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得充实高一作文

2024-04-19

变得充实高一作文(精选5篇)

篇1:变得充实高一作文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的心得体会

安定区石泉学区 刘 军

-----让生命,变得充实而宁静; 让教育,变得自然而然!暑假期间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一书,通过阅读该书,感触颇深,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教育之路还很漫长,能有这样的材料给予帮助,我想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之中将会完善我的工作,现就对这本书的感受总结如下: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爱心与教育》是李镇西老师1998年献给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一本探索手记。书中用一篇篇独具爱心和思想性的记实文章,折射出他高扬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思想历程。每一篇文章都是他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探索和不断的创新。我陆陆续续地读完了这本书,书中的很多事例对我受益匪浅。“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李镇西老师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书中所描述的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的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尤其我在书中读到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等等,李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们也都可以做到。可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呢?这是因为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在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教师只有在爱学生的情感推动下,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探索自己的教育思想,创新自己的教育思路,才能赢得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才能收获自己教育事业的成就。师生之爱,有别于亲情之爱,有别于友情之爱。这种爱的潜能在于她得到不断的拓展和升华之后,是我们对祖国的爱,是爱的教育追求的境界。李镇西老师的手记中,仅教育“后进学生”比较有效的具体方法就有十种之多。这些还是他提练归纳出来的。还有更多具体事例中,达不到归纳写出程度的灵机之动就更多了。他不比别的教师多长个脑子,但他的这一个头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智慧?我想李镇西老师在教育中付出的爱心促进和提升了他个人的智力智慧。

我们每个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的所有教师如果也能付出这样的爱心,必然也会激发自己的智慧潜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自己的教育能力的发展。做一个有爱心、有智慧的研究型教师,是一种人生的幸福。

读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我最大的感触是——享受教育幸福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才是一个快乐的人。李老师以爱心赢得爱心,以真诚赢得真诚,以民主赢得民主。李老师的生命在与学生的融合中得已灿烂。李老师在博士毕业后,又回到一所中学担任班主任、教语文。但他却一再强调:不要把我的行为看成崇高,其实纯属个人喜好,我就是喜欢和学生在一起。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促使我追求教育的幸福。使我认识到学生是教师的幸福之源。学生在教师节来临时送我的一张贺卡、一封短信都让我幸福无比。平时的课堂互动,课下交流使我的生活变得开心,生命因此而变得精彩!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使我认识到课堂是体现教师生命价值的地方,教师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如果上课不能享受到快乐,那么教师的一生就不会快乐。我努力上好每一堂英语课,在与孩子们的共同探讨中,我享受着教育的幸福。

摘录几句我喜欢的话:

有时候,教育是一种含蓄而明朗的暗示以及暗示之后充满信心的期待。

当孩子们与教师产生了朋友般的依恋之情后,点燃学生心中“想做好人”的愿望,便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关键。

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最后我要以一句话来勉励自己-----让生命,变得充实而宁静;让教育,变得自然而然!

篇2:变得充实高一作文

大家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日积月累》。

无论是谁,哪怕是智商再高的人,都不可能在出生时便精通各种事情,在这些伟大的诗人、哲学家、科学家的背后,都藏着一个词——日积月累。

知识是一天一天地学习,一点一滴地吸收得来的,永远不可能有人一步登天,一举成名。或许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可真正这样去做的人,很少。这并不是短期目标,而是长期计划,没有决心,没有毅力,没有好的习惯,是绝对不会成功的。这个简单而又不华丽的词藻,说起来轻于鸿毛,可做赶来却重于泰山。我曾下过决心一定要每天记5个生单词,背一篇短文,英语是最能将“积累”的重要性体现得淋漓尽致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个科目,还是一种语言,一种交流工具,可我坚持了不到两周,又松懈下来,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我总是不能做到完全的自觉,总是会给自己各种各样的理由进行自我安慰,总是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我有多么用功。可是,我骗不了自己,这种自欺欺人地做法让我对自己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厌恶感。我恨自己为什么那么虚伪,不敢面对现实,也不肯咬下牙努力坚持。可是,坚持也并非是说说那么简单,当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时,这个虚无飘渺的词语顿时变得困难不已,而最重要的,也莫过于此。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的,在学习的道路中,没有捷径,只有靠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才能充实自己,使自己变得渊博。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日积月累 充实自己,使自己变得渊博》

篇3:变得充实高一作文

让识字教学充满情趣, 不仅是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 也是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追求识字教学情趣实为追求高效识字, 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触摸汉字、感受汉字, 通过汉字进入语言世界, 同时把识字与阅读, 识字与积累, 识字与情感结合起来, 达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激发兴趣

1.游戏:

找三个同学搬一条凳子, 要求三人朝三个不同的方向同时用力。

2. 游戏后谈感受。

(1) 为什么平时我们一人能轻易搬走的凳子, 现在三人一齐搬却搬不走?

