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县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2024-05-10

某某县扶贫攻坚工作汇报(共6篇)

篇1:某某县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某某县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全县基本情况

某某县辖14个乡镇、301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4万人,耕地82.5万亩,其中水浇地32.5万亩。县内地形呈‚两山夹一川‛的狭长盆地,自然条件恶劣,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由于受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影响,阳原十年九旱,十春十旱,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差,传统农业脆弱,农民丰年温饱,轻灾返贫,重灾绝收,历史上就是有名的穷县。尽管我县组织实施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扶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因灾、因病、因学等返贫人口很多。按照国家最新贫困标准人均收入2300元测算,我县仍有贫困人口13.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6%,贫困人口占村人口60%以上的村有185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1%。因而再度列入国家2011-2020年重点扶持贫困县。

二、扶贫思路、目标和措施

‚十二五‛期间,我县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以‚一年示范引领,两年辐射扩面,三年集中攻坚,四年巩固提升‛为目标,把‚‘两线’(109国道和芦大公路沿线)扶贫攻坚示范带‛作为主战场,深入实施中心村建设核心战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全市扶贫开发示范县。

任务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县重点扶持51个省定贫困村,其中,筛选出14个贫困村和其他8个非贫困村作为中心示范村,进行集中打造。同时兼顾扶持其他贫困村。2012示范引领年。坚持先易后难原则,重点扶持17个贫困村,实现14个村脱贫,集中打造12个(9个贫困村、3个非贫困村)中心示范村。2013持续推进年。重点扶持18个贫困村,实现15个村脱贫,集中打造5个(3个贫困村、2个非贫困村)中心示范村。2014集中攻坚年。重点扶持16个贫困村和前两未脱贫的6个贫困村,实现18个村脱贫出列。集中打造5个(2个贫困村、3个非贫困村)中心示范村。2015巩固提升年。对尚未脱贫出列的4个村集中整治,对其它村进行全面‚回头看‛,查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补课‛,巩固成果,完善提高。实现51个村全部脱贫出列。

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产业化扶贫。‚十二五‛期间,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主渠道作用,吸纳其它资金达到64.35亿元, 其中县财政每年拿出2500万元,用于产业化扶贫。通过土地流转、贷款贴息等多种途径,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和引进种养加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壮大经纪人队伍。强化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培植壮大皮毛、杏扁、葡萄、设施蔬菜、杂粮杂豆和特色养殖六大扶贫特色产业,尽快打造全县11大产业示范基地。力争到2012年底,全县农村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增幅650元。到201

5年,全县农村人口实现户均1台缝皮机、1亩大杏扁、1亩糯玉米、1亩设施菜地、0.5亩优质葡萄;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增幅4000元。

二是强化基础扶贫。“十二五”期间,计划整合资金8亿元,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首先,瞄准‚两线‛区域,积极打造22个吸附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心村,广泛吸纳‚空壳村‛、‚空巢村‛群众搬迁聚集。其次,强力实施整村推进战略。四年间计划修建村级公路300公里,新打并配套机井60眼,新建和修复各类水利工程1250处,新增和改善水浇地5万亩,解决5.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第三,改善社会事业。通过改造农村危房等多种有力措施整治村容村貌,建立健全环境保洁长效机制,突出抓好农村‚四绿化‛,到年底扶持的贫困村、中心村要达到‚四清四化‛的标准。建设和改善村级卫生室、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 加强文化站、农家书屋、文体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广播电视、通讯全覆盖。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基础上,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到2015年,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新型养老保险覆盖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以上。

三是强化智力扶贫。大力推广和普及科学技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等进村入户。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搞好乡土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到2015年底,贫困村每村至少有1个科技增收项目,有20%的科技增收示范户。每户至少有一

个劳动力接受过劳动技能培训,掌握一项致富技能。同时,依托各级培训基地,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做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2012年依靠各级培训基地、龙头企业和帮扶单位完成转移培训3000人以上。

四是强化社会扶贫。国家、省、市共计安排24个单位到我县结对帮扶,对市级以上帮扶的机关、企业、部队等单位,我们各乡镇、贫困村切实抓好协调服务,激发其最大的帮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县直单位包村扶贫工作上,专门印发了《关于做好新一轮贫困村帮扶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县直部门包村扶贫工作的考核办法》等文件,安排了28名县级领导联系贫困村,抽调了51个单位包扶贫困村。要求县直帮扶单位要积极筹措资金,选派优秀干部,制定有力措施,确保帮扶村按期稳定脱贫。此外,广泛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事业。

三、扶贫开发进展情况

一是扶贫攻坚宣传深入人心。先后召开了常委扩大会和常务会、全县扶贫攻坚动员会,传达贯彻与落实中央、省、市扶贫会议精神,对‚十二五‛期间和2012年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条幅、组织工作队广泛宣传扶贫攻坚的重要意义,在公路沿线、乡镇政府所在地、贫困村、中心村书写扶贫攻坚标语300多条。河北电视台新闻联播在2月20日对我县依托皮毛产业抓扶贫的做法做了报道,4月8日又对我县抓好党建促扶贫的做法进行了报道。二是扶贫信息平

台建设顺利实施。经过培训、摸底、采集、录入等连续紧张作战,于2月中旬将全县13.6万多贫困人口、十二五期间启动的51个贫困村扶贫开发信息采集工作全部完成。近日,按照市要求,安装了高配臵品牌电脑,直接与县政府内网连接,基本形成了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信息库的扶贫开发信息平台。三是扶贫规划编制循序渐进。举办了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编写培训班,印发了《XX乡(村)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范本。目前,贫困村、中心村、乡镇、部门、行业扶贫攻坚规划已基本完成,有待进一步完善。县扶贫规划的编制基础数据摸底等前期工作结束,预计4月底前可完成编制任务。四是社会扶贫工程全面铺开。研究出台了《某某县扶贫攻坚方案》、《关于做好新一轮贫困村帮扶工作的通知》《关于县直部门包村扶贫工作的考核办法》等文件,抽调了28名县级领导、51个县直单位,与省、市共计22个单位、企业、院校、经济强县共同对‚十二五‛启动的贫困村、中心村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帮扶。五是扶持政策逐步出台。出台了《关于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人才引进、土地流转、金融支持、规模性项目创办(领办)和引进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将相继出台,使之尽快与扶贫产业挂钩、与中心村建设挂钩,与劳动力转移就业挂钩。六是《规划图》制作基本完成。我县贫困村分布、扶贫产业布局、中心村建设等《规划图》,经县扶贫办协同相关部门考察、规划与布局,由县规划局设计、制作,经县委常委会讨论、聘请专家审定,目前已基本完成。七是科技培训与劳动力转移步入正轨。全县已有60多名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参加了省、市劳

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培训。县内围绕大棚蔬菜、獭兔养殖、葵花种植等培训农民630多人次。依托首钢订单,在县职教中心组建了首钢定向就业班,新生入学达到45人。全县通过各种途径向县内外输出农民人。八是扶贫开发工程稳步推进。各相关部门、行业按照规划,通过多种渠道向省市申报项目,争取项目资金。县政府协调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采取发放惠农信用卡、政府担保、财政贴息等形式向农户、中心村发放贷款。目前,在各类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采取赊、欠、垫、筹等多种措施,部分村水、电、路、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工,缝皮机、獭兔、周转牛等发放到户,调拨种子、农技培训、调整地块等产前服务全面启动。

