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论文范文

2022-05-10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共卫生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本文基于Citespace对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职业发展进行分析。通过对发文量分析显示出医护职业规划领域发文整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通过对关键词的节点分析得到关键词为企业管理,主要沿着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心理契约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三个方向进行分支。通过对发文作者群体进行分析发现各作者联系不够密切。

第一篇:公共卫生论文范文

浅析医院公共卫生管理

【摘要】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应当长抓不懈,医院各个部门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同时,这也与社会的稳定和谐息息相关。因此,这项庞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努力。最终,才能在互相的支持和理解中,实现综合医院公共卫生工作的优化管理。

【关键词】综合医院 公共卫生 管理

1.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意义

公共卫生管理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的流行,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的管理活动。在现今社会里,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1确保百姓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

目前,广大群众对很多病症缺乏系统科学的认识。许多人在患上传染病或其他流行性疾病时,由于恐慌或欠缺医学知识,首先会选择综合医院接受治疗。综合医院做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为患者解除病痛。因此,医院抓好公共卫生管理是确保百姓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

1.2提升医院外在形象的有利途径

广大患者在最初选择综合医院进行疾病治疗时,往往出于对医院的充分信任。因此,医院应当充分尊重患者对医院的这份信任,尽量凭借自身的医疗水平及现有的设施设备,为患者的治疗作出积极的努力。这样,抓好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利于改善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促成良好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

1.3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强大支柱

综合医院凭借高超的医疗技术及优质的的服务,同样能够赢得众多患者的认可,逐渐提升自身的知名度,为更多的患者治疗疾病,排除痛苦,自然也会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2.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综合医院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和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深刻剖析。

2.1宣传力度不够,公众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认识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有了一定保障。然而,目前我国综合医院平时很少注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工作,只有在某些特定宣传日时,才予以大力宣传,使宣传工作流于形式,致使一些地方病、传染病出现时,使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综合医院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事件应急系统和机制,以致在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无法做出准确到位的判断,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在应急机制方面,缺乏公开透明的报告制度和预警监测系统,导致相关信息不完整不及时,无法做出灵敏的应对反应,不利于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

2.3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有待改善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部分医院的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公共卫生管理的客观需求。这些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知识,特别是医疗、公共卫生等知识基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严重欠缺,致使他们无法提供自身工作的效率,不能从容面对相关突发事件。可见,培养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提升其整体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已是迫在眉睫。

3.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

认清目前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问题,才能更好的采取积极措施,弥补不足,促使公共卫生管理实现给付健康的发展。

3.1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

综合医院承担着公共卫生宣传教育的社会职责。综合医院要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健康宣传工作,使公共卫生知识常识化生活化,使广大群众崇尚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是社会风尚,不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这样,公共卫生知识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人民群众在面对疾病时拥有平稳健康的心态,最终引导人民群众正确对待公共卫生问题。

3.2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预防控制能力

综合医院要想提升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和能力,必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的应急处理体系。因此,综合医院应当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分析存在的问题,在突发事件预警、病情信息、应急队伍、救治队伍等方面给予大力的完善,达到管理职能明确、责任固定、队伍优良的状态,实现公共卫生管理的规范化和模式化,尽快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3.3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积极配合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综合医院承担着治病救人的重大责任。在面对传染流行病重的患者時,不应持有嫌弃和排斥想法,应当切实把患者当亲人朋友看待,发扬救死扶伤的医疗精神,努力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积极工作,把工作落到实处,积极配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3.4定期举办学术交流,借鉴积累国外先进经验

每个国家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过程中都有着自身的特色和宝贵经验。我国综合医院的公共卫生管理知识体系与国外的很多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积极借鉴他们的经验和优点。综合医院可以定期开展公共卫生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引进先进外国的公共卫生管理经验,积极促进外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推进。

4.小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因此,综合医院在公共卫生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往往处于先锋地位,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更为灵敏。本文首先分析了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意义,随后提出了医院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务广大群众。

参考文献:

[1]林芳梅.综合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院.2008(7).

[2]陈建秀.关于城市社区公共卫生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医院.2010(3).

