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工作论文

2022-05-12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高校思政工作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和院情紧密结合,虚功实做,要有基本的工作载体或形式。在实践中,贵阳学院逐步形成的“八个构建”,既是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步尝试和总结,也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思路。以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为内容,构建“育人校园”。

第一篇:高校思政工作论文

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模式演变历程考察

[摘 要] 网络思政的教育环境、教育主体变化,促进了我国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模式的演变。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政治、经济和Web1.0门户时代的互联网技术,与“80后”大学生的特质互动,促进了高校网络思政管理型工作模式的形成。高校网络思政引领型工作模式的形成,是2008年前后世界金融危机所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国内重大历史事件,Web2.0社交网络模式与“90后”大学生互动,推动、促进网络思政工作模式变化的结果。在新时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新特征、Web3.0技术的服务性的凸显,“90后末”和“00后”大学生个性化的日益增强,将促使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形成管理、引导和服务一体化的工作模式。这一工作模式要求网络思政工作将管理、引导和服务并重,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以精准网络思政教育打造出全新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關键词] 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型工作模式;引领型工作模式;一体化工作模式

[收稿日期] 2019-04-26

[作者简介] 胡术恒,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博士(北京,100048);谢新水,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北京,100048)。

柯克在《美国秩序的根基》中强调了和谐秩序于人类的特别价值,他指出:“除非我们在自己的存在中感知某种和谐和秩序,否则人类的生存状况不堪忍受。‘秩序,人类的第一需要’”[1]。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网络世界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视野,带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网络秩序问题成为思政工作中的新问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特克认为,进入虚拟世界的新作为,会触及我们最复杂而且最难解的社会问题的核心,包括社区、认同、治理、平等与价值等问题[2]。近20年来,高校大学生从“80后”横跨到“00后”,作为高校的培养对象,不同时代大学生的特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与此同时,网络技术从WEB1.0发展到了WEB3.0,相应地改进了大学生和互联网的互动方式。面对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主体,及其与之互动的新网络技术与环境,如何形成网络领域思政工作的良好秩序,让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在这一变化、纷乱的网络意见世界里健康成长,就成为高校网络思政的重要任务。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既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聚焦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理论建构、实践探索、载体工具、对策策略等方面,而对近二十年来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进行分析的文献非常有限。因此,本文以教育环境和教育主体及其互动为框架,对近20年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进行纵深考察,分阶段探析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模式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以期给新时代网络思政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和理论。

一、高校网络思政管理型工作模式的形成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互联网在我国迅猛发展,高校这一象牙塔也自然地融入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步入互联网生活后所获得的信息,所引发的文化、价值认同和行为习惯等一系列变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回应、去解决,去发现并打造新的工作模式,网络思政的管理型模式由此产生。

(一)管理型工作模式的形成条件

在这个时期,教育环境和教育主体两个因素影响着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模式的形成:一是由政治、经济、技术所构成的特定的网络思政环境;二是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特定对象,即大学生主体。

政治经济层面。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国际政治多极化对网络思政的影响巨大。基于国际政治多极化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结构,也形成了新的政治思潮,所以会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产生影响。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逐渐步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在市场领域中与世界各国的竞争和合作愈加紧密。与此同时,互联网快速发展推动了世界的扁平化进程,民族国家的信息边界被逐步打破,这为西方文化伴随网络更大范围地传入我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日益密切,在我国有效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政治领域的斗争和各种思想文化思潮也在相互交错、相互激荡[3]5。西方国家趁机利用互联网将一些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我国青年一代进行不遗余力的渗透,普世价值、西方民主等经过各种包装后在互联网上散播,以此达到西方国家有意识、有目的、有图谋地“西化”和“分化”的目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形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网络技术层面。在这一阶段,互联网处于Web1.0门户时代。这个阶段的互联网以内容共享为主,用户通过浏览门户网站、电子邮件(Email)、电子公告板(BBS)、新闻组(Usenet),使用实时聊天(CHAT)、博客(BLOG)等工具传播信息,共享资源。由于信息的共享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在网络中以惊人的速度产生和传播,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人们的交流、思考和表达,也极大地冲击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网络世界思想的泛滥及其秩序的建构,必然要影响、冲击“80后”大学生政治思想的成长。

教育主体层面。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80后”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他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此外,由于高校扩招,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群体规模日益扩大,表现出了来源多样、组织多型等特点,而且他们的生理成熟度前移、心理成熟度后移,思想活动的因素日趋多样[4]。这样一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特质便发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首先,对深层次社会问题认识模糊。积极关心时政和国家大事是“80后”大学生的特质之一。他们中的主流群体能够正确认识世界形势,更能够正确地认识我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现状,然而,他们对国际国内社会发展模式、不同国家体制差异、中西民主差异等深层次问题的认识、判断还模糊不清,有时候会形成错误的认识,甚至容易受错误思潮的影响。其次,价值取向现实、多元并趋向功利。由于“80后”大学生的思想活跃程度高,集体意识减弱,自我意识、个性意识和叛逆意识增强,他们不迷信权威且愿意表达个人见解,这就导致其价值取向由理想主义趋向现实主义、由一元趋向多元化,并出现功利化的倾向。再次,思想呈现集体焦虑状态。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这个庞大丰富的世界看到了社会百态。由于缺乏现实认知和真实体验,加上课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等问题的层层叠加,因此呈现出集体焦虑状态,这是网络思政需要思考并要将其有效解决的问题。