篇2:某某县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坚持推进产业扶贫。一是做优农业促农业增收。通过多年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基本形成了“田里烟、莲、稻三分天下,山上油茶、果业、香樟三业并举”的农业产业格局。今年种植烟叶3.3万亩、白莲7万亩,白莲、烟叶两项产业可实现农民人均增收约1500元。此外,全县油茶面积达10万余亩,果业林5.3万亩,香樟面积达2万亩,新增连片百亩以上大棚蔬菜基地2个共716亩,成为新兴农业产业。我县被列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油茶产业项目示范县”,并连续多年在国家、省组织的年度油茶发展业绩考核中名列前茅。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全县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2家,带动农户4.2万户。大力发展和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累计128个,入社成员1637个。二是强攻工业促农村劳动力转移。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总体思路,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力度,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公民职业化”培训工程,确保每户贫困家庭均有一位家庭成员熟练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和县内工业园区转移,通过劳务输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XX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619人,帮助困难群体就业872人,城镇新增就业2781人。三是发展旅游带动服务业和农产品销售。依托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已建成通天寨4A级景区、大畲乡村旅游示范区、九寨温泉、赣江源漂流等四大核心景区,20XX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累计接待游客80万人次,同比增长68%,大力促进了城乡餐饮酒店业的发展,20XX年全县新增餐饮酒店经营户101家,使农村一大部分人员转移到服务业脱贫增收。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63.98万人次,增长27.6%,实现旅游总收入1.7亿元,增长27.9%。通天寨景区、赣江源景区周边农民依托旅游的驱动,经营宾招酒店和经销土特产品,收入大大增加。

2.坚持推进项目扶贫。一是坚持以项目推进扶贫开发。为改善贫困乡、贫困村基础条件,近十年来,全县累计实施扶贫项目399个,投入扶贫开发资金总额4981.9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061万元,整合部门和社会资金2634万元,自筹及投工投劳折款286.96万元。原来“十五”及“十一五”期间扶持的37个重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的862元增长至20的2086元,增长2.42倍。20XX年我县安排的64个重点建设项目中,近一半项目涉及社会民生,特别是今年我县从本级财政拿出5000万元用于农村改水、改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危旧土坯房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加强《若干意见》的项目对接工作。我县根据《若干意见》出台了35条实施意见,编制了《县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加强项目储备,目前已编制重大项目385个,总投资达476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80个;积极申报争取国家、省扶持资金或报批的项目102个,总投资129亿元,为把国家政策尽快转化为项目、促进新一轮扶贫攻坚尽快取得实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3.坚持推进整村扶贫。一是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整村扶贫的有效载体,以做优做大村庄规模为突破口,突出抓好村镇联动、村落连片、综合示范区建设、公路沿线整治,着力改变农村面貌。20XX年全县共启动100个村庄建设点(55个省批建设点、45个乡镇自主建设点),涉及农户2434户、9585人,大部分建设点已基本成型。今年争取村庄整治项目资金860万元,对全县29个重点村村庄整治进行了科学规划,共规划实施项目81个,有39个项目已全面竣工,对18个土坯房建设点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二是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贯彻《若干意见》、促进扶贫开发的首要大事、开局工程和民生工程,20XX年省市下达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任务4770户,现已全面完成改造任务,其中打造了50个危旧土坯房集中改造示范点建设。今年确定年度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9063户、拆除空心房5347户,上半年开工建设5384户,启动集中改造点建设50个,拆除空心房3389户。其做法在《中国建设报》登载。

4.坚持推进移民扶贫。切实做好深山移民搬迁工作,截止20XX年底,全县累计搬迁安置深山移民1203户、5863人,建成了53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建成了怡然居、客家源、大畲旅游新村等多个特色移民新村点,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目标,即100%实行集中安置、100%与新农村省级示范点相结合、100%在每年春节前迁入新居。今年已确定避灾移民搬迁对象293户1319人,计划建设6个集中安置示范点,目前进展顺利,有121户移民户正在兴建房屋。该项工作连续多年获省、市先进,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成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一张名片。

5.坚持推进社会扶贫。一是“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效果显。省委常委、省军区陶正明政委挂点联系我县,对我县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关心。经常深入一线访贫问苦,协调省直机关解决影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20XX年,省军区全体官兵捐资150万元将我县温坊小学建成省希望小学。1000万元产业专项资金覆盖全县10个乡镇,27个项目突出贫困村全部实施验收。省卫生厅落实中央、省级对我县的卫生专项资金补助1834.61万元。江钨集团帮扶90余万元用于两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行“三联系一挂职”机制。全面推行县领导联系乡、县直部门联系村、干部联系户、新列后备干部和新聘工作人员到村挂职锻炼工作机制。全县29名县领导联系10个乡镇,每人挂点一个国家或省级重点扶贫村,落实“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有力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的落实。三是以县老区促进会为平台,拓宽社会扶贫渠道。加强与上级老区促进会和社会各界的联系沟通,精心编制了老区建设项目100多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老区建设项目达10个,上报国家、省、市老促会。同时积极向社会推介,获取社会各界企业、爱心人士赞助,共获取捐赠款100多万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以“三送”(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为载体,推进行业扶贫。20XX年县直各单位挂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503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430件,为群众送上帮扶慰问金326万元。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低。受历史条件、基础条件、自然条件、交通区位等因素制约,我县主要经济指标长期处在全省、全市倒数位置。20XX年,财政总收入3.9亿元,是全省唯一一个财政未过4亿元的县。人均财政总收入1226元,仅为全国的14.1%、全省的26.9%;农民人均纯收入3556元,仅为全国的44.9%、全省的45.4%。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76935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8.84%。

2.民生保障水平低。教育教学条件差。全县仍有校园缺口39.75万平方米、校舍缺口3.05万平方米,仍有危房校舍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严重不足,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缺乏。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仍有17个村无卫生室、2个乡镇卫生院至今无业务用房,卫生系统危房面积达14527平方米,乡镇卫生院设备普遍陈旧老化,大多数村卫生室缺乏主要的诊疗设备。文体活动条件差。全县没有一个标准的运动场所;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房屋老旧、设施陈旧,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级文化活动室离上级要求差距大。特困人群保障水平低。城乡低保、社会救济、五保供养等弱势群体的保障标准和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均为省定低档次标准。

3.基础设施欠账大。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仍有15个行政村不通客车,有四级以下低等级公路460公里,四、五类危桥38座;仍有757个村小组、1251个自然村未通公路,严重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农田水利设施薄弱。还有24座水库及393座重点山塘存在安全隐患,有20座小(2)型病险水库需要除险加固,4000多座山塘需要加固整治,还有60%的灌区需要配套改造。农村人畜饮水极不安全。还有77个行政村、1255个村民小组、1745个自然村、38847户农家不通自来水,涉及人口75900人,多数农民的饮用水基本上是溪水、河水、井水、塘水等不安全用水。全县还有近50%的农村人口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用水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电力供应能力差。只有110KV输变电站,高峰时期突然断电现象时有发生。

