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识字阅读教学论文

2022-04-23

摘要: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一个人对信息的获取和掌控能力已经成为判断其成功的因素之一。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阅读能力及其成人后的阅读能力及学业成就关系重大。因此寻求一套符合儿童早期阅读教育的方法和模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儿童早期识字阅读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儿童早期识字阅读教学论文 篇1:

创造无所不在的语言教育环境

研究发现,儿童早期语言和阅读的条件、环境、能力与他们的未来阅读能力以及学业成就存在很大的关系。在早期阅读的关键期里,哪些能力的培养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应该如何观察与支持?怎样摆脱无效的发问与不适宜的引导?围绕诸多问题,记者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兢。

构建有中国教育立场的早期阅读教育

●《教育家》:您曾提出,中国文化情景下幼儿早期阅读存在诸多特定性。“特定性”应该如何理解?

●周兢:“早期阅读教育”的全称应当是“早期阅读与读写教育”。在中国文化情境下,我们必须考虑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定性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特定性。从历史文化特定性来看,中国出现“早期教育”不超过两百年,但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中,早已有童子认字和写字的“教育”习俗,一提到早期阅读和读写,很多人自然将之归结为认字和写字的学习。事实上,学前阶段儿童机械的、集中的、大量的认字和写字,是不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

从语言文字特定性上说,我们必须关注汉语与印欧语系语言的差异。汉字表意文字具有较强的图形特征、形象性、整体性以及以形表意的特点,在文字构造与结构特征完全不同的汉语文字情景中,儿童的认知加工过程同英语为母语的儿童完全一样吗?汉语文字的文化特性,提醒我们在思考和研究汉语儿童阅读和读写发展的问题上,应当具有中国文化和中国教育立场。根据研究我们发现,汉语儿童早期阅读与读写的能力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第一,前阅读的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行为,逐渐形成对内容的理解和阅读策略,对图画书的内容进行表达与评判。第二,前识字的经验:自然而然地认识一些汉语文字,逐渐获得有关文字符号功能、形式和规则的意识。第三,前书写的经验:借助阅读图画书和认识周围环境,通过涂鸦、图画、像字而非字的符号、接近正确的字等形式进行的书写。在这样的过程中,建立书写行为习惯的经验,感知理解汉字结构的经验,学习创意书写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要让儿童在语言发展关键期内,培养起早期阅读与读写能力。但绝对不是超前教育的认字、写字。我们的建议是,在学前阶段培养孩子阅读图画书的兴趣和习惯,养成他们专注地阅读纸本图画书籍并喜欢文字符号信息的能力,提升他们通过画面理解人物、情节和内容的能力,培养他们喜欢用纸笔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再下功夫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一个能够静心读书的人,一个善于读书的人,恐怕努力增加10倍都难以企及。

●《教育家》:有人指出,我国许多幼儿园采取集体教学的形式进行早期阅读教育,同西方国家个别化或小组化学习形式不同。幼儿园通过集体教学进行早期阅读教育的利弊何在?

●周兢:首先需要厘清的是,西方国家并非没有集体教学的方式。人数可能存在差异,方式可能不太一样,但使用集体教学方式进行阅读教学非常普遍。对中国的幼儿园来说,集体教学、小组化学习或者阅读区个别活动都是必要的。这里所说的集体教学指的是全部孩子一起的活动,而非为了“开课”人为安排的半个班活动。使用集体教学方式组织幼儿园孩子早期阅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符合中国文化教育场景需要,因为我们的班级规模比较大,适当数量的集体教学活动会更加集中有效利用时间,但因此更需要教师考虑早期阅读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我们经常看到幼儿园教师在早期阅读集体教学活动计划中的有些目标要求是无的放矢的,比如“培养幼儿阅读图画书的兴趣”“鼓励幼儿积极讨论图画书内容”,这样的集体阅读活动很可能有效性很差,因为教师提出的早期阅读目标是终身学习都可以使用的目标。教师没有清晰的概念:到底如何在20-30分钟内帮助幼儿获得早期阅读和读写的某一点或者某两点重要经验?教师需要更好地理解3-6岁儿童,把握自己的教育对象有關早期阅读和读写学习的经验状态,非常明确地提出教育目标,围绕儿童应当获得的经验来组织有效学习。

