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行为文化建设论文

2022-04-18

摘要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的行为载体,对提升学生素质,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有关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研究比较薄弱,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要求指导下,开展大学行为文化研究更显迫切。应该加强师生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教育,建立健全师德建设机制,丰富育人方式,营造文化育人的校园氛围,以推进大学行为文化的健康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大学行为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大学行为文化建设论文 篇1:

刍议大学行为文化建设

[摘要]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行为文化是在大学系统中长期形成的、并通过大学各主体的行为活动而展示出来的文化形态的总和,它既具有文化的历时性的特点,又在表现形式及功能上不同于大学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大学人是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大学行为文化体现于大学人为实现大学目标而进行的文化活动中,大学校风是大学行为文化的本质表现形式。进行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加强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倡导优良校风的培育。

[关键词]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大学人;大学文化活动;校风

当前中国大学已经随着扩招及大调整的基本结束步入了提高教育质量、坚持和谐发展的探索之路,此时大学文化建设的问题引起了高教界及学界的重视,对此问题的探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程度。目前学界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并没有权威的诠释,笔者认为,当代大学文化建设是当代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和大学媒介文化建设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资料显示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大学制度文化的建设基本上已被广泛关注,但是对大学行为文化及大学媒介文化建没的研究成果不多。本文试从理论建构及落足实践的角度对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作一初步探讨,以期丰富大学文化理论,并对大学文化建设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大学行为文化的涵义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行为的解释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具体而言,行为是行为主体本能地回应内部或外部的某种刺激的活动和自觉地为了某种需要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在此意义上,行为是动物界的共同特征,就人而言,行为是人通过内在的生理和心理作用,而产生的本能和自觉的外显性活动,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文化行为是相对于野蛮行为、粗俗行为而言的,它是指人类在主观意识支配下,理智地按照某种规范进行并取得成果的客观活动。行为文化,直接源于人类由野蛮时代进入到文明时代的文化行为,是人类长期、丰富、进步的文化行为积淀下来的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具有外显性文化形态的总和。文化行为是行为文化的基础,行为文化则是文化行为的升华。

在由多系统组成的人类社会这个生存体系中,每一子系统都有其不同层面的文化形态及独特的行为文化,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既是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又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在大学系统里,一方面,大学人在大学精神的导引下,遵循大学发展规律,为了实现大学理想而进行着与高等教育有关的各种行为活动,这些活动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逐渐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另一方面,没有大学人及其行为活动,作为社会机构的大学就不会存在与发展。因而我们在研究大学文化时,如果谈及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就不能不谈及大学行为文化。笔者认为大学行为文化是在大学系统中长期形成的、并通过大学各主体的行为活动而展示出来的文化形态的总和。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文化的历时性的特点,又在表现形式及功能上不同于大学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

大学行为文化基源于大学系统内大学人的各种文化行为,大学人是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大学行为文化体现于大学人为实现大学目标而进行的文化活动中,又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反映了大学人所共同具有的理想志向、愿望和行为习惯等,从而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等群体活动中形成了一种集体行为风尚,这种集体行为风尚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校风。关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推动大学文化的整体发展,有必要从时代的需要出发关注大学人的素质发展,并依据大学的发展规律加强大学优良校风的培育。

二、大学行为文化的主体

谈行为文化离不开行为文化的主体。大学行为文化的主体主要包括一支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善于治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教师、科研人员队伍,一支高素养的行政管理和教学服务人员队伍,一届届朝气蓬勃、志向远大、知识丰富的学生团体。

(一)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善于治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教师、科研队伍

“现代大学的本质是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的高等学府,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就是治学,这个任务主要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行为文化的品味主要是由大学教师的行为来体现,大学教师是大学文化的主要实践者。在现代大学里,教师“在传授高深学问的同时以其人格魅力和治学态度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并指导和帮助学生把外在文化内化为自己的拿而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大学教师治学活动的崇高使命是创新文化,所以,他们必须坚持教学与研究的结合,“不仅要高度重视研究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要研究高深学问,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努力开拓新的境界,始终站在本门学科发展的前沿。这既是大学教育人的基础,也是大学教师的光荣使命”。

