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24-04-28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9篇)

篇1: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从劳动与技术的替代选择谈全面建设小康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我们面临的.宏观经济现状.本文在基于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上,阐明劳动与技术之间存在的客观的替代关系,提出走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之路的政策建议.

作 者:唐才敏 王克勤 TANG Cai-min WANG Ke-qin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财经学院,重庆,400715刊 名: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年,卷(期):14(2)分类号:F240关键词:比较优势 传统产业 高新技术

篇2: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邓小平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战略构想。他指出,“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800美元。”(《邓小平文选》第3卷64页)

二000年二月二十五日江泽民在广州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战略构想的直接继承。

二00七年十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这是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是老百姓所熟知的“四菜一汤奔小康”这一简单的小康标准。它涵盖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大的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单单要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上来,而且要把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也同步提高上来。“小康社会”这一构想,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内涵和意义也在不断的得到丰富和发展。

今年刚刚结束的“两会”,代表、委员们对“十二五”规划畅所欲言。“十二五”规划就是围绕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来编制的。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十二五”规划中,确立的经济发展速度是7%。对这一数字,总理的解释是:“我们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就是要把发展和所得到的成果用在民生上来。”我们要想早日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就必须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要想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落到实处,就要抓好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这五大民生问题。

一、解决民生之本——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老百姓要生存下去,要能吃上饭,就要有一份可以赚钱谋生的工作。政府要切实解决好就业问题,就要把“劳动者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贯彻好。政府要做的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与就业有关的各项政策。政府要加大宣传,提高青年人的就业积极性,让他们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要加大失业调控力度,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群众获得理想的工作;要多开办一些培训机构,对市场通用性广、适用性强、企业需求量大的行业(工种)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开设就业援助服务电话和搭建网上就业服务安置平台,从尽可能多的渠道为各类求职者解决就业问题;要出台一系列的劳务引导政策,使政府的促进作用大大提高;要在开办的培训机构内,聘用一些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为学生们讲解有关当前就业形势、相关政策法规、求职技巧、如何签订劳动合同、怎样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等等方面的课程。解决好就业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政府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夯实民生之基——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政府要加强农村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的义务教育。对农村贫困地区和

偏远地区的校舍建设,政府应负担起建设费用。由政府出面,在社会

上公开招聘一些能扎根农村的中小学教师,扩充教师队伍。对贫困家

庭学生实行“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二免

一补”政策。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子女,当地政府应大力开办农民

工子女学校,使每个孩子都能有一个良好的读书学习的环境。

三、调剂民生之源——分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两会召开前夕,温家宝总理和网友在线交流,谈到收入分配改革时说:

“今后五年,我们将要把解决收入分配不公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

务。”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首先要实行两个“同步”——居民收入增长

同经济增长同步,职工工资增长同劳动生产率同步。其次,应该让收

入较高的人多纳税,收入少的人少纳税甚至不交税。如果政府能够出

台相应的措施,会使绝大多数中低收入者受益。政府应缩小贫富间的差距,使老百姓能从中得到实惠。

四、完善民生之依——社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保险制度,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和改善劳动者生活状况的重要

保障。“社保”是老百姓的靠山。完善好“社保”等于让老百姓吃下了

一颗“定心丸”。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形势下政府应对社会保险和

职工福利制度加快改革步伐,以期进一步的对这两方面进行完善。农

民工也是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

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应该享受更好的社会保障。但现实是,对于2亿

多的农民工来说,迟而未决的农民工保障问题,一直以来是心里的一

块心病。政府应加大施行力度,让农民工都可以参加外来人员综合保

险。同时,对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让“综合保险”同“社保”接轨,将农民工社会保障待遇转移到“社保’,保留“综合保险”。政府应尝试

并逐步施行这一具有特色的补充保障。近两年来,农民参加农村养老

保险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体系,规划好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与运作。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群众,政府应加大

财政帮扶力度,不仅要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而且要出台一些

救助政策,解决好农村贫困户的生活问题。

五、构筑民生之盾——稳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只有构筑好社会稳定——这一道人民群众心中的坚实盾牌,才能使人

