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某学校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2024-04-22

某某某学校内部控制工作机制(共7篇)

篇1:某某某学校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某某某学校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包括: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实行有效分离;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机制。

一、经济活动决策、执行、监督实行有效分离。

进行经济活动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既要服从“三定方案”规定要求,在现有编制内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设计,又要从单位经济活动特点出发,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机制侧重点为:

(一)过程分离:决策(授权审批)、执行、监督过程分离。

(二)岗位分离: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监督、决策与监督分离、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财产保管与清查稽核等岗位相分离。

二、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

单位重大经济事项实行班子集体决策制度,防范“一言堂”或者“一支笔”造成的决策风险和腐败风险。

(一)重大经济业务事项内容 纳入本制度的重大经济事项包括: 1.财务预算、决算;2.超过一万元的支出;

3.经济分配方案,主要是指职工劳保、奖金及福利待遇分配等; 4.非正常经济(资产)损失的处置;5.对外捐赠资金、资产;6.单位基本建设投资;

7.资金筹集等其他经济业务重大事项。

(二)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原则

1.科学、依法、民主、集体决策的原则。重大事项必须集体讨论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坚决禁止校长独断专行的决策行为。

2.专家咨询和评估的原则。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必须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

3.公示原则。坚持政务公开、透明特别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的决策,必须进行公示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

4.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重大经济事项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参与决策有关人员在集体讨论时应明确个人意见(同意、反对、弃权)。

5.财务室充分论证的原则。财务人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从单位预算资金的安排情况、自有资金状况、资金筹措能力、财务和预算制度等方面对有关重大经济事项的可行性提出意见和建议,对重大经济事项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及预算安排进行审核。

(三)集体决策的程序集体决策采取校长会、教代会的形式,由校长负责主持,财务负责人参加,必要时有关分校负责人列席参加(会议列席人员由校长确定)。

1.确定议题。会议议题由校长根据分管校长和相关部门的提议确定。

2.准备材料。会议所需文件、审议需要的决策方案、草案及说明等资料,由分管校长组织相关部门提前准备。3.酝酿意见。会议召开的时间、议题一般应提前通知与会人员。必要的会议材料应于会前送达。与会人员要认真熟悉材料,酝酿意见,做好发言准备。

4.充分讨论。议题由分校校长或有关负责人作简要说明,与会人员应就议题充分讨论并发表明确的意见。讨论时,坚持一把手本位表态制,校长在听取其他与会人员的意见后再表明自己的意见。

5.逐项表决。会议实行逐项表决,议题经充分讨论后,进行表决。

6.作出决定。校长根据会议讨论、表决情况,对决策事项作出通过、不予通过、修改或者再次审议的决定。作出通过决定的,由校长签发;作出修改决定的,由承办部门依照会议要求修改后报分管校长审定,由校长签发;属重大原则或者实质内容修改的,作出再次审议决定,按程序重新审议。

7.形成纪要。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指定专人负责会议记录和整理会议纪要。校长否定多数人意见作出最后决定的,须在会议纪要中说明理由。会议作出的决定,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坚决执行,任何个人无权改变。

在执行过程中,确需进行重大调整或变更的,应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进行集体决策重大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组成人员到会方能举行,并且分管校长必须到会,如分管副校长因故无法到会,除特别紧急事项须立即进行决策外,该事项应留待下次会议决定。遇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如来不及领导集体讨论决定的,分管副校长长应及时报告。

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校内各岗位职责及分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加强对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

(一)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按照权责对等原则建立健全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及分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1、岗位构成。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是指与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和内部监督等经济业务有关的审批、执行和监督等岗位。主要包括预决算编制和绩效评价、资金管理、票据管理、印章管理、物资和固定资产的采购和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等。

2、制定岗位责任制的原则。岗位责任制的制定要坚持:才能与岗位相统一的原则,职责与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和考核与奖惩相一致的原则。

3、岗位责任制的形式和内容。以书面形式描述关键岗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要求,明确岗位职责、岗位权利以及与其他岗位的关系。

(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管理

1、实行轮岗制度。单位经济活动关键岗位实行轮岗制度,轮岗周期为5年(特殊原因或特殊岗位可适当缩短或延长轮岗时间)。

2、把好人员入口关。关键岗位人员选拔要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的资格和能力,包括:知识、技能、专业背景和从业资格等。

3、加强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在每年的学习计划中安排相应内容,对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进行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四、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稽核机制

学校成立内部监督稽核机构(人员兼职),负责检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建立与执行情况,以及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及人员设置情况等,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内部监督检查频率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向监督检查,必要时根据需要不定期地对内部控制开展各项专项检查、抽查等监督检查工作。

(二)内部监督检查内容

第一、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具体包括:

1、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是否实现有效分离;权责是否对等;议事决策机制是否建立;重大经济事项的认定标准是否确定而且一贯地执行。

2、内部管理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尤其是国家明确的标准、范围和程序;内部管理制度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3、授权审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是否明确;授权审批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未经授权审批就办理业务的情形;是否存在越权审批、随意审批情形。

4、岗位责任制是否建立并得到落实;关键岗位轮岗制度是否建立或采取了替代措施,是否存在不相容岗位混岗的现象。

5、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是否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

第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立和执行情况,具体包括:

1、预算业务重点检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制度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预算执行分析机制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预算与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机制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等。

2、收支业务重点检查:收支是否实施归口管理并得到有效执行;印章和票据的使用、保管是否存在漏洞;相关凭据的审核是否符合要求;定期核查的机制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等。

3、政府采购业务重点检查:府采购活动是否实施归口管理并得到有效执行;政府采购与财会、资产管理等岗位之间是否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并得到有效执行;政府采购申请的审核是否严格;验收制度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是否妥善保管政府采购业务相关资料等。

4、资产管理重点检查:各类资产是否实施归口管理并得到有效执行;是否按规定建立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和账实核对等财产保护控制措施并得到有效执行等。

(三)监督检查程序

1、制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内部监督机构制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方案中应当明确检查的依据、范围、内容、方式、实施计划、人员构成等相关内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实施监督检查。

2、实施监督检查: 第一步,内部监督机构获取相关的文件和资料,掌握内部控制建立情况。例如,单位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图、内部控制关键岗位的岗位责任书,以及相关的财务数据等。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和资料,了解内部控制在建立上是否覆盖了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是否针对风险点选择了恰当的控制措施以及以前期间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采取措施整改等。

