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2-09-10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 有实用性的知识, 促使学生的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 有进步, 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 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创设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无法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 就会带来疲倦。”教学情境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进而促使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况, 更重要的是要在情境中产生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理解情境的情节与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想与识别, 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 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涉境体味, 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

生活情境中“找”数学。新课程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目标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如在教学一年级“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时,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朋友们, 春天来了, 你们最想到哪里去玩一玩?就让我们先去停车场看一看吧!”多媒体课件出示:停车场里相继开来了大客车、小客车和小轿车。接着追问:“谁来说说你在图中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找到大客车有45个座位, 小客车有30个座位, 小轿车有3个座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 进行创设情境, 使学生清晰地看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提出现实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而引出加法算式。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 有意义的数学。利用这一情境, 从中发现数学问题, 这样可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课堂真正成了生活化的课堂。在问题情境中“思”数学。“研究开始于问题, 问题产生于情境。”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 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 从而唤醒学生“研究”的需要, 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 使学生勤于思考, 开拓学生的思维, 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研究性学习”打下基础。

二、深钻教材, 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 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 他们不知不懂的, 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 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 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知识不是智慧, 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 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 灵活运用, 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 是智慧的象征。第三, 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 即有效知识。第四, 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 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比如, 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 教材中出示的例题是:“彩电 (2530元) 、洗衣机 (980元) 、冰箱 (2350元) 、空调 (3680元) , 比较彩电和空调, 哪一台的价格低一些。再任选两种商品比一比价格。”根据实际情况, 学生已有千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经验, 并且基础扎实, 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些改造:出示彩电和冰箱的价格时, 彩电的价格2530元, 而冰箱的价格则以“□□50元”的形式出现, 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彩电和冰箱的价格哪个低一些?”学生思考后, 有的认为冰箱贵, 有的认为彩电贵, 还有的皱着眉头欲言又止。接下来我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什么情况下彩电贵?什么情况下冰箱贵?看哪一组考虑问题周密, 回答问题有条理。”学生们在热烈的讨论中, 明确了如何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效果很好。

三、转变学习方式, 使学生经历体验学习的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 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 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 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 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 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获得的学习方式的选择和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实现有效学习, 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如在“千克的认识”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 我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好一袋含有重量标签的物品, 让他们用手掂一掂、拎一拎, 感觉一下它们的重量, 再让学生把它们放到台秤上称一称。然后再请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生活用品 (如水果、蔬菜、大米等) , 猜一猜多少个苹果重1千克、多少根香蕉重1千克等, 再放在台秤上称一称。这样, 学生在充分的实践操作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1千克到底有多重。又如在学习“物体的体积”时, 我让学生想办法用多种方法 (语言、手势、或其他办法) 描绘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 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亲身体验单位的大小。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体验相关的数学知识, 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以及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四、优化教学手段, 适时、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做数学的过程。如对数学概念的学习, 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自主构建的过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从形象思维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 他们对概念的构建方式以概念的形成为主, 需要教师提供感性材料, 让他们感知、甄别、提炼、概括。因此, 数学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时, 对课件的应用选准时机,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 很多教师教学时, 常让学生把圆片对折, 告诉学生这条折痕就是直径, 然后让学生给“直径”下定义, 最后课件出示“一个圆中画有各种线段”, 让学生判断哪条是直径, 哪条不是直径。这种概念教学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思维特征, 学生构建概念困难重重, 而且思维和能力都得不到发展。我们不妨先让学生把圆形纸片对折后打开, 告诉学生这条折痕就是圆的直径, 然后再对折打开, 并启发学生可以这样对折几次, 可以得到几条直径。让学生明白圆的直径有无数条。接着课件出示“一个圆中画有各种线段”, 让学生判断哪几条是直径, 并说明为什么, 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直径。经过形象的感知、区别, 学生很容易概括出直径的特征, 自主构建概念。适时使用课件,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从被动构建变主动构建, 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不正是我们课改所追求的目标吗?

五、适时捕捉, 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课堂上生成的资源, 我们需要加以好好地利用, 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有效。因为生成的不仅仅是更有价值的知识, 更多的生成是新的探究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成的良机,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理论素养。比如, 我在执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 我在上课前已经作了精心的准备, 可后来出现的问题还是让我倍感意外。我设计了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 学生们积极性很高, 举出了很多例子, 其中有一个学生说:“墙上的红旗是长方体 (这面红旗是纸型) ”话音未落, 立刻遭到反对:“一张纸不是长方体, 是长方形。”“对, 上幼儿园时老师就经常这样说, 请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如果是长方体, 它就应该有厚度。”那位同学也不示弱, “谁说纸没有厚度, 它只不过很薄, 你们没有在意罢了。”……这一下, 我可有点心急了, 自己怎么也没想到学生会在这里争执起来, 课才刚开始, 这样讨论下去, 教学任务肯定完不成, 下面还有那么一些老师盯着呢?但若我就此停止讨论, 硬给出答案, 那些学生也一定心里不服气, 再说也会大刹教研课的风景。稍一镇定后, 我决心因势利导把讨论引向深入, 这不也是体现新课程标准特色的一次机会吗?我从下面学生那里取来一个练习本, 从后面撕下一张白纸, 拿出一张举在手中, 问:“这张纸究竟是不是长方体呢?刚才有同学说了, 它如果有厚度就是长方体, 同意这个观点的同学请举手?”大部分同学都举起了手, 我心中窃喜, 学生已被我引到正确的思路上来了。“那么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它究竟有没有厚度。”我又取了一张纸叠在一起, 让同学们观察, 接着又取了第三张, 第四张, 第五张-----, 渐渐的有同学举手准备发言, 我点了那个持否定观点的同学起来说:“很多的纸叠在一起, 是一定有厚度的, 但一张纸就不一定有厚度了。”接着又有学生发言:“如果一张没有厚度, 二张也没有厚度, 那么再多的纸叠在一起也是不会有厚度的!”听到这里我心中又松了一口气。“对, 就像0加0还等于0一样。”这次发言的是班里数学成绩最好, 却平时最不爱发言的黄露同学.这时有的听课老师都给与了她非常赞许的目光。同学们也都频频点头.我当然也早已石头落地, 顺势进行了小结:“刚才几位同学说得非常精彩, 事实证明一张纸也是由厚度的, 所以墙上的红旗也是长方体。尽管有同学开始想错了, 但是他们勤于思考, 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的精神, 也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 能更多的提出问题, 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料教学活动中的全部细节。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往往会冒出许多出人意料的“奇想”, 这些都是学生积极思维闪现出的灵感。尽管有些想法似乎与所学内容关系不甚密切, 但是教师如能做到善于倾听, 及时发现, 就会从中捕捉到一些有价值的资源, 合理开发, 便能让它临场闪光, 为学生有效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案例中的女生只是一个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小学生, 能把问题描述得如此全面, 不正是我们追求的创新火花在迸发吗?也正是由于教师细心发现, 适时捕捉这一亮点资源, 才成就了这趟练习课的精彩。

总之, 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想学——会学——学会,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必然途径, 也是新课改之路上一个不断追求的目标。

摘要: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创设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二、深钻教材, 确保知识的有效性三、转变学习方式, 使学生经历体验学习的过程;四、优化教学手段, 适时、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五、适时捕捉, 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情境,教材,学习方式,多媒体,生成

上一篇: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立德树人问题研究——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下一篇:构建合理的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