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茶文化范文

2022-06-16

第一篇:少数民族茶文化范文

湘西少数民族文化

湘西,一个神话般的境域

湘西,这个神话一般的境域!能够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真是此生之幸!当成长的年岁催促我去闯荡自己的人生之时,我只好依依不舍地踏出了离开的步伐。我看见,那属于湘西的神秘、古朴与天然,用它慈母一般的眼神祝福我的一路前行。如今因为诸多原因,已是不常回那片土地了,但是,记忆里装下的全是它的美,它的好。

按传统的说法,湘西有大湘西与小湘西之分。大湘西是包括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以及邵阳、永州的部分县市在内的整个湖南西部地区。而小湘西则是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它包括吉首市与花垣、保靖、永顺、龙山、泸溪、凤凰、古丈7个县,其中,吉首市是其州府。

在我的印象里,湘西人自己说“湘西”二字,多指的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概是因为“湘西”这个词曾经长期与“土匪”挂了钩,还因为这里的现代化起步较晚,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而大湘西中则不乏富裕之地,所以,大湘西人的心理中,总是不愿与之有特别的关联。我这里要谈到的,就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相关地域文化。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远离了都市的喧嚣,人民怀着对生命的热爱进行日常的劳作与生产。这里,民风淳朴,且拥有着宜人的气候条件,所以,自然物产较为丰富。这里的文化物质中始终保留着那份古朴与神秘,而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是极具奇特之处。

湘西就是这样一个神秘与美好共存的地方!

谈到湘西的奇诡与神秘,人们首先想到的词语可能是这些:苗族、土家族、土匪、蛮荒之地、湘西赶尸、巫术、蛊毒„„有些人甚至会因此产生恐惧心理。的确,凡是与少数民族有关的东西总免不了被蒙上神秘的面纱。然而,真正的湘西并不如此恐怖,湘西人虽然具有强烈的信巫好鬼思想,但这是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而产生的,这一切归根结底是因为深受巴楚巫傩文化的影响罢了。所谓的“吃得辣,霸得蛮”并不是真相,它多是被《湘西匪事》、《湘西剿匪记》这类影视作品进行了夸大化。

巫傩文化,其实是巫文化与傩文化的统称,巫文化在旧石器时代中后期就已经产生,它是当时人们在万物有灵观念和图腾崇拜支配下逐渐形成的。当它传承到农耕时代后,便演变为傩文化,成为以敬奉傩神为主的多神论信仰,而这些傩神多是神话传说中的神仙鬼怪。在这种文化形式以及它留给后世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庄严、蛮野与奇诡,这为湘西的形象增添了朦胧美,使得它更迷人。而人们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也生活得恬静、详和。如今,这种深厚的信仰观念仍然存在于一些现代化尚未触及的山野村间,更是显露出它的原生态、粗犷豪放与神秘奇特,非常具有审美、娱乐、科考的价值。

关于民族的问题,湘西主要是由苗族、土家族组成的,在古代这种山区民族是刚强而有血性的,这里的人有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凝聚力,时时都是一致对外的状态,而它们为了生存又可以做到一种很残忍的地步,所以,蛮横、残暴、无知、荒芜这些词语就给湘西打上了烙印。土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也正因如此,从湘西走出来的人们,身上都免不了带上一种大大咧咧的匪气,但如今,这种气息已经过滤掉了它的缺点,存留下的多是刚强、坚韧的气度。

其次,关于“赶尸”一说,除了有文字记录以外,并没有人真正看见过那种场景,可以说,它或许就并不曾存在过。人们口口相传的“赶尸”,是由一位法师在尸体前开路,带领尸体回乡的仪式。这位法师必须身穿道袍,也只能赶那些因外界因素非自然死亡的尸体,这些尸体的灵魂属于冤魂,必须使他们归乡。这种听来令人难以置信的仪式,其实也是湘西人叶落归根的思想的体现。正因为人们对这片土地给予了厚爱,才会担忧死后不能有安心的归宿,才会在精神层面的基础上创造这种慰藉模式。

最后,关于巫术,在传说中,它是有诅咒、招魂、驱鬼、辟邪、放蛊等用途的。在古代,人们是没有多少医学常识的,有人利用这种方式害人或给人治病,出现了想要的结果后,便认为正是巫术起了作用,并逐渐地把这种方式神化。于是,它的神奇与恐怖之处被代代相传,以至于提起这个字眼就会产生心悸的情绪。特别是蛊毒,它是把蜈蚣、蛇等毒虫制作成更毒的毒物,然后用它们去害人。小时候,外婆不允许我出门乱逛,说村里另外一些老太婆会放药,那时不明白这个“药”究竟是指的什么,现在想想,那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蛊了。只是,从小到大,也并未看见谁被下了“药”。

实际上,巫蛊之术真正盛行的地方是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至于苗人制蛊一直以来也只是传说而已。所以在我看来,正因为湘西是山区,与外界联系不便,林里田间又多毒虫,才使得“巫术”这一概念被人们的恐惧间接地宣扬开去。这使得湘西更具有“神秘”的气息。

不管人们说湘西有多么多么神秘与诡异,但是那山、那水、那人的美好却无法忽视。湘西的卜算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娱乐文化、旅游文化等都有着它的出彩之处。

湘西的算命文化免不了带有迷信的色彩,但它的迷信更像是一种民族内部心照不宣的规则。在前面谈论湘西的神秘与奇诡的时候,就提到了湘西人有好巫信鬼的思想,正因如此,湘西人也对命理思想有着深深的信任。

湘西的村落,通常是一个家族发源而成的,有的村落甚至直接以“王家村”、“吴家寨”这样的名字相称,所以,这里的人们都特别注重辈分,从村头走到村尾巴,许多小孩子可能是一路“大阿公”、“二阿公”、“三阿公”的叫个不停。在取名上,人们总有一个字是代表辈分的,同时忌讳与受难受苦的名人重名。人们多半会请来算命先生,测算出五行,再取字以补,比如,一个人测出与水相克,那么即使辈分字是“清”,也得去掉三点水,像“瑶”这样的字也不能用,因为它与“瑶池”这样的固定事物相关。在婚俗上,也讲究卜算,男女双方的八字、结婚日子、领结婚证的日子都要经受一番考验,假若从八字测算时就证明两方不适合,那么这段姻缘几乎不再有可能有结果。

