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教育论文

2022-05-10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儿童早期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回归生活的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选取儿童真实观察过或经历的生活场景作为美术活动的起点,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宽松的创作空间,鼓励和培养学前儿童对艺术美的追求。从而使学前儿童的美术兴趣得以保护,从自发的随意的美术兴趣渐渐转变为持续的、带有艺术素养的审美眼光。

第一篇:儿童早期教育论文

浅析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在促进儿童智力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摘 要: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育和提高,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育,在儿童早期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在促进儿童智力发育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音乐教育;儿童;智力发育

21世纪,是一个互联网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人类物质文明的建设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何能让更多的人才适应现代化社会建设的需要,已经成为我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音乐,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因为早期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促进儿童智力的发育,在培养儿童的美感,欣赏美、创造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可以开发儿童潜力,塑造儿童的健康和活泼的个性,促进孩子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它是教育的开始,是生命的启示,鼓励孩子们更加主动、自信地参加社会活动和学习。儿童通过音乐的学习可以增强记忆力、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例如,爱因斯坦、达尔文、牛顿等都非常喜爱音乐。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还曾经在1911年创作过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然而,作为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一种手段,儿童早期音乐教育并没有被广泛地关注,大多数人的目光停留在文化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当然,学习文化知识是很重要的,但为了培养儿童的发散性思维,我们应该以音乐教育作为幼儿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

首先,早期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环境,还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曾经有人做过一个研究,婴儿被分成两组,一组生活在一个只有白墙,天花板上没有任何装饰,安静的隔音的房间里,另一组生活在墙壁和天花板上装饰着五颜六色的图案的房间里,透过玻璃能看到医生和护士在工作,还能听到美妙的音乐。几个月后,对两组婴儿进行智力测试,发现房间里缺乏刺激的孩子,其智力水平与另一组相比是缓慢的。这项研究表明,早期丰富的环境是儿童的智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音乐在这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早期音乐教育是开发孩子潜能得最有效的途径。科学证明儿童与生俱来就具有巨大的潜力应该说每个孩子生下来个个都是天才。那是遗传基因决定的,科学发现,人的基因当精子和卵子结合时就决定了孩子大脑的结构,其影响作用占30%~60%,所占比例因人而异,以生理遗传最为明显。它告诉了我们儿童的潜能是客观存在的,开发的空间的巨大的。这不仅为孩子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物质前提和发展的可能性而且还制约着孩子日后发展的方向。武汉市一个5岁的女孩已进入武汉大学超智班,她可以用英语和汉语背诵伊索寓言,并能使用英语进行对话。主要原因是她的医生父亲让她从小听音乐,她父亲还说:“给孩子适当的信息来刺激大脑,是一种重要的早教手段。” 不仅如此,生理学家也早已证明:音乐训练可以促进人们大脑左右半球的均衡发展。因此,对儿童进行早期音乐教育是必要的。听音乐,学习唱歌可以开发儿童智力,通过乐器的学习,节奏的训练,你可以锻炼孩子们手部的精细运动,这样孩子的听觉、触觉和视觉相协调,使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培训和发展,促进均衡发展儿童的大脑左右半球。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学龄前儿童学习钢琴或其他乐器可以使他们未来的推理能力在学习数学等学科时发挥极大的作用。伟大的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个,一个是数字,一个是文字,一个是音乐!”在孩子们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音乐作为启发儿童智慧的关键,不仅是合适的,而且是非常富有成果的。

其次,早期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促进儿童智力的发育,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以及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孩子自我人格的完善,建立崇高的道德品质。优美的音乐可以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是最直接、最明显的方式。音乐用美丽的声音,美妙的旋律,生动的节奏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通过潜移默化的环境接受音乐对其性格的感染和教育。正确的音乐教育,能使孩子体会到积极、快乐的情绪,体验音乐的美,享受美,使孩子的性格更加活泼开朗,并且培养孩子的胆量和才能。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一些刚生过孩子的母亲给婴儿听一些古典音乐。例如,莫扎特的奏鸣曲,循环反复,不断放给婴儿听,不断给他们讲解。直到婴儿5个月的时候,又进一步实验,把一些他们从没听过的曲子夹在已经听熟的曲子中放给他们听,当听到那些从没听过的乐曲时,婴儿脸上带着惊讶和不安的神情,而听到那些熟悉的曲子时,他们则露出会心的微笑。这个结果说明5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记住乐曲了,所以音乐,是培养孩子记忆力的最好途径。

