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2023-02-14

第一篇:四川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贺州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贺州乡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不少于300字)

此选题主要是对贺州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以调查为依据,对贺州乡村旅游进行分析,提出适合发展贺州乡村旅游的较为有效对策和依据。贺州是广西欠发展市之一,由于其自然环境、交通运输、科技文化、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制约,贺州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乡村更甚,村民的生活水平有待提高。本次对贺州乡村旅游的调查研究,对探索适合贺州乡村旅游发展,加快贺州乡村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乡村旅游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的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乡村旅游是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产物。而作为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国家政策等在我国乡村旅游产生及发展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促进了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在城乡之间的共享以及财富重新分配的实现,并为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和城乡差别的逐步缩小、产业结构优化等做出大的贡献,推动欠发达、开发不足的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乡村旅游对于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设计)提纲,不少于500字)

1.研究目标:

由于乡村旅游是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主要是在自然风光、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等上做文章,它是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来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使乡村更具文化品味与艺术气息,在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加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的同时,乡村的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文化、建筑等)得到关注、保护及丰富,部分乡民的就业问题也得以解决,对乡村的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得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得到不断的完善,利于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民幸福生活美好新家园建设,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研究的目的: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基本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及发展趋势等的进一步了解,,在贺州乡村旅游现有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现实的基础上,借鉴当前国内外发展乡村旅游道路上成功案例,提出适合贺州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方案,为贺州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的建设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份可参考的依据。

1、乡村旅游基本概念和意义:

2乡村旅游与其他旅游方式的简单区别和乡村旅游特征:

3、当前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4、贺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5、贺州发展乡村旅游对策: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为研究做准备;

2.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统计分析等,把握贺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从而 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

3.参与观察法:实地参与观察贺州乡村旅游点,从直观的角度把握、了解贺州乡村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

4.比较分析法:与国内外乡村旅游比较,学习经验,找出优势,从而结合贺州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找出改进及发展的对策,使这些方法对策更具有实践的意义。

(二)研究手段

以传统文献检索手段为主,辅以网络、数据库等手段开展资料收集,并结合实地的参观调查、访问调查、数据整理分析等。

第二篇:研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

摘 要: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 乡村旅游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功能,在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同时,有效促进了贫困农村的经济发展,成为城乡互动的一种有效模式。研究重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对重庆统筹城乡发展格局的有益补充,也是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 对策

一、重庆乡村旅游资源基础及市场规模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和乡村资源为基础,以城市居民为巨大潜在市场,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欲望为目的的旅游产品。传统的农业资源借助这种产品能够实现更高的附加值。重庆自古就是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之地,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底蕴和社会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从田园风光、乡村聚落、乡村建筑到农耕文化、民风民俗、节庆文化;从农业观光到农产品品尝、购物;从传统农业生产到现代化高效农业等等,均有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为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重庆具有区别意识的乡村旅游自2000年才开始自主发展,现已具有一定的规模。2006年,重庆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达1676万人次,占全市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数的24.69%,实现直接旅游总收入9.3亿元。目前,全市共有乡村旅游景区(点)数2470个,客房数总量74208张床位;全市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单位共12个;直接吸纳农民就业人数5.3万人,间接提供劳动就业岗位12万人;到2010年,全市旅游农业游客总量将达到1850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1%,预计约占当年全市国内旅游总人次的18.5%,重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二、重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

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强大的综合带动、文化交流、信息流通和辐射功能,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载体。目前,重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大致有五种:(1)农家乐及乡村饭店发展模式。重庆乡村旅游发展主要以农家乐作为载体,全市的“农家乐”数量已多达3650余个,年接待游客量达到1000余万人次,占重庆乡村旅游旅游收入的85%左右。此外,还有部分乡村饭店在传统农家乐基础上发展起来,主要分布在“一小时经济圈”区域。(2)生态及高科技农业园模式。该模式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发展势头良好,是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模式。主要分布于重庆市现代农业园区(渝北)、重庆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北碚)、重庆市农业科技博物馆、巴南区百里生态农业经济长廊、万州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园等。(3)森林公园模式。该模式是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原始形态。主要分布于南岸区南山、沙坪坝歌乐山、北碚缙云山、江津四面山、南川金佛山、万盛黑山谷、武隆仙女山森林公园等。(4)古镇民俗节事模式。主要分布在各级历史文化古镇和民族风情村,如重庆美丽乡村嘉年华、土家族摆手舞节、垫江牡丹节、三峡柑桔节、永川茶竹文化节、北碚静观腊梅节等。(5)景区带动型模式。主要是指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剥离出来,吸纳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如南岸南山片区、长寿户片区、武隆仙女山片区、金佛山片区、东温泉片区等均属这种模式。 重庆是拥有8.2万平方公里土地、3000多万人口的年轻直辖市,大城市与大农村的二元结构十分明显。目前,重庆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着以下问题:(1)乡村旅游模式发展不平衡,配套功能服务产品不齐全。目前,除农家乐模式较为成熟外,其他乡村旅游模式如生态农业园、森林公园、民俗节事旅游等在产品规划、建设、包装、宣传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齐全,不能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2)乡村旅游产品档次较低,乡村核心文化挖掘不深入。很多乡村旅游产品无法反映农事农艺、乡村生活、乡土习俗、劳作体验等乡村核心文化内涵,更缺乏具有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能充分展示“村野文化”的旅游活动内容。(3)乡村旅游产业效益不高,经济联动效应不明显。乡村旅游理应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源和加速器,但目前重庆市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还不高,所占比例偏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拉动作用不够充分。