大学教师应当既是教师,又是学者。在现代大学的教师队伍中,必须以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和善于治学育人的大师为核心,“现代大学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是学者,但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成为一名大师。作为一名大师,不仅应当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和善于治学育人,最重要的是他必须是国内外知名的某一门学科的学术权威”。梅贻琦先生曾深刻地指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就是说,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教师,没有大师的大学,就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同理而知,大学的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者的身份,而是应时刻向成为大师的目标努力,才能提升大学行为文化的品位。

必须指出,无论是传承还是创新,大学教师都应当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沟通和融合(包括选择和冲撞),使现代大学真正成为多元文化沟通和融合的桥梁。这是现代大学传承和创新文化的关键所在。当前需要强调的是大学教师在从事文化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活动时,治学态度非常重要。“治学态度是一种科学精神,其主要内涵是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大学教师的治学态度正确与否,不仅对自己,尤其是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二)高素养的大学管理队伍和教学服务人员

大学管理队伍是由大学的行政、党群部门的各级管理干部组成的,上至大学的党委书记和校长,下至各部门的普通职员一起构成了大学的管理队伍。大学的管理队伍在学校的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决策、沟通、协调与服务功能,其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办学质量的高低,而由他们的管理行为所表现的特色也是大学行为文化的重要特

色之一。尤其是大学书记和校长们作为对大学的发展目标、价值追求进行决策的大学行为文化主体,其知识素养与个人魅力,对大学行为文化的建设具有核心领导作用。当前中国各大学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高潮阶段,形势的发展要求高校管理队伍必须从德、能各方面不断学习与进步,以快速提高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其决策、沟通、协调与服务功能,营造先进的大学文化,促进大学的和谐发展。新期大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较强的政治品德素质、娴熟的业务知识素质、先进的管理能力素质及良好的身体素质。政治品德素质指大学管理人员既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在任何关头,高校管理人员都应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来观察和处理一切问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端正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教师和学生为本,实事求是、廉洁自律、敢于吃苦、诚实勤奋,热诚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服务。业务知识素质指熟悉国家关于教育的大政方针、了解教育理论知识、熟悉具体的业务知识、有比较广博的文化历史知识及经济法律知识,以适应管理工作广泛性的特点和多方面的要求。能力素质是高校管理干部素质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其他岗位的特殊要求,是管理干部独立从事管理工作、处理日常事务、解决实际问题、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管理目标的根本条件,它包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高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较强的管理能力等。

教学服务人员主要包括在大学图书馆、校医院、食堂、环卫与维修等部门工作的人员。他们是大学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后勤保障,其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作用是其他大学主体小可替代的。尤其是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直接为大学的教师和管理干部提供知识信息支持,他们良好的服务会有效促进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及管理人员管理素质的提高。

(三)朝气蓬勃、志向远大、知识丰富的学生团体

大学的主要职能是为社会培养高规格人才,大学的各项工作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培养而进行,没有大学生,大学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所以说,朝气蓬勃、志向远大、知识丰富的学生团体是大学行为文化的最重要的主体,大学生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特色表现。不同时代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精神风貌,21世纪已经跨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发展,国际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当代大学生不仅肩负着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还肩负着发展人类自身的任务,这对他们的素质与发展提出了相对以往大学生更高的要求:

一要具有务实精神和求实的秉性。因为我国目前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巨大,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此重任落在当代大学生的肩上,需要他们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具有务实精神和求实秉性,必须做到扎扎实实学习、多才多艺发展、勤奋诚信做人。

二要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和开拓能力。美国学者柯林·博尔在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的人应该具备三本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证明自己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进取开拓能力的。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不少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出现了脆弱、忧郁、焦虑、孤傲、自满等与现实社会发展不太协调的心理问题,需要在对其培养的过程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三要具有未来意识和善于学习、创造的能力。大学生要树立未来观念,养成预想未来的习惯,学会预测、预见、设计和构想未来的本领,使自己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图书资料、计算机和数据库等多种信息媒体,准确及时地寻找到所需的信息和知识,加以理解、消化、吸收、概括和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四应强化全球意识和具备国际交往能力。目前世界国际化的进程愈来愈快,国际竞争也日益多元化,大学生必须成为熟悉世界各种事务、熟练掌握和应用多种外语以及计算机等多种信息媒体的现代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应具备合作意识与协调能力。当代技术发展的高度综合趋势以及科学研究的多科性和多领域性都说明了当今社会是高度综合和统一的时代,需要未来的研究者是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和高度的协调能力、具有广博知识和精湛技能的综合型人才。