所以,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让孩子接触音乐,让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练习唱歌、表演,大胆的、天真地表达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审美能力的评价和欣赏。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审美和道德往往在同一进程中实现。当我们教孩子学会唱或让孩子们享受到丰富的音乐和艺术歌曲,能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学会唱歌的孩子不仅喜欢,而且善于通过行为表达他们对这首歌的内容的感受。在集体歌唱、演奏乐器或小节目时,为了确保演出效果,孩子会控制自己的行动,提高集体的责任感和约束力。所以让孩子们学习音乐、舞蹈、乐器、可以培养孩子团结、诚实、勇敢和优良的品质。美妙动听音乐的韵律和节奏,符合了人们生理的韵律和节奏,被不同年龄和知识阶段的人们所接受。这里,不需要前期教育积累,不需要循序渐进的铺垫,无论是多大的孩子,都能够一定程度地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根据音乐这样的特点,如果让学龄前儿童经常性接触音乐,或者带他们参与各种适宜的音乐活动,儿童大脑就会时时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从而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像我国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说的那样:“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我们应该通过音乐教育,让孩子们体验到快乐,喜欢音乐,并使自己的人格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记得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我六岁开始学习拉小提琴,音乐世界赋予我的直觉,对我的新发现(运动物体的光学)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因为直觉产生了新的科学发明。那种直觉实际上与音乐世界的所谓灵感是相通的。”因此,早期音乐教育,在孩子的智力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育和提高,能够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育,在儿童早期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记忆力等方面的能力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我们应该结合其他艺术手段,将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作为早期教育中一个重点方向,使儿童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姚兴全.儿童文艺心理学[M].重庆出版社,1990.

[2] 李晓明.关于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几点思考[M].文艺生活,2009(6).

[3] 黄君.莫扎特效应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9.

作者简介:李丹丹(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2000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同年进入黑龙江省儿童中心文艺部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儿童钢琴教学、研究工作。

作者:李丹丹

第二篇:回归儿童生活的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

摘 要 回归生活的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选取儿童真实观察过或经历的生活场景作为美术活动的起点,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宽松的创作空间,鼓励和培养学前儿童对艺术美的追求。从而使学前儿童的美术兴趣得以保护,从自发的随意的美术兴趣渐渐转变为持续的、带有艺术素养的审美眼光。家长应尊重和保护学前儿童的美术天赋,以期通过学前儿童对生活的自我感悟用美术的方式进行自主的表达,养其运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

关键词 回归儿童生活 学前儿童 家庭美术教育

Family Art Education for Preschool Children Returning to Children's Life

LIU Didi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

1 回归儿童生活的教育意义

杜威说:“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与规律的世界。儿童世界的主要特征不是什么与外界事物相符合这个意义上的真理,而是感情与同情……”①我们经常会看到“雪地上有几个淘气的小鬼在玩,他们的皮肤都冻紫了,手指头也冻得不那么灵活了,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去暖和暖和,可是他们不去;如果你硬要他们去的话,也许他们觉得你这种强迫的做法比寒冷还难受一百倍。”②学前儿童的世界是童真、童趣和童心的生活,儿童的生活是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世界。儿童的生活是儿童以自己的感受选择其喜欢的事物,亲身体验表达其当下时刻最真实的感受,无所谓成人生活的规则、条条框框,儿童的纯净与细腻时常为我们揭开另一个新奇的、神秘的生活世界。今日的儿童不仅属于人类整体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明天的成人,教育回归到人自身,回归到人的精神生活世界的建构,从其本源性上来讲也就是要回到儿童身上,关注儿童的生活。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在《人的教育》中说明了教育和生活的关系。指出,儿童拥有探寻外部世界的“迫切愿望”,从而获得外界和自身内部的一种“统一”,即“迅速成长的精神的联结和法则”,“通过这些联结和法则,这些事物至少可以获得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意义”。③幼儿在生活中成长,在生活中接受教育,教育更不能脱离儿童的生活空谈教育。随着社会充分的文明化、技术化,电报、电视的发明和盛行,人类不得不为自己所创造的文明产物所牵累所羁绊,儿童沉浸在手机和电视的世界,被要求掌握世界的标准与秩序,教育越来越远离儿童自己的生活世界。尊重学前儿童的权益,回到儿童生活的教育,才是教育本真的基础和前提。