再谈到湘西的建筑文化,湘西自古以来就是湘川的咽喉之地,历史悠久,山水奇异。屹立在这灵山秀水间的湘西吊脚楼,正是湘西建筑文化中的精髓。它以它那独特的形式替这个民族挡去了时光中的风风雨雨,护佑着一代又一代的子孙。

湘西吊脚楼,是一种干阑式的建筑,它有“单檐悬挑,屋面反翘”的“飞檐”,它的体积较大,分上屋与下屋两部分。其中,下屋是架空的构造,上屋则是铺着木板的居室。上屋供人们居住,包揽了人们的生活起居;下屋因其空间颇大,故多用以畜养家禽家畜,在人们开始另建专门畜养家禽家畜的窝棚之后,这下屋就成为了单纯的杂物间。这种建造方式与地形地势及其地理位置有关,众所周知,湘西属于南方的绝对山区地带,这样的区域多雨水,地面常常泥泞不堪落脚,空气与地表的温度都很大,所以下屋对于防潮与通风是极为有利的,它极大地减少了湿气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

此外,在饮食文化方面,湘西人可谓是无辣不欢,这与辣椒去湿气和寒气的功能有关。辣的味道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每家每户的炊烟里都裹挟着浓浓的辣味。湘西的美食数不胜数,特别著名的要数腊肉、血粑鸭、糯米腌酸鱼、米豆腐、姜糖等食物。

特别要介绍的是饮食文化中的茶文化。古丈县是一个茶叶大县,古丈的山间随处可见片片茶园,到采茶季节,人们纷纷进山采茶,场景之壮观真是难以用语言描述。古丈县出名的茶叶就是毛尖茶,谷雨之前的古丈绿茶即为古丈毛尖茶,它是古今名茶,在唐代与清代都被列入贡品。湘西歌唱家宋祖英也曾为古丈毛尖茶代言,唱过一首《古丈茶歌》,将茶文化融入歌声中,展现了它的韵致,也体现了当地人们的热情。古丈毛尖茶,的确是集万千荣誉于一身,1929年古丈毛尖茶获法国国际博览会国际名茶奖;1982年被评为湖南省优质名茶第一名,入选中国十大名茶之列;1988年获北京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古丈毛尖茶有着保健与医疗的作用,常与茶打交道的古丈人,深得其益,并努力把茶文化打造得更精彩,而古丈县也一直致力于将县城建设为一个茶韵山城。

第四个要介绍的是湘西的服饰文化,土家族服饰趋于生活化,实用性更强一些。土家族的头帕只能借不能送,因为这是土家人的吉祥之物,是美的象征。布鞋却是可送不可借的,因为,如果由姑娘送出,那它就是爱情的象征。

相对而言,苗族服饰花样更多,常常是穿金戴银的,但也是可以抵严寒防酷暑的。苗族的服饰中有着苗族传统工艺的沉淀。其一,苗族刺绣技法多样,有平绣、挑花、堆绣、贴布、锁绣、破线绣、钉线绣这七种,因而纹饰风格丰富。其二,苗服的头帕绚丽多彩,各尽其美,包头帕是苗人的传统,去赶场、走亲和参加会的时候必须戴上。有一点上,苗族与土家族有相同的地方,苗人也会把头帕当成礼物送给情人,经表情意。其三,苗族服饰中的银饰,多由苗族银匠精心设计,通常是手工制成,精美而种类繁多。在苗人眼中,银饰辟邪,同时也是幸福和财富的象征。苗家男子的银饰较苗家少女少了许多,而苗家少女最为重要的配饰就是“长命锁”,它有祈求平安吉祥的意思。

湘西主要由少数民族组成,因而人们热爱歌舞,也能歌善舞,形成了别样的娱乐文化。这样的氛围也使得人们的性格粗犷豪迈,自然爽朗。在苗族的各类节日中,最重要的是苗年,在苗语中,它也称作“能酿”。不同的区域过苗年的日期并不统一,但大致是从农历九月至正月期间,一般为三天、五天或是十五天。苗年必须杀猪,还得准备好糯米酒,并由家中男子打“年粑”(也即“糍粑”)。苗族另一个重要的节日是赶秋节,在立秋时,人们穿上盛装,结伴成群进行打秋千、吹笙、打苗鼓、歌舞等娱乐活动,活动之后选出两位有声望的人扮成“秋老人”,预祝大家丰收和幸福。这是苗族人民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与幸福安康的追求体现。

在土家族的各类节日中,每年农历二月初七的摆手舞非常有特色,它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分为大摆手与小摆手两种,它反映的是土家人的生产生活,被列入中国每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摆手舞中,略有穿插的茅古斯是土家族流传至今的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它也有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的时候,它是舞蹈界和戏剧界公认的中国舞蹈及戏剧的最远源头和活化石,十分具有戏剧的表演性,是一种祭祀性舞蹈。苗族与土家族也有一些共同的节日,这些起到了加强民族交流的作用,如四月八,六月六等,它们使得民族发展更和谐。

最后,从湘西的美景与文化遗留来谈旅游文化。凤凰县有沈从文故居与墓地,熊希龄故居,北门城楼,南华山,奇梁洞,南方长城,黄丝桥古城等可以参观。泸溪县有能滩吊桥,浦市古镇等可以参观。永顺县有老司城,红区塔卧,猛洞河漂流,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王村芙蓉镇,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可以参观。吉首市有德夯风景区,流沙瀑布,矮寨公路奇观,乾州古城,三门开,天心庵,黄永玉博物馆等可供参观。古丈县有高望界,坐龙峡,红石林,默戎苗寨,栖凤湖等可供参观。自然风光与历史建筑数不胜数的湘西,是一个洗涤人性的好地方!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湘西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当下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在保护的同时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充分发挥民族个性的特色。对于如何发展,以“老司城”的土司文化资源的开发为例。这就首先要做好它的市场定位,然后可以对它进行功能性质的区分,比如分为宫殿区,街道区,娱乐区以及周边文化区等。同时,要注意对土司文化古迹的修复工作,尽量做到仔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更重要的点则是在宣传上,不妨考虑生产与土司文化相关的小产品,吸引大众的眼球。另一方面,关于导游,应当听取当地老一辈人口中的传说,并能为己所用,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

其他县市的旅游文化发展也因如此,要有创新意识,才能不被淹没在历史的轨迹中。希望我的家乡越来越美,在当下层出异彩的文化竞争中始终有一席之地。加油,神话一般的湘西!

