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追责问责制度

2022-07-23

在当今快速变化和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都与制度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是我们需要遵守的规则或行动准则。那么,制度如何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行政追责问责制度》,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行政追责问责制度

新疆和田地区再次追责问责221人(本站推荐)

新疆和田地区再次追责问责221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群众工作督查组自3月12日起对和田地区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了全覆盖督查,突出查找群众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对于存在的问题,和田地委进行严肃追责,第一批共通报问责97人。

5月14日,据“访惠聚决策参考”微信公众号(该公众号是新疆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官方工作平台)报道,和田地委、各县市委继续加大追责问责力度,指出部分干部工作中存在消极怠慢,作风不扎实,调配不合理,驻村管寺不严不实,宣传教育群众不到位和党建工作不力等问题,纪检监察组织依据有关规定,严肃问责处理了221名相关责任人员。哈密市纪委监察局网站截图

据通报,和田地委、各县市委继续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依据有关规定,对自治区南疆办、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群众工作督查组反馈意见中涉及的221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处理,充分体现了和田地委树牢“四个意识”、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体现了和田地委坚持问题导向,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

此次通报问责的221人,从人员分布看,区直单位驻村干部11人、地直单位干部23人、县市直和乡镇干部93人、村干部88人、村警6人。从人员级别看,副厅级3人、正县级6人、副县级14人、正科级16人、副科级41人、科员47人、村干部88人、村警6人。从问责方式看,开除党籍7人、留党察看3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08人、取消预备党员资格1人、立案审查4人、开除公职3人、撤职3人、免职5人、停职1人、降职(级)12人、行政记过23人、诫勉谈话34人、通报批评17人、提醒谈话19人。从问题类型看,作风不实、弄虚作假的68人;监管不严,落实整改行动迟缓的54人;履职尽责不到位、发挥作风不明显的42人;入户包户不深不细,对村里情况不清楚的23人;抓工作统筹协调不力的11人;套取资金,侵害群众利益,提前收取义务工劳务费的8人;擅自脱岗离岗的6人;失职渎职4人;学习领会上级精神和工作要求不深不透的3人;收受贿赂、吃拿卡要的2人。

一是各级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主动不积极

一些干部对维稳工作、群众工作、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见怪不怪、不以为然,对易受害群体反映的苗头性案件线索不重视,未进行深入调查;有些乡镇落实上级要求变形走样,对工作队多次反映的问题,未引起重视,未及时处理;一些地方周一升国旗宣讲、“三会一课”和“四议两公开”制度落实不规范等问题反复多次出现。

二是干部作风不扎实

一些工作队和驻村干部对村里情况不明、底数不清,入户走访流于形式,对被收押和教育培训人员家属宣教帮扶不到位;有些村便民服务中心自建成后,因多种原因长期未正常投入使用,资源闲置浪费;有些村党支部书记、乡包联干部和工作队员对近期要求学习掌握的会议内容不学习,对近期重点工作、上级工作部署以及一些基本政策规定都不清楚、不掌握;有的干部落实低保、安居富民房、扶贫资金等惠民政策时缩水走样、层层棚架,优亲厚友、雁过拔毛,与民争利、以权谋私;有的村警不服从第一书记领导,作风松散、方法粗暴、吃拿卡要、暴力执法,甚至违法乱纪。

三是下派干部调配不合理

有些工作队人员调换频繁或选派聘用人员、患病人员驻村,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落实效果;一些驻村干部驻村期间不履行请销假手续,不假外出,甚至长期不到村工作;一些村警经常被派出所抽调办案,不参加村里的“早派活、晚研判”。

四是驻村管寺不严不实

部分驻村管寺干部对“四项活动”监管不到位,甚至不参与“四项活动”;有些驻村管寺干部包寺不入寺,对信教群众底数不清,相关情况不掌握;有的驻村管寺干部连最基本的宗教常识都不知道;有的宗教活动场所“七进两有”推进慢,一些基本设施形同虚设。

五是宣传教育群众不到位

一些村仍然对升国旗仪式应到未到人员底数不清,程序不规范,管理混乱,特别是对无故不参加升国旗宣讲活动人员未落实跟踪管理;有些村升国旗后不宣讲,仅是安排一些农业生产工作;有些驻村干部、村干部不会做重点人员及其家属的工作,以走访慰问代替宣传帮教。

六是加强基层党建不力

一些村每周五的党员集中学习,只留一名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学生村官,简单念一念相关材料,组织学习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党员参加宗教活动;有些村发展党员工作不规范;有些村干部文化素质低、理解力差,不知晓地区开展的“五星级”创建工作。

