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课设计:《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2024-05-10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课设计:《滕王阁序》教学设计(共9篇)

篇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课设计:《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七年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秋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2.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关键:通过朗读,合作、探究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诗歌的方法。

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与信息计术整合,自主、合作、探究。诵读法,诱导想象法。

教学媒体

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计。

软件:演示软件(PowerPoint)、素材资源

教学设计思路

1.运用多媒体技术以直观的音乐画面,激发学习兴趣,将学生自然地引入秋天的优美意境之中。

2.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感知欲望,注重诵读。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感知诗歌的写景特色,领悟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3.通过自主、合作、探研的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4.设计一些有一定开放度,能让学生自由发挥的题目,引导学生鉴赏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

同学们,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大家看看这组图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产生完成主题的动机。约2分钟。

二、出示本课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堂的直观形象优势,以幻灯片方式出示本课教学目标 。使学生对本课教学目的.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

三、教师感情饱满地范读

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配上优美的音乐,屏幕上出现相应的文本图片,教师感情饱满地范读。学生勾画字词并感知语言节奏。

使学生初步感受诗的情感内涵,领悟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与作者心灵的勾通,产生共鸣。

四、走近作者

展示从互联网上搜集来作者资料,并鼓励学生上网继续搜集自已感性趣的,跟课文有关的资料。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通过教师示范从互联网上搜集整理的作者资料,使学生了解作者。引导学生产生搜集与学科相关信息的兴趣。

五、清字词障碍

丁丁 肥硕 栖息 寥阔

枯涸 清冽 梦寐 幽谷

用机算机屏幕直观地出示生词,分步出示,纠正读音。

六、学生朗读课文

请三位同学合作配乐朗读课文,并做点评。

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创设情境,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欲望,养成通过朗读来品味诗歌的习惯。

七、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 )之情

2、为什么说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秋景图?

3、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每个小组选择一节喜欢的诗,请给它们命上有诗意的名字。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并发挥其主动性。

八、拓展延伸

让学生以秋天为主题,制做幻灯片,并发送到教师共享文件夹中,由教师展示给大家,并给予准确的评价。

搜寻你记忆中对秋天的印象,展开想象,写一二句诗赞美秋天。或者现在从网上搜索你喜欢的关于秋的诗句,制成幻灯片供大家欣赏,并能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利用教师提供的网站和媒体资源库,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有个性特征的创作。从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诗歌给人带来的美好感觉,产生成就感和进一步再创作的欲望。

约10分钟

九、课外作业

1、搜集有关作者何其芳的资料,并制成卡片。

2、将自已创作的作品和搜集来的关于秋天的诗歌、散文制成一张小报。发到教师的邮箱内。

巩固学生的学习性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一. 丰收图

二. 归渔图 喜爱、赞美之情

三. 思恋图

篇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课设计:《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3.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过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详略得当、有顺序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各地区各民族春节习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能说说你们过春节的一两件事

吗?

2.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去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

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请学生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自己

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交流汇报,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

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 等初步感受。)

三、细读课文,了解习俗

1.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

2.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填写下表,主要事例写得详细一点。

时间

主要事例

腊八

腊八粥,腊八蒜

腊月十九

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二十三

祭灶

除夕

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炮声

日夜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元旦

男人出门拜年,女人在家待

客,逛

庙会

元宵

悬灯结彩,放花炮

3.交流填表情况,老师相机在表格中板书关键词。有不同意见的相互讨论。

4.观察上表,你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

四、朗读体会,感受民俗

1.通过阅读填表,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元

宵节)

2.除夕和元宵节这两天中你更喜欢哪一天,请找出相应的段落,试着把热闹喜庆的气氛读出来。

五、小结,布置作业

篇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课设计:《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反思

1.《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精

品, 我们职高语文教师不仅学过, 而且很多人还教过, 但过去不管是老师教我们, 还是我们教学生, 一直沿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板书课题、介绍背景、字词教学、泛读课文、分析课文、总结主题、归纳写作特点、布置作业等, 看起来似乎“教”得面面俱到, 而实际上课堂教学呆板僵化。

2.过去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很陈旧:一支粉笔一本书, “一言堂”全包到底, 后来一台收录机, 或一台实物投影仪, 或几张幻灯片, 就算是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了。教师是空洞说教, 不能发挥自身的水平, 学生更是听而乏味, 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创造, 其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甚至无功而返。

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提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此, 我受市职教语文中心组委托, 开设了一堂语文课改研讨课, 在职高班进行《项链》的阅读教学, 旨在探讨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路子。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 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做好课前预习

索菲亚认为, 教会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寻找答案, 远比传授知识重要得多。所以, 我对学生预习提出两点要求:其一借助网络信息资源, 利用课文内容、阅读提示和注释等, 自主完成“尝试练习”作业。其二搜寻网络视频, 观看《项链》的有关剧目, 直观地去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到了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时, 再先让学生自己查一查“尝试练习”作业的结果, 听一听学生们的各自见解, 改一改做错题目的答案, 使整个检查作业的过程, 成为学生巩固知识乃至重新获得知识的过程。那些原来需要老师“教”的任务, 现在通过学生“学”便轻松自如的完成了。

