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人才引进政策

2024-04-22

厦门市人才引进政策(共6篇)

篇1:厦门市人才引进政策

厦门市引进人才政策待遇规定

引 进 留 学 人 才

留学人员是指下列人员:①公派、自费出国学习,在国外获得学士以上学位的人员;②在国内已取得学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到国外高等院校、研究开发机构学习或工作二年以上,或一年以上并取得一定成果的访问学者、进修人员;③在国内已取得学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到国外知名跨国公司、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二年以上的人员;④我市急需的其他留学人员;⑤从香港、澳门、台湾出国的留学人员和到香港、澳门、台湾学习、工作的同等条件人员参照适用。

在台湾本土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以上人员,进入台湾学者厦门创业园创办企业的,可参照《厦门经济特区鼓励留学人员来厦创业工作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引进留学人才的政策待遇:

㈠、【生活待遇】留学人员凭厦门市留学人员工作证,在购房、购车、办理驾驶证以及子女入学、入园就读等方面享受本市居民生活待遇。其中符合重点人才引进条件的留学人员,其子女转入本市中小学或幼儿园时,允许择校或择园就读,免收择校择园费用,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指导、协调。参加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入学考试参照归侨子女享受照顾分待遇。

㈡、【住房】留学人员可凭厦门市留学人员工作证向市建设管理部门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

㈢、【出入境】取得外籍的高科技、高层次管理的留学人员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办理有效期一至五年的外国人居留证,及相同期限多次返回签证;取得外国永久居留权的留学人员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办理有效期一至五年的厦门市华侨、港澳台同胞居住证;未加入外国籍或未取得永久居留权的留学人员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属外国籍的,凭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证明,可为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办理有效期一至三年的外国人居留证及相同期限的多次返回签证。

㈣、【外汇兑换】取得外国籍或外国永久居留权的留学人员,在厦创业、工作期间依法纳税后的工资及其它收益,可凭本人护照、厦门市留学人员工作证和完税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到外汇指定银行兑付后汇出或者购汇汇出或者按规定携出国(境)外。

㈤、【事业编制】事业单位接收留学人员,用人单位人员编制已满的,可专项批办。

㈥、【高定工资】留学人员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可高定工资。即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的,可比同等条件人员高定四档工资标准;在国外取得学士、硕士学位的,或到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修二年以上并取得一定成果的访问学者和进修人员可比同级人员高定二档工资标准。

㈦、【岗位津贴】事业单位聘用有突出贡献或成就的留学人员,经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在聘期内用人单位按月发给本人工资总额十倍以内的特殊岗位津贴。

㈧、【生活津贴】引进到本市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的,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在其受聘期间,从市留学人员专项资金中按月发给每人不低于一千五百元的生活津贴,最长期限为五年。

㈨、【职称职数】留学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不受专业技术职务职数的限制。

㈩、【工龄计算、社会保险】留学人员出国前和回国后的工龄可连续计算。公派留学人员在批准期限内的国外进修时间,自费留学人员在批准停薪留职期限内的国外学习时间,或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在国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时间,可按规定计算工龄和视同社会劳动保险缴费年限。

(十一)、【直接入户】未取得外国籍或外国永久居留权的留学人员,来厦创业或工作单位未落实的,可凭市人事局行政管理部门的证明到公安部门直接办理落户手续。

(十二)、【安家费用】引进到国家机关、财政核拨经费的事业单位工作的留学人员,由用人单位提供合理来厦旅费和搬迁费,并按户一次性发给不低于一万元的安家费。引进到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或企业工作的留学人员,由用人单位参照引进到国家机关、财政核拨经费的事业单位的规定或自行规定发给旅费、搬迁费和安家费。

(十三)、【经费资助】留学人员进入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创办高新技术领域企业的,可向市财政申请市留学人员专项资金资助,资助金额每家10万元。

(十四)、【配套资本金】留学人员来厦(进入创业园)创办高新技术领域企业的,可按规定申请“科技创新资金”补助。单个项目的补助数额一般不超过项目投资的50%并控制在50万元以内,重大项目一般不超过100万元,并允许在三年内按优惠价(本金加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回购股份。

(十五)、【厂租减免】留学人员在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创办高新技术领域企业,租用园区内的厂房,用于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在60-200m2以内,第一年免交租金,第二年、第三年分别按标准价的50%和80%交纳租金。

(十六)、【企业注册】留学人员可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或外国护照作为在厦创办企业的身份证明。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可注册内资企业并可担任法定代表人;持外国护照或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但取得外国永久居留权的可注册外商投资企业。

(十七)、【注册资本】留学人员申办有限责任公司,其注册资本起点为三万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兑换的外币。注册资本在一百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以上的,可以分期出资。

(十八)、【作价出资】留学人员以其拥有的专利、专有技术等科技成果出资入股的,科技成果作价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受限制。但他方出资为国有资产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办理。(十九)、【税费优惠】留学人员进入留学人员创业园创办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免交企业设立审批费、工商登记注册费及税务登记证件费等费用。

引 进 国 内 人 才

引进具有本科、硕士学位或具有中级职称人才的政策待遇: ㈠、【允许单调】允许夫妻一方单调,符合计生规定的未成年子女可随父或随母迁入。

㈡、【户口】凡属引进的人才及随调、随迁人员允许在全市范围内(不分岛内岛外)按其实际居住地(应提供合法固定住所证明)就近办理入户。

㈢、【流动方式、工龄计算】对辞职、离职或被辞退后来我市工作的,经市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可予以办理重新录用手续;其辞职前和重新录用后的工龄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㈣、【安家费】从外地引进到本市国家机关、财政核拨经费的事业单位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户一次性发给安家费,获得硕士学位或中级职称的人员5000元。引进到本市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或企业或驻厦省部属单位工作的,用人单位可参照上述标准发给安家费或自行规定。

