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作的灵感范文

2022-06-15

第一篇:浅谈写作的灵感范文

浅谈作文灵感的激发和培养

李益萍

灵感,从文学理论的角度给它下一定义,就是指在创作过程中,突然间文思特别畅达,感情特别激越,形象渐趋明朗,语言运用格外得心应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敏锐的创作心境。灵感进发之时,作家的艺术创造力能够在瞬间达到一个高峰,平常状态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一下子迎刃而解,很长时间的思路阻塞在一时之间豁然贯通。对于创作活动而言,灵感是如此的难能可贵。在日常作文教学和写作中,它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灵感呢?

一、深入生活寻找源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取之不竭的材料源泉。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的作文离不开生活,要设法让学生寻找作文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断地倾泻出真实的文思之水来。”因此,教师必须多花点心思,让学生凿开这一眼清泉。这样,他们在写作时才会灵感进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字句如泉涌。

1 活动激趣,激发灵感。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为满足他们的这种内在需求。每学期,教师都应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举行参观、游览、访问、比赛等有益身心的课内外活动,引导学生到形形色色的生活中,去把握生活的亮点,诱发他们的写作动机,以活动的直接感受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把学生从“横眉冷对方格纸”的“苦写”中解放出来,换之以“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乐写”。比如,活动课上,教学生做手工、搞小制作;课间,和学生打成一片做游戏;课余,引导学生集邮、剪报;双休目,一起外出郊游、野炊等等。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感受着美,感受着爱,感受着生活。创作的灵感,一次次被激发,笔下的文字自然也就如泉水般汩汩流溢,绵绵不绝。

2 以景激情,培养灵感。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作文的灵感,就要像把鸟儿放归森林、鱼儿放归海洋一样,把学生带入大自然。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风霜雨雪,鸟兽虫鱼,向我们展示出一幅幅绚丽动人的画卷。但缺乏审美意识、不留心身边景物的人会觉得“眼前有景道不得”。作为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融入大自然,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同时提醒学生移情于物,用心于景,使学生在瑰丽的景和物中入境生情,情动辞发。比如,秋天到了,我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观察千姿百态的树叶,适时地指导学生创作一幅幅个性鲜明的“树叶画”。学生身临其境,显得兴致盎然,热情高涨。通过开展“看贴画——说贴画——写贴画”系列活动,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随之触发的灵感都一览无余地倾吐在各自的作文当中。

二、博览群书广泛积累

写作离不开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丰富精神世界的源泉,阅读的意义不仅仅

归结为掌握阅读能力,而应使之成为借助书本来观察、认识世界和自我的一种手段。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培育学生的灵感,就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他们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不仅要阅读教材,力求做到泛读中又有精读,从中领会文童的妙处,更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领悟语言,积累素材,为写作开辟希望的田野。

1 勤作读书摘记。作家茅盾告诫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薄;无论到哪里,你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一是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看报时,把遇到的好题好词好句和读书心得及时摘记下来,既能增加记忆,积累知识,又便于日后查阅,一举多得。二是做好生活笔记。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许多新鲜事儿、生动的话语、奇妙的想象随时都可能闪现,如果能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做好记录,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三是背诵一些名家名篇和佳作美文。背多了,积累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内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语言,写起作文来就能挥洒自如、意到笔随了。

2 搭建阅读平台。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要充分发动学生广泛订阅报刊,动员大家把自己的图书资料带到学校,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开辟“新书架”,成立“读书读报小组”,介绍好书、新书。在保证每周至少一节课外阅读时间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心得交流会”、“读书汇报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多样的读书读报活动及主题征文比赛。让每个学生都在读写活动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3 教给读书方法。好书使人终生受益。教师应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教给学生诸如精读、略读、浏览等读书方法,使之读有方向,读有成效。在师生共读的过程中,双方可相互推荐美文佳作,拿到班级中进行交流,观摩,可以由教师边读边讲评,也可以复印后让学生分组赏析、讨论,各抒己见,最后集中点评。从中学习方法,借鉴技巧,实现资源共享,美文共赏。

三、培养一颗敏感的心灵

人生如泉,每一掬都是清爽的;人生如歌,每一拍都是优美的;人生如诗,每一行都是热烈的;人生如酒,每一滴都是醉人的。关键是我们执教者要赋予学生一双“发现”的眼睛,即我们常说的“慧眼”,启动他们入微的感觉,培养他们敏感的心灵,让他们捕捉到生活中美的瞬间,鲜活的切片。怎样才能让学生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呢?