三、大学行为文化的表现形式

大学的行为文化基源于大学主体的行为,是该所大学的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在大学主体行为上的集中表现,所以说大学行为文化在表层上体现于大学人的各种具体的文化活动,在本质上体现于大学人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形成的集体行为风尚,即校风。大学行为文化的建设应通过开展与规范大学活动等措施,强化优良校风的提炼与培育,并不断增强大学校风对大学人的凝聚力,从而使大学人的文化活动和大学校风形成良性互动,推动大学行为文化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人的文化活动

广泛意义上,所有在大学内、大学外发生,有大学人参与、与大学发展有关的活动都是大学行为文化的表现形式。狭义意义上,因为在大学校园内,大学行为文化主体——大学人由大学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大学管理干部、大学服务人员共同组成,他们的行为职责基本是不同的,所以据此认为大学人的文化活动包涵有学习活动、教学科研活动、管理活动、服务活动,以及以职责为纽带进行的大学人之间的交往、生活、娱乐活动等。这些文化活动并非孤立地进行,而是互相交织、互相推动、互相影响,构成了灵动丰富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

有关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研究成果可谓卷帙浩繁,在此不必进行泛泛赘述。但从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当前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应倡导“以人为本”原则,强调主体积极参与而不是被动参加;应始终以大学传承创新文化、培养人才、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伟大使命为中心;应调动每一位大学人即所有大学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而不是仅仅以学生和教师为主等。

(二)大学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校风

校风,是指一所学校师生员工所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是他们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等行为活动中形成的集体行为风尚。大学校风反映着该大学的办学历史、办学传统、管理风格和校园文化特色,既是大学人集体的、稳定的精神状态,又是大学人文化行为活动的结果,更是一所大学不同于其他大学的特色表现。因而可以说大学校风是大学行为文化的本质表现形式。

优良大学校风的形成与否,是一所大学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大学在品牌和形象上的差异,正是各大学的校风长期作用和影响的结果。大学校风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着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等办学特色,是该大学的精神风貌的载体,它潜移默化地融入大学人的思想观念、价

值取向、行为规范等人格的各个层面,甚至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对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具有永久性的推动作用。大学校风不是抽象的概念聚集,而是可以切实感知的空间氛围。当我们走进一所尚无具体了解的大学,从其教学、科研、学习、管理、服务的行为活动及精神面貌等方面,就可以感受到学校的风气如何,感受到该大学是否具有高雅殿堂的灵气。

有人认为大学的校风是由大学教师的教风、大学生的学风和考风、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等组成的。笔者认为,大学的校风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风(教风、考风等都是学风在大学不同主体行为上的具体体现),二是大学行政管理及服务人员的工作作风。

学风是指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尚和治学方法,是大学行为文化主体的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求学治学上的具体体现。学风的主要内容是教师的学风和学生的学风两项,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促进、互动发展;第二部分是起协调作用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学风,与前述二者共同形成大学的整体学风。优良学风的形成,需要全体师生员工长期的不懈努力,大学要不断探索学风建设的基本规律,认真分析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关键、难点与焦点,以便为大学学风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化、科学化提供现实依据。

因为教师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重大,有必要对教风加以强调阐述。教风是学风在教师行为上的具体体现,指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教风反映了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文化水准以及精神面貌等,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科学研究、敬业精神和教书育人等方面反映出来。大学教师的教风是大学学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风的形成有赖于大学整体学风的养成,在推动整个教学工作进行时又会对学风及校风产生影响。一所大学只要有了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就会出现一个好的教风,教师好的教风才能引导学生形成好的学风,教风严,则校风正。

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了大学规模的大幅扩张及大学使命的多元化,使大学系统变得更加庞大,大学组织的运行结构就更为复杂,大学的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重视大学管理、服务人员的工作作风,可以推动大学的有效管理。学风是大学校风的中心或灵魂,大学管理、服务人员的工作作风是大学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各级党群行政领导和普通职员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工作精神、工作态度、工作风尚等可称为大学管理、服务人员的工作作风,这也是他们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精神面貌及管理与服务魅力的体现。大学管理、服务人员的工作作风对培育大学良好学风、形成大学优秀校风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大学校长的工作作风及个人魅力对大学良好校风的培育具有关键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该校的校长。”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的竞争,也是校长素质、能力、办学理念的竞争,优秀大学校风的形成与优秀大学校长的领导密切相关。在师生员工眼里,大学校长就是大学的代表,一个具有崇高品格的大学校长,就是大学的一面旗帜,有号召力、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直接引导大学校风良性发展,是推动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他淡泊名利,公正廉明,为人正直,甘于奉献,以卓越的才能和风范领导清华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清华大学的卓越校风也闻名于世。