第二步,根据了解的经济活动业务流程,确定监督查的范围和重点,综合运用各种检查方法对内部控制建立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编制工作底稿。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查找内部控制缺陷。

第三步,复核和验证。在实施监督检查的过程中,监督检查工作人员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如实反映检查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对于检查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时与相关业务部门沟通,并就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与相关业务部门达成一致。监督检查的结果和改进建议应当经过相关工作人员复核和验证。

3、编制自我评价报告。自我评价报告内容包括:

1)内部监督检查和评价的依据,即《某某某学校内控规范》和单位相关内部管理制度;

2)内部监督检查和评价的范围,即全面检查评价还是就某特定业务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价;

3)内部监督检查和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即内部监督工作流程以及现场测试采用的主要方法;

4)以前期间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情况; 5)本次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改进意见或建议; 6)内部控制建立和执行有效性的评价、结论及改进意见和建议。对内不能控制建立和执行有效性评价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侧重于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内部控制建立的合法性,即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内部控制建立过程中,是否做到以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为前提,以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以及《某某某学校内部控制规范》作为依据。

2)内部控制建立的全面性,即内部控制的建立是否覆盖了所有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所有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各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和相关工作任务都具备约束力。

3)内部控制建立的重要性,即内部控制的建立是否重点关注了单位的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

4)内部控制建立的适应性,即内部控制的建立是否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自身条件的变化适时地调整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

二是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主要侧重于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各个业务控制在监督检查期内是如何运行的。2)各个业务控制是否得到了持续、一致的执行。

3)相关内部控制机制、内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

4)执行业务控制的相关工作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权限、资格和能力。

4、提交自我评价报告。自我评价报告应当提交单位负责人,由单位负责人对拟采取的整改计划和措施作出决定,以改进单位内部控制。

5、应用自我评价报告。自我评价报告应当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的依据和考核评价相关工作人员的依据。

对于执行内部控制成效显著的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提出表扬表彰,对违反内部控制的部门和人员提出处理意见;对于认定的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应当根据单位负责人的要求提出整改建议,要求责任部门或岗位及时整改,并跟踪其整改落实情况;对已经造成损失或负面影响的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篇2:某某某学校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各位领导:

某某某局党委在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中,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初步实现了“五大目标”。按照“六项验收标准”,认真进行了回头看,结合我局实际,重点抓好棚户区改造和以农养林过程中的权力运行,取得了干部廉洁、职工致富、安居乐业、和谐发展的良好效果,促进了全局各项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初步实现了规范岗位权力,化解廉政风险,保护党员干部,净化发展环境,推动科学发展的目标。

一、基本做法

我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谋划,周密动员部署,坚持“六个贯彻始终”,认真抓好四个阶段工作任务,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扎实推进廉控工作,取得了廉控工作和全局各项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了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推进表》,使全面工作清晰明了。制定了《局党政班子成员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 设工作包点单位划分表》,局领导深入到包保单位进行检查指导,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打下坚实的组织领导基础。

(二)深入宣传,营造氛围。4月14日,召开了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动员大会,对全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广泛动员。8月12日召开了全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推进会。编写了《学习资料》、《信息》和《简报》20多期,局党政班子成员积极撰写学习心得和理论文章,已在黑龙江林业报等发表3篇。局电视台开设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专题栏目,开展了廉控建设进机关、进基层、进林场、进医院、进学校等活动。举办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理论骨干培训班3期,深入基层进行检查指导40余次,广大党员干部共撰写心得体会156篇。各基层单位利用广播、板报、标语、彩喷宣传牌和各种会议等,进行进行宣传发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在全局形成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认真查找风险,准确界定等级。按照全员参与的要求,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岗位“三个重点”,区分领导干部、中层干部、一般人员“三个层面”,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集体定的“六种方法”,深入查找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五类风险”。对全局34个部门科室,31个 基层单位,609个工作岗位,进行了明权确责。制作300个廉政风险警示牌,放在每个工作人员办公桌上,公开姓名、职务、岗位职责、廉政承诺等内容。全面查找岗位、科室和单位容易发生问题、诱发腐败的廉政风险点,全局共查找出风险点3215个,其中,岗位风险点2905个,部门科室144个,基层单位166个,制定了《廉政风险岗位目录》。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进行公示、制定防控措施、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同时严格标准,评估等级。全局风险岗位一级257个,二级263个,三级89个。部门科室一级风险24个,二级风险6个,三级风险4个。基层单位一级风险25个,二级风险4个,三级风险2个。

(四)健全完善机制,积极实施防控。在制定防控措施时,我们围绕风险点和风险等级,对照业务流程,从权力制约、监督等方面入手,紧紧抓住容易发生廉政风险的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实行防控项目管理,确定各风险点责任部门、实施人和主管领导,使防控责任层层落实。与基层单位党政一把手签订了防控责任状。按照教育、制度、监督、管理、科技“五位一体”要求,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加强岗位廉政教育,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构建风险管理流程,实现风险防控的常态化、规范化,确保权力健康有序运行。针对风险排查中暴露出的制度缺失和漏洞,共出台和修订制度676项,规范业务操作流程148项,制定防控措施 4319条。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促进了党员干部队伍的廉洁从政。

二、取得效果

我们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与推进党建四大工程(理论武装、群众满意、监督保证、社会管理创新)建设和新林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载体,赋予新的活力,极大地促进了全局各项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

(一)廉控工作成效显著

通过扎实工作和不懈努力,全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进展良好,取得了初步成效:

1、廉政风险防控基础工作有了新加强。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中,我们布置专题展厅1处,在局兴林大街两侧悬挂大型标语16幅,制作廉政宣传公益广告画(板)30余张,制作岗位职责和廉政承诺桌牌近300个,印制《廉控手册》折页400份,发放到每个机关工作人员和基层单位班子成员手中,在门厅设置宣传栏,在机关二楼围廊四周建起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宣传画廊,在工作人员办公桌上摆放党风廉政警句桌牌,在办公电脑上安装了廉政文化屏幕保护程序,摄制廉控专题片2部,制作了《部门廉政风险防控流程汇编》、《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汇编》、《单位规范权力制度汇编》、《棚户区改造廉政风险防控案例》、《某某某局廉控机制建设工作成果图片集锦》、《廉政承诺》和各基层单位的制度汇编 60余本,进一步加大了廉政风险防控宣传教育力度。在全局组织开展了“学、读、看、讲、写、树”活动,即学习经典著作,观看廉政教育专题片,讲述先进事迹,抒写所感所思所悟,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形成了讲廉政、抓廉政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巩固和增强防控效果,我们把防控机制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绩效考评之中,作为问责和奖惩的重要内容,采取定期自查、考核、社会评议等方式,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追究力度,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知风险、不冒险,防风险、不涉险,控风险、求保险”的廉洁从政意识。

2、党员干部防范廉政风险的意识有了新增强。通过人人参与,认真排查廉政风险,使大家普遍经受了系统的廉政风险教育,牢固树立了“有权力必有责任、用权力必有风险”的理念,增强了知险、查险、防险意识,提高了拒腐防变能力。

3、行政权力规范运行的水平有了新提升。通过建立健全和修订完善一系列制度规定,积极推行权力运行分权制约和相互制衡,规范和减少自由裁量权空间,公开办事程序,实现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促进了权力的阳光运行。

4、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有了新举措。通过全员参与查找风险,制定防控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丰富了预防腐败工作 的措施和方法,实现了廉政风险查到岗、惩防体系建到岗,拓展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提高了全局惩防体系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基本建立起了一套具有通林特色的教育、制度、管理、监督、科技五位一体的惩防体系。

5、纪检监察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有了新进步。推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从岗位权责出发排查风险,使党员干部从接受监督到主动防范,纪检监察工作从事后监督转变到事前、事中监督,促进了纪检工作与各级各部门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

6、推进作风建设和勤政廉政建设有了新成效。广大党员干部的勤政廉政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作风明显转变,群众来信来访明显下降,党员干部违法违纪行为明显减少。机关干部主动服务,热情服务,形成了“全力促发展,一心促和谐”的良好风气。

(二)廉政建设促进了林区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和防控力度,净化了发展环境,保障了我局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1、促进了农业发展。农业是我局的基础产业。我局现有耕地面积65万亩,农机具4097台(套),结合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农业上,把功夫下在防控上。一是对直补的发放进行了监督。我们对全局直补的368949亩土地的直补补贴2800万元和新购的74台农 机具的农机补贴进行监督,直接发放到土地经营户的手中,防止了挤占、挪用、套取等现象的发生,极大地鼓舞了职工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二是对农业贷款的发放进行了监督。在贷款发放中,我们严把贷款贴息对象确认关、资金投向关、资金到户关,并严格执行“三保”制度(五户联保、领导担保、部门担保)强化了风险责任管理,仅2011年投放贷款12000万元,前进和建设两个林场今年的农业贷款均超千万元,为我局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三是对低产田改造项目进行监督。为了方便土地经营户耕种,提高农田质量,林业局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对低产田进行配套改造,新修沙石农田路500多公里,建桥317座,下设涵洞1231个,新建晒麦场1处,挖排水沟近2千公里,极大的改善了农业生产作业条件,提升了农田质量。四是对弱势群体进行帮扶。群力经营所党支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新设立了10个党群互助致富联合体,采取“党小组+党员+群众”的模式,通过强弱搭配,互相帮扶,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了上联市场,下联农户,多方共赢的局面。五是发展订单农业。为了改变以往大豆单一的种植结构,引进了亚麻、水飞蓟、北药等经济作物种植,扩大了马铃薯等作物种植面积,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试验种植冬小麦成功,并在八二农场和卫东林场等单位种植推广,促进了由传统农业向“两高一优”农业的转变。跃进经营所党支部 书记高德忠同志通过市场考察,与辽宁盘锦天源药业公司签订了水飞蓟订购合同,他带领32户职工种植水飞蓟,较种植大豆增收200万元。前进林场场长徐军在种植亚麻获得较好收益的同时,自办了亚麻加工厂,不仅带动亚麻种植,而且为130名职工提供了就业岗位。2011年全局农业播种面积65万亩,农作物总产量3.5亿斤,产值5.2亿元。

2、促进了棚改工作。棚户区改造涉及千家万户,是百姓瞩目的焦点,也是难点和风险点,容易滋生腐败。为防止在关键点出现“空白点”,针对棚改建设领域党员干部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通过召开专业会议,举办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骨干培训班”,按照“岗位定措施,部门定流程,单位定制度”的要求,从加强教育,明晰职责,优化流程,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等方面入手,制定防控措施。大宗物资材料的采购,严格执行《棚户区改造大宗物资采购监督管理办法》,组成了由纪委、监察局、检察院、建设局、审计科等部门参加的采购组,对所需水泥、红砖、钢材、苯板、彩钢瓦、塑钢窗等建筑材料,到市场和厂家进行考察,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货比多家,采取淡购闲储的方式,购买到质优价廉的材料,纪委对计划、比价、采购、验收、发放全程参与。三年中,仅购买钢材、水泥,就节约资金2000万元。在拆迁区房屋的确认测量、棚改政策的制定宣传、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房屋分配中,纪委全程监督,构建了“立体交叉式”监督保障体系,避免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影响工程质量以及徇私舞弊等问题的发生。先建后拆,有序回迁。照顾年老体弱行走困难的特殊群体,保障个体工商户利益,公平、公正,平等协商,一视同仁。这些做法深得棚户区居民的认可,拆迁工作异常顺利,没有一个钉子户,没有一个上访户,没有一个先拆迁后入住户。棚改工作加强了廉政建设,廉政建设也促进了棚改工作,实现了“防”与“房”的有机结合。三年规划新建总面积53.6万m,户数10720户,现已全部完成,实现了局址住宅楼房化、山上住宅砖瓦化的目标,初步构建起 “三防四控五位一体廉政风险管控模式”和“五道长效机制防线”。

