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学习的体育专业武术教学模式研究

2022-12-01

基于自主学习的体育专业武术教学模式, 即强调在教师的精确化指导辅助作用下, 令学生独立完成武术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路径开拓、相互协作、自我监控和评估等任务, 为后续不同等级层次的发展目标贯彻, 做足准备工作。至于究竟怎样在现代高校体育专业武术教学中顺利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相关处理细节会在后续加以逐步延展[1]。

一、自主学习模式的内涵机理

所谓自主学习模式, 即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精确化指导和组织基础上, 学生进行学习目标预定、学习方式自选, 自我监督和客观性评价反馈的行为过程。在此期间, 教师须极力关注学生的内在机制, 适时地给予他们必要的学习要素选择和自我调节权力, 并且竭尽全力满足这类群体多元化的互动交流欲望。其核心目标并非单纯地限定在知识获取, 更为关键的是希望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中, 学会接纳和包容一些有益的事物, 并在此基础上, 进行更深层次地创新拓展。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武术教学面临的困境

进行武术教学, 有助于更好地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但是一些高校体育专业在组织武术教学活动时, 过分关注套路的灌输, 令学生在长期被动接纳的同时产生厌烦的心态[2]。如课堂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一味地督促学生进行身体语言探索, 不能很好地领悟武术文化内涵和强身健体的功用。又如武术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迎合学生的主体适应地位, 无法保证顺利调动他们强烈的自主学习欲望。再如武术教学过程中沿用的考核模式, 往往集中限定在学生运动技能的养成结果上, 对于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创新等潜能激发, 则未能予以深入性涉及[3]。

三、基于自主学习进行高校体育专业武术教学模式合理性规划的途径

(一) 设计完善的学习指导计划

1.学习内容选取方面

为了将太极拳柔和缓慢动作下的坚毅、沉稳本质, 予以深入性揭示, 进一步挖掘出更多促进身体技能的有效路径、辅助学生掌握丰富和有效的攻防技法, 引导他们形成高尚的和谐理念并顺利解决学习、生活中的认知冲突问题, 教师可以考虑适当简化太极拳课程中的图谱分析、动作拆招、套路创编等环节[4]。如此一来, 学生就会在自主掌握内部核心内容的前提下, 实时性做好对应的预习、合作探究等任务, 进一步保证令太极拳学习由课内过渡延展到课外范畴。

2.学习小组划分方面

即依照团队中自主学习成员的规模状况, 和太极拳集体演练的实际需求, 将学生依照全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的结果、所学的专业、所属性别等, 依照12人为一组进行划分, 确保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练习太极拳, 提供相对丰富生动化的体验情境。

3.学习模式设计方面

想要在高校体育专业武术教学中构建起协调性的自主学习模式, 第一要务就是针对个体学习行为加以科学合理性引导, 令他们在逐步发现、分析、反思问题, 并作出细致性决策之后, 锻炼出知识获取、输出, 实际演示等基础性技能。加以强调的是, 在该类学习活动组织过程中, 教师应该保证在理性验证分析太极拳等武术的本质特征前提下, 依照学习任务的规范标准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状况, 筛选匹配适当的学习资源、训练方案, 确保在教师适时性启发和引导作用下, 令学生在复杂情境适应过程中锻炼出必要的武术表演、团队合作、自主深入性学习等能力[5]。

4.学习进度控制方面

即依照自主学习模式的特征, 将已然简化处理的24式太极拳等等武术学习过程, 顺势划分出武术文化分析、武术动作学习和攻防技巧训练、套路复习和创新编辑、考核等模块单元, 它们彼此之间占据的课时数量则分别为2、16、6、2学时。

(二) 制定实施可靠的自主学习管理方案

1.维持学生角色转换的渐进特性

实际上就是借助小组同学互助、教师适时性启发引导、课题内容科学性简化等途径, 令体育专业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自主性意识得以充分激发, 自觉完成不同阶段的知识点累积和创新任务, 使得学生透过以往被动的接纳者逐步过渡转化成为深层次课题内容的探索者, 并在后续知识共享等条件作用下获得必要的隐性或是显性成长。