三、重庆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首先,因地制宜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市场导向配置资源,引导乡村旅游向优势地区集中。加强“一圈两翼”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分类指导和协调,架构“一环四走廊”的都市田园型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促进乡村旅游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发展,加速推进渝东南“乌江画廊/武陵山区”新农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产品从“单一”向“个性化”转型,旅游经营从“单体”向“规模化”升级。

其次,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体验性内涵,创造差异化的特色品牌项目。充分利用乡村旅游主体行为上的参与性特点,在乡村田园风光景观意象和农耕文化意象突出的地方,开展生态型农业观光园,让游客参与农作劳动,体验农事之趣;针对乡村旅游文化层次上的高品位性特点,挖掘乡村民俗文化意象,设立民俗风情区,开展一系列游客参与性较强的民俗文化体验恬动。

第三,维护乡村景观的原真性,避免出现围城效应,确保重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者参与乡村旅游活动,贪图乡村特有的乡土文化,他们所荷载的异域文化会与乡土文化产生互动过程,有时在很大程度上会诱发乡村固有文化的演化与变迁。这会破坏乡村的原真性意象,从而降低乡村吸引力,最终导致乡村旅游根基的动摇。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来维护乡村特色景观的传统性和原真性;必须认真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服从保护”的旅游业发展方针,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走生态文明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冯淑华 沙 润: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J].地理研究,2007(5)

[2]龙茂兴 张河清: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旅游学刊, 2006 (9)

[3]邹统钎: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 (3)

第三篇: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分析和对策研究

摘要:乡村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载体,以满足城市居民回归大 自然 、享受田园风光的愿望为目的的一种 旅游 形式。近年来,乡村旅游迅速 发展 ,尤其是都市近郊的乡村旅游发展增速更快,但是,在其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很鲜明的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发展建议

随着 中国 经济 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们整体精神文化需求的日趋增长,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正在悄然兴起并迅猛发展。何谓乡村旅游,目前尚无统一定义。专家们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乡村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载体,以满足城市居民回归大自然、享受田园风光的愿望为目的的一种旅游形式。本文所指乡村旅游包括古村落游、古镇游、民族村寨游和大中城市周边的度假村、山庄、渔村等。

一、中国乡村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

日前,中国乡村旅游开发呈现如下形式和特征: 从空间分布上看,主要有三种类型区。一是景区边缘地区型,它主要依托一些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发展起来的附属产品,是中国最早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区;二是都市郊区型,它主要是适应 现代 都市人日益渴望摆脱快节奏、过繁杂、甚喧嚣、多污染的都市环境的需求,利用都市郊区相对城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地缘优势和便利的 交通 条件,在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三是老少边贫地区型,他主要是近年来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陆续发展起来的。

从旅游项目和活动类型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观光型,它主要是以观赏 农村 自然田园风光、现代生态农业园区、传统民居和民俗节庆活动为主题;二是参与型,它主要是采摘旅游、购物旅游和务农旅游,尤其是秋季采摘旅游在都市郊区最盛行,参加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影响面最广;三是度假型,它主要是到观光农园或农家“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体闲度假娱乐旅游。

从游客停留时间和活动空间看,主要以近程一日游“城郊型”为主。由于中国乡村度假型旅游日前才刚刚开发,条件还很不成熟;加上乡村旅游热点区域的城市郊区交通区位的优化,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在增强。因此,日前中国乡村旅仍然以短程不过夜一日游为主,符合中小尺度旅游者空间行为特征的 规律 。