4.突破瓶颈压力大。资金难题突出。20XX年,全县财政总收入3.9亿元,其中公共财政收入2.96亿元,而保正常运转和按照上级政策要求需要配套的支出超过7.37亿元,其中工资性支出达2.9亿元(未全额负担津补贴),保运转及社会必办事业开支1.35亿元,各项民生及项目县配套3.12亿元(按照相关政策,地方承担城乡低保、五保配套资金550万元,民政、就业等配套资金650万元,城乡医疗保险配套资金1100万元,城乡养老保险、高龄补贴等配套资金1300万元,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配套2400万元,医疗卫生、教育等配套1050万元,保障性住房配套15045万元,其他项目建设配套约9000万元)。收支矛盾突出,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在此情况下,重大项目建设投资只能依靠融资运作,资金压力巨大。用地难以解决。省级政府批准我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只有8900亩,而我县2006-2013年已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规模9821亩,已超出921亩。根据近几年实际情况来看,我县每年用地至少在亩以上。我县没有省级工业园,发展平台不优,用地指标只能依靠争取重大项目来解决。落户的所有企业享受不了工业园区的土地、资金、项目扶持和各项政策优惠,重大项目引进难。人才严重缺乏。至20XX年底,全县人才队伍总量36851名,仅占总人口的11.8%,特别是懂项目编制、工业规划、工业设计、城乡规划建设、水利水电等专业技术型人才非常缺乏,人才缺乏成为各项工作快速推进的制约瓶颈。

5.致贫因素较多,群众增收难度大。一是自然灾害频发。我县地质结构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属四大暴雨区,局部特大暴雨及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农村房屋、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二是扶贫产业投入少,规模小,产出低,难以做强做大做优,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难以形成。三是致富门路窄,收入渠道单一。因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等因素,谋生手段极少,80%的贫困户主要依靠传统的种养殖业,经济效益低。四是因病、因学返贫现象严重。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思路

我县将以纳入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区域、《若干意见》实施为契机,紧紧抓住国务院扶贫办对口支援我县发展机遇,全面贯彻落实最近召开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努力为振兴发展当好“助力器”,为国务院扶贫办推进“五项改革”、落实“十大行动”先行先试当好“试验田”。

1.以“建档立卡”落实扶贫到户政策。提高扶贫精准度,对国家新扶贫标准下农村扶贫对象基础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通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

2.以整村推进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按照建设和谐秀美乡村的总体要求,将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土坯房改造有效衔接,加大贫困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每个点改造整治到位,到20贫困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篇3:某某县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必须主动作为,积极有为

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委、省政府相继召开的三个重要会议,对扶贫攻坚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全省扶贫和移民部门要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做到四个“更加有为”。

第一,要在融入发展大局上更加有为。在加速崛起的道路上,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全省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都集中体现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的发展落后上。加大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力度,特别是加快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特困片区的扶贫攻坚,对于促进我省区域协调发展,加速形成多极支撑、多元发展格局,更好地实现我省发展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一轮的扶贫攻坚,已成为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面向未来十年重点决策部署的重大任务,扶贫开发摆上了确保全省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战略地位。我们扶贫和移民部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全局意识、服务意识,要在这个发展大局中找准位置,主动作为,围绕全省发展大局,精心组织,认真抓好扶贫开发和水库移民各项工作的开展。

第二,要在落实分工任务上更加有为。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两个有关分工方案的实施意见。一是由我办起草报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贯彻实施<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其中:由我办牵头负责落实的有30项,由我办配合落实的有34项。二是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加快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各项任务,具体落实到省直各有关部门。其中,由我办牵头负责落实的有2项,由我办配合落实的有8项。

为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工作任务,全省扶贫和移民部门,一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带着对苏区人民的深厚感情,主动作为、积极服务,创新思路、突破常规,多出主意、多想办法,为推动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二是全面领会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实质,努力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三是按照分工方案逐条逐项明确责任,细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政策落实、项目落地、资金到位。

第三,要在攻坚克难上更加有为。全省扶贫开发推进会议强调了扶贫攻坚的六项工作重点,我们要认真梳理这六方面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瞄准重点,找准热点,突破难点,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扶贫开发创造良好条件;着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业扶贫;着力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着力抓好人员培训和科技推广,推进科技扶贫;着力加快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促使贫困地区建设成和谐秀美乡村。我们要通过集中力量,以攻坚克难的决心,为把我省扶贫攻坚主战场打造成“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作出最大的努力。

第四,要在加强督促检查上更加有为。省委、省政府近期召开的扶贫开发推进会、动员会以及出台的有关扶贫攻坚的实施意见,赋予了我们扶贫和移民部门更多的督促检查责任。我们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责,一要加强推进扶贫开发的组织领导;二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三要建立完善推进扶贫开发的政策保障机制;四要加强调度督查,确保各项扶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二、今年以来全省扶贫和移民工作进展有序、成效明显

去年12月20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全省上下迅速行动,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在7月6日的全省扶贫开发推进会上,鹿省长对扶贫开发取得的新进展进行了高度概括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刚才胡副省长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全面审视今年以来的扶贫和移民工作进展,我认为可以总结为“七个进一步”。

(一)各级党委政府落实扶贫和移民责任力度进一步加强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明确规定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制,以及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全省扶贫和移民部门积极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协助党政领导把扶贫和移民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

一是省委、省政府对新一轮扶贫攻坚作出了“四个一”组合式的重大措施。我办及时制定专门工作方案,并提请省委办公厅统一协调安排省级领导、驻赣部队军级领导到中央苏区和特困地区每人定点一个县,以指导帮助特困片区制定和实施好扶贫攻坚规划,指导帮助中央苏区县制定和实施好发展振兴规划,每县安排一个综合实力较强的省直部门和一个国有控投企业、实力较强企业配合省级领导开展定点扶贫。

二是明确了市县扶贫开发责任。加强完善了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鹿心社省长亲任领导小组组长,尚勇副书记、凌成兴常务副省长任副组长,胡幼桃副省长任常务副组长,成员单位扩大到36个省直单位。并以领导小组名义印发了对各设区市扶贫开发考核的试行办法,强化了协调和督促工作机制,建立了与“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相适应的情况调度和统计制度,特别明确了设区市领导定点扶贫贫困乡,县(市、区)领导定点扶贫贫困村的要求,全省上下形成了各级领导齐抓共管扶贫开发的工作局面。

三是强化了水库移民工作责任制。按照国家实行移民工作属地管理,地方政府是责任主体、工作主体和实施主体,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重要责任人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解决水库移民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责任。各有关市、县(市、区)进一步加强了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领导,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移民政策的同时,实施了一系列保障移民权益、扶持移民发展的措施,水库移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库区社会总体稳定。

(二)“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进一步完善

积极把扶贫开发置于全省发展大局加以谋划和协调,扩大社会力量支持扶贫开发事业发展的覆盖面,为扶贫开发争取更多的资源,夯实了专项扶贫开发推动、惠农强农政策覆盖、社会各界力量支持等多方力量、多种措施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新局面。

一是专项扶贫全面推进。突出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38个县扶贫攻坚主战场,打响了根本改变特困片区和中央苏区面貌、加快贫困地区“三农”发展、扶持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提高贫困地区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五大攻坚战。当前,特困片区规划编制完成,整村推进规划有序实施,扶贫试点成效明显,产业扶贫力度加大,“雨露计划”有效实施,移民搬迁进展顺利,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稳步进行。

二是行业扶贫有序开展。实现了中直单位定点扶贫全覆盖;参与“四个一”组合式扶贫的省直部门与有关企业扶助力度空前;明确了省直有关部门的扶贫责任,3400个贫困村定点扶贫基本全覆盖。今年上半年,全省各级定点扶贫部门单位投入各类帮扶资金及物资折款约1.3亿元。

三是社会扶贫热情高涨。在省领导和省直单位、中央驻赣企单位、省属大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下,社会各界迸发出极大的扶贫热情,全省各地非公企业、医院、学校、科研院所、驻地部队、社团组织等,积极参与各地各级的扶贫开发工作。今年以来,38个县累计争取社会各界投入捐赠资金(含物资折款)1亿多元。