第二篇: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地理学者有责

各位同学,诸位老师,大家晚上好!现在我身后的除了我的主题外,还有就是14年5月7日关于穿青人身份被承认的一则消息。虽然目前国家民委还不肯松口,但在这里我们还是要祝贺中华民族再添新丁。【开场】

但在欢喜之余,我们也能够从中反省出一些道理来。

为什么穿青族到现在才得到国家的部分认可?稍稍百度一下,我们就能知道,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服饰和风俗习惯。种种信息都在明确的显示,他们应该被称作“穿青族”而非“穿青人”。

一直没能得到认可的问题背后,隐藏着穿青人在汉化进程中丢失自己本民族特色的事实。然而,又不仅仅是穿青人,有资料显示,近二十年内,60%的少数民族已经完全被汉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就是人和肢体的关系。没有了他们,我们如何更快更好的提高文化软实力?我国是一个主张民主的国家,民族平等政策也已颁布多年,可是我们在精心呵护正统汉文化的同时,又怎可以漠视少数民族文化的消逝呢?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时候我们知道去粗取精,但为什么在对待自身多样性文化的时刻又不懂得继承发展呢?

当我们在看到少数民族同学介绍他们的文化时,总能透漏出好奇的眼光。[我看到有人已经放大了自己的瞳孔]人类就是这么神奇的生物,我们总是在特点鲜明事物的面前能表现的兴奋。可见,一个有风格的人或种族往往令人崇敬。没有人愿意固步自封,也没有人乐意与众人相同,而我们自然也不想看到一个国家的文化呈现趋于单调的场面。

我还想做出这样一个假设。如果每一个民族的风俗文化真正得到我们的认识和重视,那么各民族有了一份存在感之后,会不会许多民族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在保护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方面,地理学者的作用不容小觑。

作为地理学者,我们知道他们分布的地域——勤劳的傣族人民在美丽的西双版纳耕作,高山族的儿女在台湾的阿里山上对唱情歌,„„我们最清楚他们在祖国各地的分布情况。

作为地理学者,我们还了解他们各具特色的风俗。那达慕大会上,蒙古族的汉子在摔跤;雪顿节里,藏族人民吃着酸奶子看着藏戏。回族的开斋,维族的古尔邦,还有那彝族排成龙的火把。每一份风俗都是各族人民沉淀出的智慧。

诚然,历史学者知道每一个民族的起承转合,政治学家知道每一份民族政策的变动。可是我们地理学者,清楚的知道少数民族生产力的布局,以及他们的迁徙规律,更关键在于,我们有机会了解每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

传播这些信息的方式有很多,举办宣讲会进行展览,撰写文章投稿,或者是在自己微博上,说说里,写下三言两语。不管转发量能不能破万,或者能否得到三十二个赞,这些都会是一种极好的表现„„

作为地理学者的我们应当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承担起一份呼吁众人认识与尊重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责任。

最后,感谢院马列部举办此次比赛,给了我,一个百分之九十被汉化的土家族演讲的机会。

更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第三篇: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2010级地科院 综合实习专题报告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特征分析

学院:地科院

专业:地理科学(师)

年(班)级:2010级02班

姓名:冯颖

学号:222010318011077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特征探析

摘要:少数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语言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在传统文化的保持和传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地理环境对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地域类型、特征及时空变异。认为民族服饰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观之一,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中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字:云南

少数民族

地域特征

民族服饰景观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3个省区之一。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25个 ,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 、傣族 、苗族 、傈僳族、回族、拉祜族 、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 、布依族、独龙族和满族等。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云南省共有 423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1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 1/3 。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虽然低于汉族,但地域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州、市、县都有。各少数民族因风俗习惯、聚居特点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类型和格调不同的服饰景观。

一、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影响

云南的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地形崎岖,山地多而平地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差很大,海拔最高达6740m,最低只有76.4m;气候千变万化,冷热各不相同。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显著,滇西北地区位置偏北,海拔较高,全年偏于寒冷;滇中、滇东、滇西地区纬度和地势适中,气候较温和;滇南、滇东南地区纬度和海拔都较低,气候偏于炎热。就具体地域来说,情况又千差万别:山顶积雪严寒,山腰冷凉,山麓温和,坝子倔暖,江河谷底炎热。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从微观和宏观上对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1)地理环境使民族服饰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

由于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使云南省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而的服饰景观。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不同的服饰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总的来说,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

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以厚实、粗糙为特征 ;坝区与河谷的民族服饰则以轻盈 、秀美为基调。

居住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在服饰景观上也呈现出多样性。同是一种民族.居住在山地的与居住在坝区(小盆地)的民族服饰比较,有明显差别。山区全年气温比坝区低,偏于冷凉,气候变化大,一日多变,加上风大、潮湿,给人们的表着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例如,白族服装只是适合大理坝区的气候,住在海拔较高的洱源西山的白族,为抵御寒冷,身上则拉羊皮,并且一年四季如此。

大理山区高海拔地带的彝族,绝大多数人都常年按着整张羊皮做成的羊皮褂,女的还有一个既作为护腰又当做饰物的圆形绣花白团毡(彝族叫“裹背”)。这种服饰在坝区的白族和其他民族中是见不到的。