过去我们的教研活动以及各式各样的“赛事”,往往把功夫下足于“教学方法”,以为搞出的“花头”越多越新就越好,这是对中国集体教学活动的误解和误导。教师现在知道了“理解儿童”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加重语气说,“理解儿童”必须理解儿童发展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必须理解儿童现有的和可能提升的学习经验。

围绕核心经验的关键信息展开指导

●《教育家》:不少幼儿园都有图书角,但往往“爱看书的儿童多,会看书的儿童少”,很多孩子缺少持久度和专注力。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

●周兢:首先,需要检查图画书是否符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阅读,是否对儿童具有阅读的吸引力,是否做到常换常新。在上述问题解决的前提下,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培养幼儿的阅读专注力:集体阅读一本图画书,提出几个与图画书内容相关的问题,建议幼儿课后自己去进一步阅读和讨论;在幼儿园阅读角配上耳机,让幼儿可以边阅读边聆听图画书内容;组织幼儿讨论分享阅读过的图画书内容,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某一本图画书;根据某一本阅读的图画书,布置前书写作业,让幼儿深入阅读之后,用前书写方式画出自己的想法。关注幼儿阅读持久度和专注力,实际上是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入学做好准备。这是教师和家长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教育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需要幼儿在阅读中通过细致观察逐渐读懂图书的内容。不过在阅读开始时,幼儿难免关注一些非关键内容。幼儿园教师应该怎样正确引导,既能保护幼儿阅读积极性,又能避免观察无度?

●周兢:《指南》对培养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十分重要,通过图画书画面信息的理解读懂一本书的内容,可以让幼儿非常有成就感,逐渐掌握阅读学习的重要方法策略。我们需要指导幼儿学习观察关键画面形象、关键的情景情节和关键的细节,这样幼儿就可以抓住重要信息理解图画书的内容。

幼儿园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理解过程中,要十分重视自己的提问和在组织幼儿讨论过程中的反馈行为。有的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的时候,总是问:你看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这类问题是无效或者效果很差的,因为对儿童观察没有指向,甚至反映出教师没有做很好的阅读准备。以在传统儿歌基础上创编的图画书《一园青菜成了精》为例,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提出3个问题:诗歌里谁和谁打仗?谁是谁的队伍?谁用什么方法战胜了别人?问题看似简单,实质却指向了儿童理解这首传统儿歌内容的关键信息。当教师对于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中儿童应该获得什么样的关键经验有了把握之后,教师可以将这样的认识与对教育对象的了解联结起来,转化为对本次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等因素的进一步认知,找到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

教师的引导策略非常重要。以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中有关儿童前书写学习为例,研究告诉我们,儿童的前书写经历了从线条涂鸦发展到图文同时表现,再到象形文字阶段,最后到比较完整的汉字的发展过程。教师提供创意书写活动时,儿童可能表现出几种创意书写的策略,包括自创汉字、图画代替和以字代字。当儿童获得了很多有关书写的经验,也知道了可以用文字来表达思想,他们就可以灵活地使用。比如,教师在进行“兔子先生去散步”活动时,关注让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开始学习有意义的书写,用固定的符号来表达固定的意思;教师设计让儿童以图形书写记录的方式表达对于图画书内容的理解。当教师掌握了某一个关键经验,将其放到教育目标中,创造一个情景让儿童学习,儿童就会获得这个关键经验,并且表现出超乎预料的学习效果。

在潜移默化的游戏中学习阅读

●《教育家》:延伸创作本应是分享阅读教学中最精彩的部分,在实际教学中,相对于读本学习,延伸却显得虎头蛇尾。怎样改变这一现象?