(2) 结论:不团结连一件小事都办不好。

3. 揭题。

师:团结合作多么重要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这个道理有关的《识字5》。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通过游戏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并在游戏中引发他们思考, 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识字的语言情境中。)

二、初读全文, 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识字5》, 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 检查交流。

(1) 出示生字卡片, 贴于黑板上。指名读, 师相机正音, 领读。

(2) 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读音, 并正音。

(3) 小组交流, 说说自己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字。

3. 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练读 (如: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师生赛读等) , 力求达到读音正确, 基本流畅。

4. 整体感知5条谚语的内容。

师:刚才大家读的5个句子, 它们都与什么有关?

5. 简要介绍谚语这种语言形式。

(评析:课标指出:“要充分关注识字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重视生活识字, 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空间,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汉字, 提供机会交流生活中的汉字, 与课内识字互为补充, 效果会超出我们的想象。”本环节通过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意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 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 在生活中识字,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识字习惯与兴趣的目的。)

三、实践感悟, 突破重点

1. 实践活动:折筷子

(1) 团结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2) 折筷子:一根、两根、三根……一把。

(3) 质疑:通过折筷子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断, 一把筷子很难折断。)

2. 找出课文中与活动相对应的句子。

出示句子:一根筷子容易折, 一把筷子难折断。

(1) 自由读句子。

(2) 指名一人、两人……全班读句子。

(形成声音强弱对比, 让学生直观感受团结就是力量。)

(3) 指导学习生字“根”。

(1) 指名读 (多人) 。

(2) 用“根”组词。 (草根、树根……)

(3) 学习形近字“跟”、“很”、“眼”。 (把三个形近字贴在黑板上)

(4) 读顺口溜:有木就是根, 大树根, 有足就是跟, 脚后跟。双人就是很, 人很多, 有目就读眼, 大眼睛。睁大眼睛坐端正, 跟我学习根、根、根。

(4) 学习生字“折”。

(1) 师:“折”字的右边是个“斤”, “斤”是个象形字, 在古代指的是刀口朝上, 下部有一条曲柄的大斧头。“斤”的本义就是大斧头。凡是和“斤”组成的字往往与斧头或斧头的动作有关。 (教师边讲解边用课件演示“斤”这个汉字的演变过程) , “折”字的右边是个提手旁, “折”字古时候的样子特别有意思, 就像一个人手拿斧头将一棵树砍断了 (教师边讲解边用课件演示“折”这个汉字的演变过程) 。看, 我们祖国的文字多有趣呀!

(2) “折”可以怎么记?

(3) 做“折”的动作。

(4) 拓展训练部分“提手旁”的字 (含本课的两个生字“搓”和“挑”) 。

师: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字宝宝, 如果你认识它请用动作表现出来。 (出示生字卡片:“搓”、“挑”、“打”、“拉”、“抽”、“挥”、“扎”)

(5) 学习词语“容易”。

师:刚才通过学习“折”字, 我们一下学会了那么多带提手旁的字, 现在你觉得学习生字困难吗?你们知道“困难”的反义词是什么吗?谁能用“容易”说一句话。

(6) 指导朗读并背诵谚语:一根筷子容易折, 一把筷子难折断。

(评析:多变的语言环境和语言运用实践活动, 对生字学习具有突出的强化作用。本环节通过各种识字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进行扩词、说话的语言实践练习, 把识字、写字、学词、学句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突出了训练的综合性, 又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的整体认识。)

四、合作学习, 自主识字

1. 自由读其它谚语, 合作学习生字。

2. 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1) 课件出示生字:移、谋、柴、焰、易、绳、独

(2) 学生认读生字, 注意纠正字音, 并进行口头组词。

(3) 交流:你觉得哪个生字最好记?说说你的识字方法。 (其间教师可随机示范好的识记方法。)

预设一:“移、谋、柴、绳、独”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预设二:“焰”可以用形象直观的图片识记;

预设三:结合生活实际识字。如移动电话 (移) , 火柴 (柴) , 姓易、容易 (易) , 打折、折叠 (折) , 搓手, 搓绳 (搓、绳) , 一斤重 (斤) 等。