(二)管理型工作模式的典型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其快速变化、网络教育环境的迅速改变、教育主体呈现出新的特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随之改变。国家层面颁布了一系列新政策,对网络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指导思想。199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互联网上的信息分析,有针对性地加大网上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 1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5]。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6]。这些政策要求网络思政工作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加强管理,提高网络思政工作质量。为了落实党中央关于网络思政工作的要求,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工作的领导和建设、管理……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1。2004—2006年,教育部、中宣部、共青团中央等各部委先后出台了多个实施性文件 2,从不同层面指导高校开展网络思政工作,制定了网络思政中人员培养、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的管理办法,形成了系统的指导政策。

从上文的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期,我国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形成了以管理为主导的模式。这种工作模式主要以建设思政网络平台、占领网络阵地、加强网络内容管理为主要任务,以弘扬主旋律,提升网络思政教育效果为目标。这一工作模式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扩大网络思政覆盖面。为占领思政网络阵地,高校建设校园网站、校园论坛、FTP、红色网站等多种平台,从网络硬件建设和内容软环境建设两方面促进网络思政网络环境的形成。这些平台成为校园网络思政工作的主要载体,这些载体具有言论形式自由、讨论不受时间限制、话题广泛、匿名性等特点[7],从而受到大学生的广泛欢迎,很好地提升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此外,个人博客、QQ、MSN等工具和软件也成为网络思政工作的载体,充分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第二,占领网络阵地,唱响网络主旋律。除了隔离,互联网没有“坚硬”的边界,因此就成为西方意识形态试图渗透的重要领域。此时,“80后”大学生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者所关注的重要对象。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一些錯误思潮及别有用心的观点,希望借助网络来快速地传播和扩散,以此影响、改变“8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由于“80后”大学生的活动空间和教育空间扩大到了互联网领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延伸到互联网领域,并担负起抵制错误思想的重要任务,防止腐朽文化侵蚀青年。特别是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或者重大时事变化过程中,网络思政工作者要发挥积极作用,传播正确价值观,以此教育“80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这一阶段,网络思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占领舆论阵地,网络思政工作队伍进入互联网发声、发力,树立阵地意识,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占领网络阵地[3]7。

第三,加强网络思政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规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自此,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成为网络思政工作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完成网络思政的核心任务,高校将网络领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域,除了积极占领网络阵地,还通过加强校园网管理,过滤色情、暴力、迷惑性、煽动性的虚假信息及其他影响“80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不利信息,以此来形成有秩序、有内容、有效果的网络环境,共同促进“80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网络思政引领型工作模式的呈现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有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2008年前后,我国网络思政的教育环境又开始变化,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教育主体在逐步形成。

(一)引领型工作模式的形成条件

政治经济层面。在2008年这个特殊阶段,国际、国内发生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大事件。在国际上,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2008年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让人们重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风险,也认识到全球化过程中,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当这些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国际问题呈现在大学生面前时,相应地提高了网络思政工作的难度。在国内,汶川地震的发生,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仪式的举行,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了国人的爱国主义感情,增强了国人的凝聚力……与此同时,当各种主体将这些重大事件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后,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说法和认识,包括正确的、错误的、模糊的。这些国内外的重大事件不仅丰富了网络世界的内容,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意见世界”的纷繁杂乱,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90后”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网络思政环境更加复杂。

技术层面。Web2.0社交网络模式的发展、成熟带来了诸如“校内网”(人人网)、“开心网”等以用户关系为核心的网站迅速崛起。无线上网、手机上网等多种网络方式并存,网民进入网络世界的方式越发多样化,我国网民数量急速增加。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为3.38亿1,到2013 年 12 月,已经到了6.18 亿,翻了将近一番,其中手机网民达5亿,年轻人尤其是大量的“90后”大学生,成了其中的主力军2。2009年新浪微博诞生,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新的表达意见方式出现。这些网络新产品信息交互简便快捷,内容形式活泼生动,且以裂变方式传播,呈现出参与面广、互动性强的特点,加深了用户之间的紧密关系,并迅速形成了舆论气候。正如美国英特尔前高级副总裁戴维德所言:“互联性越强,对问题的放大效应就越大。”[8]于高校的网络思政而言,以网站、网络社区为核心的传统网络思政工作平台已难以满足网络思政的新需要。

学生主体层面。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快,从2008年起,年满18岁的“90后”大规模进入大学,受社会背景、家庭背景、学校教育、互联网发展的影响,“90后”大学生形成了新的特质。