●周兢: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应当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在活动中学习阅读。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核心概念,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幼互动环境,组织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阅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让幼儿乐意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

第二,在游戏中学习阅读。游戏是早期阅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一方面可以设法把阅读当作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自发地产生阅读的动机和愿望;另一方面需要认真探索,如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阅读。教育者需要更多地把指导性行为转变为支持性行为,通过为儿童的游戏环境布置丰富的语言文字资料,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游戏行为中学习阅读。

第三,在操作中学习阅读。因為是阅读教学,教师专注于阅读本身,出现“一读到底”“一问到底”和儿童“一答到底”的现象;有时教师为了搞活课堂气氛,一会儿读大书,一会儿读小书,一会儿看电子书,实际上可能脱离了对早期教育基本要求的考虑。在操作中学习是学前儿童学习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早期教育所有课堂均需要关注的。有关儿童前阅读经验、前识字经验和前书写经验的建立,都离不开在操作中学习的途径。

如果教师具有上述的观念和做法,延伸活动一定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教育家》:您指出,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内容可以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以及其他领域活动之中,能否给幼儿园提供一些具体办法?

●周兢:用“语言教育无处不在”的视角观察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我们将会发现许多教育机会。很多幼儿园教师反映学前儿童前书写比较“难教”,我们以此为例进行剖析。围绕学前儿童的前书写核心经验,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指导策略,帮助孩子学习创意书写。

写计划。在每天幼儿园生活中,教师要经常跟幼儿一起谈谈一日活动的计划,或者重点活动的规划,可以请幼儿思考、讨论活动的打算。“我们今天要到小班去帮助弟弟妹妹们学习穿衣服,你们有什么打算?请把自己的计划写下来。”“明天我们要去公园春游,你们觉得可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一张小纸片,一本小本子,可以让幼儿画画写写,做出有条理的计划。

写备忘。一个小小备忘录,可以帮助幼儿从“想要记”到学习“怎样记”,从“不会记”到“记不全”,再从“记得来”到“看得懂”。这样的幼儿园生活中的创意书写培养了幼儿前书写的兴趣、愿望和动机,帮助幼儿积极主动探讨建立早期书写的关键经验。

写卡片。在幼儿园生活中幼儿学习社会交往,常常存在各种表达感情的需要。有人生病了,幼儿想要表达同情和慰问之意;获得了帮助,幼儿想要致以感谢。教师可以将写问候卡、感谢卡的机会让给孩子,幼儿可以用前书写方式学习表达自己的情感。

写日记。幼儿也有记录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用创意书写方式写日记可以达成这样的目的,也可以帮助幼儿学习获得这种书写内容和形式的经验。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幼儿园,都存在着大量幼儿学习用前书写方式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创造无所不在的创意书写的教育环境,就是为幼儿提供支持和鼓励,吸引幼儿在与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运用创意书写的方法来记录想法、传递信息、表达观点。有心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抓住有利时机让孩子获得前书写的机会,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幼儿运用创意书写方式进行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宽松而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获得有效的语言和读写经验。

作者:谷珵

儿童早期识字阅读教学论文 篇2:

多媒体技术与学前儿童阅读教学

摘 要: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一个人对信息的获取和掌控能力已经成为判断其成功的因素之一。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阅读能力及其成人后的阅读能力及学业成就关系重大。因此寻求一套符合儿童早期阅读教育的方法和模式成为众多 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展现学前儿童阅读教育的特点,通过对比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育的差别,探讨多媒体技术为学前儿童阅读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传统教育 学前儿童阅读教学

一、学前儿童阅读教育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论述,有必要先定义研究对象——学前儿童的概念。心理学家把人的一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而学前儿童一般指从新生儿(出生至1个月)到幼儿期(3岁至6岁)的人。①这些儿童是学前儿童汉语阅读教学研究的对象。