2. 课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语文教学

在《项链》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我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 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为目的, 利用课件逐步展示了从网上下载的六幅《项链》剧照, 并从中穿插放映《项链》的课本剧视频, 引导学生去探究故事情节, 分析人物形象 (含人物心理活动) 。这样学生可依据教材寻求答案, 可结合网络信息发表见解, 可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想象, 出现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学生还要当堂练口、练脑、练笔, 完成“自我检测”题目

其一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堂剧, 并用摄像机拍下珍贵的原始镜头, 事后刻录成光盘, 赠送给表演者珍藏,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和学习积极性;其二让学生动笔完成书面“自我检测”题, 自我了解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 以巩固知识, 查漏补缺, 提高水平。

认识

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研讨课的实践、专家运用新课程理念分析点评、听课教师的研究探讨, 我对语文新课改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 有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1.语文实施新课改, 教师要真正确立新的教育理念

首先, 要认真学习教育新理念, 其次, 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力求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能力, 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 增强理解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自觉性。”再次, 要真正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统一规格的教育向重差异性教育转变。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传统的教学, 以课本为中心, 如果涉及课外知识, 那就要看教师的根基深浅了。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后就不同了, 现代教育媒体信息量大、内容充实、形象丰富, 能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 互联网就是一部百科全书, 里面的知识犹如海洋般的深遂宽广, 可以使学生在那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扩大阅读面、知识面。

3.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人潜能

课前准备时,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媒体多样化的技术, 把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制作成教学课件。课堂教学时,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视听、时空、动态优势, 把抽象的文字资料变为具体的直观形象, 通过展示现象, 虚拟现实等手段, 引导学生入其境、感其情, 引导学生认知体验, 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篇4: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课设计:《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融合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所谓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的是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将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等融为一体,调整课程的结构体系以更加适应学生的认知习惯,更利于有效课堂的开展,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优化。具体到小学语文课程中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对教学资源与设备的利用,营造新型的教学环境,改变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中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一种老师为辅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方式,重点在于学生学的实践之上,能够有效的锻炼到学生的学字、用词、阅读、写作等综合语文能力,体现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氛围。

一、课程整合有效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的意义

1.多向立体思维,互动启发中创新性学习

以往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往往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不仅要接受课上老师讲解的内容,还要接受老师布置的课下作业,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被老师安排与控制,其主体地位被完全掩盖,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内在需要,不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还会对学习产生反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信息技术集文字、图画、声音、视频为一体,在语文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新颖性、直观性、趣味性、实用性等多方面的多功能优势,多元化地复演知识的形成过程,使知识的表现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自我,内化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知识探求欲望,能够体现主体地位,开启学生多向立体思维的通道,在互动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完善自我,从而调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更好的培养学生语文创新性地构建知识的能力。

2.驱动学生竞争的意识,促成探究性进取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程教学的特点引用竞争教学的方式,例如采用语文信息竞赛的方法组织教学,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积极的竞争环境,能够增强学生争强好胜的竞争心理,使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持久性和自觉性得到培养,还可锻炼到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在他就氛围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断增强自己坚强的意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拓展学生生活视野,物化语文特色教学

网络是无限的,其中包含的语文教学资源同样是没有穷尽的,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能够使语文老师树立起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教学观念,充分的利用起网络这个有效的教辅工具,进行教学资料的搜索和收集,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大幅度的扩展,可以带领学生徜徉在广阔又充满趣味的知识世界里,可开拓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整合过程中扬长避短,深度融合探究

将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进行课程整合无疑有益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但是在实际的整合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弊端又很容易会对教学效果的发挥产生制约影响,因此对整合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投入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性的规避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常见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对学科教学整合的内涵认识不足,容易将语文课上成多媒体课,偏理了语文实质性的东西;第二,在学科中混淆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要不就是将多媒体完全代替老师的讲解,要不就是将多媒体作为一种摆设,实际上还是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子,使“整合”变成了“凑合”;第三,学科整合过分依据网络资源而忽视了其他的资源,多媒体教学变成了单向的教学,只是停留在媒体观看上,整合深度并不够。例如有的老师完全依赖网络,使整堂课上学生的状态就是抬头看大屏幕,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要知道教学中从来就不只一个教学媒体,用来提供教学资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将信息技术作为唯一的资源。

三、学生需求,有效构建课堂教学过程

1.依情重构教学结构,突破重难点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并不简单的意味着在语文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而应该是根据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及学科的具体特点、性质将信息技术作为重组教学结构的手段,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找到捷径,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新效果,使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例如在讲《雪猴》一课时,有些老师只是找了一些普通猴子的照片,并不能使课文中讲到的雪猴鼻孔高傲、躯体较大的特点明显的表现出来,因此也就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知识进行准确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并不能单纯的为了利用信息技术而利用信息技术,还是应该从教材实际出发的。