第一,社会价值观日趋理性但分辨力有待加强。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个体决策的重要性,也凸显出个体本身的重要性。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90后”大学生的生活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他们社会参与性增强,言论自由意识增强,权力和法律意识增强,眼界开阔,能迅速了解、接受,并逐渐呈现崇尚多元的价值观取向。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90后”的价值观日趋理性,不再盲目迷信和追随西方价值观念。由于过量芜杂的信息充斥于互联网,致使网络中呈现出来的社会问题愈加复杂,因此,“90后”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来源不明、混杂、煽动性信息的影响。这些情况都值得网络思政工作者高度警惕,并且需要采取恰当的行动来解决高校网络思政中出现的新问题。

第二,社会交往的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并存。网络生活对“90后”大学生生活的渗透相当深入,网络沟通、娱乐、购物、搜索等时时刻刻影响甚至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其社会交往在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中同时进行,对他们而言,这两个空间同样重要。调查表明,大学生每天花在電脑前1小时的比例为47.98%;有71.58%的学生承认网络是他们接触信息的主要渠道;超过60%的学生在遇到挫折时,更愿意和网上的陌生人诉说,而不是现实中的朋友;有77%的学生认为互联网的发展给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大便利[9]。陌生虚拟的世界吸引着大学生在两个空间的彼此交融,影响着“90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也塑造和改变着他们的精神生活。

第三,追逐流行文化且受圈群文化影响较深。在“90后”大学生生活的时代,电视综艺、流行音乐的蓬勃发展,流行文化逐渐形成气候,成为影响社会思想的重要潮流之一。“90后”家庭整体经济条件优越,这有助于他们走入流行文化之中,他们也不可避免地要受流行文化的吸引,从而形成了不少追星族、追剧族;基于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圈群”文化逐渐产生 ,A站、B站等“二次元”网站,知乎、虎扑等以兴趣联结用户的网站,成为聚集青年的重要阵地。这些阵地必然也是网络思政需要介入的重要阵地。

由于网络文化异军突起后对交流方式、思维方式的冲击,当代中国社会、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压缩到同一时空当中[10],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教育主体的变化,促进了网络思政政策发生了很大转变。

(二)引领型工作模式的典型特征

2013年8月,教育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综合性门户网站、主题性教育网站、专业性学术网站建设,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政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班级微博及校园微信公众号建设,扩大网络文化的育人覆盖面和社会服务面;要引导支持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参与网络文化建设;要注重从思想政治工作骨干、专家学者、优秀学生中选拔人员组建网络评论队伍,有效开展网上舆论引导和思想疏导。” 1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要求高校辅导员要“综合利用传统、网络媒体,统筹协调网上、网下工作,引导学生在网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教育学生在网上自我约束、自我保护;围绕学生关注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有效舆论引导……吸引学生浏览、点击和评论,引导网络舆情” 2。

总之,2008年前后到2014年前后,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经过6年左右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网络思政工作模式体现出了明显的引领特征。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由管理型工作模式进入了引领型工作模式。这一工作模式以网上舆论引导、思想疏导为取向,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协同育人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学生“自我成长”,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通过“价值输出”引领学生“自我成长”。由于校园网、博客、微博、微信等构成了“90后”大学生学习、交流、生活的多层次空间,学生的活动范围较之前有了很大拓展,虚拟空间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一阶段,由于WEB2.0的出现,互联网突显了平等、交互、去中心化的特征,因此,网络思政工作超越了以往“占领网络阵地”的任务,继而承担起“引领学生自我成长”的使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为了引领学生自我成长,这期间,各高校开始推进博客、微博、校园微信、公共账号建设、建立评论队伍,注重网上舆论引导和思想疏导工作,让网络思政工作者走进互联网,聆听学生的声音,与他们交流,进行正确的价值观输出,引领“90后”大学生的成长。

第二,个性化的“网络圈群”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网络思政工作的引导阶段,思政工作队伍通过不同平台、空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形成正确思想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此外,通过打造以自组织、向心性、扁平化为特点的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发挥思政教师、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的影响力,以微博推送、公众号推送等方式,吸引大学生与之互动,形成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思政“网络圈群”。这两种工作形式相结合,“大而全”与“小而精”彼此呼应,网络思政在这个阶段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果,特别是个性化“网络圈群”起了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第三,不同平台发挥引导功能协同育人。在Web2.0阶段,顺应网络用户的流动趋势,高校开始大力推进基于多平台的网络思政工作,包括综合性门户网站、主题性教育网站、专业性学术网站建设及辅导员博客、思政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班级微博和校园微信公共账号的建设。这些平台和工具涵盖了大学生网络活动的各个空间。由于这些平台具有引领性鲜明、互动性强的优势,它们与思政工作相结合后,便大大增强了思政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特别是各平台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协同,使网络思政工作完成了由“单兵作战”到系统化的转变,更好地发挥了网络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

三、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一体化”工作模式

2015年前后,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互联网+”成为新潮流,大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受到Web3.0大互联的深刻影响,高校网络思政工作面临着重要变革。那么,在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模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依然需要通过教育环境和教育主体这两个因素来分析和预测。

