安置几种引流物和数根引流管,病人转入病房必须清点,最好根据作用或名称作好标记病接引流瓶。

2、分别观察记录引流出物质的性状和量,外层敷料湿透及时更换并估计液体量,引流管如无引流物流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液且流速快或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病人翻身、下床、排便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或折断滑入腹腔,滑出者应更换新管插入。

4、需负压引流者应调整好所需负压压力,并注意维持负压状态。

5、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填塞止血者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若以稳定应在48—72小时拔除,或换新的纱布再填塞。

6、预防性应用的引流管应在48-72小时拔除,如为防止吻合口破裂后消化液漏入腹腔则应在4-6日拔除,如引流腹膜炎的脓液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7、腹腔内引流管如2-3日不能拔除,则每2-3日应转动皮管一次,以免长期固定压迫造成继发性损伤

8、如需用引流管注入抗生素等药物或作管腔冲洗,应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操作

9、观察引流物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压迫组织坏死出血、肠瘘,继法感染,疼痛等应当及时拔除或换管,处理并发症。

10、若胆囊术后使用T形引流管,需在术后14天后拔出,避免造成胆汁进入腹腔造成腹膜刺激征或感染。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⒉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水柱波动范围。⒊观察引流管处伤口的情况。

⒋拔管后观察: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㈡护理要点

⒈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⒉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患者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⒊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患者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每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⑴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⑵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⒋妥善固定:运送患者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⒌准确记录: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第一天的引流量>500ml或每小时引流量在100ml以上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⒍呼吸功能的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功能的锻炼,是防止肺部感染,促进肺复张的重要措施之一。

方法如下:指导患者进行缓慢吸气直到扩张,然后缓慢呼气,重复10次/分钟左右,3~5次/日,每次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⒎脱管处理 :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⒏拔管指征 : 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方法:嘱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㈢指导要点

⒈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缓解焦虑情绪。

篇3:胆囊引流管的护理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引流管,护理

对于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病人, 在护理上要求十分严格, 因为引流管的作用往往决定着手术的成败, 为了保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引流的成功率[1], 对2008年1月~2010年3月, 我科放置腹腔引流管比较成功的124例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3月, 我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20例, 男40例, 女180例, 年龄19~70岁, 平均46岁, 其中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88例, 胆囊息肉8例, 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104例,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6例, 坏疽性胆囊炎4例, 均行常规四孔法LC, 视术中具体情况与手术操作满意度放置腹腔引流管, 共有124例放置了腹腔引流管。引流管为单腔硅胶管, 置于小网膜孔, 自腋前线戳孔处引出固定, 接引流袋。

2临床护理

2.1了解引流管的位置和用途当患者腹部手术完毕回病房时, 护士在接病人过程中首先检查有无放置腹腔引流管, 对放置较多的了解清楚每根引流管的位置, 用途和注意事项。

2.2保持引流管的正常位置连接好引流袋, 并将引流管连接处用胶布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 更换引流管敷料或移动患者体位时, 认真检查引流位置, 避免阻断引流, 防止管子抽曲引起反流或渗出。

2.3保持引流管有效引流, 经常由上至下捏挤引流管, 防止堵塞, 注意勿折叠、扭曲、受压。估计引流量, 了解引流液颜色和气味, 观察有无沉淀、脓栓, 防止渗液在体内留存。如一小时有200ml血性液体流出为活动性出血, 引流液混浊伴脓栓为感染, 引流液变清并逐日减少为好转, 增多应查明原因, 同时应作好详细的记录, 并报告有意义的结果[2]。

2.4插管部位的清洁处理更换敷料时用碘伏溶液清洗插管处皮肤, 有脓苔时可用0.5%过氧化氢棉球轻轻擦洗。引流管与皮肤接触处垫上无菌纱布, 减少刺激。

2.5掌握拔管指征引流管拔除过早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过晚会影响愈合, 增加感染和粘连的机会, 甚至形成瘘道经久不愈。腹腔引流管放置3~5天, 安全引流则放至7~9天。如排出液减少, 应逐渐将引流管退出或拔掉。