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近年来,刑事犯罪问题,腐败问题,恐

怖主义问题,民族问题,贫富分化问题等等,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一

系列问题突显出来。政府要树立新的稳定观,重视实现公平正义,加

快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要建立、完善一个统一的社会

矛盾纠纷处理机构,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公安机关要依法严

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并组织一切力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争取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时代的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热烈的期盼,是勾画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一张宏伟蓝图。加大民生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

项重要任务。我们要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努力完成好历史交给的这一项伟大

任务。我们必将迎来一个民主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大大提高的全面小康社会。二0一一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千帆竞发“十二五”,各

篇3: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 孙中山解决民生大计的战略思考

旧中国, 由于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民生问题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为此,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在1905年《民报》发刊词中, 首次提出了以“平均地权”为核心的民生主义思想。对民生一词的理解, 孙中山曾解释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 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孙中山认为:民生有4个基本需要。他指出:“民生的需要, 从前经济学家都是说衣、食、住3种, 照我的研究, 应该有4种, 于衣、食、住之外, 还有一种就是行”, “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 不但是要把这4种需要弄到很便宜, 并且全国人民都能够享受”。孙中山还曾指出:解决民生问题, “不但是要注重研究学理, 还要注重实行事实”。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 孙中山不仅提出了新旧三民主义思想, 而且还提出了发展中国的《实业计划》, 认为不仅要推翻封建制度、创建共和制国家, 而且要发展实业和实施“平均地权”, 实行“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等重大的社会改革政策, 才能“振兴中华”, 改善民生。

(二) 毛泽东解决民生大计的理论思路

毛泽东解决民生大计的理论思路, 体现在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很多方面。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 毛泽东认为, 要开展土地革命, 给农民看得见的实惠, 进而创立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大众的革命政权, 由此可彻底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压迫, 从此实现人民的翻身解放。又如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 毛泽东认为, 要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 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 来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并消灭剥削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在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中, 毛泽东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等。总之, 毛泽东解决民生问题的理论思路, 主要放在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政权,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生产力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变革生产关系等方面。

(三) 邓小平解决民生大计的大手笔

1977年, 邓小平第3次复出。他响亮地喊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行改革开放,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使中国生产力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1992年, 他又创造性地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新观点, 使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步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轨道。

(四) 江泽民解决民生大计的大智慧

历史进入2000年, 中国怎样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 怎样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不变, 江泽民以非凡的远见卓识, 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还要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 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二、中国解决民生大计的新对策、新展望

(一) 十七大解决民生大计的新战略

党的十七大, 把解决中国民生问题, 提到了史无前例的新高度。其战略思想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加快推进中国的社会建设。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十七大提出的战略性措施有: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二) 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使中国民生问题有了巨大改善

党的十六大以来, 中国又启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战略, 使过去5年, 中国民生问题有了巨大的改善。

1、在教育方面, 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

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 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 使1.5亿学生和78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受益。

2、在卫生方面, 全国财政用于医疗卫

生支出5年累计6294亿元, 比前5年增长1.27倍。国家规划免疫预防的疾病由7种扩大到15种, 对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患者实施免费救治。国家安排资金改造和新建1.88万所乡镇卫生院、786所县医院、285所县中医院和534所县妇幼保健院, 为1.17万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医疗设备, 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 200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

3、在就业方面, 坚持实施和完善积极

的就业政策,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五年累计666亿元。统筹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全面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平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万人。基本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 完成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

4、在在社会保障方面, 全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5年累计1.

95万亿元, 比前5年增长1.41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 2007年参保人数突破2亿人, 比2002年增加5400多万人;中央财政5年累计补助养老保险专项资金3295亿元。2007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亿人, 比2002年增加近1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 已扩大到全国86%的县, 参合农民达到7.3亿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4140亿元, 比2002年增加2898亿元。

(三) 展望新蓝图, 民富国强有保障

1、2008年召开的“两会”, 从组织措施上保障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改善民生新战略的有力实施。

2、从财政、税收政策上进一步改善民生。如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和用药安全, 控制药品价格上涨;支持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 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

3、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入手, 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让人民生活无后顾之忧。

5、建立住房保障体系。主要采取4项措施:健全廉租住房制度, 加快廉租住房建设, 增加房源供给, 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 积极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 同时要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 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 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 合理调整城市土地供给结构, 增加中小套型住房用地;综合运用税收、信贷、土地等手段,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抑制不合理需求, 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加强市场监管, 严格房地产企业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 依法查处闲置囤积土地、房源和炒地炒房行为。