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人才,可享受引进具有本科、硕士学位或具有中级职称人才前三款政策待遇及以下政策待遇:

㈠、【生活津贴】从省外引进到我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福建省人事厅每人每月发给生活津贴500元。

㈡、【社会保险】凡经市人事局批准引进(包括重新录用)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社会保险缴费指数按本市社会平均工资指数1计算。超过本市平均水平的按实际计算。用人单位在为其缴纳社会基本养老金外,可再为其一次性缴纳一笔养老基金,全额进入个人帐户或进入补充养老保险,以提高其退休待遇。引进人才中经资格确认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退休时退休金低于厦门市上一社会平均工资的,可按上一社会平均工资加补贴予以计发退休待遇。

㈢、【住房】可按规定申请购买引进人才住房(即经济适用房)。㈣、【安家费】从外地引进到本市国家机关、财政核拨经费的事业单位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户一次性发给安家费10000元。引进到本市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或企业或驻厦省部属单位工作的,用人单位可参照上述标准发给安家费或自行规定。

㈤、【经费补助】博士在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期间,由市财政每人每年发给补助经费5万元,由其个人自行支配使用。该补助经费每半年发放一次,博士后在站工作满半年,经考核合格即发给2.5万元。

从外地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经市人事局组织专家评鉴确认的重点人才,可享受以下政策待遇:

㈠、【引进方式】可采用不转移行政关系和户口等“柔性流动”方式来厦应聘工作,聘期一年以上的,在购房、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本市市民待遇。对于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由指定的中转单位在专项编制内予以吸纳。

㈡、【入户】重点人才的配偶、父母和子女随迁人数不受限制。㈢、【子女入学】重点人才子女由异地、境外(国外)转入,要上中小学或幼儿园的,允许择校入学或入园就读,免收择校择园费用。

㈣、【工资福利】重点人才的连续工龄视同本单位工龄享受各项工资福利待遇。

㈤、【职称职数】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数,实行专项专报,单列下达。

㈥、【编制】急需引进到卫生、教育、科研等事业单位工作的,其人员编制已满的,可向市委组织部、市编委、市人事局申请专项批办。

引 进 毕 业 生 人 才

接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政策待遇: ㈠、【四个不限】凡属我市用人单位接收的普通高校毕业研究生和本科生,不受生源地、专业、毕业时间和审批截止时限的限制。

㈡、【编制】属我市急需、紧缺专业的博士、硕士毕业生,到教育、科研、卫生等事业单位就业的,若其人员编制已满,可按有关规定提出申请,专项批办。

㈢、【免试】博士、硕士毕业生进事业单位免予笔试。㈣、【可先入户】愿意到本市工作但无接收单位的应届毕业研究生和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以上毕业生,可先将户口迁入本市,后找工作,并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为其提供毕业生人才档案和户籍代理(其中对毕业研究生待就业期间为其提供免费代理)。

㈤、【家属子女户口】本市接收的已婚毕业研究生,在厦报到落户后,其配偶和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未成年子女可办理户口迁入。㈥、[落户] 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以上毕业生允许在全市范围内(不分岛内岛外)按其实际居住地(应提供合法固定住所证明)就近办理入户。

篇2:厦门市人才引进政策

【发布日期】2002-04-12 【生效日期】2002-04-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厦门市引进人才政策待遇完全手册

一、引进具有本科、硕士学历或具有中级职称人才的优惠政策

【允许单调】允许夫妻一方单调,符合计生规定的未成年子女可随父或随母迁入。

【户口】凡属引进的人才及随调、随迁人员不受在调入工作单位所在地入户的限制,允许在全市范围内(不分岛内岛外)按其居住地(应提供住房证明)就近办理入户。

【流动方式、工龄计算】对辞职、离职或被辞退后来我市工作的,经市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后可予办理重新录用手续,其辞职前和重新录用后的工龄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安家费】从外地引进的,由用人单位按户一次性发给安家费,获得硕士学位或中级职称的人员5000元,其他人员2500元。

二、引进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是指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专业人才)优惠政策

对我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除享受引进本科、硕士学历或中级职称人才的优惠政策外,还享有如下优惠政策:

【职称确认】从省外(含部属单位)引进的具有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经市职改办确认,即颁发本市有效的资格证书。

【生活津贴】从省外引进到我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每人每月发给生活津贴500元。

【社会保险】引进人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社会保险费凡经市人事局批准引进包括重新录用的,社会保险缴费指数按本市社会平均工资指数1计算。超过本市平均水平的按实际计算。用人单位在为其缴纳社会基本养老金外,可再为其一次性缴纳一笔养老基金,金额进入个人账户或进入补充养老保险,以提高其退休待遇。引进人才中经资格确认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退休时退休金低于厦门市上一社会平均工资的,可按上一社会平均工资加补贴予以计发退休待遇。

【住房】可申请购买引进人才住房或租用专家公寓。

【安家费】从外地引进的,由用人单位按户一次性发给安家费10000元。

【经费补助】博士在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工作期间,每人每年发给补助经费5万元,由其个人自行支配使用。

三、引进重点人才(重点人才是指高层次人才经专家评鉴小组评审确认后作为重点对象的)优惠政策对我市引进的重点人才除执行前二类引进人才政策外,还享有如下优惠政策:

【引进方式】可采用不转移行政关系和户口等“柔性流动”方式来厦应聘工作,聘期为一年以上的,在购房、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本市市民待遇。对于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由市外资委外商服务中心、市计委经济研究所等单位作为中转单位予以吸纳。

