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2-09-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 就必然需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如要使学生在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中, 在形成某种个性特征、提高每个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水平;师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花最少的精力取得最好的成绩;为在一定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成绩而消耗最少的物资和经费等等。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对应的是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高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 低效的教学则时间花得多, 效果又不好。

二、创设有效情境, 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条件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 让数学走进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 接触数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大小的比较》时, 教师们编制“温度比较的事例。上课开始, 教师将屏幕打开, 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冬季某天白天最高温度3℃, 晚上最低温度零下5℃, 这一天哪个温度高呢?学生枪答, 零上3℃高, 显然+3大于—5。即+3>—5。继续让学生观察温度计, —3℃比—10℃谁高?学生枪答:—3℃高, 即—3>—10。紧接着, 屏幕上再显示一条数轴, 让学生观察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 哪边的数较大?教师趁疑而入, 因势利导, 揭示课题, 归纳结果。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新颖有趣的情境引入课题, 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放飞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有理数的大小。

三、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知识是抽象的, 我们应该怎样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呢?那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充分启发引导学生, 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观察、实验、讨论等数学活动中自主学习.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 先予启发, 让学生多活动多观察, 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通过自己的努力, 发现规律, 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密切关系,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如在“相似三角形”的教学时, 首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确定的三角形相似?让学生去探索思考, 学生盲然, 老师再分析引导:我们知道相似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成比例, 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 反之三边对应成比例, 三个角对应相等, 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但是, 画两个三角形相似时, 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尽可能少吗?对此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讨论。对学生的不合理分类, 教师要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策略, 予以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按照三角形的“边、角”元素进行分类:两个三角形中, 一个角对应相等, 两个角对应相等, 三个角对应相等;一边对应成比例, 两边对应成比例,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一边的对角相对;按以上分类顺序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 验证。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 加以点评。然后老师在视频中显示各类图像进行比较。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哪些条件才能满足两个三角形相似, 再逐一加以证明。像这样, 教师适时引导和适当点拨, 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能更快、更有效率的获取知识, 从中感受到了数学的“抽象之美”, 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四、发挥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 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数学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交流活动中, 变抽象为具体,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体验, 从而实现有效学习。让学生在亲历中获得知识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如在“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教学中, 教师课前让学生准备两张全等的三角形纸片, 上课时让学生用三角形纸片拼出一个四边形, 与同学交流讨论。老师在屏幕提出问题:1.你所拼的四边形的边与边, 角与角有什么特殊关系;2.能拼出几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接着是学生的小组合作与学习, 探索。在教学中, 教师只是适时的点拨、引导, 没有太多的示范和言语,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归纳结果, 老师再总结强调平行四边形性质的重要性。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对知识有了深层的感悟能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因此, 在数学的学习活动中, 老师应当转变角色, 赋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动手操作和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在民主平等、信任、宽容的氛围中探索新知、点燃智慧、树立信心, 感受数学的魅力, 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摘要: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必须创设生动有效的课堂情境、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 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的“生活兴趣”、感受数学的“抽象之美”、享受学习的“成功快乐”。

关键词:数学,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2] 《教育概论》.

[3] 《现代教育研究》.

上一篇:海外消费热现象之基本原因分析和思考下一篇: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会计专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