三、当前中国民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必须把城市商品房价降下来

对照20世纪初,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解决民生大计的战略目标, 就是把“衣、食、住、行”这4种弄到很便宜, 并且全国人民都能够享受的设想, 经过近100年的奋斗, 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4个方面, 至少“衣、食、行”3各方面已经“很便宜”;“住”, 在农村, 农民的自建房也很便宜;当前中国民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房价过高, 但建筑质量并不见得高, 处于“很不便宜、很昂贵”的质次价不一定高的状态。因此, 政府下一步的民生工作目标, 最主要的是必须把城市商品房的房价降下来。房价降不下来, 孙中山在20世纪初提出的目标就没有实现。

总之, 党的十七大和2008年“两会”描绘的新蓝图, 让我们看到中国解决民生问题的战略思路、措施已经基本明确, 重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并把人民群众迫切关注的社会建设、社会公平正义这些新期待, 放在了党和国家的工作日程上。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的大国, 能采取这一系列的有力措施来解决民生问题, 可以预见, 中国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刘仁坤, 刘兴华.孙中山民生史观新探[J].北方论丛, 2007 (4) .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10-15.

篇4: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键词:小康社会;内涵;进程;要求;特点

中图分类号:D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17-03

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此,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期”进入“建成期”,步入倒计时。

一、小康社会的内涵不断丰富,形成“五位一体”新格局

小康社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描绘的社会理想,成为历代有为政治家和广大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理想生活的追求。据儒家经典《礼记·礼运》记载,小康社会低于“大同”理想,是儒家理想中的所谓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类似于历史上的大禹、商汤、周公之治时期境内安宁,社会经济较好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总设计师邓小平借用极具民族特色的小康社会,规划中国现代化建设,从而为小康社会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小康社会从基本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建设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频共振,不断增添发展新内涵,逐步丰富为“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新格局。

1987年4月26日,在经过反复思考的基础上,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时,提出来完整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步骤。他说:“从1981年开始到本世纪末,花二十年的时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就是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到1 000美元。在这个基础上,再花五十年的时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4 000美元。那意味着什么?就是说,到下一个世纪中叶,我们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至此,邓小平基本完成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的整体构思。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确认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部署。

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面向21世纪,1997年9月12日召开了党的十五大,展望21世纪,细化了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发展战略,确立了21世纪上半叶“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2年11月8日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六大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两手抓”,逐步扩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格局,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也随之扩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并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挑战。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相一致,保持同步。这标志着,全面小康社会发展为“四位一体”,并得到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的确认。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单列为一部分予以凸显,并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格局的一部分,进行了突出强调。明确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的格局。

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不断推进,步入“建成期”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各地统计研究部门对2000—2010年全国及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统计监测。结果表明,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努力克服了国内外错综复杂的众多不利因素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9.6%提高到2010年的80.1%。从“十五”时期和“十一五”时期对比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增速有所加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均有上升,但区域间差距仍然较大,从十年来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东部地区增幅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由此表明,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时间过半的同时,任务已经总体完成过半,开始由“建设期”进入“建成期”,从东到西将会陆续建成小康社会。比如,据江苏省统计局介绍,截至2011年底,江苏13个省辖市中已有9个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此外,江苏省在纳入监测的62个县级地区中,已有40个县(市、区)总体达标;目前苏南、苏中地区的省辖市、县(市、区)已全面达标。

分析中国统计信息网提供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统计公报,从1980年到2011年间,中国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总体推进快,呈现以下三种情形:

一是提前超过预计目标。我国基本小康社会建设的起点是1981年,参照点是1980年。实现GDP翻一番的目标提前了3年,翻两番的目标提前了7年。到2000年时,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增长12.5倍,翻3.5番,比1990年增加4.14倍,翻两番以上。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5.3元,与1980年相比,已经提前15年实现翻两番目标。1994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3 179元,提前5年实现翻两番目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参照点2000年,提前5年实现GDP翻一番的目标,提前10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也就是说,已经超过预计的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GDP总量标准。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 761元,提前2年实现翻一番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781元,提前2年超过翻一番的目标。2011年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810元,是2000年的3.4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 977元,是2000年的3.1倍。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平衡。分析统计数据发现,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在城乡之间的推进不平衡。在人均收入上,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快,在20世纪90年代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快。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仍然延续了人均收入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快的状况。2011年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0年增加2.47倍,比2005年增加1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增加2.1倍,比2005年增加1.1倍。这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平衡的情形已开始发生新变化,将来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农村居民将持续超过城镇居民。