作者:王晨

第二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职业生涯规划文献计量分析

摘要: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本文基于Citespace对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职业发展进行分析。通过对发文量分析显示出医护职业规划领域发文整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通过对关键词的节点分析得到关键词为企业管理,主要沿着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心理契约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三个方向进行分支。通过对发文作者群体进行分析发现各作者联系不够密切。通过对突现词分析,得到最新的主题词为职业认同,护生,护士以及情感承诺。

关键词: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职业生涯规划 公共卫生从业人员 文献计量分析

1.导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公共卫生职业的风险与回报不成正比,那么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前进动能将大为减弱,“生理”引发倦怠和恐惧。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未得到充分的医疗防护保障,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出现了被感染的情况。对于医疗事业的没信心和恐惧导致部分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放弃选择医学职业的发展道路。医护职业的职业规划迫在眉睫,只有对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职业进行合理规划,才能有效规避上述现象。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弗兰克·帕森斯(1909)提出人与职业相匹配是职业选择的焦点,认为人具有个人独特的人格模式,并且存在与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该理论强调人格与职业之间的相配,是最早期的职业辅导理论。霍兰德(1960)创立了人格类型理论,谈到职业选择反映个人人格并延伸,他将人格类型划分为六种,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家型、传统型。格林豪斯(1987)认为职业生涯发展应该分为五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进入组织阶段、职业生涯初期、职业生涯中期以及职业生涯后期。萨帕(1990)提到人一生的完整职业发展阶段模式,并将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以及衰退阶段。

1900年初期,中国开始出现职业指导,清华大学周寄梅(1916)是最开始提出职业指导相关理论的人,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中国早期第一个倡导职业指导的团体(1927)。龙立荣(2002)发现了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员工心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并证实在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确起到了的核心作用。黄英忠(1997)在《人力资源管理》提到职业生涯开发与人性需求的关系、开发的阶段、影响职业抉择的因素、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职业生涯管理等问题。

国外对于职业发展规划的研究远远早于中国,所以我国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方向大多是基于国情并结合国外的研究理论基础而来,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缺乏思想创新,尚且在处于初级研究阶段。

1.3相关概念的界定

随着职业生涯内涵的发展,建立了一系列动静结合的职业生涯理论模型,为个人和团队做出有关职业发展的正确选择提供支持。职业生涯理论是有关个人成长、职业发展和社会角色等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理论的总称。

2.研究设计

2.1研究方法

研究软件是由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 应用软件,主要用于分析数据文献挖掘研究热点并将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通过对可视化数据图谱的分析,研究者可以把握该领域的热点以及研究进程。

2.2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学术期刊(CNKI)的 “CSSCI”数据库作为研究数据源,集中了相关研究的最前沿和最核心的研究成果,可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权威性,以“主题=职业规划—卫生or职业规划—疫or职业生涯发展—疫or职业生涯发展—卫生or职业认同—疫or职业认同—卫生”,选择时间为1990-2020年,精确匹配检索,共得检索结果1936条。

3.知识热点分析

3.1发文量的时间分析

从图谱结果中可以得出中国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职业发展的论文发文数量呈现出较为陡峭的山峰状。2003年非典爆发,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职业发展道路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与关注,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职业发展的水平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14年之后的医学从业者数量达到饱和,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职业发展的研究开始停滞。到2019年的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职业发展的相关研究达242篇,可以预测,2020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职业发展道路的研究会再次受到重视。

3.2关键词分析

将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时间跨度设置为1990-2020年,生成关键词图谱。从图谱结果可以看出最大的节点是企业管理,主要沿着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心理契约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三个方向进行分支。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职业认同,知识型员工,企业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出现在该领域的新词有:“心理资本,中国文化,人才流失,知识型员工”等。可见在该领域,对于医护职业规划的研究已经出现新的热点词汇,我们可以重点把握。

3.3发文分析

从图谱结果中可以得出,出现次数最多的作者以凌文铨,戴良铁,龙立荣为代表,三位作者均在该领域有较深的研究,文章整体分布较散,可见该领域的研究人员不多,深度也不够。经过CiteSpace软件分析后得到的分析结果,该领域的作者之间联系不多,学术讨论有待增强。南京大学商学院在医护职业规划领域研究最有代表性,其次是中国人民劳动人事学院,最后是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4.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基于突现词分析

