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构建和谐高中物理课堂

2022-09-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 很多教师物理课堂教学涛声依旧:重知识技能, 轻情感态度价值观;重智商, 轻情商。这种功利教育给物理教学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对物理学习无兴趣, 学习困难, 不仅知识、技能学习效果差, 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爱因斯坦说:“单纯的专业知识灌输只能产生机器, 而不可能造就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才。”下面我就高中物理学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内涵, 教育意义和培养措施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高中物理课堂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意义

高中物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有极强的育人价值:物理学以其丰富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物理学家在研究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方法, 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以及他们的献身精神和爱国精神, 是很好的育人素材。高中物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在物理教学中, 既要求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技能, 又关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动机、意志力、自信心, 学习态度和行为, 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中, 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 端正的学习态度, 科学的价值观, 充分调动了学习非智力因素, 学习效果会大大提高。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策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是一个长期过程。它需要教师适时引导, 学生亲身体验, 逐渐内化为自觉行为。在教学过程中, 应充分注意到学生、教师、教材等因素, 全面统筹, 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于知识技能教学中, 使三维目标融为一体, 协调发展。

1、物理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目标的形成。

“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 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 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 用自身的美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去塑造学生的心灵。教师热爱教育事业, 专心物理教育工作, 才能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有“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的精神, 才能培养学生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教师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才能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观、价值观。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要以身作则, 把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 要求学生做的, 自己必须先做;不让学生做的, 自己首先不做。“爱之能忽劳乎?忠焉不诲乎?”作为教师, 要关爱学生, 忠于学生, 学生会将老师的关爱转化为学习动力。

2、充分挖掘高中物理教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素材。

物理学史是一代代杰出物理学家的光辉实践谱写出的闪耀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壮丽史诗:焦耳把华生精力放在热功当量的实验研究上, 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普勒不顾贫病交加夜以继日观察天体运动, 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布拉凯特拍摄了2万多张云室照片, 从40多万条a粒子径迹中发现有8条产生了分叉, 证实a粒子轰击氮核后产生了新核等等。历代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所表现出来的求实精神、献身精神、创新精神, 在科研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虚谨慎、真诚合作、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以及他们对人类高度责任感等, 都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典型素材。

高中物理概念、规律, 是高中物理知识的骨架。从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原理到牛顿三定律, 从弟谷多年的天文观测数据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从汤姆生的原子结构假说, 到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等等, 每一个概念、规律的建立, 都是无数代科学家反复的研究实验, 饱尝了各种辛酸得来的, 从中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家们的坚持不懈, 勇于探索, 体会到“古之成大事者, 不唯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每一个概念、规律的建立, 都是物理学对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揭示, 都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层把握, 物理学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和符合人类认识规律的研究方法, 让我们学会尊重规律, 尊重自然。物理学每一次重大发现, 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 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家呕心沥血、心怀天下, 奉献社会, 造福人类的伟大情怀, 让我们学会了社会责任感。从物理概念、规律的形式和内容看, 它们简洁、对称、和谐, 让我们体会到物理学的美。

物理实验既是物理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物理教学重要手段, 更是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良好载体。实验课是学生自我展示的大舞台, 倡导学生自主探究, 亲身体验, 体现以人为本;实验课倡导合作,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实验课强调实验纪律、操作规程, 培养学生良好纪律观念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从实验设计到得出结论, 学生将经历一个艰辛的探究过程, 学生会受到挫折教育, 能够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断探索、勇往直前的精神。

3、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要改变单一的传授教学、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要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有了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用心感悟, 培养了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 感受到学习的艰辛, 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合作学习, 学生通过小组或集体探讨, 培养了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学会了彼此尊重、理解和宽容。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 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关注社会现象, 研究物理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上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的护理体会下一篇: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