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低浓度局麻药在臂丛阻滞的应用

2022-09-10

臂丛阻滞麻醉是上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 具有操作简单, 术中病人保持清醒状态, 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但臂丛阻滞后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且阻滞不完善, 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上肢手术患者80例, 均无明显心肺疾患,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2组, 每组40例。观察组 (A组) 男30例, 女10例, 年龄为 (37.5±10.6) 岁, 体重 (57.8±4.3) kg;对照组 (B组) 男29例, 女11例, 年龄为 (36.7±9.4) 岁, 体重 (54.6±6.1) kg。A组用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25mL含芬太尼1μg/kg, B组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25mL。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 臂丛阻滞采用肌间沟法:患者去枕平卧, 头偏向对侧, 肩下垫薄枕, 上肢紧贴身旁。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触及前、中斜角肌与肩胛舌骨肌共同形成的一个三角形间隙, 其底边处可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 穿刺点即相当于环状软骨边缘第六颈椎水平。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左手食指固定皮肤, 右手持7G注射针头, 垂直皮肤刺入此沟, 略向下向后方 (约C5横突) 推进, 穿过浅筋膜后有脱空感。若同时患者有异感则为较可靠的标志, 若无异感, 亦可缓慢进针, 直达C6横突, 稍稍退针, 接局麻药液注射器, 回抽无血液, 无脑脊液, 无大量气体, 即可注入局麻药, 术中行鼻导管吸氧3~4L/min。

注:2组相比P<0.05

注:2组相比P<0.05

1.3 麻醉监测及治疗

连续监测血压 (B) 、心电图 (ECG) 、脉搏 (HR) 、血氧饱和度 (SPO2) , 心率超过100次/min为心动过速, 超过150次/min使用β受体阻滞药, 收缩压超过150mmHg为高血压, 超过160mmHg使用降压药。

2 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全身情况、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缩短, 阻滞时间延长, 与对照组病人差异存在显着性 (P<0.05) , 见表1。2组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治疗用药情况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2种阻滞液均能满足手术要求, 但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比B组缩短, 作用时间比对照组延长。我们认为神经阻滞质量的提高, 主要是芬太尼在周围神经中的局部作用。在并发症方面, 2组病人在血压升高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差异存在显着性。臂丛阻滞后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是其常见的并发症, 此情况对患者非常不利, 尤其对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为危险。同时手术刺激、精神过度紧张, 以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 也是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 应用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低浓度局麻药可提高臂丛阻滞效果, 减少心血管副作用, 适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

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低浓度局麻药用于臂丛阻滞, 能否提高臂丛阻滞效果, 减少心血管副作用。方法 择期上肢手术患者80例,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2组, 每组40例。2组用臂丛阻滞, 观察组 (A组) 用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25mL含芬太尼1μg/kg;对照组 (B组) 用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25mL。连续监测血压 (B) 、心电图 (ECG) 、脉搏 (HR) 、血氧饱和度 (SPO2) , 记录阻滞起效时间、作用持续时间、麻醉效果、心血管副反应 (B升高、HR增快) 情况。结果 观察组阻滞效果优于对照组, 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比对照组缩短, 作用时间有所延长 (P<0.05) , 观察组中高血压、心动过速的发生率, 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应用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低浓度局麻药可提高臂丛阻滞的效果, 减少心血管副作用。

关键词:芬太尼,臂丛阻滞,心率,血压

上一篇:架起感情的桥梁——亲子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下一篇:石油化工压力容器用钢的选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