2.6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引流管脱出是其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造成引流管脱出的常见原因大多数是由于活动时不小心或是睡觉时不慎翻身误拉而造成的。因此术后因妥善双重固定引流管, 用别针或胶布将引流管固定与床单位上, 并定时检查, 同时强调患者自身保护引流管的重要性。其次是引流管阻塞, 引流管在术后可能被胆液, 血凝块和坏死的组织堵塞, 应经常挤压引流管或用稀释的抗生素溶液冲洗疏通。操作时, 动作要轻柔, 避免用力抽吸, 并应严格无菌操作, 胆管有出血者, 可用1:1000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冲洗胆管壁, 切记用凝血酶等促进凝血块形成的药物, 确定凝血块堵塞, 冲洗后引流不佳者, 可观察一段时间, 有些血凝块可行脱落。长时间置管者应注意检查和定期冲洗, 冲洗液和压力不宜过大。

3讨论

术后放置引流管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手段[3], 引流管的作用是引流和支撑, 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术前应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 说明引流管的目的和意义, 放置的期间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拔管时取得患者的配合。我们了解引流管护理有助于在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提供帮助, 也可以帮助患者早日顺利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章勇, 金正明, 钱岳荣, 等.胆囊切除术后引流与否的探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0, 9 (2) :171-172.

[2]曹俊华.2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2007;8 (42) :685

篇4:胆囊引流管的护理

【关键词】 老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引流管;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医院开展。LC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漏胆、出血、内脏损伤等。老龄患者由于抗病能力和组织愈合能力较差,且常有胆囊炎反复发作,使胆囊周围粘连严重,加上凝血功能的减退,使得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老年腹腔胆囊切除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引流管引流物性质和量的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相关并发症,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将强对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收集我院2010年4月——2011年7月病例143例,男性47例,女性96例,年齡60-91岁,平均71.3岁,中转开腹手术11例。术中放置肝下间隙引流管83例(占LC术的62.9%),术后第1-3天拔管77例,因各种并发症延迟拔管6例(占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的7.2%),所有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在未放置腹腔引流管的病人中,1例患者术后护理发现失血性休克的前期表现(心率进行性上升,最高达140次/分,血压尚能维持正常),急诊行剖腹探查,术中证实为胆囊床的渗血,予以确切电凝止血,术后恢复顺利。胆囊窝积液伴感染3例,经B超定位下穿刺置管引流后痊愈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腹腔引流管在LC术中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LC术中常无需放置腹腔引流管。但是当胆囊因反复多次炎症发作而与周围组织粘连致密难以满意分离时、或胆囊炎症较重致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满意及胆囊床炎症水肿较重时、或因炎症反复发作致胆囊壁严重增厚而失去正常的胆囊床间隙、或怀疑内脏损伤时等情况下,特别是在老年患者,为及时观察术后病情变化,术中宜放置腹腔引流管[1]