【入户】引进的重点人才,其配偶、父母和子女随迁人数不受限制。

【子女入学】子女由异地、境外(国外)转入,要上中小学或幼儿园的,允许择校入学或入园就读,免收择校择园费用。

【工资福利】引进重点人才的连续工龄视同本单位工龄享受各项工资福利待遇。

【职称职数】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数,实行专项专报,单列下达。

【编制】引进到卫生、教育、科研等编制已满的事业单位工作的,可专项批办。

四、引进留学人员的优惠政策

【生活待遇】留学人员凭《厦门市留学人员工作证》,在购房、购车、办理驾驶证以及子女入学、入园就读等方面享受本市居民生活待遇。其中符合重点人才引进条件的留学人员,其子女转入本市中小学或幼儿园时,允许择校或择园就读,免收择校择园费用。参加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入学考试参照归侨子女享受照顾分待遇。

【住房】留学人员可申请租住留学人员公寓,也可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

【出入境方便】取得外籍的高科技、高层次管理的留学人员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办理有效期一至五年的外国人居留证,及相同期限多次返回签证;取得外国永久居留权的留学人员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办理有效期一至五年的厦门市华侨、港澳台同胞居住证;未加入外国籍的留学人员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属外国籍的,凭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证明,可为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办理有效期一至三年的外国人居留证及相同期限的多次返回签证。

【外汇兑换】取得外国籍或外国永久居留权的留学人员,在厦创业、工作期间依法纳税后的工资及其它收益,可凭本人护照、厦门市留学人员工作证和完税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到外汇指定银行兑付后汇出或者购汇汇出或者按规定携出国(境)外。

【编制单列】留学人员到事业单位工作的,若用人单位人员编制已满的,可专项批办。

【高定工资】留学人员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可比同等条件人员高定2-4档工资标准。

【岗位津贴】事业单位聘用有突出贡献或成就的留学人员,经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在聘期内用人单位按月发给本人工资总额十倍以内的特殊岗位津贴。

【生活津贴】引进到本市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的,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在其受聘期间,从市留学人员专项资金中按月发给每人不低于一千五百元的生活津贴,最长期限为五年。

【职称职数】留学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不受岗位职数的限制。

【工龄计算、劳动保险】留学人员出国前和回国后的工龄可连续计算。其在国外的留学时间可按规定计算工龄和视同社会劳动保险缴费年限。

【可先入户】未取得外国籍或外国永久居留权的留学人员,来厦创业或工作单位未落实的,可凭市人事局行政管理部门的证明到公安部门直接办理落户手续。

【安家费用】引进到国家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的留学人员,由用人单位提供合理来厦旅费和搬迁费,并按户一次性发给不低于一万元的安家费。引进到企业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的留学人员,由用人单位提供合理来厦旅费和搬迁费,并按户一次性发给不低于一万元的安家费。

五、鼓励留学人员来厦创业的优惠政策【经费资助】留学人员创办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每个进入创业园的项目,可从留学人员专项资金中获得10万元的资助。

【配套资本金】符合条件的留学人员企业可申请获得最高达总注册资本49%的配套资本金,并允许在三年内按优惠价回购股份。

【厂租减免】留学人员企业租用的用于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园区厂房,在200m2以内,第一年免交租金,第二年、第三年分别按市场价的50%和80%交纳租金。

【工商注册】留学人员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可注册内资企业并可担任法定代表人。

【注册资本】留学人员申办有限责任公司,其注册资本起点为三万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兑换的外币。注册资本在一百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以上的,可以分期出资。

【作价出资】留学人员以其拥有的专利、专有技术等科技成果出资入股的,科技成果作价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受限制。

【入园优惠】留学人员进入留学人员创业园创办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免交企业设立审批费、工商登记注册费及税务登记证件费等费用。

六、接收应届博士、硕士毕业生优惠政策

【接收方式】凡企业单位接收的博士、硕士毕业生,不受生源地、专业和审批截止时限的限制,可由用人单位先向学校发函接收,然后再向市人事局申报补办接收就业手续。

【编制】对到教育、科研、卫生等事业单位就业的,属我市急需、紧缺专业的博士、硕

士毕业生,若接收单位人员编制已满,可按有关规定提出申请,专项批办。

【免试】博士、硕士毕业生进事业单位免予笔试。

【可先入户】对本人愿意到我市就业,但尚无接收单位的博士、硕士毕业生,可向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申请临时人事档案代理,并由该人才服务机构上报市人事局审核,市人事局审核同意后向学校发函接收,并视同待就业厦门生源办理落户手续。这类毕业生落实接收单位后,即给予办理就业审批手续。

【家属子女户口】接收已婚博士、硕士毕业生,其未就业配偶和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未成年子女户口可办理随迁。

附录:厦门市引进人才主要文件名称

■1999年11月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规定”(厦委〔1999〕078号)

■2000年2月市人事局“关于贯彻实施厦委〔1999〕078号文件有关条款说明”(厦人〔2000〕014号)

■2000年7月市政府“厦门市引进留学人员若干规定”(厦府〔2000〕综078号)

■2000年7月市政府“厦门市留学人员进驻创业园的管理规定”(厦府〔2000〕综078号)

■2002年3月27日厦门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42次会议通过的《厦门经济特区鼓励留学人员来厦创业工作规定》

■1999年2月市政府《厦门市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厦府〔1999〕综016号)

■2000年12月市政府批转的“厦门市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工作若干意见”(厦府〔2000〕综142号)

■2000年7月市政府“厦门市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暂行规定”(厦府〔2000〕综067号)

■2000年3月市人事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引进人才等有关人员职称和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厦人〔2000〕036号)

■2000年11月市人事局“关于简化引进人才审批手续的通知”(厦人〔2000〕134号)

■2001年9月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我市引进人才若干政策的批复”(厦府办〔2001〕226号)

■2001年3月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关于转发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生活津贴发放管理方法的通知(厦人〔2001〕038号)