(三)水库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精心编制移民安置规划。我省开工建设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主要有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于2011年11月正式开工,移民安置工作已完成初步设计阶段规划编制工作。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于都跃洲和峡山电站、会昌禾坑口和信丰五洋电站移民安置工作正在进行前期协调工作。目前进入审查程序的有万安井冈山水电站,今年2月,我办会同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审查了《江西赣江井冈山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4月,会同总院在北京进行了大纲修改的核定工作,6月,省政府批复了规划大纲。同月,在南昌会同水电总院审查了《江西赣江井冈山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报告》。

二是完成年度移民人数动态管理及2012年度全省新建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人口报核工作。确定了2012年列入全省移民扶持人口为157.44万人,其中,直补资金移民人口91.91万人,核定到村组移民人口65.53万人。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及时下达了全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应急补助资金6852万元、2011年第四季度移民直补资金13817.865万元、2012年第一季度移民直补资金13786.5万元,确保直补资金能够及时足额发放。做好了2012年度全省新建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人口报核工作。

三是修订后期扶持规划实施暂行规定并布置年度项目计划报备工作。在充分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实施暂行规定。开展了2012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无法核定人口项目计划上报工作,要求各地做好产业扶持试点和统筹乡镇资金解决移民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根据国家三部委文件要求,开展了我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监测评估工作。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十四部委《关于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和水利部印发《关于全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关于支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水利建设的要求,做好了有关部门支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项目的落实工作,积极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多争取项目,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四是加强了对各地申报备案后扶项目的监督管理。后扶结余资金和应急资金申报备案项目纳入后扶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县(市、区)从信息管理系统中申报安排项目,经设区市审核、省确认后,形成正式备案项目。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申报备案项目,有效地解决了项目安排的随意性、项目审核把关难等问题,确保项目能够安排到规定的使用范围,提高了项目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五是开展了移民亮点示范村建设项目。在突出抓好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按照“村容村貌整洁,户户硬路相通,家家改水改厕,垃圾集中处理,民主管理规范,文化生活丰富,特色产业形成”的基本标准,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落实了移民亮点示范村建设项目。

(四)三峡移民安稳致富力度进一步强化

一是稳步推进三峡移民“两项资金”使用工作。下发了三峡移民“两项资金”使用工作方案,对“两项资金”使用工作具体实施进行全面部署,并及时将9800多万元的三峡移民“两项资金”全部下拨到三峡移民各安置县,为三峡移民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及维护三峡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全面启动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鄱阳湖区城镇供水及农业灌溉影响处理实施规划编制工作。召开了全省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鄱阳湖区城镇供水及农业灌溉影响处理实施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全面启动了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鄱阳湖区城镇供水及农业灌溉影响处理实施规划编制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规划编制工作任务。

三是督促各三峡移民安置县落实三峡移民资金审计整改工作。按照省长鹿心社,副省长胡幼桃的批示精神以及省审计厅的整改意见,督促各有关县对三峡移民资金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整改,抓好落实。

四是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有序进行。去年底,小型水库移民解困资金下拨后,积极组织各地开展了年度项目计划申报及备案工作,2010年度全省下拨资金2193万元,申报备案项目计划559个,其中农田水利191个、地方交通306个、人畜饮水29个、生产发展22个、其他项目11个。

(五)扶贫和移民规范性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为贯彻落实《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按照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意见,制定并下发了《江西省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引导市、县两级政府协调各种资源参与扶贫开发,落实扶贫开发责任。会同省财政厅制定了《省级支持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产业化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为资金安全与有效使用提供了制度保障。部署了各设区市和25个县开展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及扶贫工作考核。制定了《江西省“雨露计划”实施及监管操作规范(草案)(试行)》,规范了科技扶贫项目申报。做好统计监测工作,接受了全国扶贫统计监测交叉检查工作,并取得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

二是为加强水库移民工作管理,进一步促进水库移民政策落实,规范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制定了《江西省水库移民工作考核暂行办法》。为规范全省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实施管理工作,制定了我省《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建设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修订了我省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规划暂行管理规定。

三是汇总三峡移民各安置县的意见,制定了《江西省三峡移民淹没土地新增补偿及生产安置费补偿结算差额资金及工程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从审批立项、项目实施、档案管理、报帐程序等多方面进行了规范。

(六)扶贫和移民宣传氛围进一步浓厚

一是各类媒体宣传力度空前。我省“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攻坚举措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了省内外各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中央级新闻媒体和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等省内主要媒体,都在显著位置报道了我省“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攻坚举措和省领导定点扶贫连片特困县、中央苏区县的工作实绩。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了《江西:凝心聚力扶贫攻坚》,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农村采访室赴赣州、吉安开展了“贫困山区行”大型“走转改”专题系列采访报道活动。今视网网络直播了我办加强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工作访谈。二是《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工作简报》、《老区建设》和省办网站作为扶贫和移民工作的宣传阵地,影响不断扩大。三是多途径开展扶贫和移民工作宣传调研。

(七)扶贫和移民立法步伐进一步加大

水库移民方面,已完成《江西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管理暂行办法》的编制工作,并报省政府。省法制办于3月份在网上对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3月30日,省政府法制办就《暂行办法》在吉水县召开立法调研座谈会,我省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管理立法工作进入了实质阶段;扶贫开发方面,已向省政府法制办报送我省扶贫立法的项目建议,并积极进行了扶贫立法的调研和前期准备工作。

三、全面研究分析我省扶贫和移民面临的新形势,坚定信心,积极应对

国家高度重视革命老区等欠发达地区发展,特别是国务院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加大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力度,为我们扶贫和移民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把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作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作为实现富民兴赣,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重要任务;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作为加快科学发展、加速绿色崛起的重要机遇。

在充分认识到扶贫和移民事业有利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全省扶贫和移民事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面临着怎么样处理“扩大”与“集中”的矛盾。按照新的扶贫标准2300元,我省贫困人口由2010年底1196元扶贫标准下的75万人,扩大到了新扶贫标准下的438万人。水库移民工作区域随着全省加快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步伐,重大水电工程陆续开工上马,移民安置区及后扶人口也不断增加。二是面临着怎么样处理好加快发展与稳步推进的问题。贫困地区和移民安置区由于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发展后劲仍然不足,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依然相对落后,移民特别是新近安置移民与当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三是贫困群众和库区移民尽快脱贫致富面临着较多的障碍。比较突出的是:增收渠道还不宽,生产生活条件较差,贫困群众自我发展和抵御风险能力不强,返贫问题突出。总体而言,贫困地区和移民安置区粮食等传统农业比重较大,产业结构较单一,特色产业规模不大、产业化水平低、竞争实力不强、比较效益不高,群众增收门路比较狭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特别是3400个贫困村基础差、底子薄、实力弱,需着力加大整村推进力度根本改变其面貌。仍有相当数量贫困群众人居生存环境恶劣,亟需异地搬迁。贫困群众和水库移民因自身综合素质较低、增收技能不强等方面原因,自我发展能力相对较弱,大部分家境相对还较贫寒,抵御自然灾害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返贫问题比较严重。