(一)“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形成条件

政治经济层面。2015年以来,世界政治的发展趋势仍然是和平、发展与合作,然而大国间的竞争却逐渐激烈。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国际局势变得日益复杂。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都有了很大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催生了共享经济的到来,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一带一路”倡议、2016年的G20峰会及“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总目标的提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出现,凝聚了国际共识,鼓舞了中国人们。但是,世界局势仍难言完全乐观,尤其在意识形态方面,民粹主义通过互联网与自媒体获得了相当大的话语权,因其具有草根性、狭隘性、非理性、激进性、情绪化的特质,一旦民粹主义与互联网的匿名性相结合便具有了一定的煽动性,未来的前景有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11]。这些政治經济因素是新时代网络思政工作的教育环境。

技术层面。互联网相关技术联通了全球的时间和空间,甚至现实与虚拟的界限也在逐渐融合,人类进入了交流和学习的新时代。由于Web3.0的到来,互动性、个性化的网络服务得到了越来越深的发掘,体现着主动性、大数据化、多维化的特征,以服务为内容的特征越来越显现[12]。在这一时期,用户体验被置于空前重要的位置,尤其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加载APP应用程序,通过向用户提供包括图像、视频、音频、虚拟现实等服务,打造了媒介传播的新格局,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活空间[13]。Web3.0时代网络的服务性是改变网络思政工作模式的重要力量。

从网络思政的教育主体来看,我国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带来了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消费方式和沟通表达方式的变革,“90后末”和“00后”大学生的行为观念在这一阶段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质。

第一,一些学生缺乏进步的动力和理想信念。对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世界越来越开放,他们的视野更广阔,越来越多的学生不但通过互联网更深入地认识了世界,而且通过出国求学、旅游等方式实地了解了世界;在生活过程中,他们认识到了我国的巨大变化和进步,大大促使他们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然而,国内一些纷乱的社会问题,诸如房价暴涨、教育费用增大、就业困难、生活压力的冲击,网络对于“阶层固化”等似是而非的概念的炒作,对“一夜暴富”等有害观点的鼓吹,令小部分学生缺乏进步的动力和理想信念[14]。

第二,一些学生有浮躁化、盲目化、追逐潮流的倾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空前的支持和激发,他们追求独特、有个性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希望实现自我价值,这些都成为他们奋发有为的新标签。由于社会转型速度很快,对于思想不成熟且易受互联网上混杂的信息、混乱价值观影响的大学生而言,其思想呈现浮躁化、盲目化、追逐潮流的倾向;一些学生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不足,部分大学生缺乏分辨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这些不足的方面需要在教育过程中逐步完善。

第三,一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不佳。由于台式机、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使大学生进入网络成为生活常态,虚拟与现实的时空边界均被打破,大学生的视野空前开阔,形成了良好的大局观。但是,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也存在着负面影响,调查表明,大学生普遍因为使用电子设备上网而导致睡眠不足1。此外,“宅文化”、图文结合的表达方式、裂变式传播的“爆款话题”影响着学生的生活、阅读和思考方式,互联网在促进学生思维活跃的同时,也导致其注意力、集中度、重视度的快速下降[15],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二)“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典型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和学生特质的变化所形成的网络思政新形势,呼唤网络思政政策的变革。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定相关评价机制,继续推进平台及内容建设。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强调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更加重要的是,他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就是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6]。这是对网络思政工作的新要求。2016年颁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强调了思政工作的个性化和服务性。2017年,教育部制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把挖掘网络育人功能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要求创新推动网络育人。

在新时代,我国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依然需要与时俱进地加强平台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地加强管理,加大网络思政的引导教育功能。然而,由于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技术的服务性越来越凸显,教育主体的个性化日益增强,我们认为,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将逐步形成服务、管理和引导一体化的工作模式。高校网络思政一体化工作模式,既要体现管理性、引导性,又要体现服务性,通过形成精准的网络思政教育,全面提升思政工作质量,共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这一工作模式将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性和服务性并重。Web3.0时代带来的个性化服务和全新的智慧网络系统,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由过去的多中心化过渡到了结点化,更注重彼此交互。大学生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收者”向“接收者—提供者”的双重身份转变,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设想、新内容、新方式,赋予了网络思政工作新的活力。在这个阶段,网络思政网上网下的互动融合,呈现出育人生态化特色,网络思政工作模式要尽可能尊重学生主体性及其现实需求,要教育性和服务性并重;同时,要重视学生的话语权,思政教育的严肃性和亲和性要并存。此外,还要关照到学生发展的整体过程和具体的每个时段,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长效性共生。

第二,打造精準网络思政,个性化和针对性并重。大数据时代,网络对用户行为习惯有清晰的了解,网络逐渐成为用户需求的理解者和提供者[13]8。在这一阶段,网络思政工作要利用互联网与用户有关系的新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的辅助,增强网络思政工作的准确性、个性化和针对性。“互联网+”在网络思政工作中将一直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互联网+党建”“互联网+学生就业指导”“互联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精准服务,提升网络思政质量。