■2001年7月市人事局关于转发非在职人员考取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厦人〔2001〕94号)

■1994年5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吸纳高级人才的若干规定》

■1998年5月市人事局关于贯彻市委八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的措施

■2000年3月市卫生局关于引进重点学科高级人才实行安家补贴的暂行规定(厦卫政〔2000〕029号)

■2001年7月市人事局关于留学人员搬迁费、路费和安家费报销问题的批复(厦人〔2001〕86号)

■2002年1月市人事局关于引进人才安家费用发放有关问题的批复(厦人〔2002〕5号)

■2002年2月市政府关于清理整顿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收费的批复(厦府〔2002〕37号)

■2002年1月市教委关于在引进师资中重新录用教师有关问题的通知(厦教委办〔2002〕27号)。

(以上文件内容可向相关部门咨询)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二年四月十二日

篇3:厦门市人才引进政策

关键词:厦门市,民办高职院校,政策

1993年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 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这为我国民办教育创立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使民办高职教育得以迅速发展。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颁布和实施, 民办教育迎来不可多得发展机遇;但同时在我国加入WTO后, 国际教育资本开始大规模涌入教育市场, 民办高职教育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厦门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基本状况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始, 厦门市民办高职教育经历从文化补习、职业技能培训、成规模学校与学历教育三阶段。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支持, 以及厦门良好就业预期, 使民办高职在厦门市发展迅速, 形成多种类型的办学主体。按照投资主体性质不同划分, 目前主要类型有: (1) 社会团体办学, 指各类研究会、学会、或群众团体举办学校, 如厦门市华夏职业技术学院; (2) 公民个人办学, 指一个或数位公民联合举办学校, 如厦门兴才学院、厦门南洋学院、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等; (3) 企业联合办学, 包括民营企业办学、国有企业以及民营和国企联合办学三种类型。民营企业办学一般是由某个或多个民营企业出资举办民办学校, 国有企业办学是指由国有、集体性质的公司或企业出资举办学校, 第三类型则指由一个或多个民营企业和一个或多个国有企业联合举办学校, 如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这些多元办学主体, 多种办学类型的民办高职教育发展格局, 促进了厦门民办高职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并为多元形成办学探索了有益的经验。

二、厦门市民办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分析

厦门市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存在两方面问题, 即外部政策环境与学校自身内部管理。前者主要表现在公立和民办学校同等待遇的问题上, 尤其是政策待遇上;后者表现在学校治理、财务管理、办学条件等方面上。

1. 外部政策环境的不同等待遇

同等法律地位待遇。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有关民办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的规定在实践中得不到有效落实的情况较为突出, 原因是缺乏配套政策和应有保障措施;财政政策方面。教育是公益性事业, 但在税赋方面民办高职院校却与企业一样交纳相同税率的营业税、所得税。教师待遇。民办学校教师也缴纳“四金”, 但退休以后却按照企业职工对待, 最终可能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和公办学校教师相比有很大差距;教师争议。民办学校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 教师和学校发生争议时, 人事仲裁与劳动仲裁均不受理, 民办教师往往是投诉无门。学生待遇。虽然同样是学生证, 但往往享受不到与公立高校学生的同等待遇。如民办学生在办理助学贷款及有关保险时, 往往会受到歧视性对待。这些不同的外部政策都给民办学校发展带来巨大障碍。

2. 学校治理上: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初期可能不太需要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个别时候甚至专制比民主更有效, 但学校发展到一定时候, 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制衡机制, 防止权力过度膨胀。目前, 多数学校董事会或董事长管理着全校大小事务, 校长基本上是在其意图下执行事务。这样导致学校董事会 (董事长) 与校长之间权力不均衡, 使得权力过度膨胀, 得不到制约, 最终导致监控和约束机制的丧失。

3. 财务管理上:学校资金与财务混乱

在民办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 一定程度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财务混乱, 如有些学校未建立固定资产账户, 经费使用无预算计划, 未确定各类人员工资福利开支占日常办学经费比例, 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有财务报表, 但没有会计附注报表, 民办与有关方面的经济往来未按有关会计准则办, 使转移费用, 转移结余有可乘之机。这些情况都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影响学校的声誉和教学, 导致学生、学校以及家庭和社会不稳定。

4. 办学条件上:办学条件不足突出表现在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上

在学校硬件设施上, 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独立校区和学生宿舍, 但仍部分学校没有自己独立的校舍。在学校软件设施上。首先, 突出表现在教师队伍不稳定性。其中一个原因是学校的经济实力不能吸引他们, 另一个原因是人事管理制度上, 还缺乏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政策导向和管理措施。由于这些原因学校就聘任兼职教师, 导致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其次, 学校图书资源的匮乏。多数学校没有自己图书馆, 导致民办学校与公立高校学生在知识掌握面上的距离进一步拉大。

5. 经费筹集上:经费筹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发展一个严重瓶颈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对民办教育界定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这就从法律上规定民办高职院校不能像公立高校那样得到国家财政支持。为此, 学校只能依靠学费来办学, 走一条“以学养学”道路。再者, 民办高职院校要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对举办高等教育的刚性要求需筹集大量资金。因此资金问题已成为制约民办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厦门民办高校进一步发展的若干思考

1. 适当放宽政策, 扶持民办高职院校发展

国家应在教育领域多给民办高职院校一些政策上支持。首先, 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出发, 厦门市政府可设立民办学校发展政府专项资金, 对取得突出办学成就的学校进行奖励;其次, 教育行政部门可通过对民办学高职院校实行“零租金”或“低租金”等政策措施, 土地部门按照公益性质用途给予民办学校土地方面支持;再次,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与公立学校教师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可自由流动;最后, 完善民办高职院校相关税赋政策, 明确税收征收规范, 对不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 要与公办学校一样享受免税优惠;对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 要按照法律要求尽快提出税收优惠规定等。总之, 在相关政策上放宽一点, 民办学校是可以发展好的。

