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扩句法让作文充实

2024-04-20

用扩句法让作文充实(通用8篇)

篇1:用扩句法让作文充实

1.在词语前再加一个修饰词。(尤其动词及修饰词前)

在词语前(尤其是动词以及修饰词)再加上一个修饰词,句子整个会变得厚重,如果学生能够在添加修饰词的过程中注意修饰词的文采,那么整个句子就会具体而充满文采了。

比如要写一个句子“我努力学习”,很多同学会写成“我非常努力学习”.此时就可以问问这个“努力”到底是怎么努力的?“也即给努力添加一个修饰词。可从动作,心理等等方面添加,这样多想想之后,学生就可以写出诸如”我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时间努力学习。“”我为了能让妈妈更加开心而更加努力学习了。“之类的比较具体的句子。

2.在某个句子后添加解释语

即在一句话说完之后,想一想,对于这句话,能不能用一个具体的句子来解释一下这句话,这也是将句子写长,写生动的一个方法。

比如写”老师性格沉静“,此时就可以在”沉静“后加上一个解释性的句子来解释一下老师到底是如何性格沉静的,这种沉静体现在什么行为上……这样,一些同学可能就能写出诸如”老师性格沉静,除了上课之外,都不说什么话。“”老师性格沉静,在他带的三年当中,从没对一个学生凶过。“等等比较具体的句子。

希望大家以后写作文的时候能够将这种技巧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进行训练,这是进行文学写作训练的比较好的思维方式。即在写完一个句子的时候,可以问一问这个句子“怎么样”,比如你写了一个人,写“他很伤心”.此时就可以展开思考,他是如何伤心的,伤心到什么程度,伤心的时候做了什么……将这些东西一想,再次写出来的句子起码能够逃脱白开水式的文字,初步做到充实具体。在问过句子“怎么样”之后,可采取如下两种方式对句子进行扩充。

篇2:用扩句法让作文充实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源头活水不就是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吗?如何让生活充实作文, 让学生的文章变得鲜活?

一、先育人再作文

教书育人, 要教书就要育人, 而且要先育人再教书, 先育人再作文。不会写作文是不好的, 但是会写文章心术不正就更不好, 甚至可恨。姚文元如果不是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就不能用笔杀那么多的人, 也就不会有牢狱之灾。

作为教师, 总希望看到学生的作文一篇篇文情并茂, 生动感人。如果一位平时自私到连文具盒都不许别人摸一下的同学, 她在作文中写她如何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如何把自己的菜让给同学吃, 作为老师看到这样的作文会感动吗?感动得起来吗?教师在教学中, 总会发现一些学生, 不管布置什么作文, 他们都会写一些平淡无聊的的内容, 甚至一些恶毒的语言也常出现在作文里。如“死东西”“去死吧”“蠢猪”……这是他 (她) 们生活中真实言行的写照。我曾教过这样一位学生,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男孩, 父母外出打工, 跟着爷爷奶奶, 他写的是和小伙伴去偷别人的西瓜, 他们不仅摘还要踩, 不仅吃西瓜还要玩瓜。两个人把一地的西瓜破坏得差不多了, 才恋恋不舍地回家去, 带西瓜回去还受到了家人赞扬。他认为这是趣事。后来, 我找他谈话, 告诉他:“这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的事不是趣事。而是坏事、错事, 因为你伤害了别人……”我又打电话与他父母沟通, 与他爷爷奶奶沟通, 要求他们重视小孩的品行教育。在学校也时时提醒他、关注他, 鼓励他与同学友好相处, 多去帮助别人。后来, 这位同学的作文内容渐渐生动起来。所以只有我们在学生的心灵上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经常地去松土培土, 除草浇肥, 让学生拥有自己心灵的生命之树。那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魂。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 作文与做人相辅相成。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

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我们身边不是缺少写作素材, 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素材的能力;身边不是缺少乐趣, 而是我们缺少发现乐趣的能力;身边不是缺少丰富、深刻的哲理, 常常是我们缺少发现哲理的能力。要发现这些, 就要细心观察, 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一个观察力敏锐的人, 即使对极普通、极一般的环境, 他也能看出许许多多值得爱、值得写、值得讴歌的素材来, 他也会充满写作兴趣。”我们的生活是平凡人的生活, 但平凡中见伟大。小事中蕴含大道理, 小集中有大世界。而我们的学生总觉得无东西可写, 写作文就编作文。写《热心助人的同学》就一定会写这位同学帮人补课, 或扶盲人过马路。写《难忘的教训》就写考试考砸了, 今后要吸取教训, 更加努力学习。而且很多同学相同的题材从三年级写到四年级, 从四年级写到五年级, 甚至到初中、高中……