自1998年到2018年间,突现词中最新主题词:从最早的企业管理,职业生涯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规划过渡到激励规划,心理契约和无边界职业生涯到最新的主题词工作满意度,职业认同以及护生,护士以及情感承诺。由此可以看出,在医学卫生科技以及经济管理类的文献中,与医学相关的职业规划目前在前沿行列,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职业规划问题讨论比较热烈,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大环境下,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职业规划问題更是值得研究,不能只在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才重视公共卫生从业人员,长久的适合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职业规划才是大势所趋。

图1.突现词统计图

5.研究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1990-2020年中文核心期刊的职业规划相关论文的研究。对关键词进行识别分析发现“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契约”、“职业认同”等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致力于职业规划研究的主要作者有凌文铨、龙立荣、戴良铁等,各研究团队之间的学术讨论较为薄弱,其中南京大学商学院发文最多,其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和南开大学商学院。突现词近年来主要有职业认同,护生,护士以及情感承诺等。该领域各学者机构联系不多,对医护职业规划问题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但是由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医护行业也会在职业规划领域逐步受到重视。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在该研究问题上,可能存在计量方法,研究样本等问题产生的误差,同时因为缺乏经验,文献参考量不多所以难以给出更为准确且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政府的政策的导向就如同风向标,往往能预示着一个行业未来5年甚至更久的发展状况。此事件的肆虐,警醒了全世界的各个国家,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健全直接决定了此事件突发时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是否有足够的底气直面风险。同理,其他行业的职业规划体系也同样决定了该行业的健全以及稳固程度。所以不仅仅是医护行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应当被给予重视,其他行业也应该以此为警示,避免再出现对该行业产生放弃和恐惧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刘娜. 中国女性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困境探析[D].吉林大学,2014.

[2]孔春梅,杜建伟.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综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03):5-9.

作者:张婉玉

第三篇:卫生立法生态化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构建

【摘要】 防治环境污染与其他环境公害,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整合卫生立法生态化和公共卫生体系构建的概述,辨析两个领域的关联,进而提出卫生立法生态化的原因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两个领域同时发展的时代意义,对于我国目前卫生立法生态化的研究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有序开展和卫生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卫生立法生态化 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构建 环境

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大上,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公共卫生维系人类健康与生态文明在宗旨上具有高度贴合性,卫生立法的生态化趋势为公共卫生的构建,对环境保护起着指引与保驾作用。

一、卫生立法生态化与公共卫生概述

1、卫生立法生态化

一直以来,中国的法制理念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法律是维护少数人权力的工具而已。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在享受社会化分工和科技发展带来的利益同时,不得不忍受生态环境的恶化,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法制理念。需要我们构建一种法律的新理念“生态本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产物,是在环境中和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生态本位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法制理念,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律生态化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线对法律做出的一种概括和描述。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卫生法对于卫生领域的调控将围绕着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类疾病防治与自然保护而进行。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卫生立法中,用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最优地处理卫生活动中的各项关系。因此,卫生立法生态化符合法律生态化演变的趋势,在未来将成为卫生领域的迫切需要。

2、公共卫生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

公共卫生是社会公众共同的卫生,是面向社会与群体,综合应用法律、预防医学技术、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社会共同参与消除和控制威胁人类生存环境质量和生命质量的因素,改善卫生状况,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活动。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政府己经对公共卫生引起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但如何构建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关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构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是我们国家立足于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构建和谐社会,践行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二、卫生立法生态化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构建之辨析

1、卫生立法生态化与农村公共卫生有着共同的宗旨

卫生法学在充分保障和尊重环境的基础上,卫生立法的基本主旨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共同主旨体现在:其一,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卫生事业总目标的工具和载体,农村卫生体系的构建,村民健康目标的实现,是以农村卫生事业的建设为载体。其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代表着我国卫生管理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实体。卫生法在对农村卫生的管理活动中所出现的一切联系,都是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为组织进行的,保证各项制度在农村公共卫生中的具体实施,需要依靠一个健全的体系予以协作。其三,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是一个社会实体,卫生法作为一个组织网内部协调和控制性的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意识体现,两者是一种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2、卫生立法生态化与公共卫生同属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

按十八大的要求,从生态文化的角度,加强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需要超越工业文明社会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以及摒弃“自然界没有价值”的观点,确立自然界有价值的观点,坚持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保证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都以生态文明精神为指引,实现卫生立法的生态化,指引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正确方向。