四、稳中快进,做好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扶贫和移民工作

年初制定的《2012年全省扶贫和移民工作要点》,明确了我们全年的具体工作任务,但形势的变化,对我们今年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突出改善民生,全力抓好重点工作。(1)完成5万人的扶贫移民搬迁和6万人的避灾移民搬迁任务。尽快下达建房补助资金,积极开展农村重点污染区域的整村搬迁。尽快安排全省农村重点污染区域整体搬迁计划。下发全省农村重点污染区域整体搬迁有关文件,规范全省整体搬迁工作。在全省打造一至二个整体搬迁示范点,探索经验,以便更好推动全省农村重点污染区域整体搬迁工作。同时,认真筹备全国易地搬迁扶贫现场会。(2)配合国家做好我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修改审批工作。全面抓好340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工作。抓好我省4个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整村推进试点县和1 1个扶贫开发创新试点县的项目规划实施工作。新增扶持建立100个贫困村产业发展“互助资金”组织,加快贫困村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继续抓好各类示范项目建设。(3)精心制定2012年“雨露计划”培训计划和落实科技扶贫项目建设,加大“雨露计划”投入,实现“职业教育”培训对3400个贫困村全覆盖。(4)着重解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方面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调整资金分配使用的思路,改进项目申报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继续会同水电总院做好井冈山电站移民安置规划的审查工作。按期上报《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鄱阳湖区城镇供水及农业灌溉影响处理(2011-2014年)实施规划》,做好年度项目计划申报工作,争取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鄱阳湖区城镇供水及农业灌溉影响处理年度项目尽早实施,为我省环鄱阳湖影响区做出贡献。(5)认真抓好小型水库项目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创新项目扶持方式。(6)做好三峡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并上报国务院三峡办,争取及早得到解决;加强三峡移民科研项目管理,积极与国务院三峡办联系,做好宜丰县的毛竹低改和永修县的草莓科研项目验收收尾工作,以及靖安县《蔬菜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及推广》、龙南县《脐橙果园水肥滴灌技术推广》、奉新县《移民创业示范基地翠冠梨项目》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7)按要求做好《关于贯彻实施<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中我办牵头的工作,配合相关省直部门落实的其他事项,也要认真协调和全力支持。

二是突出拓展“大扶贫”格局,着力抓好社会扶贫。(1)深入推进中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大力配合中石油、包商银行等新来我省定点扶贫的中直单位开展工作,加大对接力度,推动帮扶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2)深入推进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适时召开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培训片区会议,通过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进一步提高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水平,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认真组织开展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年度检查工作,通报考核情况,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督促工作不力的单位限期整改。(3)深入推进社会援助争取工作。加强与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等国家层面组织机构,以及省内外各种组织机构的联系与沟通,多形式、多渠道地掌握有关信息,努力争取各类社会力量支持我省的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不断丰富社会扶贫工作内容,拓展社会扶贫工作领域。(4)深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扶贫。(5)深入推进省领导定点扶贫协调服务工作。

三是突出绩效导向,强力抓好督促检查。(1)加强移民示范村建设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确保示范村的建设取得成效。继续抓好移民建房工作,在保证建房进度的同时,重点抓好建房质量。特别是峡江、浯溪口、洪屏等重点大型工程要经常性重点督查。加强对全省整体搬迁工作的督查指导。建立健全月报制度,及时了解全省整体搬迁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加强对各市、县整体搬迁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全省整体搬迁工作顺利开展。(2)组织扶贫工作考核实施小组成员单位,对部分市县开展扶贫工作考核,结合自评、考核结果,评定先进单位。(3)与省财政厅抽取部分市县开展实地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工作。开展全省水库移民资金审计和对我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审计工作。(4)继续做好上半年相关统计监测后续工作。完成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填报及扶贫工作统计年报。(5)对“雨露计划”和科技扶贫项目深入实地进行监督检查。(6)对各县三峡移民“两项资金”使用工作进行督导。

四是突出开拓创新,努力抓好宣传调研。宣传方面,坚持正确导向,创造性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舆论宣传,让扶贫和移民宣传服务大局。进一步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尽最大努力减少政策执行的阻力。要抓住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环节,做到政策宣传全面,矛盾排查具体,问题处理及时,政策落实平稳有序。加强风险评估,制定维稳预案,切实把握好移民思想动态,及时将各类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处理在基层,确保社会稳定。调研方面,要围绕新形势新要求,开展专题调研,为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和创新工作举措提供决策依据。今年的调研课题,扶贫开发工作主要围绕如何落实鹿省长提出的六个方面的工作重点开展调研,水库移民工作方面主要围绕如何在稳定中求发展、快发展开展调研,年终将对调研成果进行表彰。

今年是扶贫和移民工作的“大年”,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贫困地区特别是原中央苏区的扶贫开发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省委、省政府更是将扶贫与移民工作摆上了极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倾力扶贫攻坚。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切实把扶贫开发和水库移民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篇4:某某县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工程进展情况

(一)规划到村到户初步完成。依托贫困嘎查村和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建设,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基础上,由苏木镇主导,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和嘎查村两委班子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特色产业、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基层组织建设六项任务和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有针对性制定嘎查村脱贫规划,围绕增收产业、危房改造、劳动力素质提高三个重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到户脱贫规划。目前,贫困嘎查村、贫困户脱贫规划初步制定,正在进行逐级审定。

(二)项目到村到户陆续开展。围绕贫困嘎查村,以专项财政扶贫资金和到村到户脱贫规划为引导,以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为支撑,以金融扶贫富民贷款为补充,统筹整合各项涉农涉牧资金,本着“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和“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总体原则,有针对性地落实六项任务、三个重点和“十个全覆盖”工程,确保扶贫项目和扶持措施到村到户。现已在13个重点嘎查村落实“十个全覆盖”工程,每个嘎查村安排1-6个大项目。目前,除少部分项目建成使用外,大部分项目正在开工建设,建设资金正在逐步落实。金融扶贫金穗富农贷稳步推进,全旗审批发放26个嘎查1515户5800万元,扶持贫困户657户2532万元,其中14个“三到村三到户”重点嘎查村审批发放927户3516万元,扶持贫困户467户1726万元。

(三)干部到村到户全面落实。全旗29个“三到村三到户”重点嘎查村全部安排了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队长从22个盟直帮扶单位和7个旗区帮扶单位中选调,由盟、旗组织部派驻挂任嘎查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或一肩双挑。这些挂职干部下去后,首先配合嘎查村两委班子在人均纯收入排序、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建档立卡上做了大量工作,随后在协助填填制贫困嘎查村、贫困户登记表和扶贫手册,以及制定到村到户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會议和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工作专题会议,审议印发《“三到村三到户”工作方案》,安排落实了驻村工作队,明确了工作队职责和考核办法,为干部跟着项目走,推进扶贫攻坚重心下沉注入强劲动力。

(二)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政策导向。实施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工程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形式。为确保该工程深入人心、落到实处,旗里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干部联系帮扶苏木镇和嘎查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以及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等各种形式,对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工程进行了广泛宣传。

(三)调整帮扶单位,强化结对帮扶。抓住省级领导帮扶贫困旗县的有利机遇,强化13个盟级领导联系帮扶苏木镇、34个旗级领导联系帮扶嘎查村、203个盟旗(区)直单位结对帮扶嘎查村工作机制,使全旗139个嘎查村均得到有效帮扶,同时调整优化“三到村三到户”贫困嘎查帮扶单位,使之结成强有力的扶贫帮困对子,最大限度的调动各种资源推动扶贫开发。