四、倡导新时代校风,促进大学行为文化的建设

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的行为载体,是在大学精神文化的引导下、以大学物质文化为基础、大学制度文化为规范的大学主体在大学实践中的行为总和与行为总特征,实践决定一切,大学总目标的实现与大学行为文化的建设息息相关。大学行为文化的本质特色体现于大学的校风,因而,必须倡导与加强大学优良校风建设,才能促进大学行为文化及大学文化整体系统建设的顺利进行。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及大学的改革,促使大学的校风也在悄然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在学生层面踏实学习的人不多,而花前月下、热衷经商、沉迷网络游戏的倒不少,在他们身上一定程度地表现出令人窒息的懒散气氛和精神萎靡;在大学教师层面,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学术领域不正之风盛行已是不争的事实,许多大学教师由于受功利思潮的影响,教学积极性不高,学术研究缺乏原创意识和创新精神,甚至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在管理者层面,很多大学管理者也不满足于潜心学习、工作,在学校事业发展的问题上投入的时间少了,热衷于与老板、老总、官员交“朋友”的多了,于是“官”博士、老总(板)学生日渐增多……

上述大学校风的不正常现象与社会转型期人类精神迷失的大环境有关,也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引发的大学经典精神的失落有关。然而,时代的迅速发展要求大学从人类先进文化的长远发展出发,适时调整发展策略,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与学术使命,培育与时俱进的优良校风,促进大学文化及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和谐发展。

新时期的大学校风应是追求真理之风、强化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之风、服务社会发展之风和张扬个性之风。

追求真理之风主要指大学人一要有忠于真理的坚定信念和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勇于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为发现真理、传承真理、实现真理而奋斗。二要有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要有不惟书、不惟上、不轻信、不盲从的独立学术人格;要有不迷信权威的仲裁、不屈从任何外在的压力并坚持正确主张与思想的坚定信念。缺乏批判精神与怀疑精神,缺乏自由思考、独立探索精神,就很难达到追求真理这一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

强化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之风。学术自由是高等学校区别于政府、企业、以及其他事业单位的根本特征,彰显着高等学校的本质,是现代大学具有生机和活力之所在。只有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自由,大学教师才能完全传授一代又一代学生终其一生都需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知识和方法,从而探求人类最有普遍意义的恒久价值的真理和学理,更多地关注“应当怎样”的理想境界,而不是实际的操作和现实的妥协方案。正因如此,大学有时就像一座“象牙塔”,就是要与现实社会、特别是不够理想的乃至异化的现实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没有这种距离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坚持真理。

服务社会发展之风指大学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各学科的技术优势和人才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地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主动服务社会,履行大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应承担的基本职能;另一方面,大学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自身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能进一步为学生创造条件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学习联系实际,把自己融入改革开放的主流社会。

张扬个性之风。创新教育就其根本性而言,就是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过程。因为从人的发展来看,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滋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土壤。弘扬个性之风,一是充分尊重个体的人的个性,在平等博爱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人格,承认个别差异,尊重多样化,尊重教师不同的教学和学术风格,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尊重学生的认知方式;二是尊重个体的人的不同需要。在大学,张扬个性主要指尊重教师的基础性需要——物质需要,尊重教师的优先性需要——精神需要,尊重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态度体验,求得师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加强优良大学校风的培养、重塑大学行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关乎大学主体一一每一个大学人的行为。在这项系统工程的进行中,既需要凭借大学管理者的引导与推动,更需要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既应考虑到大学的教育理念、管理制度、师资力量、教师教风,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取向等等,又要坚决抵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思潮、拜金主义、假冒伪劣、弄虚作假、急功近利等不正之风的时刻冲击等;既要在学校内部形成一个有利于优良校风形成的环境,又要真正把它作为一项系统的综合治理工程而齐抓共管、坚持不懈。

作者:张桂霞

大学行为文化建设论文 篇2: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研究

摘 要 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的行为载体,对提升学生素质,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有关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研究比较薄弱,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要求指导下,开展大学行为文化研究更显迫切。应该加强师生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教育,建立健全师德建设机制,丰富育人方式,营造文化育人的校园氛围,以推进大学行为文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大学行为文化建设 高等教育