1 悉心观察,敏锐捕捉。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要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生活犹如万花筒,五彩缤纷。教师要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走进生活,观察生活;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加之以头脑思考生活,有效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从而将生活中的景、物、人、事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上升到情和理的高度。再以观察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逐渐让学生拥有一双“慧眼”。

2 言语煽情,人情人境。要成功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离不开教师的语言艺术。一次情绪激昂的讲演,一段充满激情、富于启发的作文导语,一篇饱含真情的“下水文”,都可能撞击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引起他们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这种情境的创设,氛围的酿造,必

将为学生贫乏的心灵注入感情的“酵母”,使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并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情境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进入作文所需要的“情境”,进而萌发写作意念,产生写作灵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在《青玉案》中的这番话,道出了灵感的两大特征:既有寻寻觅觅的艰辛,又有不期而至的惊喜,显得入木三分,又耐人寻味。“厚积薄发,博观约取”“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只要我们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博览群书,广泛积累,让学生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灵感就一定能够被激发,也一定能够被培育。

第二篇:用鲜活材料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又是一周的连课,打算给学生练一下笔,写一篇关于“淡泊”的话题作文。课前准备了一些有关“淡泊”的名言,如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还有古人淡泊名利的典型例子,如庄子宁愿曳尾于涂中而不受楚相之位,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居园田。想通过这个话题的演练使学生树立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精神品格。

原本猜想学生对这个话题应该有话说,这些“淡泊”的名言和例子也会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激发他们写作的灵感。不料在第一个班上课时学生反应竟然颇为冷淡,对这些先哲的淡泊名利也好像没有内心的触动与共鸣。当堂完成的文章粗略一看,很不理想,大多没有真情实感,一味地脱离现实,缺乏生活气息和思想深度。

在第二个班上课之前中间有一节课休息,对于这次写作的失败我颇感懊恼与困惑,也逐步地反思问题的所在,最终认识到这个话题有可能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实际感受,他们没有内心的触动与感悟。那接下来另一个班级的连课怎么办?正在骑虎难下之时,无意间瞥见了办公桌上放着的2月14号的《光明日报》上的一则新闻――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于13日在北京逝世。

对于王选,我还是比较熟悉的,他被称为“当代毕?”和“激光照排之父”,他发明的激光照排改写了我国印刷业的历史,被称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在80年代创立了北大方正集团,在2001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00万,北京大学对他的突出贡献又奖励了500万,而他却把这1000万全部拿来用于科学研究,创立王选科研基金,以奖掖后学。

王选虽为两院院士,方正集团董事局主席,但平时生活非常俭朴,他的学生肖建国就说过:“王老师生活一直非常简朴。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奢侈品。在我的印象里,王老师似乎只有一条领带,平时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会见外宾或有重要活动,他才拿出来打上。”如此一位潜心于科学研究的院士竟然逝世了,真是令人惋惜。突然一想,王选逝世这个新闻不就可以拿来作为“淡泊”话题的材料吗?这可是最新的话题材料啊!鲜活有意义,同时也可以让“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感悟王选院士的真伟人风采。于是赶紧上网查找了一下有关王选逝世的消息、生平贡献、网友评论等。然后我从容地走人教室。这个班学生甲,就从隔壁班那里得知今天连课是写“淡泊”话题作文,因此我一走人教室,学生便开始抱怨了:“老师,今天写作文啊!我写不出来啊。”

“今天老师不让你们写作文,这节课给大家介绍一位名人。”

一听不用写作文,个个来精神了:“谁啊?”

“他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家,两院院士,IT界的精英,方正集团董事局主席,2001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学生一听此人竟有如此多的头衔,纷纷翘首等待要说的究竟是何方神圣。

我故意卖了一个关子,问道:“有谁知道此人是谁?”全班只有少数几个同学回答是“王选”。我趁机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他们回答在报纸上有刊登王选昨天逝世的消息,其他学生一听此人竟已逝世,纷纷叹息。于是有各种各样的疑问便纷纷脱口而出:“老师,他是患什么病而死的?”“老师,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头衔?”“老师,他有哪些贡献和发明啊?”