(四)严格考核机制,提升工作效率。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扶贫攻坚工程“三到村三到户”工作驻嘎查村干部选派管理办法》,旗委组织部、旗直机关工委和旗扶贫办将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工作纳入平时考核和日常监控范围,目前正在联合制订驻村工作队考核管理实施细则,把结对扶贫、干部驻村、规划编制、项目引进、资金落实、扶贫成效等作为考核重点,对帮扶单位、苏木镇和驻村干部进行绩效考评,考评结果与干部政绩挂钩。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宣传发动不够到位。个别嘎查村由于宣传发动不够深入,导致农牧民对“三到村三到户”工程了解不深,配合度和主动性不够高,部分农牧民固守“等、靠、要”思想,对实行精准扶贫存有抵触心理。需要继续加强政策宣传,让贫困农牧民更深的理解这项惠民政策,自觉克服消极情绪,主动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

(二)蹲点服务不够到位。个别驻村工作队没有处理好单位业务和驻村工作之间的矛盾,未能沉下心开展驻村工作,加之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致使驻村工作推进差强人意。需要苏木镇、嘎查村和结对帮扶单位加强沟通,切实采取措施解决驻村工作队深入基层面临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扑下身子、塌下心来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三)规划编制不够到位。虽然重点到村到户脱贫规划初步制定,但普遍不够完善,部分项目尚未纳入“十个全覆盖”工作盘子,缺乏可操作性和科学性。需要到村到户脱贫规划按规定程序形成后,抓紧与相关部门联系对接确立,并逐级上报审核审定,确保规划项目能够落地生根,真正发挥应有效益。

(四)结对帮扶不够到位。部分帮扶单位因缺少人手和必要经费,对结对帮扶在思想上重视不够、行动上被动应付,存在畏难情绪。需要加强平时考核、日常监控和督查力度,推动帮扶单位落实帮扶责任人,发挥部门优势,强化对口帮扶,并引导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子,完善结对帮扶工作机制。

(五)项目落实不够到位。“十个全覆盖”工程进展缓慢。目前,除危房改造、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活动室配套建设等项目外,其他项目因履行程序、上级资金未到位、建设资金缺口大等原因至今未开工。需要抓紧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争取工程项目早落地、早实施、早见效。

四、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以精准识别为重点,落实好到村到户脱贫规划。在完成贫困户、贫困嘎查村的精准识别并公示公告无异议后,如实填写“三表一册”,精准建档立卡,确保信息联网,以此为基础由各苏木镇指导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完善贫困嘎查和贫困户制定到村到户脱贫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贫困嘎查脱贫规划由嘎查两委班子、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共同制定,贫困户脱贫规划由贫困户和帮扶责任人共同制定,抓好项目的确定与实施,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有的放矢。

(二)以增收减贫为目标,全力抓好专项扶贫。一是围绕“五通、五有、一产业”,组织实施好六项任务、三个重点和“十个全覆盖工程”。二是围绕“减少农牧民,富裕农牧民”,组织实施好易地扶贫和转移致富,推动城乡一体化化发展。三是围绕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发挥好财政专项引导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四是继续扩大贫困嘎查村互助资金实施范围,努力提高贫困嘎查村、贫困户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主动脱贫的能力。

(三)以结对帮扶为动力,完善社会扶贫机制。构建自治区、盟、旗、苏木镇四级联动扶贫机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结对帮扶工作力度,落实帮扶单位领导责任、驻村工作队蹲点指导责任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责任,推行定点、定人、定责帮扶机制,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胸中有蓝图。

(四)以深化行业扶贫为主线,稳步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扶贫攻坚资金整合方案》,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统筹整合各类涉农涉牧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集中投入配套建设,完善贫困嘎查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做到重点贫困嘎查村一年有变化、两年出实效、三年大变样,推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向农村牧区拓展延伸,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篇5:某某县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总体情况

2016年以来,中央、省、州、县共计督查反馈问题共计**大类**个,已整改完成**个,正在整改**个,整改完成率**%(中央及省级督查问题整改**个,已整改完成**个,整改完成率**%;州级督查问题整改**个,已完成**个,整改完成率**%;县级督查巡查问题整改**个,已完成**个,整改完成率**%)。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督查问题整改。2016年以来,全县共计开展脱贫攻坚各类问题整改**次,中央、省州督查反馈问题**个、完成整改**个、正在整改**个,整改完成率78.03%。目前,2016年**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2017年**个问题已完成**个整改,整改完成率**%;2018年**个问题已完成**个,整改完成率**%。查处扶贫领域问题**起,处分违纪干部**人。

(二)强化巡察问题整改。全县自2017年开展巡察工作以来,已对**个乡镇、**个县级部门开展了三轮常规巡察。巡察工作坚持在发现问题上精准聚焦,在形成震慑上持续发力,三轮巡察开展个别谈话**人(次),发现涉及扶贫领域问题**类**个,发现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类**件,移交县纪委办理**件、县委组织部办理**件、其他职能部门办理**件。前二轮巡察**个问题整改已全部完成,**个问题线索已完成**个整改,**个问题已由纪委进行初核;第三轮巡察**个问题和**个线索目前正在整改阶段,将分别于**月和**月整改完毕。

(三)强化脱贫攻坚督查督办。一是围绕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督查整改要求,对脱贫攻坚全域进行“点对点”的精准督查**次,发出督查通报**期。二是扎实开展干部作风整治、会风会纪督查**次,发出督查通报**期。三是按照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序进度安排,对**名副县级领导、**个乡镇和**个联系部门发出警示性目督通知**份,对控辍保学、异地扶贫搬迁、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艾滋病综合防治等推进不理想的重大工作进行预警警示。

三、存在问题

(一)整改主体责任缺失。个别乡镇和部门履行主体责任不力,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够,对脱贫攻坚问题整改认识不清、推进不力、履职不到位,问题整改走形式、走过场依然存在,整改工作留于口头、存于纸面,未具体落实到责任人。

(二)整改措施不到位。个别乡镇整改措施不到位,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慢,产业扶贫基金管理不规范,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缺乏长效管理机制;个别乡村惠农政策、资金落实不到位,个别村干部在草原补贴、生态林补偿等工作中优亲厚友,个别学校存在虚报冒领、私设小金库等问题依然存在,监督管理制度执行有待加强。

(三)整改深度不够。部分乡镇在对存在的个性和共性问题以及深层原因、解决办法等考虑较少,分析研究不够,缺乏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思维,整改措施广泛空洞;对整改报告中未完成整改部分追踪督办差,现场督导走访多,暗访回访少,对问题整改的持续跟踪督导不够;因各级整改反馈问题时间密集,反馈问题多,无法及时对整改情况一一进行追踪督查。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夯实整改主体责任

县问题整改工作组将加强对问题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从落实工作责任着手,突出问题整改主题,夯实问题整改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大局意识,进一步深化县级联系帮扶领导责任,压实乡镇整改主体责任,强化部门联系帮扶责任,落实驻村工作组和“第一书记”帮扶责任,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抓好整改落实,确保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二)强化问题分解整改

针对省委巡视组本次巡视反馈的问题,县问题整改工作组将进一步明确整改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对标整改要求,全面细化分解整改任务,列出问题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实行责任制+清单制模式,逐一对账销号,确保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问题整改任务。

篇6:某某县总体工作情况汇报

**县总体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县委

(2005年4月13日)

王书记在百忙之中到我县检查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市委对**的关心和支持,必将对我县的各项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我代表县四大班子对王书记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下面,我把**县的工作情况

作一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河北省中部,总面积650.19平方公里,其中山区342.8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2.73,属半山区县。辖4镇8乡,204个行政村,38万人。总体经济实力居全市中游偏上。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南赵北之地,西汉高祖六年置北平县,属中山郡,唐天宝元年始称**县。1968年在**陵山发现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等国宝文物享誉中外。目前发现的商周遗址、方顺桥、张柔墓等历史遗迹有30多处。**县还是全国双拥共建活动的发祥地,连续举办了九届航空旅游节、三届“金秋红叶柿子节”。