第三,形成多平台矩阵,成长与成才并重。通过近20年的发展,网络思政工作体系与各种新技术、新平台相融合,以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为代表的“两微一端”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载体。高校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智慧校园等建设,利用网络直播技术、VR虚拟技术等高科技,将不同时间、空间、真实与虚拟联结在一起,网络思政工作要全方位地覆盖到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各种视听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组成了一个全方位的矩阵,服务于学生成长与成才的全过程。网络思政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起,将打造出全新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四、结论

近20年间,从初步建设、布局到注重交互性、形成特色,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始终紧密联系和回应世界及我国发展大势,互联网技术更新及不同时期学生特质变化所带来的新需求,积累了大量理论、实践经验。我国教育环境和教育主体的变化,共同促进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并呈现了不同的特征。正是高校网络思政管理模式的及时变化,解决了因教育环境和教育主体变化带来的网络思政问题。在影响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模式发展的因素中,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极大地改变了人和网络的交往方式,共同构成了网络思政的教育环境。网络思政的教育主体横跨“80后”到“00后”的大学生,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过程中,他们主体特质呈现出新特质。因此,在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将呈现管理、引导和服务一体化的特点,而且以服务性提升精准性将作为有效特征不断凸显。这就要求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密切围绕学生、关照学生和服务学生开展,形成全新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参考文献:

[1]拉塞尔·柯克.美国秩序的根基[M]. 张大军,译.南京: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1.

[2]特克.虚拟化身:网路世代的身份认同[M]. 谭天,吴佳真,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328.

[3]陈至立.高举旗帜 锐意创新努力开创新世纪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在第九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中国高教研究,2000(7).

[4]顾海良.铸就民族振兴的坚实基础——学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求是,2004(22).

[5]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06,208.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7]王海宁.谈谈高校设置网BBS的建设与管理[J].思想政治教育,2005(10).

[8]戴维德.过度互联:互联网的奇迹与威胁[M].李利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Ⅺ.

[9]赵迎允,吴峰,刘莉.“当代大学生特点及环境影响”研究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09.

[10]于俊如,史佳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与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09(1).

[11]赵晓春.2016年国际形势中的几个突出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12]冯刚.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3).

[13]罗迪.“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研究[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3).

[14]董祥宾.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基本状况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8(2):92.

[15]田轶,徐守坤.我国大学生精神信仰的变迁与塑造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

[1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责任编辑:丁浩芮]

The Evolution of Interne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Model in Universities:An Analysi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al Subjects

Hu Shuheng Xie Xinshui

Key words:Interne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Management Work Mode; Leading Work Mode; Integrated Work Mode

作者:胡术恒 谢新水

第二篇:高校思政工作的“八个构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和院情紧密结合,虚功实做,要有基本的工作载体或形式。在实践中,贵阳学院逐步形成的“八个构建”,既是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步尝试和总结,也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思路。

以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为内容,构建“育人校园”。

统一部署,精心组织,贵阳学院扎实推进党的基础组织建设年活动,4个示范性基层党组织通过验收,推选出1个市级“五好”基层党组织、5个院级“五好”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员占总数的11%,在学院的改革发展中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成第二轮100名处级干部竞聘上岗,一批年轻的“双高”人才脱颖而出,为学院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和组织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副高以上职称的分别占53%、60%,主讲教师符合岗位资格的占96%。按1:200配备的辅导员中,专职辅导员占82%,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70%,经济待遇向专职辅导员倾斜,形成了“科级”、“处级”专职辅导员工作激励机制。大学生阅读党报党刊兴趣浓厚,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升。

以学生社团活动、三下乡活动、晨练晨读和女足比赛为内容,构建“青春校园”。

学生社团活动丰富,特色鲜明,成为学生一展优长的平台。三下乡活动服务农民,教育和锻炼自己,尤其是2008年暑期三下乡活动深入农户,宣讲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有关知识,得到共青团贵州省委的充分肯定。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实行的晨练制度带动晨读,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营造起一种蓬勃向上的校园氛围。从2006—2008年,学生女子足球队连续三次在贵州高校女足比赛中夺冠,并代表贵州高校大学生女子足球队参加全国比赛,其团队、拼搏精神成为广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

以心理咨询、健康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为内容,构建“阳光校园”。

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不断完善危机预警机制,配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5名,在各班班干部构成中,增设“心理委员”一职,选配1—2名身心健康、性格开朗、善于沟通、人缘良好、乐于助人的学生为心理委员,并明确心理委员也是心理危机救援队成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大多来源于对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从解决学生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关注学生最大的“民生”——就业。就业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就业信息平台、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就业供需见面洽谈会等建立、开展起来后,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从81%上升到92%,得到明显提高。