看来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我就把王选的生平、贡献、网友评论,尤其是他淡泊名利的言行详细地介绍了一下,虽带有“满堂灌”色彩,但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啧啧称奇。最后,我说对中华汉字有如此贡献的淡泊名利的王选老师,我们难道不应该表示一下自己的尊敬与悼念之情吗?今天我们就以王选老师为对象,以“淡泊”为话题,写出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可以吗?学生纷纷表示赞同,竟然没有一位学生发出“啊,又写作文”之类的抱怨。

反思:我们有时候指导学生写作时,总是习惯于拿一些比较陈旧的事例来启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效果往往不佳。在第二个班引导学生写作时我就及时地改变话题材料,学生对这些新鲜的材料非常感兴趣,王选院士的精神品格也的的确确触动了学生内心的情感;而只有真正触动了学生内心的情感,才能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写作灵感,写出有思想的个性文章。最优秀的一篇作文《淡泊守严谨》还发表在了校报上。所以由此我认识到鲜活材料在引导学生写作时的重要作用。同时这也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话题、热门人物,对拓展他们的视野,积累作文材料,丰富思想情感是非常有用的。

(作者单位:温州市任岩松中学)

第三篇:非洲的灵感

《非洲的灵感》音乐教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非洲赞歌》,直接进入课题。

二、非洲概况介绍

1、地理概况(出示地图)

2、“非洲音乐”概念的界定

师:非洲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无疑是指整个非洲大陆,但从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角度来看它往往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即通常说的黑非洲,这是由于北非与西亚同属于阿拉伯地区,无论从历史、民族、语言、宗教,还是从文化方面来讲,北非与西亚的联系要比与黑非洲更为密切,因此非洲音乐通常是界定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三、新课教学

(一)《咿唷嘞拉》学习

1、带问题,聆听《咿唷嘞拉》

a、感觉音乐节奏、风格特点。

b、猜测这是来自哪大洲的音乐?

2、学生简答:非洲音乐,节奏感强(学生若答错,教师加以引导)。

(二)非洲音乐之魂——鼓

1、非洲鼓的功能。

请学生思考:鼓有什么功能?

教师简要介绍非洲鼓及其功能。(非洲是世界上语言最多样化的大陆,语言总数近700种。在非洲,音乐与语言关系非常密切。许多非洲语言和中文类似,都是属有音调的语言,音乐传递语言讯息在非洲十分普遍。此一特征的运用,最有趣的现象是所谓的“说话鼓”(talking drum )。鼓声的节奏及高低抑扬,完全根据语言而来,因此听众能立刻了解其含义。)

2、欣赏《鼓乐》

(1)简介《鼓乐》,典型的非洲音乐节奏特点——跨节奏

(2)介绍各种乐器:铃铛和拉托、鼓

1、鼓

2、鼓

3、鼓

4、鼓5,各种乐器按照顺序逐渐加入演奏,并不短重复,最后六件乐器同时演奏。

3、感受鼓乐

(1)听鼓乐、拍节奏

(2)介绍有特点的非洲鼓乐节奏

(3)练习非洲鼓的节奏。(P17练习三)

4.拓展

(1)欣赏个中非洲古的表演(视频),鼓励学生即兴模仿。

塞内加尔非洲鼓大师上海某酒吧演出

史丹利在课堂上示范打非洲鼓的技巧 创意市集苏州站——非洲鼓表演

(2)请学生讨论非洲鼓给你什么感觉?

(三)欣赏非洲民间乐片段

1、聆听片段:《西非民间音乐》、《西玛亚》和《战士的舞蹈》听辨:这些片段中运用了那些乐器?

2、辨别乐器和乐曲

a、学生回答三片段中用了哪些乐器?