3、促进了林产工业发展。我局原有林产工业厂9家,但大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工厂亏损经营。为此,我们加大林产工业改革转制力度,实行了以民营为主的运行机制,使林产工业厂由过去的9家发展成64户,安置劳力2700多人,年创产值21700万元。同时,出台了扶持政策,将闲置的厂房、场地、设备免费提供给投资建厂的创业者经营使用,局内生产木材全部安排给加工企业,派驻干部负责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防火安全、职工合法权益保护等事宜,使各企业规范运作,合法经营,健康发展。原人造板厂党员刘兆奎下岗后自筹资金建立了三星工艺火柴厂,目前已成为我局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年可生产工艺火柴、火柴梗2000多吨,2产量在国内排在前几名,产品远销国外多个国家,有从业人员200多人。全局牙签生产企业42家,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木制白桦单头刻花牙签集散地,占国内产量的70%以上,年产牙签5000吨,棉球棒1万吨,安置劳力2000多人,通过改制盘活了资产,达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明年我们将建设占地68公顷的创业工业园,局内的64户加工企业全部动迁,并引进外埠业主,进行重新整合,规范化管理,形成区域规模经营、整体统一管理的产业集群,实现小产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同时,吸引资金3000万元,建特色冬小麦面粉厂一处,生产“北丰高寒冬小麦”牌面粉,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形成新的经济生长点,为就业创业施展才智创造条件,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为推动林区经济快速发展保驾护航,进而形成财富充分涌流、林区安居乐业、企业平安经营的和谐发展氛围

4、促进了多种经营发展。按照总局党委的要求和部署,加大了对职工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职工经营收入的增长。山上各林场所从事种植业的有5500户,养殖业的400户,采集业的3000多人,运输业220户,户均收入6万元左右。全局养牛4200头,养猪5400头,养羊8022只,养禽7万只,养鹿106只。部分种地大户收入可达十几万、几十万元。山下地区以从事商饮服务业和加工业为职工经营性收入的主渠道,现从事商饮服的业户已有2230户,从业5083人。我们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对下岗职工从事经营活动免收相关费用、租赁林业局闲置场地办实体的免收租金、改造后棚户区的商品房经营业户优先安置,使职工得到充分就业,而且有了较高收入,加工业主年收入10万元以上,商饮服经营者年收入5万元左右,从业人员年收入2万元左右。

三、下步打算

(一)探索廉控工作常态化。围绕“四八四三”发展战略和企业转型,继续加强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总结经验,在抓巩固、抓深入、抓长效机制建设上下工夫,重点采取“四规范”(规范风险查找内容,规范公开载体,规范公开时限,规范工作流程)措施,促使廉控工作常抓不懈、常态化开展。同时,探索对廉政风险点的动态管理,因时因势开展动态防控,并大力推进科技防控。加强检查考核,推动工作落实,拓展工作成效。

(二)落实32个防控案例。认真学习和借鉴总局总结出的32个防控案例,充分发挥案例的示范引路作用,在加快创业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城镇化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方面,运用案例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推动新林区建设。

(三)增强防控制度执行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健全制度很重要,提高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更为重要。我们要在全局开展“学习廉控制度,执行廉控制度”活动,进一步规范做什么、怎么做,实行工作程序和廉控制度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让权力按规范的程序和制度在有效监督下运 行,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廉控制度意识,严格按程序办事,按制度办事。对违反廉控制度和工作程序,损害群众利益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四)巩固扩大廉控成果。我们将在全局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升年”活动,在开展 “回头看”的基础上,结合工作中所反映出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优化流程、制定措施、整改落实,巩固成果,扩大战果,提升廉控水平。进一步加强队伍教育和管理、强化廉政风险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形成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长效机制。

篇3:某某某学校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被告某公司对实习生确应尽到必要的安全保障义务, 但原告对损害后果的发生也负有一定的过错。且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某学校在本起事故中有过错, 故对于原告要求某学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难以支持。法院判定某公司承担80%的责任, 原告自负20%的责任。残疾赔偿金应依照上海市农村人口标准计算。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实习生在实习单位工作中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 即使自身存在一般性过错, 亦不能减轻实习单位的赔偿责任;学校未对实习单位尽到必要督促义务的, 应根据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故原告的经济损失总额的80%由某公司负担, 另20%由某学校赔偿。残疾赔偿金按照实习生就读校所在地的城镇居民标准计算。

笔者从以下七个要点对此案判决进行评析:要点一:国务院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虽然不宜作为法院裁判的直接法律依据, 但在本案中可以作为法院评判学校是否有过错的依据。2013年7月8日, 李某某与某学校、被告某公司三方签订《学生实习协议书》一份, 协议规定了实习期限、报酬、工作时间、某公司对实习生应尽到的注意义务和保护措施。学校为实习生购买“学生实习责任保险”。该法律关系的三方当事人除受该协议约束外, 还应受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即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 (下文简称《管理办法》) 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应对企业技工荒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的通知》 (下文简称《通知》) 。国务院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虽然不宜作为法院裁判的直接法律依据, 但在本案中可以作为法院评判学校是否有过错的依据。从法律的渊源、位阶和效力考察, 以上两个规范性文件是国务院部门规章, 应当属于行政法规范畴, 是政府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利制定的。法院审理案件, 可以参照部门规章, 不是依据部门规章。“参照”的意思是, 部门规章符合法律规定或者法律精神的, 可以确认其效力予以适用;但如果部门规章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法律精神, 法院将不予适用。“依据”的意思是, 法院没有选择的自由, 必须无条件适用。

要点二:对某公司责任的认定即裁判摘要1.“实习生在实习单位工作中, 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 即使自身存在一般性过错, 亦不能减轻实习单位的赔偿责任”2。

要点三:运用“举重以明轻”的类推方法对李某某的过失与应得的损害赔偿与企业正式职工的过失和工伤损害的获赔的对比与推理。

我国对于企业正式职工在工作时间内、工作场所中所受的人身伤害, 采取的是企业无过错责任制。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10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 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 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本解释并没有规定雇主可以就已尽监督管理和选任义务而提出抗辩或免责, 很明显我国采取的是无过错责任或严格责任。3而单位免责只能是《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规定的三种情况, 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醉酒导致伤亡的;自残或者自杀的。目前我国正式职工工伤赔偿采用的是免除模式, 4参看《人损解释》第12条5。实际上最为合理的是部分兼得模式:工伤的强制社会性保险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兼得。