通过不间断的持续督查指导、点名通报和从严问责,和田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精神面貌、工作作风都产生了积极变化,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和实际成效得到了较大提升。总体上看,撒谎骗人、弄虚作假的少了,实事求是、直面问题的多了;拖拉推诿、消极怠工的少了,敢于担当、认真负责的多了;简单粗暴、态度恶劣的少了,访贫问苦、讲究方法的多了;形式主义、工作棚架的少了,贴近实际、务实管用的多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进一步夯实,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情况明显好转。(和田地委组织部、和田地区“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座谈会发言稿:敢于较真碰硬 敢于追责问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座谈会发言稿:敢于较真碰硬 敢于追责问责

总书记曾多次强调,问责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有怜悯之心,要“较真”“叫板”,发挥震慑效应。“比如,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后处理了477名涉案人,严肃问责了市委、市纪委、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党中央这种较真碰硬,决不因失责者人数多、职务高,就缓缓手、放一马,而是一个不落地进行追究,正是体现了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鲜明态度”。

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是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具体化和有力实践,也是消除制度“破窗效应”、形成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良好氛围,更是党中央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的强有力举措。

“失责必问、问责必严,要处处体现一个‘严’字。”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要管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条例》不仅突出问题导向,剑指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维护党的纪律不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坚决不扎实等五类失职失责情形,而且还设置了兜底条款,可以使所有“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都被涵盖到问责情形之内。

“特别是‘终身问责’的规定,更为‘严’的原则再添砝码。”规定终身问责也是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就必须强化问责,加大问责力度,坚决把从严治党责任落实到基层。

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必须抓住关键。《条例》在明确问责对象时强调了各级党委(党组)、党的工作部门、纪委(纪检组)的领导成员是问责对象,突出了“关键少数”,特别是对于“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更是问责的重中之重。

“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只有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才能一级压一级、层层传导压力。不仅对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的领导干部坚决问责,而且对失责不问、问责不严,应当问责而没有问责、破坏法规制度的领导干部也要严肃问责。”《条例》对领导责任进行了细化,明确规定了党组织领导班子在职责范围内负有全面领导责任,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员承担主要领导责任,参与决策和工作的其他成员承担重要领导责任。

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最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条例》把问责的责任不仅落实到党委(党组)和纪委(纪检组),还分解到各级组织、宣传、统战、zd等工作部门,体现了党中央从严治党要细化责任、层层传导的鲜明态度。

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要把自己摆进去,坚决做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的责任;要紧紧围绕贯彻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省委、省纪委及市委的部署,强化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确保政令畅通;要按照《条例》规定,对于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后果、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直面责任、铁面问责,真正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从而使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第三篇:学校安全工作责任追责制度

(一)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安全责任事前追责规定

为了使学校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落实《长春市教育系统安全责任事前追究暂行规定》,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学校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隐患排查要求,对本部门严格排查,对出现的隐患及时进行解决,做到发现一处,解决一处,彻底一处。

二、配合学校安全隐患排查的检查工作,提供便利,不得阻碍工作或隐瞒隐患不报,对排查出来的隐患要在规定时限内予以整改到位。

三、因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或未整改造成实际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启动事前追责,结合学校实际,对部门领导、责任人视情况作出如下处理:

1、隐患排查不到位或没有对所分管区域、部门进行隐患排查,在学校安全领导小组进行月捡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视安全隐患危险程度,对部门主管领导及责任人约谈戒免,并视情节取消责任部门主管领导及责任人当年评先选优资格,年终岗位责任制考核排名同等条件靠后。

2、对已排查出的安全隐患不按计划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彻底,对部门主管领导及责任人约谈戒免;对安全隐患没有进行整改或没有在期限内进行整改,部门主管领导及责任人取消当年评优选摸资格,当年工资不予以晋升。

3、对重大安全隐患不重视、不整改、无整改计划及措施的。除按照第“1”、“2”条执行外,部门主管领导及责任人三年内取消评优选模资格,造成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人责任,部门主管领导及责任人降级使用,三年内取消评优选模资格。

四、本制度适用于刘家镇中心小学,于2016年3月12日制定,并于2017年4月12日修订实施。

(二)学校安全工作事后责任追究制度

为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安全工作意识和责任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排除隐患,维护稳定,促进教育系统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长春市教育系统安全责任事前追究暂行规定》、《长春市实行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本制度是榆树市刘家镇中心小学所管辖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

二、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三、安全工作责任对象是: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人(班级——各班主任教师;科室——各科室、功能室负责同志;校园——主管学校安全工作副校长)。

四、安全工作责任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进行责任追究: 1.不能认真执行上级相关文件精神,该解决的问题不解决,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 2.不能认真履行职责,导致管理混乱,并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