3、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构建需要卫生立法的生态化来指引

卫生法调整对象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现阶段的卫生立法需要紧跟法律生态化的趋势,以生态化的视角完善卫生立法的概念、原则、各项制度,确定以追求人类和环境共同利益为目标,才能确保这样的卫生立法是符合生态化理念的,才能保证我国卫生事业的健康、有序、和谐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是卫生事业最为重要的方面,一旦形成生态化的卫生立法将会对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形成权威性的指导,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将会准确地处理和协调社会关系,提高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实现效率。

三、卫生立法生态化的原因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1、现行卫生立法生态理念的缺失

卫生立法因受制于时代背景、本身具有的滞后性特点,表现为固有模式的人本主义思想,由于卫生领域围绕着环境保护和人的身体健康,卫生法相比于其他法律部门,需要更多的考虑生态环境。在其他的法律部门如刑法、行政法等都正在修订法律,新增司法解释予以确立生态化的对比下,卫生立法的脚步显得有些落后,主要表现在目前卫生法制建设的任务仍然停留在保护人的生存和健康上,对于影响人类健康的自然环境保护未纳入卫生立法的范畴,环境本身的价值没有得以体现,环境权仍然未予以确认和保护。

2、完善卫生法体系的进程中贴合生态化理论具有紧迫和现实性

改革开放后,以建立市场经济为改革目标的政策导致医疗卫生事业逐步被推向市场,以经济增长和市场化的经营理念造成政府怠于管理,市场失去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调控。城乡差距和阶层差距逐渐拉大,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系统尤其是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功能遭到极大冲击,导致疾病预防体系特别是农村的疾病预防体系功能逐渐削弱。县、乡、村三级医疗防疫保障网在我国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市场经济的改革,这一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在三级卫生防护网中作用进一步减弱,失去了调控的主要作用。

3、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基础薄弱

世界卫生组织(WHO)2000年对全球191个成员国的卫生总体绩效进行了排序,中国被排在188位,非洲最穷的一些国家都要比中国的人均卫生支出水平高出一倍。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卫生体系之薄弱。目前我国公共卫生最基本的实施主体乡镇和社区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备简陋,设施数量有限,不能保证完整的就医整治流程。卫生技术服务的职责不明确、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指引。许多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弱化政府的监管责任,将治理公共卫生的产品划分到由市场自由配置,直接导致了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弱化和薄弱。

四、卫生立法生态化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同时构建具有时代意义

卫生立法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只有把落脚点放在发展生态文化上,才能迎合环境时代的发展趋势,推进它们在实施生态文明战略中的实际应用,使我国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作为同时落后与我国经济增长和其他社会领域发展的卫生立法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构建是我们国家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他们在主旨上都是为了维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类健康,同时实现卫生立法的生态化与公共卫生体系构建不仅符合时代主题,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我们国家的制度改革成功的前提。从生态化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公共卫生体系与我国卫生立法机制共同发展的可能,达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序开展和卫生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卫生立法生态化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构建需要以生态文明为导向

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的主题就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胡锦涛在大会上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将是一项长久的事业,提出两个愿景。一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二是要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三大发展;指出四大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出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即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卫生立法与农村公共体系构建都需要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从而实现在制度和社会建设方面贯彻党的战略部署。

2、卫生立法的生态化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构建

国无法不立,在法治社会中更是需要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依法治国,前提必须有法可依,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卫生立法中,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根据社会、环境、健康的具体问题,最优地处理卫生活动中的各项关系是当今立法的趋势。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需要从制度和实践上都抓起的重点工作,公共卫生的体系构建中,政府责任的缺位是无法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改革方案替代,具体到各个部门工作的杂乱无章也是导致农村公共卫生久治不愈,影响人民健康水平的症结所在,所以应当从卫生立法角度进行顶层设计。

【参考文献】

[1] 吴崇其:中国卫生法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

[2] 余谋昌:把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J].桂海论丛,2014(30).

[3] 萧庆伦:如何重建公共卫生系统[J].中国社区医师,2003(13).

[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谌盼)

作者:段伟 吴宪

上一篇:公路职称论文范文下一篇:儿童早期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