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的行为载体,是大学精神文化的外在体现和反映。和谐的大学行为文化,不仅能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同时更展现了一所大学良好的社会形象、师生昂扬的精神风貌,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当前,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热点之一,根据大学文化的构成要素分类,从大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维度对大学文化进行的研究也已经逐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但是有关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研究却比较薄弱。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以更高的文化自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给大学文化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给大学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依据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要求,开展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研究,服务于高校文化建设,丰富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更显迫切。

1 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内涵

目前,大学文化建设研究如火如荼,学者们立足于不同的视角对大学文化的内涵进行了丰富的、但尚未统一的界定,大学行为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也尚未统一。

行为文化是大学师生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风气与习惯,集中体现为活动与行为操守。①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中最活跃、最生动、最形象的部分,是校园人的观念与思想的外在反映,是精神文化在校园人身上的具体表现。大学行为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建设优秀的大学行为文化,使大学人的行为为净化和引领社会行为朝着文明的方向前行,这是大学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有的贡献。②

2 当前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和文化活动是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重点,也是各高校始终较为重视、常抓不懈的工作。然而当前,大学行为文化的某些领域,行为失范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行为文化的建设任务艰巨。主要体现在:

教风建设。教师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教师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中肩负重要责任。广大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活动中展现出的教风、学术风气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影响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各高校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师德水平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涌现出许多教学水平高、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但是,仍有一些大学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重传授轻发现,重知识轻文化的现象,只强调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的终极关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得到激发,批判性思维和探索精神得不到保护;一些院校师资紧缺,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难有时间和精力进修提高,教学能力有待提升;许多院校普遍存在师生间“上课相见、下课难谋面”的局面,在晋职提高、工资效益的压力下,学风浮躁、学术腐败现象趋于严重,而相应的监管不力,使得教师学术风气建设的任务日趋艰巨。此外,教师的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淡漠,在管理理念、制度、方法、手段等方面重强制性、约束性而轻人文性、发展性等,使得大学的行为文化未能真正彰显大学精神及价值取向。

学风建设。作为受教育者,大学生的行为是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学风建设是其核心。各高校已经认识到了良好学风养成的重要性,以制度建设为依托,通过系列的规定、纪律等形式,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勤奋学习、积极向上、诚实守信的良好学风。但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原因,大学生中的学风不端行为并不鲜见,如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课堂纪律不严格,存在实习应付、考试作弊等现象。许多大学生在学习中也存在较严重的功利性,往往将学习局限于实用技能的短期功利目标和现实利益,更愿意学习一些自认为有用的课程,而忽视人文知识的积累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一些学生组织和参与各项活动只是为了表现自己,为评奖评优赢得资本。低俗化倾向也是大学行为文化中令人堪忧的情况,包括烟酒文化、厕所文化、非理智的恋爱等行为,被一些学生盲目崇尚和追捧,与大学校园高雅的校园氛围不相协调,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大学文化建设直接有效的载体,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文化内涵等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③许多高校都在日常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其中包括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有的院校已经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品牌和特色。但是部分院校仍存在形式单调且趋同的文娱活动多,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学术讲座、科技实践等教育性活动少,以及思想性、群众性和针对性、系统性稍差的现象,作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较好人文素质的大学校园来说,更需要能满足精神需求的高层化、高品位的文化活动。此外,还存在文化活动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不足的现象,优秀传统文化能起到陶冶情操、升华境界、活跃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效果,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精神财富和资源,但是受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形成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大学文化活动明显存在缺乏传统文化底蕴的现象。

3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要求下的行为文化建设的途径

当前社会对大学师生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期望越来越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为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大学师生必须通过加强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发挥大学文化的导向、辐射作用,建设高品位的大学文化,对社会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加强师生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教育,提高师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大学师生是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主体,但同时又是社会人,因此,首先必须遵守社会行为规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④发动学校的宣传优势,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校报、广播站等校园媒介的优势,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宣讲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宣讲传统美德故事,以及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等主题讨论,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选好切入点,结合学校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学校开展主题明确、形式生动,为师生所喜闻乐见的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教师应该成为贯彻优良美德的典范,发挥好言传身教的作用,做好学生的表率。要将荣辱观教育、传统美德教育以及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育等纳入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工作中,使其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日常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学校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不断提高师生的道德修养。