(2)地理环境对服饰的用料和形制产生直接的影响

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各民族选择的服饰面料和款式都与所处的生态环境相适应。各地各民族传统服饰的用料,大多就地取材。滇西畜牧业较发达,普遍养羊,有的还饲养牦牛,能确保羊皮和羊毛、牦牛毛用于人们表装的需求,从牲畜养殖到衣服加工,基本上都由各家自己完成。其他地区各民族以麻、棉等天然纤维布、织锦、土布来缝制衣服。民族服饰的制作,在四十多年前多数是由各家手工操作完成的。近几十年,由于经济迅速发展,许多手工业逐渐让位于机械加工业,工业棉、毛织品占领了大部分市场.各民族制在用料来源因此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尽管如此,人们在喜爱各种新衣料的同时,对各类具有传统特色的衣料仍保持着深探的感情。从形制特点看,由于云南民族众多,服饰类型也具有多样性,大致有:

 藏族、普米族和摩梭人男女都普遍穿戴的长衣(袍)裙裤靴装;  彝族、纳西族、白族、部分汉族和苗族男子的披皮或披毡衣裤装 ;

 汉族、白族、彝族、傣族、阿昌族、满族、纳西族、拉祜族、壮族、瑶族、哈尼族、傈僳族、回族的上衣下裤装;

 傣族、布朗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哈尼族、基诺族、苗族、藏族、

怒 族、傈僳族女子的上衣下裙装等四种类型。如细致划分估计不下几十种。

藏族:长衣(袍)裙裤靴装 傣族:上衣下裙装

3)、地理环境对民族服饰的功能也有影响。

实用是民族服饰的基本功能,但地理环境影响着云南民族服饰的实用性。例如滇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藏族、怒族、僳僳族、纳西族等为适应寒冷的环境,在服饰的形式和用料上均有特别的考虑,对付寒冷和应付异常天气、御寒保暖成为这些地区民族服饰的主要功能。气候炎热地区的民族服饰具有与寒冷地区民族服饰不同的实用功能。例如居住在南亚热带湿热地区的傣族、哈尼族、佤族、拉枯族、布朗族等,他们或逐水而居、或深居山林,大多以从事水田稻作为生,为适应高温、多雨、雾大、潮湿、水流纵横等环境因素,防止日晒、透气纳凉、方便生活和生产活动则成为这些民族服饰韵主要功能。因此其服饰多以简洁、轻薄为特色。而适应环境,同时追求实用和美观,则在傣族服饰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 实用性: 气候寒冷地区:御寒保暖成为这些地区民族服饰的主要功能。

气候炎热地区:防止日晒、透气纳凉、方便生活和生产活动则成为这些民族服饰的主要功能。

 美观性:

气候炎热地区:服饰多以简洁、轻薄为特色,实用而美观.

二、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地域差异

根据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依据各民族服饰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形成过程,以及服饰的用料、制作工艺、形制和着装方式等服饰文化特质,将云南的民族服饰景观划分为滇西北区、滇中滇东区、滇西南区三个景观区域。在三个景观区域内分别形成特征和差异都较为明显的三种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类型:寒冷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温暖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炎热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区划分 1)、寒冷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厚重,衣、裤、帽 ( 包头)、鞋(靴)俱全,衣装层数较多,用料除麻、棉和野生纤维 ( 如火草)织品外,还有天然毛皮或羊毛、牦牛毛制品 ( 如毛布、毡等) 。

2)、温暖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坝区民族夏天穿得较步、较薄,冬天才加上外套、棉衣、毛衣之类,四季穿着不同,服饰的季节性较明显。坝区农村居民从事水田劳作,男女衣装手袖和裤管较宽松,便于下田干活,同时为了在劳动时不拖泥带水,影响动作,男女皆穿坎肩,腰上系带或围腰,收柬自然下垂的衣服下摆。而腰带、围腰又具有装饰性,给衣装增添了美的

感觉。典型者如大理白族和昆明农村汉族。白族主要环绕洱海而居,四季温和凉爽。白族女子一般穿右枉姊妹装,外罩一件棉布或毛褐、灯心绒、丝绒做的坎肩,系净色或绣花围腰,下穿长裤,.着绣花鞋或普通布鞋、皮鞋.头饰扎染巾和白毛巾,用长辫缠绕压住。其服饰紧凑、轻巧,一年中大多数时同都可以穿用,冬天才需增加一定的御寒装备。白族男子一般穿纽扣较多的对襟衣,外罩黑色或蓝色坎肩,下穿长裤,缠白布包头,服饰基词与女装相似,同环境、气候十分协调。各地坝区民族的服饰在气候因素的表现上,风格趋于接近。因气温年较差小,衣服的穿着基调四季大致相同,只需在冬天加上棉、毛衣即可,装束偏于简单、轻巧。

珞巴族服饰——柔软保暖

3)、炎热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滇西南、滇南和滇东南边沿地带,即德宏州、西双版纳州和临沧地区、思茅地区、保山地区、红河治州、文山州部分县区的坝子与河谷地带,属于亚热带,年平均气温较高.长夏无冬,气候炎热。居住在这些地区的民族,以简单、轻薄、凉爽透风为各民族服饰的主调。傣族服饰可以说是气候炎热地区各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

女子上衣下裙; 男子上衣下裤 (瑞丽也有穿裙的),裤管较宽大,用料多数选择浅色、柔 软、较薄、透气性能好的布料; 喜穿凉鞋、拖鞋或光脚 。如:热带地区的傣族服装“ 五无”,即 “ 帽无顶 、衣无领、裙无腰、裤无裆、鞋无帮”。

三、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时空变异

1)、少数民族服饰的纵向发展

民族服饰的纵向发展即对不同时代民族服饰特征的比较。云南民族服饰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各民族服饰是经过提长时期的发展演变才逐渐形的,不同时代的少数民族服饰在用料、形制、制作工艺及其功能上都具有明显的差异。 * 早期云南各民族的服饰比较简陋 、功能单一,以遮体、保暖为主。

* 进入青铜时代以后,经济的发展 和纺织技术的提高,纺织品种类增加 ,衣服样式增多。分为:一是羽装,即用羽毛做的衣服和裙子;二是尾服——衣服的后面挂着一张动物毛皮,拖 着一根长长的尾 巴;三是条纹布衣 ;四是披毡;五是其他各类长短衣服,大概有十多种。