2.发挥主体性认知规律,自主探究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并不能只是将信息技术作为老师的教辅工具,还应该将其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感激励工具和认知工具,例如在讲解《趵突泉》一课时,老师不仅要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等资料,还要在课前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行搜集一些与趵突泉有关的文章或者图片等资料,通过自学掌握趵突泉的一些基本情况,为课上的学习做好铺垫,这样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才能更有意义,更能锻炼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激勵学生综合知识的创造性学习

教育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之上,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多走出课堂去寻找校园及身边大自然中的学习资源,使学生的眼界得到开阔,使见识得到增长,从未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已经有许多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完成与语文知识相关的电脑作品,例如在讲《西湖的绿》一课时,老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利用PPT软件制作关于西湖美景的幻灯片,这样不但在课堂的内容得到丰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到提高的同时既让学生对于西湖的知识得到了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锻炼,使课程整合的力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大。

篇5: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课例

上传: 徐洪宝

更新时间:2012-5-14 14:45:00

课堂实录

师:老师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一首中国的歌曲,一首中国人必须听的歌曲。(课件:播放胡浩波演唱歌曲《乡愁》)。

师:这是1992年春节晚会的现场,这首歌是根据台湾作家余光中的诗歌《乡愁》谱曲改编而成,原诗一共是四个诗节,歌曲保留了三个诗节。这首诗歌自1992年以歌曲的形式,从台湾穿越海峡来到大陆以后,就备受人们的关注。比如到了2002年,一部反映郑成功后人生活的电视片《闽南名流世家》,选取了余光中的《乡愁》作为主题曲,并且获得了当年金鹰奖的最佳主题曲奖。那么,余光中的《乡愁》为什么能引起人们如此的关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歌,大家请看大屏幕(课件:板书这首诗歌的内容,并配有音乐。),齐读这首诗。

学生齐读。

师:有人说,这首诗只有读出它的乡韵,才算将诗歌潜在的感情激发出来,这样的朗读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哪位同学试着朗读一下?

学生读。(配乐)

师:哪位同学再试一下?

生:老师,我想和刘岩一起读。

两位女同学一人一段读。(学生抱以热烈的掌声。)

师:三位同学的朗读都非常好,情感很饱满,有感染力。三位同学的朗读是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老师想,如果选一个这个世界上读得最好的人给我们读,那该多好啊。那么大家想一想,读《乡愁》最好的人是谁?

生:余光中。

师:为什么是余光中?

生:因为是他写的诗歌。

师:好,今天余光中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今年已经是76岁的高龄了,我们欢迎他给我们朗读这首诗歌。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76岁高龄的余光中朗诵《乡愁》的录音录像。)

师:余光中读得这首诗歌和我们读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有何不同啊?

生:余光中读的和那三个同学的感情色彩不同。

师:能不能具体说一下不同在哪儿?

生:那三个同学比较有激情,而余光中读的是发自内心的那种感情。

师:什么样的感情?

生:怀念祖国。

师:余光中读的确实没有我们的那份激情,但是他比我们多了一些东西,在感情上多了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我感觉他多了一种沧桑感。

师:说的太好了。确实,他比我们少了那么多的激情,也比我们多了那么多的沧桑和凝重。那他读的为什么比我们多了那么多的沧桑感呢?

生:因为他亲身经历过和祖国分离的痛苦。

师:我们可以通过文字读透文字背后的人生,大家看看屏幕上的文字,从这些文字里可以看到作者怎样的人生经历。生:可以看到小时候作者和母亲分离,长大后又妻分离,后来母亲离他而去,现在呢他又和大陆分隔两地。

师:说的很好。她说了余光中四个不同的人生经历,说明这位同学对诗歌读的很好。那么,是不是这样呢?请大家继续看。

师:(老师配合着余光中的图片对作者的人生经历进行解说。)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他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就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从祖国大陆到宝岛台湾,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他再也没有回到大陆。后来在回乡梦

时候他写下了这首《乡愁》。“我二十二岁离开大陆,对这块土地讲来,曾经缺席了四十年,回来已经很晚了,早就应该回来看看了。”

师:刚才我们同学的发言,和余光中先生给我们介绍的一样。你们读的非常好,透过文字,读出作者的悲欢离合。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诗节,但是我们看到的四个画面,每一个画面都震撼着我们的人心。其中描写的别母愁、别妻愁、丧母愁、大陆愁,哪一画面都凝聚着作者一生的沧桑和难以言表的哀愁。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的16行,写出的时间也只用了二十几分钟,但是在我们读的时候发现,每一个词语都显得那么漫长,仿佛低声地向我们诉说。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再把这首诗朗读一遍,想一想刚才老师的解说和余光中的诉说,你的读法可能是不一样的。来,我们齐读。

学生齐读。

师:读得很好,读到了心灵的深处。我们在朗诵这首诗歌的时候,把其中的关键词语提出来,分类组合,重新排列,就会读出新的感觉来。我们先看第一组表示时间的词语,大家齐读一下(课件: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根据大屏幕的这四个词语,请同学们思考,作者写了四个乡愁,这四个乡愁是并列的关系,还是有所侧重?