所谓阅读,是指看书面的材料并理解其内容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读的过程,二是理解的过程。对学前儿童而言,周念丽等认为真正有意义的阅读是始于儿童达到一定的识字程度的自动化(熟练)基础上,并且所读内容也要符合儿童读者的经验。②我认为她们的观点过于强调阅读过程的自动化。有些学前儿童在阅读的开始阶段,他们的阅读速度很慢,(因为他们对汉字的掌握和识别不是很熟练),可以说这些儿童对汉字的自动化加工能力还很差,他们会需要很多的注意才能理解文字的内容。但是阅读速度慢并不代表这些学前儿童对通篇文章或故事的理解。因此我认为周念丽的这一观点不完全正确。学前儿童的识字程度的自动化并不是有意义阅读的先决必要条件。与此同时,我完全赞同周念丽等人认为的学前儿童阅读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经验这一观点。因为这一论点和以上已论述的关于儿童的认知理论相一致。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是把文字,即符号系统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联系,从而获得对这些文字有意义的理解。如果学前儿童的阅读材料超出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那么他们将很难理解阅读所蕴含的意义,甚至他们会根本没有兴趣去读。例如,让一个学前儿童读有关应用社语言学的文章,他一定不能进行有意义的阅读。我同意徐子亮教授的观点:“读者所具备的同材料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是译码的基础。”由此,我认为在选择学前儿童的阅读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到学前儿童的经验范围,不要超出他们的认知水平应为重要的选择因素。在训练儿童阅读的时候,把读物和儿童已有经验之间建构联系有助于兒童对文字编码和译码的过程。

二、学前儿童阅读教学的教育理论基础

阅读教学活动和内容如果与相应的教育理论相结合,那么“教”与“学”的过程将会更加系统化。在阅读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一个人的知识获得不是仅靠自己实现的,而是通过不断地和外界环境进行相互作用而逐渐建构的。建构主义理论和传统的教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孤立的学习行为,而是和外界的情境的相互作用过程;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学生处于主动的位置,积极地发现知识,探索并构建知识;3.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识的教授者,而是在学生构建知识过程中更多地扮演监督者、评估者和帮助者的角色。

三、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育在学前儿童阅读教学上的差别

传统的学前儿童阅读教学,教师(大部分指幼儿园的教师)采用的是纸本教材,主要以教师教授为主(也会有师生互动活动)的上课形式。教师也主要扮演传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这样儿童在课堂上获取知识主要依靠于纸本教材和教师的言语讲解和其肢体语言。基本的授课形式是一个教师对几十个学生。相比传统教学,多媒体教育技术则会利用多种可用于教学的工具如DVD、电脑、CD播放机、幻灯机等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一些教育机构制作的教学课件可以把单一的纸本教材变成歌曲、图片、动画、甚至游戏等多种方式的输出。输出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使儿童在不同场景中,进行情境化的学习。

四、多媒体技术为学前儿童阅读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

多媒体技术为学前儿童阅读教育主要带来以下几个的深远影响:1.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将为儿童阅读课堂带来学习环境的变化。儿童将会多角度、多方位地认知汉语词汇、理解篇章结构、揣测人物、知晓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等。因此儿童将实现三个空间的学习,从多维层面构建自己的与所学主题相关的阅读知识。2.教师的作用和角色的改变。教师在多媒体阅读课堂上将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成为辅助学生构建知识的帮助者。基于多媒体教育的特点,很多学者提出了教师在阅读课上新的作用。周兢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起“鹰架作用”。他的观点是基于Christie和Enz的研究结果—提供与主题有关的语料加上教师的参与要比仅仅提供语料对儿童的阅读发展更起作用。教师的这种“鹰架作用”强调幼儿园的教师在教授儿童发展读写知识时要参与、示范和支持。但教师应对不同的语料的支持不同。多媒体技术教学恰恰能够提供这样的帮助。多媒体可以分别对班上不同学习能力的儿童设计内容不同的人机交互练习。多媒体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儿童的“最佳发展区域”,实现有效率、有针对性的学习。

总之,本文主要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对学前儿童的阅读教学产生的影响。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原理,以及其后发展的情境认知心理学、结构主义、最佳发展区域理论等理论都为儿童阅读课的设计和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改变了阅读课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更为主动、有兴趣地学习,而且使儿童在不同空间构建多层面的与主题相关的阅读知识。多媒体技术与上述理论的有效结合给学前儿童的阅读教育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上的技术革命,更多的是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革新。

注释:

①周念丽,张春霞编著.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

②周念丽,张春霞编著.第170页.