二是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距保定市区10公里,位于京、津、石三城中心,京广铁路过境我县,公路四通八达,目前已形成“四横五纵”(107国道、保涞线、保阜线、神西线,京赞线、津保北线、保大线、满于西线、满于东线)的路网格局。境内有漕河、界河、龙泉河、白草河四条河流和龙门、马连川两座水库,南水北调工程贯穿**,是保定市的重要水源区。保定市“一城三星”都市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为**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是特色鲜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全国有名的“草莓之乡”、“磨盘柿之乡”。工业以造纸、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熔铸、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2004年,完成全县生产总值40.4亿元,财政收入突破两亿元大关(完成2.0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79亿元,出口创汇1305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43元,同比分别增长17.1、27.1、31.6、44.4、10.1。据中国县域经济网评估,**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居全国第678位。

二、换届以来的主要工作

2003年4月,**县第九次党代会召开,换届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几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围绕县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市(镇)化进程,建设保定卫星城,打造保定西花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党的建设、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

1、突出第一要务,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把城建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连续两年开展了“城建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经济总量实现了新突破。全市大事实事联查连续受到表彰,2002、2003、2004年被评为全市“实绩突出县”。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组织实施了82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东城工业园区(项目集中区)深度开发,项目入区进展加快。完成了金水集团、金利包装扩建、技改,提升了企业规模档次。拜耳凯生化、九孚生化、宝贝乳业等一批新上项目进展顺利。高压复合光缆、众立塑胶餐具、滑雪场等项目完成了前期工作,年初开工建设。造纸、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加工等传统产业上档升级,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纺织、服装、生物化工、食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和科技型企业发展迅速,增添了经济的新活力。农业产业化大力推进。制定出台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意见》和支持、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食品加工园区、威尔冻干、锦泷养殖等规模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草莓、磨盘柿、伊莉莎白瓜等果品种植形成了“三区四带”格局。全面落实各项农村经济政策,稳定粮食生产,落实种粮补贴,减低农业税率,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镇)化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了县城规划调编工作,东区、西区建设全面启动,改造老城,建设新区,外环路全线通车,6横12纵的城中路网初步形成,一个小城市框架已具雏形,城市化率达到27。城市建设两年累计投入7.5亿元,人民广场、电力调度中心、三医院、西山花园、新天地休闲购物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竣工或投入使用。城市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城市形象明显改善。交通建设成效显著。两年新改扩建乡级以上公路8条98.74公里,完成城区道路18条46.4公里,“村村通”工程完成164.9公里,县、乡道路两年内基本上全面翻新,形成了便捷畅通的城乡路网格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下大力破除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突出抓了宣传教育、解放思想大参观、大讨论。组织开展了“银企对接”、“企业对接”,搭建了新的合作平台。制定完善了《关

于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等四个政策文件。设立了专项奖励基金。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了89项行政审批和5项不合理收费项目,审批大厅服务逐步规范。组织开展了执政为民服务月、行风评议、基层执法规范月、项目建设服务月等系列活动,对行政审批、年检收费、企业减负、施工环境进行专项整治,重点项目实行了挂牌保护,封闭运行

。大力推行了文明办公“三项制度”、机关干部“五条禁令”、“一线工作法”等制度,机关作风、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认真落实“五个统筹”,下大力抓了植树造林、荒山开发、采矿治理、漕河整治、环境保护等专项工作,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环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制定实施了全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进档升级目标,顺利通过省“普九”二轮复核验收。旅游发展开始新的创业。绿色生态旅游、节庆活动有声有色,商贸流通、休闲餐饮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2、以人为本,创新提高,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大力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全面落实党内监督条例,成立了县委决策咨询组,推行重大决策公开公示、听证论证制度,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调整充实了部分科级干部,解决了干部超职数配备问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公开招录、公开考试、竞争上岗等新的举措,对一些岗位的领导干部实行了公开选拔。改革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加大对大事实事的考核力度,试行年度目标评议、考核大会述职制度,激发各级干部争先进位创一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连续开展了“三级联创”活动,探索推行了“双联一带”、“两证一账双监督”等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机制,得到了省、市委肯定。扎实推进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组织和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我县连续两年被评为省市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贯彻“两个条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严格落实“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加强了对重大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出让、大额资金调度等重点领域的监督管理。按照省市要求,狠刹送钱收钱、跑官要官、参与赌博、打着领导旗号办私事、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五股歪风”,认真落实了述廉、评廉、考廉制度。精简文山会海,推行“一线工作法”和暗访督查制度,加强乡镇“五小”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和作风。

3、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巩固可持续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积极推进依法治县、依法行政工作,大力开展了普法教育。落实党务政务公开,保障党员群众民主权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抢夺、抢劫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构筑城乡一体化的治安防控网络。“一体四防”机制受到上级肯定,在全市推广。深入开展了领导干部下访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完善和创新依法信访工作制度,端正了信访导向。对县招待所、水泥厂、拔丝厂、中医院等困扰发展的问题,积极妥善地予以解决。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始终保持了对法轮功等邪教活动的高压态势。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全县没有发生大的安全生产事故。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高度关注困难群体,实施了“结缘工程”和“三联济困”送温暖活动,资助“寒门学子”,设立了“扶困解困基金”。加强社会保障,扩大低保覆盖范围,严格落实“两个确保”和“低保”政策,妥善解决了失地农民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扶贫济困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全面实行了下岗人员培训,下大力解决县属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从群众需要出发,重点实施了“民心工程”30件实事,目前多数已经完成。保持了全县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4、弘扬先进文化,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宣传思想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倡导和推动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会,开展了“百万农民培训”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深入开展了治理整顿城乡黑网吧活动。创新内容、形式和载体,组织开展了“两讲一建”、“三下乡”、“彩色周末”、星级评比等创建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以党政机关和重点企业为主体,大力加强诚信教育,积极构建“诚信**”。加强了双拥共建、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扎实推进文明生态创建活动,制定了“三步走”创建规划,集中抓了24个示范村。坚持领导包村、部门帮扶、群众为主、共驻共建,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建成了一批标准较高的示范村。建立了“四专两推行”、造林绿化责任制等长效保持机制,不断巩固扩大创建成果。目前,创建活动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总体上看,县九次党代会以来,我们经受住了抗击非典的严峻考验,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已有基础上把各项工作继续推向了前进,取得了一定成绩。

三、今年的总体工作安排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我们在年初开展了**发展“千人问卷调查”,召开了县委全会、人代会和政府全员会,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我们确定今年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主基调,以执政能力建设为根本保障,以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市(镇)化、信息化进程,建设保定卫星城,打造保定西花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体目标,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围绕这个总体要求,突出抓六个方面的重点:

1、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县委坚持把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头等大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面发动,扎实推进,目前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开局。总体摆布上,坚持做到“四个正确把握”,即抓住关键,正确把握上级精神;分期分批,正确把握步骤安排;掌握方法,正确把握基本原则;明确目标,正确把握总体要求,坚持把学习贯穿始终,把解决突出问题作为重要标志,把“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作为重要标准,认真落实市委提出的“广、严、活、实、促”五个字要求。在第一阶段,定方案,建机制,广泛进行了组织发动;突出“一个集中、三项教育”,严格学习培训,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深入开展大讨论,明确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从县委常委做起,充分发挥了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坚持边学边改,开展“三个一”活动(帮扶一名困难党员、帮扶一名困难学生、帮扶一户困难家庭),集中解决了一批存在的突出问题;紧密联系实际,推动了当前的各项工作。我县前一阶段的先教活动,受到省委、市委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在全市交流会上做了典型发言。目前,我县已经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动员任务,全面转入第二阶段,正在按照分析评议七个环节的具体要求,组织开展征求意见、谈心交心等活动。