从客源市场看,主要以国内市场,尤其是本地及周边都市团体游客为主,散客和国际游客少。受距离、价格、交通、信息、旅游地的接待条件和知名度等因素影响,参加这类特种旅游的散客和外地远程游客甚少。

二、目前乡村旅游存在问题

1.规划开发不够 科学 ,盲目开发现象严重。目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依然存在,乡村旅游遍地开花。部分乡村旅游点,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布局,缺乏资源论证、规划与策划。特别是由于乡村旅游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有许多乡村旅游项目仅对原有乡村资源稍加景观修改加工,就盲目上马、批量开发,最终导致乡村旅游核心资源迅速耗损。 乡村旅游开发一般应选择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地带。城市近郊由于交通便利,客源稳定,区位优势明显,因而适宜发展乡村旅游;而在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地带,由于有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有风景区大量的客源为基础,因而也便于发展乡村旅游。而一些既无资源优势,又无区位优势和客源基础的地方,若盲目地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出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本地居民对农业并不陌生,因而也就难以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

2.模式雷同,缺乏特色。中国疆域辽阔,农业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性明显,有利于各地形成自己的农业特色。但是目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尚不多见,各地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雷同,开发利用多限于果园、林地、鱼塘等类型,开发项目也多为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园等,观赏型蔬菜园、瓜果园、花卉园、租赁果园、租赁花圃、租赁菜地、民俗观光村、民俗农庄开发较少,耕作、栽培、牧羊、赛马、驾船、捕鱼等农事活动以及民俗资源开发不够。

3.文化含量不够。多数乡村旅游产品往往只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同时,所推出的乡村旅游服务项目,也往往只停留在提供食宿和餐饮的低层次服务上,而对于那些有很强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的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挖掘还显得十分不够,致使乡村旅游的游览方式主要还是观光旅游,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旅游产品普遍缺乏。

4.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中国目前的乡村旅游项目大都是在一些村镇和农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这些农户的村镇领导自然就成为了这些旅游项目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显然缺乏相应的行业 法律 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造成服务不到位和管理工作混乱,因而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旅游效益的提高。

第四篇: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乡村旅游为例

蒲姝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成都6117311)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特征,指出目前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产品单

一、特色不突出、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及营销和品牌意识差等,提出应对乡村旅游景点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品牌化战略,加强科学规划,强化经营管理,加快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以增强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差异化;品牌

文献引用:蒲姝.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市乡村旅游为例

【J】.生态经济,2010(5):119~123.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旅游

19世纪起源于欧洲,在我国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90年代中后期得到长足发展。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以一种更为灵活、更贴近生活的态势,以田园景观为主体,受到被柏油马路、高楼大厦困扰的人们的喜爱。乡村旅游强调休闲、回归山野及朴实的乡风民俗文化,在各大城市逐渐风行。做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吸引着众多人群的参与,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

1乡村旅游概述

1.1乡村旅游的内涵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域环境及其资源为依托,以乡村性与乡村意象为核心,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的一种旅游方式与经济开发活动。具体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风格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方式、乡风民俗等资源,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健身、娱乐、求知、养生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其目标消费群绝大部分是城市人群,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就是通过视觉,味觉、触觉等感观享受,达到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效果。

1.2乡村旅游的特征

我国农村的乡村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大都具有以下七大特征:

(1)多样性。既包含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又包含农业资源、文化资源。(2)地域性强。有南、北,山地、平原之分,也有汉族和少数民族之分。(3)极强的季节性。乡村农业生产活动有鲜明的季节性,乡村旅游靠天吃饭,在气候宜人的春、秋季节,乡村旅游旺盛,而炎热的夏季和严冬季节旅游冷淡。(4)游客的参与及体验性。到乡村旅游不单是观光活动,还包括农事劳作、垂钓、划船、喂养、采摘、加工等参与性活动,游客在参与活动中充分体验农民的生活情趣。(5)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是农耕文化、乡村劳作形式丰富,有刀耕火种、水车灌溉、划船捕捞、采莲编织等;二是乡村民风民俗、传统节日、民间文艺等,这些都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6)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乡村原始的自然风貌,浓厚的乡土风情,“古朴、原始、率真、土气”的乡土特点,使乡村旅游具有贴近自然、返璞归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这也是乡村旅游最能吸引城市人群的特性。(7)经营的低风险性。由于乡村旅游建立在原有农业生产和资源条件的基础上,不破坏原有生产形态,通过调整经营方式,而使其多功能化,开发难度小,见效快,风险较小。2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