3.对上级机关、领导及相关部门查出的安全隐患,不认真调查整改的,未按规定时间办结,并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

4.因安全工作机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到位,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

5.发生安全事故迟报、漏报或瞒报,耽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的。 6.对突发性事件没有应急预案或未启动应急预案,处置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

7.组织活动未及时向学校报告并形成相应领导小组和应急预案,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

8.组织教育教学轰动,未按规定对学生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并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

9.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

10.组织安排的劳动、体育运动等体力活动,超出学生一般生理承受能力,发生安全事故的。

11.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责组织、管理学生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引发安全事故的。

12.教职员工擅离工作岗位或未履行工作职责,引发安全事故的。 13.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未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致使损害扩大的。

14.对上级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未在要求时间内进行整改、或整改不符合要求的。

15.不按要求定期对消防器材、水电、煤气、体育等设施进行检查,或检查发现问题后未能采取有效补救措施,而引发安全事故的。

五、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对责任对象视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和组织处理并取消先进、模范评选资格,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并追究刑事责任。

六、本制度适用于刘家镇中心小学,于2016年3月2日制定并实施。

第四篇:行政问责制度

XX医院行政问责制度

为切实强化行政责任、规范行政权力,推进依纪行政,根据医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问责的原则

有责必问的原则;逐级问责的原则;公平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体现政策的原则;从严治理,违者必究的原则。

二、问责的对象

各科室主任、副主任、负责人、科室主管领导,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依照本制度问责。

三、问责的主体

(一)问责事项

1.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即:不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主管部门和医院的决定,政令不畅的;对医院明令禁止的行为,不停止、不纠正的。

2.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即:对职责范围内应当办理的事项,拖着不办,顶着不办的;对医院要求及时办理的事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的。

3.不求进取、平庸无为。即:对医院和卫生厅作出的重要布置及安排的工作任务,消极对待,执行不力,影响整体工作推进的;对工作拈轻怕重、讨价还价,影响整体部署安排的。

4.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即:对职责内的事项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处置中隐瞒真相、歪曲事实的。

(二)问责方式

1、(1)诫勉谈话;(2)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3)责令作

出书面检查;(4)责令公开道歉;(5)通报批评;(6)调整工作岗位;

(7)停职检查;(8)劝其引咎辞职;(9)责令辞职;(10)建议免职。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或并用。以上问责方式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办理。被问责的情形构成违反政纪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由纪检监察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情节轻微,损害和影响较小的,对行政责任人采用诫勉谈话,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的方式问责;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对行政责任人采用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的方式问责;情节特别严重、损害和影响重大的,对行政负责人采用责令辞职,免职的方式问责。

3、1年内出现2次以上被问责的;在问责过程中,干扰、阻碍、不配合调查的;打击、报复、陷害检举人、控告人、证人及其他有关人员的;采取不正当行为,拉拢、收买问责调查人员,影响问责实施的,应从重处理。

(三)问责程序

反映情况存在的,由纪检监察室初步核实并向医院领导班子提出书面建议,由医院领导班子或者纪委书记决定启动问责程序,纪检监察室负责协调有关部门组成医院调查组进行调查。

被调查的行政责任人应当配合调查,阻挠或干预调查工作的,纪检监察室按照干部任免程序的有关规定,向院领导班子提请暂停其职务的建议。

调查时应当听取被调查的行政责任人的陈述和申辩,并进行核实,如其成立,应当采纳。不得因被调查人申辩而从重问责。调查工作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并向医院领导班子提交书面调查

报告。情况复杂的,经过批准,可延长5个工作日。

调查报告应当包括问责情形的具体事实、基本结论和问责建议。调查终结后,由医院作出行政问责决定。 并在5个工作日内告知被问责人。 被问责的行政责任人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医院领导班子提出申诉。申诉期间,问责决定不停止执行。

医院收到被问责人的申诉,应当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复议、复查,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1、问责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问责方式适当的,维持原决定。

2、问责认定事实基本清楚,但问责方式不当的,变更原决定。

3、问责认定事实不清楚、证据不确凿的,撤消原决定,并在一定范围内澄清事实、恢复名誉。

第五篇:安全监管行政问责制度

一、 问责事项

第一条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不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局机关的决定,政令不畅的;

(二)对上级有关部门或局机关明令禁止的行为,不停止、不纠正的。

第二条 独断专行、决策失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涉及本地和部门发展,或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或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不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专家咨询、法律把关、可行性评估和论证、听证、集体决策和报批的;

(二)涉及安全生产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安全生产整治项目资金安排和行政许可等,不经集体讨论和上报审批的,个人擅自决定的;