2.2 出现腹腔引流物异常的几个情况 ①大量鲜血:LC术后出血大多发生在术后1-8小时,在术后早期应注意腹腔引流管液的量、色、质的变化[2]。若患者腹腔引流管引流的血液并不多,但是当合并心率增快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有效腹腔出血引流量。本组病例术后出血的4例中,仅1例患者可观察到较多的血性液体引流物,其余三例患者仅可见少量鲜红血性液体,因引流液的性质与血液相同,故予以反复挤压引流管,保留引流通畅,2例引流液无明显增加,另1例引流出较多血性液体,急诊剖腹,发现胆囊动脉钛夹脱落出血,予以确切结扎,止血满意,术后恢复顺利。另2例经观察后,发现引流液的颜色逐渐变淡,予以积极的输血、止血、抗休克等非手术治疗后,顺利恢复出院。未放置腹腔引流管的1例,则因出血性休克表现而再次剖腹,出血原因为胆囊床创面渗血,予以确切电凝止血,术后恢复顺利。②大量胆汁:LC术后漏胆的原因有肝外主胆管损伤和胆漏两种[3]。通常当腹腔引流管引流出少量胆汁样液体时,不必急于行剖腹探查,要注意保持腹腔引流管的通畅,防止形成腹腔积液,准确记录腹腔引流液量的变化,当腹腔引流液量﹤10ml/天时,予以拔除腹腔引流管,患者胆漏多可自愈。本组漏胆的病例共5例,其中1例LC术后6h,引流管引出黄绿色胆汁约300ml,并伴有全腹疼痛,急诊剖腹证实为肝外主胆管损伤,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术后恢复良好出院。另4例漏胆中,2例术后每天引流胆汁量约50ml,3d后逐渐减少,一周后复查B超,无异常,拔管出院;另外2例,每日胆汁量约200ml,1例患者腹腔引流量二周后逐渐减少,当腹腔引流液量﹤10ml/天时,予以复查B超,膈下及腹盆腔未见明显包裹性积液,拔管出院。③大量其它液体[4]:LC术中还可能发生空腔内脏损伤,如小肠、十二指肠、结肠、胃等,所以术后除了从引流管引出血液及胆汁外,还可以引流出大量其他液体。本组病例中有1例为肝硬变伴胆囊结石,LC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较多腹水,给予补充蛋白、利尿后,于术后3d拔管自愈出院。

2.3 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老龄患者一般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较多,耐受性强,腹部体征表现不明显,我们要多观察、多检查腹腔引流管。①引流液色、量、质的变化:不仅要观察引流液的量,而且要注意观察引流物的性质,并且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将有助于胆漏和出血的及时发现,特别是肝外胆管的损失和活动性出血的发现,有助于选择准确的治疗方案。②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引流管滑脱,避免引流管受压、打折、血凝块堵塞:LC术后腹腔引流管作为一观察“窗口”,对病情的判断和选择准确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滑脱。患者在翻身及下床活动时,确定其妥善固定并保持引流管低位引流,防止引流液逆流入腹腔,增加感染机会。③心理护理[5]:LC术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术后置腹腔引流管可带来疼痛及行动不便,以及对疼痛感到焦虑及不敢下床活动等,所以应详细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引流管作用和意义,如何防止引流管的滑脱,怎样保持其通畅,病人及其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共同管理好腹腔引流管,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 李艳艳,赵秀芬,周爱妹,等.98例老龄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护理.天津护理,2008,16(4):198-199.

[2] 窦华清.腹腔镜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当代护士,2007,(12):16.

[3] 陈训如.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与对策.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l997:127.

[4] 孙洁,普雪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放置引流管的作用及护理.西南军医,2011,12(3):561-562.

篇5: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

2、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的通畅。

3、观察引流的颜色、量、性质,并记录。

4、严格无菌操作。具体的你看看这个:⑴保持引流管管道通畅,随时注意观察,不要受压和扭曲,折转成角,以免影响引流。还要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移位、脱出。⑵应用引流管时,要注意引流瓶的位置不能高于病人插管口的平面。搬动病人时,应先夹住引流管;引流液超过瓶体一半时,即应倾倒,以防因液面这高所致的逆流污染。⑶注意保持各种引流管与伤口或粘膜接触部位的洁净,以防感染。⑷做好引流颜色、性状及量的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