* 唐宋时期是云南民族服饰发展较快的时期。

* 元代至清代,云南民族的纺织、印染、绣花等技艺继续向前发展,少数民族服装各式各样。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政治 、经济、文化的发展,云南民族服饰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 2 0世纪 6 0年代,云南各地的汉族和少数民族,服装主要都采用本地本民族生产的衣 料缝制,穿传统服装的人居多。

* 6 0年代以后 ,由于工业衣料和成衣供应增加,云南内地城乡的衣着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男子穿涤卡布中山装和涤棉、的确凉衬衫的猛增。“ 文革”时期,出现了穿绿军装的热潮,对民族传统服饰带来的冲击不小。

* 8 0年代中期以后,市场逐渐活跃 ,服饰商品琳琅满目,款式繁多。 * 现在,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大致有三种情形:

一是日常生活中仍普遍穿戴的传统服装,如白族、纳西族、傣族 、彝族 、哈尼族 、苗族、瑶族、壮族、蒙古族、布依族、水族等民族,其中女性穿传统服装的比例比男性高;

二是传统服装平时穿的少,仅喜庆节日、祭祀活动才穿戴的服饰;

三是仅老年人穿而年轻人不穿的服装,年轻人即使穿戴,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作了改进;

四是随着旅游宣传和旅游开发而使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的民族传统服饰得以推广,如傣、撒尼、白、佤等民族的服饰。 2)、少数民族服饰的空间变异

在云南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中,各民族之间自古以来就频繁地进行着各种文化交往,而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无不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交往中,并在交往中相互借鉴、融合和吸纳。这种现象在汉族分布区的边缘地带较为普遍,在这一地带坝区居住的回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壮族和布依族等,由于与汉族临近或杂居 ,受汉文化的影响较深,因而在服饰上汉化特征较显著,尤其是男子服饰已与汉族无太大差别。

民族服饰文化的自然交融,一方面丰富了各民族穿戴的内容;一方面又导致民族服饰的差异性不断弱化、相似性逐渐增加,使处于强势的汉文化的地域空间不断向弱

势的少数民族地区扩展。

四、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发展是否会因审美观的变化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出现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相反的方向,甚至被现代信息社会文明所同化,使其逐渐丧失民族原有的特质。这是长期以来民族文化保护者们最为担忧的一种现象和过程。 1)少数民族服饰经济价值的利用

经济学的角度讲,民族服饰文化是一项宝贵的资源,对于区域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就云南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所显现出的地位和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区域优势已被社会各界所认同,云南在实施建立“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的战略中,必将把那些包括服饰文化在内的民族特色文化与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持 、继承和开发利用视为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平时穿少数民族服装能增加地方风情,可以将身上的刺绣图案和挂件进行整理和装裱,作为旅游品出售。路南县彝族的一个支系撒尼人就是身穿民族服装卖她们服装上的刺绣、挂包、手工艺品而获得经济效益,并有专门的制作者,也认识到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重要意义和经济价值,实现民族服饰的时代精神民族服饰的款式、实用功能、艺术效果也有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及现代审美意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也促使民族服饰文化要和时代发展的脉搏共跳动,所以民族服饰文化也存在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不管民族服饰文化怎样发展都不能脱离老的血脉,保持了老的血脉,就延续了本民族活的文化生命,也为保护和发展多元民族服饰文化做出了贡献。云南以自己神奇的山势地貌、多样化的立体气候、神奇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姿的少数民族形象吸引着世人,这些是我省发展旅游事业的先天优势,使云南成为旅游大省。但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浪潮的冲击下,我省的少数民族中青少年汉化严重,民族服饰文化己经流失。正如画家石涛所说:“笔墨当随时代”,少数民族服饰需要自身发展,不断完善,使之充实到时代文化的长河之中,使之丰富

多彩、生动活泼,与多元文化共存,也才显出本民族顽强的生命力。 2)少数民族服饰传统文化的利用

云南的民族服饰文化不应当被忽视,更不应当被曲解为原始和落后。云南传统服饰文化的综述云南传统服饰文化服饰以其众多的服型、多姿的款式、缤纷的色彩及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已经构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文化类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融入了一些特殊的文化内涵。在看似简单的衣装中,却融入了一些鲜活而生动的文化内容。因此,服饰不再是简单的衣装,而是一种包含着丰富文化内容的载体,故我们称之为“文化”。云南民族服饰文化可用“多”、“丰”、“彩”、“巧”来形容。“多”,一是民族多,二是服型多。“丰”,是文化内涵积存丰厚。“彩”,即色彩丰富,斑斓多姿。“巧”,构图严谨,疏密有致,巧夺天工。

当民族的文化作为景区的主体参与到地域旅游活动中来时,民族服饰则是最直观也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一种旅游景观。民族服饰淀积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游客的视觉中,面对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民族服饰,他们的追求得到的是美感与真实的结合。 因此,在利用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时,应当对民族服饰给予足够的重视,从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到民族服饰的制作者与穿戴者,都必须了解和尊重具有民族特色、区域特色和现实意义的民族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声跃.云南地理【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2.287-296 【2】 李当岐 服装学概论 1990 【3】 刘军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1999 【4】 郭净;段玉明;杨福泉 云南少数民族概览 1997

第四篇:西北少数民族宗教与文化

西 方 宗 教 社 会 学 是 如 何 评 价 宗 教 社 会 功 能 的 ?

答 : 西 方 宗 教 社 会 学 研 究 基 于 三 个 出 发 点 来 评 价 宗 教 的 社 会 功 能 , 即 “ 补 偿 论 ” 、 “ 结 合 论 ” 和 “ 世 俗 论 ” , 从 而 肯 定 了 宗 教 也 存 在 其 正 面 的 社 会 功 能 与 作 用 。

一 、 “ 补 偿 论 ” 的 观 点 认 为 : 宗 教 是 人 类 行 为 的 动 力 和 连 接 人 类 社 会 的 重 要 纽 带 , 起 着 不 可 取 代 的 社 会 补 偿 作 用 。 他 们 认 为 , 马 克 思 关 于 宗 教 是 被 压 迫 生 灵 对 现 实 苦 难 的 “ 叹 息 ” 和 “ 抗 议 ” , 以 及 是 “ 人 民 的 鸦 片 ” 等 社 会 分 析 , 也 可 归 于 “ 补 偿 论 ” 的 宗 教 社 会 学 探 究 范 围 。

