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2023-02-24

高职护理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 他们要面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带来的许多问题, 更要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 而这些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也就是她们生活事件的重组成部分。而且高职医学护理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 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这一人生转换过程中, 也会产生种种矛盾的心理, 所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其核心问题是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爱、自重, 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 其目地是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 学会生活, 学会创造, 形成健康人格。

1 高职护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高职护理学生除环境适应性、自我意识等方面与其他本科院校存在同样的问题外, 还具有以下特点:

(1) 学习负担过重所有高职护理学生都有的共识是医学理论知识内容多, 需要记忆的内容也多。而且医学理论知识的扎实程度和专业技能操作方面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以后的实习和就业。曾志刚等对医科与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状况调查分析表明, 医科生对课程感到有压力的为65.4%, 而工科生仅为20.5%, 医科生显著大于工科生 (P<0.01) [1]。在高职学院问题更突出, 医科大学4年理论学习在这里压缩为2年, 对课堂问题的调查表明, 约92%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大。笔者认为其原因有:学习时间少。除晚自习外, 整块的时间很少, 而每天新学的内容却很多, 来不及复习, 考前普遍紧张、焦虑;课程设置多。高职学生要学的学科门类与相同专业的本科差不多, 时间却要缩短一半, 每学期要开设的课程约是本科类的1.5倍。因而接受新知识量大而且快。故造成适应期短, 因此易引起焦虑和学习疲劳而造成心理障碍。

(2) 学习缺乏主动性, 学习兴趣下降大多是由于高考成绩不佳, 未被大学录取为本科生的学生, 而在心理产生一定的自卑, 开始对自我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还有的学生迫于家长的压力而选择此专业, 然而自己偏好于其他专业, 因此对所读专业缺乏兴趣, 然而高职医学护理的课程却繁多, 导致学生还未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就已经感觉很多课程落下很多, 又是新知识, 以前从未接触, 现学感觉吃力。因此出现思想不集中, 缺乏自信心, 情绪易波动, 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长期下去便会产生某种心理障碍。

(3) 人际交往的问题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 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 想着要和别人去交往, 又不知该怎样去交往, 在尝试交往失败后, 往往少言寡语, 自我封闭, 甚至会导致性格孤僻;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 交友随便, 不加选择, 甚至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 欲罢不能, 在遭受挫折后, 其价值观、或对别人的看法产生偏差, 心理扭曲。[2]

(4) 实习、就业的问题, 感觉压力大高职护理学生在学校学习2年的理论知识, 第三年将进入医院实习并开始筹备找工作, 而且大多认为自己的学历偏低, 故学生入学时就有一种潜在的危机感, 加之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 使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尤其是一些成绩和护理技能操作平平, 家境又一般, 谋业无门的学生, 压力更大。在实习前夕, 这种压力表现尤为明显, 大多出现一种所谓的实习前期综合症, 表现为焦虑、自我缺乏信心、恐惧实习、抑郁不安等。

(5) 医学专业特有影响医学生初步接触病理知识后, 往往容易对号入座。如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病, 部分学生就会感到这些病的症状他们身上也有, 因而造成过度焦虑、强迫症等, 如不帮助开导, 容易导致心理障碍。

2 高职护理学生心理教育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高职护理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其心理健康状况值得我们关注并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王贵松, 刘贤臣等研究认为, 近年来, 国内有多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资料提示, 心理障碍发生率为14.46%, 甚至在25%左右, 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因此, 要求我们在高职护理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并进行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和干预, 从而促进高职护理学生健康成长, 健康成才。

(1) 以课堂为主渠道,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高职护理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以后从事职业的特点, 进行量体裁衣。首先让她们清楚的意识到作为未来的白衣天使, 将要肩负救死扶伤、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使命, 鼓励她们认真学习, 打好扎实基础, 练好护理学的专业技能操作, 为日后实习、就业、工作创作优越条件。

充分发挥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这两门课程的作用, 使高职医学护理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分析和调节, 从而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必要时开展心理健康课为必选课, 合理、灵活的利用教学方法进行传授相关知识。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校园气氛高职护理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 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 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 应注重校园内团组织、学生会的职能, 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 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使其树立乐观、正确的人生观。同时, 还应特别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效应”, 建立院、系、班三级保健网, 树立全员心理健康观念, 采取全方位的、立体的模式, 这样有助于巩固心理辅导的成果。

(3) 树立正确的实习、就业观通过调查发现, 实习、就业情况与高职护理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状况有密切关系。因此, 对高职护理学生进行实习动员, 举行树立正确就业观、择业观的相关讲座是必要的, 也是必需的, 使学生树立“走出去”、“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思想观。同时, 也要为学生能在就业中把握住机会、掌握主动权, 不仅要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 也要为其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 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

(4) 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并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系对于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时, 必要者则由经验丰富的心理学教师进行专门的辅导或干预, 解除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另外加强高职护理学生与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 形成学校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成材;而且通过与家长的交流, 拉近父母与孩子心与心的距离, 促进心与心的交流;通过与社会的交流, 使学生提前了解实习的相关信息, 减少实习前的恐惧, 能充分的有实习思想准备。

总之, 如何在高职护理学生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培养她们健康的人格, 提高她们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和竞争能力, 是当今高职教育者的首要任务。因此, 高职护理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启学生心锁的金钥匙, 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

摘要: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界的一项共识。因此, 笔者针对高职护生的群体心理卫生问题及成因, 重建教育理念, 遵循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探讨促进高职医学生和谐发展的健康教育策略。

关键词:高职护生,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工科大学新生综合素质状况比较[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1, 9 (2) :81.

[2] 张晓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06 (11) :55-56.

上一篇:县域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研究下一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的传播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