2.1乡村旅游的发展历史沿革

乡村旅游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特别是进入2l世纪后形势喜人,引起了国际旅游界的广泛关注。分析其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推动作用。

(1)经济增长的推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产水平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43元,N2000年达到6 280元,增长了18倍。恩格尔系数也由当时的57.7%降至1J39.4%,下降了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49.1%,下降了18.6个百分点。可支配收入增加,:至1J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 785.8元,恩格尔系数为36.3%,1:1",2000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下降了6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及恩格尔系数的大幅下降使我国居民有了充足的旅游经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只满足于吃、穿、住的基本生活条件,转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新要求。久居城市之中的人们日益向往郊外秀美的自然环境、清新的空气、开阔的田野,开始走出城市,走进农村。

(2)政府政策的推动。1995年我国实行的“5+2”工作日和每年三个长假期制度,使我国公民假期增加到114天。同时,经济收入增长使城市居民拥有私家车的数量大大增加,而道路交通设施大规模的建设,使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为都市人到郊外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提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的口号,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1999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生态旅游年”,全国各地抓住新机遇,开展乡村农业生态旅游,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进入2l世纪,国家旅游局大力倡导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生活方式为主要吸引物的农业旅游,并开展了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活动。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针,阐明了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2006年,国家旅游局开展了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的全国旅游活动,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 旅游、新体验、新风尚”;2007年的旅游主题为“中国和谐城乡游”,其口号是“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乡村发展、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城乡互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2.2成都乡村旅游的发展

成都以“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而闻名全国,发展势头迅猛。“农家乐”主要以农户家庭

为主经营,早期的游客活动主要内容为赏花采果、棋牌、喝茶聊天等,且花费低廉(一般20元/人·天~40元/人·天),迎合了城市居民回归乡村、找寻童年乐趣的心理需求。市民到城郊“农家乐”去的初衷,更多的是为了打发周末时光,带上家人或者约上朋友,娱乐一下,放松一下。这种度周末的方式,成为市民喜爱的大众化休闲方式。1987年~1991年,为乡村旅游发展的萌芽阶段。1987年全国第一家“农家乐”诞生于郫县友爱乡农科村的徐家大院,农科村“农家乐”从花木种植和观赏开始,逐步开辟了农业观光、游览、休闲等项目,形成了“农家乐”旅游的雏形。这~时期的“农家乐“主要是农业生产结构从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成都市的乡村旅游类型还有龙泉驿区兴龙镇万亩观光果园、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花乡农居观光休闲旅游等。1991年~2002年为发展阶段,从事“农家乐“的农户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本着“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在城郊区、龙泉驿区、锦江区、都江堰区,各区县纷纷结合各自农业旅游的特色开发出大量的“农家乐”旅游点。从2003年起进入迅速发展阶段,成都市政府对近郊建设新农村的途径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来抓。这一阶段,成都市周边各城郊结合部建设了多处都市观光农业旅游景点,而且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 展,最典型的例子是锦江区三圣乡的“五朵金花”,在这一时期发展为4A级“农家乐”并不断壮大。据统计,成都“农家乐”仅2006年就吸收了直接从业人员3.6万人,间接从业人员18万人,年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主要类型包括农家园林型、观光果园型、景区旅舍型、花园客栈型、养殖科普型、农事体验型和川西民居型等,出现了锦江区三圣乡、龙泉驿区等“农家乐”旅游品牌。

表1 2003~2009年成都乡村旅游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乡村旅游收入5.46.27.310.1 13.917

收入年增长量0.60.81.12.83.83.1

年增长率12.5% 14.8% 17.7% 38.4% 37.6%22%

数据来源:成都市旅游局公布数据和网上收集数据整理。

第五篇:四川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策与研究

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如何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成为了发展四川农业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将结合四川农业的发展现状,深入研究如何加快四川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 四川农业发展现状

1.1 农业基本情况

四川地处西南内陆,幅员48.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5.1%。境内东部为盆地,西南为山地,西部为高山峡谷高原,平坝占7.84%,丘陵占10.06%,高原占32.08%,山地占49.44%。2009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4 92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0 292万亩,经济作物2281万亩,其他作物2347万亩。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462元,增收340.8元,增长8.3%,其中种植业实现人均纯收入1199元,比2008年(下同)增加75.1元,增6.68%。