2. 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内部管理制度

当前厦门民办高职院校里, 学校资金主要是企业或个人出资成立的, 因此学校主要出资人一般为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等管理机构的实际负责人, 在重大问题上享有决策权。为此如何避免学校出资人通过控制学校的实际管理权来盈利是我们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 首先必须严格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 依法处理好董事会和校长负责制之间的职责分工, 规范学校董事会与校长之间的各自职责, 建立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 改变目前厦门市普遍存在学校董事长与校长一人兼任的现象。其次, 需要尽快制定有关民办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细则, 确保学校能真正作为我国公益事业为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3. 强化民办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

首先, 民办高职院校的经费筹集主要有学杂费收入, 住宿费收入, 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 以及国家少量教育事业费补贴和项目经费。收取学生学费是最主要经费来源, 但这种收费要受到社会制约, 价格受到市场制约。因此, 学校必须自己进入市场自我调节。同时民办高职院校希望国家能给予更宽松的收费政策和标准。其次, 民办高职院校经费支出主要有二项:第一, 事业支出。包括职工工资, 福利, 助学金, 修缮费等;第二, 基本建设支出。民办高职院校在保证事业支出前提下, 用自筹资金安排基本建设支出。从学校发展角度讲, 经费支出除正常支出外, 主要倾向实验设备的建设业务辅助支出和科研经费支出, 提高办学整体水平。

4. 建立一支稳定而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首先, 学校应制定长远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结构上专兼职结合, 比例应按各学校具体情况而异。利用兼职教师是民办高职院校的特色, 因此兼职教师在教学的作用不容忽视, 要做好兼职教师的聘用工作。其次, 学校要为教职工提供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 建立健全基本社会保险, 同时还应考虑利用不同社会保险方式起到招募人才、稳定队伍的作用。如可为本单位有发展前途、有突出贡献人员额外附加社会保险;对工作达到一定级别和年限的教职工补充社会保险;对工作达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教职工在工资待遇方面给予倾斜。再次, 学校还要根据自身定位, 从高职教育需要出发, 面向社会招聘一批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并注重加强年青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 增强教师归属感和凝聚力, 共同构筑民办高职院校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朱坚.上海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及地方立法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10) .

[2]曾小军, 邓云洲.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7) .

[3]郑若玲, 王晓勇.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建议——以厦门民办高职院校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1 (4) .

篇4:对厦门太古公司人才战略的建议

关键词:人才战略价值;薪酬体系;岗位轮换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1-0145-02

厦门太古飞机有限公司在未来五年的基本战略是:集中发展基地维修(Base Maintenance);包括波音B747-200、B747-300和B747-400的客机改货机。在保证基地维修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与美国波音公司携手,适度(试探性)介入航空制造业。根据这一战略,结合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未来五年内公司在人才战略上应该着重培养和留住一线技术人员(包括一线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以及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业务主管,同时培养和发掘高层继任者。为此,本文作者提出以下八点建议:

1 盘点现有人才

按人才对公司战略价值的高低和目前该人才在市场上的稀缺性对公司的现有人员进行分类盘点,并对不同类别的员工采用不同的雇佣和留人方案,如图1所示。重点留住那些公司想留的人,即目前市场上稀缺、对公司的战略价值高的人才,见图1的(2)所示。公司目前的员工如持牌工程师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业务主管或者是深受客户敬重的一线员工,都属于这一类人。

(1)低战略价值、高稀缺性的人才尽量外包,以减少成本。

(2)高战略价值、高稀缺性的核心人才尽量内部培养、内部提升,以形成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并经常与其沟通、交流,不断加强关系。

(3)低战略价值、低稀缺性的辅助性人才主要确立外包或短期合同等方式。

(4)高战略价值、低稀缺性的通用人才主要通过劳动契约确立劳动关系。

2 建立“内具公平性,外具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进行职位评估和薪酬的市场调查,建立“内具公平性,外具竞争力”的薪酬体系。薪酬市场调查重在解决薪酬的对外竞争问题。目前公司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公司的长期战略要求有大量的中高层次的技术人员(包括一线工程师、工程设计人员、懂技术的一线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薪酬设计就要能吸引市场上的这批人才。公司这几年的人才主要流向下列两类企业: 第一类为有竞争关系的企业 (如国内的飞机维修企业及各航空公司);第二类为无明显竞争关系的外资企业(如GE公司、戴尔公司)。公司可以考虑委托专业的咨询公司对上述两类公司进行调查,数据应包括薪酬结构、奖金和福利情况、不同职位和不同级别的薪酬、薪资增长情况、长期激励措施以及薪酬走势分析等。

根据以上的对内评估和对外调查的结果,调整和重构公司薪酬体系,建立“内具公平性,外具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对于“核心人才”如持牌工程师,目前给他们支付“牌照津贴”,等到这种人才在市场上不再紧缺或者企业认为他们已不再那么重要时,再停止支付这种特殊津贴。

3 为员工提供不同的职业通道

解决好“当官”与“当专家”的问题。前者注重于技术难度与创新能力,后者注重于管理难度与综合能力,这可以对企业中处于不同职位中的员工营造不同的竞争环境和人才激励模式, 为企业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工作类别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奠定基础,为员工核心技能及专长的提升指明方向和提供标准,也为企业按能力与业绩回报员工创造公平公正的价值提供基础 (如图2所示)。