参考文献:

[1]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周兢.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周念丽,张春霞编著.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郭晓冬 胡汶青

儿童早期识字阅读教学论文 篇3:

如何有效提高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的策略

摘 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如何有效地促进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做了初步的阐述:注重课前预习,激发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创设一定的情境促进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运用多媒体,加强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内化儿童识字方法,提高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通过反思,巩固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

关键词:识字;预习;情境;多媒体;反思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以识字教学为主,小学初级阶段是识字教学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掌握大量的生字,任务相当繁重,相对于学习故事情节比较丰富的多种体裁的课文来说,识字教学显得有点枯燥、趣味性不强,再加上小学生具有贪玩和好动的天性,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作为学生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对小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发展,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初步的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课前预习,激发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

做好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对儿童早期识字能力的锻炼是一项很好的措施。对于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断提高预习水平,是大有好处的。通过预习,可以使学习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上与优等生的差距逐步变小,使其在课堂上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不断增强,更有勇气面对今后新知识的学习,而且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出课外自学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通过教学实践过程的反复验证,我认为有效提高学生早期识字阅读能力在学生预习时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清楚地标出自然段落,对全文有清晰的轮廓;2.圈出一类字和二类字,明确识字的不同要求;3.从课文中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4.积累优美的词语以及经典段落。

二、创设一定的情境,培养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玩的天性,在课堂上注意力往往很难集中,所以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有助于学生集中思维,促进学生识字教学能力的发展。创设情境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以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导课教学,或者进行生字动画教学。识字教学中创设情境还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认知特点,恰当运用多种识字的方法,比如用形近字比较法认识和区别常见生字书写错误,运用字谜的方式识记一些生字,可以使学生达到终身难忘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加强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持久性差,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往往比较关注,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则不感兴趣,不易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演示能够以其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轻松地获取知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愿望。

现实的课堂识字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使识字教学显得比较枯燥,儿童学习容易分散注意力,兴趣不够浓厚。在识字教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做成一个动画,形象的展示出来,让学生在了解汉字书写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汉字的字形,就可以使枯燥的生字学习过程变得生动起来,使学生愿意去学习,而且也便于学生去掌握。

四、内化儿童识字方法,提高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识字教学要同课文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在课文阅读的同时进行识字教学比单独认字更有趣味。通过饶有兴趣的故事情节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识字教学带给他们的乐趣,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在趣味性阅读中运用恰当的识字方法,进行新的识字学习,并且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运用,内化为自己的识字方法,也会进一步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发展。阅读能力的持续提高,使孩子对识字的迫切性又得到了强化,反过来又会促进他对识字兴趣的不断提高,从而进入识字教学的良性循环阶段。

五、通过反思环节,巩固儿童早期识字阅读能力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进行反思,使我们更加认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及时发现识字教学过程中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比如在上完一节识字课之后,通过反思后觉得这节课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那么就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意地安排一些游戏的形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把学习生字这种抽象文字符号的枯燥教学寓于游戏之中。采用多样学生喜欢接受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识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培养和巩固学生识字阅读能力。

总之,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探索更先进、更优秀的识字方法,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魏长青.新课改背景下的识字教学,2009.

[2]仇玲娟.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点尝试,2006.

(作者单位 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矿工路小学)

作者:张璟

上一篇:大学英语考试改革影响论文下一篇:居住区规划与生态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