日记, 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一种理想方式, 而且从中可以把学生观察到的生活及时记录下来, 为学生留下丰富的素材。在日记中学生更轻松、更无私, 他们的苦与乐, 对与错都喜欢在日记中倾诉, 还会在日记中进行自我教育, 进行分析感悟。每天的日记使他们更加睁大了眼睛看待身边的人与事、景与物, 又让他们认清了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丑、恶。我教语文一直会要求学生练日记。记得有一届学生我还给他们编了一本手稿书《六 (2) 班日记》, 就是开学到放学每天挑选一篇班上同学最精彩的日记抄录下来, 按次序装订成册, 一天不落。下面是我从那里面选出的一些句子:“……啊, 春姑娘还准备了黄色, 她将黄色画成一朵朵美丽的野花。野花在春天里舒展着身体面带微笑……”“车来了, 我上去了, 看见外婆还站在那里, 看着车开走。我的泪水流出来了, 外公、外婆还有我的家人都对我这么好, 我怎么忍心伤他们心呢?我一定好好学习!”“晚上, 我在细雨中回到了家, 翻开了上学期的日记本, 我好怀念以前的日子啊!我翻到我被选中的那一篇日记。此时, 我多么想好好地写日记, 让自己的日记再上一次讲台啊!那时, 大家看着我, 认真地听我读日记。大家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那该多美好啊!”还有许多同学喜欢在日记后附诗一首呢。有位同学写他星期五回家又下雨, 又停电, 没电视看, 早早躺在床上, 想出一首诗:“一屋漆黑暗下厨, 夜半歌声青蛙鸣。屋檐之下水滴嗒, 安眠稳睡到天亮。”瞧, 如此即兴诗, 对于一个六年级学生来说应该是够了不起了。

三、引导学生积极创造生活, 让学生的作文激情飞扬

篇3:让我们的作文“充实”起来

“充实”是对作文内容而言的,其具体要求是“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材料丰富”。做到这三点,文章就会具体、充实而丰富。“形象丰满”中的“形象”不仅指人物形象,也包括记叙文、散文中的景物、景象、生活场景。这就要求我们在记叙文、散文写作中注重描写,善于描写人物、景物,描写生动的生活场景。“意境深远”中的“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行文中要着意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材料丰富”则主要针对议论性的文章,用以阐明观点的材料应是充实的,具体的,而不应是单薄的,空泛的;这就要求在展开论证中思路开阔,广征博采,引用名言警句,援引古今典例,钩沉中外史实,纵横人间世象,积累历史文化,联系现实生活,并对这些现象进行议论,或发表感悟。

下面就结合上面三个要求,具体谈谈如何使文章“充实”。

一、形象丰满添新鲜 要做到形象,一是要借助具体的事物来表情达意;二是要运用修辞手法使情感与所选取的具体事物水乳交融。文章仅做到形象还不够,还要给人以新鲜之感,不落俗套。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创造性地发现新鲜事物。如高考作文《路是月的痕》:“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爱着自己的儿子。他为我吹了十八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本段描绘了一段动人心魄的笛声,看似在写笛音,实则在写父亲,虚实相生,形象生动且丰满。同时运用比喻,将路比作“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故而,既抒发了对父亲的崇敬之情,又不落俗套。

二、意境含蓄味不尽 文章要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读者凭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加以补充、创造。要做到这一点,有如下两种方法:一是融情于象,即融情于有意味的具体物象,借象传情。也就是说,在文章中不直接抒发胸臆,而是将所要表达的情感附于所选取的“有意味的具体事物”上,使之成为情感化的事物,而后通过描述此“象”,借象之特性传情。二是化理为象,以象明理。也就是说,不直接说理,而是把要讲述的道理转化为某种“有意味的具体事物”,这样,表面上是讲述此“象”,实际是在以象明理。如高考作文《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是谁让我领悟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闲适?是谁让我欣赏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深远意境?又是谁让我惊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丽?是语文!语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让我徜徉于文学的殿堂,让我如痴如醉。”本段将作者对语文的喜爱之情转化到对具体的流传千古的诗句的喜爱上,对这一泓“清泉”的喜爱!这较之直接说理更有意蕴,更有艺术感染力。