生: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这四个乡愁是并列的,还是侧重于哪一个?

生:是并列的。

师:说说理由。

生:根据篇幅来看,每一首诗的详略是一样的。

生:我不同意她的观点。我认为是有侧重的,侧重在最后一节诗。因为“而”是个转折连词,是对前三个词语的转折。

师:你说的很好。前三个乡愁可以合并在一起,称为是什么样的乡愁?

生:往日的、从前的、昔日的、过去的……

师:也就是记忆中的乡愁。你想一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还像小的时候那样想妈妈了?想他的妻子?离去的母亲?

生:不。

师:他的母亲1964年去世,1971年写的这首诗歌。七八年之后,这种感情还会像眼前那么浓重吗?大家看一下余光中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是怎样的。(课件:在四个时间词语旁分别有四个画面,随便点击就会出现余光中对这节诗的朗读。老师分别点击前三节诗的朗读,并重复点击最后一节诗,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

师:他读最后一节诗歌的时候,与前三节有什么不同?

生:读“而现在”这节诗的心情比较沉重,并且语速也放慢了很多。我认为,过去的事情他毕竟会慢慢地淡忘,而现在却不能。

师:还有吗?再听(课件:点击画面朗读,让学生听读比较。)读最后一节诗中的“乡愁”与前三节诗中的“乡愁”一样吗?

生:第四节诗的“乡愁”读得很重、很慢,读出了它的沧桑感。师:对,最后一节诗带着沧桑,带着凝重,所以整首诗侧重于最后一节诗,那么前三个诗节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师:我们再看下面一组词语,请读一下。

生:小小、窄窄、矮矮、浅浅。

师:这四个词语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生:叠词、形容词。

师:还有呢?

生:把所描写的对象都写的非常微不足道。

师:看这四个词语后面的词语,它所描写的事物是不是都是那么的“小”、那么的微不足道?

生:邮票、船票和坟墓确实是小的,但是海峡却不是那么“浅”。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虽然海峡浅却难以到达。

师:嗯,这个“浅浅的海峡”,海峡肯定不浅,但是他把它写的这么浅,就说明它很容易渡过,而实际并不容易渡过。那么他把这么深的海峡写得这么浅,合理吗?从地理的角度说,这海峡有100米深,这么写,不矛盾吗?

生:我觉得不矛盾。“浅浅的”是从感情的角度来讲的,是发自内心的,他希望回归祖国的感情很强烈。

师:你说的很好,从感情上说海峡是浅浅的,是能够渡过的。但现在这海峡使他和大陆天各一方,突出了有乡不能返的愁苦。看下面一组词语,请读一下。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这是一组表意象的词语。作者想家的时候,这四个词语起的作用是什么?

生:邮票是和母亲之间的来往,通过写信;船票是想念妻子的一种方式,有船票就可以坐船和妻子团聚;坟墓是他和母亲隔绝的障碍;海峡把他和大陆分隔开,充满了浓浓的乡愁。

师:根据这个同学的发言,我们发现,前两个是一样的,后两个是相同的。前两个能够沟通甚至相见,而后两个有障碍甚至阻隔。好,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课件:四节诗配四幅画面。)小时候想妈妈的时候,可以写一封书信,贴上一张邮票,这张邮票就可以把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送到自己的家乡;船票虽窄,但一张船票可以使作者乘上轮船来到心爱的妻子面前,可以相见,这两个事物都融进了作者深深的乡愁。可坟墓却不同,当作者来到母亲坟前的时候,无论怎样也不能和母亲相见了,纵然有千言万语又能谁说呢?只能向母亲深深的鞠躬。而第四个“海峡”又不相同,“浅浅的海峡”和前面的“坟墓”一样,把作者和大陆分隔开,坟墓阻隔了两个人。坟墓和海峡的阻隔程度相同吗?前者是死别,后者是生离,但却痛于死别。祖国大陆就在对岸,可就是过不去。就此,诗歌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作者对家乡像思念母亲、思念妻子那样眷恋,因此他把家乡又称为“母乡”、“妻乡”。而这“浅浅的海峡”却不能让他回去,他只能眷恋。因此,他只能像眷恋母亲、新娘那样眷恋自己的大陆,但比眷恋母亲更眷恋自己的大陆。他为什么这么眷恋大陆?

生:大陆就在对岸却不能回去,自己感到很无奈。

师:下面我们听听一位游子的心声。(课件:“我庆幸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了单薄的。我慢慢得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作者想念着那片土地上的花草树木,想念着那片土地上的历史,想念着那片土地上的文化。现实虽无法穿越,但是诗歌是自由的,他在诗歌当中写李白、写回乡梦《春天,遂想起》,(课件:板书这些诗的内容。老师富有感情的朗读,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同学们。同学们给与热烈的掌声。)