实习生在实习期间, 身份仍是学生, 与实习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 因此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不能通过工伤损害赔偿制度来获得赔偿, 在司法实践中实习生损害赔偿应当按照一般民事侵权赔偿处理。但是实习生在工作中同样使用大机器生产、处于被企业支配的地位、为企业创造利益、要冒工作中受伤的危险。本案判决书中从利益归属、支配与被支配关系、某公司应当承担的劳动保护和劳动风险控制义务三方面论证, 认为某公司应当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笔者发现这与研究者们对企业为何要对其正式职工的工伤承担无过错责任的理论依据分析有异曲同工之处, 加之判决书下文将李某某案件与正式职工工伤案件进行类比, 笔者因此认为本案法官实际是将企业正式职工的工伤案件的归责原则即企业无过错责任 (严格责任) 作为本案处理的重要参考和借鉴的。

李某某向某学校和某公司提起的为侵权之诉。6判决书只认定了某学校过错为放任的故意, 并没有详细认定企业的过错。由于笔者对案件了解完全来自于判决书提供的信息, 所以无法判断某公司在李某某案件前是否接收过实习生, 企业对《管理办法》及《通知》是否有认知, 但李某某加班操作时其指导师傅不在其身旁, 某公司是有过错的。所以, 笔者认为企业应存在放任的故意或至少存在疏忽大意的过失。而判决书中运用举重以明轻的类推方法对李某某的过失与应得的损害赔偿与企业正式职工的过失和工伤损害的获赔的对比与推理, 这是本案判决书中的又一要点。这个类推的结论就是 (1) 李某某的过失只是一般过失, 尚不足以构成重大过失。也因此相较于某公司、某学校的共同过错, 李某某自身的一般过失不能减轻某公司及某学校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因为过失相抵原则在过错责任中适用时如果受害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他人损害, 而受害人仅存在一般或者轻微过失时, 不适用过失相抵原则。 (2) 正常建立劳动关系的员工即便因自身过错发生类似本案的工伤事故, 只要不发生《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规定的三种情况, 哪怕是重大过失, 员工能够获得的工伤赔偿也不因其自身过错而减少, 那么对于尚在实习工作的李某某而言, 更不能因其自身一般性过错而减轻相关侵权方应负的赔偿责任。笔者认为这体现了法律的态度即公平对待实习生和正式职工。

要点四:即裁判摘要2.“学校应就实习生在实习中的安全防范和权益依法提供必要的保障。学校未对实习单位尽到必要督促义务的, 应根据其过错程度对实习生的伤害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7。

《侵权责任法》第39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损害, 学校或者教育机构承担过错责任。《人损解释》第7条再次重申了这一法条。实习活动属于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 学生仍接受学校的管理。但是李某某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不能以上文两法条为请求权依据。但其可以以《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为请求权基础, 追究某学校的过错责任。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管理办法》及《通知》对学校过错的认定是本案判决书的又一要点。《管理办法》和《通知》规定, 学校及相关企业“不得安排学生每天顶岗实习超过8小时;不得安排学生加班”。但该三方协议并没有限制实习生每天的最长工作时间也没有禁止企业安排学生加班, 反而出现了“超过规定时间的加班及因工作需要安排的中班、夜班和特殊岗位的与某公司职工同等待遇”这样的约定。一审判决书中曾述及:“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某学校在本起事故中有过错, 故对于李某某要求某学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 难以支持”。因此, 可知对于“学校无视《管理办法》、《通知》禁止学生加班的规定, 并疏于告知和督促某公司禁止实习生加班”这一过错的发现和提出, 应当是原告方在一审后补充的。而同样相较于某学校的放任的间接故意, 李某某的一般过失, 不能运用过失相抵原则。

要点五:即裁判摘要3.“在城市中小学校就读的农村户籍学生,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含派出实习) 中受伤致残的, 其残疾赔偿金应当按照该校所在地的城镇居民标准计算”8。本案中, 以《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为依据, 突破了李某某的年龄和户籍限制, 认定其作为上海市中学在册学生身份, 是本案判决的又一要点。这也是我国司法实践中对“同命不同价”的突破。

要点六:本案中某学校和某公司构成共同侵权人。我国《侵权责任法》第11、12条的规定: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 基于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9, 共同实施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本案中应当是某学校与某公司基于共同放任的故意。某学校和某公司作为共同侵权人应承担的是补充责任, 即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对一个被侵权人实施加害行为, 或者不同的行为人基于不同的行为而致使被侵权人的权益受到同一损害, 各个行为人产生同一内容的侵权责任, 被侵权人享有的数个请求权有顺序的区别, 首先行使顺序在先的请求权, 该请求权不能实现或者不能完全实现时, 再行使其他请求权的侵权责任形态。但笔者建议在本案中其实应当适当提高学校承担的赔偿责任比例。因为毕竟学生去企业实习是由学校方主动发起的活动, 因此学校应当就相关部门就此活动的相关规定有更全面和明晰的了解, 也应当积极地督促企业执行相关规定, 保障学生安全。但是基于企业的盈利性质, 基于学校的公益性质 (上海某信息学校公立或私立性质不明) , 一般不适合让学校背负太重责任。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李某某诉上海某冷机有限公司、上海某信息学校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的判决[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15, 12.

篇4:某某某同志工作鉴定

孙荣杰同志于2007年12月参加工作,2011年2月正式到扬子街道营房社区工作。担任民政专管员一职主要负责民政方面工作。工作期间,他的突出表现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

孙荣杰同志政治坚定,觉悟较高。他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响应党的号召,积极践行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体现出了正确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孙荣杰同志谦虚谨慎,勤奋好学。他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从多方面开拓自己的眼界。通过学习书面材料和与领导、同事的交流,全面了解社区工作的主要职能和重点工作,还协助完成了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工作。虚心听取其他同志的意见,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我单位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该同志在工作中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能把在部队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精神带到基层工作中来。待人诚恳,作风朴实,并能与单位同事和睦相处,交流融洽,善于取长补短,虚心好学。

总之,孙荣杰同志综合素质较好,业务能力较强,政治表现良好,法纪观念充实,服从安排听指挥,与同事友好相处,工作期间,能够做到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相信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出色的成绩。

扬子街道营房社区

篇5:关于某某某同志个人工作评价报告

根据**工作安排,某某某同志自

起主要在工作,负责

工作。现将该同志工作表现评价如下:

一、在“德”方面

该同志自觉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深入学习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参与创先争优学习教育活动,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严以律已,热情待人。