三是城乡收入增长明显滞后于GDP的增长。在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增长不平衡的同时,GDP增长与城乡收入增加也不同步。基本小康社会建设时期,提前7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农民收入的起点太低,提前15年实现翻两番目标,不具有实质性意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两番目标,只提前了5年。2010年GDP是2000年的4.45倍,提前10年实现翻两番目标,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是2000年的3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是2000年的2.63倍,其间出现明显的滞后差距。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以2000年时达到的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基本小康为起点,全面小康社会已历经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的接力式持续建设12年。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小康社会由“建设期”转入“建成期”,并提出了“建成期”努力实现的新要求。全面小康社会“建成期”的新要求,与“建设期”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一是要求更加全面。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总体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相适应,党的十六大强调的是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党的十七大强调的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而党的十八大则要求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尽管十六大和十七大时已涉及生态文明建设,但并没有凸显出来与其他建设相提并论,而十八大则更加全面,明确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二是认识更为深化。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是以基本小康社会为参照,不断深化的。党的十六大认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把这“六个更加”的更高水平,细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不够简洁,显示出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缺乏实践经验,更多的属于展望式的描述。党的十七大时,全面小康社会经过七年的建设实践,特别是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提前5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明确了科学发展的方向,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也简洁明确了许多。党的十八大时,已经有12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丰富经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定巨大成就,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提前10年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更为深入,“建成期”的新要求也更为简洁明了。

三是标准更为提高。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新要求都有GDP翻两番、翻一番的数量指标,但每个阶段的指标都在提升,十八大的指标提升得更高。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上升到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十八大的基数则是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标准是这两个指标各翻一番,并同步。实现这个标准后,仅绝对值而言,2020年的GDP将达到795 966亿元,相当于2000年的8.9倍,已经翻三番了。

四是信心更为坚定。如果说,党的十六大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是一种基于基本小康社会的更高水平的展望,那么,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信心更为坚定,果断地提出由“建设期”转入“建成期”,满怀信心地向全国人民郑重承诺、向全世界庄严宣示:“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为我们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一定能够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7.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12日)[DB/OL].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index.html.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DB/OL].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index.html.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DB/OL].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index.html.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N].人民日报,2012-11-08.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公报[DB/OL].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tjcn.org.

篇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前10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10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要完成好这个主要任务,我们就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并使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与现代化建设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作为一名青年,对于这样一个目标,既感到欢欣鼓舞,又自觉责任重大。感到欢欣鼓舞是因为二十年后的中国将以更加强大、更加富足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感到责任重大是因为这二十年的时间,正是自己具备一定工作经验之后,开始慢慢发挥自己微薄的能力回报社会的时间。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学习,就能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有效指导。这样的理论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才是值得提倡的。

其次,根据工作需要,实现知识更新,以全面的素质建设小康社会。先进的生产力的体现,靠科技实力;先进文化的推动,离不开现代科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现,需要现代利一技手段去创造。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技术产业在各个领域风起云涌。如何将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作大作强,这是在本职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另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也凸现眼前:那就是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如何面对涉及不同学科的高技术领域的本职工作。

知识需要更新。知识的更新既是工作的需要,更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篇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3、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4、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二、运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三、运用所学的知识,从经济方面谈谈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改革开放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5、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四、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到什么?

1、努力学习,掌握过硬本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为祖国和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3、培养乐于奉献,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篇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1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以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小康社会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用我们的话说已经总体实现小康了,但是总体和全面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还是发展很不平衡的,是很不协调的,内容也很不全面。这些年在经济建设方面,成就是很明显的,但我们在政治小康、文化小康和服务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做。

在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基础上,十八大在报告主题中鲜明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从“建设”到“建成”,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号召: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篇8: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改善民生:社会建设的的重点