三、材料博采显丰富 为了使平淡无奇的叙述或议论“平地起波”,有两种具体的方法。一是广博地引用名言警句,因为那些简练而又含义深刻的名言警句,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用来承上启下,可以用来表达主张,可以用来总结观点,也可以用来引出结论等。二是描述物态风光后,抒发自己或缘事而发之感,或缘景而生之悟,或缘情而明之理等。如2005年全国高考卷作文题“位置和价值”,就有考生写了篇《如梅在雪》的满分作文。面对这个相对抽象的话题,这位考生找到了一个形象性很强的意象——雪地寒梅。开篇就引用名言“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文章先写处在冷寂的位置上,梅花拥有举世无双的价值;再由梅及人,以“一个颇有文才的女性”的故事以及徐本禹、袁隆平的事迹,阐明了“只有在恰当的位置上,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找寻适合自己的位置……纵然路途险远,脚步也不该有半点迟疑”的道理。篇末再用“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点题并呼应开头,首尾圆合,结构完整。散文化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适当的议论,隐含的哲理,丰富了文章的意蕴,增添了文章的魅力。

【佳作引领】

我选择你,我的中国

湖北考生

冷月无言!知了在渐凉的夜气中发出最后一声嘶鸣,扰乱了我逐渐理清的思绪。选择,好难的选择:出国,还是参加高考?我闷坐在房间里,望着那苍凉的一轮圆月……

那天爸爸兴冲冲地跑回家,告诉我远在加拿大的叔叔联系上了,我可以在高考前出国。那时正值中午,明晃晃的太阳在我的眼前掠过,我慌忙闭眼,冷漠地什么也没说。“怎么?你不想去吗?”我的表情仿佛一盆冷水,将爸爸兴奋的火焰浇熄了。“我……”我垂下头,心里觉得沉甸甸的,仿佛装了一座山!

“你考虑一下吧!认真地考虑!”爸爸的话如重锤一下一下敲打着我的心壁。冷月在空中舞蹈,在云层中变换着模样。月中出现了一座繁华的城市,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一切仿佛都镀上了一层珠光宝气,这是渥太华吗?那个爸爸口中讲述的天堂一般的城市。“你可以上一所好学校,毕业可以在那里工作。你的一生将会被你的同学们羡慕的!”耳边回荡着爸爸的话。我的心渐渐飘起来了,飘向那氤氲的夜气,飘向那大洋彼岸的梦的城市,飘向那令人羡慕的幸福的地方……

“口当”地一声,墙上的一个相框掉了,我俯身拾起。照片上是我和一位姐姐的笑脸,她去西藏了,带着一副柔弱的肩膀和一颗坚强的心。“我要去那世界上最高的地方了。虽然那儿穷,那儿落后,可那里是祖国的土地,生活着的是祖国的人民。我要去那儿播下知识的种子,让世界屋脊发出骄人的光!”姐姐的话在我心头萦绕不去,一点点将我浮起的心拉回,固定在大地上。冷月无言舞蹈,幻化着各种模样。奶奶温润的脸庞在月中浮现,她的布满皱纹的脸写着沧桑:战乱的凄惶,生活的艰辛,还有今天的幸福,用蜜糖水浇开的真挚的笑脸!脸庞有些模糊,千张脸万张脸叠合在一起,这是中国勤劳人民的笑脸。中国虽然落后,可他们仍辛勤地耕耘着脚下的土地,这皇天后土,处处写着中国的名字,脚踏着祖国的土地,心里踏实啊!在他们淳朴的信念中,中国的太阳永远最灿烂,中国的土地永远最肥沃!我的心逐渐月朗风清!

月亮一点点下沉,仿佛坠落我心里,变成了一个不容更改的决定:我选择你,我的中国!这岂止是心灵的选择,这更是一场洗礼。我爱我的中国,我要注视着她登上世界之巅!

推开窗,清风徐来,头顶上一轮圆月!

本文的成功之处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形象丰满。文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丰满,得力于细腻的心理描写。开篇便切入“选择”,袒露心灵的碰撞:“选择,好难的选择:出国,还是参加高考?”接下来写几个精彩的心理片断:爸爸告诉我可以在高考前出国加拿大,我心里“仿佛装了一座山”;我心飘扬,飘向那大洋彼岸珠光宝气的渥太华;姐姐的照片把我浮起的心拉回,固定在大地上;奶奶写满沧桑的脸庞在月中浮现,向我讲述中国老百姓的淳朴。正是这一组精彩的心理描写,把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刻画得高大丰满,真切感人。

二是意境深远。作者善于融情于景,开头、结尾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两幅深远的意境,使文章意蕴丰满充实。一切景语皆情语,读完全文,你会久久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推开窗,清风徐来,头顶上一轮圆月!”这是心灵深处经历了一场洗礼、一场选择之后的情感升华,作者把一种崇高的爱国激情融进了清风明月、浩瀚星空。而这一深远意境又和开头形成鲜明对比。“冷月无言!知了在渐凉的夜气中发出最后一声嘶鸣……我闷坐在房间里,望着那苍凉的一轮圆月……”这是一种冷寂苍凉的意境,寄托着作者艰难的选择和选择的彷徨。而一旦选择了中国,信念为之坚定,心灵为之升华,于是月朗风清,心旷神怡。

三是材料丰富。作者展开想象与联想的翅膀,给我们描述了一组有着鲜明对比的画面:繁华的渥太华与贫瘠的西藏;奶奶经历的战乱生活与今天的幸福生活。在这些对比中,作者看到了祖国面临的困境与希望,因而坚定了作者的信念:“我选择你,我的中国!”