4 设计适合员工需要的福利项目

完善的福利系统对吸引和留住员工非常重要,它也是公司人力资源系统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为鼓励员工长期稳定地在太古工作,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除了按国家规定的福利项目外,公司已经设立了“企业补充养老金计划”,以提高雇员的福利待遇,保障员工晚年的生活稳定和幸福。作为员工福利的一部分,该项福利是对长期服务于公司的员工的一种奖励,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增加老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但对新员工的激励没有很明显的作用。基于目前公司现状,除了该福利计划外,公司可以根据员工的特点和具体需求,列出一些其他福利项目,如旅游、健康检查、俱乐部会费、 带薪假期等,并规定一定的福利总值,让员工自由选择,各取

所需。

5 招聘“合适”的人才而不是“一流”的人才

其实企业没有必要给所有的岗位配备一流的人才,如果能把目光转移到那些能够胜任工作但劳动力市场对其需求又不是很高的人身上,公司也许能够保护自己免受市场力量的影响,从而减少人才的外流。公司的某些岗位如“工卡录入人员” 、“仓管人员” 、 “图书管理员” 、“一线技工”等,没有必要从四年制的精英院校招聘,宜转向从三年制的大中专院校或技工学校招聘。

6 岗位轮换

采用在多个岗位上对员工进行交叉培训的方法,使员工具有多种技能,这样在某一员工离开时就能迅速从内部找到合适的人顶替其原来的岗位,以减轻公司对任何单一员工的依赖。

7 从其他公司“借调”技术人员

公司将介入多个项目,有机会成为某些项目的“总包商”,如波音B747-400客机改货机,这是较大型的项目,需要有多个公司的合作才能完成。很多零件可能会由另外的“分包商”设计并生产,然后交到太古,由太古将这些零件组装成更大的模块并装到飞机上,最后将改装后的飞机交到航空公司手中。因为这种项目是阶段性很强的工作,为了减少人员的雇佣,公司可以考虑让“分包商”的关键技术人员跟着零件一起到太古,在这阶段成为太古的员工并和太古员工一起协同工作。

8 发掘和培养企业将来的继任者

为了使企业将来在继任者上有更多的选择,应及早从企业内部培养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候选人群体,为将来的接班问题的顺利解决打下伏笔。对继任候选人的培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1)正规教育,创造机会让继任者接受先进的正规教育,系统地接受包括财经方面的专业训练;(2)行业内的工作经历,让潜在继任者到本企业以外的本行业的一流企业(如香港国泰航空公司、香港飞机工程有有限公司、美国波音公司等)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这可以让他们既得到宝贵的行业经验,又可以作为普通工作者得到磨练,同时建立更好的“人脉”关系;(3)创造舞台,塑造授权环境,让候选人自我学习与成长,除了要有早期的基层工作体验外,还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舞台,让他们独当一面,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成长;(4)创始人的亲自辅导,企业创始人一手创下了企业,不仅对本企业了如指掌,而且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管理经验。如能将这些宝贵的无形财富传给继任者,无疑将有助于该继任者更快地

成长。

9 结语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人才战略措施,厦门太古飞机有限公司一定能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态势,延续辉煌。

参考文献

[1]彼得·F.德鲁克.知识管理(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Nonaka.I.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J].Organizational Science,1994,5(1):14-37.

篇5:厦门市自主创业政策

厦门市自主创业相关政策(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文件依据:《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做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通知》(厦人社〔2014〕174号)

● 政策有效期限:2014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

● 申请时间:每年的2月、8月1.自主创业奖励

一、奖励条件:

(一)经营实体营业执照上载明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执行事务合伙人、负责人)必须是自主创业扶持对象。

自主创业扶持对象是指在劳动年龄内、具有厦门市户籍的下列人员:

1.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2.农村富余劳动力;

3.未就业的应届全日制普通高校或职业院校毕业生;

4.未就业的复退军人或驻厦部队随军家属。

(二)经营实体必须是指在2014年7月1日之后设立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

(三)经营实体自税务登记之日起,正常经营1年以上。

二、奖励标准:

自开业之日起经营每满1年给予3000元/户;

同一自主创业扶持对象、同一经营实体或同一经营场地只能享受累计不超过3年的自主创业奖励。

三、申请流程:

申请人提出申请(以下方式二选一)

1.网上申请:注册登陆“厦漳泉(闽南)人力资源网”(延伸了解:关于做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通知 厦人社〔2014〕174号

各区人社局、财政局:

为进一步做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强化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

(一)“1+1群”创业入门培训补贴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参加“1+1群”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培训,考试合格的,给予培训机构1000元/人的一次性创业入门培训补贴,培训补贴含100元/人的创业入门结业考核或职业技能鉴定费。

1.本市户籍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应届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未就业转业复退军人;

2.驻厦部队未就业随军家属;

3.来厦务工农村劳动者。

(二)创业提高培训补贴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参加创业提高培训,考试合格的,给予培训机构1500元/人的一次性创业提高培训补贴,培训补贴含150元/人的创业提高结业考核或职业技能鉴定费。

1.持有本市工商登记注册的营业执照1年以上的法定代表人、经营者、执行事务合伙人、负责人等;

2.已取得“1+1群”创业入门培训合格证2年以上的学员;

3.员工达200人以上企业的本市户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4.本市户籍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二完善扶持政策,促进创业就业

(一)创业场地补贴

自主创业扶持对象新创办经营实体,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按其持续经营时间给予最长不超过36个月的创业场地补贴。第1—12个月、13—24个月、25—36个月的补贴标准分别为600元/户.月、400元/户.月、300元/户.月。

(二)自主创业奖励

自主创业扶持对象新创办经营实体,正常经营1年以上,自开业之日起经营每满一年给予3000元/户的自主创业奖励,但最长不超过3年。

(三)创业带动就业奖励

自主创业扶持对象新创办经营实体,自开业之日起3年内新吸纳本市户籍人员就业12个月以上,每吸纳1名给予2000元的创业带动就业奖励。

(四)创业项目奖励

经市创业指导专家评审进入市级创业项目资源库的创业项目,给予项目申报人2000元/个的入库项目奖励;市级创业项目资源库中的创业项目被5人以上采用的,另给予项目申报人5000元/个的优质项目奖励,并向社会重点推介。三完善经费保障,加强创业服务