二 、 “ 结 合 论 ” 的 观 点 认 为 : 宗 教 乃 是 人 类 社 会 生 活 之 结 合 的 标 志 和 象 征 , 起 着 团 结 整 个 社 会 的 作 用 , 从 而 把 宗 教 视 为 社 会 存 在 的 根 本 结 合 因 素 , 具 有 构 成 社 会 标 准 价 值 体 系 的 功 能 。

三 、 “ 世 俗 论 ” 的 观 点 认 为 , 通 过 对 宗 教 与 现 代 社 会 关 系 的 研 究 , 展 示 了 宗 教 影 响 人 们 的 社 会 行 为 、 生 活 态 度 和 生 产 方 式 等 , 从 而 提 出 了 因 宗 教 价 值 观 念 及 伦 理 观 念 的 不 同 而 导 致 社 会 结 构 及 经 济 行 为 之 不 同 的 思 想 观 点 。

这 些 宗 教 社 会 学 的 观 点 , 客 观 评 价 了 宗 教 的 社 会 功 能 和 社 会 作 用 , 对 于 我 们 认 识 和 评 价 我 国 当 代 宗 教 的 社 会 功 能 有 重 要 的 借 鉴 作 用 和 参 考 价 值 。

伊斯兰的六信和五功

伊斯兰教义伊斯兰教徒的宗教信仰基本为伊斯兰教教义中的五个基本信条。这五个信条是:

第一,信阿拉。相信阿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恩养者和唯一的主宰,是全能全知、大仁大慈、无形象、无所在又无所不在、不生育也不被生、无始无终、永生自存、独一无二的。

第二,信天使,相信天使是阿拉用光创造的一种妙体,人眼无法看见。天使只受阿拉的驱使,只接受阿拉的命令。它们各司其职,但並无神性,只可承信它们的存在,不能膜拜。天使数目很多,最著名的为四大天使,其中尤以吉卜利勒地位最高。

第三,信经典。相信《古兰经》是阿拉的语言,是通过穆罕默德降示的最后一部经典。

第四,信先知。相信自人祖阿丹以来,阿拉曾派遣过許多传布阿拉之道的使者和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个先知,也是最伟大的先知。

第五,信后世。相信人都要经历今生和后世,终有一天,世界一切生命都会停止,进行总清算,即世界末日的来临。届时所有的人都将复活,接受阿拉的裁判,行善者进天堂,作恶者下火狱。 第六信前定.相信今世的好歹都是真主的定然.五功:五功是穆斯林的五项宗教功课,是每个教徒都应遵守的最基本的宗教义务,亦称五大天命。五功具体为以下五者:一为念功,就是要念诵清真言,这是穆斯林对自己信仰的表白。。二为礼功,即作礼拜。一般认为这是接近真主的门路和阶梯。穆斯林教徒要履行每日五次的时礼,每周一次的聚礼,宗教节日的会礼。礼拜前必须按规定作大净或小净。

三为斋功,即斋戒。伊斯兰教历的九月为斋月,在斋月期間,教徒要斋戒一月,每天从日出前到日落要止饮禁食,以清心寡欲,专事真主。

四为课功,又称天课制度。穆斯林个人财产达到一定数量时,就应交納一种名为天课的宗教稅。教义认为,穷人是真主的眷属,把资財施舍給穷人,就等于納入真主之库,故名为天课。五为朝功,就是到麦加朝覲天房—克尔白圣殿。伊斯兰教规定,每个穆斯林,只要身体健康、经济条件许可、旅途平安,一生中至少要到麦加朝覲一次。凡去朝覲过的,即被尊称为哈吉。除麦加外,麦地那和耶路撒冷也是伊斯兰教的圣地。

藏传佛教五大宗派

五大宗派:宁玛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宁玛二字是藏文的汉文音译,意指“古”或“旧”。宁玛派即古派或旧宗派,是相对于“新派”而言的。因为宁玛派密宗的教法仪轨等传承源于“前弘期”(公元七至九世纪),其余诸多宗派所奉行的密法均产生于“后弘期”(公元十世纪之后)。因此,宁玛派在藏传佛教诸多宗派中是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宗派,故命名为宁玛派。宁玛派红衣红帽,在汉文书籍或期刊中俗称“红教”或“红帽派”之类(其实不应该这样称呼,而应该称“ 宁玛派”)。

噶举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僧人穿白衣,汉文书籍俗称“白教”。该派很注重对密法的修习,而对于密法的修习,又必须通过口授耳传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该派是一个以领受语旨教授而传承的教派,故称噶举派。“噶举”一词是藏文的汉文音译,其中“噶”字的本意为佛语或佛陀的教法;而“举”字则指“ 传承”,因而“噶举”一词可解释为佛陀的教法传承。总之,噶举派这一称谓最能体现该宗派特有的传教风格,再不应出现“白教”之类的俗名。

萨迦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是由昆"贡却杰布(1034一1102)创立的。这位大师当时在后藏仲曲河谷北岸购买一块土地,并在此地兴建一座寺院作为自己的传教基地,而建筑寺院的位置正好处在一片灰白色的土地之上,便将该寺命名为萨迦寺,“萨迦”一词是藏文的汉文音译,意为灰白色的土地。后来萨迦寺作为传教中心便形成了一个宗派,该宗派也随之起名为萨迦派。可见,萨迦派这一称谓在自己的宗派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但是,有些教外人士以萨迦寺的外墙上涂刷红、白、黑(蓝)三种颜料为由,将萨迦派俗称为“花教”,这种称谓极其不妥。