一.胃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A.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每天更换。B.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若怀疑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此时鼻饲者应暂时停止,待确定胃管在胃中方可进行鼻饲。[注]判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用注射器回抽可从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打气,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将胃管插入水中无气泡溢出。C.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搬动或翻动病人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2.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抽吸胃液。A.定时冲洗,每4小时一次。冲洗时应根据胃管的型号,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选择5或10ml注射器用3—5ml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若有阻力不可硬冲,以免损伤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瘘。冲洗时若有阻力应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畅,可再冲洗。若抽不出胃液、冲洗阻力大,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B.根据胃液分泌的情况定时抽吸胃液,一般每4小时一次。抽吸胃液时吸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胃壁,造成粘膜损伤出血。3.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A.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胃液颜色一般为墨绿色(混有胆汁)。若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胃液出现颜色或性质的改变,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B.准确记录胃液的量:若胃液量过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避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4. 插有鼻饲管、胃管或禁食的病人口腔清洁由为重要。鼓励病人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5.鼻饲的护理:A.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涨、胃储留之症状后,再 行鼻饲。B.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根据全天总量和病人的消化吸收情况合理分配,制定间隔时间。鼻饲后用温开水冲净鼻饲管,并把管安置好。持续鼻饲应均匀灌入。C.鼻饲温度要适宜,以35℃左右为宜。持续灌入时鼻饲液温度应与室温相同。过热易烫伤胃壁粘膜,过凉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D. 鼻饲开始时量易少,待病人适应后逐渐加量并准确记录鼻饲量。

二.腹腔引流的护理

1、根据病情需要观察腹腔内可能安置几种引流物和数根引流管,病人转入病房必须清点,最好根据作用或名称作好标记病接引流瓶。

2、分别观察记录引流出物质的性状和量,外层敷料湿透及时更换并估计液体量,引流管如无引流物流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液且流速快或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病人翻身、下床、排便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或折断滑入腹腔,滑出者应更换新管插入。

4、需负压引流者应调整好所需负压压力,并注意维持负压状态。

5、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填塞止血者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若以稳定应在48—72小时拔除,或换新的纱布再填塞。

6、预防性应用的引流管应在48-72小时拔除,如为防止吻合口破裂后消化液漏入腹腔则应在4-6日拔除,如引流腹膜炎的脓液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7、腹腔内引流管如2-3日不能拔除,则每2-3日应转动皮管一次,以免长期固定压迫造成继发性损伤

8、如需用引流管注入抗生素等药物或作管腔冲洗,应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操作

9、观察引流物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压迫组织坏死出血、肠瘘,继法感染,疼痛等应当及时拔除或换管,处理并发症。

三.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1、胸腔闭式引流的个装置,使用前严格检查有无漏气或破裂;使用前必须全部进行灭菌。

2、胸膜腔导管插入后,将其固定好,立即与水封瓶相接。相通后,如管内的水柱上升并随呼吸而上下 波动,则表示引流管通畅。

3、病人取半卧位,鼓励病人深呼吸或咳嗽,增加肺活量,促进肺复张。

4、保持引流管通畅。如引流管内水柱停止波动,并且病人出现胸闷、憋气,则提示引流不畅,应急时处理。

5、观察引流量及性质。一般开胸手术后2小时内引流量为100—300ML,24小时引流量为500ML。8小时内多为血性液体,若引流液的速度快且量大,每小时大于200ML,应考虑为胸腔内出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6、每日更换引流瓶。更换时应先用血管钳夹注引流管,防止气体进入胸膜腔,并且要严格无菌操作。确实衔接无误,封闭良好后,开放止血钳,鼓励病人咳嗽或深呼吸。

7、病人下床活动时,要用血管钳夹注引流管,勿使水封瓶高于胸壁引流口水平,以防瓶内液体倒流;如水封瓶破碎或其衔接部位脱节时,应立即将引流管上端夹闭。如引流管脱出胸腔,可用手指捏压伤口,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封闭报告医生处理,切不可将脱出的引流管再度插出胸膜腔,以免造成损伤和感染。