二、在“能”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该同志努力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个人素质。一年来,始终坚持一边学习,始终保持虚心好学的态度,同时,注重调查研究,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增强说、写、综合协调和业务能力,有了较大的进步。

三、在“勤”方面

工作尽力尽责,勤奋不怠,甘于奉献。自觉遵守机关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以工作为重,做到有事必应,工作讲奉献,办事讲效率。

四、在“绩”方面

该项同志在工作中踏实肯干,能把学校中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他所负责的各项工作均能出色完成,已具备在工作中独挡一面的能力。

五、在“廉”方面

篇6:某某某学校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2011年,街城市管理工作在街工委的直接领导下,在上级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帮助下,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意见》为指导,以城市综合管理考评标准为目标,切实解决城市管理“17个突出问题”,不断转变运行机制,破解管理难题,初步实现了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社区三层管理的全覆盖。一年来,通过街广大城市管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辖区居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市容管理工作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城市管理依旧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进一步理清思路,更好地提升管理效能,现将全年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绩效目标情况及分析:

1、区级绩效目标:纵观前三个季度检查考评情况,街城市管理在市二类街道综合排名为:一季度24名,二季度15名,三季度排名未出(7月14名、8月27名、9月16名),从综合情况来看,未完成区下达二类街道前十名的绩效工作目标。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主观原因:(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个别人员对“大城管”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没能够从思想深处引起重视。(2)执法力度偏软。在城市综合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失之于软、失之于松现象。(3)缺乏“精细化”工作标准。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现状,很多人员身上都有不同的表象。二是现实原因:区级绩效目标与我街承受目标情况存在现实差距。(1)街辖区面积大(9.43平方公里),相当于同类辖区的几倍或十几倍,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2)与同类辖区相比,我街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却是相等的,形成资源分配不均等现象。(3)辖区范围内,下岗职工、低保人员多,摆摊设点成为低困人员的生存途径,规范起来困难较大。

2、食品安全目标:按照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每季度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一次食品安全协调会,定期开展社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及时报送相关信息,不断强化和完善“12315” 社区食品安全联络站工作。截至目前,食品安全零事故,完成区级下达的绩效工作目标。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

1、加强环卫保洁力度。环卫所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任务要求,较好地完成了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街道社区的环卫保洁工作,区域内整体环境得到大幅度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截止目前为止,环卫所相续投入资金40余万余元,用于主次干道和社区环卫基础设施改善。二是狠抓清扫保洁,搞好垃圾清运;全年环卫出勤10万余次,出勤率达98%,运输垃圾26000余吨,清除社区建筑垃圾和杂物1000余车,有效地美化了区域环境,强有力地遏制了暴露垃圾蔓延。

2、严格控管违法建设。截止目前为止,接到居民投诉、上级督办178次,办结178件,办结率100%。全年共组织拆违行动百余次,其中大型拆违行动22次,拆除面积共计1700平方米。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协调办公室下达全年拆违任务1200平方米,超额41.7%完成目标,全街12个社区无一例新增违法建设。

3、加强占道、出店经营整治;今年以来,城管科汇同上级主管部门,针对7条守控路段,依法开展整治活动60余次,收效较为明显。其中,由区机动队参与的大型活动11次,规范占道、出店经营2000余次,驱赶流动摊点、车辆900余次,清除乱堆乱放300余处,有效规范了路段管理秩序;尤其是对黄埔蔬菜批发市场前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实施有效管控,使蔬菜批发市场在9月底得到顺利搬迁。

4、提高立面管理水平;为保持清除道路及公共设施清洁,街城管科在3月至10月期间,相续组织约1000人次,清理乱牵乱挂、乱贴乱画40000余处;拆除违法设臵临街广告285块,规范门面招牌设臵237处,基本达到整齐划一标准,初步实现了市容立面美观。

5、积极开展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年初以来,组织环境综合整治35次,参加人数达4857人次;消除卫生死角350余处; 清理楼道325个单元;清运生活垃圾410车约720吨。完成植树绿化320株,修补街头花坛4个,面积120平方米。组织参加了今秋菊展,扎景一个,菊花3500盆,按时上缴绿化费壹万元整。爱卫、灭鼠、义务献血等项工作按照要求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标,辖区共有10个单位被评为市级卫生先进集体,超额完成区鲜血任务目标37%。

6、认真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在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的组织下,组织街道、社区、工商所和社区群众定期和不定期在辖区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发现查处无资质、无证照问题食品加工点共34个,辖区未发生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有力地保障了辖区食品安全。

三、主要做法:

1、形成例会,明确任务。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和目标,街城管科每周一上午定时召开城管工作例会,梳理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并布臵本周工作安排;月底召开例会进行汇总,归纳本月完成的主要工作,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真剖析原因教训,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指定专人负责,定时、高效的完成整改,并向责任领导做出回告。

2、制定措施,认真考核。年初以来,街城管科按照“城管革命”工作要求,出台了《关于落实城管革命,进一步推动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意见》,依据不同的职责,先后制定了《丹水池街社区城市综合管理考核奖惩实施办法》、《丹水池街环境卫生承包路段(社区)质量考核办法》、《丹水池街城管科、环卫所长、执法队员、协管员城市综合考核标准与奖惩实施办法》等办法。上述考核办法,将根据不同人员的目标完成情况实施奖惩,截止十月份,环卫所因未完成目标已扣除现金八千元,部分队员、城管科员也因未完成绩效目标而扣除相应的奖励。此办法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工作效率,起到了治庸问责、奖勤罚懒的效果。

3、突出重点,落实职责。按照工作要求,制定了街重点路段责任人员分工一览表,组织队员签订承包路段责任书。出台了《关于调整街办事处领导包片落实查控违法建设责任的通知》,结合实际不断完善《丹水池街查处违法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采取了签订目标责任书、工委办事处领导成员分片包点联系社区、发动社区参与,举全街之力,真抓实干,迅速改变城管工作的被动局面。