师:现在我们知道,两岸相通了。余光中也可以回来了,我们接他回家,和他说几句话,好吗? 生:您现在可以回家了,海峡变成了真正的“浅浅的海峡了”。

生:您回来以后,会发现,祖国现在变化很大,变得更富强了。

生:江南的儿子啊,欢迎你回家。

师:有人说:落叶终能归根。有传说,狐狸死的时候头一定朝向出生的山丘。草木尚且如此,动物尚且如此,人怎能忍受这种感情呢。“回来吧!”他一旦听到这个消息,他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回来。我们现在一起以目光欢迎余光中回家。(课件:余光中“回家”的录像,并配以歌曲《回家》。)

师:诗人余光中终于回来了,回到了这片土地,回到了这片满载着历史的土地,满载着文化的土地。其实我们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包括我们的父母及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何尝不是在漂泊,我们都拥有着土地这个家乡,但是我们真正拥有那片历史的故乡、那片文化的故乡吗?最后,把这个问题作为礼物送给同学们,用一生去思考。

教学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乡愁》是一首现代诗,内容短小却含义深刻。作者是台湾作家余光中,反映的是希望海峡两岸早日团结的主题。学生对台湾一事虽有了解,但却没有亲身的体会。教学的难点是怎样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入诗歌的意境同作者一起感同身受,进而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情怀。

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极力地采用多媒体手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近作者,解读文本,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不少相关资料,有余光中的朗读、作者的生活经历、作品写作背景等。学生在一堂课上获得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过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这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但这些资料都是由教师提供的,如果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搜索、去思考,把认为有效的信息、问题带到课堂,教师则可根据需要,挑选出有价值的反馈给学生,这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研究性学习中,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多多弥补这一缺陷。

我在课堂上利用课件配合教学,但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我们创设的平台,促使师生、生生互动,变单一的教学为多元的教学、单向性传递为多向性传递,使学生原来的那种静态的、封闭的学习模式,改变为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方式,这才是最根本的。课后,我自己对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这节课我不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那课堂效果会是怎样的呢?

篇6: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课设计:《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旨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优势,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网络为资源,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中,我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做了一些尝试与研究,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趣味特性,增加了课堂呈现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而创造。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坏的诗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锄禾》一文时,针对现在孩子缺少田间劳作的实际经历,根据诗的内容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个动画片段,反映了农夫的一天劳动过程,以及受到盘剥后收成所剩无几的内容。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十分清晰的理解了诗的意思,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在知识学习上、道德情感上、行为训练上都得到了很好的教育。这与单纯靠说教来进行的效果是不能相比的。很大程度上学生由于年龄小的特点,他们的学习往往依赖于兴趣,因此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首先要做的,而现代信息技术正好可以弥补知识呈现单调的缺陷。

二、现代信息技术可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批文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特别是生动多变的画面,开心启智的音乐创设了教学的情境,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使学生耳、目、口、心各种感官得以激发,从而有效地激发学习效率。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加了学习信息量。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信息,那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

有机的整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的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利用计算机在语文教学活动交流、讨论、启发等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过程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如在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后,扩展让学生练习写动物的介绍,为了让孩子们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使学生尽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充分利用网络的硬件条件,让学生打开网页的相关链接查找相关的资料,学生在介绍过程中能较好的运用到文中,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的时间里获取的信息远远大于单纯的传统语文学科上的学习信息量,发挥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的优势。

四、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学习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计算机教育发展到今天,它的功能不只是停留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学生也不是课件的“看客”,要充分发挥其学习工具的作用,为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更广泛的学习环境。

比如,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汉字输入的窗口,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输入到计算机中。这种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在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再比如在《鸟的天堂》这一课的教学中,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复习上节课鸟的天堂里动态和静态的美好后,导入新课,创设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然后经行处理,为我所用,并形成资源库中的一部分,形成资源共享。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事实证明,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表现传统教学技术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对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语文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时,我们也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整合要讲实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因此,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不能只顾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要讲究实际效果。一要根据课文的实际需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料,采取相宜的策略,通过适当的途径,运用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学的活,学的好,得益多。为形式而形式,单纯做信息技术表演,将徒劳无功,是不可取的。二要使学生感兴趣,为学生所接受。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以保证学生爱学、善学、乐学。学生对学习活动感兴趣了,学习的尽头就足了,自觉性就强了,学习效果自然会好。因此,网络教学不是输出的信息量越大越好,因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是看学生接受信息并能正确反馈的信息量,而不是看接受过多少信息量。因此,在采集、整理信息的时候,教师要根

据不同的学生需求,做到适量、适度、效果第一。三要相机搞好调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指导,给予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要求。

二、整合贵在坚持。网络教学的研究实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凭一时的冲动,三分钟的热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需要有能适应现代技术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对多数教师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如果望而却步,知难而退,是不行的;有志者,贵在坚持,知难而上,认准目标,坚持到底,方能成功。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认知的途径,网络教学将给教育带来新纪元。这是教育教学领域里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必须有披荆斩棘的勇气,开拓直前的志向,百折不回、踏实探索的决心,为探索出信息技术于语文教学的新路做不懈的努力。再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快的惊人,真是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如果在“整合”这个课题上不能持之以恒,最后还是落在时代的后面。因此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

我们的探索和实践仅是初步的,今后,将与有志者一道,继续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开拓进取,不断前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语文教学改革将会在网络环境下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几点体会