篇4:让生物课堂快乐充实

关键词:兴趣,疑问,思考,展示

对教师来说, 教学就是要践行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学习过程中, 学生感到好奇、兴奋、快乐、充实, 是我们教学的追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我不断思考和实践着,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 逐渐形成了以学定教, 围绕着学生的兴趣教, 围绕着学生的疑惑教的一些方法。我以七下 (人教版)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节为例, 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以趣引学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习惯于用“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警句来激励学生用功学习, 而很少考虑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会愉悦和快乐。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生要获取科学文化知识, 首先要对学习充满兴趣。一旦失去兴趣, 学生不仅会感到学习是一种痛苦, 而且学习效率也不会高。2012年新教材的扉页中提出了“生物学课程的学习, 是充满兴趣之旅”。这节课我以趣引学, 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引出新课。这节课一开始, 我拿出一个“俄罗斯传统玩具———套娃玩偶”, 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注意, 我问:“这个盒子里有个小礼物, 猜猜是什么?”有的学生知道这个玩偶, 于是在学生的关注下, 玩偶一层一层打开, 最后一层, 里面藏着一个小小的“水晶鞋”, 让学生有了“层次”的概念, 继而又复习了前面学过的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引起了学生进一步了解植物结构层次的兴趣。

二、以趣引疑、引思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趣”为主线, 在课堂上创造出尽可能多的机会、留出足够的时间, 让学生产生疑问和引起思考。我出示一株番茄植物, 让学生自己说出植物体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后, 我没有直接说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是器官的概念, 而是出示一组图片, 让学生辨认是植物的哪一部分, 初步认识植物体的器官。在辨认的过程中, 学生中会出现不同意见, 一番争论后很快达成一致。接着我提出:植物体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六个部分从结构层次看, 应属于哪一个层次?学生产生疑问, 有的学生认为是器官, 有的说是组织。对于学生的疑问, 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而是让学生借助提供的实物 (萝卜、菠菜叶、桔子、番茄) , 以番茄为例, 考虑怎样证明是器官还是组织?有的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 回答:“只要能证明番茄是有2个以上的组织组成的, 那番茄果实就是器官”。我顺着学生的思路点拨:“那你看, 这些实物可能有几种组织?你的依据是什么?”经过思考, 学生对照番茄果实, 说出其中可能有上皮组织 (表皮) 、结缔组织 (果肉) , 依据是表皮和果肉的作用及吃起来的口味不同, 学生还能说出表皮有保护作用;果肉里有大量的水和营养。这样就使学生初步认识了植物的几种组织。虽然学生将动物组织的名称照搬过来, 我没有去纠正, 等着学生去自己发现。我又提出:“不同部分的细胞是否不同?”学生带着疑问通过实验寻找去验证。

三、以趣引展

给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 让学生利用各种方法展示自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 “请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儿童, 要他们走上创造之路, 手脑并用。”作为教师应提供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的学习平台, 搭建一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这节课我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氛围, 引导他们主动参与, 使学生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实验让学生做———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讨论, 得到结果后, 由学生代表利用了数码显微镜, 上台展示了自己组做的几个装片, 并进行比较,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结论让学生想———当学生发现不同部分的细胞不同, 利用组织的概念, 引出番茄是由不同组织组成 (组织的概念得到纠正) , 得出番茄是器官的结论。

四、以“点”为关键, 突出“教师主导”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 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生疑和思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 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 给予学生巧妙的引导和点拨。当学生回答番茄果实中可能有上皮组织 (表皮) 、结缔组织 (果肉) , 我没有立即给予肯定, 而是紧跟着追问为什么, 利用追加问题的方式予以点拨, 引导学生的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对于学生说出的错误的组织名称, 我没有立即纠错, 而是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点拨;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 捕捉有用的信息, 通过概括和强调的方式予以点拨, 可以让学生打开思路,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去发现;学生在分组实验的过程中, 根据各组的不同情况予以点拨, 避免学生只观察不比较, 从而更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