1.2 农业人口及劳动力转移状况

2009年四川省农业人口6698 .4万人,占总人口的74.55%,比2008年减少6万人。非农业人口2286.3万人,占总人口的25.45%,增加82.9万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加0.71%。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173.89万人,同比增长7.44%。其中省内转移960.99万人、省外输出1209.34万人、外派劳务3.5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468.95亿元,同比增长19.62%。农民人均劳务收入2670.81元,同比增长19.55%。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1.3 农业机械化状况

2009年四川省农机总动力达2947.71万千瓦,比2008年增长9.68%;中央安排四川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亿元,在21个市(州)的175个县(市、区)实施,补贴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农业机械18.78万台,受益户达17.79万户,全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总投入达14.1亿元。全省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28.46%,比2008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全省投入联合收割机3万多台次,650多个跨区机收服务队开展机械化收获作业服务。全年完成机收面积1125万亩,比2008年增加5.7%,其中机收小麦324万亩,机收水稻807万亩;机耕作业2601.78万亩。全年为农民人均增收20余元。

2 四川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四川农业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尽管四川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从总体来说,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要达到农业现代化还有很大差距。

2.1农业生产环境改造缓慢,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主要由于四川地势多为丘陵山地,加之投入不足,导致四川农业生产环境改造难度大、进程慢。农田多为丘陵山地,大中型农业装备无法使用,直接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有些地区还保持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四川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低产田土比重大、水利工程设施年久老化失修也是影响四川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2.2 城乡一体化进程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四川除成都市以外的城市城乡一体化改造严重滞后,政府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农村道路、通讯、饮水、能源等供给水平仍然十分低下,这些已经导致四川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严重落后。

2.3 农村人口转移面临新的挑战。四川的非农业人口尽管有所增加,但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74.55%;农村劳动力输出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四川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相对薄弱,劳务输出仍处于粗放阶段,而当前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正从体能优先向技能优先过渡,四川农业劳动力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此外, 四川农村劳动力外部流动十分不均衡,大量青壮年和高素

质劳动力外流,造成四川从事农业劳动的多为妇女和老年劳动者。

2.4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四川农业生产经营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粮食作物占较大比重,经济作物种植比重较低。同时,四川农业产业规模小, 结构单一,多为独立农户或作坊式生产,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相对较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处发展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3 实现四川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

由以上问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手段就是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农业机械化、生物技术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进程。

3.1 加快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迅速转移

3.1.1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已成为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因素之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由于农村户口失掉了许多就业机会、遭遇就业歧视屡见不鲜、就业保障极低。户籍制度的取消已成为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的关键。但是户籍制度应该逐步改革,一次性取消户籍制度必将对城市的居住及就业容纳能力造成压力,只会适得其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取消户籍制度应该与城市发展规模相结合逐步向外辐射、扩大范围。2010年7月,四川省开始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的管理制度,以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为基本落户条件;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本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3.1.2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城市对人口和就业的容纳能力毕竟有限,因此,针对当前四川社会的发展状况,农村劳动力就近或就地转移是最有效的方式。一是扩大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的规模,将一定辐射范围内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由镇府规划集中安置,村民自行兴修各种住房和公共设施,解决转移到城镇的农民的就业问题。二是直接将发展较好的农村地区城市化,加强城市建设,在农村就地消化转移过剩劳动力,加速拉动农村内需。

3.1.3 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

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常适宜就业技能不足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将工业生产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生产的发展重心转移到农村,既能减少工业对城市的环境污染、减轻因人口集中而产生的诸如住宅紧张、交通堵塞等“城市病”,又能扩展农村的非农产业,使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第

二、三产业。此外,工业导入农村需要建厂、兴修各种设施设备及设立各类机构,间接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减少农民工外出打工引发的两地分居、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各地应依据实际条件,推行各种优惠措施积极吸引企业到本地选址、用工,促进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3.1.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是要求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到城市中去,而是将其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到第

二、三产业中发展。城市化并不能完全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达到转移劳动力的效果,不仅如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为城市化建设打下基础,当村落的基础设施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考虑将其发展为城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注重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及建设的公益性,如集中修建改造民居,改造卫生设施、供水饮水设施,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兴修保健所、农民会所、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医疗机构等设施,此外也应兴修水利设施、发展微滴灌设备,以减少日益增多的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除农村公共设施外,还应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重点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土,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机电提排灌设施、农村机耕道的维修改造建设,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大力推进农村户用沼气池

建设、秸秆气化工程建设。

加速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建设时,必须坚守耕地红线标准,合理规划,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杜绝一味地将良田变房产。