作者:靳平

篇7: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课设计:《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甘肃省安定区红土学校张琴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为学生提供互动性交流环境,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较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多感官协调参与,但是,当前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作用和优势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现如今,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当广泛应用。迅猛发展的现代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变化,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必然要引领一场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已成为教育教学的新视点。下面我就以“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例来谈一谈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就是把各种信息手段完美的融合到语文学科教学中,爸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极力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的应用到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使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的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作用与优势

广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或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或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我作为其中一员,大胆尝试,受益匪浅。其最明显的作用和优势有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家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爱因施坦也说:“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只要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此所谓“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它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只是形象的呈现给学生,是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在教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安塞腰鼓不甚了解的实际情况,我就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黄土高原上安塞腰鼓的表演。随着一幅幅画面的出现级播音员的配文朗读,学生的兴致油然生。他们完全被那雄健有力的舞姿及震耳欲聋的鼓声震撼了、融化了、陶醉了。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们带到了那孕育着厚重的安塞腰鼓的陕北高原,使他们聆听了从未听到的惊心动魄的声音,也感受了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安塞人的坚毅与顽强。这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又怎能不乐于去学了?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创设情景,孕育情感。

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不紧张的心情,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形象性、趣味性的内容,从而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产生共鸣。

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增加课堂信息量。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等信息,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

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等。”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的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利用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交流、讨论、启发等学习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的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

4、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图、文、声合为一体的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来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如教学七年级下册《观舞记》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感受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技艺的高超,然后播放一段精彩的印度舞蹈表演课件。这种方法突破了一般条件限制,从而能以动态的真实生动的画面再现这一优美的艺术,是学生能在短时间内面对一个接近真实的课文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视频的演示形象生动逼真,趣味性强,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5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有利于较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化抽象为形象。

譬如我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一课时,意识到我们这里没有紫藤萝这种植物,学生们当然也不曾见过,学生的想象远远无法媲美大自然的瑰丽。因此,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后,我用课件展示了一组紫藤萝的图片,学生们欣赏之后,回过头来再读文章,就很容易理解作者为什么用瀑布来比紫藤萝了。

三、当前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1、教师信息素养与能力水平过低

教师是实施整合的主体,教师不断提升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素养是落实整合的保障,是推动整合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但目前不少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对顺利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加强提高教师操作计算机和其他媒体的应用能力的学习,从而达到教师信息素养与能力的整体提高。

2、学科整合中摒弃了值得继承的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硬件的不断优化,它带给我们的是信息容量的剧增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但它也和任何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使用信息技术仅是教学的工具、手段,既不能盲目否定,也不能夸大其作用。过多的感官刺激,过多的动态过程,将会是语文失去丰富的形象性、抽象性及学生的想象能力。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感悟和积累,所以整合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学生语文基础和语文基本素养的训练和培养。信息技术手段只是教学的一种而不是全部因此不能贬低其他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些还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可取性。

3、信息技术与文学科的整合过程中,语文学科特点的缺失

现在,很多教师与家长感慨,孩子的书写能力太差。据《中国教育报》2009年对某地几所小学高年级学生书写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40人中有20人字迹潦草或辨识不清,11人错别字较多,而字迹工整者6人,自己漂亮者仅3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了?原因是多方面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过多运用,就是其中之一。教师们为了方便或增加课堂容量,以多媒体课件代替了传统教学中的“板书”,学生们课堂上难得一见老师的手写板书,要知道义务教育阶段是孩子们各种能力逐步形成的一个阶段,其中当然包括书写能力。试想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学生们课堂上只看到的是印刷体汉字,他们的书写能力怎么会好呢?

篇8: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

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是历来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任何教学改革实验都必须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来指导, 否则就是盲目的, 只埋头拉车, 短视的, 也是不可能深入持久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与其他教学改革试验不同的有三个特点, 其一强调信息技术的参与, 其二强调教学模式的建构, 其三, 也是十分重要的, 即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应运而生, 并得到迅速的发展。

二、原则

1、现代与传统的关系

(1) 学习内容与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 赋予了“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的涵义。以计算机网络教学为物质基础的教学试验, 目前, 各种软件所提供的文字资源、视频资料乃至与之相配套的音乐设计, 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使教学信息传递的质量、容量、速度、效果等达到了最佳状态, 因而使语文教育有可能成为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的系统工程。信息资源的丰富多彩, 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将语文学习延伸到到了课堂之外。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引入时代活水, 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更贴近生活, 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

(2) 自主学习与因材施教

由于传统的学科教学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 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参差不齐, 如此一来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个别化的学习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过去已有的一些优秀同步阅读课件, 可以使每一个学生个体无论是在阅读理解内容上、阅读方式上, 甚至在阅读速度上都可以自主地把握, 让每个学生个体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 有选择地在计算机上自由往返, 这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能力和程度去主动建构, 从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要充分体现语文及语文学科教学的个性特征

就语文学习而言, 首要的是要认识、理解教材, 而不是教法。教材是内容, 教法是形式。内容决定形式, 而不是形式决定内容。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中, 我们的试验操作应切实做到使它姓“语”, 这就要求我们在试验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语文及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