格鲁派,是藏传佛教中最后形成的重要宗派,由宗喀巴大师(1357一1419)创立。宗喀巴是藏族近代史上出现的一位名副其实的伟大人物,他不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而且是一位世界著名的佛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和宗教改革家,在藏传佛教史上被尊称为“第二佛陀”。宗喀巴主张僧侣要严持戒律,并积极倡导学经要遵循次第。因此,人们称宗喀巴创立的宗派为格鲁巴,即格鲁派。“格鲁巴”是藏语的汉文音译,意为“善规者”或“善规派”。这一称谓突出了格鲁派在藏传佛教诸多宗派中倡导严守佛教戒律的风范。所以,俗人以宗喀巴曾戴黄帽为由给该宗派起一个“黄教”(新黄教)或“黄帽派”的别名,实为不妥。现在的**喇嘛和**喇嘛最初就是宗喀巴的徒弟分支。 噶当派,(戴黄帽,俗称老黄教)是藏传佛教宗派之一,是阿底峡尊者(982一1054)倡导,由仲敦巴(1005一1064)创立的。噶当一词是藏语的汉文音译,意指“佛语教授”。这是表明佛祖所讲的经律论三藏在内的一切教义,均包含在阿底峡建立的“三士道”的理论之中。因为“三士道”理论的继承和发扬者便是该派,所以,取名为噶当派。 门宦制度特征

1、虎夫耶门宦

道教并重、闹中求静、低念颂词(迪克尔)

2、哲合忍耶门宦

先教后道、高念赞词(迪克尔)、简化宗教仪式

3、尕德忍耶门宦

先道后教、出家静悟、部分宗教人员终身不婚、默念赞词(迪克尔)

4、库布忍耶门宦 默念赞词(迪克尔) 门宦的共同特点:

苦行、禁欲、忏悔、追求“人神合一”、教主崇拜、圣徒崇拜、圣墓(拱北, ةّبق)崇拜、拜谒圣墓等于朝觐、诵念迪克尔(赞词)、教主之位父传子受或者高足弟子继承、下辖多个教坊。 门宦人员规制:

1、教团首领、领导人即是圣徒

2、等级制度: 依禅(导师)——海里凡(高足弟子)——苏皮(修道弟子)——阿皮孜(论经弟子)——布维(女弟子)——穆勒提(信徒)

门宦共同遵循:

古兰经、圣训、念礼斋课朝(五功)、崇敬教主、静修、迪克尔(诵念赞词)、拱北(教主墓地)、父子世袭、高徒继承、众多教坊、教主任命教坊阿訇、集体贸易、信徒捐献 灌顶传法

灌顶是学修密法必须的第一道程式。„灌顶‟一词的梵、藏文含义是„授权‟、„传道‟、„培育‟等意思。分下密灌顶和上密灌顶两种。前一种有水灌顶、佛冠灌顶、铃杵灌顶、名号灌顶等五类和十一类灌顶;后一种有瓶灌、密灌、慧灌、语灌、殊胜灌顶等等。灌顶内容分入坛、宣戒、传法加持三个部分。

换句话说:灌顶就是传密戒、传授密法的义理和全部修炼程式,对密弟子的身言意进行与本尊三密相应的特殊加持。 **坐床

**坐床礼仪是藏传佛教寺院中最为重大的宗教仪式。坐床礼仪主要内容是恭敬藏传佛教历代教派祖师以及松赞干布、唐朝文成公主、莲花生、白郎木女神。礼仪上,先由**、转世灵童向释迦牟尼像、松赞干布和宗喀巴等各教派传承祖师献哈达。身穿黄色法衣的**喇嘛,乘坐黄色来到拉萨,**喇嘛在大昭寺向释迦牟尼像、松赞干布、唐朝文成公主、莲花生、白郎木女神的塑像献哈达,并念《成就四业经》。念毕,在布达拉宫的日光殿上,**喇嘛与驻藏大臣交换哈达,并向驻藏大使赠送佛像、礼品等。接着即在日光殿上举行坐床礼仪庆祝大会。

坐床典礼是藏传佛教的传统法规,当小**被寻访并确定其身份後,要进行隆重庄严的坐床仪式。「坐床」是指用来坐的床,只能坐而不能卧。故在佛典中的床与座,往往可以通用。坐床典礼根据**的地位各不相同,可以分为大、中、小。在确定「转世灵童」之後,要将「转世灵童」迎接到寺院,这时称为「灵童」,在举行了坐床典礼以後,就不再称为「灵童」,而称为「呼毕勒罕」,「呼毕勒罕」是蒙古语,意为「化身」,也就是藏语中的「朱古」。**成年以後,要撤销「呼毕勒罕」,称为「呼图克图」。举行坐床仪式是标志著能以「前世**」的地位公开与外界往来,正式成为有权的**,西藏的**、**的坐禅典礼更是隆重,分别管治前藏、後藏,拥有最高的权力。

第五篇:少数民族文化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过程:

1、问题的设计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共发出200份问卷,收回17

23、结果的统计与数据处理

4、写调查报告

2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各少数民族已一步步融入当今文化生活,而主流文化也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政府采取发展旅游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展现在大众眼前,这是对传统文化一种特殊的传承。一方面来说,旧文化被新文化冲击是必不可免,而各种文化又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世人所赞扬;另一方面,国家采取措施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是否能让其完整、正确地传承下去,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当今少数民族文化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现状,而国家的保护措施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关键字:少数民族文化现状开发利用

3调查背景:

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来自各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基本可代表少数民族新一代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看法。

我们在本校少数民族同学之间以及少数民族预科班中经行调查,有来自十几个少数民族同学参与调查,占全国少数民族总数的三分之一,可以了解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

关于大学生对于自己民族文化受冲击的了解,以及他们对其文化精髓-----语言的了解,可代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程度,他们对保护自己民族文化的看法以及建议,也非常有助于我们对国家政策等方面的调查。

4调查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现状,发掘国家政策对其文化的影响。

调查对象:

在校少数民族学生、预科生。具体有,回族、藏族、苗族、彝族、维族、壮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

5调查方式:问卷调查为主,与少数民族学生的交流为辅,另参考有关文件。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的民族类别如下:

一、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调查数据显示:了解本民族语言的人数占被调查总数的32.2%,一般了解和不了解占61.3%,以前有现在无占1.7%,无语言占4.6%。大多数人对自己民族语言不太了解,可见少数民族对于他们的本民族语言了解相对甚少,第一说明对本民族的语言关注甚少,第二说明本民族的语言遭到外来因素的影响,比如学习普通话等等因素,造成了对本民族语言的关注度降低。在自己民族的文化现状方面,认为少数民族文化在日益消褪的占其中的75.4%,认为没有消退的只占12.9%,不清楚是否消退的占其中的12.3%。绝大部分人认为他们的民族文化在日益消退。