以诗词进校园、“12•9”传统系列活动、有特色的校园大型文化活动为内容,构建“诗词校园”。

“12•9”传统系列活动和有特色的校园大型文化活动,大多渗入了诗词的元素。从古代文学的长河中,选择经典作品让学生品读,感受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与悠久的历史文明,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其人格,读诗品诗诵诗写诗,蔚然成风,形成了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活动组织机构有“校园诗词工作领导小组”、“贵阳学院诗词学会”,专题活动形式有“新年中华诗词朗诵大赛”、“走进夜郎诗歌朗诵音乐会”等。同时,学院得到了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市委宣传部、省市诗词学会的热忱关注与支持,被评为贵州高校首个“诗词校园”。

以绿化、净化、美化、文明化和“三全育人”为内容,构建“优美校园”。

在贵州高校优美校园创建中,贵阳学院始终坚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以职能部门为主导,广大师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大力推进了校园“四化”建设,特别是围绕创建主题开展的学生文明化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实效,把学生纳入创建工作的主体,物化学生的创建成果,增强了广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创建工作的过程,成为“三全育人”的过程。作为贵阳市属本科院校,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相呼应,建设生态文明校园,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公众意识。

以各类奖助学金、社会捐赠、奖贷勤减免补为内容,构建“温馨校园”。

强调“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各级党组织“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办学生所需,受学生监督,让学生满意”。奖助贷补工作按时足额发放到相关学生手中,落实率高。由政府出资、全院教职工一次性捐赠和每月从工资中固定认捐、社会资助三大块构成的“贵阳学院贫助生助学基金”和“贵阳学院春晖助学基金”,从2007年建立以来,每年用于贫困生的资助50万元左右,专款专帐专管专用,为贫困生和急难学生雪中送炭。同时,在省内成立首个高校红十字会,争取省、市红十字会、企业和香港慈善机构的物资支持,近三年来折合累计50万元。因此,形成了以奖助贷为主体,与勤减免补有机结合的多元化贫困生资助体系。

以校规校纪教育、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校园综合治理为内容,构建“平安校园”。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保校园平安”是贵阳学院明确提出的安全工作理念。根据学生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条例,结合学院实际,编印《学生管理手册》和《大学生校园行为规范教育100问》,通过校报、墙报、专题报告、学习竞赛等多种方式,使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入耳入脑,把学生的行为规范变成一种自觉的意识。2006年即启动警察进校园工作,贵阳市公安局高校治安办的机构和警察在贵阳学院“安营扎寨”,与学校保卫部门联手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坚持教育在先,打防结合,以防为主,不断加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工作,分期实施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工程,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感。因此,2006-2008年,违纪受处分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0.71%、0.47%、0.40%,总体呈下降趋势。

以原两校有机融合、环星职工平稳转岗、临时用工有序清退为内容,构建“和谐校园”。

由两所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贵阳学院,从领导班子到广大教职工,经过短暂的“磨合期”之后,从2006年起进入有机融合状态。2006年、2007年校区两轮搬迁,教育资源和办学主体向龙洞堡校区集中,形成“一校一址”的办学格局。校办生产性企业环星公司生产全面叫停,腾出土地办学。面对该厂150多名在职职工转岗安置的具体问题,全院各级领导深入到企业职工中去,交流谈心,沟通引导,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在把环星公司职工转岗到学院服务性岗位的同时,有序清退原两校聘请的100多名临时用工,使工作按计划推进。(作者系贵阳学院党委书记)

作者:蒙秋明

第三篇:高校思政工作与民族声乐教学的结合

摘要:民族声乐具有丰富的情感和精神,能够指导学生的发展,“课程思政”可以实现专业教学与德育教学的高度融合。民族声乐专业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在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方面亦有其独特的作用,在教育改革中,高校应充分尊重民族声乐的教育价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思想政治  课程思政  民族声乐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了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方向,即整个教育过程是通过“对人进行什么样的教育”和“德育”来进行的,因此,德育与民族声乐教学的有机结合应该受到高校的重视。此外,民族声乐是高校一门重要的音乐课程,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有必要将民族声乐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一、“课程思政”概念及内涵

课程思政是以全员建设、全过程的形式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这种教学模式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结构,具有协同效应。德育是教育的基本目标,“课程思政”是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在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将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

二、民族声乐教育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意义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学的范围,同时音乐教育也是促进学生德育和美与发展的关键,民族声乐作为高效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音乐能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将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民族声乐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之中,在培养学生音乐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人格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一)民族声乐的内涵分析

要正确把握民族声乐的深层内涵,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民族声乐的意义。声乐,简而言之,是一种用人们的声音唱歌的音乐形式,这个词来源于欧洲声乐词汇。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声乐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民族声乐不应局限于歌唱,它是一种完成民族声乐的能力和手段。民族声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民的文化和艺术,是反映民族特色的一种手段,它不同于民歌、戏曲,在继承和融合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整合了传统演唱艺术的精髓和特点。因此,民族声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符合音乐教学的模式,此外,我国的传统民歌,甚至古代戏曲都可以成为民族声乐教育的一部分。

(二)民族声乐的价值意义

民族文化是人的灵魂和基础,没有好的民族文化,就没有好的民族风格,没有民族文化的支持,就没有民族凝聚力,民族声乐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民族文化对外开放的体现。