(1) 朗读训练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手段

课堂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也是语文学科教学最重要的个性特征, 毫不夸张地说, 没有朗读训练的教学, 便谈不上是语文教学。朗读训练是一种既经济又方便的创设情境的方式, 教师成功的示范朗读, 学生的分角色朗读, 有时甚至是朗诵或表演, 都可以创造出逼真的情境, 再现文章所描绘的场、景、物及人物的神态特征, 揭示文章所描写的人物的内心世界, 即便是简要的说明文字, 也可通过朗读的情绪, 揭示作者的内心感受。

(2) 情感熏陶在语文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语文学科是一门由语言文字传情达意的学科。文章本是有情物, 不管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 还是状物说理的说明文, 不管是诗歌, 还是议论文, 都寄托有作者自身的情感。学生阅读每一篇文章一方面要从书面文字中去领悟作者的立场观点, 即所谓还原作者的意图;另一方面还要从情感的体验中去感受作品的真善美, 也即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自己的现实生活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理解, 在提高语文水平的同时, 陶冶自己的情操。

3、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有意识地有步骤地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特别要注意, 尽可能地优化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促进者。教师的作用, 特别是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时候, 其作用不仅不能削弱, 而且还要加强, 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三、做好整合前的准备

1、教师的能力结构必须重新建构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 其关键性现实性在于教师。语文教师除了要继续优化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基本功之外, 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自觉地接受继续教育, 使“教师的一桶水”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赋予新的内涵。教师必须在新的高度完善自我素质, 把以人为本的要求面向自己, 改变诸如搞学科教学的不懂计算机或对此知之不多, 操作起来还要请人当司机, 甚至对制作出的课件不会使用的现状。

2、加强软硬件环境建设, 建立信息资源库

要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仅需要“技术”, 同时也需要“资源”, 所以我们在启动该项试验研究的同时, 必须尽可能早地建立信息资源库。学校要建校园网, 教师和学生也应该建立起自己的“个性化信息资源库”, 从而达到教学过程中的共建共享。

没有落后的教改项目, 只有滞后的管理机制。如果学校管理的改革能与“整合”俱进, 那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改革试验研究必将在一个健康的人文环境下深入发展并取得重大成果。

摘要:作为推进未来社会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 信息技术和教育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影响一个民族的命运, 影响一个团队、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将会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中比重大、基础性强的语文学科理应在“整合”这一改革试验研究中走在前面。

篇9: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课设计:《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一)教育改革的要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既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我国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尤其是因特网与校园网的接轨,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更丰富的资源,产生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形式。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思想,“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充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之中,促进学科教学过程的变革,以实现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综合教育目标,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二)创造型人材培养的要求

当前,我们教育主题转向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语文能力是生存能力的一部分,中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读写训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语文能力。现代语文能力不单指听、说、读、写能力,还包括对语言信息的查找、筛选、归纳、概括、删改和编辑能力。要培养学生现代语文能力,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老师加课本的课堂结构组合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多媒体网络具有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活动交互等特点,丰富了语文教学的信息载体和传输渠道,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新的资源,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理念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从现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看《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大纲的“旧瓶”装着新课程标准的“新酒”:在“教学目的”中,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明确提出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没有再把语文教学目的机械地分成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面。在“教学内容和要求”方面,将原大纲的“教学要求”、“教材内容”、“作文教学”以及“各年级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教学要求”四者整合为一,按“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课文”五部分内容的框架,从读、写、听、说、综合性学习和教材编写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28项具体目标。将“教学目的”中的三个维度的要求具体地、有层次地体现在各个方面的目标中。并且单独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重视语文和其它课程的联系。在“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一部分中,完全摈弃了旧大纲中“勤学苦练、激发兴趣、加强课外活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陈旧语文教育理念,代之以“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重视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重视知识与能力整合,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师生平等对话和沟通,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开发课程资源”等崭新的语文课程理念。特别是新增加了“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两部分内容,指出评价学生要过程、结果并重,要利于学生发挥创造能力和提高人文、科学素养;评价教师要过程、效果并重,学校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开发、积极利用本地区极其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

二、研究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系统、深入地研究和解决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为今后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份理论联系实践、操作性较强、涵盖面较广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施指南;并要在此行动研究过程中,渐次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的能力。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

(一)理论价值

在理论上,可以完善学科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理论。对学科教学理论进行补充,也对现代教育技术作用进行新的诠释,将教学设计理论优化和具体化。本课题以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研究基点,着重探求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教育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产生的影响,归纳总结出整合的教学模式,这是对传统学科教学法的继承和发展。

(二)实践价值

在实践上,可以指导学科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本课题提出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操作性策略,探求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课程教学过程有效整合的规律、策略和方法,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学科教学的目的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并以语文学科为代表,继续探索信息技术与高中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模式。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教学模式