鼓,马林巴、果拉琴可能学生不知这两种乐器的存在,只能答与这些乐器音色相近的乐器。(教师不能全盘否定)

b、教师向学生介绍:(三种代表性非洲民间乐器。)鼓、马林巴、果拉琴,结合课文插图

(四)延伸

1.播放一个电影《我是谁》的一个片段,这部电影是由香港著名的演员成龙主演的,他在剧中是扮演一位流落在非洲民族的外来者,失意之后在非洲土地上与非洲人民一起生活,然后围着篝火伴着非洲音乐一起跳舞的电影片段。

2.谁是模仿王,让学生自主的发挥想象,然后用自己的音乐形式,进行音乐创造,进行模仿。

(五)课堂小结

第四篇:浅谈写作的三个阶段

直击文艺:浅谈写作的三个阶段

王中辉

受文学社委托,要我写一篇怎样写作的文章,一时间真的不如如何下笔。什么叫写作呢?目前国内的学者一致倾向的定义是:写作是一种人类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和文字来纪录资讯、表达意向的方式;写作是一种表现无穷创作力的方法;写作是一种人类特殊的、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为满足人类社会活动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以上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写作是人类复杂的情感积累,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系统、科学的学科范畴,不是用三言两语就能把它表达清楚的。在此,我只能以自身学习和写作的一些心得、经历和大家一起分享,浅陋谈谈我具体的写作过程。个人而言,我觉得写作大致分为材料的收集积累、具体的创作构思、完美的艺术表达这三阶段。

材料的收集积累阶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以前在高中教书给学生上作文课时常常听到他们发这样的牢骚:我脑子里啥也没有,要我写七八百字的作文,我能写出来吗?小时候我也曾有这样的经历。老师布置写作文,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折磨,别说思想、结构,就是凑足六七百字也不容易。做为一个学习写作的初学者来说,要能够写出像样的文字,这就必须有一个材料收集、整理、积累的阶段。那么,怎么才能顺利完成实现这个阶段目标呢?

写作材料需要生活积累。创作者在生活中要细于观察、敏于感受、善于体验、勤于思考,随时随地、有意无意地把生活中的收获物放入自己的意识仓库。作为初学者需注意一点的是,作品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材料从生活中来,但等于要你反映生活的原貌,它不仅要求真情实感,更要求有高深的立意、严谨的结构、创意的表达等,试想如果堆积生活素材,美丑不分、粗制滥造,那作品只是简单的流水账而已,只有艺术化的生活素材才有生命力。

写作材料需要阅读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创作者在阅读中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字,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把文字符号变成声音、图形,储存于人的大脑,为下次创作打好基础。作为写作初学者需注意一点的是,写作上的“有米之炊”的“米”是要靠从生活中汲取,然而单靠在生活中观察、搜索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勤于积累。尽管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的不竭源泉,但一个人生活范围毕竟有限,要打开写好作文的广阔天地,须学习、掌握更多更广的知识,了解古今中外天下事。因此,我希望每一个学习写作的人多读书、读好书、尤其是一些经典的文艺作品要多读、读精。

具体的创作构思阶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我却被分到了报社做记者。和新闻专业毕业生相比,我有专业的短处和不足,因此刚进报社的那段时间,我只能找一些固定的框架去模仿,新闻创新意识比较差。我们科室的主任知道后对我说过这样一段话: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写出的新闻作品就要与众不同,不要人云亦云。主任的意思是告诉我们,创作是需要创新、更需要构思。那么,怎么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

创作构思需要想象力的培养。艺术构思,肇始于想象。想象的本质是“无中生有”,往往是一句话、一个题目、一缕情感、一个物象甚或是什么都没有,都可能成为“想象”的动力源。而想象一旦依据某种“暗示”活动起来,就马上进入一种完全的自由状态。想象的飞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到达千年之前。万里之外。其速度和质量完全是随心所欲,纵横六合。如果没有想象,就没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震人心魄的诗句了。作为写作的初学者须注意一点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光有想象力或凭空地去想是产生不了作品的,我们要在想象的基础上,践行创作实践活动,及时把想象的东西化作文字、图形、符号等。

创作构思需要灵感的酝酿。灵感,是人们在艺术构思探索过程中由于某种机缘的启发,而突然出现的豁然开朗、精神亢奋,取得突破的一种心理现象。艺术家这一阶段创作动机的产生,往往起始于艺术家以其心灵拥抱了某一个视觉形象、一段经历、一次遭遇、一条消息、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一个细节等。画家列宾在涅瓦河畔路遇一群衣裳褴褛的纤夫,而一下产生创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灵感;毕加索从民间制陶艺术中获得创作灵感,而由这些灵感创作而成的作品,又超越了整个艺术。作为写作的初学者须注意一点的是,我们在平时的日常中就要有所准备,要勤于思考、善于积累、勇于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成就。要知道,灵感稍纵即逝,当它来临时,我们就应及时的抓住机会,多写勤练,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优秀的文艺作品。

完美的艺术表达阶段:“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从我开始学习写作到现在,大大小小的文章差不多有2000多篇了,每一次写完一个作品,不管它是否发表,总觉得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归功于我的付出,一种情感和劳动的付出。我在写作的时候,总喜欢把写好的东西给别人看,或者自己一个默默地翻看,发现不足的地方就会及时的修改。个人觉得,一篇写完的文章就是一个完工的艺术雕塑,每一次修改都是想让它更完美,从而达到一个美学的高度。那么,怎么才能实现这一阶段的目标呢?