8、一般开胸术后24—48小时,引流液(8小时)少于50ML,无气体排除,病人无呼吸困难,X线检查证实肺已完全复张,即可拔管。脓胸病人引流液每日少于10ML时,方可拔管。拔管时,让病人取坐位,消毒后剪断固定缝线,嘱病人吸气后屏气,术者一手拔除引流管,另一手迅速用备好的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夹盖敷料后妥善固定。拔管后需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伤口有无漏气、渗液和皮下气肿。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9、一侧全肺切除的病人,胸腔引流管要用止血钳夹住,从而来调节胸膜腔内的压力,防止纵隔摆动,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并应经常观察气管的位置。方法:将食指和无名指分别置于双侧锁骨内端,中指轻置于气管上,观察食指与中指、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如气管的位置向健侧移动,应及时通知医生,在严密观察下开放胸管,放引流液一次不超过200ML;如偏向患侧,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T管有什么特殊锝护理麽? 妥善固定,防止滑脱,避免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患者回病房后,立即将t型管接无菌引流袋,并用曲别针固定床旁,保持引流管通畅,勿将引流管扭曲、受压。如有泥沙样结石或蛔虫阻塞时,应用无菌盐水缓慢冲洗,勿加压冲洗。

2.保持无菌,防止逆行感染

每天更换引流袋,并检查有无破损,注意无菌操作,平卧时引流袋应低于腋中线,防止胆汁逆流造成逆行性感染。

3.观察与记录

观察记录胆汁引流液颜色、性质、量、有无鲜血或碎石等沉淀物,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及腹痛情况、大小便颜色及黄疸消退情况。一般术后 24h内t型管引流量约300~500ml,呈黄色或黄绿色、清亮,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本组病例有1例术后第3~5天出现胆汁增多,约 1100~1450ml,胆汁内未发现沉淀物,为黄绿色,患者未诉不适。针对病情,给予继续观察,术后第6天引流量开始逐渐减少。

2.4 t型管周围皮肤的护理

每日清洁消毒t型管周围皮肤1次,并覆盖无菌纱布,如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更换纱布,并局部涂氧化锌软膏保护。应严格按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5 拔管的护理

本组病例均术后12~14天拔除t型引流管,其拔管指征为:黄疸消退、无腹痛、无发热、大小便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黄色或黄绿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在x线下经t管行胆道造影,了解胆道下端是否通畅,若胆道通畅,可夹管3天;若无发热、腹痛、黄疸,即可拔除t型管。拔管后1周内,应警惕胆汁外漏,甚至发生腹膜炎,观察体温有无黄疸和腹痛发作,以及时处理。

2.6 观察患者全身情况

篇6: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1、术前常规备皮,除紧急情况外,术前需禁食6小时,术前半小时肌注苯巴比妥0.1g。

2、脑室引流袋的固定

术后早期,引流袋先置于颅骨钻孔水平,后期再放置予床头的下面,引流管的最高点仍应高于脑室15~20cm。保持颅内压在200~250mmH2O。防止过度引流,颅内压骤降引起硬膜下血肿。

3、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四肢活动、瞳孔对光反射变化及生命体征,有无剧烈头痛、频繁呕吐,以判断颅内压情况。

4、观察引流装置

⑴病人头部活动应适应受限,保持引流管通畅,无扭曲、打折、脱出。

⑵控制脑脊液引流量,以每日不超过500ml为宜。如有颅内感染,引流量可相应增加,但应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⑶观察脑脊液的性质、颜色。如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血性脑脊液由浅变深,提示有脑室内出血。如引流液由清亮变浑浊,伴体温升高,可能发生颅内感染,及时报告医生。⑷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并记录24小时引流量。

5、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⑴脑室内感染: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对暴露在头皮外端的导管及接头,每天用75%乙醇消毒3次,并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敷料若有渗湿,应立即更换;②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③搬动病人时,应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颅内压急剧波动。防止脑室外引流管与引流袋接头处脱落。若有脱落者,应严格消毒后再连接;④定期行脑脊液检查,做细菌培养。

⑵出血和移位:①限制头部活动,翻身和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②对躁动者用约束带约束四肢;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或癫痫发生,立即行CT检查;④必要时需手术重置导管。

6、拔管

⑴拔管指征:脑室引流时间为3~7日。拔管前应先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观察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时,可予拔管。如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应立即放低引流袋或开放引流管继续引流,并告知医生。