3. 小老师教读生字。

4. 小游戏, 巩固生字。

5. 把部分生字编入一首短诗中识记。

(1) 出示短诗:一根火柴火焰小, 众人搓绳挑千斤。独自一人力量小, 众人合力力量大。一把筷子折不断, 众人合力移泰山。

(2) 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评析:课标说, 语文学习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识记生字, 如果只用一种模式, 学生一定觉得很枯燥。本环节在教师的倡导和启发下, 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积极主动地认字识字, 在分享识字经验的同时, 其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调动与保护。)

五、自读自悟, 了解寓意

1. 再读谚语, 通过合作学习试着用实验、表演、课件演示等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教师巡视, 及时予以指导帮助。

2.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展示, 教师适时点拨, 及时反馈。

实验法理解:线多搓绳挑千斤。 (指名学生现场操作:一根丝线拎很轻的东西马上断了;把很多丝线搓成一根绳子, 能够把凳子拎起来。)

课件演示理解: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评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有自由表达的空间, 有展示才能的舞台, 有自主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 在互相交流中进一步学习, 其兴致会更高。本课中的谚语语言浅显, 寓意形象, 适宜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进行自读自悟, 老师不必作过多的讲解。)

六、指导背诵, 积累谚语

1. 激发兴趣, 引导背诵。

(1) 师生合作。

(2) 同学合作。

(3) 男女生合作。

2. 课外拓展, 积累谚语。

(1) 出示: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划浆开大船;风大就凉, 人多就强。

(2) 师:像这样有关团结起来力量大的谚语还有很多, 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等方式进行收集, 如果感兴趣, 还可以把它们摘记下来。

(评析:谚语是一种流传广泛、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 教学中应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与热情。本环节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 激发学生的背诵热情, 并以新的寓意相同的谚语增加知识容量, 拓展学习广度。)

篇4:充实作文,真情流露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多听 多看 多读 多记录

现在多数初中生的作文尤其记叙文看起来都是无病呻吟、内容空洞,读起来索然无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三个:

一个是不能做个有心人,不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所以觉得每天的生活都一样,都是两点一线,很平常;家庭生活日复一日,没有变化;身边的人每天都做那些事,说差不多的话,没什么新鲜的。这些生活在他们头脑中没有留下一丝印象。这些感受让他们觉得都不能成为写作素材。

还有一种同学对生活很敏感,能观察到甚至记住发生在学校或家庭生活中的小事,但他们认为这些事太小、太琐碎,没有从中体会出生活的精华或感悟出道理,所以认为不足以写进作文里。

还有一类学生性格比较内向,思想负担比较重。不愿向别人说与自己有关的事或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怕招来同学、老师的嘲笑或歧视等,所以编造一些事件对付作文,这样的作文不能打动自己,更不要说打动别人。

对于第二、三种人,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引导他们多思考感悟生活就可以了,让他们知道生活是真实的,包含丰富的情感,这样的小事更能反映生活,写来更有真实感,也就更能打动读者。并让他们体会大作家的作品也多是写生活中的小事。《散步》一文写一家四口人的田间散步这样的小事,多么生活化,多么有画面感,多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大作家朱自清的《背影》更是写了父亲送儿子上学时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小事。父亲那肥胖的身体艰难爬月台的一系列动作不仅感动了作者,还感动了无数读者。包括大文豪鲁迅的《朝花夕拾》也写了很多生活中的小事、小人物。改变了思想,他们的作文就有了素材。下面我谈谈初中生如何积累材料充实作文。

一、多听多看多记录。生活就是一个大资料库,那里装着人、事、物、景、情。要想这些材料为你所用,要从这个大资料库里向外搬运需要的。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处处皆风景,人人身上有故事,事事中有道理,物物中装情感。特别是写记叙文,更注意多听身边人的话,把那些反映人物性格或有道理的话记下来。多看或体会身边人尤其自己身上发生的事,看别人是怎样处理事情的,有哪些可取之处,哪些是处理不当的。再反思自己在处理事情时是否恰当,事情给了你什么影响或感悟出了什么小道理。然后用专门的笔记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初中生受阅历影响,作文大多反映亲情、友情、师生情和自我成长这四大类话题。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郑振铎的《猫》中共写了三只小猫,无论样貌、神态、动作都写得活灵活现,而且作者还在第三只猫的命运上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感悟,这些都是作者认真观察并积极思考的结果。课文《行道树》对我们天天熟视无睹的事物感悟出了生活的真谛,源于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