(三)违法违规擅自采取重大行政措施,导致群众集体上访或重复上访,造成不良后果或引发其他社会矛盾的;

(四)职责范围内因决策失误,给生产经营单位造成重大经济和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生态环境破坏或环境污染的。

第三条 滥用职权、违法行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在工作中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因私接待报请服务对象进行招待或在服务对象中报销相关费用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截留、滞留安全生产罚没款或其他项目款的; (四)干扰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干扰行政执法、执纪机关依法行使执法权、执纪权的。

第四条 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职责范围内应当办理的事项,拖着不办、顶着不办的;

(二)对应该及时办理的事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久拖不结,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的;

(三)对服务对象和上下级公开承诺的事项不兑现的。

第五条 不求进取、平庸无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认真研究解决的;

(三)对工作拈轻怕重、讨价还价,影响整体工作部署安排的。

第六条 暗箱操作、逃避监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不认真执行机关政务公开规定,对服务对象隐瞒应公开项目的; (二不配合、不支持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部门履行监督职责的;

(三)干预、阻挠、对抗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处,或对办案人、检举人、控告人、证明人打击报复的。

第七条 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处置中隐瞒真相,歪曲事实的;

(二)编制虚假数据、虚假成绩欺骗局领导和公众的;

(三)瞒报、谎报、迟报生产安全事故或其他重要情况的;

(四)隐瞒事故或案件真相,歪曲事故或案件事实,或瞒案不报的。

第八条 态度冷漠、作风粗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不积极采取措施力所能及组织救助的; (二)对下级安监部门和监管服务对象汇报和反映要求解决的问题,不研究解决,不明确回答,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对群众的上访、检举、控告、申诉不接待,不落实首问责任的;

(四)在行政执法中对监管对象的申辩加重处罚的。

第九条 铺张浪费、攀比享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 在工作中,对各种办公费用开支不励行节约,造成较大浪费的;

(二) 在公务接待中攀比享受,高消费娱乐的;

(三) 利用工作之便游山玩水,占用公款的。

第十条 监管不力、处置不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发生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或对科室或监管对象严重违法违纪行为不闻不问,包庇、袒护、纵容的;

(二)发生安全生产行政许可重大不实评估评价问题的;

(三)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职责,不指出或督促整改事故隐患,造成检查对象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四)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不督促责任单位整改或包庇、隐瞒不汇报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十四条 其他应当问责的情形。 第二章 问责方式

第十一条 问责方式:

(一)诫勉谈话;

(二)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三)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四)责令公开道歉;

(五)通报批评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或并用。

被问责的情形构成违反党纪、政纪应追究纪律责任的,由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初步调查,需要进一步立案查处的,按职责权限报上级相关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二条 根据被问责情形的情节、损害和影响,决定问责方式。

(一)情节轻微,损害和影响较小的,对责任人属于科级以上干部的,采用诫勉谈话、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的方式问责;对一般干部,采用诫勉谈话的方式问责。

(二)情节严重,损害和影响较大的,采用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的方式问责;

(三)情节特别严重,损害和影响重大的,采用劝其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建议免职的方式问责。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1年内出现2次以上被问责的;

(二)在问责过程中,干扰、阻碍、不配合调查的;

(三)打击、报复、陷害检举人、控告人、证人及其他有关人员的;

(四)采取不正当行为,拉拢、收买问责调查人员,影响公正实施问责的。

第十四条 发现并及时主动纠正错误、未造成重大损害和影响的,可从轻、减轻问责。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免予问责:

(一)因所涉县级相关部门、企业以及有关人员弄虚作假,致使难以作出正确判断,造成未能正确履行职责的;

(二)因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内部管理制度未作出具体、详细、明确规定或要求,无法认定责任的;

(三)因不可抗拒因素难以履行职责的。 第三章 问责程序

第十六条 调查组一般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并向局领导提交书面调查报告。情况复杂的,经过批准,可延长15个工作日。

调查报告包括问责情形的具体事实、基本结论和问责建议。

第十七条 调查终结后,由局领导作出行政问责决定。

第十八条 问责决定书应当自作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送达,并告知被问责人享有的权利。

问责情况应及时告知提出问责批示、建议的有关单位或个人。

(—)问责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问责方式适当的,维持原决定。

(二)问责认定事实基本清楚,但问责方式不当的,变更原决定。

(三)问责认定事实不清楚、证据不确凿的,撤销原决定,并在一定范围内澄清事实、恢复名誉。

第十九条 调查组成员与被调查的责任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依法回避。调查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作出的调查结论与事实出现重大偏差,致使领导作出错误的问责决定,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上一篇:延安精神创新发展下一篇:医保管理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