对民族文化来说,很多语言和文字处于衰退状态,甚至面临濒危状态,急需采取保护和抢救措施。任何一种文字的消失,可能带来的是千百年留存下来的历史、哲学、民间智慧的损失,一个民族的记忆也会就此漫漫消逝。民族语言的危机,部分来自于民族成员对自己的语言、文化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本民族的弱势地位是由文化造成的,导致青少年对自己的母语不熟悉、不了解、不喜欢的不正常状况,对有关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没有任何了解,甚至表现得极为冷漠。民族语言的危机还源于社会经济的压力。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有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的语言不实用,没有保留的价值,抛弃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从而使自己的语言和文化逐渐丢失。我国55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少数民族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尤其是散杂居的民族地方,优秀民风民俗也在不断被抛遗、忘弃。

二、对民族文化的开发

调查数据显示:在影响民族文化的因素中,经济影响占了其中的36.1%,国家政策的制定影响占33.6%,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占18.5%,其中无冲击只占11.8%。那么既然经济影响占影

响因素的较大比重,经济影响受旅游产业的影响,在我们的调查中,有45.1%的调查数据认为受正面影响,认为受影响不大的占18.9%。认为受旅游产业的负面影响占21.1%。不清楚的占14.9%.在对现今各民族融合的调查中,赞成各民族融合的占72.7%。反对民族相互融合的占12.8%。对于民族融合持无所谓的态度占14.5%。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生活的价值观念的改变,众多众多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联系经一步加强。对民族文化开发的原因有,经济原因:经济的发展,商品的流通,也往往促成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改变;因此作为经济上相对贫穷而文化上相对富裕的少数民族人民来讲,充分利用、开发、发展自身已有的资源,也不失为一种生活的方式,也是其生活的权利。每个民族都是平等的,都享有发展和改善生活的权利。传统文化的表演不仅有利于人民的了解,增进民族融合与团结,也有利于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安排。文化渗透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入,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由此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所带来的全球化影响,文化的彼此渗透更是如此。以前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局限了这种渗透的进度,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种局限性正在被逐步地缩小。山区里的人们正逐步的走向外界,走向世界,同时外界的人们也在一步步的走向山区。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人们对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受外界主流文化的影响,部分青年便接受了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从而思考着与外界主流文化的接轨,以适应现代经济大潮下的文化发展趋势。因此,在政府的指导与参与下,文化的表演也就应运而生,其文化的存大价值也被重新加上新的内容。这也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

三、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国家政策对民族文化有利占47.7%,不利占8.1%,无影响或不清楚各占15.7%和28.5%。大多数人认为国家政策对民族文化是有利的,那么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开发和保护力度如何呢,在调查的人中,认为开发力度相当的占19.3%,开发力度大于保护度的占49.7%,开发力度小于保护力度的占13.5%,不清楚的占17.5%。大多数认为开发力度大于保护力度。 开发力度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文化方面,因其生活的需要及外来商业文化的影响深入,在政府政策的参与指导下,文化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使得很多只有在特定时期才能出现的节日风情、习俗、歌舞在平时也可能有幸亲身体验一回!如此以来,便有更多的人了解了这种独特文化,此后尽管文化依然独特,但作为此种文化的主人却对此有所淡化了,事物因其天天施行而变得没有价值。很多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现在为了让人民便于了解、见识,在某些时期也可能被表演出来。比如说商业上的“游行团”的到来,上级领导的到来等等都有可能出现。比如苗家的歌谣均无专门文字或书籍记载,都是以口传的方式世代相传的,歌谣的内容可因表达的需求而改变,但不能改变歌种类本身原有的韵律。当然,这些歌谣在应当的时期也同样会出现,这是保持民族特色的应有的文化传承,否则将会失去其存在的文化价值,而仅仅变成为一种“死了的”商业资源。

三、调查总结

从本次的调查结果可以明显的发现我国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大部分被调查者都认为如今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日渐消退,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经济、国家政策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较为严重,旅游产业的兴起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力度大于保护力度。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少

数民族文化,我们有如下建议:

第一,制定法律法规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有继承、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条款。继续研究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保护、传承、弘扬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

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弘扬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政府可对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同时,拨出大量资金,支持民族地区加强广播电视建设,凡是通电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电视、听到广播。

第三,大量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人才,为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提供人才保障。民族院校和民族自治地方,都办有专门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基地。在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建立专业的少数民族文艺表演队伍。民族自治地方可把一些优秀的、有培养前途的表演方面的人才送到北京、上海等一些大专院校进行专门的培训成为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骨干队伍。

第四,组建机构,从组织上保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国家有关部门可建立民族文化的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建立民族语言的翻译、民族出版物的机构。此外,组织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这也是我们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第五, 对少数民族个人而言,应该积极主动学习、宣传、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了解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等,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调查问卷

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现状的调查

您好,我们是陕西师范大学大二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现状的调查,旨在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现今影响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因素,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寻求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对策,希望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答案,积极参与,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1.请问您是哪一个民族?()

A.汉族B.回族C.藏族D.其他_____________ 2.您认为您所在的民族的文化主要受到哪些方面的冲击?()(可多选) A.经济影响B.国家政策C.其他民族D. 无冲击 3.您对您民族的语言了解有多少?()

A.了解B. 一般C.不了解D.以前有现在无E.无语言

4.您对现今各民族相互融合的看法.()

6

A.赞同B.无所谓C.反对

5.您是否支持国家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A.支持B.不支持C.无所谓

6.您认为旅游产业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如何?() A.正面影响B. 影响不大C.负面影响D.不清楚 7.您认为少数民族文化在日渐消退吗?() A.是B.否C.不清楚

8.您认为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力度如何?()A.开发与保护力度相当B.开发力度大于保护力度 C.开发力度小于保护力度D.不清楚

9.您认为国家政策对您所在的民族是否有利?() A.有利B.无影响C.不利D.不清楚

10.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您有什么好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上一篇:忘不了你的作文范文下一篇:社团部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