在国际范围内影响较大的观点是美国乔伊斯和威尔所著的“models of teaching”(教学模式)里所提的观点: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它场合教学的设计或范型(即有一定代表性、能起示范作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式)。除了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信息技术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进行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思想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个可参考的范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对教学实践起着直接指导作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研究“主导——主体”教学思想指导下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可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并借以改造的教学模式,对于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迫切。

(二)信息技术

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是对信息进行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覆盖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传感技术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技术和方法体系。在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中,一般指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上比较明显的优势包括:交互性、独立使用性、变静为动、变抽象变形象、变微观为正常、虚拟性、模拟性、实时性、丰富性、动态记录性、快速传播性、零距离性、过程展现性等,针对学科教与学的许多方面,能够营造必要的教与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合智慧,传承优秀教师、专家的经验和方法。

四、研究实践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作用和方式

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等特点,我们只要将这些多媒体信息进行有机集成并通过屏幕呈现出来,学生就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就可完成交互操作进行学习。因此,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可为学生创设理想的教学环境,学生可通过这些教学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利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所具有的功能是我们的理论依据,其功能有:

1.以图形交互界面方式,建立友好的交互作用环境,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以多媒体方式呈现教学信息,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3.多媒体计算机可作为认知工具实现最理想的学习环境,利于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也就是说,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实现教材内容的直观、形象化,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理解,教师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发挥教师的指导监控作用,又可使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实现意义建构(指学生对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发展自身能力。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等语文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信息技术教育必然走向与语文课程整合的阶段。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实践

典型课例:杜甫诗《登高》欣赏。文学欣赏是一个创作性的过程,学生的欣赏过程绝不等于对教师讲解内容的机械复制。如果按传统讲授方式,难以充分展示作品的背景资料,更难以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讲解,仅靠教师的分析描述也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这样费时多而效率较低,更难以实现最终意义建构的目标。因此,本课是这样设计的:用三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使用网络教室。

第一课时:尝试研讨

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

1.熟悉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积极进行协作交流的态度。

3.了解课文的背景资料,掌握必要的知识。

4.学习欣赏诗词的方法。

5.进行诗词欣赏的初步尝试。

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

1.学生选择阅读网站内关于杜甫诗的有关资料。

2.(1)用文本写出作者写作背景简介,要求语言简洁。(2)你认为作者在写作此诗时的心境如何?将这些内容写成文章发表在论坛内。

3.要求阅读网站内系列文章,学会欣赏诗词的方法。

4.任选杜甫的二首诗尝试进行赏析,并在论坛中发表文章。

5.阅读有关杜甫的资料,写一首诗介绍杜甫,诗体不限,发表在论坛内。

第二课时:引导研究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进一步提高学生协作交流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欣赏,并引导学生实现自己对作品的意义建构。

教学过程:

1.作者介绍:将学生诗作投影到大屏幕,一方面了解了作者,提供理解诗作的背景,另一方面把学生自己的诗作展示出来,对学生也起到了激励作用。

2.欣赏配乐朗诵。教师选用了《二泉映月》作为配乐,为后面的问题作了铺垫。

3.语文论坛讨论,在以下思考题中任选其一,进行讨论,如有其他问题也可在论坛中提出。

(1)《登高》与《二泉映月》意境是否一致?

(2)对诗中你认为最精彩之处进行分析。

学生在课文参考资料中查阅有关资料,然后在论坛中发表观点,进行实时的讨论,教师也参与其中,对学生的文章及时反馈,提出指导意见或给与适当评价。

4.小结。

5.开放性研讨题目。

(1)根据登高诗意写一首诗。

(2)选几首表现秋意的诗歌进行比较研究,如《山居秋暝》、《沁园春·长沙》等。

6.诵读《登高》。

教师制作了《登高》多媒体课件,其中包括了《登高》的配乐、配画朗诵,学生跟读品味。通过声、图、文并貌的配乐诗朗诵,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营造符合诗歌背景的氛围,把学生带入到大历二年(公元767年)诗人杜甫流寓夔州时深秋登高感怀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内心郁结不舒的爱国情感和羁旅愁思,悲愤而不过分,凄苦而不消沉的“拔山扛鼎”式的悲歌,引出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第三课时:深入研究,总结成果

通过以上两课时的学习,学生对诗歌欣赏有了初步的认识,可自己尝试进行研究。教师在论坛中转贴了几篇诗歌欣赏的论文作为范例供学生参考,并提供了部分研究杜甫的题目,然后要求学生选自己喜欢的篇目进行研究,在论坛中进行讨论,教师在论坛中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最后要求学生写出诗歌欣赏的心得或论文。

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课例的教学,我们可以看到这次网络教学活动的几个突出的特点:

1.充分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大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学习不受教师和时间的限制。

2.加大了学生交流的空间,在网络课上,改变了以往以师生交流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口头交流与网上交流相结合,实现了多元交流,开创了生机、生生、师生交流的新局面。

3.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也是掌握信息技术的过程。

4.真正实现了学习的意义建构,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最终目标。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情况建构知识框架。尤其对于这样一次文学欣赏课来说,学生的个性创造表现得更为突出。

上一篇:服务规范案例宣传下一篇: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