2.开发多元有效的考核评价模式

第一, 考核内容方面。因为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体育专业武术教学过程中, 有关学生个体的表现水平都是基于学习信念、效能等变量加以集中性凸显的, 所以, 考核过程中, 教师不单单要注意学生个体身体的成长状况, 同时更要关注其心理和社会性情感是否得以健全。第二, 评价方式方面。因为在自主学习的体育专业武术课堂之中, 学生存在一定的独立和互动特性, 因此对应的在它们学习水平评价过程中, 也会自然地衍生出学生个体自评、同学之间互评、教师评价三类方式。这样一来, 可以保证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实时性获得多元且可靠的反馈信息, 进一步促使自身认知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结果。

3.营造和谐愉悦的武术课堂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

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验证, 保留自主学习意向的课堂氛围和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所以高校体育专业在组织武术教学活动时, 要保证预先提供学生必要的自主学习机会, 令它们可以自主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并制定对应的学习计划。如此一来,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和挑战武术的自信心就会全面增强, 进一步树立起明确的学习和训练目标, 这类效果是以往教师过分占据主导地位期间所无法达到的。与此同时, 自主学习的体育专业武术教学活动, 并非一味地令学生放任自流, 而是在保证秉承教学大纲和规范原则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状况筛选一系列可以掌握的内容, 并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明确的方向感、更加深入地把握大纲要求、锁定并顺利完成适合自身的学习任务。

4.鼓励学生彼此间进行深入性合作和学习交流

须知在竞争、个人主义与合作三类课堂目标教学体系之中, 学生形成的目标定位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竞争氛围下, 学生会自然地形成超越他人的学习目标, 随后不自觉地将时间精力投放在成绩提升上;个人主义目标环境下, 学生会自觉地将目前任务完成质量与以往相互对比, 实际上就是凭借不同阶段的自我状况进行目标定向, 因此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合作目标结构之下, 学生的成功往往要以所在小组的整体成功作为前提, 也就是说, 在认证学生进步幅度过程中始终是以小组形式加以表现的, 无形之中令学生之间能力差异问题得以淡化, 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任务之中, 其间令学习能力原本较低的同学加深对任务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并且逐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由此看来, 合作类的自主学习目标结构, 有着更加突出的优势, 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体育专业武术教师, 应该在实际教学环节中为学生群体创造更加丰富有趣的自主合作学习机会, 令他们能够快速提升自我并稳固长久化学习的自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高校在组织基于自主学习的体育专业武术教学活动过程中, 要保证赋于学生必要的运动知识和技能自主性构建权力基础上, 适当关注各类复杂情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状况, 并保证及时地予以客观性反馈和精确性地提示指导。这样一来,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会同时透过健康教育、终身体育、素质完善、社会改革发展需求等多个层面, 认证武术课程设置的现实意义, 确保今后自主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在武术知识和技能掌握层面上之余, 促进个人身心的健全化发展结果。

摘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实意义, 不单单要确保实时性提升学生身心素质、激发他们的体育意识, 同时更希望锻炼他们的交际、团队合作、环境适应能力。笔者的任务, 主要是在客观论证自主学习模式的内涵基础上, 以高校体育专业武术教学为例, 透过大学生群体体质增强、心智健全、道德品质提升等多重途径, 探讨个体自主学习欲望的有效激发方式, 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人员作为参考。

关键词:自主学习,体育专业,武术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宇.高校武术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9 (5) :106-108.

[2] 张玉霞.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的理论教育探析[J].搏:武术科学, 2010, 7 (1) :59-60.

[3] 王小琴.终身体育视野下的学校体育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J].福建体育科技, 2011, 30 (5) :51-54.

[4] 米雄辉.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武术专选课教学现状研究[D].长沙:湖南科技大学, 2011.

上一篇: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有线电视行业发展探究下一篇:室内定位技术及其在医疗行业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