设立创业工作经费,用于市、区人社部门创业项目征集评审推介、创业指导软件开发维护、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宣传、创业典型宣讲、组织开展创业指导活动等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有关的费用支出。四资金来源

上述各项经费,按现行渠道纳入市、区财政预算。其中创业培训补贴、创业项目奖励资金由市财政承担;创业场地补贴、自主创业奖励和创业带动就业奖励资金由自主创业扶持对象户籍所在地的区财政承担;创业工作经费由相应的市、区财政承担。五资金拨付

创业培训补贴由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受理、审核、公示,经市人社局和财政局核定后将补贴资金转入申请单位银行账户;创业项目奖励由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负责受理、审核、公示,经市人社局和财政局核定后将奖励资金转入申请单位或个人银行账户;创业场地补贴、自主创业奖励和创业带动就业奖励由自主创业扶持对象户籍所在地的社区(村)受理、街道(镇)复核、区就业中心审核、公示,经同级人社局和财政局核定后将补贴或奖励资金转入申报对象银行账户;创业工作经费由市、区财政部门审核后据实拨入同级人社局或就业中心的银行账户。六有关事项说明

(一)本通知中的自主创业扶持对象是指具有厦门市户籍的下列人员:

1.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2.农村富余劳动力;

3.未就业的应届全日制普通高校或职业院校毕业生;

4.未就业的复退军人或驻厦部队随军家属。

(二)本通知中的新创办经营实体,是指在本通知执行起始日期之后设立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即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登记日期必须是在本通知执行起始日期之后。

(三)新创办经营实体的正常经营时间,按该实体同期的《企业汇总纳税申报表》或《地方税费网上申报邮件回执》等纳税申报资料进行判断。

(四)新创办经营实体营业执照上载明的法定代表人、经营者、执行事务合伙人、负责人等必须是自主创业扶持对象,才能享受本通知规定的补贴或奖励,但其本人不能作为新吸纳就业人员享受创业带动就业奖励。

(五)本通知中的新吸纳本市户籍人员,是指新创办经营实体在本通知执行起始日期之后招用的,并按规定办理就业登记、按月缴纳社会保险费,在本实体连续工作12个月以上的本市户籍人员。补缴社保的月份不算作连续工作月份。

同一本市户籍人员在同一新创办经营实体只能享受一次的创业带动就业奖励。

(六)每一个创业扶持对象只能享受累计不超过3年的新创办经营实体的创业场地补贴和自主创业奖励。

同一经营地点的新创办经营实体,只能享受累计不超过3年的创业场地补贴、自主创业奖励和创业带动就业奖励。

(七)从事劳务派遣业务的新创办经营实体(即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不一致的企业,如劳务派遣公司、人才服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顾问公司等),不能享受本通知规定的创业带动就业奖励。

(八)创业培训补贴,每季度受理一次;创业场地补贴、自主创业奖励和创业带动就业奖励,每年的2月、8月各受理一次。七监督管理

(一)定点创业培训机构要严格按照《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厦门市财政局关于“1+1群”创业培训有关事项的通知》(厦人社[2012]30号)规定的创业培训组织管理要求,开展创业培训;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中心对定点创业培训机构进行日常工作指导、检查;市人社局每年组织一次教学督导、评估、检查、考核。对考核不合格、有违法违规行为等情况,市人社局将取消其创业培训资格,3年内不得再参加创业定点培训机构的招投标。

(二)各区人社局应每年定期对本通知中各项补贴或奖励资金的申请单位和个人进行全面检查。

(三)本通知中各项补贴或奖励资金的申请单位和个人应如实填写并提交申请表及相关资料,人社、财政等部门有权对其申请材料进行核查、公示。申请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规情形的,由人社、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进行查处:

1.不按规定填写并提交相关申请材料、拒绝人社等部门对其申请材料进行核查,或对有关部门依法监督检查不予配合的,人社部门可以拒绝其申领本通知规定的各项补贴或奖励资金。

2.采取故意隐瞒、虚报或者伪造有关信息,或采取贿赂等不正当手段骗取各项补贴、奖励资金的,各级人社部门5年内不再受理其申领本通知规定的各项补贴或奖励资金;相关部门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规定,追回所骗取资金,并追究其骗取财政资金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八附则

(一)本通知自2014年7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5年。《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厦门市创业扶持资金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厦人社〔2012〕153号)同时废止;以前相关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执行。各区正在执行的同一补贴或奖励政策,低于本通知规定的范围或标准的,按本通知规定执行;高于本通知规定的范围或标准的,按各区文件规定执行。同时,鼓励各区在本通知基础上,结合本区实际情况,补充出台更为优惠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政策。

篇6:厦门市人才引进政策

为加快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集聚,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根据《厦门市实施“海纳百川”人才计划打造“人才特区”2013—2020行动纲要》和《厦门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暂行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 工作机构

第一条 成立工作机构。组建由市发改委、经发局、财政局、科技局、公务员局以及火炬高新区、象屿保税区管委会等单位组成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市发改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其他单位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市发改委。

第二条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贯彻落实《厦门市实施“海纳百川”人才计划 打造“人才特区”2013-2020行动纲要》及配套政策文件,组织实施《厦门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暂行办法》。相关成员单位按“谁受理谁服务”原则对人才所属领域进行相对分工:市发改委负责央企招商项目、重点前期项目、重点建设项目;市经发局负责工业、能源产业,重点负责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支柱产业、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市科技局重点负责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及高新技术企业;