五、以“练”为保障, 突出“巩固提高”

设计的题有一定的层次性。在检测了学生掌握基础性选择题的基础上, 还增加了一道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习题———关于甘蔗茎中含有哪些组织, 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篇5:让经典滋润心灵,让圣贤充实人生

关键词:经典;对贤;诵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19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037

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教育专家认为,“道德”“情操”“品性”“气质”等人文素养,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让学生熟颂于口,濡染于心,使“润物无声”的经典诵读成为提升学生品性和修养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正是体现了新课标“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要求。通过语文教学的丰富性,用多种形式去读千古美文,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备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一、以往的经典诵读中普遍存在着的一些问题

(一)让学生“自主”朗读,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

课堂上教师不知道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于是放开让学生随意读,没有指导、拓展,所以缺少理解后的入情入境的朗读。没有教师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在学习时只是死记硬背,会觉得枯燥乏味,这样就提不起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也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至于许多学生缺乏后劲,半途而废。

(二)讲解面面俱到,学生读的机会少

教师课前准备相当充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课堂容量大,这样虽然激发了学生听的兴趣,但是课堂上该学的内容 —— 经典句子和片段,没有时间让学生读,致使学生课文都读不通顺,更不要说声情并茂的朗读,也就谈不上优美词句的积累和运用了。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经典含蓄蕴藉、内容丰富、短小精悍等特点,采用多渠道贯通,使它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就可以更好地发挥经典在教学中的作用。宋人朱熹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因此,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感知经典,思考、感悟、体会内涵,读出韵味,熟读成诵。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是当下语文课堂育人功能的最好体现,也是语文高效课堂的一块敲门砖。

二、经典如何同语文教学相结合

(一)营造诵读氛围,激发诵读兴趣

在早读、午读中为学生设置短小的经典篇目进行诵读。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师诵读、或师生合读、或生自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诵读经典,甚至可以请诵读好的学生表演读。这样不仅让经典诵读成为学生早午读时的常规内容,更让诵读成为习惯。不仅有利于形成书声琅琅的气氛,而且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能以百倍的精神、昂扬的情绪上好语文课。同时,学生受到经典的魅力,潜移默化、熏陶感染,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高效课堂做好精神铺垫。

平时,在每天早午读时间我都会韵味十足地为学生诵读一首经典诗文,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读喜欢的内容,最后会让最愿意展示的学生上台演读。教师的诵读既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又从诵读技巧上给了一个范例,所以学生会兴味盎然地去读,最后的展示又让学生尝到了成功喜悦。营造了和谐的诵读氛围,又激发了他们的诵读欲望。这样的情绪为学生乐上语文课搭好了平台。

比如,在诵读了白居易的《忆江南》外两首后,学生就能以激动兴奋的心情积极地去学习课本中选录的《忆江南》。诵读了陆游诗《深夜读书示子聿》后,通过学习《劝学》,学生更能从中体会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的纯真感情和所包含的哲理,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丰富阅读形式,体会经典韵味

1.范读引路,读通文字。经典诗文中经常会出现生僻的字或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做好范读,让学生反复诵读,直到能读正确、通顺、流畅。只有读好了,学生才可以正确理解经典诗文的含义。

2.方法引路学会句读。韩愈说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有师者这样解释:句读都不能做到正确,还怎么去理解句子中的疑惑呢?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方法,恰当的停顿、声调的起伏、句子的构成成分等,只有恰当的停顿才不影响学生对诗文的正确理解。同时,学会了句读,学生才能品味到经典诗文的“韵律”之美。这样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助于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3.放手诵读做到流利。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所谓的有蓬勃气势的诵读之象:高声诵读,整齐划一。但事实上这样的齐诵会压制学生的个性,在语文教学中,作为习得过程,我们更应该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自己没把握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这样做更有利于学生更快地做到通顺流利。

4.动作引导读中悟情。“听到,不如看到;看到,不如做到”说明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让学生在亲历中建构,在亲历中体验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经典诗文中,我们感觉到有些词句对小学生来说,实在是晦涩难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诗文时可以一边诵读一边做动作来辅助,这样形象而且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5.接龙诵读趣味浓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经常采取师生接龙,生生接龙,小组接龙等方式,把游戏与学习结合,提高学习兴趣。比如成语"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诵读,我们可以出接词尾同字或同音成语的办法,让学生进行成语接龙,学生可接出:"负荆请罪 -> 罪恶滔天 -> 天昏地暗 -> 暗箭伤人 -> 人定胜天 -> 天理难容 -> 容光焕发"等等。这样的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语文学习兴趣。