4、发动社区,长效管理。城管工作必须要发动群众,调动社区力量共同参与。不仅要严管,而且还要疏堵结合。立足于巩固883社区行动计划的成果,致力于社区环境的整治创新,街办事处制发了关于加强社区长效管理工作文件。各社区纷纷组建队伍、明确专人、划分责任区,定期开展以“爱卫”、“创卫”为主题的“五清一洁”卫生整治活动。共清理楼道128栋,清理卫生死角270余处,组织人员500人次,清乱牵挂、清乱堆放,社区卫生保洁,并将“爱卫”工作制度化、日常化,改变了过去搞运动、靠突击的形式,赢得了居民群众的欢迎与好评,为全街市容城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5、重拳出击,整治违建。结合实际完善了《丹水池街查处违法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街办事处领导包片、包社区,形成了街办事处、科队、社区三级控管网络,启动早发现、早报告、早处臵的运行机制,给辖区违建户强有力的震慑,遏制住违建、抢建的势头。

6、创新环境,便民促经。今年街城管科注重整合力量,将执法队协管员、社区、环卫所、门前三包员形成合力,“四位一体”,包社区、包路段、包管理,齐抓共管,以实际行动为居民群众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并协调水务局、建设局、园林部门在我街修路、修沟,解决老百姓行路难、排水难等实际问题,为老百姓排了忧、解了难。

四、明年的工作思路

1、端正思想认识,改进方法创新。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针对丹水街实际,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加强宣传推广和引导,建立运转协调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

2、切实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要认真学习城市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积极主动沟通、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及时化解辖区内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3、加大“城管革命”工作力度。重点整治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违法占道和出店经营,突出社区的整治清理工作,取缔解放大道沿线的各类违法占道现象,制止出店经营、清除乱堆乱放;加强路面巡查,落实守点布控,确保道路环境整洁有序;做好新荣客运站窗口地区周边环境综合管理,发挥好市容监督员的作用,做好日常守控,严防脏乱反弹。

4、保持控违的高压态势,实现辖区违法建设零增长。保持“力度不减、标准不改、目标不变”的高压态势,切实在“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下功夫,抓好违法建设的控管。

5、以文明创建为契机,全面提升辖区的市容综合环境。继续开展轻轨沿线的街景综合整治,对道路设施、户外广告、店面招牌进行清理美化亮化市容景观;加大市政设施改造和维护力度。要协调区职能部门建设一批市民普遍关注的改造工程,重点是做好人行道、小街小巷、居民区安装路灯照明以及城区低洼积水地区的排水管网改造,减少对市民出行和城市交通秩序的影响。

6、加强考核,提高工作实效。要强化城管各类人员绩效考评机制,充分调动执法队伍的积极性,形成管理与执法互联的局面。切实加大对执法队员和各社区卫生干事的督促、检查和考评力度,实行社区每日巡查制,街道每周抽查制、考评制,促进街道与社区互动的局面。

某某某街城管科

篇7:某某某学校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高校餐饮原材料采购水平直接影响到餐饮质量、办伙成本和食品安全,积极探索原材料采购机制,创新采购模式,对原材料采购过程进行有效管理是确保餐饮原材料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1高等学校餐饮原材料采购现状

随着高校餐饮业的发展,各高校积极探索、实践适合本校原材料采购机制的建设,在保证原材料质量和降低采购成本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1.1采购制度不健全导致饮食安全隐患有些高校后勤部门餐饮原材料采购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完整的原材料采购管理体系,随意性比较大,采购过程存在着很多漏洞[1],采购工作责任不明确,个别采购人员利用制度的缺陷从中渔利,给高校后勤部门造成负面影响;有的高校风味餐厅由社会企业托管经营,托管企业将风味餐厅的每个灶间分包给不同的经营者,由托管企业依据窗口收入提取管理费,原材料均由窗口经营者自行采购、进货,虽然进货时都有厂家的合格证书,但由于进货太分散,质量仍难以控制,甚至有的窗口经营者为降低成本购进不合格原材料,存在饮食安全隐患。

1.2采购人员专业素质不强影响采购质量高校的餐饮采购队伍由事业编制和非事业编制人员组成,事业编制人员多数是从其他岗位转岗过来,非事业编制人员由于同岗不同酬、员工成长空间限制,缺少专门知识培训等方面因素[2],导致员工专业素质不高,党风廉政建设意识不强,缺乏市场营销、食品安全的专业知识,不具备商业谈判和人际交往的相关经验,影响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1.3监督机制不健全带来腐败风险高校食堂原材料品种繁多、市场分散、价格变动频繁,健全的采购监督机制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合理的价格。有的高校采购部门既是采购者又是监督者,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没有建立健全供货商的档案库和考核评价体系,对产品质量、采购过程缺乏有效监督,这样的产品采购方式容易带来腐败风险,降低产品质量,存在原材料安全隐患,甚至影响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

1.4采购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采购成本增加部分高校的饮食原材料采购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从采购计划的制定、采购预算的编制、采购过程实施到物质库存的管理等一系列流程,均采用人工统计,信息共享程度低,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3];手工操作方式对库存物资的变化反应不灵敏,容易导致原材料库存积压或过期,增加采购成本,甚至过期原材料被使用,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2云南某高校饮食原材料采购机制分析

2.1健全制度建设规范采购程序《政府采购法》的实施为高校规范后勤物质采购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4],学校后勤从校情出发,积极推进餐饮原材料采购工作的改革,制定了《餐饮原材料采购办法》、《餐饮原材料采购实施细则》、《餐饮原材料采购询价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来规范采购过程。对鲜猪肉、禽蛋等用量大的8大类物资实行统一招投标采购,由后勤、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组成大宗物资招投标小组,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选择信誉良好、实力雄厚、安全有保障的企业进行大宗物资采购配送,根据物价的变化和波动,定期进行询价议价,确保供需双方的利益,最大限度降低伙食原材料成本;对盐、酱油、味精、鲜牛肉、鲜鸡、饮料、奶制品、米线、面条、豆腐、豆芽、洗涤剂等用量较小的原材料,成立小额物资采购组,在大型批发市场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商务谈判确定供货商家,签订供货合同,进行定点采购配送;杜绝无生产、经营、卫生许可证的“三无”产品进入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采购做到检斤、捡质、验收工作;对于包装产品,检查产品的产地、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有无破损等。这种做法规范了采购行为,强化食品原材料的采购管理,从源头上确保原材料的安全。