回归并不是简单的倒退或重复,而是在己有的或经历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加工、提升,使之获得新的发展,达到新的境地。④生活就是通过占有、享受、内化并创造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围绕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能动的活动。⑤儿童的生活即包括儿童通过感知所经历的一切,也包括儿童自身的情感精神世界。儿童用其全部的热情和精力体验和探索生活,并在生活中逐渐成长。回归儿童生活的教育是儿童自身的权益,是儿童在自我探索中感受到世界的奇妙与美好,是儿童认识世界、学会成长的最好方式。回归儿童生活的教育是保护儿童心中美与善的种子,是尊重其自我学习的途径。

2 回归儿童生活的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的价值

学前儿童指正式进入小学学习的儿童。学前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常表现自己的主观意愿,将自己的感受毫不掩饰的表现出来。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创作者加入自身情感后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学前儿童的学习方式以直接经验为主,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所以,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必须回归生活。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开展早,没有固定的学习内容、没有特定的场所和时间,学前儿童的家庭美术活动都以自身的美术欲望為基础,家庭为学前儿童提供满足其美术活动的氛围。

学前儿童通过美术活动观察事物了解世界,加入自身的情感后,获得艺术活动带来的纯粹快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在艺术教育中应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争取家长的支持和主动参与”。⑥在家庭中进行的美术活动不同于学校美术活动,没有固定的美术内容,没有特定的美术时间和场所,恰恰是学前儿童通过美术活动表达情感、获取快乐的最好途径。学前儿童在家庭中,可以自主的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美术活动中,美术作品没有正误之分,可以淋漓尽致的表现自身对美的追求。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学前儿童在家庭中生活时间长,家庭的美术氛围对其身心发展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回归儿童生活的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把日常生活和学前儿童直接的经验作为美术学习的兴趣起点,家庭美术教育联系家庭日常生活和美术活动,选取和吸收美术创作和美术想象的素材,提高学前儿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保护学前儿童自身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从而能用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的视角表现生活。避免脱离学前儿童生活的美术内容,避免不符合学前儿童身心特点的美术目标,避免单一模式化的学前儿童美术活动形式,避免“像不像”的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评价方式,避免学前儿童美术活动中忽视了幼儿。

回归儿童生活的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是学前儿童表达自我的方式。学前儿童在家庭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各样对学前儿童来说新奇的事物,与家庭生活成员或他人建立了不同的生活场景。内容选取儿童真实观察过或经历的生活场景作为美术活动的起点,学前儿童通过对其生活的体验和观察,领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美,具有对生活和美术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方法上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可以捕捉到早期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通过家庭提供支持及时满足幼儿的美术天分,此阶段的学前儿童处于对美术的朦胧、好奇阶段,家长在学前儿童生活中为学前儿童提供发挥创造性的机会,支持学前儿童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术的乐趣,鼓励和培养学前儿童对艺术美的追求,根据学前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敏感期进行指导。对学前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应站在儿童的角度,用儿童的眼睛和童心去看待美术作品,此时儿童具有“泛灵”,往往给周围的事物加以拟人,成人切勿评判其幼稚和错误,学前儿童在美术作品中表达其自身的感受,家长应给予学前儿童宽容和自由的空间。

回归生活的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是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创设适合儿童的家庭生活氛围,以美术活动为表现基本手段,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力争在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中体现生活的特征,实现生活的价值。回归生活的学前儿童美术,尊重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前儿童的美术兴趣得以保护,从自发的随意的美术兴趣渐渐转变为持续的、带有艺术素养的美术兴趣。同时能满足学前儿童自我情感的表达。在家庭中的美术活动多为体验式,学前儿童将家庭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事物、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在美术作品中表现出来,不受外在条件的束缚。学前儿童的创作非常自由,对美术活动的表达更自信,也更加有成就感。

回归生活的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使得家长和学前儿童成为彼此信任的朋友。家长在引导学前儿童对生活的观察中,也在美术活动中与儿童保持同样的热情,对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关注。家长营造出的宽松、愉悦的艺术氛围,保护学前儿童的美术冲动,培养儿童健康的感情。家庭中持续的关注生活的美、表现生活的美的藝术氛围感染儿童和家长,在美术活动中双方相互沟通,家长越来越了解儿童的想法和创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平等民主的亲子关系。