(2)建立健全师德建设机制,树立优良教风。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对《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提高职业道德修养。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的约束、评价和激励机制。要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的规章制度,不断提出新要求,完善新规范;通过完善约束、激励机制、典型引导、以点带面等措施,树立典型模范,正面引导,鼓励教师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形成人人弘扬高尚师德的良好氛围和环境。要调动师生在师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师生的互动、增进情感交流;教师要树立“教育无小事,时时有教育,处处有教育”的思想,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健康品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加强学术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要引导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重视学术积累,提高学术质量,努力消除学术功利化倾向;加强学术道德建设,通过思想教育和政策引导,营造严谨治学、鼓励创新、提升素质的和谐校园学术环境。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培养勇于创新、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此来影响学生的治学态度和科研意识,形成良好的师德建设环境。

(3)丰富育人方式,营造文化育人的校园氛围。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科学精神。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不仅包含人文社科教育,还包括有关科学知识的教育。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在知识和情操两个方面并重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就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看,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缺失的现象日益严重,所以要坚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均衡发展,优势互补,使大学生的智力、情绪、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等各方面素质有机结合,成为一个不仅有个人能力,并且具有良好修养的完整的“人”。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活动是锻炼和提升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大学文化育人的有效载体。精心设计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起到有效的思想教育作用,对形成良好的行为文化更是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要在挖掘学校传统的继承上,建立传承学校文化的特色活动,其教育意义更加显著。比如重大典礼仪式,如毕业典礼、校庆活动等相对庄重和规范的活动,其文化导向作用就远胜于一次球赛、一场舞会,对人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剑桥大学每次颁发奖学金,即使奖学金数额很少,也要举行盛大的发奖仪式。毕业典礼完成后,由校长率领全体得到学位的学生在剑桥镇“游行”,接受市民的祝贺,彰显了剑桥的优良学风和文化传统。

打造文化品牌活动。要开展高品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内涵,全面规划、整合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是今后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哈佛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最古老的剧团——“速成布丁俱乐部”,每年各季都演出新颖独特的音乐喜剧,深受学生喜爱。多彩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和能力以及相互协作的精神。加强学术文化活动建设,以高频度、多形式的学术活动丰富校园学术文化。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的思想和魅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培育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山东大学在大学生行为规范制定过程中,学生工作部在学生中广泛征集提案,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意识,同时考虑到了学生的利益,体现出人文关怀,起到很好的自我教育作用,也为其他院校的行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祁卉璇 任靖宇 李运仓

大学行为文化建设论文 篇3:

亚文化语境中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亚文化既有社会主流文化的相应属性,并包纳于其中,又与社会主流文化有一定区别和差异。亚文化具有共性与个性统一的特性,规范和导向的特性,以及双重属性、辐射性特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依据亚文化特性,以大学生为主体,建树优良文化,克服不良文化。

[关键词]亚文化;社会主流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当经济与社会日益走向协调发展时,物质社会就愈发需要精神、文化的伴生,于是文化问题就成为当今无可规避、必须面对的发展的要义之一;当社会在经济一体化下反而被切割成利益、价值、情感、诉求多元向性时,任何社会的主流文化又必然要面对、调整、处理与社会亚文化之间的关系,这同样是发展的要义之一。

大学校园文化是特定社会组织的文化—亚文化。当教育与科技、管理一道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柱,当人才的培养和应用成为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和强烈、鲜明的国家意识,当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普通国民教育时,作为社会亚文化的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就成为了超越大学范畴的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

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多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实质上是物化于人工制品、体存于社会制度及行为方式中的人类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社会主流文化,亦即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亚文化则是社会主流文化的次级范畴,是指在某一特定社会组织、社会群体内部形成的文化,它既有社会主流文化的相应属性,并包纳于其中,又与社会主流文化有一定区别和差异而具有特定社会组织、社会群体所共享的文化特征。社会亚文化是上个世纪初纳入文化学、社会学及政治学研究视野的。

亚文化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创用。这一理论源起于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对于个体、群体、社会关系的解读。早期一般指偏离主流社会文化、或呈边缘状态的文化,在特定的时期作为社会结构性矛盾的描述而具有了对抗性及叛逆性的含义——工人阶级文化、女性文化、同性恋文化、青年亚文化等。当代亚文化理论则表述了新传媒时代和消费时代社会群体身份与行为的多元与混杂。然而从本质上讲,亚文化理论是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观念丰富、多样、异质的文化表现、理论反映。