6.配乐诵读品味鉴美。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瑰宝。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人生的启迪 ,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经典带给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它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很多的经典诗文用音乐渲染,更能使学生入情入境、陶醉于其中。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适合作品特色的音乐,通过配乐诵读,更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的品味和鉴赏。

三、补充课文,加深理解

利用经典与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设置及时引入经典诗文的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港基隆》,将《饮湖上初晴后雨》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比喻说明法的特点,还能使学生了解:古人早已对雨有真切的感受、生动的描写,体会文章引用古诗文的精妙。

篇6:“空白”——让阅读课更充实

关键词:课堂教学,阅读,思维

课堂教学与绘画、书法和文学创作一样, 亦是一门艺术。因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完全可以采用留白艺术——教学留白。所谓教学留白的艺术乃是指将留白手法运用于教学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教师有意识地留白, 就是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 在教学时留有余地, 创造知识上、心理上的暂时性“空白”, 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而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是开放的。在开放的课堂教学处理好预设留白与生成教学的关系,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精心预设是精彩生成的必要条件, 精彩生成是三维目标达成的表现, 是课堂教学的归宿。预设留白、虚实相生可增强教学的艺术性, 使教学更富有成效。

(一) 创造目标上的“空白”

我们强调生成式教学, 但生成式教学不等于没有目标。自然生成的结果可以与目标吻合, 也可以不相吻合。预设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地实现它。课堂教学的时空有限, 无法提供足以生成的机缘。如果不考虑这个因素而一味追求生成效果, 那就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 是不切实际的。明确了学习目标, 学生就会在目标的驱动下, 主动去获取知识。面对新的课文, 教师无需大包大揽, 可以利用整体观念指导学生, 使他们能迅速确立学习目标。因为, 语文教材是按一定系统编写的。一篇篇课文构成一个个单元。他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授新课时, 笔者只需提示学生阅读单元说明, 回忆学习的方法, 然后留出“空白”。学生将两者联系起来思考, 基本上能明确该课的学习目标。当然, 单元内各篇课文在目标上有共性, 但是由于其写法或内容的不同, 目标也会有差异。在学生认定目标时要提醒他们将此考虑在内, 笔者稍加点拨, 完整的学习目标就可以制定好了。

(二) 创造知识上的“空白”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 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 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当然, 在这里, 故意保留某些内容不讲, 并不是对知识的“舍弃”, 而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 这样就起到了“吊学生胃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的作用。

《童趣》是学生进入初中后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现将笔者下乡视导时一位老师执教《童趣》的部分内容实录如下:

师:有两幅画面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 一幅画面中有一个小孩在蚊帐中对着蚊子慢慢地喷烟, 看蚊子在烟中怎么办;另一幅画面中, 一个小孩对着墙角的乱砖头乱草愣愣地看了一个多小时……怎么?听得不满足吗?有什么想问的, 想说的, 就请提问吧!

生1 这个小孩为什么要对着砖头发愣, 他是不是有毛病呀?

生2 他对蚊子喷烟干什么?

生3 他把蚊子放进帐子里, 难道不怕蚊子咬吗?

生4 蚊子被熏了, 有什么反应?

生5 这是不是真事?是发生在什么年代的事?

生6 这两幅画面有什么联系?

生7 这个孩子用烟熏蚊子, 不怕熏到自己吗?

这位老师故意设置悬念引而不发, 留下了空白, 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 仿佛在学生的心湖中投入了两颗石子, 平静的水面一下子激起了水波, 学生大脑兴奋了, 前经验激活了 (烟熏蚊子也熏人, 砖头无趣, 读文要识背景等) , 于是“问题”就发现了。

(三) 创造语言上的“空白”

教学语言不应从头到尾像机关枪一样哒哒哒地讲个不停, 而应该讲究变化和节奏, 注意利用语言的停顿。其中, 教学停顿是语言的技巧之一, 也是教学所必不可少的语言变化方式, 它所造成的暂时性的语言“空白”, 目的是给学生以咀嚼、回味已讲内容的机会, 便于进一步使“教”和“学”顺利进行。同时对词句的理解, 如果它们没有牵涉到全文, 可以及时解决, 避免问题过于集中时, 东一词、西一句的释疑没有一个中心贯穿, 给学生支离破碎的感觉。当然, 解答这些问题的权力依然交给学生。学生甲提出问题但又不能自行解决时笔者就让学生乙协助解决。好些词句学生不解其意和用处, 教师不要急于回答, 让他们读一读课文, 从文中寻找答案。教师还不时交给学生释疑的方法, 如联系上下文揣摩词意、句意, 用换词法比较原句的好处, 从修辞的角度体会作用等等。至于牵涉到全文内容的难句, 有的与写作背景有联系, 有的是富含哲理的句子或主旨句。前一种情况容易解决, 只要教师提供有关的背景资料, 学生便能理解。后一种难句仍要联系上下文, 回读相应的段落, 学生也能从中捕捉到需要的信息。