3 回到儿童生活的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策略

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回到儿童生活,以期通过其对生活的自我感悟,用美术的方式进行自主的表达。尊重和保护学前儿童的美术天赋和美术兴趣,培养其运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以下阐述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中回归生活的具体实践策略:

3.1 提高家长的美术教育素养

家长美术教育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前儿童的美术素养,家长要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利用微信公众号或者幼儿园的讲座,充实在家庭中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知识。比如采用游戏的方法与学前儿童共同参与家庭美术活动,家长和儿童共同制作“舞会面具”,然后播放音乐布置场景共同参加舞会。如儿童在涂鸦阶段中的冲动是在于体验行为,使用的材料就必须能自由得表现运动感,水彩的流动会产生不明确的模糊块面,因而使儿童的行动也变得不明确。引导幼儿在创造作品时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经验和运动经验等,建立幼儿与作品的情感联系,如引导幼儿回忆放风筝的动作要领、风筝升空的心情、风筝越飞越远的情形,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实现统整的学习,在统整中实现自我认识。如果幼儿说“我不会画”,家长应继续追问,“你想画什么呢”,分析幼儿是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还是缺乏自由、宽松的美术创作空间。如果幼儿想画小猫,生活中没有接触过,从而不会画。家长可以带幼儿仔细观察一只小猫,继续引导提问小猫喜欢吃什么啊等,丰富幼儿的感觉经验。

3.2 创设符合儿童生活的家庭美术氛围

家庭美术氛围对学前儿童的艺术素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应充分利用家庭环境,创设符合学前儿童日常生活的、能支持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环境。比如在家庭中让学前儿童挑选自己喜欢的区域作为美术区,满足幼儿涂鸦、手工、绘画的需求,让学前儿童自行表现对艺术美的追求。在家庭中摆放容易被学前儿童理解的、在日常生活中能产生共情的名画、艺术摆件等,激发学前儿童对美术的兴趣。可以为学前儿童提供不同的美术活动材料,如油画棒、彩铅、宣纸、卡纸、手工用品等,让学前儿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为其提供宽松、愉悦的美术创作氛围。充分利用家庭中的绘本,通过生动的画面形象,细致的故事情节,丰富学前儿童的感官体验,让学前儿童理解画面形象和美术的趣味。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学前儿童的互动情境,如去公园、去放风筝、去野炊等都可以引导儿童用绘画或者手工的方式记录下来,装订成册。

3.3 正确评价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

回归生活的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评价,要用儿童的眼光去理解其创作的美术作品,以尊重和保护学前儿童的美术兴趣为目标。当语言不足以表达学前儿童的开心、害怕时,他们或许可以经由艺术的表现成为生活整体的一部分。家长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考虑美术作品,而且也要考虑美术活动的过程。家长要用一颗童心去观赏其美术作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考虑,不能考虑“像不像”或者用专业美术的标准衡量学前儿童。当看到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时,先要倾听其对作品的想法和设计,对其中新奇的想法或大胆的配色进行鼓励,针对需要改进的地方与其共同商量共同观察寻求进步。(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39页)给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留有展示的空间, 将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装饰家庭,将其自己设计的卡片送给好友,专设其美术作品陈列柜,用于收集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可以在儿童自己的房间留出相应区域,让儿童自己设计自己布置。

学前儿童的心思细腻,充满灵性,想象力丰富,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期待家长能真正走进学前儿童的精神世界,同学前儿童一起探寻生活的艺术!

注释

① 杜威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② 卢梭著.爱弥儿.论教育.李平沤,译.商务印刷馆,1978.

③ 福禄贝尔著.人的教育[M].孙祖复,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④ 杜青芬.回归生活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⑤ 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的教育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02(4).

⑥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刘迪迪

第三篇:“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新思考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统筹解决“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将是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

如何帮扶“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更好地接受义务教育,有待于我们深入探索与实践。这也是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与普及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今后义务教育政策调整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一、“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是两个不断转换的群体,解决好“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当力求把握其各自的重点和难点。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是两个相对复杂而又不断转换的群体。不论是“流动儿童”,还是“留守儿童”,都是与人口流动相伴而生,都是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正是因为“流动”的特点,导致了这两个群体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时时处于变化之中。如:随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颁布,特别是由于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逐步实施,有可能使原来随父母一起流动的适龄儿童少年逐步回流农村,由“流动儿童”变为“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已经有所显现。与此相反,由于城镇就业压力的持续增加,也可能使一部分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因找不到合适工作而逐步回流,他们的孩子可能由“留守儿童”变为“非留守儿童”。正因如此,就全国而言,“留守儿童”总体情况仍然比较模糊,数量上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对“留守儿童”情况的把握更多地只是处于个案的现象描述阶段。