大学校园文化,从其基本性质判断可以划归为社会亚文化。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具有的特性之一便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它与社会的主流文化有着客观、内在、密切的联系,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系统,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一个由包括大学校园文化在内的不同层次不同形态不同特质的要素构成的复合体。大学校园文化既是归附于一定社会的主流文化并被其规定的社会文化单元,又是以大学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大学生为主体,表现在大学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价值观念、制度准则、行为规范之上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群体的文化,是大学这一特定的社会组织、大学师生员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所具有的文化。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特定的文化形态,由大学中的师生员工共同创造,既表现为校园环境、建筑、景观、设备、仪器、图书、社团等物化形态组成的硬件部分,也包括学校传统、学校精神、教风、学风、人际关系、审美倾向、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模式、行为准则等软件部分,它既内涵着社会主流文化的一般属性,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大学校园特殊的文化特征,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个性,使得大学校园文化不仅在大学这个特殊、重要的社会组织的运行发展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也使得社会主流文化的属性、功能更加丰富、多样。

作为亚文化的大学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另一个特征,是具有对于大学中的成员特别是大学生的规范和导向作用。由于文化实质上是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一定的价值观念支配下的行为模式,因而特定社会组织的亚文化既是组织成员在组织长期的实践活动和发展中形成的理想目标、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更是对于组织成员的行为预期、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规范和导向。大学校园文化就是以文化的力量,通过有形的载体,引导大学生形成与社会主流文化一致的心理定势、道德认同、价值共识和行为模式,获得大学生个体与大学、社会发展目标与方向的自觉一致,并以此调整、控制和实施自己的预期行为。大学校园文化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信仰、远大的理想,培养道德规范、调控行为模式,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是大学校园文化必然具有的组织文化管理意义上的软约束、软规范,就是大学校园文化必然具有的对于大学中的成员特别是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规范和导向。这种规范和导向作用,使得大学校园文化既具有其他形式的社会管理所不具备的特定功能,又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属性和作用,从而成为整个社会文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一定价值观支配下的行为模式,从社会规律、历史时代、价值标准、道德规范的应然意义上评断,从来就不是只有一种属性,而是必然要体现出好坏、优劣、高下、文野的两面性,亦即其具有双重属性。而亚文化既受社会主流文化的制约、统辖,又同时会被社会的支流文化、边缘文化,甚至落后文化、恶俗文化影响和作用。文化具有的的基本性质和亚文化与整个社会文化的这种关联,就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的表现形态之一也必然要具备和体现出积极和消极双重属性。正是这一双重属性的特征,使大学校园文化同时具有了另外一个相应的特征,即大学校园文化对于社会文化以及整个社会的辐射性。大学校园文化在与整个社会文化的相互关联下深刻作用、影响大学及大学生的同时,也会对社会公众、社会组织和全社会产生一定的、不容忽视的作用、影响,并构成整个社会行为方式、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社会、社会公众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识别、认知、感受的过程,就是大学校园文化对于社会、社会公众的作用、影响、辐射的过程。大学校园文化不仅具有大学本位的意义,还会由辐射和扩散以及文化感应力穿越大学校园的边界,影响广泛的社会领域,既承担着大学校园内育人培才的重要职责,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负着影响、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职责。而亚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是探究亚文化语境中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逻辑前提。

二、亚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所谓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一般是指大学管理者和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倡导、实施、建树优良文化,克服不良文化的实践活动过程。作为亚文化的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所具有的客观、内在的逻辑关系,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应以社会主流文化为基础,并在社会主流文化的统辖、规范下,按照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定规律实施。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亚文化基本特性,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框架中,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领域在内的完整的社会系统,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和方式上的不断创新,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社会科学、规范的共有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基本信念和行为习惯,引导、规范他们的实践,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将其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按照亚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将大学校园文化视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则该系统的建设由三个层面结构而成,即物化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大学校园文化的物化层面是大学在长期的学校教育活动中创造、建设的各种物质设施,是校园文化的物化形态、硬件部分,是整个校园文化的表层;大学校园文化的制度层面是整个校园文化的中间层面,是校园文化中对于大学生的相关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的组成部分。是在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中所形成的,要求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大学校园文化的观念层面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是大学在长期的学校建设和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受社会文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和制约而形成的,为大学师生员工共同认同及信守的目标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在具体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要将确立和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独特的大学价值观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将塑造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将强化包括人文环境和制度文化、课程教学与非课程教学活动及各类组织在内的载体作用的发挥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以此建树大学生正确的理想追求、政治信仰、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持。