2.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采购队伍的素质是确保采购质量和提高采购效率的基础[5],员工培训是提升采购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聘请校内外专家定期对采购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采购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市场敏锐度;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教育和引导采购人员树立廉洁自律意识,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为非编员工购买五险一金,实施《员工工资待遇实施办法》和《绩效考核评价办法》,提高非编员工的薪酬待遇,增强非编员工的归宿感,提高非编员工的稳定性。

2.3健全监督机制督促责任履行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带来腐败,制度是前提监督是手段。虽然物资采购制度的建立对采购活动进行了规范,但没有监督的制度就只能停留在纸上,形同虚设,要把制度落到实处,一是按照管理与监督分离的原则,建立分工合理、相互制约、采购与验收分离,各个行为主体之间责权明晰、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二是学校审计、纪检人员对物资采购招标过程进行监督,保证招标工作的公平、公正。三是建立采购人员轮岗制度。四是在签订供货合同的同时签订供货商廉洁责任书,引导供货商树立诚实守信的供货理念。五是建立商家信息库和供货商考核评价体系,从质量、价格、服务、诚信等方面客观、科学地评价供货商,健全进出机制。

2.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采购效率食堂原材料采购工作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能有效提高采购效率、防范采购风险、降低采购成本。该校对采购需求的申报和汇总、供应商的管理和考核、采购评价的管理、市场价格的收集、库存管理、财务决算等环节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让管理人员从繁重的人工管理过程中解放出来,实现了食堂原材料采购的实时性、智能化和高效率;与当地市场监督部门合作,建立食品原材料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直接传输到市场监督部门,主动接受市场监督部门的监督,实现食品原材料来源电子信息化追溯监管,提高原材料的安全性。

2.5创新采购模式构建农校对接供应新渠道农校对接可以减少农产品采购的中间环节,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实现农产品从田头直接到灶头,增加农民的收入,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云南省某高校结合扶贫工作,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户自愿”的原则,在扶贫点羊场镇兔场、茨营、普瓦三个村建设无公害蔬菜供应基地。基地采取土地流转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各村农户通过劳务、资金等入股并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履行市场主体职权。学校采取订单方式向联社下达蔬菜供应计划,获得收益后,由合作社按合同约定将相关受益分配给贫困户,形成了“学校+合作联社+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订单种植模式,实现了产销衔接和按需供给。截至目前,基地已投资1496万元建设连体大棚160亩、露地蔬菜290亩、蔬菜保鲜冷库1座、水池4个,还配套安装喷滴灌设施、绿色防控、质量安检等设施设备。

3高校餐饮原材料采购趋势

目前高校食堂原材料采购基本上采用的是各自为政的招标采购模式,存在采购规模较小、供应商来源狭窄、采购流程繁琐、人力成本较高等不足,因此找到一种更为科学的采购方式成为高校食堂物质采购面临的问题[6]。

3.1区域联合采购在同一地区的高校餐饮单位组成原材料采购联合体,将各高校的餐饮原材料集合起来,统一编制餐饮原材料的采购计划和预算,按照总的采购计划和预算由联合体统一招标采购,扩大采购规模,形成采购优势。各高校原材料分散采购的模式对降低原材料成本的效果有限,而区域联合采购可以实现规模效应,调控原材料的价格,降低采购成本,保持原材料价格的相对稳定,保证高校饭菜价格的稳定,让广大学生受益,有利于高校的稳定[7]。部分省市的高校后勤协会在当地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对区域联合采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米、面、油、肉、调料、蔬菜等原材料进行统一招标采购配送,取得了良好的经验和效果,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和原材料价格,而且保证了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的相对稳定[8]。

3.2互联网交易平台采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互联网与农副产品供应深度融合,搭建互联网交易平台采购将成为高校食堂物质采购的发展趋势。互联网交易平台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当地后勤学会或伙食专业委员会建立,整合高校、供应商双方资源和供求信息,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供货商的准入资格,各高校建立的农校对接农合社直接获得准入资格,供应商和高校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发布商品信息和采购需求,高校通过网上价格和质量自由选择供货商[9]。这种采购模式实现了在更大视野和范围内来重新配置供应链上的资源,减少原材料采购的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有效提高采购过程中的透明度。

4结语

高校食堂原材料采购管理工作的改革要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要与校情相适应,科学的采购机制,使采购工作管理有程序、行为有规范、验收有标准、安全有保障、采购过程透明。高校原材料采购的发展要依托信息化手段[10],整合区域高校食堂的需求资源,积极探索、创新采购模式,区域联合采购和互联网交易平台采购是食堂原材料采购的发展趋势,是对现有采购制度的优化和创新,可以解决高校食堂独自采购机制中的缺陷和不足,是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水平、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的新型采购方式。

摘要:高校食堂原材料的质量是食品安全的前提和基础,结合对云南省某高校食堂原材料采购工作的发展状况的分析可知,目前高校食堂原材料采购制度不健全,采购人员的素质不高,监督机制不健全,采购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低,要提高食堂原材料采购的管理水平,需进一步完善采购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监督机制,推进采购工作信息化管理和农校对接工作,积极探索区域联合采购和互联网交易平台采购。

关键词:高校食堂,原材料,现状,采购机制,趋势

参考文献

[1]苏德荣,李岚涛.高校食堂及经营性餐厅原材料采购现状及趋势分析[J].高校后勤研究,2014(4):51-52.

[2]张恒.浅议高校餐饮物资如何实现阳光采购[J].经营管理者,2014(7):240.

[3]张楠,姚建平.浅谈高校食堂集中采购的过程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2013(3).

[4]张恒.浅谈如何搞好高校餐饮物资采购[J].高校后勤研究,2014(2):35-36.

[5]郭洪斌.浅谈高校饮食物资采购使用管理的节点控制[J].科教文汇,2014(7):197-198.

[6]巩茜,肖岳峰.基于第三方网络平台的高校食材采购平台设计[J].商,2013(9):313.

[7]黄永胜,李云云.高校餐饮物资区域性联合采购研究[J].烹饪学报,2009(1):50-51.

[8]朱虹.对高校餐饮物资采购管理的思考[J].消防导刊,2014(12):149-150.

[9]刘沅,肖岳峰.基于第三方采购平台的高校餐饮原材料采购制度创新[J].高校后勤研究,2013(2):42-44.

上一篇:麻小2012年秋后勤工作计划下一篇:大学实习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