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

2022-09-15

早期阅读作为听、说、读、写等环节的重头戏, 自然而然的引起了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早期阅读是指在学前阶段, 通过大量的图文并茂的读物, 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 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其突出优势在于通过早期阅读教育, 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增强和良好习惯的增强。

1 早期阅读的特点

早期阅读是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讲解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早期阅读教育是指幼儿园、家庭, 通过提供以图画读物为主, 以有声读物为辅, 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 从兴趣入手, 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 丰富幼儿阅读经验, 掌握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 发展想象、思维、表达能力, 引起幼儿阅读识字愿望, 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 从而为幼儿入学学习正规的书面语言做好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教育活动。

2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 随着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研究已从讨论其重要性发展为研究如何指导幼儿阅读。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发现, 早期阅读教育不但能为幼儿所接受, 而且能促进其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注重的是口语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书面语言的教育, 进行的不是完整语言的教育, 使幼儿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而我们开展的早期阅读教育是幼儿文学活动的充实和整合, 不是把识字作为唯一的内容和方式, 而是在培养幼儿欣赏、讲述和朗诵等多种能力的文学活动中, 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 增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实现文学活动的多元价值功能。

3 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指导

3.1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3.1.1指导家长为幼儿创设阅读环境

许多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 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知识面就越广。家庭环境及父母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家长应经常和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定时定内容的去指导幼儿阅读图书, 鼓励幼儿在听书的过程中跟读。另外, 家长在家里也应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读书的空间, 让孩子随手可以拿到自己喜爱的书。并给家庭中的物品做一些名称标记, 如“妈妈的房间”, “宝宝的玩具狗”“电视机”等。家长还可以通过指导幼儿观察不同的印刷品来帮助幼儿了解文字的功能和重要意义, 如查看账单、信件、报纸或购物单等。从不同的活动中不断丰富阅读内容, 也进一步培养幼儿阅读能力。

3.1.2指导家长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早期阅读的培养

幼儿园与家庭有意为孩子创设的是一个固定的环境, 自然和社会则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大环境, 是幼儿更容易获取阅读信息的大课堂。公路的名称, 交通标志, 商店的名称, 广告用语等都是很好的阅读材料。

3.2 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指导的方法

3.2.1 满足幼儿的求知欲, 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

幼儿期的孩子对生活环境中的一事一物, 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常以好奇的心态去发现疑难问题, 寻找答案, 不断地对成人加以穷究、发问。面对这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家长应耐心地解答孩子的疑问, 切不该粗暴地加以制止或敷衍了事。平时, 家长也可陪同孩子一起去书店中或电脑上查阅资料, 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书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3.2.2 认真做好“讲、看、听、引”四个方面

“讲”包括家长讲和幼儿讲。每天, 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 分层次地为幼儿选择一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讲给幼儿听;也可根据幼儿的阅读水平, 让幼儿来穿插故事内容或续编故事。这样, 不仅密切了亲子关系, 还使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看”在当今的信息社会, 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色彩鲜艳的低幼读物, 而且还应引导幼儿观看一些动画片之类的与视觉刺激有关的多媒体材料;也可以教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与符号;或在逛街时带幼儿认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商店名称、街道名称等等, 这些都是早期阅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听”孩子故事听得多了, 看得多了, 慢慢地就有了自编故事的欲望。这时家长应耐心地听孩子讲述他的小故事, 而且也别忘了对他进步的肯定。有时, 家长讲完一个故事后, 也可同孩子交流一下读后感。相互交流时, 家长要注意倾听, 及时对孩子进行引导, 使之紧紧围绕主题。这样, 不仅可以加深孩子对内容的理解, 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引”在早期阅读活动中, 家长应以游戏方式、玩具性质引导幼儿自由地去阅读书籍, 并适当地进行复述故事。在阅读过程中, 家长还要根据实际阅读情况,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背景, 展开丰富的想象, 推测故事情节, 理解故事内容等手段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闲暇时, 家长应多带幼儿去图书馆或书店, 诱导幼儿喜爱阅读的环境。