完美的艺术表达需要培养修改润色的能力。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杜甫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表达的就是这种道理。我们通常所说的修改主要是指行文后对文章初稿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多方面的修正与润饰加工直到完稿的过程,它贯穿于写作活动的全过程。文章质量如何,能否升华提高,修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就创作者本人而言,文字的修改润色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热处理”,初稿写好后,趁热打铁,将不妥当的地方马上删去,将应当补的材料及时补上。另一种是“冷处理”,即初稿完成后,放一段时间,待头脑冷静后,再拿出来修改。作为写作的初学者须注意是,我们要养成修改润色的习惯,要高度重视修改润色的重要性,要知道,作品是社会交流的一种传媒,是写给别人看的,修改文章是作者对社会负责,对读者尊重的表现。

完美的艺术表达需要精通艺术表达技巧的能力。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完美的艺术表达是作品最终产生的重要环节。在创作中,我们需要用到各种表达技巧,大致包括:表达方式、结构形式、修辞手法、艺术风格、表现手法、遣词造句等等。具体到一篇作品而言,可由点到面地来抓。从作品中字词句来看,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把握,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如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而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写作初学者须注意是,在具体的写作中,要想熟练掌握各种艺术表达技巧,需要我们平时多写、多练、多看,既要学好字词句的基本功,又要懂得布局谋篇,切勿生搬硬套、教条主义。

第五篇: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

新闻部 郭伟东

导语,是新闻写作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部分。“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美国新闻学者赫伯特.黑德这样说。一个好的导语,意味着一篇新闻报道已成功了一半。

在日常改稿、编稿的过程中,我发现,编辑的工作大部分用在了修改导语上。因为新闻事实已经清楚,最多也就是改改错别字,调整句式、段落,使之顺畅贯通而已。但在导语上,编辑上往往付出更多的脑力劳动,总想用更新鲜的方式,更简洁的语言来一下子就抓住读者,吸引读者。下面,我结合日常工作简单谈一下新闻导语的写作。

一、导语的作用

1、披露新闻的实质内容

导语高度概括着新闻事件的面貌,集中表现着新闻的核心内容,快速传递事件的最新动态,它反映着最具有新闻价值的要素。一般来说,导语中已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新闻事实的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所以说导语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披露了新闻的实质内容。

2、吸引读者

忖语就像是一篇文章的导读部分,读者是否愿意继续读下去、看下去,导语对他们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关键。有的新闻学者认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读者拿过一张报纸,往往是处于“无意注意”的状态,

也就是没有明确的意图去寻找特定的新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篇新闻的导语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就人过去时一步阅读下去,此时,“无意注意”就开始变为“有意注意”。可见,导语是否能吸引读者对于一篇新闻能否传播还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

3、确定了新闻主体写作的逻辑顺序与结构关系

一个好的导语,实际上就已确定了新闻主体写作的逻辑顺序与结构关系。因为在导语的写作过程中,你会对全部的新闻事实进行思考、判断,从而确认你想最先告诉读者的内容,同时确定你讲述这些内容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对新闻事件要素的选择、结构及关系等都已经完成。可以说,写出了一个好的导语,你就已找到了整篇新闻的思路与方法。

二、导语的分类与写作

导语的分类与写作,各种新闻业务书籍中已讲得很细,光分类就大概能分出十多种,诸如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评论式等等,在日常编辑工作中,我感觉到,导语其实就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式导语,一类是间接式导语。

1、直接式导语

也可以叫概括式导语,或者更通俗一些,就是硬新闻导语。它从第一句话开始就集中交代新闻事件的主题,在第一个自然段就把构成新闻的何人、何事、何地、为何、结果这些最重要的内容告诉了读者。