二、多开拓生活领域,尝试不同生活内容。如果你认为生活是枯燥的、乏味的、不鲜活,那么多参加学校或社会的活动吧,新年前夕为军烈属、五保户打扫卫生、购买年货;到交通要道宣传交通规则、文明公约;春季植树挖蛹,夏季捕打蚊蝇,秋季采集树种,冬季清扫积雪。还有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如远足旅行、参观访问、兴趣小组活动、饲养小动物、课外阅读、看电影戏剧等。参加这些活动,生活面广泛了,自然就有大量的、丰富的写作材料。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就应该行万里路,利用假期出去旅游,观赏名山大川,感受各地风土人情,了解名胜古迹的魅力,品尝各地美味小吃,这些都为写作拓宽思路,增加写作内容。

三、多读书多了解新闻。这样既可以为记叙文积累好词好句,又可以为说明文积累知识,为议论文积累观点和论据。叶圣陶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尽管学生接触的生活和可以观察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但毕竟有很大的局限,大量需要依靠书本知识提供间接的生活素材,要重视这方面,—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只有“读书破万卷”才会“下笔如有神”。无数事实证明,离开多读多看,提高作文能力是不可能的,不仅有写作上的借鉴问题,更重要的是知识丰富和生活间接积累问题。

四、多和身边的人聊天,特别是老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经历、故事,这些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有些老人的经历更有特殊性,如参加过抗日或解放战争,或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生活。这些生活是现在的学生从没接触过的、没感受过的,也许一辈子也不能经历的生活,听听这些生活,即使有些人经历相同,因为性格、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对你看待事情要全面及客观都有所影响,这样作文思想才会深刻,观点才会新颖。

篇5:这世界变得好安静高一作文

什么时候,曾经天真无邪的笑脸不再在我们渐趋僵硬的脸上绽放?看着彼此的波澜不惊,不再有从前心无芥蒂地开怀说笑,不再有从前勾肩搭背地走过长街拉长的背影,各自的悲喜都隐藏在平淡的问候声里,像是有过短暂相逢的平行线,下一刻,不再有交集。

什么时候,曾经纯澈见底的心扉不再在我们悄然陌生的关系里敞开?应接不暇的觥筹交错里,不再有刹那间的心电感应,即使认真的说话,都会被当作是玩笑话随意丢弃在屋角的垃圾桶里。一个人回家的路上,不再有曾经温馨的感觉,各自的人生轨迹上,不再有深刻的记忆;

什么时候,曾经热情似火的感情不再有让我们熟稔的温度?聚少离多的日子里,思念被距离一点点拉长,温暖在时光流逝中渐渐冷却,彼此的瞳孔里不再有对方的影子,我们的眼神也不再有任何的交汇。一个人孤枕难眠的黑夜里,只有回忆相依,只有曾经相偎,身边不再有你熟悉的味道;

什么时候,曾经一杯茶一支烟就能鏖战通宵的精神不再光顾越来越多失眠的夜晚,更多的时候坐在电脑前看着不断闪烁着光标,触碰键盘的指尖变得生涩,甚至每个关节都不似从前那么婉转顺畅。脑子里回旋飞翔五彩斑斓的想法,不再像从前那样排着队跳跃着钻进文档里变成文字,却像一只又一只荆棘鸟,不再落脚。

不曾轻易被察觉的改变,在时光悄无声息地流逝中,安静地发生着,不会因为我的不舍而放缓脚步,不会因为你的坚持而脚步匆匆,亦不会因为谁的软弱而曲意逢迎。许久不曾察觉改变的我们,也许会因为不期而遇觉得惊奇;面对改变无可奈何的我们,也许会因为无能为力徒留嗟叹,或喜或悲,我们都无法阻止时光流转、韶华飞逝。

一如你我的相识离别、偶遇重逢,随着熙攘的人流,我们迈着各自不同的步伐,起初在街角因缘际会,于芸芸众生中找到彼此存在的证据,却在无数次争吵过后,重新归于陌生。原以为就此消逝在人海,却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再度邂逅,只是当初熙攘的街角早已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挤掉了曾经的感觉,当初年少轻狂的我们也不再轻易喜形于色。本应澎湃激荡的心,因为时光的压缩,转变成一块小石头落入一潭死水,浅浅的涟漪不再让我们心甘情愿地陷入到对往事的追忆之中,剩下的,只有生冷而机械的礼貌式的问候,只有僵硬而伪善的失去灵动色彩的表情。这一刻,我知道,你不再是我记忆中的你,我也不再是你曾经的那个我。

时间留给我们的,或许是不曾褪色的记忆,却不再鲜活;或许是繁复完整的脉络轮廓,却不再清晰。如今,我们都可恬淡地坐下来,细细品茗香茶的醇厚,静静品味时光穿过指缝中溜走的微痒,却不再想说明些什么。

不再争执,不再懊恼,不再坚持,不再失落。

上一篇:适者生存的高一优秀作文下一篇:武池初中团支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