火炬高新区、象屿保税区管委会负责区内企业。

第三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编制资助申请公告、人才引进指导目录、资助申请审核方案等,报领导小组审定;组织实施评审工作,根据评审结果,向领导小组提交初步人选方案。

第二章 公告制定与发布

第四条 拟写公告。每年4月底前,各成员单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分工提出本紧缺人才引进指导目录,领导小组办公室汇编《厦门市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紧缺人才引进指导目录》,拟制《厦门市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紧缺人才引进资助申报公告》。

第五条 发布公告。每年6月初,各成员单位在各自网站上发布《厦门市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紧缺人才引进资助申报公告》及《厦门市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紧缺人才引进指导目录》。

第三章 紧缺人才引进资助申报程序

第六条 申报受理。公告发布后,相关成员单位按分工受理紧缺人才引进资助申报,其他成员单位向相关成员单位推荐。联系处室:

市发改委产业处

市经发局行业处

市科技局社会科技处

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经发处

象屿保税区管委会政治处

第七条 申报材料。申报人或用人单位将申报材料一式三份按公告要求,提交对口成员单位。申报材料主要内容:

1、封面(格式见附件一)。

2、申报表(格式见附件二)。

3、证明材料:

(1)申请人有关材料:申报人身份证、户籍或护照复印件;学历证明;申报人与所在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申报人或团队与企业签订的攻关协议(申报阶段可用意向性协议代替);已享受的各类人才优惠政策情况;申报人收入证明、纳税证明。

(2)用人单位有关材料:申报人所在企业的营业执照和机构代码证复印件;企业税收归属地以及企业上财务报表;企业在行业内所处地位的有关材料。(用人单位基本情况表见附件三)

(3)申报人或所属团队已取得业绩的证明材料;(4)用人单位对申报人在本单位已取得业绩或预期业绩的说明。

4、申报人承诺材料真实性声明;

5、用人单位承诺材料真实性以及给予相应配套支持的声明。

第八条 项目立项同步申报。鼓励重点项目、重大招商项目在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人才需求研究,探索人才引进方式,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编写人才专篇。项目单位在申请立项时,可同步提出紧缺人才引进资助申请,相关成员单位应及时受理并提出建议方案,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组织审核。

第九条 应急响应机制。年产值20亿元以上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需引进关键性紧缺人才,可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各成员单位在接受“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申请后,会同市发改委提出建议方案,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

第四章 审核程序

第十条 审核原则。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在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下,坚持公开公正、引导示范、择优选特的原则,于8月份组织审核工作。

第十一条 审核程序

1、审核方案制定。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审核方案报领导小组审定。其中设定量化审核指标,并根据紧缺人才需求及申报情况提出安排建议数。

2、资格初审。各成员单位按有关规定对申报人的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初审(汇总表见附件四),提交参加评审的申报人名单。

3、组织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员单位责任处室负责人并分组邀请相关领域2名专家,成立审核小组,在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下进行评审,提出紧缺人才引进资助对象初步人选,并报请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

4、公示资助人选。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各成员单位在各自网站上公示对口领域的紧缺人才引进资助初步人选,公示时间为7天。

5、确定资助对象。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社会反映问题及成员单位的处理意见,提出紧缺人才引进资助对象人选,报领导小组审定,并向市财政局报送专项资金预算。

6、公布资助对象。各成员单位在各自网站上公布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紧缺人才引进资助对象人员名单,并通知用人单位和资助对象。

第五章 资助落实

第十二条 资助落实申请。用人单位在落实有关承诺,并在与紧缺人才引进资助对象签订劳动合同满1年后,提出落实人才引进资助书面申请报告,并附上与紧缺人才引进资助对象签订的有关补充合同或协议,以及落实有关承诺的证

明材料,按原申报渠道报送各成员单位。

第十三条 津贴安排。各成员单位核实资助申请,市发改委定期汇总提交市财政局(薪酬津贴安排程序由市财政局另行制订)。

第十四条 英才卡申请及领军人才推荐。每年入选的聘用人才资助对象可按原申报渠道向成员单位申办“银鹭英才卡”。市发改委会同各成员单位按不超过当年入选聘用人才资助对象总数的10%提出符合条件的“金鹭英才卡”申报人选,报领导小组审核。市发改委汇总各成员单位受理的“银鹭英才卡”、“金鹭英才卡”申请,报请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市发改委会同相关各成员单位向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符合条件的领军人才。

第六章 考核管理

第十五条 跟踪考核。由成员单位按分工于每年8月份完成对上跟踪考核工作,重点考核用人单位履行承诺、提供配套资助以及服务保障等,考核引才资助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成果进展情况等。

第十六条 奖励与惩罚。

1.奖励。对考核优秀的用人单位及引才资助对象,由市发改委向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表彰。

2.警告与惩罚。对考核不合格的,向责任主体提出警

告,要求用人单位或引才资助对象进行整改。由引才资助对象造成责任且整改不到位的,停止其以后申报资格,由用人单位造成责任且整改不到位的,停止其3年申报资格。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细则未尽事项按《厦门市实施“海纳百川”人才计划打造“人才特区”2013-2020行动纲要》及配套政策文件(厦委办[2013]10号)文执行。

第十六条 本细则由市发改委负责解释,有效期2年,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附:

1、申报材料封面格式

2、厦门市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紧缺人才引进资助申请表

3、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用人单位情况表

4、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紧缺人才引进资助对象审批汇总表

附件一:申报材料封面格式

编号:

(由成员单位编号)

(注2)

厦门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引进资助申请材料

行业领域: 人才岗位: 引进方式

用人单位: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申报人: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申报日期:201×年××月××日

注1:引进方式按聘用人才、柔性人才、创新团队分类 2:格式:年份/成员单位简称/4位序号,如:2013信息0133(注1)

上一篇:领导高升离任时的六句话下一篇:法制与道德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