2、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0-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17亿元;出口创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在具体安排上,一是坚持把谋项目、上项目特别是抓大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谋划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全部按照“四个一”的要求,安排县级领导牵头分包,白龙滑雪场、众立塑胶餐具、联凯印刷、枪手气雾剂等6个亿元重点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或处于开工准备阶段。二是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对造纸、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全面进行升级改造。三是坚持把统筹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保定卫星城、西花园的目标定位和保定西部生态屏障、地下水源区的特殊位置,大力推进旅游开发、环境保护、陵山绿化和漕河生态治理,争取用三至五年时间争创全省环境保护先进县。四是坚持不懈推进城市化进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镇)化的意见》,主动对接保定“一城三星”发展规划,加快与市区一体化进程,突出抓好建、管、绿、亮四个环节,出精品,增亮点,争创生态文明园林城市。五是坚持不懈抓好优化环境。以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依法行政、服务基层为重点,认真贯彻2.28大会精神。近期,将集中对一批破坏环境的典型案件进行公开处理。六是及早谋划制定“十一五”规划。近期将召开县委决策咨询组专家论证会,对规划草案进行集中研讨。从一季度的情况看,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6亿元,财政收入6716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3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时间进度,实现首季开门红,继续保持了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3、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坚持把农业农村工作始终摆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按照“突出特色,规模发展,抢占制高点”的总思路,下大力抓好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突出选育品种、提升品质、培树品牌,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实施“五进一出”,推广“公司 基地 农户”、“支部 协会”等经营模式,发展无公害产品,再创农业特色产业新优势。全力支持、鼓励、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下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上规模,强素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采取“四两拨千斤”的办法,县财政集中投入50万元,专门用于对龙头企业贴息和扶持,带动10个农业生态类项目集中快速发展,投资规模达到2.3亿元。

4、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自觉性。县委全会表决通过了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实施意见。实施换脑、充电、强心工程,加大各级干部述学、评学、考学力度,以执政能力建设为主题,继续开展县委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最近,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县直机关党员集中进行了理论考试。二是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实施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推荐人选征求县委全委会意见和提交全会表决制度。全面推行阳光考核法,继续开展大事实事联查观摩活动。3月底,组织召开了2004年度考核公开述职民主测评大会。三是以素质、能力、作风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和“双联一带”活动,完善“两证一账双监督”制度,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基层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四是注重政治文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召开了县委人大、政协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加强人大、政协工作的意见。五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抓好经常性思想教育、健全配套制度、强化制约监督三个环节,严格落实“两个条例”,狠刹“五股歪风”。组织召开县纪委三次全会,对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具体安排。

5、以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为目标,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这项工作,下面将做专题汇报。

6、以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为载体,把握主基调,突出主旋律,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牢牢把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个主基调,紧紧抓住创建文明生态村这个有效载体,弘扬先进文化,坚持科教兴县,大力加强宣传舆论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为推动**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按照创建文明生态村“三步走”规划,坚持一批抓巩固,二批抓创建,三批抓规划,整体抓特色,全面抓提高,再掀文明生态建设新高潮,争创文明生态建设先进县。今年重点帮扶的15个重点村创建工作已经全面启动。目前,县委、县政府正在组织深入学习省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制定具体贯彻意见,近期将专门就加强科技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四、维护安全稳定工作

近几年来,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也创造了一个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总体上稳定形势是好的,集体访、越级访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一些比较尖锐和复杂的矛盾绝大多数都控制在了县内,没有出现大的安全稳定问题。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形势的变化,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有决心、有信心解决好、控制好,为**发展创环境,为全市稳定做贡献。

1、创新维护稳定工作的思路。根据当前稳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认为,解决政治、经济、环境、就业、利益冲突、信访稳定、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创新思路,拓宽视野,从过去重点追求经济增长,转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共进;从过去突出效率,转向注重公平与公正原则下的高效率;从过去偏重于抓经济增长,转向抓经济的同时,注重解决深层次矛盾和公共安全问题,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扶贫济困、政治民主等有机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县与提高全民素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结合起来,以理性表达诉求,以法制解决问题,以解决问题确保不出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把创建平安**作为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载体,力争用两至三年时间,争创全省和谐社会建设先进县、全省平安稳定先进县。总的思路是,抓住“一条主线”(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完善“两套机制”(县城:网格化布警和平安社区建设;农村:“一体四防”和乡村民调组织建设),强化“三支队伍”(信访稳定队伍、政法队伍、乡村民调队伍),落实“四项制度”(排查预警制度、“一岗双责”制度、综合调控制度、双向责任追究制度),突出“五个重点”(新《信访条例》的宣传贯彻、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县城网格化布警和农村“一体四防”机制建设、基层民调、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案件的侦破),实现“六个确保”(确保不发生危害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案件,不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不发生影响恶劣的集体进京赴省出丑滋事事件,不发生重大群死群伤事故,不发生队伍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围绕这一思路,我们于3月11日召开了誓师大会,对创建平安**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2、完善维护稳定工作的责任机制。一是把创建平安**作为全局工作的重要议题。坚持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抓,四大班子一起抓,全县上下共同抓,稳定战线全力抓,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分工负责、上下左右协调联动的组织领导体系。二是把创建平安**作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研究制定了《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依法信访、安全生产、政法队伍建设等目标任务层层分解,逐一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形成了从县到村、点面结合、逐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完善考核机制,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责任单位述职与实地视察、分层评议相结合,加大考核力度,推动工作落实。三是把创建平安**宣传得家喻户晓。结合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广泛宣传。同时,充分利用《**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创建平安**的目的、意义和措施,使创建平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维护稳定工作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狠抓维护稳定的基层基础工作。围绕依法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五项重点工作,坚持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一是构建大稳定格局。进一步健全完善预警机制,突出抓好基层网络建设,提高基层防范控制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在县城城区,全面实行网格化布警,明确专人,定岗定责,形成以专业警力为主体、社区治安巡防队伍和保安队伍为辅助、群防群治组织共同参与的网络体系。在农村,进一步加强“一体四防”治安防控机制建设,齐抓共管,群防群治,一岗双责,综合施治。坚持打防结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始终保持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高压态势,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二是深化依法信访,完善干部下访制度。在深入宣传贯彻新的《信访条例》,推进依法“双向规范”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干部下访制度,明确重点,定期下访,全面排查,预前宣传,敞开接访,及时排查矛盾隐患,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对排查出来的问题,登记造册,建立台帐,挂帐督办,实行分线负责制、领导包案制、跟踪回访制和定期通报制。通过这些措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控制在萌芽状态。三是带着感情、责任、追求做好群众工作。针对因城建拆迁、土地补偿引发的群众上访问题,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依靠法律、政策、原则解决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对无理取闹的,依法严厉打击。同时,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努力维护社会公平,调节各种利益关系。继续实施好“民心工程”,认真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深化“结缘工程”,资助“寒门学子”,关心群众疾苦,更多地关注和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

上一篇:2022房屋租赁合同个人版下一篇:学生会部长考核评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