1.劳动力流入的重点区域,尤其是大城市、特大城市低收入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流动儿童”教育的难点与重点是什么?从地域看,大城市、特大城市中的“流动儿童”就学矛盾比较突出。根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精神,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流动儿童”当然也不例外。大城市、特大城市接纳“流动儿童”就学,应当以“简化手续、方便就读”为原则。但由于目前流动人口的管理政策尚不完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城乡的教育条件、教育质量存在明显差距。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也担心,对于“流动儿童”数量相对较大的地区而言,如果就学条件过于宽松,有可能进一步刺激“流动儿童”数量的超常规增长,给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增加压力,同时,不利于大城市、特大城市对流动人口实施“规模控制”。因此,这些地方所制定的有关就学政策和收费政策,无形之中增加了一部分“流动儿童”的就学难度。

从人群看,处于低收入水平的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难问题比较突出。教育经费不足是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在目前情况下,完全由流入地政府投入经费解决“流动儿童”就学问题也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尽管一些地方实施了减收、免收借读费政策,但部分学校收费仍不尽规范,使得农民工群体难以承受,他们纷纷将子女送入收费相对低廉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有的“流动儿童”甚至面临流失、辍学。

2.劳动力输出的重点区域、且父母双方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是“留守儿童”群体的核心,也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留守儿童”群体非常复杂,即便同样都是“留守儿童”,情况也是千差万别。仅从抚养方式看,有的是隔代抚养、有的是上代抚养、有的是同辈抚养、还有的是自我抚养。不同的抚养方式,给“留守儿童”带来的问题和造成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对策。同时,由于父母的流动,可能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影响是综合的、多方面的,有教育层面的、社会层面的、心理层面的,还有法律层面的,因此,“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从不同角度加以关注的群体。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从地域看,劳动力输出大省应当成为关注的重点。目前,四川、安徽、河南、河北等区域的“留守儿童”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地区。从人群看,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的“留守儿童”需要给予重点关注:(1)“留守儿童”父母双方而不是单方在外打工;(2)“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在本县以外的地方打工;(3)“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在外打工的时间超过半年;(4)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留守儿童”。这部分“留守儿童”,实际已经成为了“留守儿童”群体的核心。

此外,农村“留守儿童”核心问题是监护权利责任问题。“留守儿童”家长可因外出打工将监护权转移或委托,但其自身对子女的责任并不能因此而消除。“留守儿童”工作的重心应围绕监护权利和责任的分配与承担,而不是僅仅停留在一些补偿措施上。

二、“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教育问题有所不同,所采取的策略应当有所侧重。

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是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变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1.坚持“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为“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1)解决“流动儿童”就学问题,应当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同时加强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的沟通协调,不断强化管理职责,增强服务意识。由于“流动儿童”存在“流动性大”的特点,流入、流出又常常处于无序状态,他们的就学难以纳入流入地城区中小学的整体规划之中,给城区基础教育资源的安排带来不可预期性。因此,将“流动儿童”就学纳入教育工作全局中,纳入到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的整体规划中,当务之急是必须对现行流动人口登记制度进行改革,将16周岁以下流动人口纳入公安部门登记范围,以便准确把握“流动儿童”的实际数量,科学实施教育上的统筹规划。此外,通过完善社区建设,强化对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职能,也是一个积极有效的办法。

此外,解决“流动儿童”就学问题,应当“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但并不意味着流出地政府无须承担任何责任。流出地政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公安派出所不仅要建立“流动儿童”登记制度,同时应给每个流出的孩子在户籍所在地注册学籍。近年来,浙江省推行的“义务教育证书制度”,对“流动儿童”就学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义务教育证书制度”中的《义务教育登记卡》由户籍所在地学校负责发放,凡是到异地借读者须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填写《登记卡》,校长签名并加盖学校印章,随身带往借读学校,借读期满须随身带回《登记卡》和毕业考试成绩报告单。这一做法,有助于对“流动儿童”就读、转学情况实施监控。

作者:汪明

上一篇:公共卫生论文范文下一篇:税务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