3.2.3 从多种角度看图书, 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幼儿图书并非单一的文学作品园地, 有许多幼儿画册是带有智力开发内容的, 家长不但应充分利用现成的智力题, 同时还应注意发掘图书内容隐藏的各种资源, 比如画面结构、色彩、线条、形象、物的数量等等。可以提问:“小房子屋顶是什么形状的?小鸡的头是什么样子的?图中有几个小动物?这些花都是什么颜色的?”等等。功夫不负有心人, 仔细寻找, 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着许多教育孩子的素材, 可以培养孩子数、形、空间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同时, 家长还可同幼儿一起合作, 将幼儿自编的故事制成一本图书、幼儿绘画、家长配文字, 这样不仅使孩子的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发展, 而且也使幼儿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了。

4 教师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指导

4.1 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早期阅读环境

4.1.1 要尽力营造一个处处能够见到汉字与实物紧密结合的“硬”环境

校门、花坛、运动场、教室、桌椅、玩具等, 凡是能与汉字结合的实物上都尽可能地与汉字挂钩, 让孩子们见物的同时就能见到与之对应的汉字。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把图像、声音、语义、符号自动地整合到一起, 从而逐步实现对汉字的认识。

4.1.2 要在人际交往中, 注意营造汉字教育的“软”环境

例如, 把孩子们的名字写入“标志”, 在毛巾架上、小柜子上、墙饰上都有每个人的“标志”。孩子在与教师、小朋友的交往中, “标志”上的汉字自然就记住了。这样做, 既可以加深人与人彼此间的感情交流, 又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汉字教育。

4.1.3 在区域活动中, 精心设计

“我爱读书”“小不点演讲台”等活动区域, 以开放的形式、空间时时吸引着幼儿。

幼儿将自己家里最喜爱的图书放置在图书角中, 与同伴交流, 在丰富班级图书内容的同时, 增进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 获取更多的阅读信息。由于图书角就在孩子身边, 孩子可以在晨间活动、区域活动及游戏活动时随时翻阅。久而久之, 阅读活动成了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 就像他们需要水和食物那样自然, 在不经意间逐渐养成了自觉的阅读习惯。

4.2 教师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指导的方法

4.2.1 为幼儿阅读提供丰富的材料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幼儿来说, 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在学前阶段, 幼儿接触的书面语言一般是他们知道的东西的文字代码。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点出发,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 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 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幼儿感兴趣的图文并茂的故事图片, 意义突出且有一定规律可寻的文字, 都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有关书面语言的初步知识。

另外, 为了引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教师应巧妙的安排难易程度不同, 类型不同的阅读材料, 把儿歌式和故事式的阅读材料轮流出现, 使幼儿学习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获得不同的语言体验, 从而体验阅读的乐趣。

再者, 在各个活动区的玩具材料中增添一些与读写有关的材料, 并适时更新。如在“娃娃家”的瓶瓶罐罐上贴上易于幼儿辨认和阅读的文字, 有意识的放一些书报, 引导幼儿给娃娃读书;积木区添置交通告示牌、标志及地图等, 并给幼儿提供纸、笔和能写字画画的地方, 幼儿可以在他们搭的建筑物上贴上自己的名字、建筑物的名称和其他文字标签。

4.2.2 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通过各种有目的的活动, 如歌曲、儿歌、游戏的形式来学书面语言。在活动区, 特别是角色区内投放幼儿熟悉的图书中涉及的角色和物体, 从而给幼儿提供复述、和表演所读故事的材料和机会。当幼儿完成作品时, 鼓励他们学写自己的名字。让幼儿有机会自己制作与幼儿园课程内容及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关的图书, 有机会参与制作小组或全班小朋友合作完成的图书。鼓励幼儿把自己听到的或创编的故事画成一幅一幅与故事内容情节相符的画面, 再装订成一本书, 讲给老师、同伴听, 或投放到图书角, 供大家阅读欣赏。发动幼儿收集废旧图书、图片, 并把这些图书图片上的动植物剪下来, 指导幼儿重新组合, 贴在一张张白纸上, 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 画上背景, 装订成册, 最后创编故事。幼儿自己制作头饰寻找合作伙伴一起扮演角色。

4.2.3 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教育内容

在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 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 有机渗透阅读教育内容, 使幼儿在他们所能够理解的情景中阅读、学习。在一日生活的安排中留有足够的阅读图书的时间, 包括教师给幼儿朗读和让幼儿自己读书的时间, 利用晨间、点心、午餐、游戏活动、散步等环节中进行, 如晨间来园时, 幼儿可自由选择图书角的图书阅读或互相翻阅各自从家里带来的图书;在教育活动间隙, 教师尽量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 如动作比较迅速的幼儿很快完成了盥洗、饮水、吃饭时, 教师则鼓励他们到图书角阅读图书或互相讲故事等。