社会建设内容广阔, 包括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各个方面, 而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 即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 尤其是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住宅、社会保障等。十七大报告专门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专题对社会建设进行了论述, 凸显了社会建设的重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 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2]党和政府按照公正原则对一系列社会建设问题进行规划和设计, 促进有关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在改善民生中更加注重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注重收入分配公平。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和政府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体制是至关重要的。收入分配关系到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系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党对于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一直非常重视, 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进行了认真探索, 作出了一系列政策规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并明确提出要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全面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党的十七大在总结十六大以来党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了收入分配要切实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尤其是再分配中要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思想。这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 也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二、优化社会结构, 建构和谐社会关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 尤其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 党关于建设和谐社会关系的努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各种社会关系上, 促进各阶级、各阶层关系和谐。社会和谐的实质是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 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3]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要“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4]十大八报告再次强调, “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 促进党政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重要法宝。”[5]二是在收入分配上,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问题, 这是针对不同阶层的收入问题而确定的重要举措。十七大提出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缩小收入差距, 控制高收入群体, 中等收入群体占大多数,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十八大提出使人民收入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重要论断。三是在地区差别上, 提出以地区协调发展促进和谐。为建构和谐社会关系, 党中央还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党中央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发挥优势、落实政策, 对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作出新的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规划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并从各地区实际出发, 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促进协调发展的要求, 明确了各区域的发展导向和总体思路, 强调从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三个方面抓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落实。

三、创新社会管理,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社会管理是通过社会整合, 完善社会功能, 实现社会良性运转和协调发展的过程。在现代社会, 实施社会管理的主体主要有三个:政府的行政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社会组织的自治管理。三者互为补充、互相依赖、相辅相成, 共同履行管理社会的职能, 促进社会的和谐。长期以来,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在“单位制”社会的管理体制中, 政府行政管理渗透并控制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企业的经营管理逐渐被社会认同。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随着社会日益分化和流动速度的加快, 迫切需要对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进行有效整合, 以理性、合法的方式, 反映并满足他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多方面的需求, 实现社会需要的组织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过去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以“完善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为题, 对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及具体内涵进行了阐释, 为当前和今后完善社会管理指明了方向。报告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6]党的十八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 重申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报告指出, “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论述是我们当前完善社会管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设立专篇, 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整体部署和具体安排。

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的要求, 着眼于新的实践, 积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把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 把社会管理放在社会建设突出的位置上, 在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探索, 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进行了新的理论探索和理论概括, 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这些新思想、新论断是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的, 是对社会建设进行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06-27.

[2]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36.

[3]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学习导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18.

篇9: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键词:民众;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要求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15-02

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笔者认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解应有两个维度,宏观层面上,它是国家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体现国家整体实力的进步;微观层面,它是民众对未来生活的期待目标,涉及民众生存条件的改善和主观感受。两个维度的重合度越高,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就越高,党执政的基础就越稳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那么,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小康目标要求与民众对“全面小康”的期待是否一致呢?

一、民众对“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解和期待

十八大召开期间,新华网组织了《网民畅想2020中国“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专题活动,参与发帖的有数千人,具有一定的广泛度,应该可以部分代表民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解读。笔者对发帖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大家的目标热点主要集中在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社会保障、推进公平正义上,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网民提出了对政治、文化和环境的期待。如qi2018:小康社会是个和谐健康的社会。有更健全的法律,人民享受免费的医疗、免费的教育,食品更加健康、交通更加便捷、房价更加合理,人们的道德素质有所提高,人与人之间建立诚信的关系,人们能够有钱花,更要花得起钱。但见新:小康社会不是锦衣玉食,而是夜不闭户。小康社会是能者多劳,多劳多得,那些物质上比较丰富的人不会瞧不起穷人,而穷人想变成富人唯一的途径也只能是多劳多得,老百姓心甘情愿纳税,公务员无私奉献地为人民服务。

网民认为全面小康社会应该是全体人民共享的、均衡化的,而不是“被小康”的。如柳暗花明——不会再有贫困点,任何地方都不应有需要支援的。会员1954272——在中国大地上不再出现有人一夜暴富,天天喝酒;有人整日劳苦,终生吃“糠”。蓝天李——没有腐败、垄断和特权。全国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在十倍以下,城市与农村基本没有收入和物价的差别。

我国民众对小康社会的期盼由来已久,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其内涵的理解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作为古代的社会理想,小康是一种宽裕、富足的生活,近代则将小康定义为“中等水平”生活,时至今日,人们对小康的理解已从经济状况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个方面,同时更加强调个人的幸福感。而这种发自内心的小康感受、幸福感觉似乎是最难衡量的——一个人是否感觉幸福,有其个人的评价标准,因此很难统一。但进一步研究会发现,多数人的幸福感与其拥有的政治自由、经济机会和社会保障的程度,文化价值观被认同和生存环境得到保护的程度相关。而这些要素能否在十八大报告中找到对应的目标呢?