⑵拔管方法:先夹闭引流管,防止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而引起感染。注意切口处有无脑脊液漏出,要挤出皮下积液,待引流管完全拔除后,立即缝合伤口,最后用消毒敷料覆盖。

篇7: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1、评估患者病情、伤口情况,检查引流管位置、标识、外露

长度,掌握引流目的。

2、正确连接并妥善固定引流袋,卧位时固定于床边,下床前固定于衣角,引流管不得高于引流口水平。

3、保持引流管通畅,翻身时留有足够长度,防止脱出、折叠、受压,每1-2小时挤捏一次,手法正确。

4、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做好记录。如术后每小时引流量大于100ml或引流量突然增多、引流液温热且呈血性,则可疑内出血,须及时汇报医生。如引流液出现黄绿色、白色混浊、脓性或引出食物残渣、引流液有粪臭味或引出粪便,则可疑有胆瘘、肠瘘等,应通知医生并做好护理记录。

5、普通引流袋每日更换,抗反流引流袋2-3日更换1次,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篇8:胆囊引流管的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共60例均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其中男28例、女32例, 年龄最大76岁, 最小46岁, 平均 (64±15岁) , 应用时空候腹腔镜器材, 做好各项术前检查, 符合手术要求者手术。

1.2 治疗方法

全麻插管成功后, 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 取脐孔横切口约1.5 cm, 刺入腹腔穿刺针、成功后接CO2气腹机至12 mm Hg。放入腹腔镜。然后剑突下右肋下右腰部、分别切开皮肤, 腹腔穿刺针刺入腹腔, 分别放入操作器械。钳抓胆囊, 分离胆囊动静脉胆囊管;钛夹夹闭胆囊管, 胆囊动静脉。剪刀切断胆囊动静脉、胆囊管。电凝钩分离胆囊床, 同时止血。操作孔取出胆囊, 彻底止血。生理盐水冲洗腹腔, 检查无出血后放入腹腔引流管, 从右腹腔操作孔引出, 固定引流管, 缝合伤口。术毕待麻醉清醒后病情稳定拔管后送回病房, 手术结束。送病房后继续吸氧心电监护4 h, 以避免因麻药残留引起的呼吸抑制。

2结果

本组60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均获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出现胆瘘及其他并发症。

2.1 病理检查及结果

本组30例病检, 胆囊均呈炎性病变未发现癌细胞。

2.2 并发症

本组仅3例出现排气排便延迟, 经灌肠缓解, 无其他并发症。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胆囊良性疾病较好的治疗方法, 特别是胆囊结石, 胆囊炎, 保胆手术病情常复发。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避免了再次手术的风险。特别是高龄患者, 经历一次手术患者恐慎心理较重。且再次手术, 又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彻底根治了该类疾病。我们认为: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 胆囊炎的较好治疗方法。且避免了胆囊向恶变方向转移。而胆囊炎, 胆囊结石又是胆囊癌的一类病因。即治疗了该类疾病, 又避免了癌变的可能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引流管放置及拔出时间问题。为保证患者万无一失, 我们认为, 应该放置腹腔引流管, 因胆囊切除术后, 胆囊床为创面, 创面似必要渗出组织液, 如果不放置引流管, 会引起肠道功能恢复延迟, 不利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本组3例未放置引流管, 结果3 d患者肠功能未恢复, 后经灌肠缓解。拔管时间以肠功能恢复为妥, 过早没必要, 且不利于肠功能的恢复、过晚亦不利于肠功能的恢复。而且带管不便, 故以肠功能恢复拔管为妥。

摘要: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技术方法、要点、注意事项及应用价值。方法 插管全麻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60例均获成功, 无一例中转开腹, 无胆瘘及其他并发症。近3例出现排气延迟 (未放腹腔引流管) 。其余均24~28h内排气。结论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比较安全, 术后恢复快, 效果好, 无其他并发症, 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上一篇:上当的咪咪童话故事下一篇:高校元旦期间学生安全教育及活动管理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