直接式导语最大的特点就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它不事渲染,不设悬念,完全用新闻事实的自身的力量,也就是事实中最为重要的

内容去吸引读者、打动读者。

我们报纸的新闻(消息)一般多采用这种导语,通讯员来稿这种导语也较多。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这种导语写作、编辑过程中,一定要有所选择,也就是要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交代出来。有的通讯员来稿,虽然采用的是这种直接式导语,但不会选择,不知道交代哪些新闻事实,所以恨不得把相关的事实全都概括出来写在导语中。这样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导语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做下面新闻主体每一自然段的一个小标题。这种写法,就说明作者不会选择、不会提炼。特别是在反映增运增收、安全生产这类稿件中,总是把取得的效果一条条全写出来,把安全措施一项一项列出来。编辑在修改这类稿件时,就要注意让最重要的一个新闻事实在导语中出现就可以了,至于更详尽的内容,读者可以在新闻主体中获取。这就要求编辑一定要具备选择、判断的能力,要根据新闻价值的标准,准确果断地对新闻要素进行取舍。不要在导语中追求展示信息的全面,只需披露信息的核心与要点。

直接式导语包含的要素通常有:事件的主角、发生的地点,发生的时间,结局如何,是何原因以及信息的来源。

2、间接式导语

间接式导语也可以称为软导语、特写导语,它最突出的特征是不在最开始的时候告诉读者新闻中最关键的信息,而是用情节、引语、细节、故事的精彩片断激发起读者的兴趣、疑问、好奇心,借此带领读者走进新闻事件的核心。

这种方式通常不在报道突发性新闻、重大新闻、时效性强的新闻中采用,而是通常用于故事性、趣味性强的新闻、新闻特稿的写作。

现在我们报纸这种导语方式也在增多,如新闻部王好生主任曾写过一篇反映我局环保方面的消息,导语先从最近热映的一部韩国影片《汉江怪物》写起,点明因环境污染而致使汉江出现怪物,自然过渡到了环保的话题,然后才写我局为环保采报了什么措施,作出了哪些贡献。这样写,有趣,吸引读者。还有我本人曾写过一篇《三封部转表扬信彰显我局服务新风尚》这样一篇消息。当时只是拿到了三封领导批转的表扬信,我就思考如何写,更准确的说,思考如何不写成简单地好人好事。我分析了三封信的内容,每一封的角度都不一样,着眼点都不一样,基本上可以涵盖为旅客服务的各个层面。为此,我决定以三封信为点,把主题定在全局服务质量的提升上。顺着这个思路,我写下了这样的一个间接式的导语,先是说大环境,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迎奥运树新风在全国展开,我局也开展了活动,特别在第六次提速后狠抓服务质量,然后引到消息主体,三封部转表扬信再次彰显出我局新风尚。这样一个导语,可以说增加了新闻报道的深度,不再是简单的好人好事,而是有了背景,更突出了主题。

但在这类导语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能“间接”的过分,也就是不能离主题太远,写了好几百字,读者还不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这不行,间接式导语虽然间接,但最后还是要扣上主题。二是间接式导语虽然可以描写场面、刻画人物、述评议论等,但切记,无论写什么,都是新闻的一部分,新闻讲究事实,讲究凝炼,切不可生编硬造,

或过分渲染,喧宾夺主。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间接式导语最好不要滥用,像时效性很强的新闻就不宜用这种导语。现在通讯员来稿中,有这种苗头,无论什么样的新闻,都先在开头讲个故事,描写个场景,然后再写新闻主体,便细看新闻主体,与导语联系并不紧密,只是为了描写而描写。这很不好。

最后我还想说一点,那就是关于导语的长度问题。

导语必须简洁,但简洁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多少字就算是简洁呢,似乎没有一个绝对一长度标准。

美联社是这样划定导语的界限的:当一条导语的句子超过了25个单词时,记者就要进行调整。因为据美国新闻界研究发现,超出25个单词的句子,记者就很难把句子表述的全部内容一次读懂。

当然,这不是个绝对标准,但具体到我们的报纸而言,根据我们刊载消息的数量与种类,我个人认为,一条导语最好能控制在七八十个字左右,而且尽量要用短句,让人读起来有节奏感,能充分接受你所传达的信息。

以上是我对导语写作的一些看法,请批评指正。

上一篇:企业简介英文版范文下一篇:全心全意为我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