二、报告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回应了民众的关切

十八大报告将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概括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中明确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进而从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四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内涵更加丰富。从民众视角分析,这一变化更好地顺应了民意,回应了民众关切。

(一)经济领域,回应了民众对脱贫致富、缩小收入差距的关切

报告提出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而此前的量化指标只有国内生产总值,强调的是经济总量,出现了有增长没发展的现象,衍生出了收入差距过大的弊端。因此,十八大报告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翻番与城乡人均收入的翻番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目的就在于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目标,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让民众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生活的改善。其次,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目标要求,重点不是经济发展速度和总体规模,而是要解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出发点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落脚点依然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二)政治领域,回应了民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关切

报告提出了“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说明党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力图通过民主制度的完善和法制的健全,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参与社会管理,而不是由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进行包办和垄断。

(三)文化领域,回应了民众对道德规范、社会关系和谐的关切

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这是从价值层面为民众指出了未来的精神归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对社会、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期盼,也是小康生活幸福感的深层次来源。

(四)社会领域,回应了民众对改善生活质量的关切

报告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民众最希望得到解决的就是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最希望改变的就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格局。可以说,上述目标要求最能直接回应民众关切。

(五)生态领域,回应了民众对环境质量的关切

报告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生态的破坏,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给民生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民众急切盼望政府提供不损害身体健康的环境。因此,“美丽中国”一经提出,便成了热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众对生态的关切在这个词语里得到了回应。

三、正确解读“全面小康社会”需注意的问题

(一)“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不能只看数据

201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中国2010年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已达80.1%,其中“经济发展”的实现程度达到76.1%,“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为82.5%,“生活质量”的实现程度为86.4%,“民主法制”的实现程度为93.6%,“文化教育”的实现程度为68%,“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为78.2%。

如果仅从这些数据来看,“全面小康社会”距离我们已经很近了。但从民众的视角看,首先这些数据是否真实?做几次入户调查,填写几张问卷,在网络上设定一个投票系统,在办公室统计几组数据,就能真实反映小康实现程度吗?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给民意调查拟定“标准答案”,让被调查民众统统回答“满意”。因此面对这些数据,网友明日的太阳发帖:国家统计局又在忽悠国人。这类言论可以说代表了很多网民的意见。其次,民众的真实感受与这些数据相差甚远。在高达86.4%的“生活质量”实现程度面前,很多人依然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在实现程度为82.5%的“社会和谐”面前,贫富差距依然在不断加大,利益分配失衡,民众的被剥夺感日益强烈。诸如此类,民众很难产生全面小康的幸福感。再次,尽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数据”经过多次修改,不断完善,但依然不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民众的综合感受。

因此,判断民众生活是否小康,不能光看统计数据,不能被数据显示出的成绩所蒙蔽,而忽视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向全面小康社会冲刺的阶段,更要求真务实,时间已经不允许我们犯错误。在这一点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家做了个表率。2012年底习近平同志冒着严寒前往太行山深处的贫困村看望困难群众,感慨地说:“专程来这里看望大家,就是为了实地了解情况”。

(二)“全面小康社会”关键要看民众的满意度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是内容全面、区域全面、群体全面的小康。因此,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满意度是衡量全面小康的重点。在某种程度上讲,补齐发展短板,让弱势群体感受小康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此其一。

其二,提高民众的满意度,需要在民众最关切的问题上着力。全面小康社会一定是在缩小收入差距、在提供城市公共设施的均等化服务、在消除户籍制度带来的福利歧视、在为广大人民的正常社会流动提供公平公正的制度、在建立健全与中等发达国家相一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目标、在消除人们对老龄化社会的担忧、在真正解决看病难、养老难、上学难这些具体问题过程中才能实现的目标。也就是说,在评价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中,要更多地考察民众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统计局发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EB/OL].国家统计局网站,2011-12-19.

上一篇:校学生会部长工作计划下一篇:京溪街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