(四) 创造心理状态上的“空白”

思维是一种能力, 更是一种过程。但有时我们往往只注重结果, 而忽略了思维过程, 问题一提出, 就马上要求学生发言, 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只要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就心满意足, 这种不“开”只“达”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能力培养也成了一句空话。美国有位教育专家说, 对学生的提问, 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 至少要等待3秒钟, 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减少卡壳现象;可增加学生的信心;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多发散性思维的成分;可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若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 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 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学生有了充分的时空自由, 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 主动探讨, 他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现。孔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愤”“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

参考文献

[1] C. K. Ogden, I. A. Richards. The Meaning of Meaning [M]. London:Ark Paperbacks 1985.

[2]方梦之. 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174

篇7:让“提问”充实数学课堂

一、提问要基于生活情境,通过认知冲突,达成新知构建

新教材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学生身边的有趣的或有生活经验的情境,由此切入,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生活中常见的直观的问题,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也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准备,也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二、提问要鼓励自主探索、自由表达,体现尊重和爱护

教师的课堂提问不同于记者的采访提问,不能穷追猛打,更不能越俎代庖。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时,一位教师让每个学生都做了各种三角形的纸片,并提出问题:“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把这些三角形分一分类吗?该怎么分呢?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的?”学生通过测量、观察、比较,并展开了交流:

生1:有的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我们把它叫做锐角三角形。

生2:每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生3:一个三角形中有直角就没有钝角,有钝角就没有直角。有时直角和钝角一个都没有。

教师在肯定和欣赏了学生的发言之后,继续追问:刚才只有一个小组把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归为类,取名锐角三角形。其他三角形呢?

生4:我觉得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就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就叫做钝角三角形。

生5:刚才我们说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才能称锐角三角形,现在光凭一个角判断,是不是太武断了?

生4:在一个三|角形中,你能找出三个直角或者三个钝角吗?我们发现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所以就这样大胆地命名了……

这样亲切的提问,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三角形的特征,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

三、提问要有层次,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求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适当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思考,积极讨论,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

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应用题”时,提出了这样三个问题:(1)筐里有50个桔子,平均分给8个同学,每人几个,还多几个?(2)最少加上几个才可以平均分给9个同学?(3)拿走几个就可以平均分给7个同学?教师鼓励相邻的几个同学进行合作讨论,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使各层次学生互相启发,促进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提问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在教学中,教帅可以经常地提出下面的问题:你认为某某同学的回答怎样?你对某某同学的回答有什么补充?你能把他们的说法综合一下,完整地说说这个问题吗?这类提问对课堂教学也具有积极的价值。

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问。一般课堂上,我们大多能看到的只有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不敢也不会向老师提问。“只听不问”的学习是被动的,是不完整的学习,没有问题的课堂也是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课堂。提问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一种难能可贵的习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提问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要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

有时学生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而教师要么听而不闻,要么疾言厉色地叫“坐下”,好不容易有学生提问,吞吞吐吐,却说不清楚,教师总是不耐烦地说:“下次想好了再说,别浪费大家的时间。”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的问题稀奇古怪,如果教师不断地打击他们提问的勇气,逐渐地,课堂便会成为教师的“独角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感谢学生的错误,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哪里不懂,哪怕是教师讲了又讲,非常简单的,非常幼稚的问题,教师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第二要教给方法,让学牛会问。

学生只有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更深层次的理解问题的实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或是提的问题过于简单、机械,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和厌倦。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学会提问。比如,在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书上的知识进行讨论,然后由学生提出书上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模仿生活中问题提问。提问的内容可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问时要注意说清楚问哪方面的数学问题,尽量把数学上的知识用于现实生活,让他们在解决新问题中再提出实际问题。

篇8:如何让记叙文生动充实起来

一、“意外事件”法

“意外事件”法就是用始料不及的事件做文章的一部分材料, 从而使文章内容充实, 把文章写长。如“景阳岗”武松打虎——人虎相搏的万分紧急关头, 武松用尽平生力气, 不料哨棒却打在树枝上而折断了, 给人一种出乎意料的紧张感。

“意外事件”法适于有叙述活动, 表现群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叙文和游记类记叙文中使用。