4.2.4 提供良好的示范和榜样

教师阅读活动的模式对幼儿的阅读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幼儿产生想学习的一个重要动机, 来自他们所崇拜、仰慕的人的所作所为。我们的教师经常和幼儿一起看书、朗读、写字, 以自己的行为、态度、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幼儿, 因势利导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姿势、读音。教师应当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和满足幼儿早期阅读实践、探索的物质环境, 为幼儿提供开放的丰富的、可供自由选择的时间空间, 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同时应当明晰:幼儿在划一的、受过多限制、干预和管束的环境中, 幼儿的早期阅读是难以发展的。

5 家园合作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教育

5.1 家园合作创设阅读环境

《纲要》第一部分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协作、与家长配合幼儿园认读教育, 为孩子制作部分识字卡、拼字卡, 摸字箱等。指导家长开展“小小写作家活动”, 让幼儿尝试做一个小小的“写作家”, 即让幼儿尝试写自己的心里话或看到听到的事。比如写便条、写信或者写本故事书, 让幼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 也可以让幼儿画一画, 说一说, 写一写, 家长给予文字注释, 然后带到幼儿园与老师小朋友交流, 共享。总之, 幼儿早期写作活动的重点是加深幼儿对书面表达的印象, 让他们体验书写的快乐, 增进写作经验。家长应善于以开放的态度与教师及幼儿一起探索和学习, 创设有系统的、安全的、层次分明的阅读环境, 有效的开展早期阅读教育, 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5.2 家园合作指导幼儿早期阅读的策略和方法

5.2.1 故事感受法

家园每天安排幼儿有20分钟听故事的时间, 让幼儿在听的过程中感受、了解故事的内容, 通过听故事激发幼儿阅读故事书的兴趣, 帮助幼儿提高阅读能力。

5.2.2 观察理解法

通过提高幼儿观察故事书画面的能力, 将图片符号转译成语言符号, 加深幼儿对图书内容的理解, 帮助幼儿建立自主阅读图书的方法。

5.2.3 悬念吸引法

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应抓住幼儿这一特点来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 即教师为幼儿讲故事书的开头, 留个悬念吸引幼儿带着问题继续往下看, 在看的过程中解答悬念。

5.2.4 讲演结合法

讲新的故事时, 教师边讲边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表演, 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在讲演结合的活动中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5.2.5 问题激趣法

问题可以激发幼儿的思考, 问题可以激发幼儿去探究, 在阅读过程中可采取先提问后看书或边看书边提问的方法, 在问题的引领下帮助幼儿步步深入的理解图书内容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提高幼儿阅读理解能力。

5.2.6 看后质疑法

为了培养提高幼儿自主阅读能力, 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愿望, 让幼儿在阅读中学会思考, 学会提问。教师通过幼儿提出的问题, 给与幼儿适时恰当的指导, 有效提高幼儿自主阅读能力。

5.2.7 交流分享法

在阅读活动中, 为幼儿安排阅读交流的时间, 让幼儿有机会将自己会讲的图书讲给大家听, 这个方法可以及时给幼儿以鼓励, 同时还可以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 让幼儿有成功的体验。

5.2.8 读后表演法

幼儿喜欢模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应顺应幼儿发展这一需要, 积极为幼儿创造读后表演的良好条件, 在阅读延续活动中, 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故事中的人物头饰、道具和背景, 并引导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 学说角色间的对话, 在表演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教师、家长应以开放的态度与幼儿一起探索和学习, 创设有系统的、安全的、层次分明的阅读环境, 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 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

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培养是必要的、可行的, 它是幼儿终身学习的动力和基础。未来社会要求每个人能以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信息, 才能跟上瞬息万变、飞速发展的社会。阅读可帮助幼儿获得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阅读将使幼儿学会学习, 形成爱读书的习惯, 这种素质是终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摘要:早期阅读作为听、说、读、写等环节的重头戏, 自然而然的引起了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早期阅读是指在学前阶段, 通过大量的图文并茂的读物, 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 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明红.关于早期阅读的几点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 2004, 4.

[2] 孙秀荣.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及指导策略[J].幼儿教育, 2000, 7, 28.

[3] 刘剑萍.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探索[J].幼儿教育, 1999, 1, 13.

上一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创新探索下一篇:利用Excel绘制的质控图