三、民族声乐教学渗透“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所处的环境逐渐发生了变化,而大学生走在时代的前沿,他们的三观还没有形成,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的最后一站,要努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有很多民族声乐,民族声乐是我国各族文化的体现,将课程思政的理念注入民族声乐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有更好的认识,吸收民族文化中好的思想品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除此之外,民族声乐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而来的,它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智慧,代表人民认真负责、无私奉献、努力奋斗的精神,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的发展,将课程思政与民族声乐教学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再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秉持着这些精神,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同时能够让学生鉴定理想信念,培养更多的优秀音乐人才。有效促进我国在音乐领域的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民族声乐本身具有时代的特征,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有效整合课程思政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在学习西方声乐歌唱技巧的同时,更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

课程的发展与课程的创新密切相关,当前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事物和新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仅进行声乐演唱专业技能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民族声乐课程思政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优秀人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民族声乐“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定位

民族声乐专业课程通常包括专业技能训练、相关基础理论、中西方音乐史等,民族声乐课程的目的是在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民族声乐中的优秀的民间艺术和民族戏曲作品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道德内涵,能够充分实现声乐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起到积极作用。在“课程思政”的基础上,民族声乐教学强调学生必须以文化艺术的形式进行探索式学习,以民族声乐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内涵为文化背景,在各种声乐活动中理解促进民族声乐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提高民族声乐教学的定位,让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加强民族意识、爱国意识。

五、民族声乐“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构筑要点

(一)提高声乐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发挥声乐教师引领作用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加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意识形态学习;二是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三是充分吸收民族声乐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积极开展民族声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现必须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二)把握民族聲乐“课程思政”教学切入点,优选教学内容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更多地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在演唱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创作出很多极具思政教育意义的经典歌曲和歌剧,这些作品无不体现着民族情怀、国家的精神。重视审美价值和思想政治教育交流的重要性,延续民族声乐文化中的审美价值,探索声乐艺术与声乐美学、声乐思想的传播与发展。因此,民族声乐课程思政强调民族声乐的审美价值,强调对经济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以更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三)采取民族声乐“课程思政”多元立体灵活的教学方法、手段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声乐课堂,如小课、小组课、合唱、独唱、重唱等,以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探索民族声乐审美价值,更好地发展中国传统声乐。例如合唱中不仅融合了中国民歌,还将舞蹈动作、民族服装、表演道具、乐器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民歌舞蹈的形式,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独唱、重唱、合唱的表演实践中突出了民族特色,生动、完美地诠释了民族声乐的艺术形象。

六、民族声乐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民族声乐教学虽然是一门歌唱课程,但其技术和科学的理念是非常严谨的,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课程,当前民族声乐课程思政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民族声乐课程理念与思想政治教学过程结合问题

如何解决民族声乐课堂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程之间的问题,传统的民族声乐教学停留在声乐的技术层面,如何将民族声乐课程理念与思想政治教学过程相结合已成为了关键问题。有些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会影响专业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学理念的实施会对专业教学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降低专业教学的效率,从而抵制这一理念。艺术是为大众和人民服务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和美德应该传递给学生,两者要充分结合,达到完美的统一,音乐教师应在民族声乐课上改革和更新旧观念,积极提高民族声乐课的思想水平。

(二)理性与感性的问题

歌唱作为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形式语言,但在表现的形式上却具有强烈的敏感性。歌手不仅要通过演唱技巧来表达作品中所需表达的情感,还要与观众产生共鸣。这不仅是教师面临的一个技术性问题,更是一个需要从心理学、教育学甚至语言学等不同维度进行分析和研究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多学科相结合的问题,结合多学科的知识和思维,将理论的语言转化为思考和理解的感知,将思想道德教育完美地融入民族声乐教学活动中,将理性思维转化为可感知的知识,并通过歌唱表达出来。

(三)知行合一

理论来源于思想和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的精神转化,形成一种可以用于交流的语言。它在人类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相对恒定的共识,也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证,它凝聚了当代民族道德观念和以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为代表的道德共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知”,歌唱艺术作为“行”,通过声乐课体现思想道德修养,从课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唱”与“德”的培养与传播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实现了知识与实践的统一。

七、课程思政渗透下的民族声乐教学改革对策

(一)利用新型教育教学方式,推动民族声乐教学

本文从当前的民族声乐课程入手,进一步探索民族声乐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将思想政治理论、民族声乐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善民族声乐教育体系。在思想政治课背景下,民族声乐应注重内容、形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纳入民族声乐教学,并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教材,提高学生对民族声樂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多加入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既融合民族声乐的特点,又包含思想政治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特点,鼓励学生对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在自由创造的同时,学生也对歌词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激发了学生内心的爱国主义,创造了民族声乐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二)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推动民族声乐教学