3.2加速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推进农业工业化、产业化,着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价值;注重生物技术化水平,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3.2.1 提高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水平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最根本的方法,而与农业规模化相结合,农业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1)加快土地流转,使农田规模化,努力改造中低产田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农民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有所提高,为农田规模化创造了条件。应连片小块农田,或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农田改造,推坡地变平原,使大型农业装备能够在四川平原地区使用了;要充分围绕新建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再造一个“成都平原”的目标,认真实施《四川省耕地质量建设工程规划》,是四川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的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力度,使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率达到90%以上,扩大作物品中覆盖范围,提高技术覆盖率、到位率和肥料利用率。同时,政府应出台加快土地流转的相关规定,实行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努力为规模经营创造条件,以非农收入为主农业收入为辅的兼业农民建议采取出租农田的土地流转方式,以利于经济萧条时期的无法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回流农村;已转为城镇居民的农民建议采取出让农田的土地流转方式;建立有效准入政策,将高素质并有意向从事农业生产的城市居民引入农村,用科技改变农业低产低效的局面。

2)继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与力度。农机购置补贴使农民购机用机的热情度高涨,有效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但是补贴应因地制宜,在平原地区应适当加大大中型农机装备的补贴力度,促进当地农田规模化发展;在丘陵山区应重点发展适合丘陵和盆周山区的中小型、微型耕整机,改变传统的牛耕人收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可以改造地貌的丘陵山地,建议将一些土建设备的大型机具如推土机、挖掘机等也纳入购置补贴范围,以促进当地农田规整。

3.2.2 加快农业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

现代农业不仅要重视生产发展,还应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四川虽然农业物资丰富,但工业加工率低,产品的附加值不高,直接导致农业经济效益低。实行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可以有效地将传统农业生产转化为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现代制成品农业产业,最终形成市场经济效益。

1)农业工业化,是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模式,其目的是最终实现农业与工业的高级形态的产业综合的过程,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化、农业生产结果的工业化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化。政府应对传统农业进行市场导向的工业化改造和经营,在农村建设标准化、专业化、工厂化和高质化的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工业,促进农产品价值的快速提升,不仅能扩大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空间,为当地居民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还能间接促进农村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重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2)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

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因此,政府应在四川省各地区进行全面调研,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建立适合本地发展的规模化、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产业基地强县,即扩大“一村一品”项目规模,以便提高生产效率及方便管理;在“一村一品”的发展基础上,引导建立适应该地区产品的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价值以及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农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农业产品销售出去,农民从中获利,政府应起到桥梁作用,成立公益性农民组织、搭建与需求商之间直接的供需平台,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民获得最大利益。

无论是农业工业化还是农业产业化,都要求农业生产、加工达到一定规模,因此,发展各类农业生产加工企业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政府在兴建这类企业时,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应该重点考虑农民利益最大化,杜绝经济利益被其他商业组织侵害。其一是引导各村村民集资建立独立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专门化企业,合理分工以提高经济效益;其二是扶持本地农民专业合作合作社发展。

3.2.3 注重生物技术化水平,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中都走过弯路,比如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引起的土壤退化、环境污染,以及水土流失问题等。我国目前虽然高度重视生产环境建设与保护,采取了退耕还林等重大措施,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环保水平还较低,全民的环保意识尚未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长远大计,我国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应立足于“持续农业”,坚决制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开发模式。在农业生产中应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培育高产、优质、低耗、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林木、畜禽、水产良种,满足农业乃至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强农业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绿色农业”。其次,要探索和推广农业作物用养结合、相互促进的耕作制度,以培养地力、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3.3 引导农村劳动力回乡创业

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农村人口素质逐年上升,但青年“断层”现象却日益加剧,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农民大量外出,导致留守农民素质低、知识面窄、思想观念陈旧现象日益恶化,适应不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降低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青年“断层”现象不容忽视,必须引起高度警惕。政府应该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实和完善农村各项就业、创业政策;教育和引导青壮年劳动力立足农村,建功立业;支持青壮年劳动力搞好生产经营,对下乡、回乡的农村劳动力予以政策上的优惠和奖励。具有农业科技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下乡回乡不仅能够学以致用,还能在村上起到推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作用。此外,应严格推行“一村一个大学生”项目,在选聘时要认真考核,将立志扎根农村建设的大学生分配到需要的地方,用他们的知识改变农民陈旧的观念,用他们的经验为农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利益。 4 结语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四川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大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在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同时,要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水浒传每一回读书笔记下一篇:商场楼层经理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