很多同学在写《记一次劳动》《记一次活动》《记一次郊游》这类题目的作文时, 常常是平铺直叙, 没有情节和重点, 只是把劳动或活动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客观地记录下来, 像白开水一样, 没有任何味道。如果写这类作文运用“意外事件”法, 则可以避免上述这些毛病, 把文章内容写得充实、有声有色、有吸引力。如《一次难忘的旅行》这个题目, 我们写时可选“下错了站”“走错了路”这两个意外事件或“不小心钱包被偷”或“把包忘车上”等事件。

使用“意外事件”法应注意的问题: (1) “意外事件”要合情理。写进作文里的“意外事件”必须是事物发展过程中能够出现的, 而不能随意编造。 (2) 解决的办法要可信。克服“意外事件”造成的困难而采取的措施, 要合理、可信, 也就是说办法或措施, 文章中的人物经过努力能够做到, 办法或措施能够克服困难, 解除麻烦。

二、抑扬法

“抑扬法”就是把文章定得有抑有扬。运用这种方法不仅能把文章写充实, 还能使文章有吸引力。这种方法适于在以感情发展为线索和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记叙文中使用。抑扬法, 可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或抑扬相错。

1. 欲扬先抑:

是为了扬而抑, 抑是手段, 扬是目的, 通过抑笔的配合, 把扬的内容推向顶峰。它多用于表达对写作对象“赞美”“喜爱”的文章里。

如写《我的爸爸》, 以爸爸总让我干活为题材, 表现爸爸让我干活的目的是锻炼“我”的意志, 培养“我”爱劳动的好习惯这一主题, 那么这篇文章就可用“欲扬先抑”的方法来写。

构思:总让我干活, 我对他很不满。独苗、小皇帝——我从上学开始, 爸爸什么都让我干, 很委屈, 认为没有别人家的爸爸好—— (通过某次劳动或活动) 自己表现很出色——夸爸爸。

2. 欲抑先扬:

扬是手段, 抑是目的。通过扬笔的配合, 揭露出隐藏在人物内心, 事件层次的丑恶东西, 它多用于表达对写作对象的“贬低”“厌恶”感情的文章里。

比如写《我的爸爸》, 爸爸关心我的学习成绩, 其主要意图是为了向众人炫耀而使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满足, 可用此方法。

构思:关心、不让干活、要什么给什么, 每次考试总是详细地询问, 还给奖励——发现爸爸当众夸耀我得了第一名 (实则是第五) 眉飞色舞, 当众撒谎。

三、多方面法

“多方面”法是从不同方面, 不同时间选取材料, 来塑造人物, 表现主题, 它适用于时间性、情节性不强的记人为主的文章中。

“多方面”法有两种类型:不同性质事件法和同一性质事件法。

1.“不同性质事件”法, 就是从多方面选取几个不同性质的事件来反映人物的全貌。

反映人物全貌的记叙文, 要从不同方面选取有关这个人不同性质的几个事件, 这样才能达到写作的目的。

《我的老师》《记我的一个同学》《我的好朋友》《我的好妈妈》等这类题目, 就应运用不同性质法。如《我的好妈妈》, 从题目上看不是一般的妈妈, 而是“好妈妈”, 妈妈必然是在各方面都“好”, “好”要体现在各个方面, 不只是一两个方面的“好”。因此要把人物写丰满, 必须从几个方面, 写几件事, 把人物的全貌写出来。如只写一个方面, 写一件事, 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可见这篇文章要用“不同性质事件”法来写。

《我的好妈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写:妈妈非常爱我;妈妈心地善良;妈妈非常勤劳 (妈妈多才多艺、敬老爱小、和睦乡邻) , 并从各方面各选一个事件写, 来表现好妈妈。

同样道理《我的姐姐》《我的弟弟》《我的同桌》等题目, 都可用“不同性质事件”法来写。

2.“同一性质事件”法, 就是选取不同时间里几个同一性质的事件, 来反映出一个人物某一方面的情况。

如《总想着别人的人》这一题目, 它主要表现“总想着别人”这个主题, 而表现这个主题, 必须通过对人物在不同时间里“想着别人”的事件叙述, 才能完成, 写进文章里的事件必须是“想着别人”这同一性质、同一方面的, 而不能有别的性质、别的方面的事件。

具体说这个题目可选取“平时想着别人”“劳动时想着别人”“别人有困难时想着别人”“有了成绩、获得荣誉时想着别人”这同一事件, 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

再如《顽皮的弟弟》《善良的妈妈》《勤劳的爸爸》《乐于助人的×××》《严厉的老师》《热爱学生的老师》等都得用“同一性质事件”法来写。他们都是要求写人物某一方面情况, 必须是“同一性质事件”。

上一篇:东新社区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下一篇:清明伤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