民族声乐不是一门简单的课程,教师应积极开发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丰富民族声乐教学的内容。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教师应通过民族声乐教学,提高学生对歌曲起源的认识,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在学习《望故乡》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收集自己家乡的相关风景,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故乡。通过前期的铺垫,学生会将自己代入到故乡的情景之中,感受故乡的魅力,这时声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学习这首歌。与此同时可以将思乡的情感,以及对家乡美好的祝福,注入到课程之中,结合相关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升华民族声乐的主题。例如,声乐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唱歌,同时进行评价,一旦学生对歌曲有了一定的了解,专业教师可以请一位思想政治教师来给学生讲创作歌曲的故事。学生在了解创意背景的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思想政治内容。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看法。一些学生指出,这首歌涵盖了北京的生活方式,还有学生表示这首歌反映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爱。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民族声乐的学习水平,这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歌。

(三)改善民族声乐课程考核方式

在传统的民族声乐考核中,学校通常只进行每月一次或一学期一次的考核,最终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考核结果。创新思维使教师要制定多种形式的考核,如对学生进行随机测试,观察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是否有提高;教师可以以“红歌”为主题,分析歌曲的背景,仔细分析歌曲的每一句,用不同的方式来教授不同的歌曲,在研究民族声乐内容时,应注意思想政治内容的渗透,以实现学科的融合。

(四)教师以自身形象影响学生思想成长

1.校园歌手大赛的舞台互动中树立教师形象

每次举办校园歌手大赛,教师都会帮助学生选曲,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具有民族团结、爱国教育内容的红色声乐作品,现代音乐作品中,红色经典歌曲清晰地描述了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抵御列强和中华民族的崛起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这些歌曲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力量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进。校园红色经典歌曲演唱是对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契机,通过唱红色经典歌曲,学生可以学习、理解并逐渐热爱中华民族的音乐,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亦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声音特点,引导学生将参赛的通俗歌曲作品进行合理的二次创作或改编,适当加入表达爱国主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民族声乐元素,让学生在比赛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作为一名专业的评委,老师在比赛评价环节,适当地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来对参赛学生给予建议,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增加对教师的认可和钦佩,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标杆,鼓励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2.教师用演唱感染学生的民族情怀

在纪念五四运动的校园红歌活动上,教师可以演唱红色经典民族声乐作品。向学生传递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用歌曲呈现舞台的美丽画面,用真实的表演感染同学们。民族声乐反映了国家的民族精神,教师通过自身的表现,可以让学生们产生情感认同,实现艺术的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教育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因素,培养学生的民族感情。当学生听到红色经典歌曲的时候,他们会回忆起这段革命的历史,从内心感受共产党好,从党内加强同学们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和信念。通过唱这些红歌,可以提醒学生维护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繁荣,不要忘记国家发展的使命,鼓励学生成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

八、民族声乐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如何构建高校民族声乐教学资源开发的互动平台,将民族声乐教学与民族文化有效结合,实现民族声乐资源的传承与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双赢互动?这要求民族声乐教师要密切留意高校音乐人才培养规范,创建教学实践平台,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创造保护、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和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首先,将民族声乐课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构建民族声乐教育的互动平台和锻炼平台。在实际教学中,高校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实践教学奠定基础,提高教育的实际水平。

其次,将民族声乐的元素融入到学生合唱中,开展全面的社会活动,从专业合唱教学到竞技表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艺活动,探索高校音乐教育的特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引进民歌、地方戏剧等资源,提高专业合唱教学水平,对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起到积极的作用,拓宽教师和学生的视野。

最后,将“红歌宣唱”的实践引入学科学习体系,使之成为正常的“课程思政”教学,既延续了对红歌的传承与保护,又使红歌由被动传承向主动传承转变。通过互动式教学与实践,激发学生的传承兴趣,探索民族音乐与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途径。高校應以校日晚会、国庆节纪念活动为基础,逐步向不同历史时期和地理区域的学生呈现红歌,让学生了解红歌的表现形式、艺术语言、存在模式、不同时期红歌的文化关联性与历史语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了解、学习、继承红歌,并逐渐在心中形成自觉的应用和内化,从而净化自己的思想。

九、结语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民族声乐课程中,不仅仅是唱红歌,而是教师将音乐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教育效率,同时有效提高学生对对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民民族声乐教学只是的吸收。再民族声乐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声乐教学更好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杨瑞,孟然.“课程思政”视域下民族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03):47-50.

[2]邓永红.课程思政渗透下的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策略[J].艺海,2021(04):86-87.

[3]杨静.“课程思政”渗透下的民族声乐教学改革[J].黄河之声,2020(06):92.

[4]辛雅靖.“课程思政”渗透下的民族声乐教学改革[J].速读(中旬),2020(02):138-139.

[5]苗丁元.“课程思政”渗透下的民族声乐教学创新[J].新一代,2021(09):279.

[6]王文汇.新时代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思政课程”[J].北方音乐,2020(10):110-112.

[7]王颖.思政教育视角下民族声乐教学实践中的美育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19):79-82.

[8]姚仕秀.论高校声乐教学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J].文渊(高中版),2021(04):1155-1156.

作者:杨茜媛

上一篇:物流管理的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影整合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