大学校园文化所具有的规范、约束和导向特征?熏使其具有文化管理的性质和功能,因此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从亚文化——组织文化管理的视角下实施。而以往对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及具体实践多是在意识形态范畴内的认知和操作:理论研究上多是相对孤立、封闭地就狭义的大学校园文化本身讨论,却游离于作为特定社会组织的大学整体管理范畴;实践中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多是由党委、政工部门、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实施,并局限于大学的一般文化生活、课余活动、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等领域,形成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局限。事实上,我国大学的国立定位和社会主义性质,必然规定了大学管理与其社会主义属性的内在统一,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理论探究与实践发展的基本路径是大学管理。管理理论与实践在当代的发展成果和标志即是基于“人本管理”理念和“观念人”的人性规定的亚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大学组织文化管理的构成部分,就是依据组织文化管理的基本理念、规律、原则、方法,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社会组织中,由大学管理的主导者引领,以大学生为主体,在校园文化的物化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展开的实践过程。既表现为大学中的校园环境、建筑、标识、景观、教学设施、社团、网络、教学、科研、礼仪、庆典等物化形态的硬件部分,也包括大学的学校传统、学校精神、科学理念、价值标准、教风、学风、校风、校训、人际关系、审美倾向、校园风气、集体舆论、学术空气、心理氛围,以及规章制度和行为方式等软件部分。而且,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组织文化管理的目标是同一的——教化、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政治信仰、科学理念、方法技术、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亚文化具有的双重属性,使得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具体表现为一个建树优良文化、克服不良文化的实践活动过程。亚文化还具有对于社会文化以及整个社会的辐射性,因而大学校园文化能够超越大学范畴,通过传播对社会主流文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实施影响、校正或是干扰,使得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与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相互关联、制约的系统性。在社会主流文化的统辖、主导下,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整体上塑造了大学的文明、民主、科学、理性、规范、严谨、创新、发展、良知、道德、积极、健康的社会形象,使大学及大学生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典范和代表,积极影响并引领着社会文化,社会生活。但是在当代,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本身正面临着社会转型、社会观念变化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带来的冲击与挑战,使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受到削弱,也给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带来了困扰和冲击。与此同时,大学校园文化又受到其他社会文化形态包括负面文化的影响,造成大学校园文化中不可避免地生成、存在着消极的因素。社会文化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错位、缺位,使得大学生群体中功利化倾向严重,忽视思想意识、理想信念、人文素质、道德规范的修养及各方面能力和谐发展,造成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心理素质欠佳、价值扭曲、道德失范等问题,而大学校园内包括国考在内的考试作弊、学术论文抄袭、科学研究中的舞弊现象,更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发散着消极影响,并对社会公众、社会文化形成了负面导向。这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着眼于社会大系统,必须在建树优良文化与克服不良文化两方面双管齐下,从而实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强大的育人培才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校园文化积极、正面、健康的社会辐射性,使得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会推动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运行和发展,而且能够成为社会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由此推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

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是建立在对于社会主体——人及其关系的关注和解读基础之上的;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关系,则规定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作为主导,即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意味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由其主导者——大学党团组织、院系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及教师引领、主导,以大学生为主体,在校园文化的物化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展开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因此,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要以大学生为主体,必须确立、建构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建构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是一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实施、目的,都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依据;建构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是注重和发挥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防止主体错位、缺位;建构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是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者与主体的矛盾关系中,依据大学生特有的实际,定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使之契合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大学生为主体,从更高的层面上审视,则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关于人的主体地位思想的遵循和落实,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遵循和贯彻。大学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最高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即是“以大学生为本”。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确立、建构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是大学最高教育理念的根本要求,更是对于大学生的需求、价值、权利、理想的尊重和实现。要通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坚定政治信仰、掌握科学方法论、建立正确价值观、具有充分认识与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造性实践主体和栋梁之才,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任务,最终实现在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主体的认识、实践能力的建立和提升之上。

责任编辑杜福洲

作者:孙 进

上一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论文下一篇:现行建设工程投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